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三江苏文言新题·二轮文言文阅读二(学生)

更新时间:2023-10-26 13:4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木渎金山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二

【长宁】(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①李姬者,名香。侠而慧,略知书,能辨别士大夫贤否,张学士溥、夏吏部允彝亟称之。少风调皎爽不群。十三岁,从吴人周如松受歌玉茗堂四传奇,皆能尽其音节。尤工琵琶词①,然不轻发也。

②雪苑侯生,己卯来金陵,与相识。初,皖人阮大铖者,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旦②,屏居金陵,为清议所斥。阳羡陈贞慧、贵池吴应箕实首其事,持之力。大铖不得已,欲侯生为解之,乃假所善王将军,日载酒食与侯生游。姬曰:“王将军贫,非结客者,公子盍叩之?”侯生三问,将军乃屏人述大铖意。姬私语侯生曰:“妾少从假母识阳羡君③,其人有高义,闻吴君尤铮铮,今皆与公子善,奈何以阮公负至交乎?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公子读万卷书,所见岂后于贱妾耶?”侯生大呼称善,醉而卧。王将军者殊怏怏,因辞去,不复通。

③未几,侯生下第。姬置酒桃叶渡,歌琵琶词以送之,曰:“公子才名文藻,雅不减中郎。中郎学不补行④,今《琵琶》所传词固妄,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公子豪迈不羁,又失意,此去相见未可期,愿终自爱,无忘妾所歌琵琶词也!妾亦不复歌矣!”(节选自侯方域《李姬传》) 【注】①琵琶词:即《琵琶记》,元末的一部南戏,讲述蔡邕与赵五娘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②魏忠贤:明末太监,受宠时结党专权,残害忠良,崇祯即位后,被贬,自缢。城旦:古代刑罚。③阳羡君:指陈贞慧。④中郎:董卓擅政时,蔡邕官拜中郎将。学不补行:谓学问虽富,而品行有缺陷。

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⑴夏吏部允彝亟称之 ⑵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旦 ⑶不复通 ⑷此去相见未可期

1

18.下面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将军乃屏人述大铖意 今君乃亡赵走燕, B.屏居金陵,为清议所斥 为除不洁者,引入 C.所见岂后于贱妾耶 若属皆且为所虏

D.王将军者殊怏怏,因辞去 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尤工琵琶词,然不轻发也。

⑵王将军贫,非结客者,公子盍叩之?

20.侯生落榜后,李姬为什么要“歌琵琶词以送之”?(2分)

21.李姬的性格“侠而慧”,请结合②、③两段作简要分析。(3分)

【崇明】(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6分)

①予友黄君梦升,其先婺州金华人,后徙洪州之分宁。黄氏世为江南大族。自其祖父以来,乐以家赀赈乡里,多聚书以招四方之士。梦升兄弟皆好学,尤以文章意气自豪。

②予少家随州,梦升从其兄茂宗官于随。予为童子,立诸兄侧。见梦升年十七八,眉目明秀,善饮酒谈笑。予虽幼,心已独奇梦升。

③后七年,予与梦升皆举进士于京师。梦升得丙科,初任兴国军永兴主簿,怏怏不得志,以疾去。久之,复调江陵府公安主簿。时予谪夷陵令,遇之于江陵,梦升颜色憔悴,初不可识,久而握手嘘唏,相饮以酒,夜醉起舞,歌呼大噱。予益悲梦升志虽衰而少时意气尚在也。 ④后二年,予徙乾德令,梦升复调南阳主簿。又遇之于邓间。常问其平生所为文章几何,梦升慨然叹曰:“吾已讳之矣。穷达有命,非世之人不我知,我羞道于世人也。”求之,不肯出。遂饮之酒,复大醉,起舞歌呼,因笑曰:“子知我者。”乃肯出其文。读之,博辩雄伟,其意气奔放,犹不可御。予又益悲梦升志虽困而独其文章未衰也。

2

⑤是时,谢希深出守邓州,尤喜称道天下士。予因手书梦升文一通,欲以示希深。未及而希深卒,予亦去邓。后之守邓者皆俗吏,不复知梦升。梦升素刚,不苟合,负其所有,常怏怏无所施。卒以不得志,死于南阳。

⑥吾尝读梦升之文,至于哭其兄子庠之词,曰:“子之文章,电激雷震,雨雹忽止,阒然灭泯。” 未尝不讽诵叹息而不已。嗟夫,梦升曾不及庠,不震不惊,郁塞埋藏。孰与其有,不使其施?吾不知所归咎,徒为梦升而悲!

(欧阳修《黄梦升墓志铭》有删减)

17.解释下列加点字 (2分)

(1)乐以家赀赈乡里 (2)心已独奇梦升 18.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尤以文章意气自豪。 木欣欣以向荣。(《归去来兮辞》) B.常问其平生所为文章几何。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C.乃肯出其文。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D.予又益悲梦升志虽困而独其文章未衰也。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 1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非世之人不我知,我羞道于世人也。

(2)梦升素刚,不苟合,负其所有,常怏怏无所施。

20.第⑥段画线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是 。 (2分)

21.概括作者三次“为梦升而悲”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奉贤】(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6分)

3

①陆机,字士衡,吴郡人也。机身长七尺,其声如钟。少有异才,文章冠世,伏膺儒术,非礼不动。年二十而吴灭,退居旧里,闭门勤学,积有十年。以孙氏在吴,而祖父抗士将相,有大勋于江表,深慨孙皓举而弃之,乃论权所以得,皓所以亡,又欲述其祖父功业,遂作《辩亡论》。 ②至太康末,与弟云俱入洛,造太常张华。华素重其名,如旧相识,曰:“伐吴之役,利获二俊。”张华荐之诸公。后太傅杨骏辟为祭酒。范阳卢志于众中问机曰:“陆逊、陆抗于君近远?”机曰:“如君于卢毓、卢廷(这两人分别是卢志的祖父、父亲)。”志默然。既起,云谓机曰:“殊邦遐远,容不相悉,何至于此!”机曰:“我父祖名播四海,宁不知邪!”议者以此定二陆之优劣。 ③时中国多难,顾荣、戴若思等咸劝机还吴,机负其才望,而志匡世难,故不从。时成都王颖推功不居,劳谦下士。机谓颖必能康隆晋室,遂委身焉。颖以机参大将军军事,表为平原内史。太安初,颖起兵讨长沙王乂,假机后将军、河北大都督,督北中郎将王粹、冠军牵秀等诸军二十余万人。机以三世为将,道家所忌,又羁旅入宦,顿居群士之右,而王粹、牵秀等皆有怨心,固辞都督。颖不许。机乡人孙惠亦劝机让都督于粹,机曰:“人将谓吾为避贼,适所以速祸也。”遂行。

④初,宦人孟玖弟超并为颖所嬖宠。超领万人为小都督,未战,纵兵大掠。机录其主者。超将铁骑百余人,直入机麾下夺之,顾谓机曰:“貉奴能作督不!”孙拯等左右劝机杀之,机不能用。玖疑机杀之,遂谮机于颖,言其素有异志。颖大怒,使密收机,遂遇害于军中,时年四十三。(节选自《晋书·列传第二十四》,有删改)

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有大[勋]于江表 (2)[造]太常张华 (3)而志[匡]世难 (4)[固]辞都督

18.下列各组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4

A. ①殊邦遐远,容不相悉②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B. ①遂委身焉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C. ①机以三世为将②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D. ①伐吴之役②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1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①张华荐之诸公。后太傅杨骏辟为祭酒。

②人将谓吾为避贼,适所以速祸也。

20.根据第②段内容推断,“议者”认为陆机和陆云谁优谁劣?为什么?(2分)

21.根据③④段内容,分析陆机的死因。(3分)

【闸北】(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6分)

裴矩字弘大,河东闻喜人,襁褓而孤,为伯父让之所鞠。及长,博学,早知名。隋文帝为定州总管,召补记室,甚亲敬之。文帝即位,累迁吏部侍郎。大业初,西域诸番款张掖塞与中国互市,炀帝遣矩监其事。矩乃访西域风俗及山川险易、君长姓族、物产服章,入朝奏之。帝大悦,每日引至御座,顾问西方之事。帝幸东部,矩以蛮夷朝贡者多,讽帝大征四方奇技,作鱼龙曼延、角牴于洛邑,以夸诸戎狄,终月而罢。又令三市店肆皆设帷怅,盛酒食,遣掌番率蛮夷与人贸易,所至处悉令邀延就座,醉饱而散。夷人有识者,咸私哂其矫饰焉。帝称矩至诚,曰:“装技大识朕意,凡所陈奏,皆朕之成算;朕未发顷,矩辄以闻。自非奉国用心,孰能若是?”矩后从幸江都。及义兵入关,帝问技方略,矩曰:“太原有变,京畿不静,遥为处分,恐失事机。唯銮舆早还,方可平定。”矩见天下将乱,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虽至胥吏,皆得其欢心。是时,帝既昏侈逾甚,矩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大宗初即位,务止奸吏,或闻诸曹案典,多有受赂者,乃遣人以财物试之。有司门令史受馈绢一匹,太宗怒,将杀之,矩进谏曰:“此人受赂,诚合重诛。但陛下以物试之,即行极法,所谓陷人以罪,恐非导德齐礼之义。”太宗纳其言,因

5

召百僚谓曰:“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贞观元年卒,赠绛州刺史,谥曰敬。《旧唐书?裴矩传》)

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资治通鉴?唐纪八》)

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A、讽帝大征四方奇技 B、咸私哂其矫饰焉

C、每遇人尽礼 D、务止奸吏

18、选出下列句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 )(2分) A、(裴矩)为伯父让之所鞠 B、隋文帝为定州总管 C、矩见天下将乱,恐为身祸 D、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凡所陈奏,皆朕之成算,朕未发顷,矩辄以闻。

②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

20、裴矩侍奉两朝的所作所为可以概括为□□□□;对此你认为如何? (3分)

21、你同意司马光“君明臣直”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3分)

【普陀】(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8-23题。(18分)

于 江

乡民于江,父宿田间,为狼所食。江时年十六,得父遗履,悲恨欲死。夜俟母寝,潜持铁槌去,眠父所,冀报父仇。少间,一狼来,逡巡嗅之,江不动。无何,摇尾扫其额,又渐俯首舐其股,

6

江迄不动。既而欢跃直前,将龁其领。江急以锤击狼脑,立毙。起置草中。少间,又一狼来,如前状,又毙之。以至中夜,杳无至者。

忽小睡,梦父曰:“杀二物,足泄我恨,然首杀我者,其鼻白,此都非是。”江醒,坚卧以伺之。既明,无所复得。欲曳狼归,恐惊母,遂投诸眢井而归。至夜复往,亦无至者。如此三四夜。忽一狼来,啮其足,曳之以行。行数步,棘刺肉,石伤肤。江若死者,狼乃置之地上,意将龁腹。江骤起锤之,仆;又连锤之,毙。细视之,真白鼻也。大喜,负之以归,始告母。母泣从去,探眢井,得二狼焉。

异史氏曰:“农家者流,乃有此英物耶!义烈发于血诚,非直勇也。智亦异焉。” [注]眢井:枯井

18.这篇文章选自《 》。(1分)

19.解释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得父遗履 (2)潜持铁槌去

(3)遂投诸眢井 (4)非直勇也

20.下列各句中与“父宿田间,为狼所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B.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郞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C.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D.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

21.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既而欢跃直前,将龁其领。

(2)农家者流,乃有此英物耶!

22.概括于江“勇”和“智”的具体表现。(2分)

7

23.简要赏析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3分)

【静安】(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房晖远

①房晖远,字崇儒,恒山真定人也。世传儒学。晖远幼有志行,治《三礼》、《春秋三传》、《诗》、《书》、《周易》,兼善图纬①,恒以教授为务。远方负笈而从者,动以千计。 ②齐南阳王绰为定州刺史,闻其名,召为博士。周武帝平齐,搜访儒俊,晖远首应辟命,授小学下士。及高祖受禅,迁太常博士。太常卿牛弘每称为五经库。吏部尚书韦世康荐之,为太学博士。寻与沛公郑译修正乐章。丁母忧,解任。后数岁,授殄寇将军,复为太常博士。未几,擢为国子博士。

③会上令国子生通一经者,并悉荐举,将擢用之。既策问②讫,博士不能时定臧否。祭酒元善怪问之,晖远曰:“江南、河北,义例不同,博士不能遍涉。学生皆恃其所短,称己所长,博士各各自疑,所以久而不决也。”祭酒因令晖远考定之,晖远览笔便下,初无疑滞。或有不服者,晖远问其所传义疏,辄为始末诵之,然后出其所短,自是无敢饰非者。所试四五百人,数日便决,诸儒莫不推其通博,皆自以为不能测也。寻奉诏预修令式。

④高祖尝谓群臣曰:“自古天子有女乐乎?”杨素以下莫知所出,遂言无女乐。晖远进曰:“臣闻‘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此即王者房中之乐,著于《雅颂》,不得言无。”高祖大悦。(选自《隋书》) [注] ①图纬:图谶和纬书,汉代流行的神学。“谶”是巫师或方士制作的一种隐语或预言,作为吉凶的符验或征兆;“纬”指方士化的儒生编集起来附会儒家经典的各种著作。②策问:以经义或政事等设问要求解答以试士。

8

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4分)

⑴兼善图纬 ⑵会上令国子生通一经者

⑶祭酒元善怪问之 ⑷钟鼓乐之

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辄为始末诵之 太常卿牛弘每称为五经库

B.祭酒因令晖远考定之 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C.远方负笈而从者 所以久而不决也。 D.并悉荐举,将擢用之 此即王者房中之乐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远方负笈而从者,动以千计。

(2)晖远览笔便下,初无疑滞。

20.文中第②段中最能体现房晖远博学的句子是 (2分)

21.请用简要的文字叙述第③段的故事内容。(3分)

【闵行】(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重修盘门①双忠祠记

余观建炎②之事,宋之不亡者幸耳。方金兵破扬州,于时,高宗驻平江③,去敌尚远,平江固可守也。蹙蹙焉去之临安,而越④,而明⑤,不暇一夕息。已而敌破健康,道广德,趋临安,由越入明,纵掠海上而归。使其时平江诸将帅,以劲旅遏其冲,俾只轮不反⑥无难者。奈何兵不战而溃,城不攻而下,坐使五十万人并命于锋刃而莫之救!

相传金兵从盘门入,有二士者拒敌于门外,一死于阵,一死于水,而盘门破矣。呜呼!彼守城者,或则侍郎,或则宣抚使,非不显且要也;委而去之,若弃涕唾。而独遗二士者以殉国之烈,此不可为发愤而深痛者哉!

9

然自二士之死,里人神而祀之,迄今六百余年,而灵爽⑦益著。二士俱汴人,从高宗南渡守平江,其一刘姓鼐名,盖死于阵者也;其一张姓鳌名,盖死于水者也。祠有明永乐⑧中俞祯碑,以鼐为顺国明王,职天坛传奏司;以鰲为顺济龙王,职盘溪守御司。其封爵莫知何昉⑨,要其来也则远矣。近者祠久不修,里人聚金千两,新其宇。既成,属予记。祠在盘门外灵岩乡,俗名双土地祠,余更之曰双忠。夫其忠也,乃其所以自神也。遂书而记之。

【注】①盘门:江苏吴县城南门。②建炎:宋高宗年号。建炎三年,金军连陷南京、临安,帝航海走。③平江:江苏吴县。④越:今浙江绍兴。⑤明:今浙江宁波。⑥俾:使;只轮不反:反,同返。⑦灵爽:指神灵精气。⑧永乐:明成祖年号。⑨昉:曙光初见,引申为开始。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⑴道广德 ⑵以劲旅遏其冲

⑶非不显且要也 ⑷既成,属予记

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蹙蹙焉去之临安 B.纵掠海上而归

盘盘焉,囷囷焉《阿房宫赋》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C.而独遗二士者以殉国之烈 D.此不可为发愤而深痛者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坐使五十万人并命于锋刃而莫之救!

⑵夫其忠也,乃其所以自神也。

20.作者为之“发愤而深痛”,是因为 (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21.综观全文,本文所“记”的主要内容有:⑴ ;⑵ 。(3分)

【徐汇】(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10

光武帝纪 范晔

⑴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高祖九世之孙也。光武年九岁而孤,养于叔父良。 ⑵六年春正月辛酉,诏曰:“往岁水、旱、蝗虫为灾,谷价腾跃,人用困乏。朕惟百姓无以自赡,恻然愍之。其命郡国有谷者,给禀高年、鳏、寡、孤、独及笃癃、无家属贫不能自存者,如《律》。” ⑶七年春正月丙申,又诏曰:“世以厚葬为德,薄终为鄙,至于富者奢僭,贫者单财,法令不能禁,礼义不能止,仓卒乃知其咎。其布告天下,令知忠臣、孝子、慈兄、悌弟薄葬送终之义。” ⑷中元二年二月戊戌,帝崩于南宫前殿,年六十二。遗诏曰:“朕无益百姓,务从约省。刺史、二千石长吏皆无离城郭,无遣吏及因邮奏。”

⑸初,帝在兵间久,厌武事,且知天下疲耗,思乐息肩。皇太子尝问攻战之事,帝曰:“昔卫灵公问陈,孔子不对。此非尔所及。”每旦视朝,日仄乃罢。数引公卿、郎、将讲论经理,夜分乃寐。皇太子见帝勤劳不怠,承间谏曰:“陛下有禹、汤之明,而失黄、老养性之福,愿颐爱精神,优游自宁。”帝曰:“我自乐此,不为疲也。”虽身济大业,兢兢如不及,故能明慎政体,总揽权纲,量时度力,举无过事。退功臣而进文吏,戢弓矢而散马牛,虽道未方古,斯亦止戈之武焉。 ——节选自《后汉书卷一》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①如《律》 ②昔卫灵公问陈 ③承间谏曰 ④虽身济大业

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养于叔父良 ②故燕王欲结于君 B.①贫者单财 ②今者项庄拔剑舞 C.①仓卒乃知其咎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①且知天下疲耗 ②无不活,且硕茂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朕惟百姓无以自赡,恻然愍之。

11

②数引公卿、郎、将讲论经理,夜分乃寐。

20.光武帝如何推行他的殡葬改革措施?(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21.第⑸段叙述光武帝与皇太子的对话,其用意是 (2分)

【黄浦】(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①应奉字世叔,汝南南顿人也。奉少聪明,自为童儿及长,凡所经履,莫不暗记。为郡决曹吏,行部四十二县,录囚徒数百千人。及还,太守备问之。奉口说罪系姓名,坐状轻重,无所遗脱,时人奇之。著《汉书后序》,多所述载。大将军梁冀举茂才。

②先是,武陵蛮詹山等四千余人反叛,执县令,屯结连年。诏下公卿议,四府举奉才堪将帅。永兴元年,拜武陵太守。到官慰纳,山等皆悉降散。于是兴学校,举仄陋,政称变俗。坐公事免。

③延熹中,武陵蛮复寇乱荆州。车骑将军冯绲以奉有威恩,为蛮夷所服,上请与俱征。拜从事中郎。奉勤设方略,贼破军罢,绲推功于奉。荐为司隶校尉。纠举奸违,不避豪威,以严厉为名。

④及邓皇后败,而田贵人见幸,桓帝有建立之议。奉以田氏微贱,不宜超登后位,上书谏曰:“臣闻周纳狄女,襄王出居于郑;汉立飞燕,成帝胤嗣泯绝。母后之重,兴废所因。宜思《关雎》之所求,远五禁之所忌。”帝纳其言,竟立窦皇后。及窦氏党事起,奉乃慨然以疾自退。追悯屈原,因以自伤,著《感骚》三十篇,数万言。诸公多荐举,会病卒。

(节选自 范晔《后汉书》)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太守备问之 详细 (2)四府举奉才堪将帅 能(任) (3)坐公事免 因为 (4)远五禁之所忌 远离

1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A (2分)

A.录囚徒数百千 B.拜从事中郎 C.桓帝有建立之议 D.诸公多荐举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奉口说罪系姓名,坐状轻重,无所遗脱,时人奇之。

应奉亲口说出犯人姓名,犯罪情形的轻重,没有什么遗漏的,当时的人感到奇怪。(口、无所、奇)

(2)车骑将军冯绲以奉有威恩,为蛮夷所服,上请与俱征。

12

车骑将军冯绲认为应奉有威信,被蛮夷信服,上书请求与他一道出征。(以、被动、省略)

20.应奉“自伤”的原因是 谏言不立田贵人,桓帝竟然立了窦皇后,引发党争之事。(2分)

21.概括应奉这一人物为官方面的特点。(3分)

具备将帅才能,有政绩;有威信,治军严厉;善于进言。

【虹口】(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观巴黎油画记 〔清〕薛福成①7

⑴光绪十六年春闰二月甲子,余游巴黎蜡人馆。见所制蜡人,悉仿生人,形体态度,发肤颜色,长短丰瘠,无不毕肖。自王公卿相以至工艺杂流,凡有名者,往往留像于馆。或立或卧,或坐或俯,或笑或哭,或饮或博,骤视之,无不惊为生人者。余亟叹其技之奇妙。译者称:“西人绝技,尤莫逾油画,盍驰往油画院,一观普法交战图乎?”

⑵其法为一大圜室,以巨幅悬之四壁,由屋顶放光明入室。人在室中,极目四望,则见城堡、冈峦、溪涧、树林,森然布列。两军人马杂遝②:驰者、伏者、奔者、追者、开枪者、燃炮者、搴大旗者、挽炮车者,络绎相属。每一巨弹堕地,则火光迸裂,烟焰迷漫。其被轰击者,则断壁危楼,或黔其庐,或赭其垣;而军士之折臂断足、血流殷地、偃仰僵仆者,令人目不忍睹。仰视天,则明月斜挂,云霞掩映;俯视地,则绿草如茵,川原无际。几自疑身外即战场,而忘其在一室中者。迨以手扪之,始知其为壁也、画也、皆幻也。 ⑶余闻法人好胜,何以自绘败状,令人丧气若此?译者曰:“所以昭炯戒,激众愤,图报复也。”则其意深长矣。

⑷夫普法之战,迄今虽为陈迹,而其事信而有征。然者此画果真邪、幻邪?幻者而同于真邪,真者而同于幻邪?斯二者盖皆有之。(选自《庸庵文外编》)

【注】①薛福成(1838-1894):中国近代史上的爱国人士,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1884年中法战争期间,他与入侵的法军浴血奋战。1890年,即光绪十六年,他受命出使英、法、意、比等四国。②遝:通“沓”,“杂遝”是指人多拥挤杂乱。

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⑴余亟叹其技之奇妙 屡次 ⑵盍驰往油画院 何不 ⑶迨以手扪之 等到 ⑷而其事信而有征 确凿

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D 。(2分) A.以巨幅悬之四壁 以勇气闻于诸侯-

B.络绎相属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C.幻者而同于真邪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D.斯二者盖皆有之 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3

⑴骤视之,无不惊为生人者。

(参观者)猛然看到这些蜡像,没有不惊叹像是活人似的。(骤;生人;省略主语) ⑵而军士之折臂断足、血流殷地、偃仰僵仆者,令人目不忍睹。

那些折断膀臂腿脚、血流成河染红了地面、趴着仰着僵硬地倒下的士兵们,实在叫人不忍心看。(殷;偃;定语后置)

20.请用四个字的短语评价第⑵段《普法交战图》的绘制效果。(2分)亦真亦幻

21.根据文章内容及相关信息资料,推断作者写作本文的真实意图。(3分)

赞颂“好胜”的法国人“昭炯戒,激众愤,图报复”(不忘国耻、奋发图强)的精神,殷切地希望中华民族学习这种精神,激励国人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尽快挣脱帝国列强的瓜分奴役。

【浦东】(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泗滨美石

泗水之滨多美石。孟尝君为薛公,使使者求之以币。泗滨之人问曰:“君用是奚为哉?”使者对曰:“吾君封于薛,将崇宗庙之祀,制雅乐焉,微君之石,无以为之磬。使隶人敬请于下执事,惟君图之。”泗滨人大喜,告于其父老,斋戒肃使者,以车十乘致石于孟尝君。孟尝君馆泗滨人而置石于外朝。

他日下宫之舃阙①,孟尝君命以其石为之。泗滨人辞诸孟尝君曰:“下邑之石,天生而地成之。昔日禹平水土,命后夔②取而荐之郊庙,以谐八音,众声依之,任土作贡,定为方物③,要之明神,不敢亵也。君命使者来求于下邑曰:‘以崇宗庙之祀 ’,下邑之人畏君之威,不敢不供,斋戒肃使者致于君。君以置诸外朝,未有定命,不敢以请。今闻诸馆人曰‘将以为下宫之舃’,臣实不敢闻。”弗谢而走。诸侯之客闻之皆去。

于是秦与楚合谋伐齐。孟尝君大恐,命驾趋谢客,亲御泗滨人,迎石登诸庙,以为磬。诸侯之客闻之皆来,秦、楚之兵亦解。

君子曰:“国君之举不可以不慎也,如是哉!孟尝君失信于一石,天下之人疾之,而况得罪于贤士哉!虽然,孟尝君亦能补过者也。齐国复强不亦宜乎?” (选自明朝刘基《郁离子》)

【注释】①舃,同“磶”,承垫宫柱的脚石。阙,通“缺”。②后夔,人名,相传为舜掌乐之官。③方物,可贡的地方特产。

17. 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微君之石 没有 (2)惟君图之 希望

(3)孟尝君馆泗滨人 安排??住馆 (4)天下之人疾之 痛恨,憎恨

18.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B 。(2分) A.使隶人敬请于下执事 而君幸于赵王

B.孟尝君命以其石为之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14

C.命后夔取而荐 之郊庙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D.将以为下宫之舃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19.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斋戒肃使者,以车十乘致石于孟尝君。

(我们)斋戒后恭拜使者,用十辆车子给孟尝君送去美石。 (2)命驾趋谢客,亲御泗滨人,迎石登诸庙,以为磬。

命人驾车赶去向客人道歉,亲自迎接泗水人,迎请石头进入宗庙,用来做磬。

20. 泗滨人“弗谢而走”的原因是什么?(2分)

不满孟尝君倨傲不敬:孟尝君将泗滨人以隆重礼节敬献的美石随意丢在朝会的外面。(1分)不满孟尝君失信:先以祭祀做磬为由求石,结果却命令用那些美石来制作柱础。(1分)

21. 根据文章内容,简要评价孟尝君。(3分)

要点:评价不论褒贬,都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

参考答案一:孟尝君不愧为(战国四)君子。(1分)虽大意疏忽失信于民而致国生后患,但知错即改,真诚补过,仍不失为君子。(2分)

参考答案二:孟尝君不过是以自己利益为中心的小人。(1分)未见危险,即不顾信义,怠慢宾客,待到发现祸患降临,才不得不做出改过姿态。(2分)

【长宁】(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1分)

借竹楼记徐渭①2

①龙山子既结楼于宅东北,稍并其邻之竹,以著书乐道,而自题曰“借竹楼”。方蝉子往问之,龙山子曰:“始吾先大夫之卜居于此也,则买邻之地而宅之;今吾不能也,则借邻之竹而楼之。如是而已。”

②方蝉子起而四顾,指以问曰:“如吾子之所为借者,特是邻之竹乎?非欤?”曰:“然。”“然则是邻之竹之外何物乎?”曰:“他邻之竹也。”“他邻之竹之外又何物乎?”曰:“会稽之山,远出于南,而迤于东也。”“山之外又何物乎?”曰:“云天之所覆也。”方蝉子默然良久。龙山子固启之,方蝉子曰:“子见是邻之竹,而乐欲有之而不得也,故以借乎?非欤?”曰:“然。”

③“然则见他邻之竹而乐,亦借也;见莫非邻之竹而乐,亦借也;又远见会稽之山与云天之所覆而乐,亦莫非借也,而独于是邻之竹。使吾子见云天而乐,弗借也;山而乐,弗借也;则近而见莫非邻之竹而乐,宜亦弗借也,而又胡独于是邻之竹?”

④龙山子矍然曰:“吾知之矣。吾能忘情于远,而不能忘情于近,非真忘情也,物远近也。请子易吾之题,以广吾之志,何如?”方蝉子曰:“胡以易为?乃所谓借者,固亦有之也。其心虚以直,其行清以逸,其文章铿然而有节,则子之所借于竹也,而子固不知也!其本错以固,

15

其势昂以耸,其流风潇然而不冗,则竹之所借于子也,而竹固不知也!而何不可之有?”龙山子仰而思,俯而释,使方蝉子书其题,而记是语焉。

(选自《徐渭集》,有删减)

【注】①徐渭: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有青藤老人等别号。 22.第①段“方蝉子往问之”的“之”是指龙山子将书楼命名为“借竹楼”的原因。(用自己的话回答)(1分)

23.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第③段的表达效果。(3分)

用反复及反问的修辞,多次重复“亦借”及“弗借”,以“而又胡独于是邻之竹”的反问(1分),强调龙山子对待外物缺少统一的标准,受到自身位置、眼界的束缚(2分)。

24.第④段龙山子“请子易吾之题”的原因是什么?(2分)

认识到自己“借竹”源于不能忘情外物(1分),易名以期开阔心胸(1分)。

2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2分)

A.龙山子建书楼渐渐兼并了一些邻居的竹林。B.龙山子执意请求方蝉子说说对借竹的看法。 C.方蝉子认为竹与人是互赏互鉴,互相学习。D.本文借事说理,通过对话的形式揭示主题。

26.根据文意,概括龙山子最终“使方蝉子书其题,而记是语”的意图。(3分)

记录下自己的检讨、反省(1分);表达了对“借竹”的深刻理解: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不必得到、占有,而应体其意,用其神,来提升自己的修养与品格(2分)。

【崇明】(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3分)

送秦中诸人引 元好问

①关中风土完厚,人质直而尚义,风声习气,歌谣慷慨,且有秦汉之旧。至于山川之胜,游观之富,天下莫与为比。故有四方之志者,多乐居焉。

②予年二十许时,侍先人官略阳,以秋试留长安中八九月。时纨绮气未除,沉涵酒间,知有游观之美而不暇也。长大来,与秦人游益多,知秦中事益熟,每闻谈周、汉都邑,及蓝田、鄠、杜间风物,则喜色津津然动于颜间。二三君多秦人,与余游,道相合而意相得也。常约近南山,寻一牛田,营五亩之宅,如举子结夏课①时,聚书深读,时时酿酒为具,从宾客游,伸眉高谈,脱屣②世事,览山川之胜概,考前世之遗迹,庶几乎不负古人者。然予以家在嵩前,暑途千里,不若二三君之便于归也。清秋扬鞭,先我就道,矫首西望,长吁青云。

③今夫世俗惬意事,如美食大官,高赀华屋,皆众人所必争,而造物者之所以甚靳③,有不可得者。若夫闲居之乐,澹乎其无味,漠乎其无所得,盖自放于方之外者之所贪,人何所争,而造物者亦何靳耶?行矣诸君,明年春风,待我于辋川之上矣。

注释:①结夏课:举子考进士不中,退而肄业学习,称过夏,结业出学后称为结夏课。②脱屣:摆脱而不当一回事。③靳:吝惜。

16

22.解释下列加点字 (2分)

(1)时时酿酒为具 准备(供应) (2)庶几乎不负古人者 差不多

23.第①段中“四方之志多乐居关中”是因为风土完厚;人质直讲仁义;具有山川名胜。(3分)

24.第②段中最能概括作者与“秦中诸人”关系的一句是道相合而意相得也(2分)

25.对画线句的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因为闲居之乐无味无得,所以造物者不吝惜。(选A 1分) B.闲居之乐的无味无得是超脱世俗者所追求的。 C.闲居之乐能使世俗之人放弃所争,淡泊名利。 D.超脱世俗者乐在无所贪、无所争、无所吝惜。

26.分析本文的写作意图。(3分)

赞扬秦中诸子超然世外,表达自己内心极其向往能追随诸子而隐,但因为离家较远、无法成行而嗟叹。

【奉贤】(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3分)

永州韦使君[1]新堂记

①将为穹谷嵁岩渊池于郊邑之中,则必辇山石,沟涧壑,陵绝险阻,疲极人力,乃可以有为也。然而求天作地生之状,咸无得焉。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昔之所难,今于是乎在。

②永州实惟九疑之麓[2]。其始度土者,环山为城。有石焉,翳于奥草;有泉焉,伏于土涂。蛇虺之所蟠[3],狸鼠之所游。茂树恶木,嘉葩毒卉,乱杂而争植,号为秽墟。

③韦公之来,既逾月,理甚无事。望其地,且异之。始命芟其芜,行其涂。积之丘如,蠲之浏如[4]。既焚既酾,奇势迭出。清浊辨质,美恶异位。视其植,则清秀敷舒;视其蓄,则溶漾[5]纡余。怪石森然,周于四隅。或列或跪,或立或仆,窍穴逶邃,堆阜突怒。乃作栋宇,以为观游。凡其物类,无不合形辅势,效伎于堂庑之下。外之连山高原,林麓之崖,间厕隐显。迩延野绿,远混天碧,咸会于谯门之内。

④已乃延客入观,继以宴娱。或赞且贺曰:“见公之作,知公之志。公之因土而得胜,岂不欲因俗以成化?公之择恶而取美,岂不欲除残而佑仁?公之蠲浊而流清,岂不欲废贪而立廉?公之居高以望远,岂不欲家抚而户晓?夫然,则是堂也,岂独草木土石水泉之适欤?山原林麓之观欤?将使继公之理者,视其细知其大也。”宗元请志诸石,措诸壁,编以为二千石楷法[6]。 【注释】①韦使君:韦宙,公元812、813年(元和七、八年)间任永州刺史。②九疑:即九疑山,在今湖南宁远县境内。③蛇虺(huǐ悔):一种毒蛇。蟠:盘屈而伏。④蠲(juān捐):清洁,使动用法。浏如:水清澈的样子。⑤溶漾:水动荡的样子。纡(yū迂)余:曲折萦绕。

17

⑥“二千石”,汉官秩,又为郡守(太守)的通称。汉郡守的俸禄为二千石,即月俸百二十斛,因有此称。

22.从上下文看,第③段韦使君眼中的“异”包含哪两方面的内容?(2分)

环山一带环境异常混乱恶劣(被茂密的草丛遮蔽着山石;被埋藏在污泥之清泉,成了毒蛇盘踞,狸鼠出没有地方。嘉树和恶木,鲜花与毒草,混杂一处,竞相疯长,看似是荒凉的地方(1分)但是韦使君发现了荒凉背后的清泉、山石等美景是不同寻常的(1分)。

23.第③段在描写景物上很有特色,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3分) 如铺陈、动静结合、运用修辞等,手法、例子、作用各1分。

【示例一】动静结合展现新堂修筑之后永州的景致:既描绘出佳木青翠的清秀之美,又勾勒出山泉清澈流淌的动态之美,使整个画面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感。

【示例二】运用整句细腻传神的描摹出怪石形态各异、石洞幽深曲折和石山高耸突兀的特点:句式整齐,使节奏鲜明,文气奔放。

24.文章立意与《种树郭橐驼传》有相似之处,对此加以分析。(3分)

都着眼于“官理”,本文主旨“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种树郭橐驼传》主旨“顺木之大,以致其性”,都希望为官之人能够与民休息,顺应天性来治理一方。

25.下列选项中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句是(C)(2分)

A.文章开头气势不凡,有悬岩万仞之陡峻,寥寥数字,既写出了永州山水的诡奇,寓造之难;同时也暗刺统治者的穷奢极欲。

B.第②段写永州的自然环境,此处为一伏笔,为韦使君的登场和新堂的落成蓄势,与贤太守的浚治和新堂的华美形成鲜明对比。

C.文章绘景状物,精确传神,以表现永州自然山水之美与人文景观之佳为主,通过韦君邀请宾客观赏,举行宴会娱乐,表达了韦公等欣赏永州山水风光的无比惬意之情。

D.第④段连用六个反句,层层深入,肯定了韦使君“因俗而成化”、“除残而佑仁”、“废贪而立廉”、“家抚而户晓”的志向。

26.分析文末柳宗元“请志诸石,措诸壁,编以为二千石楷法”的原因。(3分)

对韦使君“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这一做法的肯定(1分),对韦使君的顺民、护仁、除污、安民的为政思想的敬佩(1分)柳宗元希望借助本文能够使日后治理这个地方的人,以小见大,懂得治民的道理(1分)。

【闸北】(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3分)

鸟说 戴名世

①余读书之室,其旁有桂一株焉,桂之上,日有声啁啾者,即而视之,则二鸟巢于其枝干之间。去地不五六尺,人手能及之。巢大如盏,精密完固,细草盘结而成。鸟雌一雄一,小不

18

能盈掬,色明洁,娟皎可爱。不知其何鸟也。雏鸟且出矣,雌者覆翼之,雄者往取食,辄息于屋上,不即下。主人戏以手撼其巢,则下瞰而鸣,小撼则小鸣,大撼之即大鸣,手下,鸣乃已。 ②他日,余从外来,见巢坠于地,觅二鸟及雏无有。问之,则某氏僮奴取以去。嗟乎!以此鸟之羽毛洁而音鸣好也,奚不深山之适而茂林之栖,而托身非所,见辱于小僮以死?彼竟以世路为甚宽也哉!

22、第①段画线句表现了怎样的情景?(2分) 这是个“主人戏鸟”的画面,也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场景(1分)。人与鸟、“撼”与“鸣”,主体与对象之间互相嬉戏,这是多么生动有趣的情景啊(1分)!

23、文章从哪些角度描绘“鸟之家”的?(3分)

①正面描写:一对小鸟,共筑一巢,哺育后代,不辞辛劳。 ②环境烘托:鸟栖桂树,常伴书生;异类通情,共慕一桂。

③主客(人鸟)对话:人鸟相戏,互为应答,相处和谐,其乐融融。

24、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美好的事物被无情地毁灭,酿造了一出人间悲剧。(2分)

25、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 (2分) A. 这是篇寓言式作品,写了一个美好的“鸟家庭”被毁的喜剧。

B. 鸟栖桂树,常伴书生;小鸟可人,人爱小鸟;异类通情,共慕一桂——环境可谓美矣! C. 第②段“嗟乎!”,既包含着对鸟巢被毁的震撼,又有对毁灭者愤怒,更表现出深沉的反思。 D. “彼竟以世路为甚宽也哉!”——这是对当时黑暗世道的无情揭露与批判的愤激之语!

26、简要分析本文写法上的特色。(4分)

要点:① 以寓言的方式表达主旨;② 写景状物,绘形绘声;③白描与对比手法的运用等。 (只要答出其中一点,言之成理即可;观点1分;阐述1分;文字表述2分。)

【普陀】(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4-28题。(11分)

遗黄琼书 [东汉] 李固

闻已渡伊、洛,近在万岁亭,岂即事有渐,将顺王命乎?盖君子谓伯夷隘,柳下惠不恭,故《传》曰:“不夷不惠,可否之间”。盖圣贤居身之所珍也。诚欲枕山栖谷,拟迹巢、由,斯则可矣。若当辅政济民,今其时也。自生民以来,善政少而乱俗多。必待尧舜之君,此为志士终无时矣。

尝闻语曰:“蛲蛲者易缺,皦皦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近鲁阳樊君,被征初至,朝廷设坛席,犹待神明。虽无大异,而言行所守,亦无所缺,而毁谤布流,应时折减者,岂非观听望深、声名太盛乎?自顷征聘之士,胡元安、薛孟尝、朱仲昭、顾季鸿等,其功业皆无所采。是故俗论皆言处士纯盗虚声。愿先生宏此远谋,令众人叹服,一雪此言耳。

――《后汉书·黄琼传》

19

[注]①黄琼,东汉名士,受朝廷征召入仕,官至太尉。②峣峣:性格刚直。

24.作者认为圣贤所珍视的是一种既不过于狭隘、也不过于随便(介于夷、惠之间的中庸)的处世态度。(用自己的概括)(2分)

25.对“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这句话,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李固这句话的意思是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德才常常很难与名声相符。 B.李固用这句话讽刺世间的隐士都是徒有虚名,没有真才实学和高尚德行。 C.李固认为一个人想要做到名实相符,实在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D.李固认为有些名士被世人夸大了名声,但实际上他们的德才并不能达到那样的高度。

26.下列各项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2分)

A.文章开头“岂即事有渐,将顺王命乎?”一句表现出李固对黄琼应召的期待和欣慰。 B.李固认为“辅政济民,今其时也”,因为当朝皇帝乃是像尧舜那样的贤明君主。 C.李固用“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这句话告诫黄琼为官后要保守自己高尚的节操。 D.朝廷给予鲁阳樊君非常隆重的礼遇,是因为他的言行操守完美无缺,堪为楷模。

27.文末“一雪此言”中的“此言”具体是指处士纯盗虚声。(引用原文回答)(2分)

28.作者举樊君、胡元安、薛孟尝等人的例子,用意是表明征聘之士虽有盛名,却往往无所建树,以此激励黄琼辅政济民、建立功业。(3分)

【静安】(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1分)

木假山记 苏洵

①木之生,或孽①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余,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濆②,如此者几何?不为好 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②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孽而不殇,拱而不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以及于斧斤,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③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③,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

(选自姚鼐编《古文辞类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注]①孽:嫩芽,②濆(fén):水边高地。③踞肆:踞,同“倨”,指神态高傲舒展。

20

24.郑板桥画竹主张“意在笔先”,本文哪句话与其有相通之处?(2分) 操笔如在深山,居处如同野壑,松风在耳,林影弥窗,抒腕探取,方得其神。

25.下列句子不是写“画树法”的一项是( A )。(3分)

A.不凿其真,无伤其直 B. 胸涤尘埃,气消烟火 C.或用钉头鼠尾,或用蜂腰鹤膝 D. 一笔数顿即成梃干,不可回护

26.本文谈“画树法”,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3分)

.文章先阐释“先练树”的道理,再阐明画树之法(1分)。而谈画树之法,主要阐述学习画树的步骤与方法(1分),即先领会山林“天然野态”神韵之法,再掌握画树的笔法(1分)。

26

22.第①段加点词“最幸者”“不幸者”分别指什么? (2分) 最幸者:逃脱种种厄运,被人发现,做成木假山。(1分)

不幸者:本来能做成木假山的良材,因为无人发现,被樵夫当作薪柴砍伐。(1分)

23.赏析第②段画线 句的表达效果。 (2分)

角度一:运用排比,(1分)写出了木假山侥幸逃脱各种摧折的经历。(1分) 角度二:多用整句,(1分)形成铿锵节奏,强调树木遭受的各种不幸。(1分)

24. 第③段作者认为木假山“可敬”的原因是什么?(2分)

木假山中间山峰端正庄重,旁边的山峰凛然挺拔(1分),表现出了傲岸不屈的精神,不卑不亢的姿态,因此作者觉得它“可敬”(1分)。

25.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B ) (2分)

A.第①段作者说经历风雨侵蚀后未曾腐朽,又能逃脱被樵夫砍伐厄运的树木十分少见。 B.第②段末尾感叹“其理似不偶然”,表达了作者对造成树木种种不幸的天命的反抗。 C.第③段由家中所藏的木假山生发感慨,作者以木假山的山峰暗示自强自立的人格。 D.全文由树的生长写到木假山的特征,转合自如,最后以三个感叹号收束,引人深思。

26.指出本文主要表现手法,概括全文主旨。 (3分)

手法:托物言志(或“托物寓意”)(1分)。主旨:以树的遭遇暗示人才的遭遇,表达了对人才被无端毁灭的痛惜之情(1分);以木假山形象寄寓作者刚直不阿的人格理想(1分)。

【闵行】(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1分)

①古今之戏,流传最久远者,莫如围棋。其迷惑人不亚酒色,木野狐之名不虚矣。以为难,则村童俗士,皆精造其玄妙。以为易,则有聪明才辩之人,累世究之而不能精者。杜夫子谓其有裨圣教,固为太过。而观其开阖操纵,进退取舍,奇□ 互用,虚实交施,或以□ 为夺,或因

败为功,或求先而反后,或自保而胜人,幻化万端,机会卒变,信兵法之上乘,韬钤之秘轨也。

②《棋经十三篇》语多名言,意玄着要,一言以蔽之曰:着着求先而已矣。今之势谱,如所谓大小铁网、卷帘边、金井栏者,凡以百计。要其大意,只求制人,而不制于人而已。

③唯其求制人,故须求先。始而布置,既而交战,终而侵绰,稍缓一着,则先手为彼所得,而我受制矣。先在彼者,弃子可也;先在我者,无令人有可弃之子可也。

【注】①木野狐:围棋的别称之一。围棋棋盘虽然是木头做的,但棋局变幻多端、令人痴迷,有如妖魅灵狐一般,故称。②韬钤:韬略。③势谱:关于立势的棋谱。

22.在古代,琴 、棋、书、画是文人修身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又称雅士四好。(1分)

23.根据语境,在文中空格处依次填入恰当的字词:正、予 (2分) (分别填“奇”和“夺”的反义词,意近也可)

21

24.对文中画线句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B )(2分)

A.棋局奥妙无穷,机会稍纵即逝,确信其中必有上乘的兵法和隐秘的韬略。 B.棋局变化万端,机会瞬息即变,确实是蕴含了上乘的兵法和隐秘的韬略。 C.奥妙变化无穷,最终得以改变战机,信服其中兵法的上乘和韬略的隐秘。 D.虚实中变化万端,最终捕捉到战机,确实遵循了高超隐秘的兵法和韬略。

25.从上下文看,第②段的表达作用是。(3分)

以古今棋谱为例说明弈棋要义是“求先”“制人”(阐述本段内容1分),承接上文对棋局蕴含兵法和韬略的论述(1分),并引出下文对这两者的进一步议论(1分)。如只写承上启下或引出下文不给分。

26.“唯其求制人,故须求先”,这句话对你有何启发?请联系自身,谈谈看法。(3分) 要求:能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1分),从正面或反面,对文中的观点予以评论(2分) 例1:这句话说要想制服他人,就必须抢占先手,即“先发制人”,当前社会大力提倡的“创新”,即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之“先手”,这也的确是一条重要的成功之道。但我以为不必事事都要占一个“不输在起跑线上”的先。先发者若非胸中有伏兵百万丘壑万千,反而易先露破绽,而反制于人。

例2:“唯其求制人,故须求先”意即纹枰对坐,先发方能制人。棋如人生,生活中也莫不如此,要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勇于创新,果断出手,才能把握主动,成为竞争中的赢家。 例3:黑白棋子周旋之间,“求先”之目的“唯制人”,故此“求先”意指目的明确的伺机“求先”。生活中亦如此,只有纵览形势,看清对手,明确需求,冷静策略之后的出击方能“制人”。

【徐汇】(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3分)

竹里馆记 王世贞

⑴去新安郭之三里,其地负高而临深。其江曰练江,泓渟万仞,黄山、白岳,蜿蜒摩天,其址在数十百里之外,而葱郁接于眉睫。其清可以酿,其膏可以粳秫、蔬茹。邑人汪惟一之业在焉。计亩而延袤可二十,而竹据其三之一。惟一乃构数椽,读书其间,以竹自蔽,不复施藩。 ⑵惟一之言曰:“吾日三商而起,汲江烹茗之赢取而洗竹裁箨为冠暑则去之。有鹤四翼,时唳

①②

时舞,吾起而应,竹皆吾助。间一开吾卷,而琅玕之色流润缃碧,初阳拂梢,则少文之图若

③④

益而青葱者;微飔流响,则少文之琴若益而琮琤者。吾放歌而声留于长离尾翮之间,而不杂于尘嚣,不堕于市廛之耳。至于雪之旦,月之夕,白云之芊眠于昼,凉风之飒爽于夏,吾无不与竹宜者。吾之与此君真足以终其身而不知老者。”

⑶吴兴徐子与异之,题其馆“竹里”,而书属余记,曰:“惟一多游吴越间,而意不能舍其竹以往,得子文而时时寓其目,是惟一不恒有竹而竹恒在也。”惟一曰:“非是之谓也。子之记待吾竹以有,而吾之竹赖子之记以不泯,为两相待者耶?两相成者耶?”予不能辞,乃次而授之为记。

[注]①琅玕:指竹子。②缃碧:代指书卷。③琮琤:玉石碰击声。④长离尾翮:代指竹梢。

22

22.第⑴段画线句运用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是突显了两座山的高耸和苍翠。(2分)

23.对第⑵段画线处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汲江,烹茗之赢取。而洗竹裁箨为冠,暑则去之。B.汲江烹茗之赢,取而洗竹,裁箨为冠,暑则去之。

C.汲江烹茗之,赢取而洗竹,裁箨为冠暑,则去之。D.汲江烹茗之赢,取而洗,竹裁箨,为冠暑则去之。

24.对与“吾无不与竹宜者”相关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鹤舞我应时,竹助我雅兴。 B.开卷读书时,竹增我乐趣。 C.放声高歌时,竹脱我尘俗。 D.昼夜睡眠时,竹予我凉爽。

25.概括第⑶段中徐子与和汪惟一的说法,作者作“记”的意义有汪惟一读“记”能时时与竹相伴;汪惟一的竹能借“记”永存。(3分)

26.简析本文的思路。(4分)

先介绍“馆”的位置、环境及建造者,再叙述馆主人在“馆”中的生活和感受,最后交待“竹里馆”的命名和“记”的由来。

【黄浦】(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1分)

《昌黎先生集》序 唐·李汉

①文者,贯道之器也;不深于斯道,有至焉者,不也。《易》繇爻象,《春秋》书事,《诗》咏歌,《书》《礼》剔其伪,皆深矣乎!秦汉已前,其气浑然;迨乎司马迁、相如、董生、扬雄、刘向之徒,尤所谓杰然者也。至后汉、曹魏,气象萎靡;司马氏已来,规范荡悉;谓《易》

已下为古文,剽掠僭窃为工耳!文与道蓁塞,固然莫知也。

②先生生于大历戊申,幼孤,随兄播迁韶岭。兄卒,鞠于嫂氏,辛勤来归。自知读书为文,日

记数千言;比壮,经书通念晓析,酷排释氏,诸史百子,皆搜抉无隐。汗澜卓踔,渊泫澄深,诡然而蛟龙翔,蔚然而虎凤跃,铿然而韶钧鸣。日光玉洁,周情孔思,千态万貌,卒泽于道德仁义,炳如也。洞视万古,悯恻当世,遂大拯颓风,教人自为。时人始而惊,中而笑且排,先

③④

生志益坚,终而翕然随以定。呜呼!先生于文,摧陷廓清之功,比于武事,可谓雄伟不常者矣!

③长庆四年冬,先生殁。门人陇西李汉,辱知最厚且亲,遂收拾遗文无所失坠,得赋四,古诗二百一十,联句十一,律诗一百六十,杂著六十五,书、启、序九十六,哀辞、祭文三十九,碑志七十六,笔、砚、鳄鱼文三,表状五十二,总七百,并目录合为四十一卷,目为《昌黎先生集》。

[注] ①僭:越分 ②卓踔:高远 ③翕然:和顺 ④常:一般、普通、平常

22.文中“昌黎”是指韩愈的郡望、出生地。(1分)

23

23.对第①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司马迁认为文坛上先秦典范的古文已经逐渐消失。

B.李汉认为《易》以后的古文是把抄袭掠夺越分窃取当作精巧。 C.曹氏父子认为文坛上先秦典范的古文已经逐渐消失。

D.韩愈认为《易》以后的古文是把抄袭掠夺越分窃取当作精巧。

24.分析第②段画线句写“时人”种种神态的作用。(3分)

用“惊”、“笑”、“排”、“随”和“定”等形容词和动词,生动描绘了“时人”由吃惊继而讥笑甚至排挤最后到听从跟随的过程,赞誉了韩愈改变文风的决心。

25.作者写第③段的意图是赞赏韩愈生前著述颇丰。(2分)

26.简述作者对韩愈文章特点和文学成就的评价。(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文辞华美,意境高远,意蕴深沉,行文奇诡,生气蓬勃,音韵和美,倡导儒学,思想深邃,文风雄浑,对萎靡的文坛有拯救之功。

【虹口】(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1分)

景州申君学坤,谦居先生子也,纯厚朴拙,不坠家风,信道学甚笃。尝谓从兄懋园曰:“曩在某寺,见僧以福田诱财物,供酒肉资。因著一论,戒勿施舍。夜梦一神,似彼教所谓伽蓝者,与余侃侃争曰:‘君勿尔也。以佛法论,广大慈悲,万物平等,彼僧尼非万物之一耶?施食及于鸟鸢,爱惜及于虫鼠,欲其生也。此辈藉施舍以生,君必使之饥而死,曾视之不若鸟鸢虫鼠耶?其间破坏戒律自堕泥犁者,诚比比皆是。然因有枭鸟而尽戕羽族,因有破獍①而尽戕兽类,有是理耶?以世法论,田不足授,不能不使百姓自谋食。彼僧尼亦百姓之一种,彼募化亦谋食之一道。必以其不耕不织为蠹国耗民,彼不耕不织而蠹国耗民者,独僧尼耶?君何不一一著论禁之也?且天地之大,此辈岂止数十万,一旦绝其衣食之源,羸弱者转乎沟壑,姑勿具论;桀黠者铤而走险,君何以善其后耶?昌黎辟佛,尚曰:鳏寡孤独废疾者有养。君无策以养而徒朘②其生,岂但非佛意,恐亦非孔孟意也。驷不及舌,君其图之。’余梦中欲与辩,忽然已觉,其语历历可忆,公以所论何如?”懋园沉思良久曰:“君所持者正,彼所见者大,然人情所向,匪自今始,岂君一论所能遏;此神剌剌不休,殊多此一争耳。”

(选自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①破獍(jìng):古书上说的一种像虎豹的兽。②朘(juān):剥夺。

22.“君勿尔也”句中的“尔”在文中指代著论戒(禁)施。(1分) (若答“著论禁之”或“戒勿施舍”也得1分)

23.梦中之神的观点,其现实基础是“ 田不足授 ”。(2分)

24

24.下列说法中,最符合梦中之神的意思的一项是( D )。(2分)

A.人的价值毕竟比鸟鸢虫鼠重要得多,既然能对它们施舍,就更该对人施舍。 B.“不耕不织”者确实是“蠹国耗民”的人,不过不止僧尼如此,这种人很多。 C.“以福田诱财物,供酒肉资”的僧人虽比比皆是,但不可因此打击所有僧人。 D.如果要驳斥佛教,也应设法使“鳏寡孤独废疾者有养”,才是儒家应行之道。

25.为本文拟一个标题。(不超过5个字)(2分) 施舍之争(或:二人辩施舍、论施舍、施舍之辩)

26.简析文中画线句的论证方法和论证目的。(4分)

举例论证:用坚决反对崇佛的韩愈为例,证明儒家子弟是愿意考虑使“鳏寡孤独废疾者有养”的。以此批评申君不仅不讲佛法,也未尽儒家道义。对比论证:用坚决反对崇佛的韩愈对待“鳏寡孤独废疾者”的立场,对比申君“戒施”的看法,批评申君未尽儒家道义。 (写出一种论证方法即可,但须与后面的效果分析匹配。)

【浦东】(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2分)

画树法

①凡画山水,林木当先,峰峦居后。峰峦者,山之骨骼;林木者,山之眉目。未见骨骼先见眉目,故林木须要精彩。譬诸人形骨骼匀停,而眉目俗恶,乌得成佳士?譬诸军旅前锋不扬,何以张后队?故古人未练石先练树。

②况山林非园林可比:园林木植栽培修理,梃干端直,枝叶葱茂,故绘之者易;山林木植,深岩无主,听其荒滋,小者桮棬①,大者巑岏②,不凿其真,无伤其直,阴森鼪径,响挂空潭,云栖之,露袭之,纵横而出,无不顺适其性,克全其天,故绘之者难。夫惟胸涤尘埃,气消烟火,操笔如在深山,居处如同野壑,松风在耳,林影弥窗,抒腕探取,方得其神。否则虽绘其形,如园林之木植,不能得其天然之野态。

③且树法非石法可比:石有皴擦点染,犹可藏拙;树则筋骨毕露,少有背逆,人即见之。故绘之者必用笔法,或用钉头鼠尾,或用蜂腰鹤膝,务要遒劲,一笔数顿即成梃干,不可回护。一笔要当一笔用,如一笔气力不到则败矣。一笔败则通身减色,而烟火市气由是而出。子其慎之!

(节选自清朝布颜图《学画心 法问答》)

【注释】①桮棬(bēi quān),杯子。②巑岏(cuán wán),山耸立的样子。

22.第①段中画线句对阐明事理有何作用?(2分)

用人们熟悉的生活现象作类比,以反问句(1分),通俗而鲜明地阐释“画山水,林木当先,峰峦居后”的道理(1分)。(如答“阐释古人未练石先练树的原因”只给1分)

23.根据第②段,用自己的话说明画山林树木之难的原因。(2分)

山林树木自然生发而形态万千(1分),其天然野态神韵不容易表现(1分)。

25

24.郑板桥画竹主张“意在笔先”,本文哪句话与其有相通之处?(2分) 操笔如在深山,居处如同野壑,松风在耳,林影弥窗,抒腕探取,方得其神。

25.下列句子不是写“画树法”的一项是( A )。(3分)

A.不凿其真,无伤其直 B. 胸涤尘埃,气消烟火 C.或用钉头鼠尾,或用蜂腰鹤膝 D. 一笔数顿即成梃干,不可回护

26.本文谈“画树法”,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3分)

.文章先阐释“先练树”的道理,再阐明画树之法(1分)。而谈画树之法,主要阐述学习画树的步骤与方法(1分),即先领会山林“天然野态”神韵之法,再掌握画树的笔法(1分)。

2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lk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