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

更新时间:2023-08-14 23:53:01 阅读量: 人文社科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

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

分析高坪区2004-2009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4-2009年高坪区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高坪区2004-2009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1317例,无死亡病例,年平均发病率40.21/10万; 4~7月份为发病高峰,占总发病数的60.82%,以学生1034例(78.51%)为主, 4~10岁组占发病总数的88.38%。结论 高坪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人群以学生和托幼儿童为主,4~7月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致的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强度较大,易在儿童特别是托幼机构儿童和学校中发生流行或暴发,可造成严重并发症【1】。为了掌握南充市高坪区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对高坪区2004-2009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疫情资料来源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人口资料来源于高坪区统计局。

1.2方法 采用Microsoft Excel2003对资料进行录入及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流行概况 2004-2009年全区累计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1317例,占同期法定传染病的报告数的15.65%,占同期丙类传染病发病数的69.50%。年发病率波动在10.93/10万~74.37/10万,年平均发病率40.21/10万,无死亡病例,各年报告发病率见图1。

图1 2004-2009年高坪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

2.2 流行特征

2..2.1 时间分布 全年均有发病,其中4~7月发病数最多(801例),占全年发病数的60.82%,8~10月发病数相对较少,11月~第2年1月又逐渐增多(图2)。

图2 2004-2009年高坪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时间分布

2.2.2 人群分布 1317例病例中,男性发病807例(61.28%),女性发病510例(38.72%),男女性别比为1.58:1。年龄最小的9月龄,最大的74岁,4~10岁组发病人数最多(1164例)占发病总数的88.38%。患者主要集中在学生1034例(78.51%),托幼儿童130例(9.87%),散居儿童86例(6.53%)。

2.2.3 地区分布 全区32个乡镇均有病例发生,发病数前10位为白塔街办(155例),江陵镇(148例),清溪街办(147例),胜观镇(97例),龙门镇(84例),斑竹乡(65例),小龙镇(64例),东观镇(56例),浸水乡(56例)发病较多,共占发病总数的66.21%,其中斑竹乡、江陵镇、胜观镇分别于2005、、2006、2009年发生过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 3 讨论

高坪区2004-2009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数量占同期法定传染病的报告数的15.65%,占同期丙类传染病发病数的69.50%, 2005-2008年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2009年又大幅回升,全区32个行政乡镇均有发病;全年各月均有发病,高峰在4~7月,男性发病多于女性,以4~10岁儿童为主。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2],属国家丙类法定传染病[3]。由于呼吸道传染病传播较为便捷,加之学校和托幼机构的人群较为集中,因此极易造成流行和暴发。学校应当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和《学校和幼托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要求,建立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

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

制度【4】。

流行性腮腺炎最长潜伏期为25d【5】,患者在潜伏末期即具有高度传染性,因此隔离患者对控制传染病尤为重要,隔离期一般2~3周[6]。2007年以前腮腺炎减毒疫苗在未列入国家计划免疫内,采用的自愿、自费的方式进行推广,因此在人群中存在一定的免疫空白。只有加强疫苗的推广才能从根本上达到控制该病的目的,西方发达国自1967年前后开展本病的疫苗接种预防免疫以来,发病率已大大下降[7],目前麻腮疫苗和麻风腮疫苗已经纳入了国家免疫规划【8】,加强疫苗推广,确保冷链运行,保证疫苗质量,提高适龄儿童的接种率,消除免疫空白,是预防和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的关键。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l5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