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利益共同体绑定各种资源:商业模式专家李江涛

更新时间:2024-05-20 02:1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企业以各类有形的或无形的资源为工具来获取利润,并附有一定的社会责任。企业最大的目的是追求利益最大化,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最佳方式就是建立各种利益共同体,绑定各类资源。比如,与客户建立利益共同体,避免客户流失;与员工建立利益共同体,让员工与企业更紧密地合作。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司马迁还说过,人之趋利,若水之就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这就说明,人类有求利致富的本能,这种本能,不须学习,人人都有,生而俱有。求利致富的本能是追求个人财富积累,或经济情况改善的一种本能。为了这一目的,人们可以劳筋骨、忍嗜欲、冒风险,为求财利而赴汤蹈火。

所以说,利益共同体是一种绑定,更是一个真正的合作。要想管理好企业,必须想办法绑定各种资源。

我前面讲过,华为的任正非最早是倒腾电子元器件、彩电的,也卖过交换机。从卖交换机到做交换机需要克服很多困难。当时,交换机有人工交换机和程控交换机,比如我们拨电话,要01办公室,02财务室,人工转接的叫人工交换机,后来才出现程控交换机,自动交换机。任正非先从人工交换机开始,可是做出来以后,拨01不通,02也不通,他解决不了技术问题。但是,任正非没有被困难吓倒,他用优厚的高薪招聘研发技术人员,解决了技术问题。为了打开销售市场,任正非和邮电局局长合作,在当地成立公司,利益分成。有邮电局作为强大的后盾,销售很快就铺开了,任正非赚到了第一桶金。

任正非这种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与他考虑问题的方式不同有关,他不是像大多数人,只让合作仅仅停留在人际关系阶段,而是让人际关系进入利益关系,用利益关系做事,变成利益共同体。他靠利益分成和邮电局捆绑在一起,和这些关键资源建立起长期的利益关系。

同样,在企业内部,任正非也是用利益把研发人员捆绑到华为的。他明白,市场经济关注的就是利益,如果单纯用人际关系做事肯定行不通。基于这一点,任正非提出了“利益共同体”的管理理念。华为绑定员工的一大举措就是让员工持股。

华为员工持股制度始于1990年,当时,华为刚刚成立三年,资金相当紧张,而民营企业融资又非常困难,因此,实行员工持股,可以通过内部集资方式,解决企业发展的资金问

题。随着公司效益的提升和资金来源问题的逐步解决,员工持股制度在担负内部融资任务的同时,演变成了一种重要的奖励分配制度。它与工资、年度奖金、安全退休金等一起,共同构成了华为的薪酬体系。华为员工每年可以获得非常高的分红回报,特别是从1994年开始,华为每年的销售额以几乎翻番的速度增长,员工的股权回报率最高时达到100%。即使在发展速度放缓的2002年,员工的股权回报仍然可以维持在20%。

华为让员工持股的目的是将员工利益与企业长期利益结合起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对公司长远发展的关切度和管理的参与度,形成具有竞争和激励效应的科学的分配制度。全员持股,大大提升了员工对公司的责任感和忠诚度,因为他们知道,在公司获得的每一分利润中,都有他们自己的一份。

任正非正是清醒地意识到,做企业必须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实行不同的管理办法。在发展初期,他用利益把研发人员和销售员捆绑到华为。现在的华为早已实现了超越,很多员工“千里奔华为”不是看重它优厚的待遇,而是看重它能征善战像狼一样勇敢的团队文化。关于企业文化对企业资源的影响,后文会有详述。

不论管理采取何种方式,目的都是为了激发员工帮助企业做“对的事情”,把员工紧密地和企业联系在一起。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世界上人和人之间只有利益关系,企业和员工之间就是简单的物质利益交换关系。但是,在企业发展初期,在老板和员工素不相识没有感情纽带相连时,要让员工相信企业,心甘情愿为企业冲锋陷阵,只能靠利益打动他们。

其实,管理早期就是管人,把人搞明白以后,做任何事情都没有问题。人有社会人和自然人之分,虽然员工来到企业具有了社会属性,可是他们身上自然人的特征依然存在。自然人有什么特点?自由散漫、偷懒,因此才需要管理。

当工业化出现以后,流水线生产使得人变成机器的组成部分,人变成机器的一个零件了。我们看流水线上生产的人有什么特点,比如上螺丝,手工上时上三圈过去了,在流水线上要求工人先上三圈半,还要倒回一点,这就叫精确,像机器一样。在管理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把自然人变成工业化的人。

把自然人变成工业化的人不是一步就可以到位的。因为人有思想,有头脑,不是冷冰冰的机器人,再者几乎每个企业都会有一些刺头员工,像《亮剑》中的李云龙一样令管理者头疼。因此,把人变成工业化的人需要5个步骤,也就是西方工业化大生产改造人的5种方法。

第一是工业优化,第二是科学管理,第三是人际管理,第四是理性系统,第五是企业文化。解决了5个问题就把人改造好了。

把自然人变成工业化的人首先需要解决好利益问题,因为人不是机器,加点油就可以工作,他们需要解决好基本的生存利益问题。

凡是做过招聘工作的人,可能会有这样的体会,当企业招聘人时,有些应聘者总会千方百计要和管理者套近乎。如果碰巧一位应聘者和你很熟,他们得知你就是企业的管理者,通常会不好意思地降低门槛说:“我的要求不高,只要够吃住花销就行。”他们为什么提出先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因为吃和住就是最基本的利益要求,能解决这两个问题,他们工作起来就会安心。

生活中每个人都面对着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都需要最先解决利益问题,员工也不例外。就拿婚姻来说,上海女孩子嫁人至少要求对方有一套房子,有一辆车,另外还得有份工作能养得起她们。如果谁要想娶上海姑娘作老婆,这些基本利益得先保障她。如果是外地移民或者农民工,除非他们的父母在上海有房子。可见,不论工作还是婚姻,都是要先解决利益问题。

当然社会阶层不同,要求的利益也不同。中国社会发展慢慢会进入社会阶层越来越清晰的阶段,身处的社会阶层不同,得到的利益也不同。就像企业中中层管理者和高层管理者的利益要求不同一样,如果企业需要高层管理者,那我们就要像外地人娶个上海姑娘一样,给出他们高待遇。总之,不论员工处于何种阶层,企业管理首先要解决他们的基本利益问题。

利益问题解决了,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了,则需要用企业文化进一步去吸引人,凝聚人。这是因为员工在企业工作久了,会对企业产生感情。再者,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后,已经解决了基本的物质生存问题,也有了更高的精神追求。因此管理需要因时而异,需要人性化,不能总是端着管理者的架子冷冰冰地对待员工,要用企业文化把员工紧密联系在一起。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li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