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北京各区初三化学期末试验专题

更新时间:2023-09-23 19:26:01 阅读量: IT计算机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北京2016-2017初三化学期末实验专题(海淀东城除外)

北京市西城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19.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除去CuSO4溶液中的少量FeSO4 鉴别碳酸钙粉末和氯化钙粉末 鉴别硬水和软水 点燃 加入足量的铜粉 加入稀盐酸 加入活性炭 实验操作 20.下列4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的是

A.镁和铝分别放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 B.镁在空气中加热 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D.向一定质量的 二氧化锰中加 入过氧化氢溶液 〖实验原理分析〗

37.(5分)同学们用同一套装置分别完成2个实验。 【资料】白磷的着火点为40℃。

实验 实验过程 ①如右图所示,注射器A中吸入20 mL氧气, 注射器B中吸入20 mL 80 ℃的热水,在玻璃 管中放一小块白磷 实验1: 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②将注射器B中的热水迅速推入玻璃管内, 白磷浸没水中 ③再将注射器A中的氧气推入玻璃管,使玻 璃管中的热水全部进入注射器B,此时白磷 开始燃烧 实验2: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 1

量 ①如上图所示,在玻璃管中放入足量白磷,两个注射器和玻璃管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共有60 mL空气。加热装有白磷的玻璃管至白磷燃烧 ②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燃着的白磷熄灭 ③当注射器活塞不再移动时,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2)根据实验2回答:

ⅰ.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ⅱ.步骤②的目的是______。

ⅲ.步骤③中,当注射器活塞不再移动时,密闭系统内气体体积为______mL。 (3)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有多种。某同学采用如下方法检验:在注射器A和

B中分别吸入20 mL的空气,按图所示连接好玻璃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请补全“……”包含的操作及现象:______。 〖科学探究〗

38.(7分)某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仪器已略去)

【猜想与假设】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可能有温度、溶液的浓度、催化剂种类。

【实验记录】同学们进行6组实验,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水槽中水的温度 锥形瓶中的物质 60 min内产生氧气(mL) 【解释与结论】 ① 30 6 20 ----- 0.0 ② 30 x 90 ----- 41.0 ③ 15 6 70 ----- 4.5 ④ 30 6 70 ----- 12.1 ⑤ 30 6 20 0.5 2.0 ⑥ 30 6 20 0.5 650.0 (1)实验②中应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x是______mL。

(2)实验①~⑥通过测定相同时间内产生氧气的体积来比较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还可以通过测定______来比较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2

(3)得出“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越大分解速率越大”结论所依据的实验是_____(填

序号)。

(4)通过实验①、②、④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反思与评价】

(5)同学们认为实验室制氧气,应选择实验⑥而不选实验②的理

由是______(答两点)。

(6)某同学改用右图所示装置代替气囊完成实验②,正确的实验

操作顺序是______。

a.将导管伸入量筒,开启控温加热器,滴入过氧化氢溶液 b.开启控温加热器,将导管伸入量筒,滴入过氧化氢溶液

c.开启控温加热器,滴入过氧化氢溶液,待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将导管伸入量筒

3

北京市朝阳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34.(3分)设计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1)实验1: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高,除了要控制两个盛

装气体样品的集气瓶大小规格相同外,还要控制相同。 (2)实验2:该实验目的是。

(3)实验3:探究铁生锈的条件,还应该补充的实验是。 〖实验原理分析〗

35.(5分)利用表中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实验过程中

长颈漏斗下端始终在液面以下;注射器的摩擦力忽略不计。)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Ⅰ.将盛有白磷的燃烧匙伸入瓶中,塞紧瓶塞 Ⅱ.打开K,从长颈漏斗向容积为200 mL的集气瓶内加入80mL 约80℃的热水,浸没白磷 Ⅲ.将a端连接盛有50 mL空气的注射器 Ⅳ.将注射器的活塞推至20 mL处,瓶中液面恰 好低于燃烧匙底部,立即关闭K,观察现象 Ⅴ.冷却至室温后,打开K (1)实验前,连接好仪器,关闭K,加水至长颈漏斗内液面高于瓶中液面。一

段时间后,液面高度保持不变,该现象说明。 (2)实验中,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步骤Ⅳ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4)对比步骤II和Ⅳ可知,欲探究的燃烧条件是。

(5)步骤Ⅴ,打开K后,注射器活塞最终停在23 mL处,则实际测得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科学探究〗

4

36.(7分)央视频道《是真的吗?》栏目中有一段视频:将“锡纸”剪成一段两头宽中间窄的纸条,然后两头分别连接电池的正负极,观察到“锡纸”立即燃烧。据此,某同学取“锡纸”进行了以下探究:探究一:“锡纸”燃烧的原因

“锡纸”两端接入电池两极后造成短路致使“锡纸”燃烧,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开始“锡纸”不燃烧但短路后却能燃烧的原因是(填“与氧气接触”或“温度达到着火点”)。 探究二:“锡纸”中金属的成分 【提出问题】“锡纸”中的金属是锡吗?

【查阅资料】①“锡纸”是锡箔或铝箔②锌粉是一种深灰色固体

③锡(Sn)与酸或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生成+2价锡的化合物

【提出猜想】猜想Ⅰ:“锡纸”中的金属是锡 猜想Ⅱ:“锡纸”中的金属是铝 【进行实验】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与结论 根据实验现象,结合金属活动性取打磨后的“锡纸”片放入“锡纸”表面有深顺序 可知猜想(填“Ⅰ”或“Ⅱ”) 成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交流讨论】

(1)实验中打磨“锡纸”的目的是。

(2)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替代氯化锌溶液完成上述实验的是(填字母序号)。 A.氯化铜 B.硝酸银 C.硫酸钠 D.硫酸亚铁 【拓展应用】证明铁、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方案如下,请将内容补充完整。

实验操作 丰台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实验原理分析】

5

试管中,滴加氯化锌溶液 灰色固体析出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Fe>Cu>Ag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jz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