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传

更新时间:2024-02-19 09:38: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邹忌讽齐王纳谏》《贾谊传》对比阅读答案

【甲】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

孙叔敖为楚令尹①,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②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③,孙叔敖正衣冠而出见之,谓老父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④,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⑤。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⑥,官益大而心益小⑦,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选自《贾谊传》)

注释:①;令尹:楚国官名,相当于宰相。②老父:指老人。③吊:哀悼,吊唁。④垢(gu):通诟,辱骂。⑤患处之:祸患就会降临到他那里。⑥意益下:指为人更谦恭。⑦心益小:思想越谨慎小心。

23.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一国吏民皆来贺 有一老父粗衣 B.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吾孰与徐公美

C.朝服衣冠 有一老父衣粗衣 D.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吾妻之美我

24.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

A.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 )

B.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 )

C.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 )

D.敬受命,愿闻余教 ( )

25.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⑵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

26.甲、乙两段所谈的都是进言纳谏之事,其中邹忌和老父的劝说方式有什么不同?二者的成功劝说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5分)

【答案】

23.C(2分)

24.A.闻:使听到 B.私:偏爱 C间:间或,偶然。 D.余:其余的。(4分)

25.⑴一年之后,即使有人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以进谏的了。(2分) ⑵身份显贵以后就对别人傲慢的人,老百姓就会离开他。(2分)

26.邹忌用暗示、类比的方式委婉规劝,易被人接受;(1分)老父以吊唁这种极端的方式规劝,有极强的警示性、寓意性,但不容易被人接受,若不遇贤者,恐有祸患。(1分)启示:一是被劝者要从善如流,虚心、诚心接受他人的规劝。(1分)二是劝人者要敢于进言,天下人管天下事。(1分)三是我们说话要注意对象,要讲究方式方法。(1分)(2010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语文试题)

篇二:《邹忌讽齐王纳谏》《贾谊传》比较阅读答案

(2010内蒙古赤峰市,2326,15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2页)

孙叔敖为楚令尹①,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②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③,孙叔敖正衣冠而出见之,谓老父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④,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⑤。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⑥,官益大而心益小⑦,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选自《贾谊传》)

注释:①;令尹:楚国官名,相当于宰相。②老父:指老人。③吊:哀悼,吊唁。④垢(gu):通诟,辱骂。⑤患处之:祸患就会降临到他那里。⑥意益下:指为人更谦恭。⑦心益小:思想越谨慎小心。

23.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一国吏民皆来贺 有一老父粗衣 B.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吾孰与徐公美

C.朝服衣冠 有一老父衣粗衣 D.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吾妻之美我

24.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

A.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

B.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

C.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

D.敬受命,愿闻余教( )

25.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2)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

26.甲、乙两段所谈的都是进言纳谏之事,其中邹忌和老父的劝说方式有什么不同?二者的成功劝说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5分)

【答案】23.C(2分)

24.A.闻:使听到 B.私:偏爱 C间:间或,偶然。 D.余:其余的。(4分)

25.(1)一年之后,即使有人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以进谏的了。(2分) (2)身份显贵以后就对别人傲慢的人,老百姓就会离开他。(2分)

26.邹忌用暗示、类比的方式委婉规劝,易被人接受;(1分)老父以吊唁这种极端的方式规劝,有极强的警示性、寓意性,但不容易被人接受,若不遇贤者,恐有祸患。(1分)启示:一是被劝者要从善如流,虚心、诚心接受他人的规劝。(1分)二是劝人者要敢于进言,天下人管天下事。(1分)三是我们说话要注意对象,要讲究方式方法。(1分)

篇三:古代表示官职任免

1)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如《(指南录(后序)中的“于是辞相印不拜”,就是没有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去就职。

(2)除。拜官授职,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一句中的“除”,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

(3)擢。提升官职,如《战国策·燕策》:“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

(4)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5)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就是贬官。

(6)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如《国语》:“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

(7)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

(8)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如《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古代官职任免升降常用术语举例

一、关于任职授官的有:

1任(担当,担任)《史记?蒙恬传》:“恬任外事,

而毅常为内谋。”(毅,蒙毅,人名) 2授(授官,任命)《汉书?翟方进传》:“遣使者持黄金印、赤韨縌,朱轮车,即军中拜授。” 3除(任命,授职)李密《陈情表》:“除臣洗马。” 4拜(授给官职)《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拜

亮为丞相。”

(二)用于布衣任官的多为“征、辟、荐、举、起、拔、

点”等:

1征(征召,特指君召臣,即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古时写着“徵”,现简化成“征”)《史记?吕太后本纪》:“赵相征至长安,乃使人复召赵王。”

2 辟(音bì,征召,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晋书?谢安传》:“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当初受司徒府征召,拜官为佐著作郎) 3荐(推荐,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古时写着“薦”,现简化成“荐”)《三国志?

魏书?郭嘉传》:“(荀)彧荐嘉。”

4举(推荐,推举,也指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孟子?告子下》:“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

海,百里奚举于市。”

5起(起用人任以官职或重新启用,任以官职)《战国策?秦策二》:“不如召甘茂于魏,召公孙显于韩,

起樗里子于国。三人者,皆张仪之雠也。” 6提(提拔)《北史?魏收传》:“然(魏收)提奖后辈,以名行为先,浮华轻险之徒,虽有才能,弗重

也。”(名行:名望和德行)

7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李白《与韩荆州书》:

“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

(三)此外,还有:

1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封号或爵位)《孔丛子?答问》:“(陈涉曰)六国之后君,我不能封也。”《史记?李斯列传》:“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

(后一例“封”动作名用)

2赠(用于追封已故者以爵位)《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步夫人卒,追赠皇后。”

3赐(赏赐有功之臣以爵位)《汉书?苏武传》:“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

内侯。”

4赏(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官职、官衔或爵位)《谭嗣同》:“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

世凯,特赏侍郎。”

二、关于提升职务的有:

1擢、升、拔擢(用于由低级到高级的升迁)《汉书?赵充国传》:“擢为后将军。”(后将军:武官名。)李密《陈情表》:“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2进(用于较高职务)《史记?孙膑传》:“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

3起复(恢复原职务)《红楼梦》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判断葫芦案》:“雨村道:“你說的何嘗不是。但事關人命,蒙皇上隆恩起复委用,正竭力圖報之時,豈可因私枉法,是實不忍爲的。” 4超迁、超擢(越级破格提升) 《谭嗣同》:“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等同参预新政”。《史记?贾谊传》:“孝文帝说之,超迁,一

岁中至太中大夫。”

三、关于调动职务的有:

转、移、调、徙(一般的调动,调迁)《汉书?袁盎传》:“调为陇西都尉。”《史记?淮阴侯列传》:“徙齐王信为楚王。”《宋史?理宗纪》:“程大元、李和以下将士六百一十三人补转官资有差。”

1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汉书?翟方进传》:“方进转为博士。数年,迁朔方刺 史。”《后汉书?张衡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2出(指出京受任)《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指张衡离京任河间王的相。)

3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诸葛亮《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4补(补充缺职或由候补而正式任命)《汉书?萧望之传》:“是时选博士谏大夫通政事者补郡国守相,以望之为平原太守。”

四、关于兼职的有:

领(本职之外兼较低它职)《晋书?谢安传》:“又领扬州刺史。”《宋书?范晔传》:“(范晔)服终,为征南大将军檀道济司马,领新蔡太守。”(服终,为父亲服丧结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la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