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理总结1

更新时间:2023-11-09 20:3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讲 走进德育原理

? 德育的时代遭遇 (一)德育之重

1.德育之于社会

从美国次债危机(subprime crisis)说起

? 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 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 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十六大报告》

如果你追求主人——奴隶制度,你只需要一些规则和鞭子;如果你追求自由,你就需要各种复杂的机制和交往的环境——信息、选举、争论、程序规则等的有效性。同样,在自由社会中,道德教育也需要更多的注意。——【英】威尔逊 2.德育之于个人 3.德育之于教育

? 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

学”。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 教育是应该包含有教导和学习的因素在内,但反过来说并不一定为真。亦即有教有学的行为或活动,不见得就是教育。这是因为教育本身也是一种价值的活动。 ——陈逎臣《教育哲学》 (二)德育之难

1.常规之难 ? 知识与价值 ? 绝对与相对

? 永恒与暂时 ? 内生与外铄

2.时代的挑战

? 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 ? 新兴的媒体社会 ? 价值多元的喧嚣 3.“有中国特色”的困难 德育的政治依附性与独立性 (三)德育之病 1.功利主义症候群 ? 政治功利主义 ? 社会功利主义 ? 个人功利主义 ? 教育功利主义 2.应试考试综合症 ? 德育与智育

? 控制与自由 ? 目的与手段

? 整齐划一与多样个性

(四)德育之急

? 德育是一个呼唤智慧且需要高度智慧投入的领域

? 德育的逻辑起点 (一)人是道德的动物

1.人是什么?

“狼孩的故事” “1977年纽约停电事件”

2.什么不是人?

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孟子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孟子

3.道德是生命的内在高度

生命本性就是莫知其所以然的无止境的向上奋进,不断翻新,人在生活中能践乎此生命本性便是道德。 ——梁漱溟 (二)人与道德相互成就

1.道德与生命的摩擦 (1)用道德排斥生命

对生命的直接否定;对与生命有关的利益的否定 (2)用生命排斥道德 “见义勇为”的争论 2.生命与道德摩擦的实质 (1)生命与道德摩擦的可能

上下之别;历史条件所限 (2)误解导致摩擦

用局部否定局部或整体; 用有限否定无限; 用个体生命否定群体生命

3.回归道德需要,走向道德与生命的统一

道德需要指人们基于对道德的价值性认识而产生的遵守一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心理倾向, 即人们基于对道德所具有的满足自我与社会的价值、意义的认识和把握。 (1)特点:非功利性、交互性、无限性、自觉性 (2)路径:呵护生命、激发生命 回归生活世界的德育 (三)道德的可教性

? 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 1.什么是道德? 道德的存在形态:

作为知识形态的道德; 作为观念形态的道德; 作为行为方式的道德 2.什么是“教”? 意向性的“教” 效果性的“教”

3.关于道德可教性的辩护 道德可教是一种教育信仰! (1)经验层面 (2)学理层面 (3)信念层面 (4)教育层面

? 德育的学科性质 (一)德育学科与德育原理

1.德育思想

? 一种关于德育的价值性哲学思考

? 孔子、孟子、苏格拉底、柏拉图…… 2.德育论

作为教育学、伦理学的组成部分而存在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道德教育的方法(23章);灌输虔信的方法(24章);论学校的纪

律(26章)

?《教育漫话》、《爱弥儿》、《普通教育学》

3.德育学

?从教育学科群分化出来的独立的教育理论形态

?涂尔干《道德教育论》(1902)(标志) ?杜威《教育上的道德原理》(1909)

?凯兴斯坦纳《品格概念与品德教育》(1912) ?梁启超《德育鉴》(1905) ?管拙诚《道德教育论》(1918) ?余家菊《训育论》(1925)

4.德育学科群

?作为分层次与分支学科的研究:德育哲学、德育课程论、德育方法理论与德育工艺学

?作为交叉学科的研究:德育社会学、德育心理学、德育人类学、德育文化学、德育美学

?德育原理是作为整合诸多德育科学研究的一般理论形态存在,是理论的道德教育。 (二)德育原理的基本论域

1.模块结构:

?德育概念、德育本质、德育功能、德育目的、德育主体与对象、德育过程与方法、德育内容与课程、德育环境 ——檀传宝《德育原理》 2.主题结构

?个人与社会;理智与行为;他律与自律;内容与形式;道德原则;灌输;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道德教学论

?——戚万学《冲突与整合——20

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

(三)德育原理的学科定位

(一)理论还是实践?

1.知和行整合的学科形态

理论认知层次的价值与实践的可行性 事实与价值

2.教育原理和道德原理整合的科际地带 ?德育与道德哲学、伦理学

?德育与学校德育实务

(二)德育原理的适切性(relevance) 1.理论的普效性:道德原则的最大普适性

?张三为了三年后参选议员,现在开始出钱为乡村修路 ?李四认为做好事能上天堂,现在开始收养孤儿

?王五为了获得好名声,经常做善事

?赵六经常救济孤寡老人,只是为行善而行善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己

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 2.实践的普遍性

? 远近高低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德育是什么?它的本质与功能是什么?了解德育本质与功能对于德育实践有什么意义? ?德育的构成有哪些?德育目的(目标)、德育内容、德育课程、德育主体和德育对象、德

育管理、德育过程、德育方法

?当前主要的德育流派有哪些?价值澄清、道德发展、体谅关怀、品德教育

?德育发展的时代主题有哪些?德育环境的特点、德育诊断与发展、公民教育等

第二讲 德育是什么?

? 德育的概念 ? 德育的规定性 ? 德育的历史形态

? 德育的本质 ? 德育的功能

一、德育的概念

(一)理解德育概念的基本思路 ?德育内容的维度

?德育过程的维度

(二)德育概念的内容维度

1.广义的德育

德育,旨在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在社会主义中国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

——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49页。

?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

——《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 ?学校德育包括道德教育、法纪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

——詹万生:《整体建构德育体系总论》 2.狭义的德育

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亦即西方教育理论所讲的“moral education”。

?1906

年,王国维在他的《论教育之宗旨》中正式使用“德育”一词,他所说的“德育”就是指

道德教育。

?1929

年唐銊等人编撰的《教育大辞书》中讲到:“德育为教育之一方面,以儿童之道德心

之陶冶为目的”,“是德性之熏陶”。该书把“德育”作“道德教育”之解释。

?1929年,王克仁、余家菊等人所编的《中国教育辞书》认为:“道德教育训练道德品格之教育也称德育”。

3.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 概念起源的差异

德育:

?18世纪末德国哲学家康德首次将遵从道德法则、培养自由人的教育称作“道德教育”。

?1860?20

年英国学者斯宾塞(H·Spencer)在《教育论》中把教育划分为“智育(intellectual

education)”、“德育(moral education)”、“体育(Physical education)”。

世纪初“德育”一词传入我国,1902年《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中写道“外国学堂与知育体育之处,尤重德育”。

?1904年王国维以“德育”与“知育”、“美育”三词向国人介绍叔本华的教育思想,1906年又在论述教育的宗旨时将“德育”、“知育”、“美育”合称为“心育”,与“体育”相提并论。 思想政治:

?1847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共产主义同盟时,在其章程中提出了“宣传工作”的概念。 ?1902年列宁创立布尔什维克党时,提出了“政治工作”和“政治教育工作”两个概念。 ?1934年斯大林在联共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思想工作”和“政治思想工作”。 ?1951年,刘少奇在全国第一次宣传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 ?1957年毛泽东使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学科归属的差异

?德育在本科教育阶段,一直没有成为国家普通高校单独的专业目录之一。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德育原理是教育学学科门类中教育学一级学科下的一门独立学科,专业代码为040104。但是在1997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委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德育原理不再设科,而包含在教育学学科门类中教育学一级学科之中。

?1984年武汉大学率先创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1987年12月原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门类下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专业代码为0804;

?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委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法学学科门类中政治学一级学科下的一个学科和专业,代码为030208

?1997

年颁布的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法学学科门类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一个学科、专业,代码为030505。所培养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分别被授予法学硕士和法学博士学位。

教育内容的差异

?德育的内容尽管也必须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但它总体上要保持内容的连贯性、系统性和稳定性,不会因社会发生重大形势变化而作出重大调整。

?思想政治教育尽管也有其稳定的内容,但更多的内容是不固定的。由于党和国家在不同时期工作的侧重点不同,由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由于各个地区各个单位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矛盾表现,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就要作出及时的调整。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k9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