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分析
更新时间:2023-08-07 10:0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金融相关论文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9年 第4期
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分析
曹子勤
(内蒙古财经学院 经济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摘 要]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无论从广度上还是从深度上都超越了以前历次危机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对当前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提出了许多不同观点。本文对这些观点进行了分析与评述,指出这些观点只是在某一方面和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当前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本文着重从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来解读当前的金融危机,指出一切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自由市场经济制度或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身。
[关键词]金融危机;自由市场制度;货币信用危机;独立的货币信用危机[中图分类号]F830 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295(2009)04-0067-06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正席卷全球,这次金融风暴波及面之广,影响之深实属战后罕见,以至于美联储前主席艾伦 格林斯潘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采访时都认为,这是他职业生涯中所见到的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是 一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 源于华尔街的美国次贷危机为何会引发全球金融风暴?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深刻根源是什么?如何防止类似的危机再次发生?面对诸如之类的问题,各国政府首脑和经济学家们纷纷发表了意见和看法,总的看来关于这次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可以归纳为外因论和内因论两种解释。
一、西方经济理论对金融危机产生原因的解释及评述
(一)对外因论的分析和评述1. 外因论 的内容
外因论 就是把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归结到美国以外的其它国家,如中国,实际上就是斥责中国等国家 过度储蓄 ,这一派以美国前财长保尔森、美联储前任主席格林斯潘、现任主席伯南克、 金融时报 专栏作家马丁沃尔夫等为典型代表。 过度
[收稿日期]2009-07-09
储蓄 论认为,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源,是东南亚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储蓄率过高,这些国家大量对美出口,产生了巨额贸易顺差,而美国则产生了巨额贸易逆差和资本短缺。
一方面,由于中国的大量外汇资金急需寻找境外投资场所,而世界上也只有美国才能提供具有足够广度和深度的金融市场;另一方面,美国的巨额贸易赤字和流动性短缺导致利率过低,这又刺激了资产泡沫的上升。这样,中国以购买美国金融资产的方式把钱借给美国,这又进一步刺激了美国资产泡沫的上升。结果,以房价下跌为导火索造成资产泡沫的破灭,引发了金融危机。格林斯潘在其回忆录中甚至把危机的责任归咎于中国的农民工。他认为,由于中国大规模的劳动力转移,使中国几乎能够无限的向全世界供应廉价商品和信用,使美国经济长期保持低通胀、低利率以及过剩的流动性。大量信贷不惜降低信用标准进入房地产市场,引发次贷危机。而美国大多数主流派经济学家断言,中国之所以出口太多,是由于人民币汇率长期被中国政府 操纵 的缘故。
2.对 外因论 的简单评述
[作者简介]曹子勤(1952-),男,河北省鹿泉市人,内蒙古财经学院经济学院副教授,从事政治经济学、 资本论 的教学
与研究
67
金融相关论文
按照 过度储蓄 论的逻辑,金融危机的发生并不是缘起于美国的过度消费或借债消费,而在于中国等国的过度储蓄。美国的做法恰恰扮演了最后卖家即全球经济救世主的角色。正是美国的大量举债和过度消费,才能用他们不断增长的进口帮助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吸收掉过多的储蓄。在美国经济增长较为顺利的时候,美国政客还在为自己国家庞大的贸易赤字和过度消费津津乐道。2005年1月13日 纽约时报 刊发的一篇名为 贸易赤字新高,美元危机深化 的文章中所引用美国前财长约翰 斯诺的话, 庞大的贸易赤字标志着美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要高于欧元区和日本经济的增长速度 美国经济在不断的增长和扩张,在不断的创造就业岗位并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所有这一切都可以从进口需求中看得出来。 典型地反映出在顺境时美国政客的自我满足心态,而当金融危机到来之时,则把责任完全推给美国的债权人特别是中国。
这种做法,体现了美国一些政客和经济学家的经济霸权主义心态。他们完全忘记了在美国存在巨额贸易赤字和预算赤字的情况下,只能高度依赖外部资本维持本国的消费和经济增长。如果中国等国减少对美出口并不去购买美国债券,或采用其他货币或本币作为国际结算的主要货币,美国将丧失廉价商品的供给和外国资本的支撑,必然陷入严重的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之中。
毋庸置疑,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是全球经济结构严重失衡的极度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说, 过度储蓄 论只是按照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描绘了这种严重失衡的现状。并没有找到造成失衡的根源。美国前财长萨默斯指出,如果中国停止平均每星期几十亿美元的(美国)国债购买量,美国经济就会有大麻烦,但是中国经济由于向美国出口萎缩也会有大麻烦,事实上,双方已陷入 金融恐怖平衡 状态。
要想消除中美两国在经济上的相互 恐怖 ,两国必须根据自己存在的问题,相应地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对中国经济来说,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改革,降低对外部需求的依赖性,扩大国内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争取在国际贸易中使用本币计值和结算,维护自身经济安全,增强经济的自我发展能力。
把责任完全推给别人的 过度储蓄 论,对危机原因的解释并不能令人信服和接受。另一些经济学家试图从美国经济本身寻找危机的原因,这就是所谓的 内因论 。
(二)对 内因论 的简介及评述
1.信息不透明和政府监管缺位论及评述
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名誉主席梅拉梅德认为,引发全球金融风暴的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首先是次级放贷债券在发行过程中信息不透明,债券投资者无法确切了解其风险程度;其次是政府把对次级放贷债券评估和监管的责任完全推给私人信用评级机构。信息不透明和政府监管缺位,为危机的发生埋下隐患。
美国债券发行过程中的信息不透明和政府监管缺位,确实是引发危机的原因之一。但是,信息不透明是市场经济制度的内生缺陷,销售者绝不可能把所售商品的瑕疵公示于人,要求债券发行者公布债券的风险,只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美国是金融体系最发达的国家,也是金融监管措施最完善的国家。次贷危机为什么偏偏在美国爆发,而不在其他金融体系和金融监管远不如美国完善的国家爆发?为什么不论政府监管缺位或到位,金融危机总是频频发生?可见,把政府监管缺位当作次贷危机或金融危机的根源,并不能令人完全信服。
2.金融衍生品泛滥论及评述
部分学者认为,正是包括住房按揭抵押债券(MPS)、债务抵押凭证(CDQ)、信用违约掉期(CDS)等很难被监管的金融衍生品的泛滥,导致了金融风险在全球的扩散和放大。因此,金融衍生品的泛滥是造成危机的主要原因。
确实,金融衍生品的泛滥,使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在全球范围内呈几何级数放大,引发了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但是,金融衍生品的泛滥仅仅是使金融风险在全球扩散和放大,并不是金融危机爆发本身的原因。因此,将金融危机归咎于金融创新的看法,显得过于肤浅,也不能令人信服。
3.美国 过度消费 论及评述
摩根士坦利的斯蒂芬 罗奇、国际清算银行前顾问怀特以及鲍泰利等经济学家认为,美国多年来的消费大大超过国民收入,导致金融危机的最终爆发。过度消费确实是美国经济的突出问题。自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美国逐渐沦为全球最大的债务国,借债消费或 过度消费 、寅吃卯粮已成为美国经济的一大特点。借债消费或过度消费,是推
金融相关论文
动美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
如果不依靠借债消费或 过度消费 ,美国经济就会陷入严重的经济衰退。如果将金融危机归咎于美国的过度消费并试图将其解决,那实际上就等于扼杀了美国的经济增长。可见,过度消费论虽然看到了美国经济的严重问题,但他无法解释金融危机的周期性发生,更无法解释最近十几年来的墨西哥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等一系列金融危机频频爆发的根源。
4.低利率和单一货币论及评述
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的经济顾问德里克 斯科特认为,金融危机的 罪魁祸首应该是格林斯潘,其次是单一货币,因为单一货币使利率长期处于很低值。 中国经济学家吴敬琏等人也认为,危机的始作俑者是格林斯潘,他所奉行的低利率导致的流动性过剩是罪魁祸首。吴敬琏说: 美国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储蓄率太低,那么怎样维持这个经济的运转呢?他就利用了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这个特性大量发行美元。 于是就造成了全世界的流动性泛滥。 而美元贬值的损失却由所有持有美元的国家来承担。 这个问题确实是国际金融体系里面存在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但好像还没有一个办法来解决。 降低利率以防止衰退或刺激经济增长,提高利率以抑制经济过热或通货膨胀,是主流经济学宏观货币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各国央行的普遍做法。面对美国当时的经济状况,任何一个美联储掌门人都会这样做。让格林斯潘承担危机的责任确实冤枉。从单一货币论看,现行的以美元为主要储备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日益暴露出的重大缺陷与本次危机密切相关,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经济学家们也正确地指出了现行的以美元为主要储备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问题并试图进行改革。我们知道,在美元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之前,资本主义国家就发生过多次金融危机,尽管那时的金融危机产生的具体原因与此次金融危机存在区别,可是,将金融危机归咎于以美元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单一货币论,仅仅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此次金融危机甚至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来历次危机发生的原因,并不能说明此类危机频频发生的深刻根源。
5.人性贪婪论及评述
也有人把危机的责任归咎于人性的贪婪。华尔街投资银行家的贪婪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是,资本家的贪婪,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诞生以来就一直
存在,最大限度的增殖自身是资本的本性。如果将危机的责任归咎于资本家的贪婪,那么为什么金融危机只爆发于美国而没有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人性贪婪论的观点同时也将资本家的贪婪混同于人性的贪婪,充分反映出西方经济学家的虚伪性。
无论外因论还是内因论,虽然咋听起来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都没有也绝不会将危机的根源归咎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或自由市场经济制度本身。现代主流经济学对危机的各种解释,如同马克思对庸俗经济学的评价那样: 庸俗经济学家所做的实际上只是把那些为竞争所束缚的资本家的奇特观念,翻译成表面上更理论化、更一般化的语言,并且煞费苦心地论证这些观点是正确的。
与当代主流经济学的观点相反,马克思从来就认为,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的深刻根源,在于自由市场经济制度或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身。正是自由市场经济或资本主义经济本身固有的制度缺陷,才使得货币信用危机和与此相连的以生产过剩为特征的经济危机频频爆发。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金融危机产生原因的解读
(一)商品与货币的对立以及货币的独立运动潜藏了危机的可能性
马克思认为: 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和商品相对立,或者说,交换价值必须在货币上取得独立形式,这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 一方面,在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中,财富取得了双重形式,一是财富的物质内容,即使用价值或商品本身,一是财富的价值形式即货币。任何商品必须实现为货币,取得财富这个社会形式,才能进入消费领域。另一方面,虽然说货币仅仅是财富的社会形式,但它却是独立于商品之外的一种客观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脱离商品进行独立的运动。在赊账买卖形式中,买者取得商品,但并没有付出货币,而卖者让渡商品,只是在一定时间后才能 靠私法的索债权实现它的价格。 即取得货币。这样,商品的运动和货币的运动在时间甚至空间上分离开来。
在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货币不再是商品交换的媒介,而是作为交换价值的绝对存在,独立地完成这一过程。在赊账买卖形成的债务链条中,当各种支付相互抵消时,货币仅仅作为某种观念的、转瞬即逝的媒介不被人们重视。但是,在必须实际支付时,货币作为财富的绝对社会存在及其独立的运
69
金融相关论文
动就显现出来。可见,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时,包含着一个直接的矛盾,当支付链条在某一环节发生中断,就会引起连锁反应,引发货币信用危机。这时, 一切现实的财富就都会要求现实地、突然地转化为货币,转化为金和银。这是一种荒谬的要求,但是它必然会由这个制度本身产生出来。 可见, 一旦劳动的社会性质表现为商品的货币存在,从而表现为一个处在现实生产之外的东西,独立的货币危机或作为现实危机尖锐化的货币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
(二)商业危机与货币信用危机的关系分析
不过,尽管货币作为财富的独立体现并获得了一个客观存在,但它并不能完全离开商品独立运动。实际上,商品运动和货币运动是密切交织在一起的,从而商业危机和货币信用危机之间也存在密切关系。这种关系基本上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商业危机引发货币信用危机,这种货币信用危机表现为商业危机的一个特殊阶段;二是货币信用危机可单独发生,其反作用引发商业危机,这时,商业危机就是货币信用危机的必然结果。可见,有两类货币信用危机:一是表现为商业危机特殊阶段的货币信用危机;二是独立的货币信用危机。
当然,作为现实危机尖锐化的货币危机和独立的货币危机的真正爆发,都要以商品经济成为社会主体的经济形式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基础,但后者需要更为复杂的条件,即以银行为核心的信用制度的高度发展。马克思说: 资本主义体系和以前的以商品交易和私人交换为基础的生产体系,在这一点上是共同的。
但是,这种情况之所以在资本主义体系内表现得最为尖锐,并且以矛盾百出、荒唐可笑的形式表现出来,是因为:(1)在资本主义体系中,为直接的使用价值,为生产者本人的需要而进行的生产,已经完全废止,因此,财富只是作为社会过程而存在,这个社会过程表现为生产和流通的错综交织;(2)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不断地企图突破这个金属的限制,突破财富及其运动的这个物质的同时又是幻想的限制,但又不断碰到这个限制。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商品经济逐渐演化为发达的市场经济制度,在自由市场经济制度中,资本是经济活动运转的轴心。但 资本的目的不是满足需要,而是生产利润 。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缩小,并不取决于技术进步和社会的真正需要,而是取决于利润率的高低。但生产利润和实现利润并不是一回事。按照马克思的话来说, 直接剥削的条件和实现这种剥削的条件,不是一回事。二者不仅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分开的,而且在概念上是分开的。前者只受社会生产力的限制,后者受不同生产部门的比例和社会消费力的限制。但是社会消费力既不是取决于绝对的生产力,也不是取决于绝对的消费力,而是取决于以对抗性的分配关系为基础的消费力 。
当生产的扩大与广大民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尖锐化时,必然爆发经济危机。由于商品销售困难、企业纷纷倒闭和工人大量失业,使信用链条断裂引发货币信用危机。这时,货币信用危机就只是经济危机的一个特殊阶段。因此, 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限制。 关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实质仍然是生产相对过剩,其根源仍在于普通民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的问题,西南财经大学赵磊教授已经作了详细的说明。
(三)今天的金融危机是独立的货币信用危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大量货币资本也积累起来,通过独立于生产过程之外的借贷行为来谋取收益,单纯的依靠借贷活动就可稳定获取利息收入,造成利息来源于于货币资本本身的假象,使借贷货币资本成为最具拜物教的资本形式。 一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国家,都周期地患上了一种狂想病,企图不用生产过程做媒介而赚到钱。 这样,以有价证券买卖活动为特征的虚拟经济就发展起来。
应该说,这是一种不同程度的脱离实体经济运动的货币资本的独立运动。以银行系统、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等为基本内容的信用制度的发展,不仅为货币资本的牟利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场所,也不断创造出越来越多的投资手段,这就为独立的货币信用危机的发生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如果说,早期的货币借贷资本主要是通过利息来分享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财富,那么,当今的金融资本则主要通过金融市场上有价证券的买卖即通过大规模的投机活动,通过货币财富的再分配来为自己牟利。这样,货币资本就日益背离了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职能。
事实上,股票、国债、公司债券等一切虚拟资本的价格除了取决于债券收益和利率外,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金融市场上,当某种因素的刺激了导
金融相关论文
致了各种金融资产价格的提高时,就会引起过度投机和信用的过度扩张,资产泡沫迅速扩大,造成社会经济的虚假繁荣;反之,当某种原因使各种金融资产价格下跌,虚高的资产价值幻觉消失,信用紧缩或崩溃就会发生,从而引发独立的货币信用危机。由于信用的崩溃,又造成了工商企业的资金链断裂,生产经营活动停顿的必然结果。 正是这种发达的信用制度和银行制度,引起了整个机体的这种过敏现象。
(四)货币信用的独立运动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纸币脱离了黄金的束缚,成为毫无内在价值的纯粹的符号,商业银行系统的货币创造功能,又使货币从商品(黄金)转变为一种信贷关系,变成了一种更特殊的、利息记在商业银行头上的借贷资本。这样一来,货币就进一步摆脱了商品的羁绊,在深度和广度上更加成为一种独立于商品之外的社会存在。
在发达的资本主义信用制度下,货币资本或金融资本已置身于生产过程之外,并凌驾于社会之上,采取G-G的运动捷径来疯狂的增殖自身。汇率自由浮动和利息市场化为金融资本在全世界的投机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场所,所谓金融创新或 证券化 技术(即把信贷机构、金融机构、保险公司或商业银行所持的贷款转化为可交易的证券)为金融资本的牟利活动提供了便捷的工具。众所周知,全世界的所谓 热钱 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一是跨国公司总部在全球集中调配的流动资金,这笔庞大的资金在跨国流动时,必然通过各国货币间的汇率、利率的变动来为自己牟利。法国学者克罗德 赛法蒂指出,美国的企业集团 集中了巨额流动资金,这些流动资金以欧洲美元或其它高收益金融工具投资形式,每天晚上离开美国,第二天早上重新转账流回,以此绕开美国的银行业务, 该作者引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有关研究的话说,1992年 金融冲击的真正力量来自非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者(即大的跨国集团),调期交易市场上的合约成交量爆炸性增长,其中企业达成的合约份额几乎占货币调期合约的50%,占利率调期合约的35%以上。 但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要确切了解跨国公司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活动是很难的。不过,由于许多巨型跨国公司的年营业额已经超过了许多发达国家的GDP,可以想象到,跨国公司数量巨大的跨国资金运动对世界金融市场的冲击力量。
二是英美等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各种基金。美国的各种基金总值在1993年时就高达8万亿美元,这笔庞大的资金主要活动于证券投资领域从事短期套利等投机活动,为了保证攫取到最大限度的利润,金融资本必须保持最高程度的流动性。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93年的调查,外汇市场上近70%的交易为美英两国的投资基金所为。
德国学者彼得 马丁和布鲁诺 霍尔纳格形象地描绘出了各种基金的可怕作用: 以23亿美元的资金成立一家基金公司,然后可用贷款的方式让这笔自有资本膨胀成1200亿美元。若再通过衍生性金融商品的操作(这里通过的是期货交易)还能将这笔庞大数目再放大十倍,也就是变成12000亿美元,而这个数字甚至比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整年的政府总预算都还要来的多。所以当一家基金锁定目标后,就会摇身一变成为一支在市场上横扫千军的队伍,任何人胆敢挡住其去路都将被铲除。
如此大规模的资金运作引起的羊群效应,使其破坏力又呈几何级数放大。这从以下事实中可见一斑。1981-1982年,美国-加拿大的弗雷德博格商品交易基金垄断了50%以上的墨西哥比索交易,其投机作用加速了墨西哥的债务危机;美国首家互助谨慎基金于1987年10月19日一次就抛出6亿股,相当于10亿美元,由此引发股市的暴跌,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了508点,相当于总市值的22.6%,制造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股市有名的 黑色星期一 。国际投机家乔治 索罗斯旗下的量子基金1992年9月对英镑的狙击,迫使英格兰银行退出欧洲货币体系,英镑不断贬值;1997年在东南亚国家的投机活动,制造了亚洲金融危机,使陷入危机的亚洲国家损失惨重,而金融投机家们则大赚其钱。各种投资基金通过金融证券的投机活动,都有一种对社会财富不顾一切巧取豪夺的能力,并力图使损失由社会来承担,这就如同在经济领域埋下了一颗金融核弹,一旦由某种原因引爆,就会爆发全面的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巨大的反作用,必然造成世界性的经济衰退。
三、结论与反思
事实证明,发达国家的金融资本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背离了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惯常轨道,集中活动于虚拟经济领域,通过证券投机大赚其钱,而且,为了把别人的财富据为己有,即使其投机活动会给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危害也在所不惜。这不仅充分显示
71
金融相关论文
出资本的贪婪本性,也暴露出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寄生性和的腐朽性。
显然,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正是马克思所说的那种独立的货币信用危机,此类金融危机频频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货币资本试图摆脱种种限制的无休止的牟利活动,在于自由市场经济制度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的内在矛盾。包括金融危机在内的经济危机, 永远只是现有矛盾的暂时的解决,永远只是使已经破坏的平衡得到瞬间恢复的暴力的爆发。
市场经济制度本身天生就存在某种基因缺陷,一旦条件具备,这种致病基因就会被激活,爆发诸如次贷危机、金融危机以及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等危害经济机体全身的病症。而且,引起经济病症突然爆发的各种条件又是由市场经济制度本身不断的创造和培育出来的。在包括金融全球化在内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国经济已逐渐结成一个紧密的整体,各国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具体的经济状况也千差万别,引发危机的具体原因也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发生的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都必然会波及到其他国家,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日益具有全球性质。
纵观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的历史,就可以看出,西方主流经济学开出的各种治病药方,只能缓解经济病情,并不能根除病根。而且,西方主流经济学关于危机的理论,并不能涵盖当今引发危机的各种复杂的、有时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原因,用某一种或某几种政策措施来治理由各种不同原因引发的包括金融危机在内的经济危机,其治理效果可想而知。应该看到,现有的国际经济秩序都是发达国家制定的,这些国际经济规则反映了他们的经济霸权主义本性。亚洲金融危机充分证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对处于危机中的亚洲国家的求救所开出的苛刻条件,极大地损害了这些国的经济利益,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西方主流经济学所宣扬的自由市场经济制度万能论和金融自由化理论,实质上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资本开辟国际牟利场所服务的经济理论。众所周知,包括我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市场完善程度、特别是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和金融监管水平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在这种条件下,如果全面开放市场特别是开放金融市场,就会遭到发达国家金融资本的大规模冲击,使几十年积累的财富在瞬间被劫掠一空。
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我们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经过几十年的奋斗,我国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已经成为一个在世界经济中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同时,并不能根除市场经济制度本身固有的缺陷。而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诱发危机的各种因素和条件也会产生并且逐步成熟起来。
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在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同时,必须改变目前过度依赖国外市场的状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采取必要的措施,努力遏制贫富两极分化的趋势,将扩大国内需求、提高全体国民的生活水平当作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努力防止或弱化外国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冲击;另一方面,继续深化经济体制特别是金融体制的改革。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注意防止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对我们的影响。
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加强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监测和调控。特别在金融领域慎重发展包括金融衍生品在内的各种金融工具,强化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职能,防止虚拟经济过度发展。同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金融监管,及时发现并消灭引起金融动荡的各种因素;此外,主动、积极地参与各种国际经济组织的活动,依靠我国在世界经济中日益重要的影响力,在变革旧的国际经济规则、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过程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中央电视台 中国财经报道 栏目组 全球经济危机
大揭秘[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2] 赵磊 对美国次贷危机根源的反思[J] 经济学动态,
2008,(11).
[3] 马克思 资本论[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4] 张强 金融期货之父解剖次贷危机[N] 经济参考报,
2007-09-12.
[5] 宋鸿兵 货币战争[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229 [6] 曲德辉 金融危机根源动向惹中美专家京城舌战[N]
期货日报,2008-03-03.
[7] 佛朗索瓦 沙奈等 金融危机缘由与对策[M] 北
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张晓娟]
正在阅读:
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分析08-07
公务员个人总结范文五篇08-16
美德记心间争做好少年作文1000字06-28
政务诚信承诺书(范文)03-27
党员承诺书范文08-09
学生宁夏开学思政第一课有感心得范文参考08-02
《让人猛拍大腿的法律常识》的读后感10篇12-12
湖南省水事纠纷预防和处理办法10-21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之招聘管理制度12-14
- 教学能力大赛决赛获奖-教学实施报告-(完整图文版)
-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招商部差旅接待管理制度(4-25)
- 学生游玩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模板供参考)
- 叉车门架有限元分析及系统设计
- 2014帮助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最新权威完整改进版
- 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 给水管道冲洗和消毒记录
- 计算机软件专业自我评价
-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 2018-2022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发展趋势(目录)
- 生产车间巡查制度
- 2018版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
- (通用)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课件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课件粤教版
- 上市新药Lumateperone(卢美哌隆)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 原因分析
- 产生
- 危机
- 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