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伤辅导
更新时间:2023-12-08 06:4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哀伤辅导,鼓励“忘却”还是“存留\当代依恋理论的新视角
面对亲人的不幸离去,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帮助丧亲者?是劝说他尽可能地“忘却”与去世亲人有关的一切联系,还是劝慰他“亲人并没有离去,而在你我的心里”?丧亲者与去世亲人之间的心理联结是否无害甚至有益呢?
这是心理学家们长期争论的问题,也是从事悲伤辅导的心理咨询师时常遇到的困惑。 传统上,人们总是鼓励丧亲者走出悲伤,尽快地融入现实生活中去。他们的理由很显然,丧亲者需要去接受亲人已经不在的现实,去尽早适应一个“不再有他”的“陌生”世界。然而也有心理学家认为,最理想的解决办法不是在心理上完全放弃。相反,他们认为,重新构筑与去世亲人之间的心理联结在一定程度有助于丧亲者恢复与他人的活动与联系。 最近,在刚刚出版的《心理学评论》上,荷兰Utrecht大学的心理学家Margaret Stroebe等人整合了以往的大量研究,提出应根据不同的依恋类型给予不同的悲伤辅导,为上述争论提供了一个新颖且颇为全面的解决方案。笔者拟用两期介绍他的主要理论和观点,也为悲伤辅导提供一个更具操作性的理论指导。
说来你也许不信,预测一个人在丧亲后的反应,居然要追溯到他出生后的最初几年…… 依恋
依恋(attachment)是指婴儿从出生到三岁之间和照料者之间形成的一种温暖、亲密而持久的情感关系。一旦形成稳定的依恋关系,婴儿乐于依偎在照料者(一般是母亲)身边,如果照料者离开,他们会探寻着、哭叫着召唤她回来。
研究依恋的著名心理学家鲍尔比(John Bowlby)认为,婴儿时期普遍存在的依恋现象是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行为系统之一。通过依恋行为它让照料者随时留在婴儿身边,保护婴儿不受环境伤害。
然而依恋行为还不仅仅是保证婴儿的生理安全,鲍尔比在几十年的观察中发现,在孤儿院长大的儿童,经常表现出各种各样的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比如很难与别人建立亲密持久的人际关系。他相信正是孤儿成长过程中依恋的缺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 心理学家艾恩沃斯(Mary Ainsworth)应用“陌生情境测验”将婴儿区分为四种不同依恋类型。
第一类是安全依恋型(secure),这一类人数最多,约占60%。他们与母亲分离时明显不安(担心、惦记等),母亲回来时主动迎接(热切地扑向母亲、要母亲抱等),与母亲亲热一会儿之后很快平静下来并继续玩耍;
第二类是不安全-回避型(insecure-avoidant),这一类约占20%。 他们总是专注于玩具或周围环境事物,母亲离开时不哭不闹、无动于衷,母亲回来时似乎视而不见甚至回避,与母亲分离或重聚都表现得比较冷漠;
第三类是不安全-矛盾型(insecure-ambivalent):他们表现为过份地“粘”着母亲,母亲离开时非常愤怒或十分消沉,母亲回来时却又行为矛盾,一下子哭着要母亲抱,真的要抱他了却又赌气似地“硬要”挣脱出来。与母亲重聚并不能使他们得到安慰并平静下来。这一类儿童约占10%。
还有一类称为不安全-不规则型(insecure-disorganized): 他们时而表现为第二类,时而表现为第三类的情形,不太规则。后三种类型都称为不安全依恋型。
大量的跟踪研究表明不安全依恋类型的儿童成长到青少年后就表现出较多的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而安全型的儿童则更为和善,也更乐于与人交往,甚至在认知上也比不安全依恋型发展得更好。
依恋类型的形成及持久影响
不同依恋类型是怎么形成的呢?除了和儿童自身的气质有一定关系之外,抚养者的气质特点及养育方式是最重要的因素。照料者如果对儿童冷漠、忽视,儿童则可能形成不安全-冷漠依恋类型,而照料者如果喜怒无常,婴儿无所适从,则较可能形成不安全-矛盾型。
学者Kobak等人提出不安全-逃避型儿童发展出去活化策略(deactivating strategy),主动将注意从与依恋有关的信息上转开,尽可能地忽视那些痛苦线索,并试图超然于依恋经验之外。这样有助于个体忽视或减轻其自觉痛苦程度和对支持的需求。而不安全-矛盾性儿童则发展出超活化策略(hyperactivating strategy),他们似乎夸大那些引起痛苦的依恋线索,以便更多地唤起母亲对他们的关注。前者用冷漠来抵御照料者的忽视,后者用看似矛盾的哭闹来“抗议”照料者的忽视。不安全-不规则型儿童则由于照料方式的不稳定,所以也以较混乱的方式表现出不一致性来。
更让人感到吃惊的是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的成人依恋研究,结果发现成人中有着与婴儿期几乎一一对应的依恋类型,各类型在人群中所占比率也几乎一样!这也许意味着依恋类型一旦形成,将终生受到影响而难于改变。
这该如何解释呢?鲍尔比认为在依恋关系中,婴儿逐渐形成了一套“内部工作模型”(internal working model),也就是在婴儿头脑中无意识地表征了照料者和自我的关系,并以此作为基本的人际关系模型对世界和他人产生预期。表一列出了四种依恋类型的“内部工作模型”对自我和他人的表征。
表一、 四种依恋类型的“内部工作模型”对自我和他人的不同表征 自我
他 人 ++ (安全型) +- (不安全-矛盾型) -+ (不安全-冷漠型) -- (不安全-不规则型)
一个得到悉心照料的安全型孩子形成的“内部工作模型”是父母是可靠的,能及时回应自己的任何要求,世界和他人也是安全的、没有威胁的。而不安全型的儿童可能产生3种不同的表征,分别对应于3种不安全依恋类型。
不安全-冷漠型孩子形成的“内部工作模型”肯定自我价值但认为他人是不可靠、不安全的。
不安全-矛盾型的儿童则肯定他人而否认自我的价值。
不安全-不规则型则对他人和自我都不信任,没有什么能给他确定和安全感。
“内部工作模型”在某种程度上是自动化的、难于觉察的,有学者提出模型在婴儿期就已经神经环路化,因而在一生中难以改变。
也就是说,成人将很大程度上保留有婴儿期形成的“内部工作模型”,因而在面临丧亲事件时,不同的依恋类型将自然而然地有不同反应和表现。Margaret Stroebe提出悲伤辅导应以此为基础,因人而异地进行辅导。
何种方式更好呢?似乎都有一定的合理性。那么如何把它们统一起来呢,在实际的操作用又如何把握呢?荷兰Utrecht大学的心理学家Margaret Stroebe等人依据依恋理论提出了一个颇为全面的解决方案,同时为悲伤辅导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依恋类型和情感表达
人们在幼年时期形成了不同依恋类型,分别为安全依恋型、不安全-回避型、不安全-矛盾型和不安全-不规则型,相应地形成了不同的“内在工作模型”,即内在的对自我和他人的不同感受和预期。
如安全依恋型的儿童由于受到父母及时良好的照料,他们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我是爸爸妈妈的宝贝”),同时认为他人是可信任的(“爸爸妈妈很爱我!”),跟踪研究也表明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往往会表现的更自信和开放,也更愿意和他人合作;
而不安全依恋型的儿童由于没有得到良好而及时的照料而缺乏内在的安全感,但由于不同的照料方式他们表现出的三种不同依恋类型:不安全-回避型的儿童对父母持有负面的看法(“他们总是不管我”)但肯定自我的价值(“我很强,他们不管我我也可以自己玩”),他们回避内在的情感要求,用冷漠和自足来应对外界。在成年期他们往往情感较为淡漠,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和拥有的“力量”,很难相信他人,也不愿意与他人有着过于紧密的联系;不安全-矛盾型的儿童怀疑自己的价值,但试图紧紧地抓住父母的爱,他们常常通过无休止的哭闹不让父母亲离开,但真的回到身边时他们又在生气(“刚才你们怎么不管我!”),在不在父母身边他们似乎都难于真正安心。成年期后的他们往往渴求他人的关爱,但又缺乏内在的自信,因此表现出对情感的过度依赖和苛求。而不安全-不一致型的儿童则兼有上述两种类型的行为,他们在成年期后自我描述常常是混乱的,有时似乎很相信自我的能力和价值,有时又似乎全无信心,完全依赖于他人对他的情感。
许多研究发现不同依恋类型的人对丧亲的情感表达也各不相同。安全依恋型的人为失去的亲人而悲伤,也愿意把内心中的悲痛和怀念向自己亲友述说。他们心中仍然保有逝去者的位置,但会渐渐地有所弱化,而逐渐地把生活重心转移到现实生活上来。
不安全-回避型的人或表现为忙于处理具体事务而“无暇”悲伤,或表现为压抑甚至否认自己有悲伤的情绪。不安全-矛盾型的人则是另一类表现,他们似乎被悲伤完全压垮了,无法接受一个没有亲人的陌生的世界。他们报告说自己脑海里常常不由自主地想起亲人和过去的生活,即便在亲人逝去很久后,有些人也仍然沉湎于过去而难于自拔。不安全-不一致类型的人对去世者的陈述则常常混乱而缺乏一致性,似乎有时候他们被某种想法抑制,而有时候又被突如其来的某种想法所控制。 丧失导向和恢复导向
区分丧亲后的两类生活经历对分析丧亲者的心理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一类称为丧失导向的经历,包括悼念、不时感到的悲痛和否认生活需要改变等等;另一称为恢复导向的经历,包括接受生活中出现的变化、尝试做一些新事情、转移注意力、否认或逃避悲伤和接受生活中出现的新角色和新的关系。
丧失导向的经历和丧亲直接相关。恢复导向的经历则是处理丧亲带来的间接影响,如身份或角色的改变(如从“妻子”变为“寡妇”),又如过去有人操持家务和管理家庭的费用开支,亲人亡故后,丧亲者得努力学会这些技能。
回到上节描述的依恋类型和情感表达关系,我们这时能够用更简洁明晰的话进行总结:丧亲者的日常生活经历一般包含丧失导向和恢复导向这两类生活经历。安全依恋型的人能够往复于丧失导向和恢复导向的活动之间,具有一定的灵活变通性(flexibility);而不安全依恋类型的人则往往偏执于其中一端,或完全被丧失的体验所淹没(不安全-矛盾型),或表现得漠不关己似乎自己“刀枪不入”完全不受影响(不安全-逃避型),或同时出现两种矛盾的体验(不安全-不一致型)。(见图一)
图一
日常生活经历 丧失导向 悼念 不时感到悲痛 否认/逃避生活的 变化 往返于两端 恢复导向 接受生活的变化 尝试做一些新事情 否认/逃避悲伤 接受新角色、关系
区分不同类型 分别给予辅导
既然丧亲者表现的种种症状往往与其依恋类型相关,学者Stroebe等人提出,在悲伤辅导中应根据丧亲者的不同的依恋类型,采用相应的悲伤辅导方式。
由于安全依恋型的丧亲者并不偏执于一段,因而他们在一段时间后一般能够“自愈”,逐步地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中。因此不需要过多地进行干预,而只需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情感支持。
心理学家Penebaker等人的研究表明,内在的情感适度表达有益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参见笔者去年文章《说出你的难过与思念》)。由于不安全-逃避型的丧亲者往往逃避、压抑甚至否认与逝去者之间的内在情感,因而可能在将来影响他们的健康。心理咨询师在辅导时应当采用适当的方式解除其看似“刀枪不入”的“盔甲”,促其直面内心的情感,从而适当地宣泄其内在的积郁或是悲伤。
与之相反,丧亲中不安全-矛盾型的人常常会沉入“无尽”的悲伤中,他们终日闷坐茶不思饭不想,生活似乎在亲人去世之时就结束了。这时,心理咨询师在辅导中应当促使他们尽量离开与丧亡者相关的事物,更多地参与一些新的社会活动,如鼓励他们参加集体运动或参与一些社区团体和公益活动。这样慢慢地,通过适当的恢复导向经历,他们也许能够在生活中重新找回生命的“重心”,回归到生活的正常轨道来。
而面对不安全-不一致型的丧亲者,由于他们表现出自我描述的不一致,心理咨询师在悲伤辅导中应让他们有更多的倾诉机会,以帮助他们发展出关于逝去者的一致性陈述。
悲伤辅导,鼓励“忘却”或者“留存”?答案是应该依据不同的情形分别对待,这又再次印证了那句老话“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在当代依恋理论的新视角下,丧亲者的心理图景的描绘更趋完整,对于悲伤辅导咨询师们也有了更具操作性的指导原则。
正在阅读:
哀伤辅导12-08
有关环境类网站大全03-10
行测 - 图文04-03
科目三考试必须注意事项及技巧05-16
离别感言优秀6篇04-03
详细介绍北京地区二手车置换、购车指标更新、新车上牌流程08-07
简述水处理的十大方法(一)11-30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哀伤
- 辅导
- 行政法学试卷1
- 2015年咨询工程师考试政策与规划备考题最新考试试题库(完整版)
- 三大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的可行性和障碍性因素
- 生物化学习题(附答案)
- excel自定义名称隐藏和显示方法
- 黔西南州2015年中小学州级骨干教师认定人选公示(1)
- 挑板雨篷计算书
- 渔家傲秋思教学设计与反思 - 图文
- 四爷党 -
- 讨论: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现实意义
- 东南大学 微机原理 微机系统与接口 实验三 四 实验报告 自动化学院
- 土木工程施工复习题(附详细答案)
- 2013浙教版科学七上期末复习总结知识点 - 图文
- XX年规建办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 汽轮机技术监督标准规范知识题库
- 设置学生作业服务器FTP账号的方法
- 色谱分析概论习题
- 缩句练习
- 15秋北航《C语言程序设计》在线作业三答案
- 《创新思维与实践》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