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研究报告

更新时间:2024-04-28 01:3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武汉市东西湖区教育局教研室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是由东西湖区教育局教研室承担的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五年多来,课题组依据研究方案,扎实开展了各项研究活动,如期完成了研究任务,取得了预期的研究成果。现将课题研究过程与结果报告如下。

一、 问题的提出

提出“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点思考: (一)课题研究的重要性——信息技术对现代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21世纪,人类面临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急遽转变,知识传播的速度和容量都在以几何数字递增。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使得知识不再以单一的文本形式来传递,而是融入了声音、图片、影像等多种媒体,知识内容的丰富与传递形式的多样不仅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引发了一场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和学习革命。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起,用5到1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信息技术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等方面给现代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信息技术时代,信息的来源不再只是教科书,大量的信息来自于计算机和网络,并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展现。学生的学习不再受时间限制,也不再受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实时或非实时地学习。要想在学校里把一辈子要用的知识都学到是不可能的,即使是传统的教学内容也需要重新组织与安排。在教学内容上,人们更关注技能和方法,更关注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正所谓“受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环境的营造上,要为学生主动意义建构创造最有利的“信息获取”环境,使其变为帮助学生探索、发现、学习用的认知工具,幻灯、投影、计算机、网络等各种媒体的科学结合成为现代教学环境的强大技术支持。在教学方式上,当Internet和虚拟现实进入课堂时,所有的教学资源都必须围绕学生学习来进行优化配置。老师的主要任务不再是传播知识,而是要教会学生在信息之海中游泳的本事,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帮助学生形成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教师必须将教学媒体当作重要的信息资源而不是辅助

1

工具,着重组织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并利用小组讨论、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信息读写能力。远程教学、个别化学习、合作学习、分布式学习、同步教学、异步学习等新的教学模式已经出现在教育界,并逐渐为绝大多数教师所接受。因此研究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当下最有实用价值的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可行性——我区具备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主客观条件

“十五”以后,我区基本具备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主客观条件。从主观上讲,我区教育行政和业务部门负责人充分认识到了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对于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区教育局制定了推进我区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的实施意见,确立了信息技术应用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在东西湖区 “十一五” 教育发展规划中将信息技术应用作为推进我区教育现代化的切入点。从客观上讲,我区“十五”期间投入1800万元,全面、高质量地完成了市政府“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工作目标,基本建成了全区教育信息化的平台。截至课题申报时,全区中小学共有计算机2775台,信息中心1个,用市“校校通”标准统计,配备模式达市信息装备工程I类2所,Ⅱ类27所;用远程教育工程模式统计,计算机室31所,卫星接收19所。所有中学、中心小学均按市“校校通”Ⅱ类标准配置,所有学校都上了互联网,与东西湖教育信息网相联。同时,我区有4所学校参与了“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的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三)课题研究的紧迫性——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

2006年5月,我区教育局成立信息技术应用专项检查工作小组,对全区中小学进行信息技术应用专项工作检查。检查围绕学校重视程度、管理及使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三个方面开展,采取查阅资料、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技能测试等方式,分别对学校信息技术应用工作规划、年度计划、校级干部办公自动化水平、理论学习、“三室管理”、校本培训、设备维护、信息技术课开设、计算机教室开放、学生人机定位、教师人机定位、教师利用网络备课、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细致的专项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十一五”初期,我区中小学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的应用还存在着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一,从教育理念上讲,部分学校干部和教师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还没有明确信息技术应用应遵循的原则,还没有弄清计算机辅助教学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之间的异同,还没有形成不同硬件配置、不同教学任务中信息技术应用的基本教学模式。

2

其二,从师资力量上看,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匮乏,不少学校无信息技术专任教师 ;在岗的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质不合格,无法从事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在以技术为本的信息技术教师中不钻研教材教法的教师比例较大;信息技术教师仅研究计算机操作技术和本学科教学,忽视了其它学科特点,不关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更有甚者,一些学校信息技术教师成为学校教辅人员,从事打字员、学籍员、档案员的工作,没有发挥信息技术教师的作用。其他学科教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所占的比例很小,大部分教师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没有达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要求,基本上不具备整合的能力。

其三,从信息技术设备使用情况来看,全区发展不平衡,吴家山地区学校使用率高于边远地区学校。大部分学校仅信息技术课教学使用计算机,其它学科教学很少或者根本不用;设备损耗率高,维护费用大,学校资金欠缺,影响课程开设。设备投入重硬轻软后,硬件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教师培训大多是硬件或软件说明书式的培训,缺乏实际应用的培训。这些问题阻碍了我区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步伐。

综上所述,一方面是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对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提出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是区内硬件配置的差别、师资力量的匮乏、信息技术设备的搁置,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促使我们下决心要研究、解决好问题。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

二、 理论依据及假设

(一)系统论理论。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的科学。“系统”思想源远流长,“系统”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是指由部分组成整体的意思。今天人们通常把系统定义为: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在这个定义中包括了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四个概念,表明了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方面的关系。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是所有系统共同的基本特征。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整体观念,贝塔朗菲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新质(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其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优化系统的整体功能。

根据系统论的原理,我们认为“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把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当做一个系统。信息技术是指人类对数据、语

3

言、文字、声音、图画和影像等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检索的经验、知识及其手段、工具的总和。课堂教学的本质是通过有价值的文化信息的传递为学生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从文化传递的角度讲,信息技术具有高效率和高效能,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学科课程和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要素”。用系统论的原理研究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是为了发挥信息技术的工具功能,更是为了变革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实现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全方位的现代化。

(二)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伴随着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日渐普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认知主体和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当前所学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协作学习环境以及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根据建构主义的理论,我们认为“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其实质与内涵就是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师的教学辅助工具、学生学习的情感激励工具与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教材、教学媒体的作用以及教师、教材、教学媒体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促进传统教育思想、教学结构、教学模式甚至于教育的组织形式发生全面变革,实现一种全新的学习与教学方式,大幅度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信息时代知识经济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三、 国内外同一领域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动态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IT)应用于课堂教学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世界各国都把发展信息化教育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来抓。美国教育部部长理查德·赖利在1996年发表了题为《让美国学生为21世纪做好准备:迎接技术能力的挑战》的第一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提出了五个目标:所有教师和学生都要使用信息技术;所有的教师都将有效地运用技术帮助学生达到较高的学业标准;所有的学生都要具备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与技能;通过研究与评估,促进下一代技术在教与学中的应用;通过数字化的内容和网络的应用改革教与学。随后欧盟发布了《信息社会中的学习——欧洲教育创新行动规划(1996-1998)》;新加坡在1996年推出全国教育信息化计划;马来西亚于2000年启动了多媒体走廊计划。

4

祝智庭等译著的《面向学生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课程与技术整合》,阐明了面向学生的技术基础标准,课程与技术整合,提供了在教学中有效运用技术的课程案例,对我们课题研究有很大的借鉴和启发作用。 (二)国内研究动态

我国对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最近十年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方兴未艾,如火如荼,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从理论研究的层面上讲,余胜泉、吴娟编著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一书全面阐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础、指导理论、教学设计、教学模式、发展展望等内容,为我们研究该课题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为我们研究该课题指明了方向。从学校实践的层面上讲,全国各地从高中到小学,都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如济宁市“十五”重点课题《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哈尔滨市五十七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验与探究》,吴江市高中《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模式研究》等,都是以学科教学为基础,构建了信息技术与具体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勉县逸夫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的实效性研究》,总结出了务求实效、讲究适用、确保够用、新旧兼用、整体运用和以学科教学为本位、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先进理论为指导、以教改实践为平台、因教学需要用技术等“十大教学原则”和教练策略、建模策略、支架策略、合作策略、小组评价策略、抛锚策略、学徒策略和十字交叉策略等“八大教学策略”。这些研究都是以学校为研究单位,从学科教学的层面上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模式和策略,对于我们的课题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与这些研究相比,我们研究的重点在区域性整体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其创新之处在于从“建、管、用”三个维度研究区域性整体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原则、机制、管理、使用和评价。基础建设是整体推进的基础,过程管理是整体推进的手段,恰当运用是整体推进的目的。因此,本课题研究以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为切入点,全面研究区域性整体推进信息技术应用的策略。

四、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及主要过程简述 (一)研究目标

1.探索“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原则和策略,制定区域性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工作的政策。

2.构建适合不同类型(中小学教学人员、中小学管理人员、中小学技术支持人员)“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教师培训方式。

5

3.构建适合不同学校(高中、初中、小学)、不同硬件配置(光盘播放教室、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的“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课堂教学方式。

(二)研究内容

1.调查我区信息技术装备及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现状,为区教育局制定全面推进我区信息技术应用工作的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2.探索区域整体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工作的原则、机制、管理与评价。

3.构建“基于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教师培训方式。

4.探索“光盘播放教室”环境下的“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课堂教学方式(以边远农村小学为例)。

5.探索“多媒体教室”环境下的“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课堂教学方式(以吴家山地区的中小学为例)。

6.探索“网络教室”环境下的“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课堂教学方式(以吴家山地区的中小学为例)。

(三)研究方法与路径

通过文献研究法,区分“信息技术”与相关概念“教育技术”的区别与联系,辨析“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区别与联系,明确核心概念的内涵→通过问卷调查、观察和访谈,了解全区中小学信息技术装备及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现状并进行归因分析→运用文献研究和行动研究,探索“信息技术在与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条件、原则、机制、管理与评价,制定相关管理规程和评价标准→运用行动研究和个案研究,探索“基于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的教师培训方式,形成区域培训教材→构建适合不同学校(高中、初中、小学)、不同硬件配置(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光盘播放教室)的“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的课堂教学方式。

(四)研究过程简述

1.准备阶段(2006年5月---2007年2月),围绕课题研究的“理论学习”和“机构建设”开展了以下工作:

(1)2006年5月,成立区域性整体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推进我区中小学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实施意见》。

(2)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课题研究人员,明确责任及分工。 (3)课题组成员学习《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面向学生的美国国

6

家教育技术标准——课程与技术整合》等相关理论书籍,夯实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4)开辟“信息技术应用工作”专刊、专栏,及时通报“信息技术应用”工作进展情况。

(5)召开全区中小学校长、教导主任及部分信息技术专任教师会议进行动员。

(6)组织专班对全区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进行调研,形成调研报告。 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有:《东西湖区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现状调查与分析报告》 2.研究阶段(2007年3月---2008年12月)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开展了以下工作:

(1)确定课题试点学校:按照不同硬件配置选择吴家山二中、实验小学、幸福小学作为课题实验学校,分别就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光盘播放教室环境下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2)发布课题研究子课题,组织学校申报课题。从众多申报者中我们确定了吴家山五小《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校本培训策略研究》、慈惠小学《小学课堂教学运用信息技术的策略研究》、吴家山三小《教育博客促进师生成长的有效策略研究》、吴家山二中《信息技术与初中作文教学整合的研究》等4个课题作为本课题的子课题。

(3)根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制定“基于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应用”教师培训计划,针对中小学管理人员、中小学教学人员、中小学技术支持人员开展培训,于2008年11月将培训讲稿编写成了《东西湖区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教材》。分为“通识篇”、“整合篇”、“技术篇”、“案例篇”四个部分。

(4)教学研究及展示。2006年11月、2007年5月,区教研室分别组织了东西湖区小学、中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评比,2008年11月区教科室组织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专项论文、案例评比活动。

(5)2008年11月26日承担了武汉市中小学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学应用现场会,重点展示了光盘播放教室环境下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6)2008年8月31日,根据课题组提供的数据,区教育局拟定了《东西湖区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管理规程》、《东西湖区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评估细则》和《东西湖区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管理规章制度》等政策性文件,印发全区。

7

(7)各实验学校、子课题组完成了各自的研究任务,提出了适合不同学校(高中、初中、小学)、不同硬件配置(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光盘播放教室)的“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的课堂教学模式。

(8)课题组总结经验提出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的条件、原则等。 这一阶段的主要成果有:

(1)规定性文件:《东西湖区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管理规程》、《东西湖区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评估细则》和《东西湖区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管理规章制度》等。

(2)研究论文:《现代教育技术和生物课堂教学整合策略探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区域性整体推进的实践及思考》等多篇在国家、省、市级获奖的论文。

(3)培训教材:《东西湖区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教材》 3.应用验证阶段(2009年1月——2011年12月)

(1)课题实验学校在全区展示交流信息技术应用工作经验。

(2)各子课题接受专家结题评审。吴家山二中市级课题《信息技术与初中作文教学整合的研究》2011年5月11日结题。吴家山五小市级课题《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校本培训策略研究》2011年11月15日结题。慈惠小学区级课题《小学课堂教学运用信息技术的策略研究》2011年3月17日结题。吴家山三小区级课题《教育博客促进师生成长的有效策略研究》2010年4月7日结题。

(3)印制了《武汉市东西湖区“十二五”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和《东西湖区中小学示范数字化校园建设标准(暂行)》文件。

4.总结阶段(2012年1月---2012年6月) (1)做好结题筹备工作。

(2)完成研究过程的总结及成果的编辑成册工作。 (3)撰写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和研究总报告; 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

(1)研究报告:《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结题总报告 (2)研究论文:《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获奖论文选集》 (3)研究案例:《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获奖案例选集》 (4)课题研究资源库(网站、光盘、课件等) 五、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关于“信息技术”

8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指能够支持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和呈现的一类技术。其中,应用在教育领域中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电子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说明:关于“信息技术”的概念有很多种不同的解释,通过比较,我们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中的定义)

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是“教育技术”。 所谓教育技术,是指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2.关于“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也称“班级授课制”,是与“个别教学”相对的。是指把年龄和知识程度相同或相近的学生,编成固定人数的班级集体;按各门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组织教材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并根据固定的时间表,向全班学生进行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它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

3.关于“应用”

应用作为一般的现代汉语,基本解释是“适用需要,以供使用”,作为科技名词,则定义为一种技术、系统或产品的使用。在本课题中,应用是作为科技名词出现的,其意义为一种技术的使用。

4.关于“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课题组认为:“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指在“大整合论”的理论指导下,教育行政、教学装备、教学研究、教师培训等部门统一行动,根据“小切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大整合(区域性整体推进)”的指导思想,从“建、管、用”三个维度全方位探索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区域性整体推进的原则和策略。

(二)提出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区域性整体推进的原则 1.总体原则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区域性整体推进过程中,我们认为基础建设是基础,过程管理是手段,恰当运用是目的。因此,我区信息技术应用工作坚持“配建高标准,管理严要求,培训依需求,使用重实效”的指导思想,提出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的总体原则。

(1)政府主导原则。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工作必须在政府主导下进行,必须依法落实政府对教育的责任,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加强课程管理,

9

为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保障。政府主导主要体现在规划、投入、督导三个方面。政府应根据教育的发展、学校的需求,对全区信息技术的配建、管理、使用进行调整、组合,使其更合理,更优化,更能发挥综合功能和规模效应。同时要坚持政府为主的投入机制,专项列支信息技术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此外,还要建立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现代信息技术工作督导评估体系,一方面发挥督促政府合理配置信息技术教育资源的调控作用;另一方面发挥督促学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引导作用。

(2)“建、管、用”并重原则。区域性整体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工作必须坚持“配建、管理、使用”并重的原则,其中配建是前提,管理是关键,使用是根本。配建信息技术设备应该坚持标准,统筹安排,全面普及,分类配建。区、校两级分别制定关于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工作的相关制度,确保使用率达标,使用效果好。

(3)研训一体化原则。区域性整体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工作必须坚持研训一体化原则,以科研课题为载体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问题及对策,采取送培、区培、校培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从工作实际出发,分类培训教育行政人员、学校管理员、网管员、信息技术专任教师、骨干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全面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信息技术的整体水平。

(4)合作共赢原则。教育部门、相关企业联手,强化教育技术服务工作。教育信息化装备配建在我区已经初具规模,使用过程中学校设备维修保养力量明显不足。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我们尝试与相关企业合作,走教育、企业相结合的教育技术服务之路。区教育局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实际需求,统筹安排,借助社会技术力量,实现高效服务的商业化运作,以延长教育信息化设备使用寿命,提高使用效率。

2.分原则

(1)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必须遵循的原则 ①优先发展,突出重点

教育信息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基础性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难度大。应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原则,把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从我区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出发,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制定切合实际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思路和规划,超前部署教育信息化网络。

②统筹规划,需求导向

以我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对教育信息化的需求为导向,对教育信息化进行统筹规划和管理,制定发展方针、目标和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10

③项目示范,注重实效

针对我区学校办学水平差异和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实际,以各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评估和数字校园等教育信息化工程为龙头,发挥示范性和引领性作用,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步伐,提高教育信息化服务社会的能力。坚持以应用促建设,边应用边建设,充分合理利用教育信息化资源,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开放与共享,优化资源配置,切实提高信息化设施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

(2)信息技术过程管理必须遵循的原则 ①分级管理原则

教育局主管全区的中小学校信息技术工作,基教科、教研室、仪电站、教育信息中心是全区中小学信息技术的管理部门、教材(资料)中心、研究中心、人员培训和技术服务中心。负责制定全区信息技术发展规划及工作计划,并检查、评估和督导中小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电化教育、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工作。学校负责信息技术的应用、管理与维护等日常工作。

②注重培训原则

重视对学科教师开展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有计划组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教师培训活动,推动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广泛深入开展。要充分发挥网络教室的效益,除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外,还应积极开展计算机兴趣活动、组织教师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活动、课外对学生和社会开放工作等。

③依法管理原则

已接入互联网和已建校园网的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网络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学校应制定《网络事故预案》,并对全校师生进行培训,将措施和责任落实到人。全校师生应了解《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在发生网络事故时应采取的紧急措施积极应对。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室(中心)要实行科学管理,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要使用计算机对现代教育技术室(中心)的工作、人员、物资、经费状态等信息进行记录、统计和分析,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供准确数据。

④定期考核原则

区教育局逐步建立现代教育技术室(中心)的评估制度,对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基本条件、管理水平、成果效益制定出评估体系标准,通过评估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室(中心)的工作开展。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室(中心)要建立和健全岗位责任制,要定期对现代教育技术人员进行工作量和技术水平考核。学校对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工作人员进行考核、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对工作不负责任造成损失者,要进行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

(3)信息技术应用的原则

11

①辅助性原则

不管信息技术发展到什么水平,它始终不能取代教师的地位,只能辅助教师的教,辅助学生的学。对运用信息技术的教学,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更不能让它替代教师的应有的创造性工作,我们不能抛弃传统教学法中的合理有效的东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是信息技术所无法取代的。

②适宜性原则

适宜就是合适和相宜。所谓合适,就是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要找到落脚点;所谓相宜,就是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要找到切入点。即教师在突破教学重难点时把握契机,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达成课堂教学目标的最佳时机。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对所用的教材内容,教学的对象,及所教学科都有它的适宜性,教师不能盲目使用。

③适度性原则

适度就是程度适当,适可而止。所谓程度适当,就是运用信息技术解决与学生的年龄特征相适宜的问题;所谓适可而止,是指运用信息技术的频率要与教学时间相吻合。对于本课题的落实,低年级以生活实践性的活动为主,小学高年级以社会综合课题学习为主。课题的设置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年龄特点,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实施。

④实效性原则

实效就是实际的效果。信息技术的应用重在构建有利的教学环境和认知工具,促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发展。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年龄特点,信息技术在低年级只能作为教师辅助教学的工具,它有效教学突破重点和难点,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高年级可在主题学习的学习过程(确定目标→相互协作→相互交流→集中讲评)中,自主探究完成学习任务。

(三)构建了“基于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教师培训模式 1.培训内容的设置体现“三个支持”

(1)突出信息技术应用的理论基础,为信息技术应用提供理念支持 针对教师群体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特点,我们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信息技术应用的理论基础培训。重点培训了信息技术的功能特征、发展概况、理论基础、基本技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目标、原则、基本模式和方法,为区域性推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提供理念上的支持。

(2)强调信息技术应用的实践操作,为信息技术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12

教育技术装备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因此老师能用、会用、想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就是关键。我们根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分类培训各类人员

①中小学教学人员:对中小学教学人员的技术培训,我区主要是采取校本培训的方式进行,每年寒暑假,我区各中小学均要进行5—20天的校本培训,其中现代信息技术是规定的培训内容。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了解教育思想、观念和技术的发展趋势、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范畴、掌握现代教学媒体特别是计算机与网络通信的原理与应用、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了解教学系统设计与开发的方法、掌握教学媒体的设计与开发的技术、掌握教学媒体的维护与管理的方法、掌握学习资源维护与管理的方法、掌握对教学媒体、学习资源的评价方法等。

②中小学管理人员:对中小学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我区主要是采取区培的方式进行。除利用区内资源进行培训外,还多次邀请区外专家进行培训讲座,先后邀请了省教育信息化中心教研部专家、武汉电视台摄影、摄像记者,市教科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教研员为全区分管领导做技术培训。培训内容为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资源管理、过程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方法;教学媒体、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课程规划、设计、开发、实施与评价的方法。要求中小学管理人员至少做到“三会”,即会上网搜索信息、会收发电子邮件、会制作演示文稿。

③中小学技术支持人员:中小学技术支持人员包括信息技术专任教师和网管员两类。其中信息技术专任教师的培训由区教研室、教校师训科、信息中心组织实施,培训内容主要是系统操作与维护、文件管理、文字编辑、表格处理 、课件制作、多媒体应用、网络应用、常规电教设备使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相关理论知识等。对网管员的培训,则是由区信息中心组织、专业电脑公司进行技术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网络操作系统(如Windows等)、网络基础知识(如网络设计、网络硬件、网络协议、广域网、局域网、无线网的知识等)、网络设备的维护能力(如路由器、交换机的配置等)和其他相关知识(如邮件系统、防火墙技术、防病毒、黑客等安全技术、网络管理常用软件、数据库软件、各种办公设备的使用与简单修理等)。

(3)着眼信息技术应用的实际效果,为信息技术应用提供模式支持 “英特尔未来教育”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为教会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方法的一套教学设计范例,它把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所用到的问题设计、单元计划、学生支持材料、教师支持材料、评价工具等内容的教学用同一种模式设计,让学员在学习设计的过程中体验设计。我区在信息技术培训中

13

主要是应用“英特尔未来教育”的模式。

2.培训活动的组织体现“以校为本”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培训重在“用”,由各学校自己组织培训最方便、最快捷、最有效。我区共有省级信息技术实验学校1所,市级信息技术实验学校10 所。本课题试点学校3所,子课题承担学校4所,在信息技术专项培训中各自探索出了很好的经验,体现了一校一策,注重实效的特点。

(1)课题实验学校提出的信息技术校本培训的五种方式

东西湖实验小学是本课题的试点学校,在信息技术专题培训过程中总结出了以下五种方式:

①专家指导式:学校通过“合约”的方式,向学专业培训机构提出培训需求,邀请培训机构的有关人员到学校进行实地考察,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方案,定期来学校进行培训。培训效果由学校进行考核。

②小组研究式: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以学科教学内容的设计在载体,研发多媒体课件。这种方式既可体现教师的个人兴趣,也更易使教师自主进行学习与交流,其教研成果与教师信息素质同步提高。如:《求近似数》课件中,我们低年级数学组一起研讨,该如何设计才能突破这节课的重难点,“寻找规律”这一环节的构思就是集体的智慧。

③优秀教师帮带式:优秀教师帮带式在各校中已广泛存在,新教师到学校后与优秀教师“师徒”的帮带是最常见的一种,优秀教师的示范性就在身边,更具有真实性,增强可信度和可行性。实验小学林红珍老师有一定制作课件的基础,尤其Authorware的使用非常熟练,且乐于助人,有位新教师在制作《填加数》课件中有关某道题的答案不知如何设计,林老师耐心地教会运用交互来完成答案的设计。

④校校合作式:校校合作可以是几所中小学校与校之间的合作,也可以是校际间的组与组之间的合作。几所学校互通有无,共建一个培训基地(这种基地未必是固定地点),这个基地是教师的“信息交流场”,也是“设计所”和“输送站”,由它设计最佳方式,为不同学校送去合其所需的培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⑤信息技术辅助式:信息技术使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校校通”使各学校之间形成紧密的联系,对教师的培训方式也同样产生了深刻影响。教育信息技术可以使培训像看“参考书”一样方便直接,教师可以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培训方式,找到自己所需的培训内容,实行“自学式”的培训,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2)课题研究子课题承担单位吴家山五小探索并总结出了提高教师信息技

14

术应用能力的校本培训策略——“六环”、“五步”、 “三位一体”的校本培训策略。“六环”是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校本培训的六个环节,即“课题前测——精选内容——集中培训——专业引领——课题后测——形成校本课程”等六个环节。“六环”在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校本培训策略中侧重于对教师的“培训”。“五步”是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校本培训的五个步骤,即“整合特色——模拟实践——再次交流——再次实践——形成成果(案例或论文)”等五个步骤。“五步”在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校本培训策略中侧重于教师的“应用”。“三位一体”是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校本培训的总体模式,即集“自修——反思——交流”于一体的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模式。“五步”在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校本培训策略中侧重于学校的“管理和制度建设”。

(四)探索出了“光盘播放教室”环境下的“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的“空中课堂”、“课例引领”教学方式

“空中课堂”是指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实时直播教师的视频、语音、课件、板书等,把讲课过程逼真地搬到网上,师生之间通过音视频、课件等方式进行实时交互的一种课堂形式。

2008年之前,我区有16所一般小学是教学光盘播放点学校,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分析了东西湖区农村一般小学的现状,对全区英语教师师资情况进行了调研,发现我区小学英语教师师资匮乏,英语专业教师仅占全区18%(其中绝大多数为代课教师),52%的教师为兼职教师,这种现状了坚定了我们对小学英语空中课堂的实践研究,并力争寻求出一条符合东西湖实际的教研之路。为此,区教研室选择小学英语学科作为“光盘播放教室”环境下的“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的“空中课堂”、“课例引领”的突破口,对小学英语“空中课堂“提出了三种模式:一是没有英语基础的执教教师,提倡的是“导看、导学和评价”的教学模式,教师用汉语组织教学,让学生互动、互学,共同提高;二是对有一点英语基础的教师,提出的是“导看、导学+教师参与”的模式。教师用部分英语和汉语组织教学,并与学生一起学习、交流;三是对专业英语教师,提倡“整合资源+重新设计”的教学模式,可利用光盘中的片断资源、课件资源重新组合,要求教师用英语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

2008年11月26日,我区承担了武汉市中小学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学应用现场会,展示了两节课。一节是五年级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课程《辅一辅》,是我们通过多次的研讨,将此节课制作成区内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共享资源库中的一课,并向全区数学教师推广,让农村的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共同感受新理念,新技术而带来新课程的变化。展示的另一节课是我区利用本地师资,用非

15

专业设备制作的“空中课堂”小学四年级英语课的教学课程,这也是本区从外地学习、取经,因武汉市英语教材与湖北教育网台教材版本不同,我区大胆尝试制作的八节课程小学英语空中课堂课程。在尝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空中课堂”特别是小学英语学科倍受远程教育工程中模式一学校领导、教师、学生的欢迎。

(五)探索出了“多媒体教室”环境下的“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的“视听类”、“学导类”的教学方式及策略

当前,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大体可归纳为两大类,即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的视听类多媒体教学(如:幻灯教学、投影教学、网上教学和闭路电视教学)和以训练学生实践技能为主的学导类多媒体教学(如:语言实验室、专业模拟实习室、计算机室为基地)。

1. 视听类多媒体教学的策略

子课题承担学校慈惠小学基于视听类多媒体教学提出了小学课堂教学运用信息技术的六项策略。

(1)知识点切入策略

知识点切入策略,就是教师在教学中突破重难点时,围绕知识点的揭示、阐述、展开、归纳、总结等环节,适时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理解关键点,达到难点易化的目的。如朱章英老师教学《9的乘法的口诀》时,教师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联系生活实际,课件出示身边的例子,步步得当,环环相扣,学生经过仔细观察找出9×9的最特殊的、独有的规律 。

(2)情感驱动策略

情感驱动策略,就是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软件提供的情感驱动功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意志力、记忆力。如:二年级张艳琴老师在教学《青蛙卖泥塘》一课时,由于课件设计得符合低年孩子的认知能力,加上教师出示课件的契机把握恰当,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感,学生参入学习的欲望极高,个个举起小手,争着抢着表现自己,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3)情境激励策略

情境激励策略,就是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开展课堂智力激励,要求学生对问题情境.积极迅速设想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并通过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等有效的手段,引发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学习,极大地激发学生发现和探索的热情。例如科学课上,卢后鹏老师在教学《光的反射》一课时,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作了多个幻灯片,创造情境,激励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索和发现的热情,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4)交互探究策略

交互探究策略,就是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在课内和课外进行

16

交互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知识的应用能力。例如五年级鲁平老师在教学《宝岛台湾岛》一课时让学生围绕台湾情况,如民俗、经济、风光、军事、历史、两岸关系等进行分组选题,各组同学先是利用网上资源,围绕选题收集的资料,下载并保存网上信息资源;然后,每个同学根据选题需要,筛选、整理所收集的资料,写出一篇小论文;每组综合组内同学意见和观点完成一篇研究报告在全班交流;每个同学都将文章发布在学校服务器学生文件夹上,并与其他选题相近的同学,通过E— mail或聊天室交流意见。学生不仅较好地掌握了学习的内容,并且提高了自学、探究、表达的能力。

(5)引导学习策略

引导学习策略,就是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利用互联网自己查阅资料,开展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该策略在4—6年级进行,主要培养学生分析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强调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快速提取的过程中,对信息进行重整、加工和再应用,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提供基本框架、总目标、指导和建议,起到组织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如六年级语文教师宋四梅在教学《美丽的晋祠》一文时,学生在网络教室,根据老师提供的学习提纲,采取个别和协作式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查阅资料,经过整理,加工,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反馈评价。

(6)寓教于乐策略

寓教于乐策略,就是在教学中利用教学软件,集科学性、趣味性、教育性为一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艺术欣赏、制作比赛、学生作品展示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如六年级张逸云教师在信息技术课上,进行主题为“玉树不倒”的演示文稿创意制作比赛时,学生通过上网查阅地震中的玉树及社会救援情况,再进行合理想象,最后制作成一副副让人震撼的演示文稿。

2. 学导类多媒体教学的策略

吴家山中学彭俊基于学导类多媒体教学结合生物教学提出了现代教育技术和学科教学整合的三项策略。

(1)知识传承过程中的铺垫策略

知识传承过程中的铺垫可从两个层面考虑:

①知识资源储备。利用教育技术手段的兼容性,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所需的各种信息以实例库、三维空间模式库(包括静态图形和动态模拟两种)、相关主题的文字信息库、对比剖析信息库、知识构建框架模式库等形式构建资源库,为适应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提供多元路径。

17

②知识载体储备。依托学生认知的实际状况,利用信息技术的拓展性,着重归纳学生在各种不同知识载体中,容易出现的忽视点和难点,考虑储备声音资料节奏的变化、影像资料的多角度的动态展示、界面的即时转换等资源,将其划分为容易、较容易、中等、较难、很难五个层次,辅之相应“搭桥助点”,为不同层次学生依托自身学习优势,依托程序的“搭桥”和教师的即时点拨,感悟自身基础和最近发展区间冲突经历储备素材。

(2)知识传承过程中的导学策略

知识传承过程中的导学可从两个层面入手: ①教师“助”点和现代教育技术“辐射性”的整合

教师在教学中,选择情境资源,整合相关知识迁移重组以至创新,搭建多元理解信息的立体“桥墩”,推动学生尝试全面独立把握问题。一是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多层次性利用。利用知识延时呈现、多维信息辅助、生活实例感染,帮助学生从知识的背景、知识适用的范围、知识涵盖的维度、知识应用的层面各方面拓展延伸而又不失课堂主题。力求知识信息载体形式与课堂单位时间有效的契合。二是教育技术手段交互性利用。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时,要考虑信息资源发散知识时,帮助学生理解发散拐点选择的合理性;要考虑知识结构体系的多维信息转换时,帮助学生把握拐点的凸显点;要考虑知识模型的构建中,帮助学生体会不同信息载体的规范性和科学性要求,使学生在体验多种技术手段时,体会出相应思维的独特性和学科思维的特殊性。三是教育技术手段呈现知识框架样式多元化应用。某些学科知识中的框架图、韦恩图、数据图、饼状图等静态图、空间动态模式图与三维立体图、实例模型等的应用,可激发学生调动多种器官参与学习。

②教师“聚”点和现代教育技术“动态性”的整合

我们发现,听觉型学生、倾向性学生明显多余言语型倾向的学生,感觉型倾向的略多于直觉型学生,总体统揽型倾向学生少于循序渐进性倾向型学生,多数学生缺乏整体把握知识的有效引导,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阅读分析信息(教材、多媒体信息素材),使学生对分散的知识点形成相应的综合认识,然后依托教育技术通过延时显示、动态强化、色彩转换、符号形式变换,使学生在形、色、声与教师肢体语言的多元冲击中,将知识弄清、弄准、弄透,使零碎的知识点连成知识线,单维度的知识线织成知识网,为学生进一步自主构建知识夯实基础。

(3)知识传承过程中的互补策略 ①与动手实践实验的互补

实验是有目的地使现象和规律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简单化、明晰化,以便于进行观察、研究。如若能将探究的各种指标通过直观的表现形式展现出来,可

18

拉近学生与日常生活现象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关注身边生命规律的热情与关注身边知识的意识,信息技术设计的模拟实验不能代替所有演示实验蕴涵的生活气息,但多媒体课件可成为辅助学生对比发现自身实验操作中不足的手段,帮助学生审视再现缺陷实验的历程,为再次合理实验奠定基础,既能克服传统实验重复实施面对的的资源浪费,也可帮助直觉能力有所欠缺的学生,通过预设的课件感悟体会缺陷实验。

②与教师纲领性的板书互补

板书,是教师用以传承知识信息的一种载体,现代技术手段演示时,由于版面的限制,往往只是展示局部内容,极易导致学生对信息技术课件中的图片、声音、动画有清晰的记忆,而知识体系往往是零碎和断点的,不利于学生总体把握学科知识,因此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授课时,适时给出教师的纲领性的板书,帮助学生统御知识整体推动整体构建知识。

(六)探索出了“网络教室”环境下的“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的应用”的“局域网、互联网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正是一个人际沟通与合作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发展创新精神,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和提高沟通与合作能力。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更好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实现协作式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和支持环境。

1.探索出了“利用局域网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子课题承担学校吴家山二中以“信息技术与初中作文教学整合”为题研究了“网络教室”环境下的“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课堂教学模式,该课题侧重从局域网的角度研究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的整合,构建了网络教室环境下的作文指导模式、作文修改交互模式和作文升格争鸣模式。作文指导模式课堂教学流程包括“浏览网页,进入情境——读题审题,群中交流——立意定纲,合理参考——交流提纲,思想碰撞——迅速成文,及时指导”五个环节。作文修改交互模式的课堂教学流程包括“确定典型范例——网络示范评价——点评精彩作文——展示评价目标——学生进行互评——网络交流评价——展示精彩评价”等七个环节。在作文讲评时,教师利用网络,教师将具有代表性的数篇作文输入电脑,发表到创建的作文网络板块里,然后发送到每一个学生的电脑里,让他们选择其中一篇进行修改,教师则使用电脑监控、指导。这样做真正面对全体学生,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教师教学的主导性,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作文升

19

格争鸣模式课堂教学流程包括“展示将升格的作文-—确定修改方向---学生网上直接修改---推荐评价好的升格作文---网络上展示好的修改文”等五个环节。

(2)探索出了“利用互联网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按照李克东教授提出的“专题探索——网站开发”学习模式,课题组提出了“网络教室”环境下的“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的“精选专题——共建网站——应用推广”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①精选专题

选题决定了整个学习的方向、过程以及主题资源的形成,在整个过程中至关重要,因此这种模式的选题应符合以下原则:一是依据课程标准和课本,并与校学生实际相结合,二是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进行多学科的整合,三是立足于小知识点,精益求精,四是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②共建网站

确定主题后,成立主题学习网站开发小组,成员由信息教师、学科教师、学生组成,开展网站共建工作。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明确网站开发方向和基本构架

开发小组围绕主题,按照“创设情境----布置任务----探究过程----提供资源----评价交流----反思总结”六个步骤布局,确定网站的发展方向、制作基调、布局风格等。

第二,制定实施方案,任务落实到人

开发小组根据框架的主要内容拟写详细的实施方案,进行人员分工,实行栏目负责制。每个栏目由1—2 名教师和部分学生组成,在规定的时间内,小组成员围绕主题,选择各自的内容和模块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加工。美工、文档撰写等工作指定专人负责。每个栏目确定一人统领全局,协调与管理整个开发过程,包括网站文档资料的记录与收集、技术指标的把握、风格的统一、色彩的和谐等。

第三,网站的建设由点到面发展

建设主题学习网站的初期,因教师经验不足,主题资源不太多,可先选择一到两个主题进行试用开发,逐渐成型后,试用于教学研究过程中,再根据试用结果进行调整、补充、完善,这样逐步积累、完善,就可构建一个资料丰富的主题学习网站。

③应用推广

主题学习网站建好后,及时把主题学习网站应用于教学研究中,让主题学习网站的内容在应用过程中得到进一步补充、完善。在教学研究的不同阶段,教师与主题学习网站所起的作用也不同。

20

第一阶段,创设学习情境,产生问题阶段

学习的起始阶段,利用主题学习网站提供的资源,创造与该专题相适应的学习情境。我们提倡虚实情境相融合的学习环境,即虚拟(网络)学习情境和现实学习情境融为一体,反对用虚拟(网络)情境完全代替现实情境的学习方式。在这个阶段,主题学习网站的应用主要是信息资源的浏览与交流,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产生兴趣并提出问题。教师适当指导和评价学生提出的问题,并把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例如,利用《桥》专题学习网站学习“赵州桥”这篇课文时,可引导学生发现下列问题:我们周围有什么桥?这些桥起什么作用?这些桥与赵州桥有什么不同?有没有这些桥的文章、照片等。

第二阶段,探讨解决问题方法的阶段

学生在学习情境中提出了许多疑惑和问题后,教师分析学生对所提出问题的明确程度和关注程度、解决这些问题所需的背景资料、学生现有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以及知识储备情况等。随后,教师可与学生协商制定具体的探究任务,学生提出探究方案后,给予指导帮助,引导学生发掘探究问题的社会价值,提醒学生规范地撰写文档材料等。在这阶段主题学习网站主要应用于帮助学生寻求网络专题资源,提供网络交流与对话,学生上传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并参与讨论评价活动等。

第三阶段,解决问题的实施阶段

学生根据对问题的关注程度,自由组合成若干学习小组,开展协作性或研究性学习,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教师协助各小组落实成员分工与合作情况,了解学生对文献资料整理、运用的情况,跟踪指导各小组成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活动进展与记载情况,关注学生在整个探究活动中是否执着、专注,给予情感支持与意志激励,提供各类专项辅导(如社会交往咨询、专项技能运用等),必要时可聘请有关专家进行现场指导或召开专场座谈会,随时给予疑难咨询解答,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在问题解决中的假设验证、归纳提炼等能力。主题学习网站在这阶段主要的应用是学生通过网络上传反馈探究活动,交流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感受,遇到困难时寻求帮助;教师组织学生在网上或网下会诊研讨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并发布解决的方案供其他学生借鉴。

第四阶段,总结反思阶段

反思阶段教师通过对各活动小组的咨询,及时给予确认和鼓励有创造性的表现行为,指导帮助学生整理总结报告的观点。主题学习网站在这阶段的主要作用是让学生发布学习研究成果、参与开放性评价。教师要及时捕捉认识上的独特性、表达上的独创性,关注学生在学习探究过程中的反思、活动中的感悟,促使学生思考新问题,探讨新方法,鼓励学生收集整理的资料和资源、撰写的研究成果的

21

论文、报告或专题网页等作品呈报给学校,为专题学习网站进入下一循环实验及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六、研究成效

(一)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

全区100 %中小学校拥有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教室,100%学校使用光纤接入互联网,截止2010年小中高学生总数35719名,计算机台数4616台,生机比例:7.7:1(全市生机比仅为17:1),仅2010年投入金额约920.22万元,占全年教育专项经费投入的23.9%。区级教育门户网站及教育系统办公平台已建成,东西湖教育信息网在2010年“全国首届教育门户网站评比”中,获县级五十佳网站称号,2010年湖北教育网站绩效评估中获二十强称号。我区教育信息化环境初步构建,为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奠定了基础。

(二)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初具规模

东西湖区教育信息中心先后购置清华同方数字图书馆资源库和中央电教馆资源库,同时卫星接收湖北教育网台的资源,在东西湖教育信息网上发布,安装调试了华教新课标资源库,现有各类资源将近1T。

(三)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高

我区现有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1所,10所市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一系列教育创新研究课题蓬勃开展,全区所有学校普遍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90%的中小学教师会运用网络检索教学资源,80%的教师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东西湖教育信息网及东西湖教研科研网建设趋于完善,逐步实现了对全教育系统的信息发布、网上办事、政务公开和各学科教育教学研究的信息交流。教师、学生在国家、省、市级信息技术大赛中频频获奖(见附件)。

(四)教育信息化保障机制逐步完善

先后制定了《关于推进我区中小学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实施意见(东教[2005]31号)》、《东西湖区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管理规程》、《武汉市东西湖区“十二五”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东西湖区中小学示范数字化校园建设标准(暂行)》等政策文件,区教育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各职能科室为组员的东西湖区教育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工作领导小组,全区各级各类学校都建立了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机构,部分学校还建立了考核和激励机制、保证了教育信息化的健康快速发展。

七、存在问题及今后继续探索的方向

本课题研究取得了明显的研究效果,也让我们有了进一步的思考,有待于我们继续研究。

1.关于信息技术的培训有效性研究: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最终目标

22

是“应用”,想用、能用、会用、善用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在研究中我们发现,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非常快,因此,信息技术培训应该具有超前意识,让最新的技术走进课堂。

2.关于资源库建设的有效性研究:在区级的层面上,我们建设了一批区级资源库,在校级层面上,各校根据自己学校的需要也建设了相应的学科资源库,但如果从系统管理、共享共生的角度来看,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资源库建设的有效性研究是研究的重点内容。

2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k9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