高层施工组织设计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1-31 23:5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层建筑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一、编制范围及依据

1、编制范围

本施工组织设计工程范围为施工图纸所含内容。

2、编制依据

2.1 本工程现有建筑、结构、安装等图纸; 2.2 有关招标及答疑文件;

2.3 国家现行施工规范及有关法律、法规等文件; 2.4 图纸所含工料及技术规范; 2.6 我公司内部文件、管理制度等。

3、本工程拟用的规范、标准清单

3.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3.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3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203-2002)

3.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3.5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2) 3.6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3.7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3.8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3.9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3.10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3.11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3.12 《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002) 3.13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2001) 3.14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03)

3.15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 3.16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3.17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3.18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 1 -

高层建筑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3.19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3.20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33-2001) 3.21 《塔式起重机操作使用规程》(ZBJ80012-89) 3.22 《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

3.23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3.24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

二、概况

- 2 -

高层建筑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建设面积 工程类别 要求质量目标 1#2#楼工程 ****置业有限公司 50327m2 地理位置 设计单位 结构层数 结构形式 要求工期 ****建筑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地下一层,地上25层 剪力墙结构 400天 民用建筑一类 争创“**杯” 2、建筑概况

2.1 建筑设计概况

建筑面积 层 数 檐口高度 50327m2 用地面积 ±0.000高程 设计室外地坪 建筑物总高度 m 3.500m -0.2m 85.8m 一层--三层 4.5m 商铺 2基地面积 基础埋深 层 高 轴网尺寸 m 3.40m 4.5、3m 3.6m×6.7m 四~二十五层 3m 四~二十五层住宅 2地下1层、地上25层 79.7m 层高及建筑功能 层 数 层 高 功 能 建筑防火设计 地下室 3m 物业管理储藏室 建筑耐火等级:一级。 屋 面 防水等级Ⅱ级。 防水等级二级,采用结构全断面防、排水设计,以结构采用抗渗砼自防水为主。地下室 外墙、底板、顶板外侧采用1.5mm后厚自粘性高分子防水卷材。 建筑防水设计 外墙装修 内装修 屋 面 采用涂料(真石漆)、面砖外墙面、粘贴花岗岩外墙面和干挂花岗岩外墙面。 1、商铺,地面:花岗岩楼地面;墙面,电梯厅抛光砖;其余墙面为水泥砂浆抹灰; 2、公共部分,地面:抛光砖;墙面:抛光砖;顶棚为白色涂料。 为高分子防水卷材屋面(二道设防);40厚挤塑保温板。建筑找坡(i=2%)。 1、入口大门采用安全玻璃门。楼层防火分区采用甲级防火门或金属防火卷帘门;地下室设备门 窗 用房采用甲级钢制防火门。其余内门采用木制门; 2、外窗采用铝合金窗及局部玻璃幕墙。 填充墙±0.000-13.5主要填充墙采用240或200厚混凝土多孔砖,M5混合砂浆砌筑;13.5墙体砌筑 标高以上采用200或100厚混凝土多孔砖,M5混合砂浆砌筑。 地下室填充墙体采用200厚MU10砼配套砖,M7.5水泥砂浆砌筑。

2.2 构造做法表

2.2.1装修材料做法表 代号 地1 装修明细 花岗岩楼地面 厚度 35 建筑做法 20厚磨光花岗岩,稀水泥浆檫缝;15厚1:3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 3 -

高层建筑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层;纯水泥浆一道;钢筋混凝土楼板。 楼1 楼2 楼3 细石砼楼面 水泥砂浆防水楼面 抛光砖楼面 30 30 3 30厚C20细石砼;水泥浆一道(内掺3-5%建筑胶);现浇钢筋砼板。 MU1500防水层一道,四周沿墙翻起高度250,门口外铺300宽;30厚C20细石混凝土,随捣随抹光;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8厚抛光砖面层(规格600*600);7厚1:3水泥砂浆结合层;15厚1:3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现浇钢筋砼楼板。 12厚1:2水泥砂浆,掺5%防水剂,向地漏找坡1%,最薄处20厚;纯水泥浆一道;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外墙弹性涂料一底二度;20厚1:3水泥砂浆一底一面分两次粉刷;外墙1 涂料外墙面(真石漆) 24 墙面外侧刷JCTA-400界面剂2-3厚;200厚混凝土多孔砖/钢筋混凝土墙(内侧刷2-3厚界面剂一道);25厚无机保温砂浆。 外墙同质面砖,1:1.5水泥砂浆勾缝;MU1500二道;20厚1:3水泥砂浆分两次粉刷(具体做法要求祥施工总说明2.3.6条);墙面外墙2 面砖外墙面 30 2-3厚界面剂(JCTA-400);200厚混凝土多孔墙/钢筋混凝土墙;外墙内侧刷2-3厚(JCTA-400)界面剂一道(厨房、卫生间除外);25厚无机保温砂浆。 1:1水泥砂浆(细砂)勾缝;15厚薄花岗石板材,石材背面涂5厚外墙3 粘贴花岗岩外墙面 36 胶粘剂;6厚1:2.5水泥砂浆结合层,内掺5%建筑胶,表面扫毛;聚合物水泥浆一道;10厚1:3水泥砂浆打底扫毛;240厚砖墙或钢筋混凝土墙。 25厚花岗石板材(钻孔、开槽、填胶、销钉、钢板、螺栓固定);L50*50*5外墙4 干挂花岗石外墙面 80 横向角钢龙骨(中距为石材高度+缝宽);L60*60*6竖向角钢龙骨(中距为石材宽度+缝宽);基层墙体预埋钢板,以角钢与竖龙骨焊接 内墙1 抛光砖内墙面 28 6-8厚抛光砖(规格300*600);8厚1:2水泥砂浆粘贴层;12厚1:3水泥砂浆分层抹平;多孔砖墙或钢筋混凝土 8厚1:2水泥砂浆呈粗糙面;12厚1:3水泥砂浆打底;多孔砖墙或钢筋混凝土 10厚1:1:6水泥、石灰膏、砂混合砂浆呈粗糙面;10厚1:1:6水泥、石灰膏、砂混合砂浆打底;多孔砖墙或钢筋混凝土 内墙白色普通涂料 二度(地下室选用防霉涂料);10厚1:1:6水内墙4 涂料内墙面 20 泥、石灰膏、砂混合砂浆呈粗糙面;10厚1:1:6水泥、石灰膏、砂混合砂浆打底;多孔砖墙或钢筋混凝土 护角 水泥砂浆护角线 15 内墙阳角先粉1:2水泥砂浆2000高暗护角;门窗内墙阳角的护角均粉至天棚底;楼梯梁阳角也先粉护角,然后再作内墙,护角宽100 内墙普通白色涂料二度;12厚1:1:6水泥、石灰膏、砂混合砂浆;钢筋混凝土板底刷素水泥浆一道(内掺3%-5%建筑胶)。 内墙普通白色涂料二度,阴角下50mm;12厚1:1:6水泥、石灰顶棚2 板底涂料顶棚二 15 膏、砂混合砂浆;2-3厚JCTA-400界面剂一道;钢筋混凝土板底刷素水泥浆一道(内掺3%-5%建筑胶)。 顶棚3 乳胶漆顶棚 12 外墙普通白色涂料二度;12厚1:1:6水泥、石灰膏、砂混合砂浆;钢筋混凝土板底刷素水泥浆一道(内掺3%-5%建筑胶)。 40厚C20细石砼刚性防水层,内配钢筋υ6@150网片撒1:2水泥屋面 屋面 150 砂浆随捣随抹;无纺布隔离层;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40厚挤塑聚苯板;1.2厚高分子防水卷材一道;2厚高分子防水涂料一道; 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C15细石砼2%找坡(10起坡);现浇钢- 4 -

楼4 水泥砂浆楼面 30 内墙2 水泥砂浆内墙面 20 内墙3 混合砂浆内墙面 20 顶棚1 板底涂料顶棚一 12 高层建筑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筋混凝土屋面板。 220厚1:2水泥砂浆粉刷(加杜拉纤维);1.2厚高分子防水卷材与檐沟 檐沟 195 屋面跟通;1.2厚高分子防水卷材一道,伸入屋面250;2厚高分子防水涂料一道;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C15细石砼找坡1%;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2.2.2室内装修明细表 房间 部位 代号 地下物业储藏 B1 电梯厅 楼梯间 1F ~ 25F 商铺(1-3层)(含公共门厅) 户内房间 单元门厅电梯厅 卫生间 阳台、空调板及隔层露台 楼 面 地 面 楼3 地1 楼1 地1 楼1 楼3 楼2 楼4 墙 面 柱 面 内墙4 内墙1 内墙4 内墙4 内墙4 内墙1 内墙2 外墙1 顶 棚 棚1 棚1 棚1 棚2 棚2 棚1 棚3 备 注

3、 结构概况

本项目包括2#楼及地下室,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主要柱网为3.6x6.7m;地下室一层,剪力墙结构。采用现浇钢筋砼结构,板厚100 mm左右。

钢材:HPB235级钢(Ⅰ级钢),HRB335级钢(Ⅱ级钢). HRB400(Ⅲ级钢).CRB550 墙体材料:填充墙±0.00以上采用240和200厚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M5混合砂浆砌筑;地下室填充墙体采用200厚MU10混凝土配套砖,M7.5水泥砂浆砌筑。

4、其它设计概况

4.1 基础:

桩基,采用υ400PTC管桩,桩长18m, υ600PHC管桩,桩长42m。承台厚800-1150,地下室底板厚400mm。 4.2 安装、设备:

给排水、暖通、空调、电气等及相关节能措施。

5、工程重点、难点

5.1 本工程总工期为400d,施工工期极紧。施工工期的合理性安排很重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穿插施工以缩短工期。

5.2 建筑垂直度控制,本工程2#楼有25,建筑总高度85.8 米。故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加强标高

- 5 -

高层建筑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和垂直度控制,控制上下误差,为外墙装饰施工创造较好的条件,2#楼外墙脚手架搭设及主体分段验收是本工程关键。

5.3本工程地下室顶板完工前为监测重点期 (结构封顶前宜全程监测)。

三、施工组织部署

1、施工组织管理 1.1 组织机构

我公司将按合同文件规定范围对工程实行总承包,本工程将列入公司重点工程来抓,公司将成立工程指挥部,处理、解决工程中的重大问题,做好平衡、协调,确保人、财、物的供应,保证工程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施工现场成立以项目经理为代表的项目经理部,全面负责该项目的施工管理,确保工程的质量、工期和安全文明施工等各项计划的全面实现。施工现场实行项目法施工,项目经理代表企业法人对内有调度、采购、分配、奖与罚等权限。下属各职能部门对项目经理负责,做到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互相协作,紧密配合,形成有效的管理层。

公司将选拔实力雄厚,善打硬仗,对类似工程有实践经验的项目经理部承担本工程建设。具体安排详见下图

施工现场组织机构框图

劳务分包队伍 生产副经理: 项目经理: 技术负责人: 工程部技术部质量部安全部物资部行政部项目经理对公司负责,其余人对项目经理负责,经理部下设六个工作部室,各部室职能如下 1.1.1工程部:负责制定落实生产计划,完成工程量的统计,组织实施现场各阶段的平面布置、生产计划、安全文明施工及劳动力、工程质量等的各种施工因素的日常管理,主要由施工员、安全员、统计员、机械人员等组成,主要对生产副经理负责。

- 6 -

专业分包商 高层建筑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1.1.2技术部:负责编制和贯彻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组织技术培训,办理工程变更洽商、工程预决算、工程成本核算、汇集整理工程技术资料,组织物资检验和施工试验,检查监督工程质量,调整工序矛盾,并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一切技术问题,主要由技术员、预算员、资料员、试验员、测量员等组成,主要对技术负责人负责。

1.1.3质量部:负责施工质量程序的管理工作,监督检查施工质量,编制、收集、整理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记录等施工资料,主要对技术负责人负责。

1.1.4物资部:负责工程物资和施工机具购置、搬运、储存,编制并实施物资使用计划,监督控制现场各种物资使用情况,维修保养施工机具等。由采购员、仓库保管员组成,主要对项目经理负责。

1.1.5安全部:负责安全防护、消防保卫、环保环卫等工作,主要对项目经理负责。

1.1.6行政部:负责工程款回收、日常财务管理、资金管理、分包合同管理等工作,主要对项目经理负责。

1.2 项目经理部主要成员表

见附表七——《工程主要施工管理人员表》 1.3 质量管理体系及分工

质量管理体系组织结构框图

业 主 嘉兴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1.3.1质量管理领导小组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现场成立了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其组长和成员如下:

- 7 -

监 理 富安臻园住宅2#楼工程项目经理部 质 量 生 产 技 术 现场管理工长专业技术测量试验 施 工 队 伍 高层建筑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组 长:张玉才(项目经理)

副组长:姚三厂(生产副经理)、姚德玉(技术负责人) 成 员:程宏生、李更生、李大友、伍振华、郑东隆。 1.3.2质量管理系统

施工质量管理系统框图

项目经理 生产副经理 技术负责人 工程技术质量物资钢筋工长模板工长混凝土工长技术员测量员试验计量员资料员质检员安全员机械管理员 劳务分包商 专业分包商

2、质量目标

工程质量合格,力争“**”杯。

3、施工现场管理目标

确保**市安全文明工地。

4、总包、分包协调

4.1每周二上午召开监理例会,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项目部共同协调本工程的有关事宜。 4.2项目部根据施工合同制定年度、月度及周进度计划,并转发给各分包单位,每天下午5:00组织各分包单位召开碰头会,总结当日及前一段时期进度、质量等方面的情况,并提出次日及下一步进度、质量要求。

4.3本工程的专业施工队伍较多,且各工种之间联系密切,任一工种的进度均将直接影响其它工种,因此各工种之间必须密切配合协调一致,这样才能使施工得以顺利进行。我公司将切实承担

- 8 -

高层建筑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起总包方的责任,全面负责本工程各专业队伍的协调工作,做好协调各专业工种的施工进度,交叉搭接,解决各工种在施工中产生的质量、安全等方面的问题,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5、施工总平面布置

5.1 施工现场总体布置构思

5.1.1 现场条件 :本工程位于嘉兴市中环东路,交通便利。施工现场三通一平已经完成。 5.1.2 布置原则 :

根据本工程特点,结合现有的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平面布置原则如下: (1)尽可能基本满足各个施工阶段的施工要求。

(2)根据各阶段的实际施工环境,合理布置生产设施,钢筋加工棚、木工棚尽量一次布置成型,不产生多次拆、搭或移地重建。

(3)在满足施工的条件下,尽量节约施工用地。

(4)在满足施工需要的安全和文明施工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临时建设的投资。 (5)材料堆场和加工棚尽量设置合理,减少场内二次搬运。

(6)场内布局和交通布置尽量合理,避免道路阻塞和土建、安装及其它各工种间的相互干扰。 (7)工场地内的卫生、安全、消防的规范。

(8)工场地内的用电、用水规范、合理布置、满足施工要求后尽量以节约为原则。 5.2 施工主要机具、设备布置方案

按总体部署及施工进度的要求,购置和配备必须的施工机械,解决施工中的垂直和水平运输及加工工作。地下室结构施工阶段布置:2#楼布置一台QTZ63C型塔吊,在二次结构施工阶段增加人货两用施工电梯1部。钢筋现场加工制作,现场搭设钢筋加工棚 1处,配备钢筋切断机、弯曲机、对焊机及直螺纹加工机械等。搭设木工加工棚 1处,配备木工圆锯、平刨机等。砼采用商品砼、泵送。现场布置泵车和泵管。 5.3 各阶段施工平面布置

根据各施工阶段的特点施工工艺,需要的机械设备不同,因而在各施工阶段的施工平面布置有所不同,但将尽量统一,使各个阶段都能通用,避免重复建设及重复投资,我们将分为基础施工阶段、主体结构施工阶段、装饰阶段等进行平面布置(附图1、附图2)。

6、施工工期

本工程我公司预定日历工期为400日历天,计划开工日期:2008年9月20日。设备安装工程的管线预留、预埋、安装等穿插在土建施工中。施工中,土建专业要安排月、周进度计划,其它专业要随其安排相应的计划。详细安排见附页内的进度计划表。

7、施工顺序及验收安排

7.1 结构工程本着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组织施工,结构施工分两步进行验收,分别为:基础结构验收,主体结构验收。其中2#楼为了尽快穿插进行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实行分段验收,在结构十层完成时验收一次,主体结束验收一次。

7.2 每次结构验收合格后及时插入二次结构、初装修及专业管线安装等施工,精装修提前插入。

- 9 -

高层建筑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计划本工程的竣工验收时间为2009年10月31日。在施工中,要特别注意电气、水、卫及其它设备的预留、预埋工作与土建结构施工同步配合进行。

8、劳动力组织

8.1 集结精干的施工队伍,组织好劳动力进场。根据结构特点、建设单位的工期要求及我公司对本工程的内部要求,结合平湖市的施工情况,合理组织一支强有力的施工队伍进场。要求该队伍自身管理水平高,施工能力强,两季不回家,既有利于上生产的连续,又可保证工程的工期和施工质量。

8.2 做好职工的进场教育培训,搞好全员的各项交底工作;培训应按职工的工作任务,区分不同层次和培训内容,使职工有适当的知识基础(包括高效率完成其各项任务的方法和技能),以确保职工对现行有效法规的要求、内部标准、组织方针、目标的认识,上述工作应利用一段时间进行;此外应学习平湖市的各项规定及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教育职工做平湖市的文明市民,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

8.3 加强职工的职业健康安全教育,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意识,由安全部安全员组织培训,职工进场后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包括国家法规的相关要求、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内部标准、安全目标等知识,强化职工安全意识,把安全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 8.4 落实各级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对职工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及各分部(子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的集体交底工作,使全体职工都能掌握技术及质量标准;对关键部位除做详细交底外,还应做现场示范,促使操作工人理解“企业在我心中,质量在我手中”及“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内涵。 8.5 劳动力计划

8.5.1 劳动力投入计划表(土建)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工种 木工 钢筋工 砼工 泥工 抹灰工 电焊工 临设水电工 机修机操工 防水工 架子工 其它工种 合计 基础 100 50 30 20 0 6 4 4 15 10 20 259 主体结构 150 100 45 60 0 8 4 6 0 30 30 433 装饰装修 30 15 10 20 100 8 4 6 15 25 30 263 8.5.2 劳动力投入计划表(安装)

- 10 -

高层建筑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按工程施工阶段投入劳动力情况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工种 预埋 钳工 管工 电工 调试电工 电焊工 铆工 油漆工 保温工 风管工 普工 合计 0 5 12 0 3 0 1 0 0 6 27 预制 0 2 12 0 4 1 2 0 0 6 27 主体穿插安装 1 8 15 0 3 1 2 2 0 8 40 全面安装 8 10 20 5 8 2 8 15 25 28 129 调试扫尾 2 4 4 6 2 1 2 5 4 6 36 注:1、劳动力的进出场时间,按照施工总进度的要求,在工种和数量上予以满足。抓紧土建结构施工阶段的进度,为装饰及阶段施工创造条件。

2、确保工程的安全和施工质量以及保证本工程的保密性,本工程所使用的劳动力都是公司内部持有操作上岗证。杜绝采用临时招来的技术水平低劣的劳务队伍。

9、主要机械计划

根据进度计划制定机械需用计划,及时组织好施工机械的进场就位,并检查保养一遍,使其完好率达到90%以上。

机具设备投入详见附表十——《主要工程施工机械设备表》。

10、主要周转材料计划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周转材料名称 木制九夹板 方木 松板 钢管 扣件 脚手片 绿色密目安全网 安全平网 规格型号 915*1850*18mm 50*100mm 厚25、40mm Φ48mm “十字“轧,转、接轧 1000*1200mm 1800*6000mm 3000*6000mm - 11 -

单位 m2 m3 m2 T 只 张 张 张 数量 15000 800 150 800 90000 8000 2000 200 备注 购买 购买 购买 租赁 租赁 租赁 购买 购买 高层建筑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11、施工工艺流程

11.1 基础工程

测量放线→基坑围护→基坑降水→土方开挖→钎探、验槽→砼垫层→砼承台→底板钢筋绑扎、墙柱体插筋→底板模板支设→底板砼→墙柱放线→墙柱钢筋→水电预留、预埋→墙柱模板→墙柱砼→拆模养护→标高放线→梁板模板→梁板钢筋→水电预留、预埋→梁板砼→养护→外墙防水→防水保护层→基础土方回填。 11.2 主体工程

测量放线→墙柱钢筋→水电预留、预埋→墙柱模板→墙柱砼→拆模养护→标高放线→梁板模板→梁板钢筋→水电预留、预埋→梁板砼→养护。 11.3 装饰装修工程

测量放线→二次结构砌筑→屋面防水完成→立门窗口→内墙抹灰→楼地面→设备安装→门窗扇安装→墙面踢脚→吊顶→涂料→地面面层→油漆。

四、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1 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纸,组织图纸会审。

1.1.1 合同签订后,由技术部向建设单位领取各专业图纸,由资料员负责施工图的收发,并建立管理台帐。

1.1.2 由技术负责人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认真审图,做好图纸会审的前期工作,针对有关施工技术和图纸存在的疑点作好记录。

1.1.3 工程开工前及时与业主、设计单位联系,做好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工作。 1.2 准备与本工程有关的规程、规范和图集。

根据施工图纸,配备与本工程相关的规程、规范和图集,并分发给项目部有关人员(规程、规范和图集见编制依据)。

1.3 测量人员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点及坐标位置,做好本工程控制网桩的测量定位,同时做好定位桩的闭合复测工作,并做好标识加以保护。

1.4 工程技术人员认真了解地下管网及周围环境情况,明确其具体位置和深度。 1.5 器具配置。

1.5.1测量器具配置

测量仪器配置表

序号 1 2 测量器具名称 电子经纬仪 自动安平水准仪 型号规格 DT102C NAL132 - 12 -

单位 台 台 数量 1 1 备注 工程开工即组织 高层建筑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3 4 5 6 7 全站仪 铝合金标尺 激光垂准仪 钢卷尺 工程检测尺 RTS238 5m DZJ3 50m 5m JZC-2/2m 台 把 台 把 把 根 1 1 1 1 10 1 进场 1.5.2试验器具配置

试验器具配置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试验器具名称 砼抗压试模 砂浆试模 砼抗渗试模 坍落度筒 回弹仪 天平 砝码 游标卡尺 磅秤 电子吊称 环刀 氧气表 乙炔表 绝缘电阻表 接地电阻表 规格型号 150×150×150mm 70.7×70.7×70.7mm 175×185×150mm 100×200×300 ZC3-A HC-TP12A-200-2kg M2级1-1000g 0.02mm TGT-1000 15T 200cm3 0-25MPa,0-2.5 MPa 0-0.25MPa,0-4 MPa ZC-7 ZC-8 单位 组 组 组 套 套 台 套 把 台 台 组 组 组 台 台 数量 6 1 1 1 1 1 1 1 1 1 2 1 1 1 1 备注 工程开工即组织进场 1.6 技术工作计划

1.6.1 根据工程特点,经过详细的技术论证,按期编制缜密、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及各分部(子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要求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必须经审批后实施,技术交底及时准确并有针对性。

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编制计划表

序号 1 2 3 施组、方案名称 《施工组织设计》 《防水施工方案》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编制人 序号 10 11 12 - 13 -

施组、方案名称 《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案》 《成品保护方案》 《现场文明施工、环境管理、环保方案》 编制人 高层建筑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4 5 6 7 8 9 《钢筋工程施工方案》 《砼工程施工方案》 《土方工程施工方案》 《临时用水、电施工方案》 《井架安装与拆卸施工方案》 《施工测量方案》 13 14 15 16 17 18 《施工现场消防、保卫方案》 《冬、雨季施工方案》 《建筑给排水及电气工程施工方案》 《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方案》 《施工试验及计量器具选用方案》 《施工资料目标设计》 1.6.2施工试验工作计划

根据工程情况,及时计算各种施工物资(主要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用量,按有关规范、标准进行试验工作。

主要试验项目计划见表 序号 1 2 3 钢筋 4 连直螺纹连接 接 5 防水材料 4 4 屋 面 40 40 主要试验 砼试块 砂浆试块 钢筋原材料 闪光对焊 电渣压力焊 试验计划总次数 280 30 100 80 80 见证取样次数 280 30 100 80 80 取样部位 主体结构 1.6.3样板工序及样板间计划

钢筋加工先作样板,验收合格后方可大批量加工;钢筋绑扎及模板支设样板段,内装修设定样板间。

样板工序、间施工计划表 序号 1 2 3 4 5 样板工序、间名称 钢筋绑扎 模板支设 砼浇筑 防水层施工 初、精装修 位 置 地下室底板及墙体,2#楼一层筒体。 地下室墙 地下室底板及墙,地下室顶梁、板 2#楼一层卫生间 2#楼外墙及2#楼1-3商铺 - 14 -

备 注 高层建筑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1.6.4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推广应用计划

根据工程的情况,结合市场的调查和研究,积极推广和应用“三新”项目,努力降低工程成本,具体应用情况见下表。

科技推广应用计划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项目名称 泵送商品砼施工技术 水泥搅拌桩重力式挡墙 闪光对焊钢筋连接技术 电渣压力焊钢筋连接技术 滚压剥肋直螺纹连接技术 高分子防水卷材应用 加气砼砌块 计算机应用技术 使用部位 地下室及主体结构 基坑围护 梁纵向受力钢筋 柱主筋 地下室底板钢筋 屋面防水 二次结构 全过程管理 负责人 1.7 提前做好模板翻样和钢筋放样工作。

1.8 做好各种物资进场计划,见主要物资用量计划表。

2、现场准备

2.1 施工道路及场地

2.1.1做好施工现场道路、水、电、通讯工作,按公司要求设置围墙,并对其进行美化装饰,做好临近建筑物、道路等安全防护工作。

2.1.2根据临时用水、电施工方案,搞好施工现场临时用水管线敷设、临时用电的线路的架设工作;修建并硬化加工及生活场地、临时道路,修建办公、生活、生产临时设施。 2.1.3 临时道路铺设200mmC20素砼。 2.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 2.2.1 临时用电平面布局

施工场地内设总配电间,设分配电箱,采用集中管理,平面分路供线,其中一路作为办公及生活用电,一路作为大型机械设备用电,另一路作为消防施工用电。见施工用电布置图(附图2)。 2.2.2 施工用电计算(整个工程统一计算)

本工程用电高峰期将出现于地下室结构阶段,施工用电主要是轻型井点降水、钢材制作安装、垂直运输及照明等。用电高峰期内用电设备详见附表十。本工程用电负荷计算如下:

P总=1.05×(K 1ΣP1/cosψ+K2ΣP2+ K3ΣP3)

其中: ΣP 1为电动机总功率 ;P2为电焊设备总容量 ;P3为照明总功率 K1=0.6 K2=0.6 K3=1.0 cosψ=0.75 ΣP1=186KW ;ΣP2=141kw ;ΣP3=25KW P总=1.05(0.6×186÷0.75+0.6×141+25)=271.32KVA

- 15 -

高层建筑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为保证基坑井点降水,同时为了确保停电是生产需要,现场配备250KVA柴油发电机一台。 2.2.3 电力系统选择

从变电所出来的电源必须是 380/220V,有效供电半径为400m~500m,在施工现场,地上部分的机具和照明分别为380V和220V,地下室照明采用36V安全电压。 配电线路设在围墙或道路一侧,不得妨碍交通和施工机械的装、拆及运输,并要避开堆料、挖槽、修建临时工棚用地。 2.2.4 配电导线的选择

室外输电线路都选用五芯电缆线,室内低压电动力线路及照明线路,皆用 BV塑料绝缘铜芯导线。按不同的用电机具分别按下面的要求分路进行选择导线截面;导线机械强度选择;允许电流选择;允许电压降选择 2.2.5 临时供电系统

平面供电系统以总配电室到分配电箱,再分别输送到各用电器的一机一闸箱,立体供电系统按楼层用电的要求,分层配置活动电箱,供各层施工时用电。照明线和动力线严格分开。 2.3 施工现场临时用水

2.3.1 施工临时用水量计算:本工程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故施工用水高峰在墙体砌筑、抹灰期间,按施工用水定额用水量如下:抹灰4—6L/m2 ,搅拌砂浆300L/m3,浇砌块用水300—350L/m3。每天完成工作量按如下考虑:砌体5万块,抹灰面积700一800m2/d,砂浆用量约为

Q1?K140—50m3/d

?Q1?N1?K2(50?30?700?5?45?300)?1.5?1.05??3.2L/S8?36008?36002.3.2 施工现场生活用水

基础施工期间,施工人员多数不在现场,装修阶段人员较集中生活用水处于高峰,装修期间施工人员数250人作为计算人工数。

Q2=P1×N2×K3/8×3600=250×25×1.30/8×3600=0.28L/S 2.3.3消防用水

参考有关定额,消防用水:Qs=10L/S 2.3.4施工现场总用水量为:

Q=0.5(Q1+Q2)=0.5(3.2+0.28)=1.74L/S(Q3=10L/S,QU 取Q=10L/S)

经计算管径D=0.08m,取管径D=100mm,计算水头高度为107m。施工用水由市政管网引入现场,在现场适当位置砌容量为10m3 的水池一个,放置水泵两台,扬程为125m,可以满足高层部分的施工用水,解决市政供水管网水压不足的问题,沿建筑物安装水平干管和立管,每层甩三通阀门,备施工用。 2.4 施工现场临时排水 2.4.1 施工临时排水布置 (1)基坑排水

阻止地表水进入基坑,采取基坑四周在硬地坪边上设置排水明沟,并按一定间距设置集水井,经过沉淀池,统一排入城市下水道。

基坑底采用排水沟、集水井方式排水。坑底排水沟采用砖砌。排水沟宽500mm,深500mm,沟带内填40mm粒径碎石。集水井布置在周边,集水井为 1000×1000深1500mm用砖砌筑。用潜水泵将水抽出基坑外,排入城市下水道,保持基坑底干燥。

- 16 -

高层建筑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2)施工区域排水

各施工阶段的施工排水都统一安排,一次性投资,在整个建筑单体的四周设置排水明沟,办公室、宿舍、职工食堂等四周设砼散水、排水明沟和窨井。 2.4.2 防台防汛、雨期、防雷

根据本工程进度计划安排,工期为400日历天,施工期间将遇到雨季和台风等季节。台风季节及汛期,项目部每天安排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及一名防台防汛小组成员值夜班,以便在突发时间及时调动人力、物力进行抢险。台风季节,项目部安全员加强对脚手架、模板、支架、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如果存在安全隐患,必须及时进行整改,采取加固措施。地下室施工应尽量避开雨季,凡碰到雨期施工,为防止雨水进入地下室,我们将组织一批砂袋,将地下室的入口和洞口旁堆起一道防水堤,并用多个水泵抽排洪水;其二,防止洪水进入配电房,也采取同样的措施,配电箱安装时,箱底都高出地面1m以上;其三,平时经常清理排水沟内的污物,特别是沉淀池,每天清理二次,在雨季到来前施工现场作全面检查,保持排水畅通。

加强对现场排水系统的管理,派专人进行清理和疏通,保持排水系统通畅。组织准备好抢险救灾物资及设备,以便遇到突发情况可及时进行抢险。雷雨时应全面停止室外施工,并关闭所有室外施工设备电源开关,塔吊、人货二用梯等机械在最高点设置避雷针。 2.5 施工现场临时消防

消防设施的配置和布置的合理与否,是关系到每个施工阶段的防火安全问题,因而必须经过周密合理的考虑。楼层内每层设置6处灭火器;一般临时设施,每100m 2配备二只9L灭火器;临时木工间、油漆间等每25m 2配备一只种类适合的灭火器,并布置醒目禁烟标志。

生活区配置四个消火栓,每层配置泡沫灭火器,厨房配置二个泡沫灭火器和干粉灭火器。

3、协调场外工作,创造良好环境

3.1 制约和影响施工生产的因素很多,内、外部因素都有,特别是场外协调工作十分重要,项目部设专人联系协调对外工作。

3.2 根据嘉兴市建设工程的有关规定,合理调整和安排施工现场的施工计划,确保施工时不干扰周边。

3.3 与消防保卫部门、环保部门、当地派出所取得联系,做好现场的各种办证工作,使施工纳入法制化、合理化轨道。

3.4 积极协调好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及质量安全监督部门的关系,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五、主要项目施工方法

1、施工流水段的划分

流水段的划分既要考虑现浇砼工程的模板配置数量、周转次数及每日砼的浇筑量,也要考虑流水段物资、工程量的均衡程度和塔式起重机每台班的效率,因2#楼面积不大,不再划分施工段。

2、施工测量放线

本工程开工前先对甲方提供的基准点进行复核,进行测量定位、施工放线;同时在测量过程中必须从整个施工考虑,建立施工控制点,经过平面测量,再传递竖向控制,进行变形观察及竣

- 17 -

高层建筑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工测量工作。所有仪器均在检定合格有效使用期限内使用。 2.1 总体控制网线的施放

按总平面图提供的坐标,建立总体控制网。控制网总的设置将考虑场内回填和施工的影响,网点设置为网格式,以便进行各点的复核与复设。施工过程中定期对总控制网进行复核,发现有变位时立即恢复。恢复时利用坐标点与控制网点和控制桩作为基准确定。根据总平图提供的各点数据,用全站仪定出建筑物有关轴线,并设置永久控制点,作出牢固的标志,再通过这些轴线引出其它轴。基坑施工时主要利用这些轴从地面引入基坑。 2.2 工程控制轴线和水准点标高的复核与验收 2.2.1 轴线控制

首先根据规划局测设的桩位,结合本工程实际尺寸测出各主轴线,将主轴线引测至将来易操作的位置,做为将来测量的依据。施工测量的基准桩采用砼保护。

其次轴线控制桩要用砼固定,并设在不易被扰动的地方,控制桩要远离基坑边坡,防止塌方破坏,并且注意控制桩的保护,建筑物周围的控制桩引测至建筑物基坑 2m以外,用此桩来引测基础垫层。

2.2.2 主体竖向偏差控制和轴线控制

由于施工场地的限制,无法用控制桩引测,在地下室顶板浇筑完成后,将建筑物外部控制点转移到地下室顶板上,采用内控天顶测法用垂准经纬仪将控制点测设到各层上。 具体方法为:将外控制桩测设到地下室顶板上,在测设前首先确定 12×36m的方形控制网。1、2、3、4点在各点处预埋 100×100钢板,使之牢固地埋设于砼上,测设后在钢板上弹上十字线,交点用红漆标记,在每个楼层面的方格网点处预留 300×300的孔洞,便于引测。用天顶准直法,由首层直接向各层直接投测四个基准点,每次投测后,用经纬仪和钢尺检测该网格并对误差进行适当调整后,做为该层的放线依据。

测量允许偏差:

基础验线时的允许偏差:±10mm

竖向施工允许偏差:层间8mm,全高 H/1000,但不大于 20mm 测量允许偏差:层高±30mm,全高 3H/10000,不大于±15mm 2.2.3 高程控制 (1)基础标高控制:

为了准确地控制好建筑全高,在基础施工时,标高引测要准确,基础土方开挖后,在建筑端部、中间部位设钢桩,钢桩要直,用线坠吊直,在钢桩上涂一条 10cm宽的白漆带,用水准仪根据±0.00基准点,测量白漆带的顶面标高,用钢尺在白漆带上量出±0.000以下,便于记忆的整数的水平线,最后将水准仪安置在基坑内,校测各钢桩同一标高的水平线,误差在±0.5mm以内时,认为合格。在施测基础各部位标高时,以钢桩上的水平线为准做为校核依据。 (2)主体施工时标高控制

主体施工阶段标高控制,主要以钢尺丈量为主,在建筑物端部楼梯处引测,引测点 4个。 1)在建筑物一层柱上、墙上引测+500线,再用钢尺沿铅直方向向上量至施工层,划做容易记数的水平线,各层的标高线均应由各处的起始标高线向上直接量取,当不易量取时,在该层精确测定第二条起始标高线,作为向上丈量的依据。

2)将水准仪安设在施工层上,校测下面传递上来的水平线,误差应在 5mm内,抄平时,后视

- 18 -

高层建筑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两条水平线做为校核。 在丈量时,钢尺要经过检测,施工层施工完毕后及时弹出 500线,以便做为以后施工的依据。

标高允许误差:每层±10mm;全高±20mm。 2.3 结构施工测量

结构施工分为地上与地下两部分。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地下部分实行外控制法,地上部分实行内控制法。 2.3.1 平面施工测量

当垫层施工完毕后,再次根据轴线、标高控制点施放出准确的轴线和标高控制,给底板施工创造精确的平面尺寸。 当底板施工完毕后,此时基坑底已经稳定,在测量时首先进行基坑外围轴线、标高控制点的复核,确认控制点无误后,利用精密水准仪,经纬仪将标高控制点、轴线施放到基础底板表面上,并设立建筑高程控制点和内控轴线控制网络系统。此时建筑内形成独立系统,而外部标高、轴线控制点转换成为建筑物的变形比较系统,将作为建筑物沉降、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倾斜、外墙装饰墙面控制的检验等基点。外部控制点须经常检验复核,保证系统的精确度。 2.3.2 标高和垂直度测量

当底板轴线、高程系统完成后,将由底板向上对整个结构进行内控。内控轴线上移采用精度为DZJ3激光 垂准仪进行。方法为在建筑物内四角设立测量室,室内设有钢板控制轴线交汇点,交汇点垂直向上的楼板均层层留300×300 的测量孔,利用垂准仪通过轴线交汇点向上垂直投至上层空洞处的玻璃透明靶上,确定上一层楼四角控制轴线交汇点,再利用经纬仪将四点转角交汇复核,即可得到上层楼层的控制轴线平面,利用该平面控制体系进行上层楼的施工位置测量。由于垂准仪的高精度,楼层平面位置始终控制在精度范围内。

每层垂直方向的模板通过线锤认真控制配合,可达到垂直度控制之目的。结构的高程利用经检测过的50m钢卷尺从起始点标高线由下向上先用水准仪,根据底板面的高程控制点,在引测线上测出+1.00的起始点标高线引出,起始点设在电梯或管井能够直通顶部的通道处。各层的标高线均应由起始点标高线向上直接量出,高差超过一整卷尺长时,应在该层精确测定第二段起始点、标高线,作为继续向上引测的依据。 2.4 装修与外墙的测量控制

内部装修的局部平面位置的确定从已经在结构施工中确定的结构控制轴线中引出,高程同样从结构施工高程中用水准仪转移至各需要处。在转移时尽量遵循仪器使用过程中保持等距离测距的原则,以提高测量精度。从而使装修工作有明确的控制依据。外墙垂直轴线与高程均由内控轴线和高程点引出,转移到外墙立面上,弹出竖向、水平控制线,以便外墙装修。在轴线点引出后,务必注意,内控法是逐层实施,而外墙是从上至下的全长线条。因此,此时需用经纬仪在外控点的辅助下,从上至下进行一次检测修正,消除逐层测量引起的间接微小误差,使垂直线贯穿于建筑物的整个外墙面,从而达到准确的外墙测量控制效果。 2.5 施工沉降测量

2.5.1沉降观测点布设在建筑物四周。沉降观测点设在室外-0.10m处,具体在±0.00结构完成后设置。基础施工完、主体施工时,每完成1层楼面后,进行沉降观测1次,装饰完成观测1次,在主体封顶、竣工后继续观测1次。

2.5.2观测时先从水准点开始,逐点观测,前后视使用同一支水准尺,每个测站上读完各沉降点读数后,再观测后视读数2次,后视读数之差不得大于1mm,沉降观测后再进行观测记录的整

- 19 -

高层建筑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理,检查各项计算是否正确,精度是否合乎要求,然后计算各水准基点和沉降观测点的高程,再计算本次沉降量和累计沉降量,最后将荷载情况同时记入沉降观测成果表中。 2.5.3保证沉降观测正确性的措施: (1)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 (2)使用固定的水准仪及塔尺; (3)使用固定的水准点;

(4)按规定的日期方法及路线进行沉降观测。

沉降观测计划表 施工完成部位 基础砼完成 1层楼面砼完成 结构阶段 砖砌体完成 结构验收前 装修阶段 竣工验收前 竣工验收后 观测情况 初始沉降点设置、第1次观测 第2次观测 每增加1层,观测1次 观测1次 观测1次 每月测1次 最后1次观测 整理沉降资料交业主

3、基坑围护及降水工程 3.1 基坑围护:

本工程采用水泥土搅拌桩重力式挡墙围护结构。水泥土搅拌桩重力式挡墙围护结构具有挡土与止水两种功能。东西两侧以及南北侧有围护施工现场的部分采用2υ700@500水泥土搅拌桩隔栅式布置,形成重力式墙围护结构,根据位置及开挖深度,墙体厚度分3.2m和3.7m两种。

搅拌桩施工采用二次喷浆、四次搅拌施工工艺,预搅下沉速度不大于0.8m/min,喷浆提升搅拌速率不大于0.5/min。深层水泥搅拌桩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fcu≥1.0MPa。

有局部采用SMW工法插小型钢围护墙体加一道钢支撑(仅南北侧围护与红线距离小处)。 3.1.1 测量放线:由专职测量员作业,及时与甲方办理复核手续。测放桩位与设计图误差不大于2cm,搅拌机对位偏差不大于3cm。

3.1.2 开挖样槽:即按放线位置在桩位处开挖样槽,槽深、槽宽与槽长按搅拌桩位置和施工需要,清除槽内障碍,排除槽内土方,以便施工。 3.1.3 组装桩架试钻: (1)桩架垂直误差≤1.5%。

(2)铺设枕木、导轨时应进行调平,确保导轨顺直、水平,并应按调平的要求整实、垫稳。 (3)枕木选用规格不得小于100mm*200mm*16m。

(4)组装后检查调试桩机是否正常,检查输浆管和注浆管是否畅通,进行试钻,确定钻进搅拌速度。

3.1.4 严格按设计配合比拌制固化剂浆液,使用材料由专人验收保管,不合要求,不准使用,并收集有关资料。

3.1.5 第一次搅拌下沉,严格控制好机械的工作电流,确保土体充分搅拌,并不得随意注水搅拌。

- 20 -

高层建筑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3.1.6成桩采用两喷四搅的搅拌工艺(详见深搅桩施工工艺示意图),喷浆搅拌时钻头的提升(或下沉)速度不大于0.5m/分(东北侧及南侧为0.8m/分),钻头每转一圈的提升(或下沉)量以1-1.5cm为宜。

3.1.7 注浆时,中途出现停机、断浆及水泥浆离析等现象,必须重新从停浆位置以下1m处注浆搅拌提升。如果停机超过3小时,为防止浆液硬结堵管,应先拆卸输浆管路,妥为清洗。 3.1.8 插筋:采用υ12的钢筋在深层搅拌桩施工完成后即可利用人工插筋,要求插入时保证插入深度及垂直度。

3.1.9 插小型型钢:在场地东北侧及南侧深层搅拌桩中根据设计要求需插入16a的槽钢,由于插入深度同深层搅拌桩深度,为保证插入到设计深度,计划采用挖土机起吊槽钢后插入,同时人工进行垂直度控制调整,在依靠自重插入困难时利用挖土机加压插入,保证插入深度满足设计要求。 3.1.10 相邻桩施工间隔时间不得超过16小时,要求搅拌均匀,搭接良好。 3.1.11 试块制作:

(1)按有关规范取样作试块每组三块,试块尺寸7.07*7.07*7.07cm,制作的试 块按桩体号码编号,并注明日期。

(2)试块取样的搅拌土,在成桩结束后,取中心管和搅拌管上的附带土。 3.1.12 桩位偏差不得大于100mm,桩身垂直度不大于1/150。 3.2 基坑降水:本工程基坑降水拟采用轻型井点降水。

3.2.1 基坑面积约70m2,基坑呈不规则四边形。基坑开挖深度约4.5米,为一层地下室,整个基坑四周采用水泥土搅拌桩重力式止水挡土墙。因此,本次降水主要是降坑内水位。根据挖土方案的表述,本次降水将分二步进行: 第一步,沿1#、2#楼的后浇带5-6米处打设一排井点管,作为止水帷幕,然后在1#、2#楼挖土区域内打设6组井点,完成1#、2#楼区域的降水目的。随挖土进度,随挖随拔,直至完成1#、2#楼的土体开挖,止水帷幕将继续运行(即一号泵两号泵)。然后再走第二步,打设3#楼六组井点。

3.2.2 根据本工程的施工条件、地质条件结合基坑的开挖面积和深度,基坑采用安全可靠的轻型井点降水方案,既可以防止基坑外地下水向内渗透,也可以充分降低地下水位。为保证顺利开挖深坑部分,可采用压密注浆进行固土处理,必要时刻增设临时井点。降水机组采用JSJ-60型喷射真空泵。井点支管间距为不大于2m。预降期为7-10天。 3.2.3 井点支管埋置深度计算

根据公式: H≥H1+h1+L*i

式中: H-------井点支管埋置深度; H1-------基坑的开挖深度,取3.60米

h1-------降水后的地下水位线与基坑底面的距离,取0.5米 i-------降水曲线坡度,取1/10;

L------所需降水半径,基坑宽36米,取12米; 代入公式后得

H≥3.60+0.5+12*1/10 H≥5.30米(不包括滤管长度)

- 21 -

高层建筑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3.2.4 技术措施

(1)技术支持按开挖方案沿基坑四周先挖出井点施工槽以利用井点支管的冲孔施工。 (2)根井点支管的冲孔径不得小于0.25米,孔深应大于0.20米,以利于井点砂的灌填。 (3)灌砂时一定要做到灌捣密实,防止“死管”出现。

(4)井点设备使用专门设置的电路,以防止工地用电不平衡或超负荷用电后影响井点机组的正常运行。

(5)井点设备在运转过程中,应经常有人巡视,发现漏气及时堵漏,以保证足够的真空度。 3.2.5 施工工艺及设备配备

本工程选用JSJ-60真空泵,集水总管直径75mm,立管直径45mm,连接管直径50mm,井点立管长度5.3m,沿井点线路开挖1m深排管沟,清除上部障碍物原状土;第二,沿井点线路每1.5m至2m间距进行冲孔,下入井点管,填入粗砂料250kg;第三,安装出水总管安放喷射泵进行抽水;第四,降水正常运转并观测记录抽水过程中的地下水位下降情况直至低于基坑底面以下0.5m。待基坑底板浇筑完毕后拔除井点管并退场。 500根;连接软管 600米;电线和电箱 15只。

设备配置::JSJ-60真空泵 14组;冲水枪,高压管 1套;集水总管 700米;井点支管

4、土方工程 4.1 土方开挖工程

4.1.1 完成测量控制网的设置,包括控制基线、轴线和水准基点。场地平整进行方格网桩的布置和标高测设,计算挖填土方量,对建筑物做好定位轴线的控制测量和校核;进行土方工程的测量定位放线,并经检查复核无误后,作为施工控制的依据。合理安排机械进出场和土方运输线路,保护好临时供水供电线路。

4.1.2 机械挖土分两大步进行,第一部挖1.0m,第二部挖至基坑底。对于局部软土层,采用“接力挖土法”,利用两台挖土机分别在基坑的不同标高处同时挖土。一台在地表,一台在基坑不同标高的台阶上,边挖土边向上传递,到上层由地表挖土机接力,用自卸车运至弃土地点。为了保证挖土、装车均衡作业,下边的挖土机可以用液压中、小型挖土机。机械开挖不到之处,再配以人工开挖、修整、找平。机械开挖应由深而浅,基底应预留20cm土层人工清底找平,从而避免超挖和基底土遭受扰动。

4.1.3钎探完成后进行基槽验收,合格后开始由人工挖除20cm预留土体,用尺量好50cm标准尺杆,随时校核基底标高,并在清理好的基底上放好基坑边线。人工清运土体倒退进行,若手推车不得不在挖好的基底土上行走时,必须垫好木板或厚铁皮,不得扰动基底土。基槽平整好后,应立即进行垫层等下道工序施工。

4.1.4开挖土方工作面不宜过大,应逐段分期完成。若碰到软土地基,进入基坑行走需铺垫。坑面、坑底排水系统要保持良好。

4.1.5 防止地下水及雨水浸泡坑底,沿基坑边30cm外预留50cm宽临时排水沟,且在转角处设临时积水坑,每一坑内配备一台抽水泵,随时抽出坑内积水。为防止地表水进入基坑,在基坑外围靠基坑处用C10砼浇150高拦水坝,以防雨水等流入基坑。 4.1.6 土方开挖顺序图

- 22 -

高层建筑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4.1.7 土方开挖剖面图

4.2 土方回填工程

4.2.1回填前应清除基底上草皮、杂物、树根和淤泥,排除积水,并在四周设截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填方区或基坑,浸泡地基,造成基土下陷。

4.2.2 宜优先采用基坑(槽)中挖出的原土,并清除其中有机杂质和粒径大于50mm的颗粒,含水量应符合要求。

4.2.3 填土前应检验其土料、含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围内。土料含水量一般以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适宜。当含水量过大,采取翻松、晾干、风干、换土回填、掺入干土或其它吸水材料等措施,防止出现橡皮土。如土料过干(或为沙土、碎石类土)时,则预先洒水湿润,增加压实遍数或使用较大功率的压实机械等措施。

4.2.4 回填土分层摊铺和夯压实,每层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根据土质、压实系数和机具性能而定。 4.2.5 回填时从最底处开始,由下而上整个宽度水平分层均匀铺填土料和夯实。深浅坑相连时,先填深坑,填至与浅基坑相同标高后与浅坑全面分层填夯。如分段填筑,交接成阶梯形,梯形的高宽比一般为1:2。分层交接处错开,上下层接缝距离不小于1.0m。墙基及管道回填在两侧用细土同时回填夯实。

4.2.6 人工回填打夯前将填土初步整平,打夯按一定方向进行,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两遍纵横交叉,分层打夯。夯实基槽及地坪时,行夯路线由四边开始,然后再夯向中间。用蛙式打夯机等小型机具夯实时,打夯前对填土初步整平,打夯机依次夯打,均匀分开,不留间隙。 4.2.7 回填土每层填土夯实后,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

4.2.8 雨天不宜进行回填施工,必须施工时,分段尽快完成,且宜采用沙土等填料,周围有防雨和排水措施。

5、防水工程

5.1 本工程地下室顶板、外墙及底板均采用抗渗钢筋砼和水泥基复合防水涂料防水。

5.2 屋面采用2道防水,下层防水为3厚丙烯酸防水涂膜,上层为2厚聚酯长纤维增塑聚氯乙烯防水卷材,采用冷粘法。

5.3 卫生间防水采用2厚水泥基类防水涂料(翻上墙面1500高)。

5.4 屋面防水及卫生间防水施工完成后,需进行48h的蓄水试验,蓄水深度最浅处不应小于20mm。

5.5 防水卷材施工

- 23 -

高层建筑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5.5.1防水层施工时,应先做好节点、附加层和层面排水比较集中部位(如屋面与落水口连接处,檐口、天沟、屋面转角处、板端缝等)的处理,然后由屋面最低标高处向上施工。铺贴天沟、檐沟卷材时,宜顺天沟、檐口方向,减少搭接。 5. 5.2 搭接方法及宽度要求

防水卷材铺贴采用搭接法,上下层及相邻两幅卷材的搭接缝应错开。平行于屋脊的搭接缝应顺流水方向搭接;垂直于屋脊的搭接缝应顺年最大频率风向(主导风向)搭接。叠层铺贴的各层卷材,在天沟与屋面的连接处应采用叉接法搭接,搭接缝应错开;接缝宜留在屋面或天沟侧面,不宜留在沟底。铺贴时纵横向搭接宽度不小于100mm。 5.5.3 节点处理:

(1)由于天沟、檐沟部位水流量较大,防水层经常受雨水冲刷或浸泡,因此在天沟或檐沟转角处应先用涂料涂封,每边宽度不少于30MM,干燥后再增铺一层卷材或涂刷涂料作为附加层。

天沟或檐沟铺贴卷材应从沟底开始,顺天沟从水落口向分水岭方向铺贴,边铺边用刮板从沟底中心向两侧刮压,赶出气泡使卷材侧铺贴平整,粘贴密实。如沟底过宽时,会有纵向搭接缝,搭接缝处必须用密封材料封口。

(2)铺至水落口的各层卷材和附加层,均应粘贴在杯口上,用雨水罩的底盘将其压紧,底盘与卷材间应满涂胶结材料予以粘结,底盘周围用密封材料填封。 (3)泛水与卷材收头

泛水是指屋面的转角与立墙部位。这些部位结构变形大,容易受太阳曝晒,因此为增强接头部位防水层的耐入性,一般要在这些部位加铺一层卷材或涂刷涂料作为附加层。

泛水部位卷材铺贴前,应先进行试辅,将立面卷材长度留足,先铺贴平面卷材至转角处,然后从下向上铺贴立面卷材。如先铺立面卷材,由于卷材自重作用,立面卷材张拉过紧,使用过程易产生翘边、空鼓、脱落等现象。

(4)卷材铺贴完成后,将端头裁齐。若采用预留凹槽收头,将端头全部压入凹槽内,用压条钉压平服,再用密封材料封严,最后用水泥砂浆抹封凹槽。如无法预留凹槽,应先用带垫片钉子或金属压条将卷材端头固定墙面上,用密封材料封严,再将金属或合成高分子卷材条用压条压作盖板,盖板与立墙间密封材料封固。 (5)排气洞与伸出屋面管道

排气洞与屋面交角处卷材的铺贴方法和立墙与屋面转角处相似,所不同的是流水方向不应有逆槎,排气洞 阴角处卷材增加附加层,上部剪口交叉贴实。

伸出屋面管道卷材铺贴与排气洞相似,但应加铺两层附加层。防水层铺贴后,上端用沥青麻丝或细铁丝扎紧,最后用密封材料密封,或焊上薄钢板泛水。 (6)阴阳角

阴阳角处的基层涂胶后要用密封膏涂封距角每边100mm,再铺一层卷材附加层,铺贴后剪缝处用密封膏封固。

(7)高跨屋面向自由排水的低跨屋面,在受水冲刷的部位采用满粘法加铺一层整幅的卷材,再浇抹宽300-500mm、厚30mm的水泥砂浆或铺相同尺寸的块材加强保护。如为有组织排水,水落管下加设钢筋混凝土水簸箕,应座浆,安放平稳。

(8)板缝缓冲层,在无保温层的装配式屋面上铺贴卷材时,为避免因基层变形而拉裂卷材防水层,应沿屋架、梁或内承重墙的屋面板端缝上,先干铺一层宽为300mm的卷材条作缓冲层。

- 24 -

高层建筑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5.5.4 为准确固定干铺卷材条的位置,可将干铺卷材条的一边点粘于基层上,但在檐口处500MM内要用胶结材料粘贴牢固。 5.6 卫生间防水

5.6.1将卫生间等部位表面清扫干净,残留的灰浆硬块及突出部分要清除掉,整平修补抹光;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或钝角。

5.6.2 卫生间等屋内的管道、地漏等安装牢固,接缝严密,收头圆滑,不松动、变形、移位。 5.6.3 基层表面保持干燥,含水率不大于9%,表面平整、牢固,不得起砂、开裂、空鼓等缺陷。 5.6.4 管根、地漏、阴阳角等易发生渗漏水部位,做好附加层等增强处理。 5.6.5 涂刷底胶时要避免涂膜曾出现针眼、气孔等质量问题。 5.6.6 在大面积涂刷前,先做防水附加层。

5.6.7 在底胶基本干燥后,用塑料刮板均匀刮涂在已涂好底胶的基层表面,厚度为1.3-1.5mm,刮涂量为1.5kg/m2,要求厚薄均匀一致,不得有漏刮和鼓泡等缺陷。

5.6.8 施工中若发现涂层有破损或不合格处,用小刀将所损之处刮掉,重新涂刮水泥基材料。 5.6.9 涂料使用前特别注意搅拌均匀,如粘度过大,不便于进行涂刮操作时,要加入少量二甲苯溶剂稀释,以降低粘度,但加入量不得大于乙料的10%。

6、钢筋工程

6.1 钢筋质量要求

6.1.1 本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所用的钢筋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6.1.2 所有钢筋为信誉良好的合格制造厂家产品,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钢筋表面或每捆(盘)钢筋应有明确标志。进场时应按直径分批检验,进场检验内容应包括检查标志、外观检查,并按现行国家的标准的规定 60t为一批抽样作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6.1.3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如若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着不正常现象,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6.2 配筋及基本构造要求

6.2.1 纵向受力钢筋砼保护层最小厚度(mm) 基础梁板底部环境类别 一 环境类别 二a 框架梁 25 框架梁 30 剪力墙 15 剪力墙 20 框架柱 30 框架柱 30 板 15 板 20 暗柱 20 暗柱 25 (底部有桩) 50(100) 地下室外墙外侧 基础梁板上部 25 地下室外墙内侧 25 水池迎水面 50 水池背水面 25 50 注:1、当受力钢筋直径大于表列值时保护层厚度还应≥受力钢筋直径。

2、墙梁柱保护层厚度大于40mm时,保护层内加Ф4-150双向网片。 3、本工程地下室底板、外墙、水池及露天构件为二a类,其余为一类。 4、梁板中预埋管的砼保护层厚度应≥30mm。

6.2.2 现浇结构钢筋抗震锚固长度。

- 25 -

高层建筑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砼强度等级和抗震等级 钢筋种类和直径 HPB235 普通钢筋 普通HRB335 钢 筋 普通HRB400 钢 筋 d≥25 53d 51d 46d 44d 41d 39d 38d 36d 34d 33d 备注:1、HRB335、HRB400钢筋d≥25锚固长度应乘以修正系数1.10。

2、在任何情况下,纵向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250mm,HPB235级钢筋端部应另加弯钩。

d≥25 d≤25 45d 49d 42d 46d 39d 42d 37d 40d 34d 37d 33d 36d 31d 34d 30d 33d 29d 31d 27d 30d d≤25 C20 三级 33d 41d 四级 31d 39d C25 三级 28d 35d 四级 27d 34d C30 三级 25d 31d 四级 24d 30d C35 三级 23d 29d 四级 22d 27d ≥C40 三级 21d 26d 四级 29d 25d 6.2.3现浇结构钢筋受拉钢筋接头及搭接长度

本工程的底板钢筋采用剥肋滚压直螺纹连接,机械连接等级为A级;框柱纵向钢筋主要采用电渣压力焊接;其他部位钢筋:d≥Ф18的钢筋采用剥肋滚压直螺纹连接,A级接头,辅以闪光对焊;d<Ф18的钢筋采用搭接连接。 (1)钢筋搭接长度见下表: 搭接长度LlE 抗震等级 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25% 三级、四级 三级、四级 三级、四级 LlE=1.20LaE 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50% LlE=1.40LaE 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100% LlE=1.60LaE 备注:1、搭接区域内受力钢筋接头面积的允许百分率为:梁≤25%,墙、板≤50%(柱子钢筋焊接)。

2、纵向受压钢筋,当采用搭接连接时,其受压搭接长度不应小于钢筋搭接长度的0.7倍,且任何情况下不应小于320mm。

3、两根直径不同钢筋搭接长度,以较细钢筋的直径计算。

(2)接头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10d且不得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和箍筋加密区。

(3)直螺纹接头从任一接头中心至35d且≥500mm范围内、搭接接头任一接头中心至搭接长度1.3倍范围内,受力钢筋接头面积允许百分率如下表: 序号 1 2 接头形式 搭接接头 直螺纹接头 接头面积允许百分率(%) 受拉区 25 50 受压区 50 不受限制 (4)以下情况应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

梁的上部钢筋在支座三分之一净跨范围内;连续梁中跨度较短的上部钢筋;梁的下部钢筋在净跨范围内;悬臂梁的上部钢筋全跨长。

- 26 -

高层建筑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5)一般梁、板的上部钢筋可在三分之一范围内搭接,下部钢筋可在支座内搭接。 (6)钢筋的接头应相互错开,任一截面内钢筋接头的数量不得超出规范的要求 接 头 形 式 绑扎骨架和绑扎网中间的钢筋 焊接骨架和焊接网中间的钢筋 受力钢筋的焊接接头 受 拉 区 25% 50% 50% 受 压 区 50% 50% 不限制 (7)在绑扎骨架中非焊接的搭接长度范围内,当搭接钢筋为受拉时,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5d,且不应大于100mm;当搭接钢筋受压时,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d,且不应大于200mm。 6.3钢筋加工:

根据图纸和结构设计总说明及规范要求进行钢筋翻样,经技术负责人对钢筋翻样料单审核后,进行加工制作。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现行施工中规范要求;钢筋和弯钩应按施工图纸中的规定执行,同时也应满足有关标准与抗震设计要求。

6.3.1现场设置钢筋加工场,集中下料,钢筋下料严格按技术人员编制的下料单下料、制作。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渍、漆污和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钢筋不得使用。 6.3.2 采用冷拉调直钢筋(圆盘)冷拉率控制在4%以内。

6.2.3 纵向钢筋弯折:按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要求,当d>25mm,弯曲半径取6d,d<25mm时,取4d。

6.3.4 箍筋弯钩要求:弯钩角度135,弯钩平直长度≥10d。

6.3.5 板中Ⅰ级钢筋末端作180弯钩,其圆弧弯曲半径D不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6.3.6 必须按平法制图规则及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绘制的梁、板、柱平面标注法进行制作、绑扎。 6.4 钢筋连接

该工程为现浇框剪结构,剪力墙钢筋接头直径14及其以上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小于14采用绑扎搭接;梁钢筋接头直径18及其以上采用螺纹连接,18以下采用绑扎搭接,同时辅以闪光对焊连接,接头位置50%错开,钢筋搭接部位、搭接方式及搭接长度必须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特别是本工程框架梁、柱钢筋的锚固和柱有变截面处及柱梁交接处,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底板钢筋主要采用剥肋滚压直螺纹连接。 6.5 钢筋绑扎 6.5.1 钢筋绑扎顺序为:

(1)柱、墙:外露筋调整?钢筋附着物清除?墙 、柱根部清扫 ?箍 (水平)筋布置?就位绑扎?墙柱垫块?验收.

(2)梁、板.:模板清扫?梁柱交叉处柱箍筋就位?主梁筋绑扎?次梁筋绑扎? 板下层筋?马镫、水电管预埋?板上层筋?验收. 6.5.2 钢筋准确位置的保证

(1)按基础梁、板、柱等预制相应厚度的砼垫块。

(2)墙、柱插筋按轴线、柱等确定位置,用附加钢筋加固,保证稳固、不易倾斜 、不移位。

- 27 -

高层建筑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3)浇筑砼时须有专职人员看守成品钢筋,测量工配合随验轴线位置,随时修复正位。 (4)二排筋加垫铁,并多绑扣点,绑扎牢固。

6.5.3 钢筋的级别、直径、根数和间距均应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绑扎或焊接的钢筋骨架、钢筋网不得出现变形、松脱与开焊。结构洞口的预留位置及洞口加强处理必须按设计要求做好。柱、墙插筋按测量放线定位位置设置,并做好根部定位固定,抗震节点的钢筋按规定正确设置和绑扎。 6.5.4 钢筋绑扎要求如下:

(1)钢筋的交叉点应扎牢。绑扎时应根据下料单及施工图纸进行绑扎。

(2)板的钢筋网,除靠近外围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全部扎牢外,中间部分交叉点允许间隔交错扎牢,双向受力的钢筋,必须全部扎牢,且受力钢筋之间的接头应相互错开。

(3)圈梁和构造柱的箍筋,应与受力钢筋垂直绑牢,箍筋弯钩迭和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

(4)钢筋施工除满足设计图纸要求外,尚应满足施工规范规定,当二者出现矛盾时,应征询业主工程师的意见后方可施工。

(5)本工程梁、板、柱钢筋绑扎采用专用塑料垫块,板的垫块按梅花型设置,每个垫块间隔为一米,垫块垫置间距正确。

(6)钢筋绑扎前,必须先进行弹线定位,柱子钢筋需要预先弹出柱子支模线,方可绑扎钢筋;基础底板和楼层模板必须预先弹出钢筋绑扎分线后方可进行。 6.6 工艺规范要求 6.6.1 钢筋制作

本工程钢筋制作,在施工现场的钢筋制作场进行,钢筋加工场根据施工阶段流向施工期间有所变动,具体位置详见平面布置图。

钢筋制作前,由土建工程师编制钢筋制作方案和钢筋配料表,并向作业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用于制作加工钢筋表面洁净。油渍、漆污、浮皮和铁锈在使用前清除干净。钢筋除锈一般可以在钢筋冷拉调直过程中进行,或使用电动除锈机或钢丝刷进行。

钢筋调直可采用调直机或采用卷扬机拉伸调直的方法,其冷拉率:Ⅰ级钢筋不大于4%,Ⅱ级钢筋不大于1%。调直后的钢筋平直,无局部曲折。

钢筋下料切断采用GQ40-2型钢筋切断机。先制作钢筋下料平台,每种规格下料前,先将钢筋需要的下料长度标识在下料平台上,经复核无误后,设置断料尺寸栏板,再开始下料,以保证下料尺寸准确。

钢筋弯曲成型采用GW40-1型钢筋弯曲机,辅以手摇扳手、卡盘、扳头等手工工具。对需要弯曲已安装在结构上的钢筋,采用TJC型手提式液压弯曲机,一般可弯曲υ10~32的钢筋。不允许热弯曲,也不允许锤击弯曲或尖角弯折。Ⅰ级钢筋末端需要作180°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不小于2.5d(注:d为钢筋直径,下同)。钢筋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3d;Ⅱ级钢筋末端需作90°或135°弯折,弯曲直径不小于4d,平直长度按设计要求确定;弯起钢筋末端弯钩按设计要求制作,设计无要求时,属抗震和受扭结构弯钩做成135°,平直长度不小于10d。

制作完成的钢筋构件按钢筋配料表分部位、规格、长度归类保护、保持洁净,并尽快使用。 制作完成的钢筋采用塔吊垂直运输,人工水平转运,并控制好下料长度,以免在运输过程中弯折。

- 28 -

高层建筑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6.6.2 钢筋接头

本工程钢筋焊接施工执行JGJ18-9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和设计文件的有关规定。 所有焊接接点及焊接接头距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小于10d,也不得位于构件的最大弯距处。不得在受力主筋上施焊,如必须施焊时,不能点焊,施焊的焊缝长度双面焊不小于5d,单面焊不小于10d。

所使用的焊条、焊剂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合格证,焊工均持证上岗,每批钢筋正式焊接前,按实际操作条件进行试焊,试焊检验合格后才可正式成批焊接。

焊筋焊接接头或焊接制品,按焊接规范的规定,分批进行质量检查与验收,检查验收包括外观检查和力学性能试验。检查验收合格,经监理签收后再转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钢筋采用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相互错开。在受力钢筋直径30倍的区段范围内,有接头的钢筋截面面积占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符合下列规定: 受拉区 受压区和装配式结构节点 不超过25%; 不限制 6.6.3 钢筋的绑扎搭接

绑扎接头搭接长度的末端距钢筋弯曲处,不小于10d,接头不得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 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做弯钩,Ⅱ级钢筋可不做弯钩。

直径不大于12mm的受压Ⅰ级钢筋的末端,以及轴心受压构件中任意直径的受力钢筋的末端,可不做弯钩,但搭接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的35倍,并满足设计要求。

钢筋的绑扎接头施工,执行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和设计文件的有关规定。

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受拉区 受压区 不得超过25% 不得超过50% 6.7 钢筋的现场绑扎与安装 6.7.1 准备工作

核对成品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等是否与配料单、料牌相符,如有错漏,应纠正整补。所示钢筋进场必须有生产合格证以及及时进行钢筋的检验合格记录方可使用。

准备绑扎安装钢筋用铁丝、工具、设备、绑扎架等。 准备好控制砼保护层用的塑料垫块。

清扫钢筋绑扎安装场地,在模板上或架立筋上用粉笔画出钢筋位置线,预埋件、预埋管线位置线。

6.7.2 钢筋绑扎总体要求

所有梁、板、墙、柱的受力主筋、箍筋、钢筋网均按设计图纸的要求设置,箍筋的弯钩叠合处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

钢筋的交叉点均采用双股22号铅丝扎牢。

钢筋弯钩平面与模板面垂直,转角处钢筋弯钩平面与模板夹角为模板转角的平分角。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浇筑小型截面柱时,弯钩平面与模板的夹角不得小于15°。

受力钢筋接头位置设在受力较小处,接头互相错开,当采用非焊接的搭接接头时,从任一接头中心至1.3倍搭接长度的区段范围内,或当采用焊接接头时,在任一焊接接头中心至钢筋的一

- 29 -

高层建筑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个锚固长度且不小于500mm的区段范围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 6.7.3 板钢筋绑扎安装

板的钢筋在施工前先搭好排架,铺好底模,绑扎前准确测量墙柱轴线及模板控制线并作标记。 平板钢筋网绑扎时,四周钢筋交叉点每点扎牢,绑扎时注意相邻绑点的铁丝要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板的钢筋网绑扎还注意板上部的负筋位置。

板的底部钢筋伸入支座≥10d且不小于120mm。

板支座上部钢筋(负筋)两端设直钩,边支座负筋伸入梁内满足锚固长度。

板上孔洞须注意预留,避免后凿。当孔洞尺寸小于300mm时,板筋由洞边绕过,不得截断;当洞口尺寸大于300mm时,设洞边加筋,遇洞切断的钢筋应作弯钩,按图纸要求施工;当图纸未交待时,则要在洞口每侧各加2根钢筋,其截面积不得小于被洞口截断的钢筋截面积,且不小于2υ12(Ⅱ级钢),长度为单向板受力方向以及双向板的两个方向沿跨度通长布置,并锚入梁内;单向板的非受力方向洞口加筋长度为洞宽两侧各加30d。施工时各工种必须根据各专业图纸配合土建预留全部孔洞。

双向板的底部钢筋,短跨钢筋置下排,长跨钢筋置上排。

所有钢筋要搭接接长时,在同一截面接头的钢筋截面积不得超过钢筋总面积的25%。 各楼层的端跨板的端角处(包括嵌固于剪力墙内或支承在框架梁上),在1/3L短向板跨范围内,用不少于5Φ8放射钢筋。

为保证板内负弯矩的正确位置和有效受力高度,所有板负筋均设置马凳筋Φ8@1000mm均匀布置并在梁边适当加密。

楼板钢筋的弯起点,如设计图纸无特殊注明的,可按以下规定弯起钢筋,板的边跨支座跨度1/10L为弯起点,板的中跨及连续多跨可按支座中线1/6L为弯起点。 6.7.4 框架梁、次梁钢筋绑扎安装

框架梁、次梁钢筋的接头选择在受力较小的位置。梁上部通长钢筋可选择在跨中1/3净跨范围内搭接。相邻两跨的下部钢筋当直径、位置相同时,钢筋通长,此时通长钢筋可选择在支座处接长。

梁钢筋绑扎采用满扎,扎点相互间呈“八”字形错开。梁箍筋除单肢箍外,其余箍筋采用封闭形式,制作成135°弯钩,当梁的上部钢筋为多排时,须注意主筋与箍筋绑扎牢固。

对于跨度≥9m的梁及悬臂长度>2m的挑梁,应按施工规程起拱。 构造柱与梁连接或在梁上立柱,梁上预先留出柱子钢筋。 梁内第一根箍筋距柱边50mm起设置。

当梁的截面净高度≥450mm时,在梁的两侧沿高度每隔300~400mm,应设置一根直径小于10mm的纵向构造钢筋,并用拉筋连接,拉筋直径与箍筋相同,间距为箍筋的二倍。

因梁及板的钢筋规格较多,故在施工前,由专人负责核对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如有差错,要及时纠正增补,在绑扎复杂的结构部位时,研究逐根钢筋穿插就位的顺序,并与模板工程联系,确定支模和绑扎钢筋的先后次序,避免返工和不必要的绑扎难度。

在梁纵向受力钢筋采用双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垫以直径≥25mm的短钢筋,以保持其设计距离。箍筋的接头(弯钩叠合处)交错布置在两根架力钢筋上。

梁交叉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留出振动棒头子插入空隙,以利灌筑砼。平板钢筋绑扎前必须按图纸划出钢筋间距位置线,尽量做到纵横向一条线。

- 30 -

高层建筑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6.7.5 墙、柱钢筋绑扎安装

承台施工时应预留柱插筋,柱竖向受力钢筋接头的标高位置满足设计要求,每边5~8根时,分二次接头;每边多于8根时,分三次接头。

墙柱竖向钢筋接头一般在楼板面以上每隔一根错开接头,第一次接头距楼板面≥500mm且≥Lae,第二次接头距楼板面再增加Lae。

柱箍筋一般为复合箍,由大箍和中小箍或拉结钢筋组成,除拉结钢筋外均采用封闭形式,并作成135°弯钩;箍筋的接头(弯钩叠合处)交错布置在四角竖向钢筋上。柱筋采用满扎,箍筋转角与竖向钢筋交叉点扎牢,绑扎箍筋时绑扎相互间成八字形。柱子钢筋保护层垫块在每面靠边均匀设置。

柱到顶时,其纵向钢筋锚入梁内。

柱与圈梁、钢筋砼腰带、现浇过梁相连时,留出相应的钢筋,钢筋长度为柱内外各Lae。 框架梁及柱帽等钢筋,放在柱的竖向钢筋内侧。 严禁与柱主筋点焊,以防钢筋局部发生脆断。

钢筋在绑扎前,均必须在柱周围搭设脚手架,所有操作人员均须在脚手架上进行施工,以确保钢筋绑扎时的人员安全。

竖向钢筋的接头按设计及施工要求制定相应的操作控制要点,对Ф≥18mm的钢筋采用电渣压力,其余采用冷搭接处理。

下层柱的钢筋露出楼面部分,宜用柱箍将其收进一个柱箍直径(搭接柱),以利上层柱的钢筋搭接,当柱截面有变化时,其下层柱钢筋的露出部分,必须在绑扎梁的钢筋之前,先行收缩准确,在绑扎钢筋过程中注意砼保护层的设置。

竖向钢筋的弯钩朝向柱心,角部钢筋的弯钩平面与模板面夹角对矩形柱为45°角,截面小的柱砼振捣用插入振动器时,弯钩和模板所成的角度不小于15°。

箍筋的接头交错排列垂直放置;箍筋转角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平直部分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可每隔一根互成梅花式扎牢);绑扎箍筋时,铅丝扣要相互成八字形绑扎。

钢筋工程包括埋件,必须开具隐蔽工程验收,由质监部门检查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认可后方可进入一道工序。

6.8 对墙柱竖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接头的施工技术措施

施工工艺流程:

安装焊接钢→安放引孤铁→缠绕丝绵绳→造渣过程形成焊池→电渣过程钢筋端面熔化→切断电源预压钢筋完成焊接→卸出焊剂焊→拆除夹具

施工技术措施:

焊接钢筋时,用焊接具分别钳固上下的待焊接的钢筋,上下钢筋安装时,中心线要一致。 安放引弧铁丝球:抬起上钢筋,将预先准备好的铁丝球安放在上、下钢筋焊接的中间位置,放下钢筋,轻压铁丝球,使之接触良好。

装焊剂盒:先在安装焊剂盒底部的位置缠上石棉然后再装上焊剂盒,并再往焊盒满装焊剂。安装焊剂盒时,焊接口宜位于焊剂盒的中部,石棉绳缠绕严密,防止焊剂泄漏。

接通电源,引弧造焊,按下开关,接通电源,在接通电源的同时将上钢筋微微向上提,引燃电弧,同时进行“造渣延时读数”计算造渣通电时间。

“电渣过程”:随着造渣过程结束,实时转入“电渣过程”的同时进行“电渣延时读数”,计算电渣

- 31 -

高层建筑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通电时间,并降低上部钢筋,把上钢筋的端部插入渣池,徐徐下送上部钢筋,直至“电渣过程”结束。“电渣过程”:工作电压控制在20-25V之间,电渣通电时间约占单个焊接过程所需时间的1/4。

顶压钢筋,完成焊接:”电渣过程”延时完成;电渣过程结束,即切断电源,同时迅速顶压钢筋,形成焊接接头。然后卸出焊剂,拆除焊剂盒、石棉及夹具。

钢筋焊接完成后,及时进行焊接接头外观检查,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切除重焊。 在整个焊接过程中,要准确掌握好焊接通电时间,密切监视造渣工作电压和电渣工作电压的变化,并根据焊接工作电压电离的变化情况提升或降低上钢筋,使焊接工作电压稳定在参数范围内,在顶压钢筋时,要保持压力数秒后方能松开操纵杆,以免接头偏斜或接合不良,在焊接过程中,采取扶正钢筋上端,以防止上、下钢筋错位和夹具变形。焊接结合时,立即并检查钢筋是否顺直。如不是顺直,要立即趁钢筋还在热塑状态时将其反直,然后延滞1-2min。 6.9 直螺纹连接施工工艺 6.9.1操作与调整 (1)准备工作:

1)将机床安装平稳,机床主轴轴心线应处于水平位置,如有倾斜,只能夹钳方向低于水平位置,但不得低于50o。

2)清理各部附着物,检查各部连接是否松动,是否齐全。

3)减速机加油到要求位置,推荐使用“工业极压齿轮油”,3-6个月更换一次。 4)加入切削液,把切削液倒入水盘中,流入水箱。 (2)试车:

1)接通电源,开启冷却泵,检查冷却水流量。 2)开启主电机,使主轴转方向与“转向标牌→”一致。

3)检查功能开关盒试操作是否正常,限位器是否灵敏正常,此项工作在设备出厂前已调整好,试车时按如下程序检验并调整:

a.搬动进给手柄,检查滑板是否灵活。 b.开启电源,主机处于工作状态。

c.逆时针搬动进给手柄,至限位器,主机停机检查,限位器是否灵敏。 d.搬动进给手柄至起始位置,切断电源做好运转准备。 (3)加工直径调整

根据所需加工的钢筋直径,用相应规格的试棒调整剥肋刀及滚丝轮的径向尺寸,而后锁紧。试加工确保质量无问题,方可正常加工。 (4)长度调整

根据所需加工直径调整剥肋退刀块的位置,使剥肋长度达到丝头所需的加工长度。调整行程调节板使滚丝长度与剥肋长度一致。 (5)钢筋装卡

把进给滑板机构置于操作位置的最后端极限位置,将待加工钢筋位置夹紧在夹钳上,钢筋伸出长度以滚丝头外端面为齐,然后夹紧,钢筋端头的位置不合要求会影响丝头的加工长度。 6.9.2 钢筋加工及注意事项

(1)钢筋剥肋滚轧加工直螺纹丝头端面应垂直于钢筋轴线,不得有弯曲及马蹄形,必须用砂轮

- 32 -

高层建筑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锯下料齐头,不可用切断机,严禁用手割下料。

(2)钢筋剥肋,用相应规格的调整试棒调整好剥肋头后试加工,剥肋直径不得低于该钢筋的底径尺寸,做好滚丝准备。

(3)钢筋滚丝,由于钢筋剥肋滚轧在同一台滚丝机上一次完成,钢筋在剥肋完成后依次进给完成滚轧过程。加工简单、方便,普通工人一般经过一小时培训就可掌握加工技术。每台班可加工250-300个丝头,为确保加工质量,必须持证上岗作业,对加工完成的丝头要求操作人员按如下规程进行自检:

1)外观质量:牙形饱满,牙项宽超过0.75mm,秃牙部分累计长度不超过1/2螺纹周长。 2)螺纹直径:光面轴用量规,通端量规应通过螺纺大径,止断则不应通过。

3)螺纹中径及小径:螺纹通止环规、通规能顺利旋入螺纹并达到旋合长度,止端旋入丝头不超过3t(t为螺距)。

4)滚轧长度:按螺纹旋合长度+(0.5~1)t(t为螺距)质检员按1%进行抽检,做好检验记录。检验合格的丝头立即将其一端拧上相应规格的塑料帽,另一端用扳手拧入相同规格的连接套至1/2套筒长度,存放待用。

(4)按要求调定机床直径和长度,并夹紧钢筋。

(5)开启水泵,逆时针搬动进给手柄,使主机启动并平稳前进,当滚丝轮接触钢筋后,仍需给手柄一定的力,使其能自动按螺距前行两个或三个螺距后再去掉手柄力,使其自动进给。 (6)当完成丝头滚轧长度后,机床会自动停车,起动反转按钮,滚丝头返回,当滚丝头即将离开丝头时,给手柄加一定的力顺时针摇到初始位置,机床停车。 (7)松开夹紧钳,取下钢筋,完成一个丝头的加工。

(8)滚轧过程中需用水溶性切削液进行冷却和润滑,当温度低于0℃时,可加入20%~30%的亚硝酸钠,严禁用油代替或不加切削液加工。 (9)做好接地保护,确保人身安全。

(10)冷却液箱正常加工15天清理更换一次。 (11)减速机定期加油,保持规定的油量。 (12)加工前机床应安放平稳。

(13)更换新滚丝轮后应加少些机油滚压磨合。

(14)操作过程中,如遇异常,立即停机检查,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加工。 (15)调整尺寸或换轮时,应先关闭总电源开关,防止误操作损机伤人。

(16)加工丝头时,如有拐筋,应先加工丝头,再进行钢筋弯曲,否则易造成人员或设备损坏。 (17)钢筋两头加工,应一头拧套筒,一头拧保护帽,防止搬运时碰坏丝头。 (18)如遇上不合格丝头,必须重新切断滚丝。 6.10 钢筋现场验收

6.10.1 钢筋绑扎完进行“自检、互查、交接”三检查制,具体检查内容要求如下:

钢筋级别、直径、根数和间距均符合设计要求。

绑扎或焊接的钢筋网和钢筋骨架,不得有变形、松脱和开焊。 允许偏差:执行企业标准(高于国家标准)。 6.10.2 验收标准:

钢筋绑扎完后,配置的钢筋级别,直径,根数和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网和钢筋骨架不

- 33 -

高层建筑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得有变形、松脱现象。经自检合格报监理工程师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6.11 质量保证措施及注意事项

在整个钢筋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从材料进场、存放、断料、焊接至现场绑扎施工,将实行责任落实到个人,层层严把质量关的质量保证措施。 6.11.1 钢筋加工、连接及绑扎施工中应注意:

(1)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的表面确保洁净,无损伤、无麻孔斑点、无油污、不得使用带有颗料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

(2)钢筋的弯钩应按施工图的规定执行,同时满足有关标准与规范的规定;

(3)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对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为+10mm,对箍筋边长应不大于+5mm; (4)钢筋加工后应按规格、品种分开堆放,并在明显处挂牌标色,以防错拿; (5)钢筋焊接的接头形式,焊接工艺和质量验收,应符合国家现行规范的有关规定; (6)钢筋焊工焊接前,必须持证上岗,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 (7)受力钢筋的焊接接头在同构件上应按规范和设计要求相互错开;

(8)冬期、雨天钢筋焊接要按规范要求和钢筋材质特点采取科学有效的保护措施,以保证焊接质量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9)对柱梁节点、墙梁、柱墙节点等部位的钢筋绑扎,施工前应详细明确绑扎顺序,钢筋工长和质量员应层层把关,以防出现钢筋规格错项和钢筋根数错漏;

(10)按规范和设计要求设置垫块;混凝土浇捣过程中,专职钢筋工看护,对偏移钢筋及时修正 6.11.2 钢筋工程质量标准

(1)钢筋施工必须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统一验收标准。 (2)钢筋分项工程质量允许偏差及检测方法 序号 1 2 3 4 5 6 7 8 项目 钢筋网长度、宽度 网眼尺寸 骨架的宽度、高度 骨架的长度 受力钢筋 间距 排距 允许偏差(mm) 10,-10 20,-20 5,-5 10,-10 卷尺量 卷尺量 20,-20 20 卷尺量 卷尺量 水平高差 基础 9 受力钢筋保护层 梁柱 墙板 - 34 -

检查方法 卷尺量 卷尺量 卷尺量 卷尺量 卷尺量 卷尺量 卷尺量 箍筋、构造筋间距 钢筋弯起点位移 焊接 预埋件 中心线位移 卷尺量 卷尺量 5,-5 3,-3 卷尺量 高层建筑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7、模板工程 7.1 模板选用

模板工程是影响结构外观的重要因素,在整个结构施工中亦是投入最大的一部分,模板系统的选择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施工进度及工程质量。模板方案的选择,考虑的出发点是在确保工程的质量及进度的前提下,进行综合性的经济成本分析,以达到减少周转材料的投入,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

模板的配套为:墙竖向模板一套,梁侧模板二套、底模三套,楼梯模板三套,梁与柱或墙交接处的节点模板和扶梯模板三套,另配可变化组合以用于各部位的组合模板一套。

对楼梯模板和电梯井模板均应编号使用,从而达到专模专位专用,使混凝土表面光滑、尺寸精确。

7.2 模板支撑系统选用及施工

本工程拟采用Ф48扣件式钢管立柱,立柱间距 600-1000mm,横杆设扫地杆,第二排水平杆离地1700。立杆接杆不得少于 2只“十”字夹,且与横杆连接。

剪刀撑、斜撑设置:为确保承重架的整体稳定,在大梁下,两端部和周边设剪力撑和斜撑。剪刀撑和斜撑要排列成行,撑杆固定点间距不能太大,以防单杆失稳。承重立杆由水平拉杆和斜撑连成整体。 立杆下应设垫块。

7.3 地下室墙板、柱、楼板及顶板支模 7.3.1 墙、柱模板

墙模板采用胶合板,50mm×100mm木龙骨和υ48钢管,υ14圆钢对穿螺栓和伞型销固定。墙板设对穿螺栓拉结,考虑泵送对墙模板侧压力较大,对穿螺栓采用υ14钢筋制作,间距 400×600,对穿螺栓与钢管固定采用加强型伞形销或采用 10厚50×50钢板垫块加螺母。根据受力不同,固定全部采用双螺母。为防止地下室外墙板渗水对穿螺栓加焊止水片。为防止对穿螺栓端部锈蚀,对穿螺栓在模板内侧穿放一块 20厚小木块,拆模后将小木块清除,对穿螺栓沿凹槽底割平,用 1:2水泥砂浆(掺膨胀水泥)封闭,底板与墙板的导墙支模及螺栓加强及浇注等工艺做为重点抓。

柱模板采用胶合板。竖向木龙骨 50mm×100mm间距300mm。每面设二根对拉螺栓,上下间距400mm。υ48钢管抱箍上下间距600mm。柱、墙在立模前应进行施工缝处理。柱、墙模板下口留清扫口,清扫口用木模封闭。模板支撑采用υ48钢管。柱与柱之间和柱与墙板间的支撑应连成整体,以加强稳定和整体性。 7.3.2 顶板、梁模板 7.3.2 顶板、梁模板

顶板、梁模板采用胶合板。木搁栅采用50mm×100mm方木。承重及支撑采用υ48钢管。 技术复核:模板支撑好后,必须进行技术复核,技术复核在班组自检自查的基础上,由木工翻样进行复核检查,再由项目经理部施工员、质量员进行验收检查,符合要求,填写技术复核单,并办理签证手续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7.4 柱、墙、梁、板模板施工 7.4.1 模板施工顺序为:

- 35 -

高层建筑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满堂架→柱模→墙模→梁模→顶板模→梁墙柱头模 7.4.2 柱模:

弹柱位置线→找平层做定位墩→安装柱模板→安柱箍→安拉杆及加固→办理预检

柱模采用胶合板,加固肋条采用50*100木枋及?48钢管紧固,柱模四边在板中预埋?20钢筋头固定加固钢管,用来穿螺杆的PVC管长度等于砼构件厚度,即PVC管正好卡在两侧模板的里边,且在PVC管与模板的接触面处加设专用塑料垫块,以防漏浆,采取这种施工方法可以取消原施工方法中墙柱内支模用的钢筋撑铁,大大节约钢材用量,且浇筑完的砼观感好。

柱模及加固图

18mm厚多层板50X100木方48×3.5钢管@40018mm厚多层板12螺杆@800/超过800宽柱子加设向上每400划一个 48×3.5钢管50×100木方@300山形卡 12拉杆矩形柱模板及支撑体系7.4.3 梁模:

弹出梁轴线及水平线并复核→搭设梁模支架→安装梁底楞或梁卡→安装梁底模→梁底起拱→绑扎钢筋→安装梁侧模→安装上下锁口楞,斜撑楞和对柱螺栓→复核梁模尺寸位置→加固验收

梁模采用胶合板,加固肋条采用50*100木枋及?48*3.5钢管做背杠,当梁高超过600mm时增设穿梁拉杆,拉杆通过“3”型卡、螺帽与加固肋条连接,螺杆横向间距为600mm,竖向间距视梁高而定,梁高600-800mm时设一道拉杆,800-1200时设二道拉杆,1200~1500设三道拉杆。梁底模为先加工成型模板(块)拼成,梁侧模则按交叉梁位置留设岔口,具体支设方案如下: (1)在柱子上弹出轴线,梁位置线及水平线、钉柱头模板。

(2)按设计标高调整水平担杆标高,然后安放梁底模,并拉线找平,当梁底跨度大于或等于4m时,跨中梁底处按设计要求起拱,如设计无明确要求时,按起拱高度为梁跨度的千分之二起拱,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悬挑梁需在悬臂处起拱千分之六。

(3)支撑高度在4.5m以下时,设二道水平拉杆并设剪刀撑,超过4.5m时,设双排立杆、三道水平拉杆及剪刀撑。

(4)根据所弹墨线安装梁侧模板,顶撑杆及斜撑等。

(5)为保证梁在砼在浇筑时不发生变形,其梁下支架立杆设三排,立杆间距?500mm。 7.4.4 板模:

搭设支架→安装板模木楞→调整楼板下皮标高及起拱→铺设模板→检查模板上皮标高,平整度→绑板筋

采用胶合板做面板,木枋做背肋,满堂钢管脚手架做支撑及加固,根据工程特点,凡密肋楼

- 36 -

高层建筑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盖处立杆间距为?800mm,其它板为?1000mm,立杆距密肋梁间距为?250mm,为保证支撑的牢固性,设一道扫地杆,二道水平杆,木枋背肋按大龙骨间距600-1200mm,小龙骨间距400~600mm排设。铺板底模板时应从四周向中心铺设,在中间收口板模铺设完毕后,应清扫干净,检查合格后再铺设钢筋,考虑到楼层施工荷载,为保证施工质量,梁板模拆除时间必须满足表中规定。

梁、板模板及支撑体系图

12对拉螺栓,梁高超过1000mm时设置。18厚七夹板50X90木方50X90木方楼板支撑杆横向水平拉杆钢支撑扫地杆1000800800剪刀撑梁板支撑体系示意图

7.4.5 剪力墙模板

剪力墙模板使用18厚胶合板,竖楞使用50×100枋木,横檀使用Φ48钢管,同时使用Φ14螺杆、塑胶管、花篮螺杆等辅材,墙厚b=500~600mm,70×100木枋竖肋,间距@300,横肋采用2Φ48×3.5钢管,间距@500;对拉螺杆间距为:横向@300,纵向@500;墙厚b=400mm以下:70×100木枋竖肋间距@450,模板横肋采用2Φ48×3.5钢管,间距@600,用对螺杆固定,对拉螺杆间距为:横向@450,纵向@600。 (1)剪力墙施工工序如下:

预埋定位钢筋、板条→立模板→立竖楞→围横檩→弹线穿螺杆→上螺丝,螺帽固定→绑钢丝绳加斜撑吊线校准垂直度。 (2)技术细节:

1)底部模板定位。主要考虑防止出现由于剪力墙根部胀模而产生墙底部错位、上下层错现象,内墙采用预埋板条,再在其上放线钉板条的方法;外墙采用在其下层顶部预埋螺杆的方法。 2)螺杆起步间距100,横向、竖向间距@400。穿螺杆时,必须弹线进行使得螺杆处在同一直线上。

3)为了防止模板向内陷,特别是板与板交接处由于不能在该处穿螺杆,则当铁钉连接竖楞和模板时,会因为由外向内用力使得搭接处模板内陷而出现错台,所以模板与竖楞的连接必须用铁钉由内向外钉牢,特别是板与板的交接处。

4)竖楞排列间距@300,竖楞间搭接采用两边钉板条的方式,搭接头相互错开。

5)横檀采用Φ48钢管,钢管搭接使用一字扣件,搭接头设在两枋木竖楞间隔内,上下排钢管搭接位置错开,同时,用钢丝绳将上下排钢管绑孔在一起。

6)剪力墙转角处使用异形钢管预制件,确保剪力墙转角处不发生涨模、跑模现象。

- 37 -

高层建筑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3)剪力墙模板及支撑体系图

50×100木方九夹板48钢管@800双向12对拉螺栓48钢管@800双向剪力墙模板及支撑体系示意图

7.5 楼梯模板施工

楼梯底板采取胶合板,踏步侧板及挡板采用 40厚木板,用倒三角木固定。踏步面采用木板封闭以使混凝土浇捣后踏步尺寸准确,棱角分明。由于浇混凝土时将产生顶部模板的升力,因此,在施工时必须附加对拉螺栓,将踏步顶板与底板拉结。使其变形得到控制。 7.6 预留洞口支模

剪力墙上有较多的预留洞口,这为支模工作带来了难度,由于本工程电梯井各标准层的预留洞在尺寸上基本保持一致性,这为定制模板提供了条件。本工程多次出现的洞口,按实际尺寸定做。对于少数异型洞口,其模板由现场锯板拼装而成。预留洞口的模板需配置 3套。 7.7 模板支设条件

7.7.1 基础:基础垫层浇注完毕,并已经验收合格,垫层面积水排除干净;垫层已弹好梁线和底板边线并已清理干净。

7.7.2 现浇板、圈梁、楼梯:砖砌体已经验收合格,允许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各楼层已弹好标高控制线,梁板模板位置、标高等已经验收合格。 7.8 模板支设节点处理:

7.8.1 梁柱接头:根据以前柱砼接头施工时,板缝不严,造成砼浇筑时接头处漏浆严重,造成接头砼质量差。现采取在柱接头处粘2mm双面胶带或粘海绵条,再拼接模板 。

7.8.2 楼梯段模板:以往楼梯踏步模支设时,只支设踏步侧、立面,踏步上平面不支模板。砼施工时,容易造成踏步上平面不平整,踏步高度不一致,易跑模,及施工人员上下楼梯成品不易保护、踩上脚印等缺点。吸取以前经验,现改为全封闭,踏步楼板为浇捣砼、下料方便,每隔三、四步留一块活动踏步上平面模板。待砼浇捣到该踏步时,再封死。继续浇捣直到该楼梯砼完。该施工方法施工楼梯段踏步,尺寸较准确。

7.9 模板拆除

- 38 -

高层建筑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混凝土结构浇筑后,达到一定强度,方可拆模。模板拆卸日期,应按结构特点和混凝土所达到的强度来确定。

7.9.1 整体式结构的拆模期限

(1)不承重的侧面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板而受损坏,方拆除。 (2)承重的模板应在混凝土达到下列强度以后,始能拆除(按设计强度等级的百分率计):

板及拱:跨度为2m 及小于2m 50%;跨度为大于2m 至8m 75%。 梁:(跨度为8m 及小于8m) 75%;承重结构(跨度大于8m) 100%。 悬臂梁和悬臂板:跨度在2m 及小于2m 75%;跨度在2m 以上 100%。

(3)钢筋混凝土结构如在混凝土未达到规定的强度时进行拆模及承受部分荷载,应经过计算,复核结构在实际荷载作用下的强度。

(4)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应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才允许承受全部计算荷载。施工中不得超载使用,严禁堆放过量建筑材料。当承受施工荷载大于计算荷载时,必须经过核算设临时支撑。 7.9.2 冬期拆模

承重结构、悬臂板等拆模期限除按规定达到设计强度等级 100%外,其它一切模板都必须等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 70%后方可拆除,以免混凝土被冻坏。大模板冬期施工按有关规定执行。

7.10 质量保证措施及注意事项

在模板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按施工质量控制程序图严格把关。模板需进行设计计算,满足施工过程中刚度、强度和稳定性要求,能可靠地承受所浇注混凝土重量、侧压力及施工荷载; 7.10.1 模板施工严格按木工翻样的施工图纸进行拼装、就位和设支撑,模板安装就位后,由技术员、质量员按平面尺寸、截面尺寸、标高、垂直度进行复核验收;

7.10.2 模板和承重支模体系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顶板梁承重立杆和墙柱支撑连成整体。承重立杆设二道水平拉杆加扫地杆,并设斜撑和剪刀撑以确保支撑体系的稳定。 7.10.3 垂直控制:每一根柱相邻两面要挂统高线锤,作垂直校正、固定。剪力墙每隔 2m左右挂统高线锤作垂直校正和固定。

7.10.4 轴线、平面位置控制:柱、梁每一区段必须拉统长建筑弦线作校正。

7.10.5 标高控制:每一根柱都必须进行标高测定,同标高柱必须拉统线进行复核检查。每根梁底两端和中间分几点进行标高测定,并拉统线进行复核检查。板底四周和中间分几点进行标高测定,并拉统线检查板底平整度和用 2m长直尺检查板底平整度。

7.10.6 梁柱节点模板必须准确计算,精工细作。避免梁柱节点处模板长短拼接。若要接长,不应在节点处拼接长度。模板必须平缝拼接,不得留有缝隙。钢木不宜混拼,若要混拼或搭接,必须有质量保证措施。

7.10.7 浇注混凝土时专门派人负责检查模板,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加以处理;

模板工程质量允许偏差及检测方法 序号 1 轴线位移 项目 基础 - 39 -

允许偏差 5(4) 检查方法 用尺量 高层建筑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柱、墙、梁 2 3 4 5 6 7 8 9 截面尺寸 柱、墙、梁 每层垂直度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表面平整度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移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移 中心线位移 预埋螺栓 外露长度 10 中心线长度 预留孔 截面内部尺寸 -0 10,-0 10(8) 用拉线和尺量 2,-2 6(5) 2(1) 5(4) 3(2) 3(2) 3 用拉线和尺量 用2m 托线板 用尺量 用2m 靠尺和楔形塞尺 用拉线和尺量 用拉线和尺量 标高 基础 3(3) ±5(±3) ±10 用尺量 用水准仪、拉线、尺量

8、混凝土工程

砼工程应在钢筋、模板等施工完毕、并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本工程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

梁柱接头处,柱砼浇筑高度要低于梁底30-50mm,剔除浮浆层,施工缝处理必须保证砼强度达到1.2MPa后进行。

本工程砼强度等级:车库为C30,筏基底板及地下室外墙为C30,抗渗等级为S6;2#楼地下室~十三层柱剪力墙均为C40,梁板C35,十三层~十六层柱剪力墙均为C35,梁板为C30;十六层以上梁板柱墙均为C30。

8.1 选择供应商,考察运距,能否满足施工要求及砼质量;随时抽检搅拌站后台计量、原材料等,确保供应质量;签订供货合同时,由技术部门提供具体供应时间、砼强度等级、所需车辆及其间隔时间,特殊要求如抗渗、防冻剂、入模温度、坍落度、水泥所需提供资料等。

8.2 进场后抽验每个台班不少于2次,或对砼质量产生怀疑的罐车坍落度做好记录,不满足要求一律予以退场。现场严禁加水,如气温过高应与搅拌站协商加入适量减水剂。

8.3 试块制作:常温时制作28d强度试块及备用试块、同条件养护试块(楼板、墙体均制作两组同条件养护试块,作为拆模依据和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块置于现场带蓖加锁的铁笼中做好标识同条件养护。在冬季施工中除常温试块外,增加抗冻临界强度和冬季施工转常温试块,依据测温记录用成熟度法计算砼强度增长,随时采取措施控制。抗渗砼留置两组试块,一组标养,一组同条件养护。

8.4 施工缝留置严格按GB50204—2002规范执行,其中楼梯施工缝留置位置在所在楼层休息平台、上跑(去上一层)楼梯踏步及临侧墙宽度范围之内,另一方向为休息平台宽度的1/3处。

- 40 -

高层建筑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8.5 严格控制楼板砼浇筑厚度及找平,以便于柱墙模板支设。砼浇筑完毕及浇筑过程中设专人清理落地砂浆及污染成品上的砼颗粒。 8.6 底板大体积砼施工

8.6.1 优选砼原材料、配合比、外加剂,分层浇筑,根据气温采用塑料薄膜及阻燃草纤被覆盖,防止温差引起收缩裂缝。

8.6.2 材料选用:水泥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粗骨料选用连续级配好的石子,采用热膨胀系数较低而强度较高未风化的石灰岩石子。砂石含泥量控制在1%以内,部分不足的选用碎石,石子中针片状颗粒含量控制在15%以内。细骨料采用不含有机质的中粗砂。

8.6.3 外加剂及掺合料(具体种类由商品砼供应商选择,但必须保证砼的质量要求。

(1)减水缓凝剂:为了降低水灰比、减少用水量,节约水泥,加高效减水剂,延长砼凝结时间,延缓水泥放热高峰,降低砼内部温度,保证砼抗裂性;同时降低沁水率和离析现象,改善和易性。 (2)防裂剂:本工程2#楼地下室底板板厚为1.2m,参加一定量的防裂剂以防止底板的后期温度——收缩应力产生裂缝。

(3)膨胀剂:底板砼要掺入UEA—H膨胀剂。

(4)加磨细粉煤灰:在砼中加入粉煤灰,可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和砼的绝热温升,对大体积砼内部温度、防止发生裂缝十分有利。砼中掺入适量的粉煤灰和减水剂可以减少砼的收缩量,避免收缩裂缝。砼中掺入粉煤灰后,能增加砼的电阻值,电流降低,可以减少由于电腐蚀而产生的裂缝,亦可提高砼的抗硫酸盐侵蚀性。 8.6.4 优选配合比

底板砼设计强度为C30,抗渗等级为S6,为减少单方水泥用量,减少水泥水化热,降低砼的内部温度,掺加磨细粉煤灰及高效减水剂,塌落度160~180,缓凝时间8小时。

为了达到设计要求和施工要求,减少水泥用量,要经多次试配,优选配合比。由于掺加粉煤灰和高效减水剂,水泥单方用量减少,砼和易性、塌落度及缓凝时间都得到保证,泵送顺利。 8.6.5砼制备及质量保证

本工程采用商品砼,为保证砼的匀质性,在施工中所有搅拌站采用统一配合比、统一水泥品种、统一厂家的外加剂,并向搅拌站明确砼及材料的各项技术指标,做统一的技术交底及技术标准,现场试验员加强砼的质量监督。 8.6.6 砼浇筑技术:

底板砼施工时,1.2m厚的底板分成二层浇筑,60cm一层。为保证砼的初凝时间,每层又分层若干小段,在浇筑完一小段后浇筑其已完成前一段的上一层砼。浇筑中砼要摊铺均匀,干稀一致。并充分振捣使各层砼能形成一整体,收缩变形一致。加强对砼的养护,采用塑料薄膜及阻燃草纤被覆盖、养护,加强底板砼的二次抹面,防止表面龟裂的产生。

8.6.7 温度控制:为了保证在常温施工条件下砼内外温差不超过250C,除合理确定配合比外,还要加强砼的养护。 8.7 泵送砼浇筑

8.7.1 浇捣区要求以2-3人为一组一台振捣器,共3组人员,其中一组跟出料头子,一组振捣砼,一组在后面振捣流淌的砼,随着砼浇筑工作向前推进,以确保砼的密实度,操作时要分清每组的振捣范围,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分层振捣,由于柱、梁、板的钢筋密集,空隙较小,对振动棒的要

- 41 -

高层建筑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求较高,故此振捣时要详细交底,在振捣柱砼时,要由有经验的技工在下面配合敲击模板,以确认砼的密实度,振动器要求快插慢拔,间距@500左右一点,振出气泡,以确认砼的密实度,振动器插入砼深度应是插入下一皮砼5cm左右,以保证上下层砼的密实。浇捣时要有管理人员和专职人员在作业面指挥和监控。

8.7.2 在浇捣时,应有专人看摸、看铁,经常注意观察模板、钢筋、预埋件和柱、墙插筋等有无移动、位移、变位,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8.7.3 浇捣砼时,用九夹板铺设道路和操作面,严禁任意践踏面板钢筋。

8.7.4 在砼浇捣至面标高后的2—3小时,应派专人用铁滚筒反复碾压数遍,再用木蟹打磨压实,等砼收水后用平板式拖动机碾压,再第二次用木蟹抹平实,以防止出现收水裂缝。在插筋较密处,滚动无法压实,应用木蟹数次拍实。 8.7.5 大体积底板砼浇注

(1)在浇筑底板砼时要做到分层浇筑,分层捣实,且必须保证上下层砼在初凝之前结合好,不致形成施工缝。0.8m厚的底板分二层,1.2m厚的底板分三层浇筑,每层0.4m,采用全面分层浇筑方法,在浇筑区域内全面分层浇筑砼,要做到最上层砼浇筑完毕回来浇筑最下层时,最下层的砼还未初凝,如此逐层推进,直至整个底板浇筑完成。每层砼的振捣工作从浇筑层的下端开始,逐渐上移,以保证砼的施工质量。0.55m厚的底板浇筑采用斜面分层布料方法施工,即“一个坡度、分层浇筑、循序渐进、一次到顶”。坡度为1:6~1:10 之间。振捣时从浇筑层的下端开始逐渐上移,确保不漏振。

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间歇时间不得超过6h,如遇特殊情况,混凝土在4h仍不能连续浇筑时,需采取应急措施。即在己浇筑的混凝土表面上插Ф12短插筋,长度1m,间距50mm,呈梅花形布置。同时将混凝土表面用塑料薄膜加草席覆盖保温。以保证混凝土表面不受冻。

(2)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棒进行振捣。为使混凝土振捣密实,每个混凝土泵配备5 台插入式振捣棒(3 台工作,2 台备用),分三道布置:第一道布置在出料点,使混凝土形成自然流淌坡度。第二道布置在坡脚处,确保混凝土下部密实。第三道布置在斜面中部,在斜面上要严格控制各点振捣时间、移动距离和插入深度。每个浇筑带的振捣手固定专人负责,严防漏振、欠振且不得超振。

(3) 混凝土泌水的处理:底板混凝土在前期浇筑过程中,泌水会被混凝土赶向井、坑等低洼处,然后用软轴抽水机抽出泌水。底板混凝土浇筑的后期,处理泌水的方法是改变混凝土的浇筑方向,即最后浇筑混凝土时从最后端往回浇筑,与原浇筑斜坡相交成一条集水沟,另外有意加强两侧混凝土的浇筑速度,这样集水沟逐步在中间缩小成小水坑,然后软轴抽水机抽出泌水。

由于混凝土坍落度比较大,会在表面钢筋下部产生水分,或在表层钢筋上部的混凝土产生细小裂缝。为了防止出现这种裂缝,在混凝土初凝前和混凝土预沉后采取二次抹面压实措施。 (4)混凝土的表面处理:大体积混凝土的表面水泥浆较厚,在需要的情况下,表面均匀的撒上一层薄薄的小石子。在混凝土浇筑后4~8 小时内,初步用长刮尺刮平,初凝前用铁滚碾压两遍,再用木抹子搓平压实,以控制混凝土表面龟裂。 8.7.6 柱、墙砼的浇筑

柱墙砼浇筑前要先填以5~10cm与砼同配比无石子砂浆。柱墙砼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每次浇筑厚度根据现场使用振捣棒(50棒或30棒)而定,为其有效长度的1.25倍(50棒取40cm,30棒取30cm),浇筑厚度采用尺杆配手把灯加以控制。墙洞口两侧砼高度保持一致,必须同时

- 42 -

高层建筑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下灰,同时振捣,以防止洞口变形,大洞口下部模板开口补充振捣,后封闭洞口留设透气孔。振捣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除上面振捣外下面要有人随时敲打模板检查是否漏振。墙体浇筑时振捣棒每隔6m放一台,不得来回搬动。

本工程地下室墙为超长结构,在施工中控制裂缝产生很关键。为此应做到: (1) 减小砼内外温差 1严格控制砼坍落度 ○

项目部试验员在现场每隔 2~3小时对砼坍落度测试 1次。并做好记录。 2砼表面加强保温覆盖 ○

根据气温条件,采用塑料布、草包覆盖砼表面,减小砼表面散热,缩小温度梯度。 (2) 减小砼收缩变形应力

1减低砼温度应力:做好砼保温、保湿养护,缓缓降温,充分发挥砼徐变特性。 ○

2采取长时间养护,延迟墙板拆模时间,延缓降温时间和速度。充分发挥砼的“应力松驰效应”。 ○

墙板砼浇筑好后,随即用草包覆盖,砼终凝后即开始浇水养护,始终保持砼表面和模板潮湿。墙板砼采用带模浇水养护。为确保砼表面和模板潮湿,指派专人养护。 (3) 提高砼抗拉强度

1选用级配良好的粗骨料,严格控制砂石含泥量,加强砼的振捣,提高砼密实度,减小砼收缩○变形。

2加强砼早期养护,提高砼早期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 ○

8.7.7 梁、板砼浇筑

梁板按框架格顺序浇筑,每框架格先将梁根据高度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即与板的砼的一次性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延展,则可连续向前推进,倾倒砼方向与浇筑方向相反。

梁帮及梁底部位要振捣密实,振捣时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梁、柱节点钢筋较密时要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并加密棒点。

浇筑板的砼虚铺厚度要略大于板厚,振捣完毕后用1.5~4m刮平,用木抹子抹平,并拉线检查板面平标高,严格控制平整度,尤其是墙柱根部。 8.7.8 楼梯砼浇筑

楼梯砼自下而上浇筑,先振实底板砼,达到踏步位置后再与踏步砼一起浇筑,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抹平。

8.8 砼面标高控制:在伸出柱面的柱钢筋上标出楼面砼的标高,用来控制砼面标高,在浇捣时,以此标记为准,同时,用做好板厚标记的钢筋插杆控制板厚,以确保砼板厚和标高符合要求,砼分两次抹光,在砼浇捣后用2米刮尺刮平,然后再用木蟹初步抹平,待砼初凝(约2~3小时)后再次收光,砼标高控制在-10~0MM范围内。

8.9 施工缝的处理:在浇捣中留置施工缝,柱子施工缝留设在梁底,板的施工缝留在跨中1/3范围内及楼梯施工缝留设在第三个踏步处。施工缝留置后,需接着浇捣时,应对施工缝处砼凿毛,去掉松动石子,用水冲洗,然后铺设一层与砼标号相同的水泥砂浆后,再继续浇捣。 8.10 现浇框架砼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次 1 项 目 轴线位移 柱、墙、梁 允许偏差(mm) 8 - 43 -

检 验 方 法 尺梁检查 高层建筑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层高 全高 ±10 ±30 +8、-5 5 H/1000,且不大于20 8 10 5 5 15 =25、-0 H/1000,且不大于30 2 3 4 5 6 7 8 9 10 标高 用水准仪或尺量检查 尺量检查 用经纬仪或吊线和尺量检查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尺量检查 尺量检查 尺量检查 尺量检查 吊线和尺量检查 柱、墙、梁截面尺寸 柱、墙垂直度 表面平整度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偏移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偏移 预埋螺栓中心线位置偏移 预留洞中心线位置偏移 电梯井 井筒长宽对中心线 井筒全高垂直度 每层 全高

9、二次结构

9.1 2#楼布置一台施工电梯,1#以物料提升机解决垂直运输问题,并且在二次结构施工时塔吊尽量延迟拆卸。

9.2 二次结构工程包括框架填充墙、房间内隔墙砌筑,±0.000以下填充墙体采用200厚MU10砼砌块,M7.5水泥砂浆砌筑;±0.000以上外墙为200厚加气砼砌块;内墙为200、100厚加气砼砌块或轻质隔断。构造柱、圈梁、过梁砼强度等级为C20。 9.3 门窗洞口顶部设一道砼过梁,梁宽同墙宽。

过梁表(砼强度等级C20) L ≤1200 ≤1500 ≤1800 ≤2400 / 2υ8 2υ10 2υ10 b=120 2υ10 2υ12 2υ10 2υ14 120 150 180 180 / 2υ8 2υ10 2υ10 b=200 2υ10 2υ12 2υ10 2υ14 120 150 180 180 9.4 砌体填充墙墙长大于5m时,墙顶与梁拉结;墙长超过层高2倍时,设置钢筋砼构造柱;200mm×墙厚,4Ф12,Ф8间距200mm;

9.5 当墙高超过3.6m时,在墙体半高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砼水平系梁,其截面宽度同墙,截面高为180mm,配筋为4υ12,υ6@200。 9.6 当过梁底标高与框架梁底标高贴近时,过梁与梁整浇。

9.7 120厚墙当洞口宽度>1200时,200、240厚墙当洞宽度≥1800时,门框应设置钢筋砼边框,其砼强度等级为C25。

9.8 与后砌墙连接的柱,应按建筑施工图相应位置预留窗台板、过梁、圈梁钢筋;每隔500高预留2υ6拉接筋,锚入柱内不小于200。

9.9 与圈梁、过梁连接的钢筋砼柱,应于圈、过梁纵向钢筋处预留插筋,锚入墙内不小于35d,

- 44 -

高层建筑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伸出柱外不小于700,后与圈、过梁钢筋搭接。

9.10 砌体灰缝应横平竖直,灰缝饱满,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低于90%,竖向灰缝砂浆饱满度不低于80%。填充墙砌至梁、板底附近后,留出一皮砌块高度,7天后再用斜砖砌法把下部砌体与上部梁板间用砌块砌紧、顶实。

10、屋面工程

10.1 施工顺序:矿渣找坡层→找平层→防水涂膜层→隔离层→卷材防水层→保温层→钢筋砼保护层→屋面砖。 10.2 找坡层及保温层

10.2.1 选用1:6矿渣砼,最薄处30mm,铺设顺序由一端开始退着向另一端进行。要振捣密实,表面用木杠刮平,用木抹子粗抹一遍。

10.2.2 铺设矿渣砼找坡前,先拉线找出泛水坡,坡度为2%,落水口及出口50mm范围内泛水坡度为5%。

10.2.3 保温层为40厚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强度F300)隔热层,采用干铺法,铺设前将接触面清扫干净,保温板必须铺平垫稳。 10.3 屋面找平层

10.3.1 各种穿过屋面的预埋管已施工完毕,根部封堵密实。 10.3.2 基层处理:施工面杂物机械磨除,涂刷CT17界面处理剂。

10.3.3 洒水湿润:在找平层施工之前,对基础洒水湿润,但不能用水浇透,以达到保温层、找平层能牢固结合为宜。

10.3.4 冲筋贴灰饼进行找平层抹灰,根据设计坡度要求拉线找坡、贴灰饼,顺排水方向冲筋,冲筋的间距为1.5m左右;在天沟、雨水口处找出泛水。

10.3.5 找平层要留分格缝,分格缝宽20mm、深10mm、间距不大于6m。

10.3.6 预埋管根部、女儿墙等阴阳转角处均用1:2.5水泥砂浆做成半径为50mm圆弧,以利于防水层施工。

10.3.7 找平层坡度必须正确,严禁倒泛水。含水率小于9%方可进行防水施工。 10.3 屋面防水层

10.3.1 防水层下面各层必须办完隐蔽检查手续,合格后方可进行防水施工。 10.3.2 基层处理干净后,涂刷基层处理剂,涂刷均匀不得有遗漏和麻点等缺陷。 10.3.3 附加层施工:女儿墙、水落口、管根、阴阳角等细部先做附加层,必须粘接牢固。 10.3.4 卷材搭接长度长边为100mm、短边为150mm,第二层铺帖的卷材与第一层卷材错开1/2宽,操作同第一层。

10.3.5 防水层粘接牢固,无空鼓、损伤、翘边、起泡、皱折等缺陷,末端粘接封严,防止张嘴翘边,造成渗漏隐患。

10.3.6 屋面防水层做好后做48小时蓄水试验,检查有无渗漏现象。 10.4 屋面保护层

10.4.1 基层处理:将保护层上的松散砂浆杂物等清理干净。 10.4.2 弹线找坡:按流水坡向找坡弹线,每隔1.5m打点冲筋。

10.4.3 铺砖前先进行选砖,将砖放入水中浸水湿润,晾干后表面无明水时方可使用。

- 45 -

高层建筑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10.4.4 基层先刷一层素水泥浆,用1:4干硬性水泥砂浆做粘结材料。根据方案排砖,以每3×6m见方为一单元纵横向冲筋,每块砖应跟线。

10.4.5 铺完砖后用1:1水泥细砂勾缝,要求勾缝密实,缝内光滑。 10.4.6 屋面砖铺完后常温48h浇水养护。

10.4.7屋面砖保证粘结牢固,无空股、裂纹、缺楞掉角等现象。 10.4.8 面砖清理完后用建筑密封油膏将伸缩缝嵌缝严实平顺。

11、脚手架工程

(一)1#楼落地式钢管脚手架

11.1 基础施工阶段:在四周渗水井外侧50cm处设立不低于1.2m的防护栏杆,在基坑的一角搭设临时梯子。

11.2 主体结构及装饰装修施工阶段:本工程1#楼采用沿结构周边距建筑物外边线350mm搭设双排扣件式?48钢管脚手架。脚手架立杆纵距1.6m,大横杆间距1.2m,小横杆间距0.75m。剪刀撑每5根立杆设置一道,倾角为450至600。脚手架与柱刚性连接,采用双杆箍柱式横向拉结,逢柱必抱。所有立杆底下垫50mm厚通长脚手板,素土夯实密度达到设计要求。脚手架外立杆内侧关密目安全网封严,架子顶部高出屋面最高处1.2m。在结构的一侧搭设人行马道一座。装修时也使用此脚手架。 11.3 脚手架构造搭设要求

11.3.1 杆的顶层和横向水平杆如果需要搭接,搭接长度应不小于1m,不少于3个旋转扣件固定。 11.3.2 立杆的垂直偏差应不大于架高的1/300,并同时控制其绝对偏差值不大于50mm。 11.3.3 大横杆设置于小横杆之下,在立杆内侧,用直角扣件与立柱扣紧;其长度大于3跨、不小于6m,同一步大横杆四周要交圈。大横杆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其接头应交错布置,不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小于50cm,各接头距立杆的距离不大于50cm,同一排大横杆的水平偏差不大于该片脚手架总长度的1/250,且不大于50mm。相邻步间的大横杆应错开布置在立杆的里侧和外侧,以减少立杆偏心受力情况。

11.3.4 小横杆贴近立杆布置,搭于大横杆之上并用直角扣件扣紧。在相邻立杆之间根据需要加设1根或2根。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拆除作为基本构架结构杆件的小横杆。

11.3.5 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20c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11.3.6 每一立杆与大横杆相交处,都必须设立一根小横杆,并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大横杆上,该艮轴线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得大于15cm。小横杆间距与立杆间距相同,且根据作业层脚手板搭设的需要,可在两立杆之间等间距设置增设1-2根小横杆,其最大间距不大于75cm。 11.3.7 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5根,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少于6m,斜杆与楼面的倾角宜在45o—60o之间。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伸出端为200—500mm。剪刀撑的杆件连接采用搭接,其搭接长度要大于100cm,并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所有固定点距主节点距离不大于15cm,最下部的斜杆与立杆的连接点距地面的高度控制在30cm内。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的距离要大于10cm。

11.3.8 脚手板采用松木,厚5cm、宽35-45cm、长度不少于3.5m的硬木板。脚手板设置在3

- 46 -

高层建筑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根横向水平杆上,并在两端用直径1.2mm的镀锌铁丝箍绕2-3圈固定。

11.3.9 连墙件采用刚性连接,采用υ48x3.5的钢管,其与脚手架、建筑物的连接采用直角扣件。连墙件伸出扣件的距离应大于10cm。

11.3.10 防护措施,脚手架要满挂全封闭式密目安全网。作业层脚手架立杆于0.6m及1.2m处设两道防护栏杆,底部侧面设18cm高的挡脚板。

11.3.11 卸料平台采用悬挑式型钢平台,规格为5.0m×4.5m×1.5m(长×宽×高)悬挑长度为3.0m。平台上要设限定荷载的标牌,本工程卸料平台限重1.5t。

11.3.12 脚手架出入口处搭设6.0m×4.5m×6.0m(长×宽×高)的防护棚,上铺50cm厚的双层脚手板。

11.3.13 在搭设首层脚手架时,沿四周每框架格内设一道斜支撑,拐角处双向增设,待该部位脚手架与主体结构的连墙件可靠拉拢后方可拆除。 11.4 脚手架搭设安全技术要求

11.4.1 扣件的紧固程度应在40-50N.m,并不大于65N.m,对接扣件的抗拉承载力3KN。 11.4.2 对接扣件安装时其开口应向内,以防进水,直角扣件安装时开口不得朝下,以保证安全。 11.4.3 钢管有严重锈蚀、压扁或裂纹不得使用。禁止使用有脆裂、变形、滑丝等现象的扣件。 11.4.4 脚手架的基础必须经过硬化处理满足承载力要求,做到不积水、不沉陷,楼板基础的砼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才能施工。

11.4.5 搭设过程中划出作业区,禁止行人进入、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引进严禁在无人指挥下作业。

11.4.6 开始搭设立杆时,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墙件安装稳定后,方可拆除。 11.4.7 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得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

11.4.8 在搭设过程中应由安全员、架子班长等进行检查、验收和签证。每两步验收一次,达到设计施工要求后挂合格牌一块。

11.4.9 结构外脚手架每搭设一层完毕后,经项目部安全员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任何班组长和个人,未经同意不得任意拆除脚手架部件。

11.4.10 严格控制施工荷载,脚手板不得集中堆料,施工荷载不得大于3KN/m2。 11.4.11 当作业层高出其下连墙件3.6m以上、且无连墙件时,应采取适当的临时支撑。 11.4.12 定期检查脚手架,发现问题和隐患,在施工作业前及时维修加固,以达到施工安全要求。

(二)2#楼脚手架

11.1 2#楼楼高79.55m,建筑层数为20层,建筑面积22507.3m2,建筑物长64.7m建筑物宽24.2m。地下一层,上部结构体系为框筒结构体系。脚手架采用1-4层落地式钢管双排脚手架,五层以上采用型钢悬挑加斜拉钢丝绳分段荷载至主体结构上,型钢预埋位置:2#楼分别设在第5层、第11层、第17层。 11.2 基本构造和施工要求

11.2.1悬挑脚手架基础:在建筑物五层设置型钢钢梁作为脚手架起步的基础。 (1)型钢悬挑梁的预埋rn\在建筑物楼层正对脚手架立杆处设置两道预埋,一道设置在离外墙面0.1m处,另一道设置

- 47 -

高层建筑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在离外墙面1.9m处。预埋材料采用直径为20mm的圆钢环。l8P&

悬挑梁因其需承受脚手架荷载,在脚手架施工过程中是不得拆除的,如遇剪力墙与砖墙时,为留置悬挑梁,需在剪力墙或砖墙处预留出悬挑梁的位置,可采用预留木盒或包裹杂物的方法,如采用包裹杂物宜采用袋状物,包裹强度以悬挑梁能取出为标准。?\ (2)立杆与型钢的连接_

立杆与型钢的连接采用如下做法:在型钢上立杆固定的相应位置预先焊接短水管或短Ф25钢筋(宜到现场拉通线焊接)。)#11 11.2.2 脚手架的卸荷11 (1)悬挑脚手架的卸荷U

悬挑脚手架一次搭设五层高度,即18米;其上的脚手架必须重新设置悬挑梁,并重新进行搭设。@

(2)建筑物转角的悬挑a}fF#

转角预留需预留悬挑梁,但由于转角的特殊性(有结构柱),无法预留悬挑型钢梁,故需在转角处采用钢管支撑代替悬挑型钢梁。做法是先在适当的位置预埋一根短钢管,钢管必须插入梁底,埋深不小于25cm,露头15~20cm(连墙件设置预埋方法可按此法),以预埋钢管为基础,挑出一道钢管作为挑架作业的起步平台与桁架的横向水平管,在横向水平管上的立杆两端,设置两道钢管斜撑,钢管斜撑一端与水平管扣接,另一端作用在下一层的楼板上,所有的钢管支撑的根部必须用钢管将其连接起来并至少连接两道,以保证刚度、强度不低于悬挑型钢梁强度。] 11.2.3 脚手架杆件搭设构造要求 (1)脚手架技术参数 脚手架宽900mm,内立柱离建筑物距离300mm,步距1800mm。y(xwAd (2)搭设顺序?

搭设支撑梁、搭设纵向水平管、搭设横向水平管、搭设抛撑、搭设立柱搭设第二步纵向水平杆、搭设第二步横向水平管……n$]$

脚手架排底的时候,首先必须在转角、门窗和开口处设置立杆并依次向其它位置展开。Y? (3)立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柱节点不应设置在同步同跨内,两相邻立柱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10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Tr (4)脚手架支撑的设置A}6r{

1} 脚手架应设置剪刀撑与横向支撑。bwqI0

2) 脚手架应按规范规定设置连续剪刀撑,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柱的根数为4~6根之间。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小于6m,其斜杆与大横杆水平面的倾角宜在450~600之间。由于建筑平面形状不同,脚手架一个立面总距大于3000mm小于6000mm的单独设置交叉剪刀撑,立面距离小于3000mm的设置之字型斜撑。\

3)架中每隔6跨设置一道横向支撑,支撑斜杆在1~2步内由底至上成之字型连续布置。= 4)剪刀撑钢管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0cm,且每一个搭接处使用的旋转扣件不得小于三个。1- 48 -

高层建筑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5)铺设脚手板4m

1)脚手架外侧设置挡脚笆,挡脚笆设置在脚手架钢管内侧,安全网外侧,竹榀与钢管必须用16#铁丝捆扎。vp&Ui

2)脚手板采用钢笆铺设,钢笆与钢管必须用16#铁丝捆扎,不得有探头板出现。^p~!f (6)卸料平台的搭设~ 1)卸料平台的布置uHqm

卸料平台应均匀布置,每一个卸料平台的辐射面积为200m2。每一个面上卸料平台的个数不得超过两个。q3pU!| 2)卸料平台的卸荷.

卸料平台卸荷结构必须设置在建筑物上,不得作用于外架上。U:u~ 3)卸料平台的结构b:/

卸料平台的宽度为1.8m,长度为2.0m,并悬挑1m作为防坠物屏蔽。LOc7 4)卸料平台的防护>

卸料平台应设置两道扶手,高度分别为1.2m和0.6m,外侧用密目安全网屏蔽,兜底采用双层安全网(一道平网、一道密网)。卸料平台的搭设见卸料平台的搭设图。w#e (8)连墙件的设置+Y2)

1)连墙件设置全部采用钢管拉结。ol!Hy

2)连墙件均匀布置,每个拉结间距不得超过两步两跨且每个拉结屏蔽的脚手架投影面积不得大于27m2;在规定距离如不存在预埋钢管,则采用钢管夹持墙体作为拉结固定点的办法,使钢管拉结的控制范围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H4(

3) 连墙件中的连墙杆宜水平布置且与墙体垂直,连墙杆与架体连接可稍下斜,绝对不允许上翘。-(9)脚手架安全防护#+} 1)栏杆1Z

脚手架外侧设置双栏杆,两道栏杆的高度分别为1.2m和0.6m。t 2)安全网\

脚手架外围必须用密目安全网全屏蔽,安全网之间的接缝必须用尼龙绳捆扎牢固,不得有间隙。安全网采用合格密目安全网,设置在脚手架外立杆的内侧,且须与脚手架纵向水平管扎牢。 3)脚手架离墙间距为200~300 mm,由于建筑物结构与脚手架本身结构的特殊需要,局部不能满足该要求。故脚手架局部立杆离墙距离会超过300mm,故必须采用其它措施使脚手架的离墙间距控制在300mm以内。iGUeM

如悬挑距离不超过500mm,则直接采用钢管从脚手架内伸出并铺设搁栅的方法。ak(j 如悬挑距离超过500mm,除采用伸出钢管加设搁栅的方法,还要对悬挑部分进行补强,补强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采用增加斜拉杆,用于悬挑位置超过10m以上的部分。一种是增加立杆,用于悬挑位置在10m以下的部分。,Ma~a

搁栅管上如有铺设脚手板,间距为300mm一道,如未铺设脚手板而采取捆扎木方,间距为250mm一道,如未铺设脚手板则间距为200mm一道。 11.2.4 脚手架验收,\\e9

(1)脚手架每搭设至10m高度进行过程验收。n

- 49 -

高层建筑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2)过程验收包含钢管、扣件的检查,脚手架搭设是否符合规范,安全设施承挂情况。(3)脚手架经过阶段验收后,已验收部分可以投入使用。

11.2.5 脚手架的荷载控制as

(1)结构施工用时脚手架的荷载控制:结构施工用时脚手架施工荷载必须严格控制,同时作业的施工步数不得超过二层,每层作业荷载不得大于3KN/m2。J

(2)装饰施工用时脚手架的荷载控制:装饰施工用时脚手架施工荷载必须严格控制,同时作业的施工步数不得超过三层,每层作业荷载不得大于2KN/m2。\\3 %

(3)卸料平台的荷载控制:卸料平台的施工荷载必须严格控制,每个卸料平台的施工荷载不得超过8KN/m2,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2m。c$ 11.3 设计计算 )Kw 11.3.1 设计参数X>Kqo

型钢梁选用[20a槽钢,其上搭设扣件式钢管双排外脚手架,首步架步距h=1.8m(满足《建筑施工悬挑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若干规定(试行)》第十一条的要求,其余h=1.8m,立杆纵距la=1.5m,排距lb=0.9m,小横杆伸向建筑物侧的外伸长度a=0.2m,距建筑物外边不大于0.1m;连墙件为在建筑物边梁对齐立杆位置埋置Φ48×3.0短管,短管露出混凝土面不少于0.20m,埋入混凝土中不少于0.30m,用扣件与脚手架小横杆连接,连接点二步二跨,上、下错位布置。槽钢梁间距为1.5m,外挑长度L1=1.3m,内伸长度L2=2.0m,则L2/L1=1.5,满足《建筑施工悬挑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若干规定(试行)》的要求,若局部建筑外边缘板长度不足1.8m则应将型钢梁加长(增加长度见型钢平面布置图示),越过楼梯洞口,架在内侧楼板上。在钢梁支点和内端混凝土中(即边梁和框架梁中)预埋Φ20的锚环。\

分段搭设高度为18.0m,满铺竹芭脚手板,底层用密目安全网兜底,并设一道平网;脚手架外排立杆内侧满挂2000目密目安全网,外侧在转角及中间每隔6个立杆纵距搭设剪刀撑,连续设置。钢梁悬挑脚手架是悬挑脚手架,按《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的规定,钢梁悬挑脚手架要进行钢梁、架体设计验对建筑物结构悬挑构件进行验算,以满足施工安全要求。5g 11.3.2 钢梁上脚手架荷载计算R/

(1)构架自重:钢梁间距为1.5m,以一根钢梁为计算单位,其上的脚手架荷载:h 1)每根立杆荷载K<

由步距h=1.8m,纵距la=1.5m,排距lb=0.90m,分段搭设高度18.m,则n=18/1.8=10,取10步,每根立杆荷载\\l(S;

a 立杆、大小横杆自重:(18 + 1.8×2×10+0.55×10)×0.0384=2.285KNbm b 密目网自重:2000目密目网沿外架内侧全封闭a lanh×0.005=1.8×10×1.8×0.005=0.162KN- uw c 剪刀撑自重:每6个立杆设一道,连续设置?}I 0.0384×(1.82+1.82)1/2×10×2/6=0.23KNWEl6u d 竹芭脚手板:考虑工程实际,按满铺计算[d{Co( 10×(1.5×0.9×0.06)=0.81KNf e 栏杆、挡脚笆自重(高度≥0.5m):4A

- 50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mh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