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阐述《论语》中“仁”的思想

更新时间:2023-05-14 20:3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试阐述《论语》

中“仁”的思想

作者

绪论“仁”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论语》中所重点提及和阐述的概念。 《论语》一书作为记录孔子及其再传弟子言行的对话录,据杨伯峻先生的考证, 其中提到“仁”字有 109 次。而作为反映同时期社会状况,同为十三经之一的 《左传》,其中提到“仁”不过 33 次。《论语》中指出“子罕言利,与命, 与仁”;而兼纳百家学说的《吕氏春秋》也在《不二》篇中总结说:“孔子贵 仁”。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学说中对于“仁”的重视程度。然而“仁”究竟是什 么,孔子却并没有给出一种确定的、规范的定义。本文仅就《论语》文本中出 现的“仁”,以及与其相关的对话进行讨论、分析,探讨“仁”背后的含义、 问题与导向。

一、“仁”的本质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可见仁 道的施行并不困难。然而孔子在《论语·里仁》中又说:“我未见好仁者,恶不 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能有 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则是孔子 在慨叹世人不知道为仁的方法。两句话看似是相互矛盾的:既然“欲仁斯人 至”,又何以无一“好仁、恶不仁者”呢?这种“矛盾”实际上反映的正是孔 子在整部《论语》中频繁对诸弟子“与仁”的内在价值。为仁的方法,无外乎 己心之好恶。仁道,源自人心,需要反求诸己。所谓道不远人,因此只要从内 心中真正的生发出“仁”的情感,仁道是不难达到的。 曾子在《论语·泰伯》中也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 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可见曾子作为孔门的主要弟子,同时 也是后世以心为主宰的思孟学派的开创者,他对于“仁”的问题的关心与重视 程度是远远超过其他诸弟子的。曾子又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这即 是曾子对夫子所言“仁道”的理解。其中“忠恕”二字,也无非发乎本心。 曾子从人心和人的本性角度出发,将“仁”的施行落实到人的天性上去, 具体为讲“孝悌”,因此有《孝经》流传于世;讲“心”,因此有《大学》为 后世知晓。孔子在《论语 学而》中说到:“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他 把基于家庭生活中亲子之爱的“孝悌”作为“仁”的具体实现,把“仁”的取 向落实于人性心理的情感需求上去。孔子在《论语·泰伯》中也说:“君子笃于 亲,则民兴于仁。”也意在说明通过“笃于亲”而达到“亲亲而仁民”,即通 过人为“

孝悌”的天性(也可说是人性心理需求)而影响更多的人把“仁”、 施行仁道作为自己的目标。故《大学》开首所列“八条目”,即先要求人们格 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达到“内圣”的状态;然后才有齐家、治国以 至平天下的“外王”状态。其所强调的,也正是“仁”所具有的源于人内心好 恶、天性的本源。 及至后世,王阳明发展的“心学”成为广为流传的滥觞,更是将“心”的 本体论提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以至于说“人人皆可以为尧舜”“良知只是个 是非之心”,就是在极力渲染突出人内心的好恶、天性所具有的主宰地位。这 是因为他认识到了孔子之所以慨叹“未见好仁者”的深层原因:常人虽然都知 道仁道,但是却经常以能力不足而推辞,实际上则是错误的认为仁道独立于人

1

本身而存在,而真正的仁道源于己心之好恶。人如果真正能够做到忠实于自己 生而所具有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那么他的内心就已 经达到了“仁”的境地。因此,后世儒学虽然教出多门,异见杂说也层出不穷。 然而在对于“仁”的本质的认识问题上,却都归结于人性心理的内在基础,可 谓“道通为一”。

二、“仁”的评价孔子虽然极言仁之易求,然而又处处体现着仁之难达的态度。这一点集中 体现在孔子对于自身及诸弟子贤人的评价上: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论语·述而》 如果说孔子对于自身的评价还包含有自谦的意味,那么他对诸弟子及贤人 的评价则表现的更为明显: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 其仁,焉用佞!”——《论语·公冶长》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 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 乘之家,可使为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 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论语·公冶长》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 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 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 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 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论语·公冶长》 从以上所列各章中可以看出,孔子对于“仁”这种品质的重视远胜过其

他方面的才能。从对于仲弓的评价中可以发现,孔子称“雍也简”,可见孔门 所重,在德不在佞。然而孔子又说“不知其仁”,可见夫子在评价诸弟子时对 于使用“仁”这个字是十分谨慎的,亦足以想见“仁”之难达。在后文中,孔 子极言称赞子路“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冉求“百乘之家,可使为宰”, 公西华“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尹子文之“忠”,陈文子之“清”, 对他们所具有的管理、行政、外交才能和忠诚、清高的品质都给予了肯定,然 而又都无一例外地回答“不知其仁”。纵观论语全书,孔子所认为的完全达到 “仁”的境界的也不过寥寥数人: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 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论语·雍也》 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 而得仁,又何怨?”——《论语·述而》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论语·雍也》

2

尧舜作为上古时期的明君,其人所行已经超越了“仁”作为个体修养标准 的境界。因为他们在孔子看来,不仅具有了内在修养,而且能够“博施于民”, 已经达到了《大学》中所说“平天下”的最高境界,是儒家的最高理想“内圣 外王”的实践,而三代就是儒家的“理想国”。因此孔子慨然曰:“何事于仁, 必也圣乎?”就不难解释了。 对于伯夷叔齐这样的古之贤人,孔子也说他们“求仁而得仁”,是因为他 们真正从内心达到了孔子所说的“仁”的修养境界,并且用行动证明了“求仁” 的决心,最终舍生而取义,也可以算作“仁”。然而他们只做到了独善其身, 不食周粟而饿死首阳山;却并没有像尧舜那样兼济天下、“博施济众”,因此 在孔子眼中距离圣人还有距离。 至于颜回,作为孔子最喜欢的学生,孔子也对其称赞有加,但也只是“三 月不违仁”,比起尧舜、伯夷叔齐的评价要更低一些,然而与其余诸弟子相比, 又远在其之上。因为颜回能够真正做到“心不违仁”,并且一直保持着这样的 状态长达三月,是一种纯粹的境界,是发自内心的对于“仁”的心向往之。正 如孔子在《论语·里仁》篇中所说:“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即不仁之人难以做到安贫乐道,而颜回却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 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与孔门其他诸弟子相比,颜回对于“仁”,对于道 的向往与修习更为单纯,他不是出于出仕、功业等功利性质的目的,而更加侧 重个人修养与“仁”从内心生发的源头。虽然

不能有尧舜“外王”之功,却能 够更加接近“仁”的本质。 《大学》中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而其强 调的先后,恰恰是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以至于“修齐治平”的顺序。至 于前文提到的子路、公西华、陈文子等人,虽可“治赋千乘之国”“为宰百乘 之家”“束带言宾客于朝”,拥有治理国家、兼济天下的才能;然而他们缺乏 的,恰恰是“仁”、仁道最本质的东西。那些才能与品质,很可能不过是陈文 子、尹子文之流求名、求利的手段。他们并不能像尧舜等圣王一样做好修身于 内而发诸于外,也不能像颜回那样发自内心的求“仁”求道,乐其所乐。而孔 子所看重的,正是这样一种由内而外、推己及人的层次。如果不能从“仁”以 人性为基础的最基本的精神与价值出发,循序渐进的修养自身,然后发于外, 其“仁”之与否自然“未可知也”。而我们从这样的语气中也能够体会到孔子 对其余诸弟子与当世之贤人言行所暗含的否定态度。 而“仁”所以难达的原因,也正是因为大部分人都被外在的言行所迷惑, 如《论语·宪问》篇中宪问问孔子:”克伐怨欲不行,可谓仁矣?“孔子即明给 出否定回答:”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如果不能认识到心性之于 “仁”的基础地位,倒置本末,失其先后,不仅不能近道,“仁”亦难求。

“仁”的表现之前已经说明,求“仁”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由内而外的过程,如果 内心修养真正的达到了“仁”的高度,那么自然会从外在表现出来。《论语中》 孔子也对这些外在的表现做了诸多阐述。 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又说:“君子讷于言 而敏于行。”“仁者其言也讱。”在《论语·乡党》中也提到“子在朝,似不能 言者。”而孔门高足中,“雍也简”“回也如愚”“参也鲁”。可见“讷于言”

3

是孔子颇为看重的一项品质。它与“仁”最为直接的关系即体现在“子曰:’ 刚毅木讷近仁。’”有人据此认为孔子轻视言辞,其实不然。孔子曾说:“雍 也可以使南面。”又说:“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可见孔子 并非不重视门人弟子的辞令才能。孔子所提倡的“刚毅木讷”实际上代表了他 的价值取向:刚毅者绝不有令色,木讷者绝不有巧言。孔子所反对的,实际上 是那些专事以言辞取悦于人之徒,因为从“雍也,仁而不佞”一章可以看出春 秋时期时风之尚佞,此间亦不乏巧言令色鲜仁之辈。而真正具有“仁”的君子, 言语必定经过内心认真的思考,对于每一句话都反复考量,不肯有违于仁道, 不随

意发表意见,正如孔子所说:“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因此“仁”的 外在表现为“讷于言”,而并非出于孔子提倡“鲁”“愚”“讱”。 除此之外,《论语》中最为著名的有关“仁”的条目出自《论语·颜渊》: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 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 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在《论语·颜渊》篇中,后又分别有仲弓、司马牛、樊迟问仁,而孔子的回答却 各不相同。这说明孔子注重“因材施教”,对于“仁”的具体操作问题根据每 个人不同的禀赋有针对性的回答,而仁的体现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如孔子对颜 渊的“克己复礼为仁”,也应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去看。春秋时期,随着西 周封建宗法制度的逐步瓦解,诸侯互相征伐、父子骨肉相残、大夫僭越之事层 出不穷,社会伦理秩序濒临解体。面对这样一种“礼崩乐坏”、道德沉沦的情 况,孔子提出的通过恢复周礼重整社会秩序的建议,无疑是得到百姓支持,使 “天下归仁”之举。 凡此种种,都说明了“仁”的表现是依据个人禀赋与社会条件所变化的。 然而万变不离其宗,即是“仁”从人性心理出发的本质。要回答什么样的行为 是符合“仁”的,就要把握其中“易”与“不易”的关系。所易者,行,不易 者,道。 除此之外,《论语》中对于“仁”的表现的描述也散见于书中各处,如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知 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等,由于能力所限,就不再一一考察了。

小结《论语》中所提及的“仁”,更大程度上是指发自内心的一种思想。“仁” 在孔子儒家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本质基于人性的心理基础。“仁”有 助于个体人格的完善与社会的发展进步。“仁”既是儒家个人修养的道德评价 标准,也是通向儒家最高境界“内圣外王”的必由之路。“仁”的根本在于内 心的天性,但在对外表现过程中会随着个人与社会因素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要 求,表现出不同的形式。要把握住“仁”的真正价值,就要理解其“易”与 “不易”的关系,发现内心真正的良知,从内心的“仁”生发出外在的日常言 行。

说明1、 本文中所引《论语》章句的句读,以钱穆先生所著《论语新解》为依据。

4

2、本文所述《论语》中言论,主要以前半部中孔子、曾子为主。至于《论语》 后半部中所述,由于多为孔子再传弟子所记录门人曾子、子夏言论,其思想与 孔子本人有一定的

出入,因此未予采用。 3、《论语》后半部中一些含有“仁”的章句因被后人疑为《齐论语》中原著 (如孔子评价管仲一节),与《鲁论语》的思想亦有一定出入,为保证文章论 述思想的统一性,也未能引用。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k3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