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zsy)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09-29 02:1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10级GIS班 张思宇

自然地理复习整理

绪论部分 一、中国地貌格局的特点及其对环境的控制作用

1.西高东低,三级阶梯

2. 河流地貌发育,气候分区,土壤发生,生态分布等

答:中国地貌格局的特点:

中国大陆西高东低,自西向东形成三大阶梯下降。 地貌格局对环境的控制作用:

主要表现为河流地貌发育,气候分区,土壤发生,生态分布等

如:青藏高原抬升促进了西南季风的形成,改变了东亚地理格局与气候格局;

天山山脉的阻隔使得顺行西风无法为中国该纬度所在地区带来降水; 中部距离海洋远因而少雨,东部受季风影响强烈——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二、全球变暖的证据及机理

答:“全球变暖”是近百年来的气象记录中全球年(或季或月)平均气温在波动中上升。

全球变暖的证据:

全球气温最新分析表明,在过去10余年间,全球温度平均上升了0.6±0.2 C。 海洋温度升高, 南极和格陵兰的大陆冰川加速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 全球变暖的机理:

大气和地表温度上升,冰川融化,雪线升高(温度升高了),树轮变化,台风频率和强度变化,生态系统改变等等。

气温是一个具有综合性特征的指标,包含了许多地理因素的影响;

对人类活动真正重要的是生存地理环境方面相应的变化,如有的地方表现为严重干旱以及沙漠化或土壤盐碱化的增长,或有的地方发生特殊其来的洪涝威胁或者洪涝灾害,还有的地方突然出现了严重的病虫害等。

也就是说,全球变暖的区域响应将给当地人的生活或生存带来什么样的利弊。

1、 全球变暖在西北干旱地区的地理环境效应

①气温升高,降水增多,有利于农业生产

如若干山间河谷盆地区,冬季气温明显升高,作物生产期增长,增加了若干农作物的种植,例如在尼勒克县城周围增加了玉米种植。 ②干旱的山前地带有山洪奔腾,有地方发生了泥石流灾害 ③盆地边缘地带沙化沙漠化加剧

近50a来由于气候变暖,使蒸发量增大,干旱危害加剧,这必然导致沙漠化的易发和其进程的加速。

④西北干旱地区沙尘暴活动的变化 ,近30年来,全国各地每年沙尘暴日数普遍出现减少趋势

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10级GIS班 张思宇

西北部分地区气候,气温升高,但降水增多,导致沙尘暴总体减少。

2.球变暖下长江流域水环境的变化

对于长江流域来说,我们估计,全球变暖在长江流域不会产生流域性的气候系统的变化,但会增多地方性的过去极为少见的暴雨或少雨。

地貌水文部分 一、地貌

1.什么是地貌学,主要研究的内容?

答:地貌学——研究作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固体地球表面的物质形态特征及其成因、演化

内部结构和空间分布等规律的科学

地貌学的研究内容——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特征、地貌的成因、地貌的演变过程、

地貌的内部结构和地貌的空间分布规律。

地貌:物质产生-搬运-堆积的循环过程。

2.地貌演化过程的阶段性?地貌演化的动力有?

(如以内陆干旱地貌,有哪些典型地貌单元,重要的动力有哪些,演化过程?) (1).地貌演化过程的阶段性:

初期原本起伏缓和的地形,由于断层活动,形成由狭窄的沟谷(V型谷);壮年期,干盐湖等的流水作用造成河谷侵蚀,斜坡大量发育,峡谷变宽谷,同时形成冲积扇;随着流水的不断侵蚀,造成崖退,形成山麓平原,最终形成老年期,起伏微弱的地形,同时山坡消失,在分水岭之间残存有小小的残丘,成为具残山的准平原;最后进入第二次旋回,由于断层活动再现初期地貌。 阶段性概念——戴维斯循环:

一个地区地貌发育是构造、营力和时间的函数。一个地区的构造运动和后期外力的作用是分开进行的,在构造抬升的基础上,外动力侵蚀剥蚀作用下,该地区的地貌发育历史可分为幼年期、壮年期与老年期等发育阶段。

W.M.Davis侵蚀旋回学说

即指假定有一地块,原始面非常平缓,在某一地质时期突然抬升,抬升后遭

受河流的侵蚀和流水剥蚀,根据剥蚀程度,分为:

a.幼年期(短暂而起伏迅速增加,高差大,形成V字形峡谷。)

b.壮年期(起伏最强烈,地形变化最大。河谷侵蚀,斜坡大量发育,峡谷变宽谷。) c.老年期(起伏微弱而时间无限延长,山坡消失,在分水岭之间残存有小小的残丘。

形成老年期的时间需很长。幼+壮≤老年期。老年期发展的终极状态,即成

为准平原。 W.M.Davis 认为世界上有加拿大地块和中亚地块等2块准平原) 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10级GIS班 张思宇

阶段性过程:

假定有一地块,原始面非常平缓,在某一地质时期突然抬升,抬升后遭受河流的侵蚀和流水剥蚀,根据剥蚀程度,分为:

①最初阶段:地形起伏缓和,排水不畅。

②幼年期:短暂而起伏迅速增加,高差大,形成V字形峡谷。

a.早期:沟谷狭窄,高地宽阔平坦; b.晚期:仍有沟间平坦高低。

③壮年期:起伏最强烈,地形变化最大。河谷侵蚀,斜

坡大量发育,峡谷变宽谷。

a.前期、中期:地形破碎,谷坡于狭窄的分水岭极发育; b.晚期:地形起伏较缓,谷底宽展。

④老年期:起伏微弱而时间无限延长山坡消失,在分水岭之间残存有小小的残丘,成为

具残山的准平原;

形成老年期的时间需很长。幼+壮≤老年期。老年期发展的终极状态,即成为准平原。

⑤再次构造抬升,进入第二旋回,重现幼年期地貌。

(2)地貌演化的动力:

内动力作用:构造运动、岩浆运动。

外动力作用:重力、流水、风力、波浪、冰川、冻融、地下水

内动力地貌:星球地貌(海洋和陆地主要地貌单元)、地质构造地貌(断裂和皱褶形成的地貌单元)

外动力地貌:冰川地貌、重力地貌、流水地貌、风沙地貌等;外动力与气候关系密切

(3)以内陆干旱地貌,有哪些典型地貌单元,重要的动力有哪些,演化过程?

①典型地貌单元:

相应的动力产生的不同地貌单元,如构造地貌(断层崖等),流水冲击扇,山麓平原,干盐湖水,河流系统河流阶地,沙丘,沙尘堆积 ②重要动力:内动力(构造)、重力、流水、风力等 ③发育过程:

地貌的发育是内动力、外动力、时间三者作用的结果,具有阶段性和轮回性。内陆干旱地区地貌过程也遵循这个规律

干旱地区的地貌发育过程:构造-水流-风沙(地貌过程多种营力过程实例) 物质产生(风化等)、搬运、堆积的循环过程

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10级GIS班 张思宇

(如以冰川地貌为例,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外动力特征,8-11) 3.什么是雪线?雪线高度变化影响因素。

答:雪线:在气候年变化不大的若干年内,每年最热月积雪区的下限大致在同一海拔高

度,这一高度的界线称雪线。雪线处的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 影响因素:温度、降水量、地形

气温:(尤其)夏季气温,温度高,雪线高 降水:固态降水量高,雪线低

地貌(山势、坡向):南坡、西坡雪线分布较高

4.为什么全球最高雪线不在赤道,在亚热带高温带?

答:赤道阴雨天气多,亚热带高温带的少雨区,不仅温度高且缺乏降水,因而亚热带高温带的雪线可高于赤道。世界上雪线最高的地方位于南美洲20°S ~25°S 之间的安第斯山,雪线达6400m,而赤道附近因降水量大,雪线一般仅4400m~4900m。

5.南、北半球相应纬度,雪线哪个半球高

答:一般来说,南、北半球相应纬度,雪线北半球高。

雪线高度分布总的规律: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与气温呈正相关;

在赤道地区偏低,在副热带地区偏高,与降水量呈负相关; 地形(山势、坡向):南坡、西坡雪线分布较高;

原因:①南半球海洋面积大于大陆面积,吸收热量少;

②南半球有最大的寒流——西风漂流,有降温作用。 故北半球纬度地区的雪线比半球同纬度地区高。

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10级GIS班 张思宇

11.冰川的主要类型?发育的先后顺序是什么

答:主要类型:山岳冰川和大陆冰川。

山岳冰川又包括:悬冰川、冰斗冰川、山谷冰川、山麓冰川和高原冰川(冰帽)。 发育顺序:悬冰川、冰斗冰川、山谷冰川、山麓冰川、冰帽、大陆冰川

(又如以流水地貌为例,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外动力特征,12-14) 12.影响流水动力和地貌演化的因素有哪些?

(气候、构造、侵蚀基准面及人类活动等)下例为“气候”,其他的应该不考

【气候因素】冰期和间冰期引起的河床纵剖面如何变化

?

简要解释:冰期的海平面较间冰期低,侵蚀基准面低,故下游河床低于间冰期;而由于间冰期气候暖湿、冰期气候干冷,所以间冰期流量大,流水侵蚀作用更强,所以中上游河床的下切程度较冰期要大,所以形成图示情况。

13.不同阶地顺序和沉积地貌单元年代如何确定?从阶地序列判断的沉积/侵蚀过程(序列)

A:侵蚀阶地 B:堆积阶地 C:基座阶地 D:埋葬阶地

图为河流阶地的侵蚀循环

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10级GIS班 张思宇

14.河流阶地形成原因以及主要河流阶地类型特征(书P337):

(1)河流阶地

原先河谷的谷底(河床或河漫滩),因河流下切侵蚀而相对抬升到一般洪水位以上,并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称河流阶地(alluvial terraces)。

(2)形成河流阶地必须具有两个条件:

河流侧蚀(河曲形成)→宽阔谷底 →下切侵蚀→阶地形成

形成原因:河流均衡期(河流系统本身的波动)、气候变化(降雨、温度)、冰期/间冰期、河口侵蚀基准变化、构造运动。 (3)类型特征如下: ?

①侵蚀阶地(构造抬升)

特点:主要由基岩组成,阶面上没有或者很少有河流冲积物的覆盖堆积,阶地面为河流侵蚀削平的基岩面。

分布:主要分布于河流的上游山区,在下游的冲积平原上很少有这种阶地。

成因:构造抬升,河流急剧下切,水流流速大,冲刷强。 ?

②堆积阶地(两阶段,分内叠和上叠阶地) 特点:全部由河流冲积物组成,无基岩出露。

成因:首先河流的侧蚀加强,拓宽河床,冲积物加积,在河谷中形成宽广的河漫滩;其次河流下蚀形成阶地。

分布:堆积阶地在河谷的中下游最为常见。

根据堆积阶地形成过程中河流下切深度与河流冲积物的厚度的关系,又可分为上叠阶地和内叠阶地两种。 (1)上叠阶地

形成:河谷中已沉积了深厚沉积物,河流下蚀,但并没有切穿原来沉积物层,河谷底部仍保留一定厚度的早期冲积物。

特点:A.新阶地叠置于老阶地冲积物之上(接触关系);

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10级GIS班 张思宇

B.河流每次下切深度小于该阶地冲积物的厚度,河流下切都未达到基岩,说明每次下切与堆积的规模都在减小。

(2)内叠阶地

形成:形成过程与上叠阶地相似,但后期河流下切深度能切穿原来沉积物层,正好达到前一周期的谷底基岩。

特点:A.新阶地叠置在老阶地的内部。 B.河流每次下切都到达基岩,但后期的旁蚀作用较前期小,堆积作用逐渐减弱。

③基座阶地

是由堆积阶地向侵蚀阶地过渡的成因类型。 特点:由两层不同的物质组成,上层为河流冲积物,下层为基岩。

形成:它是由于后期河流下切深度超过了原冲积层的厚度,切至基岩内部而成。 ④埋藏阶地

早期形成的阶地,被后期河流冲积物所掩埋,就形成埋藏阶地。

形成:早期地壳上升,或侵蚀基准面下降,形成多级阶地,而后地壳下降或侵蚀基准面上升,发生堆积,把早期形成的阶地全部埋没形成。

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10级GIS班 张思宇

气候部分

1.近代大气CO2的变化

(P78-79的文字部分,图只是帮助理解,不建议记) CO2源 化石燃料及水泥生产 GTc/a 5.5 ± 0.5 热带土地利用的变化所产生的净释放 1.6 ± 1.0 人工源释放合计 CO2汇 大气浓度的增加 海洋吸收 北半球森林生长吸收 植被施肥 氮沉降 失汇

7.1 ± 1.1 3.2 ± 0.2 2.0 ± 0.8 0.5 ± 0.5 1.0 ± 0.5 0.6 ± 0.3 0.2 ± 2.0 2.地质尺度的气候变化

?

三次大冰期:前寒武纪、石炭-二叠纪、晚新生代(书P116)

3.十万年尺度过去的气候变化

? ?

第四季——冰期间冰期交替; 万年尺度:全新世——大暖期;

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10级GIS班 张思宇

4.千年尺度的气候变化(历史时期,P118) 曲棍球曲线变化;

5.仪测时期气候变化(持续升温,P119)

全球持续增暖;

6.区域大气环流——季风(P95-96)

? ?

东亚季风、西南季风、高原季风(以青藏高原为例,夏热源、冬冷源)

东亚季风 即东亚大陆冬季为蒙古冷高压盘踞,高压前缘的偏北风带来干冷少雨;夏季为印度低压控制,太平洋上的副高加强北进西伸,从高压西部的偏南风带来湿热多雨的特点。 东亚季风区夏季气压梯度比冬季弱,夏季风也比冬季风弱,降水年际变化也比较大。冬季风很强时可影响东南亚、菲律宾群岛甚至更偏南的地方。 ?

西南季风(南亚季风) 即在印度半岛、东南亚以及我国云南等低纬度地区,每年4-10月间(夏季)盛行西南气流,通常称为西南季风。它由行星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季节性摆动而有规律地迁移变化,导致低纬度上两个行星风带相交接的地带风向随季节而改变。 ?

高原季风 夏季,北纬28-36°之间,海拔4000m以上的青藏高原,地表强烈吸收太阳辐射,成为高耸在大气层中的一个热源,它直接加热中高层大气,从而形成一个高温低压区,出现与哈德莱环流相反的环流圈;冬季高原地表是个冷源,为低温高压区,出现与哈德莱环流相似的环流圈

生态部分 一、群落的演替

1.群落演替

指在一定地段上一个群落被性质上不同的另一个群落所替代的现象 2.群落演替类型

原生演替:指发生于以前没有植被覆盖过的原生裸地上的群落演替。

次生演替:指发生在有过植被覆盖和动物生存,后来由于某种原因原有生物被消灭,环境中(主要为土壤中)常常还保留着植物种子或其它繁殖体的次生裸地上的群落演替。 3.群落演替方向

顺向演替:当发生于裸露地或撂荒地的群落经过一系列发展变化,演替方向是朝着群落结构由简单向复杂,生物种类由少到多,群落由不稳定向稳定,并逐渐符合当地主要生态环境条件(如气候和土壤)的演替过程。

逆向演替:指群落由于受到干扰破坏超过一定限度后,朝着群落更加简单化、不稳定的

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10级GIS班 张思宇

方向发展的演替。 4.演替顶级(顶级群落)

生物群落通过顺向演替最终发展成为与当地环境条件相适应,结构稳定的群落。

二、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

1.光对植物的生态作用

①光是地球上一切生命得以生存和繁衍的能量源泉 ②光质

?

生理有效光(光合有效辐射):指被植物吸收并被光合色素利用的光。在太阳光谱中,红、橙光和蓝紫光被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吸收、利用最多。 ?

生理无效光:指不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光,如绿光在大多数情况下为无效光。

③光强

?

光强对植物细胞的增长和分化、体积的增长和重量的增加有重要影响;光还促进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制约着器官的生长发育速度,使植物各器官和组织保持发育上的正常比例。 ?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植物必须通过光合作用生产足够的糖类以弥补呼吸消耗。正是在此过程中光强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及相关方面。 ?

光饱和点:在一定的范围内,植物的光合效率与光强成正比,但当光强超过某一临界限时,光合效率开始下降,此时的光强称为光饱和点。 ?

光补偿点:在某一较低的光强下,光合作用的积累量与呼吸作用的消耗量相当时的光强称为光补偿点。 ?

阳性植物:在阳光充足下生长良好,弱光下生长不良的植物,如黄山松、杉木、柳、杨、桦、槐等。自然分布中,阳性植物多见于阳光充足的空旷地和森林的最上层,如草原和荒漠植物多属此类。 ?

阴性植物:在弱光下生长正常,在强光下生长不良的植物。多见于阴暗处或密林下,如人参、铁杉、红豆杉、紫果云杉。 ?

中生植物:介于阳性与阴性植物之间,如玉兰。

④光周期

?

长日照植物:需14至17小时以上光照才能开花的植物,如小麦、萝卜、蚕豆(高纬、春末夏初)。 ?

短日照植物:需8至12小时光照才能开花的植物,如大豆、烟草、水稻(低纬、夏末秋初)。 ? ?

中日照植物:需经昼夜长度几乎相等的光照才能开花的植物,如甘蔗。

中间性植物:开花对光照长短没有严格要求,如四季豆、蒲公英、番茄、黄瓜。

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10级GIS班 张思宇

2.水对生物的意义

生命起源于水中,同时水又是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

? ? ? ?

水是生物有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水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水是很好的溶剂和介质。

水在4℃时密度最大的物理特性使得任何水体都难以同时全部冻结,成为生物生存至今的一个重要原因。 ?

水的热容量很大,为生物创造了一个非常稳定的温度环境。

三、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①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是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部分组成

? ?

非生物成分:气候因子、有机物质(糖类、蛋白质等)、无机物质 生物成分:生态系统的核心

绿色植物则是核心的核心,分解者使物质循环得以进行,消费者则为非基本成分 生产者:指生物成分中能利用太阳能等能源,将简单无机物合成为复杂有机物的自养生

物。主要是绿色植物。

消费者:指以自养生物或其它生物为食而获得生存能量的异养生物。主要是动物。 分解者:又称还原者,指将复杂的动植物有机残体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环境中,

供生产者重新利用,同时自己也得到食物和能量的生物。主要指细菌、真菌和一些原生动物,也属异养生物。

2.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的性质和相互关系

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10级GIS班 张思宇

土壤部分 ?

土壤简明定义:土壤是在地球表面生物、气候、母质、地形、时间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所形成能够生长植物的、处于永恒变化中的疏松矿物质与有机质的混合物。

一、风化成土

?

风化:接近或直接暴露于地表的岩石,处于新的地球表层岩石圈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发生物质与能量交换的环境,所发生的种种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 ?

风化壳:近地面基岩(或堆积物)经受风化残存于原地的产物组成风化壳。风化壳与下伏新鲜基岩之间的接触关系通常为过渡关系,往上渐变为微风化层、弱风化层、强风化层和全风化层 。

二、土壤过程

土壤主要的成土过程(书P206-208)

?

成土过程:土壤母质中矿物营养元素物质的迁移(有的淋失,有的积聚)。

分类:原始成土过程、淋溶过程、灰化过程、黏化过程、富铝化过程、钙化过程、盐渍化过

程、碱化过程、潜育化过程、潴育化过程、白浆化过程、腐殖化过程

①原始成土过程:生物开始在裸露的岩石或风化的崩解物上着生,并进生物累积。这是土壤

发育的最初阶段,即原始土壤的形成。

②淋溶过程:可溶性盐类和其弱移动物质(包括粘土矿物和有机化合物)由土体内淋失或淋洗

至下部土层。

③灰化过程:在强酸性淋溶作用下,土壤中的铁、铝和有机质发生化学迁移形成淀积层,二

氧化硅在表层残留。

④黏化过程:一定深度土层粘粒的生成或淋溶、淀积而导致粘粒含量增加的过程。尤其在温

带、暖温带的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⑤富铝化过程(脱硅富铝化过程):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土壤中原生矿物遭受强烈分解,盐

基离子和硅酸移动并大量淋失,铁、铝、锰在次生黏土矿物中不断形成氧化物并相对聚积,使土体呈鲜红色,甚至形成结合或铁盘层。

⑥钙化过程:在干旱和半干旱弱淋溶条件下,易溶性盐大部分被淋失,硅铝铁氧化物基本不

发生移动,而钙、镁等盐类就地累积或在土体中发生淋溶、淀积,并在土体的中、下部形成一个钙积层。

⑦盐渍化过程:在干旱及高山寒漠地区,地表水、地下水及母质所含易溶性盐分,在蒸发作

用下于地表或土体中聚积形成盐化层。

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10级GIS班 张思宇

⑧碱化过程:在季节性积盐和脱盐频繁交替作用下,土壤吸收复合体上钠的饱和度很高,水

解后,释放碱质,呈强碱性反应,并引起土壤物理性质恶化的过程。

⑨潜育化过程:土壤长期水分过饱和,铁锰化合物在嫌气的条件下被还原为低价铁、锰。由

于铁、锰还原的脱色作用,上层颜色变为灰蓝色或青灰色的潜育层。同时,低价铁、锰极易流失,使潜育层黏粒部分的硅铝率和硅铁率都较高。

⑩潴育化过程(氧化还原过程):通常在直接受到地下水漫润的土层中,由于地下水位的季节性变化,该土层干湿交替,从而引起铁、锰化合物发生移动或局部淀积,在土体中形成锈纹、锈斑以及含有铁锰结核的土层(即潴zhǔ育层)。

?白浆化过程:土壤表层由于季节性上层滞水,引起土壤表层铁锰还原,并随水侧向流失或

向下淀积,部分则在干季就地形成铁锰结核,使腐殖质层下的土层逐渐脱色,形成粉砂含量高,铁、锰贫乏的淡色白浆层。

?腐殖化过程:有机质在土壤表层聚积,形成暗色腐殖质层。这种土壤的腐殖化过程主要地发生在草原和草甸土中,同时也广泛发生于自然界其他土壤中。

三、土壤环境

1.典型土壤剖面的层次结构:枯枝落叶层、腐殖质、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

①枯枝落叶层(O):以分解的或未分解的有机质为主的土层。 ②腐殖质层(A):土层中混有有机物质,或具有耕作、放牧或

类似的扰动作用。

③淋溶层(E):硅酸盐粘粒、铁、铝等淋失。

④淀积层(B):硅酸盐粘粒、铁、铝、腐殖质、碳酸盐、石膏

或硅的淀积

⑤母质层(C):多数是矿质土层,但有机的湖积层和黄土层等

也划为C层。

⑥基岩(R):坚硬岩石。

2.新鲜土壤剖面划分土壤层次的标志(可能会考!)

?

颜色、质地(粗细)、结构(土壤黏粒黏结的状况)、紧实度(紧实、稍紧实、疏松)、孔隙状况、干湿度(干、润、潮、湿)、新生体(如菌丝体、动物粪粒)、侵入体

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10级GIS班 张思宇

3.土壤形成过程中五大成土因素(书P216-219)

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

四、土壤地理

? 了解所在省份的土壤类型及成土环境(书P223-234)

冰沼土、灰土、弱淋溶土、淋溶土、铁铝土、钙积干旱土、石膏盐积干旱土、盐成土、潮湿土、初育土(雏形土)、人为土、高寒土(高山土)

?地势变化与纬度变化复合,造成成土过程和土壤类型的多样性。 一、铁铝土

砖红壤:

气候:在热带雨林季雨林下发育的地带性土壤,

地形:主要分布在云南南部,西南部海拔800米以下的河谷阶地,丘陵低山区等地。 生物:是发展橡胶、香料、南药、热带水果及经济林木的主要基地

砖红壤水热条件好,成土母质多为花岗岩、千枚岩、片麻岩,砂页岩及老冲积红土层。 成土过程:脱硅富铝化过程和以生物为主导的养分吸收富集过程。 红壤:

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混交林下发育的地带性土壤,

地形:广泛分布于海拔1500~2500米的高原湖盆边缘及中低山地,是云南分布面积最大的土壤类型。

生物:是云南优质烟叶、玉米、杂粮、薯类、小麦等作物的主要产地。 成土母质主要是深厚的古红土和红色风化壳及岩石风化的残及物。 成土过程:是富铝化和生物富集两个过程长期作用的结果。 二、淋溶土 黄棕壤:

气候:温带常绿阔叶林、苔藓林下发育的土壤。

地形:主要分布在海拔1800-2700米的中山坡地上部,分布在雾露多、温度大、植被好、 土壤自然肥力较高、气温偏低的地 方。

生物:可种植马铃薯、小黑麦、白云豆、 兰花籽等粮油作物。 成土过程受 淋溶、粘化及弱富铝化作用的影 响。 三、高山土 亚高山草甸土:

气候:分布在森林线以上的亚高山地带, 植被为亚高山灌丛草甸。 成土母质主要为残积物、坡积物。

成土过程:腐殖质积累作用、氧化-还原作用和淋溶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li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