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四年级下册)

更新时间:2023-05-08 14:2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8——2019 第二学期四年级下册

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莱州市双语学校张成菊《小学信息技术》泰山版,共六册。本教学计划是针对小学信息技术第四册(四年级下)。

一、教材分析

小学信息技术第4册教材,包括三个单元,共10课时。第一单元《记录精彩瞬间》、第二单元《讲述家乡故事》、第三单元《体验智能技术》。三个单元的教学内容相互独立,涉及多个软件的学习。对四年级学生来说,用十节课的时间学习教材中的内容,知识量比较大。

第一单元《记录精彩瞬间》,主要的学习活动是展现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从用手机拍照、“AR”萌拍到数字化图像处理软件处理照片,让学生尝试用图像处理软件美化自己的照片。主要内容包括使用手机自带相机APP软件进行拍摄,使用“美图秀秀”网页版在线美化照片,添加特效和边框,对人像进行美容美颜、祛斑、瘦身、瘦脸等,让照片在经过处理后更美观。

第二单元《讲述家乡故事》,学习内容PPT演示文稿的制作。本单元主要的学习活动以用PPT创作简单的数字故事为主,引导学生用一组图片讲一个故事,进而引导学生为图片添加文字说明。这样制作出的PPT故事性更强,也能让读者更清楚图片的内容,最后引入动画、音乐。这些学习活动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让故事完整、生动起来。

第三单元《体验智能技术》,主要是通过学习声音识别、文字识别、生物识别、家用智能产品的工作原理,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人工智能、认识身边的人工智能,了解工人智能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人工智能对我们来说并不是遥不可及。通过学习人工智能技术,感受人工智能技术给生活带来的便捷、高效、安全,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及现状,合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树立科技服务生活的观念。

2018——2019 第二学期四年级下册

本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可能在课堂上无法完成。如:手机拍照、智能硬件等。对这部分知识,可布置学生提前在家里完成,或老师提供素材。

二、学生学情分析

本学年,四年级共有11个班,四年级的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性强。随着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普及应用,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一些教材中的学习内容。如:手机拍照、指纹锁、人脸识别等。但学生对这些内容的认识大多停留在表层认识层面,很少从艺术性、原理等方面进行深层的思考。

第一单元《记录精彩瞬间》,绝大多数学生都会用手机拍照,但对构图、修图等技巧性功能,可能大多学生没有研究过。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眼高手低”的问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讨论等环节,激发学生对知识深入探讨研究的兴趣。

第二单元《讲述家乡故事》,PPT演示文稿的制作。由于老师们上课的课件大多是用PPT制作,学生比较熟悉。另外,在第二册(三年级下),学生学习过Office 办公软件中的Word文档编辑软件。所以,学生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在本单元学习中,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知识迁移、尝试学习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第三单元《体验智能技术》,学生可能接触过部分智能技术,如:指纹锁、人脸识别等。但绝大部分学生仅限于认识、好奇、应用的层面。对人工智能的原理并未深入了解,大多数学生对此还是感到非常的神秘。所以,本单元可以用提问、讨论、搜索资料等方式,引导学生从理论上去认识人工智能的原理。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和学情分析,制作如下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记录精彩瞬间》,主要让学生学会用手机或相机拍摄出画面清晰、主题明确的照片,并会用修图软件对相片进行后期处理。在活动过程中发现并体验生活中的美。

第二单元《讲述家乡故事》,通过制作数字故事,学习PPT演示文稿的制作,能制作出包含文字、图片、声音等素材的动态多媒体作品。在作品制作的过程中,

2018——2019 第二学期四年级下册

学习如何合理组织、有效表达信息。

第三单元《体验智能技术》,用贴近学生实际的例子,感受人工智能的核心理念,将高深的科技转化为学生可以接受的实际应用,并认识人工智能的本质。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拍照并会处理照片;会制作简单实用的PPT演示文稿;了解人工智能技术。

难点:让学生感受作品(照片和PPT)的美,激发对新技术的关注与向往。

五、教学措施

一)课堂教学模式

1、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究式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来获取知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分成个体的自主探究与合作式自主探究两种形式。如今的信息技术应用非常广泛,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信息技术,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日常生活与学到的小学信息技术来命题,组织学生分析生活中的信息技术。

2、分层教学模式,实现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模式是一种建立在素质教育理念下,通过“因材施教”的观念而发展起来的。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通过分层教学模式能够区分学生之间的差异,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进行分层次教育,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以及不同的考核标准,最大限度地提升每一位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比如学生与学生之间受家庭背景的影响,他们之间的计算机基础也不一样,通过分层教学模式可以让计算机基础好的学生学习到更高层次的信息技术,同时也能够让基础差的学生学习到基础的信息技术。

二)构建新型独立自主学习课堂学习模式

构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主动地,积极地获取知识的过程,而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的过程,在学校里,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

2018——2019 第二学期四年级下册

建构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过程。因此,只有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参与到教与学的整个活动中,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成为信息的获取加工者。在课堂教学模式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方针,把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处理能力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学生可以独立自主地学习、探究式的学习。教师是这一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培养学生在知识探索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根本性转变。

1、学生是学校课堂的主体,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在学校要实现几个转变:教学主体从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即老师由讲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学生学习构建知识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究学习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教与学的整个过程中,才能培养他们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

2、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互动式教学中探索学习。

合理趣味性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课题的是否成功引入,能够决定一节课的效果成败。选取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讨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适当的给予学生一些帮助,比如提示问题的解决策略和解决问题的注意事项,实现课堂教学的良好局面,激发出学生的学习需求,真正实现课堂的高效互动。

3、整合学科资源。

信息技术课程不是学习信息技术本身,而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学习工具,整合到其他学科中,实现知识的获取来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

六、业务学习

本学期教材更新,添加了许多新的知识。加大教研力度,集全体成员之智慧,研讨学习、集体备课,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2018——2019 第二学期四年级下册

七、教学进度:

周次教学内容

第一周第1课《手机拍照记成长》

第二周第2课《秀秀美图更漂亮》

第三周第3课《美容瘦身变模样》

第四周阶段练习

第五周第4课《家乡处处是景色》

第六周第5课《绿水青山欢笑多》

第七周第6课《花瓣飘落添秀丽》

第八周第7课《广场舞动醉人歌》

第九周阶段练习

第十周第8课《声音图像变文字》

第十一周第9课《生物识别巧利用》

第十二周第10课《家庭卫生大扫除》

第十三周综合练习

第十四周期末检测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kv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