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
更新时间:2023-05-15 07:1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文化
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
——文化产业发展应因地制宜
姓名:李金 学号:0909210034
班级:0959 专业:文化产业管理
摘要:
中国地域幅员广阔,塑造了丰富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资源。在建设特色社会主义市场型经济的大前提下,具有“朝阳产业”之称的文化产业被引入我国发展战略并迅速在各省市普及。然而,与国内这种空前的文化产业发展热情对比之下的是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误区。本文从基础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及市场对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误区着手,提出某些畸形文化产业发展正在淹没文化和产业本身,文化资源应进行合理的产业开发等观点。期望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文化产业集约型增长。
关键词:华夏文化 产业化资源 畸形发展 人才尊重 政策扶植 创新 教育制度 正文:
绪论
960万平方公里、56个民族、13亿人口,这样一个地大物博人文复杂的中国,其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理所当然是蓬勃兴旺的。入世以来,不仅仅是大量资金涌入中国,同时还有很多外国的文化、理念也在冲击人们的思想。将丰富的文化资源产业化对发展中中国而言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发展文化产业、增强国家软实力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从而促使传统产业形态的改写和升级;促成文化原创能力的现代化发展;促进国家的竞争力,维护文化安全。
值得深思的是 我们现在仍有某些政府 个人借国家大战略之名,信奉“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把文化当作生财之道,把文化当作立项圈地骗钱的噱头。不顾经济环境 人才局限 拔苗助长,盲目上马;不能正确审视自己的优势,竞相模仿,迫使珍贵的文化资源成为经济发展的牺牲品。
笔者认为,某些畸形文化产业发展正在淹没文化和产业本身,文化资源应受到合
理的产业开发,文化产业市场急需观念、结构的调整,使我国文化产业真正以文化资源为开发基础;以坚持国家政策为核心;以特色经营,创意护航作为原动力。发挥文化产业独特优势,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
本论
文化
一、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市场的基本现状
“衣食住行,皆是文化。所以经济的勃兴,与文化的推广能力息息相关。反过来,文化的推广能力又需要以产业平台和产品介质为依托。经济与文化,真正才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这一规律,在全球范围内尤其如此。”
(一)文化产业:肥肉与实践性课题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开拓出文化产业新的发展空间;文化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技术进步酝酿突破,广电和电信产业的融合稳步推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逐步成型,所有这些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宏观总体形势都令人鼓舞。
在金融危机从美国发端并蔓延全球之际,到2008年底为止,中国文化产业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这次金融危机正好可以迫使中国下决心进行经济结构的转型,会加速文化产业转型的步伐。国家拉动内需、拉动消费、减少收入差别程度等政策的实施,以及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的改革,都会直接推动文化消费,直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因此,从理论上来说,文化产业是投资回报最好的行业之一。当代社会各种产业利润主要靠领先的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来实现,而文化产业正是自主创造和技术含量高的一个门类。加上政策因素和市场因素的作用,文化产业的资本盈利率比较高,文化产业方面投资热将会长期存在。最后从消费角度看,文化产品是与日俱增的消费热点。
(二)发展中矛盾与误区
1.供求失衡的买方市场;
研究显示,我国文化产业1998年以前连续5年增长,之后却连续下降,而同期居民储蓄每年以约30%的速度增长,反映出文化市场巨大的供需缺口与失衡的矛盾。资源配置机制与市场化要求之间的矛盾尖锐,资源潜力不能转化为产业优势。文化市场巨大的供求差别已经成为国家文化和经济安全问题的隐忧。
2.有市无场的隐形市场;
随着我国在住房、养老、医疗和教育等方面各项改革措施的逐步推出,人们对文化、教育和娱乐的消费需求将得到进一步释放。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然而与之对应的却是我国营销战略的空缺,脆弱的产业链,模式化发展的误区。随着加入WTO后,国外文化产业集团将可能以技术与内容的多重优势大举进入,迅速占领我国的文化市场,文化市场"有限开放"的政策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可能会在不长的时间里遭遇严峻挑战。
3.盲目上马的畸形市场;
文化资源不等于文化产业资源。但为响应文化产业雄心勃勃的战略规划,许多省、市自称为文化产业资源省市,不顾专业人才短缺,资金存量,及当地居民的真实需求,认为有优势的文化资源就可以顺利进行文化产业的计划性发展而大展拳脚。另一方面,目前文化产业的成功范例大都为现代观念包装下的娱乐文化,这种文化形式是对精英文化的逃离或消解,它只考虑市场受众,并不严肃把握文化的历史传承。
4.制度缺乏的自发市场。
成熟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包括文化产品市场、文化服务市场、文化要素市场。健全的文化市场能够促进各类文化产品和市场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拓展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
我国目前的相关体制相对落后,完整的市场体系尚未建立。导致专业人才匮乏、文化原创力不足,文化产业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劣质粗糙盗版产品充斥市场等等不良现象。这种状况无疑阻碍了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流通,限制了我国文化市场、文化产业的深入发展。
文化
二、文化产业发展前提条件
(一)文化资源为基础 资金投入作支持
历史源头: 中华文化从根源来探寻,中国历史的发源地分为了两支: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黄河代表北方,粗犷、朴实、豪爽;长江代表南方,细腻、阴柔、婉转。)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支主干也开始细分,形成了不同区域的文化特征,呈现出不同的文化景观。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有如:吴越文化、齐鲁文化,中原文化,西北文化,关东文化,巴蜀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江淮文化,粤文化等。
资源利用:我国有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并对世界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历史文化资源方面,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不胜枚举;民族文化资源方面,56个民族的民族文化资源多姿多彩,极为丰富;现代文化资源方面,在20世纪,中国在政治上经历了帝制、总统制、共和制,在经济上发生了从小农经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巨大转型,在文化上则是各种社会思潮、思想流派异彩纷呈。但是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很少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流传久远的《花木兰》故事,让许多人熟视无睹,但在被好莱坞加工成动画片后,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票房丰收。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形成的深厚文化积累、多样文化形态,是怎么估计也不过分的宝贵文化资源。如何通过发展文化产业等途径,把我国令人称羡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文化产业优势,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畸形发展:必要提出的是:文化资源不等于文化产业资源,某些时候文化资源设置会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阻力。文化资源主要反映在一个区域的历史积淀、文化传承和民俗风情,或者文化名人等。这是目前许多地方最容易生发的自我优势想象,认为文化资源可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但是,文化资源不具有知识产权保护的独享性,无法成为一个地方文化产业的独特优势。而且,目前文化产业的成功范例大都为现代观念包装下的娱乐文化,这样来说,越是具有现代性的文化产业形式越有市场效果,而历史厚重、民俗性强的文化产业形式则很难被现代人所追捧。
正如上文中“盲目上马的畸形市场”所提到的,某些城市为响应文化产业雄心勃勃的战略规划,或把文化当作生财之道,把文化当作立项圈地骗钱的噱头,不顾经济环境 人才局限 拔苗助长,盲目上马;不能正确审视自己的优势,竞相模仿,投入大量资金做展览、规划文化产业园,迫使珍贵的文化资源成为经济发展的牺牲品,同时造成资金浪费。据了解,2008年在各省市文化产业规划中约有40%的省份提出要做动漫产业大省,而时至今日,其发展形势并不乐观。
区域发展不平衡:资金是个大问题
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以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部分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基础的。统计资料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格局基本相同,呈现东高西低的态势。“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表”显示,我国文化产业在经济发达城市的发展明显快于中小型文化资源丰厚的城市,除了人才资源差异外,政府经济支持也占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从如果这种文化发展上的不平衡继续下去,将使东、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剧。因此,如何突破恶性循环的梗桔,是我国目前需筹划解决的重大问题。
(二)人才聚焦
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具有专业知识的文化产业管理与经营人才的短缺问题已经成为了阻碍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国际国内知名的顶级的文化专业人才、文化大家,文化经纪人非常少。一些有潜力的文化项目,由于策划不足,影响力和知名度都不行;一些有深度可挖掘的报道,因为缺乏策划,变得可读性、可信度都下降。
这种现象的成因笔者认为在于以下两方面
观念误区:“根据我们对江西、安徽、湖南三个省文化企业的问卷调查,他们是缺
文化
人才的,而且是很缺人才。”某大学教授表示。但显然,从企业反馈的信息来看,他们对招揽文化产业专有人才培养人才的意识并不强烈。
学科误区:“文化产业管理”从一枝独秀“热门专业”到应届毕业生对口就业难的“冷门专业”。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在大学生就业已成为社会问题的今天,就业率几乎成了很多学校和专业能否生存的“标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亦是如此。在一些高校中,今年毕业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除去考研的1/3外,剩下的都面临着找工作的压力,而目前签约率并不高。
“我知道这个专业,我们也可能会尝试招一些这个专业的学生。”北京保利演艺经纪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张小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过,她同时还强调,企业找人考虑最多的其实就是两个字:实用,而不是专业的名字,也不是学历的高低。“我们很看重学生的实习经历,更看重他们对这个行业的敏感度和认知度。” 另一位来自北京派格太合环球文化传媒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总监徐先生则直言:“我们去年招了不少应届毕业生进公司,但是效果很不好,他们的动手能力也有问题,学校给他们的就业培训也不足,现在留下的很少。”但他同时也表示,这不仅仅是学生的原因,“这个行业整体就没有做好接纳大量应届毕业生的准备,因为实际上这个行业还是一个小圈子,它留给新人学习的机会和时间并不多,而且它需要从业者具有大量的行业资源,包括信息、人脉等。”
现在出现的问题是高校的文科教育是一种理想化的人文通识教育,本科以上应是理论研究型的培养目的。而文化产业则是一种市场实用型的实践学科,文化产业的发展日新月异,连在第一线的管理人员都感到一日停留便无法追上发展的步伐,那些高校的理论教育有多少是与当下的市场情况相适应则令人置疑。
人才扎堆误区:当代大学生多自诩清高,热衷于向经济发达的大中型城市聚集,直接造成真正有待于开发文化产业管理的某些城市人才短缺问题相当严重。
(三)体制政策:核心问题所在
政策的矛盾:
由于我国不同领域里的现行文化管理与文化产业政策主要是由政府的不同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以政府的名义发布的,因此,行业和部门的利益保护色彩比较浓重。这样一来,在整个政策的价值规定、功能及政府对社会文化资源的权威性分配中,应有的公共性、公正性和公平性就比较差。而所有这些都是与WTO贸易自由化原则、透明度原则、市场准入原则等存在着明显的不一致和内在的规则冲突。
盗版问题:
目前音像界有一个被公认的市场容量计算方法,即根据居民的消费类视听技术设备的拥有量估算音像制品的市场容量。根据这种方法,我国居民目前大概拥有:电视3.5亿台、CD机1000多万台、VCD机3000多万台、LD影碟机500多万台、多媒体电脑1500多万台,等等。如果按照每个硬件每年均需要10件(套)新的音像制品统计,据信每年音像产品的总销售额应有超过1000亿元的规模,但根据有关部门1996年的统计,我国的音像制品只有不足20亿元的正版收入,占总量的2-3%;根据1999年的统计,正版收入约有50亿元 ,即使由于政府加大"扫黄打非"的力度,正版率有所提高。这方面的事实说明,有相当大部分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正在流失。我们的文化市场供需之间存在巨大的结构性缺口应该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对于政府职能的一点建议:
1.转变政府职能,由“办文化”到“管文化”
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加快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引进和培养步伐。拓宽投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文化
2.提高认识,实施正确的引导,对文化产业价值链的薄弱环节实施政策和财政上的支持。
(1)改善“文化产业收入低”现象,提高投身于文化产业的人才质量与数量形成良性循环。
(2)建立扶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采取担保、贴息、奖励、资助等形式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3)调整文化产业的税收政策 。对文化产业涉及到的税种,在政府的职权范围内予以税收优惠。
3.完善各项文化产业法律法规政策,加大违规(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使文化产业发展有法可依,成熟有序的运行,以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
(四)培育文化消费观念,满足文化消费需求。
伟大的管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类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以后,它的激励作用就会降低,其优势地位将不再保持下去,高层次的需要会取代它成为推动行为的主要原因。简而言之,只有当低级需要得到满足后,高级需要的激发作用才更加明显。
如上文中提到的,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并不平衡,则各地居民的心理需求必然有所差异。各地政府应因地制宜,摆正文化产业发展与居于经济发展的位置。当然,随着人均GDP不断达到新的高度,民众的文化娱乐支出比重不断增加,文化消费时间逐渐增多,对文化产品的选择性日益增强。市民对创意产品日趋旺盛的需求,催生了一些文化创意产业雏型,成为繁荣文化创意产业的动力。只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形成多门类、多层次、多类型的文化产业体系,才能从数量、质量、多样化等方面满足市民的文化需求。
三、区域特色化发展
(一)创新整合
中国地域文化以自然景观为基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文化迥异、地域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景观。各地的文化氛围各有偏重。
可以说,文化产业很大程度上是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一种解构式利用,它的成功多为现代观念下的现代包装,在产业化过程中不再考虑对于历史和文化的敬畏。这并不影响文化产业的道德品性,因为文化产业从开始它就告诉你,它并不走进精英,只是大众文化的消费产品。在以资源推动型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中,一些地方单独强调某地域的文化独特性和文化深厚性,而忽视了其它资源的利用和挖掘,只能独守文化传承而无法进行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产业发展。
(二)战略营销
鼓励文化产业竞争,同时鼓励文化产业融合。
面对巨量的市场需求,以及国际传媒文化集团大兵压境,我国的文化产业在总体上缺乏竞争力,难以满足人们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要,这一点足令我们忧虑。我国的传统文化产业诞生于计划体制之下,长期以来既被行政体制分割又被各种政策保护。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总体格局,表现出经营单位众多,产业集约化程度不高,资源极度分散和不讲
文化
经济效益的突出特点。在文化市场迅速成型的今天,这些特点全部转化为弱点。
资源分散和集约化程度低的问题在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业中表现得极充分。我国新闻出版体制与传统工业经济管理体制有共同特点:新闻出版单位必须是以一定级别的行政机构为"上级单位",并且建立在其财政拨款的基础上。这些新闻出版单位一旦形成就被固化,既不能淘汰也不能重组;新的需求一般产生于新的行政机构,通过新的拨款来建立,同样先天不足。长此以往,新闻出版机构就随着行政机构的膨胀而膨胀起来。这些新闻出版机构大都规模狭小、重复建设、效益低下,既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又造成了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据1999年的统计,我国报纸有2038种、期刊8178种、出版社500余家,电台电视台3000余座。这是一笔经数十年积累形成的巨大而宝贵的文化资源。在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的今天,如果我们自己不迅速对其加以整合、优化,转变其经营模式,增强其竞争实力,必然成为国际性传媒巨头的猎取对象。
2.文化机构与营销:
我国大部分的机构属于产品型机构,通过很长时间做出来一个好的作品,但不会做市场,这也是比较落后的;首先,在创作之前先了解目标市场,找到独特的策略应对目标市场,定位目标对。坚持市场是中心,消费者是导向;其次,创意为核心,由原创激发的差异和个性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根基和生命。如京剧是中国的原创,《卧虎藏龙》则是用了一个西方化的艺术表达方式来包装中国内核的故事,使之走向世界,它就是一个创新过程而不是原创;重抓宣传如:明星策略、大手笔制作,窗口化策略(在不同的市场作不同的版本或同一版本在不同市场多次销售)、等等。随着中国加入WTO,多元化战略联盟在今天这个时代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流风险,降低成本,拓宽渠道去创造价值的好办法。 思考问题的方式或者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产业链模式
文化产业的链条化。即文化创意产业要把价值创造的环节和程序完全整合起来做
一个大的文化产业结构,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链有两个部分,第一个是内容,还有一个就是渠道。整个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开始进入渠道过剩、内容短缺的时代。文化创意产业有几个最核心的链条,第一个链条就是一定要拥有文化资源;第二个环节,光有资源不够,还要有创作;第三个环节制作,有了好的创作,但是制作不出来也不行;第四个环节就是渠道包括媒介、流通、发行、包装、演出、会展、文化场馆,这都是创作的产品实现价值的场所。最后就是展示,做成多样性的产品去销售,去创造价值。其实上游即内容才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
(四)人才培养
文化产业发展中各地都在喊文化产业人才奇缺,人才结构不能适应文化产业的推动和发展。而实际上文化产业界根本不缺少人才,而是缺少发现和宽容与转换人才的衡量标准和观念。在文化产业领域我们重视的人才应该是市场层面上的复合型人才,而不是拥有一方面高深学问的专家。因此,在培养文化产业方面的人才是应注重自市场的实践和锻炼,只有市场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才才能把握住市场的脉搏,才能对市场的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也就是说,改变高校本专业的教育体制,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与专业学生就业尴尬局面都是极有帮助的。
结论
文化产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而我国目前还处在发展和转型过程中,在一定意义上,
文化
我们今天对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认识,以及依此制定的文化产业政策的合理性,将影响着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并还会进一步影响我国整个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总而言之,我们应应理智对待其发展环境及误区,完善相应政策,改变观念,避免畸形文化产业的形成;进行合理的产业开发,以更好的传承我中华极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同时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文化产业集约型增长,带来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另起页)
《文化创意产业前沿—路径:建构与超越》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10月1日) 胡惠林 著 《文化产业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版次083673
/10/1129/16/6MM1KVK500014JB6.html“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
中国文化产业网 近期相关新闻
附录:
批注1 中国人民大学发布“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
2010-11-29 16:47:00 来源: 环球时报-环球网(北京)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是在中国政府倡导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加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背景下,在研究和总结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竞争力及评价标准等相关理论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现实情况,由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建立的一套反映中国各省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监测指标体系和指数测算方法,用以测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观察各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进展。
整套指标体系由3个一级指标:产业生产力、产业影响力和产业驱动力构成。产业生产力反映地区文化产业投入情况,包括文化资源、文化资本、人力资源三个二级指标;产业影响力反映区域文化产业产出情况,包括经济影响和社会影响;产业驱动力反映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对整个产业起到支撑的作用,包括市场环境、公共环境、创新环境。三个一级指标分别从投入、产出、发展环境三个方面全方位测度省市文化产业发展;8个二级指标则完整的支撑、阐释了3个一级指标;同时在一二级指标基础上,经过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课题专家组反复论证,甄选了48个三级指标来全面描述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与潜力。这48个三级指标覆盖了文化产业全行业,以及文化产业全产业链。其中有36个指标是来源于统计年鉴的定量指标,有12个指标是对全国31省市的文化企业和居民进行超过3万份调研所得定性指标。整个体系不仅能够通过定量指标反映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客观现实,还能利用调研所得定性指标弥补客观数据的不足,切实反映出文化产业市场主体——文化企业,以及文化产业受众——人民群众的切实感受。
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2010)使用2009年统计数据及调研数据计算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本次论坛公布的是综合指数、生产力指数、影响力指数、驱动力指数排名前十的省市,具体排名及得分如下表(图)所示:
文化
表1 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前十排名表
中国人民大学发布“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
2010-11-29 16:47:00 来源: 环球时报-环球网(北京)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图1 中国省市文化产业综合指数前十名
中国人民大学发布“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
2010-11-29 16:47:00 来源: 环球时报-环球网(北京)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图2 中国省市文化产业生产力指数前十名
文化
(本文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更多精彩,请登录环球网 )
中国人民大学发布“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
2010-11-29 16:47:00 来源: 环球时报-环球网(北京)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图3 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影响力指数前十名
(本文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更多精彩,请登录环球网 )
中国人民大学发布“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
2010-11-29 16:47:00 来源: 环球时报-环球网(北京)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图4 中国省市文化产业驱动力指数前十名
据悉,在2009年的“文化创意产业与品牌城市国际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评价体系”。从今年起,该中心将每年一度发布“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指数通过纵向对比各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标,可以了解各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态势和速度,分析文化产业政策实施效果,明确短板因素有没有弥补以及优势因素有没有充分发挥,从而为各省市制定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提供数据和学术支持。
批注2:附中国地域文化区域特色表PPT 一份
正在阅读:
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05-15
商业银行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7-25
开立信用证详细流程及细节06-02
女性励志02-19
微信管理系统为教育培训带来的价值03-10
安徽重点项目-滁州年产1000万吨各类钢结构产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0-04
2018年苏教版小学英语三-六年级单词汇总(译林版)12-01
江苏教育课标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训练密卷 重点卷01-15
XXX我想对你说作文450字06-22
- 教学能力大赛决赛获奖-教学实施报告-(完整图文版)
-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招商部差旅接待管理制度(4-25)
- 学生游玩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模板供参考)
- 叉车门架有限元分析及系统设计
- 2014帮助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最新权威完整改进版
- 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 给水管道冲洗和消毒记录
- 计算机软件专业自我评价
-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 2018-2022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发展趋势(目录)
- 生产车间巡查制度
- 2018版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
- (通用)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课件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课件粤教版
- 上市新药Lumateperone(卢美哌隆)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 文化资源
- 产业
- 开发
- 环境生态学导论习题(杨建设)
- 汽车站客运站服务行为规范
- 大同煤业半年报摘要
- 八年级学生代表在中考百日誓师大会上的发言
- 普通高校专业代码
- 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2012年在职研究生班招生简章
- 《眼底病临床诊治精要》一书出版
- 医考类西医综合分类模拟题生理学能量代谢和体温
- 中国神谱大全,三千六百位神仙晃瞎你的眼
- 中药熏洗疗法在肛肠疾病术后的运用
- 适合练习英语听力的美剧
- 弘扬焦裕禄精神争做基层好干部
- 2018年礼行天下期末模拟题(1-5套题 含答案)
- 热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粉煤灰再利用的研究
- 保洁外包服务评估表
- 河南省栾川上房沟钼矿辉钼矿俄歇能谱分析及其选矿意义(王守敬,卞孝东,卫敏等,《矿床地质》2010.S1)
- 外贸单证操作与函电
- 电气工程学院理科类毕业论文格式新模板(修订)
- 2009年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名单
- 转正申请书 试用期结束转正申请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