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方言与仁寿话

更新时间:2023-10-15 15:1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四川方言与仁寿话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10对外汉语

伍润

学号:201002040147

摘要:首先简述四川方言的形成;阐释四川方言与巴蜀文化;仁寿话里的语气词“哆”“喔”和“嘎” 关键词:方言 巴蜀文化 仁寿话

据史料记载四川方言经历了大致几个阶段的发展:上古时期,四川盆地的蜀国和巴国创立了自己的国家以及自己的语言“古巴语”“古蜀语”,并拥有独立的文字系统。秦统一中国后,将中原的语言文字推行到了巴蜀之地,使得古巴蜀语与中原语系互相融合,到汉朝年间,新的巴蜀语与中原华夏语言已相差不大;唐宋年间,巴蜀语已经作为汉语语系中的一种而存在,并在词汇和声调上拥有了自己的特色;宋清时期,这个时期是对现代巴蜀方言影响最深的一个时期。由于宋末蒙古人入侵以及明末连年战争不断,造成历史上两次四川人口大锐减而掀起了历史上两次巨大的“湖广填川”人口迁徙运动。进而造成现代巴蜀方言与湖北湖南方言极其相似,并成为以湖北成都话为基础形成了今天四川官话的体系,一般称之为四川话,四川话的代表是成都

话。

除少数民族地区外,四川方言分布(公认的四川方言分布)如下:

嘉蒲方言区。此地区方言发音较纯,一般是口腔空着吐气发音。分布在乐山、眉山市大部分地区、成都西南郊县、宜宾、泸州等地。

西南官话区。此地区的方言发音如韵母是“an”,声母是摩擦音,则韵母发音较重。比如“吃饭”,“洗碗”等等。分布在成都、绵阳、德阳等地。

贡井方言区。此地区方言发音雄厚,“zh,chi,shi”发音如遇i,则发音分别为四声,二声和一声。分布在乐山的井研县,夹江县,峨眉山市、眉山市的仁寿县(我一直认为我们那儿没有四声,有的只是在三声和四声之间的音并不是四声),丹棱县等郊县、自贡、雅安等地。

仿渝方言区。此地区方言发音象重庆方言。但有个别词发音的不同。例如:“孕妇”读成“run妇”,“花”读作“f a”等等。分布在广元、达州、南充、广安、遂宁、资阳、内江等地。

与汉语其他方言一样,因特有的地域、历史、社会人文等因素,四川方言与当地文化之间也存在着彼此影响的作用。

语言中特定的语音或事物名称会促进某些习俗的形成。四川方言有其独特的语音,因此川渝之地的人常常会因为某些字的谐音,将一些其他地方人们觉得没有任何关系的事物联系起来,出现某些特有的

忌讳词和吉利语,从而影响到一些独特的地方风俗。比如:在四川方言中因为“舌”与“折”、“佘”同音,所以在四川凡做肉铺生意的人,一般都避讳提到“佘(舌)财”。因此,在四川买卖猪、牛舌一般都不直呼其名,一般说成“猪招财”、“牛招财”。这种类似的避讳在四川射洪一带也有,在这一带的人们如果姓“佘(she)”都读做“梭(suo)”,也是为了避讳“折(佘)财”这一说法。同样的,四川人也习惯将与“佘”同音的“蛇”叫做“梭二棒”或“梭老二”。总之就是避讳提到“佘”字。

地域特定的历史、地理条件以及人文、社会文化环境对语言的影响和制约。 “湖广填川”是中国移民史上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这次长达一百多年的大规模移民运动对四川有着深远的影响,就语言上来说,这次移民使得被移民地区方言与外来方言共存交融,进而影响原有蜀方言,逐渐形成了“新”的四川方言。至今在四川人口中的,多数并非移民前的蜀方言,而是随移民而来的各地方言,其中又以楚方言居多。因此,经过长时期的交流融合,四川方言变化为以湖北、成都和重庆方言为主,湖南长沙、永州、宝庆方言为次,混杂其他方言的基本格局。其中尤以语音最为明显。例如,在清朝前期的诸多移民中以湖南移民数量最多,因而在长期的交流融合中,逐渐形成了以湘方言为基本口音并糅杂其他语音的方言,如把“布(bu)”说成“博(bo)”、把“木(mu)”说成“磨(mo)”、“六(liu)”说成“落(luo)”、“辣(la)”说成“勒(le)”等。再例如川东地区,早期迁徙入达州的移民主要是江西人士,到了移民运动的中后期,江西移民更是蜂涌

而来,在这一移民群体中商人以其强大的经济影响力导致江西方言最终成为达州方言的主体。至今仍能在达州方言中发现,诸如:将你/泥(ni)说成(yi)、女(nv)说成(yu)、尿(niao)说成(yao)、年(nian)说成(yan)、牛/扭(niu)说成(you)等江西方言的影子。

特有地理环境的影响。山多、沟多、坎多,是四川特有的地理环境。于是在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中就产生了很多与沟沟坎坎有关的词语,例如:“拿不过沟、翻不过坳”、“爬坡”、“上坎”、“翻山”等方言词语。再比如,由于重庆地处长江和嘉陵江的交汇处,不少区域都在沿江地带,因此也出现了许多与江河、码头有关的语言,例如,重庆人将“弄虚作假”叫做“踩假水”;“事情没办成”叫做“事情水了”;“找错了人”叫做“找错码头”;“哪儿出现了问题”叫做“哪河水发了”等等,以上俗语皆因重庆特殊的地理环境而产生。

历史原因以及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川渝民间,人们习惯将内裤俗称为:“裤”,这一叫法与古时农耕习作有关。最初“裤”是指旧时流行于四川民间的一种长度在膝盖上下的便裤。当时,此裤只被富裕人家当作贴身内裤,但广大的下层劳动人民却经常直接外穿,因为此种便裤既省布,又不影响观瞻。尤其对农耕人民来说,十分方便劳作。我国古代民间基本自己纺布织衣,由于工艺流程的原因,原色布要比有色布便宜许多,因此裁剪这种便裤时,为了节省,腰部都多用土白布缝制,然后再用一根带子将其固定在腰部,由此便被称作“腰

(yao)裤”。久而久之,“腰(yao)裤”读音变调为“窑(yao三声)裤”,成为现在仍在说的内裤俗称。再比如,四川方言中“打牙祭”(指吃肉、开荤)这一俗语也与古时军旅文化有关。“牙祭”本是古时军营中的一种制度。在古代,将帅的营帐前,往往立有一根饰以象牙的大旗,叫做“牙旗”。每月初二、十六都要宰杀牲畜来祭牙旗,称为“牙祭”。而祭牙旗的牲畜肉(又称为牙祭肉),不可白白扔掉,往往是将士们分而食之,称为“吃牙祭肉”,因此后来四川人就俗称“吃肉”为“打牙祭”。“打牙祭”是四川人就成了用来代替吃肉的一个名词。

地方戏剧文化因素的影响。在四川方言中有一组词:“幺台”、“幺不倒台”、“过潮、“做过潮。这组词都带贬义,“幺台”有事情结束了,垮台、下台的意思。“过潮说的是,表面现象,花招、花样,故意做作的假样子。“做过潮的意思是,做表面现象,耍花招,摆花样,让人看其故意做作的假样子。不难看出这组词与戏剧有着密切的关系。“过潮是戏剧的一个术语,是传统戏剧舞台的一种调度手法。这一手法主要是通过一系列虚拟的动作来弥补戏剧舞台表演中涉及到长途跋涉、追逐、逃亡,以及较大的空间位置转移时不便表演的局限。于是,方言在吸收了“过潮这一戏剧术语后,就为其赋予了“耍花招、摆花样”的意思。现在这个词在口语依然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形式也很多样,有“走过潮、“过场多”、“走啥子过场嘛”、“没得过潮”等等用法。另外还有一个有关戏剧的例子“打假叉”。打叉是川剧武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lh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