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结课论文

更新时间:2023-07-22 08:2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哲学·道与城市规划

【摘 要】 论述了中国哲学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提出了自觉运用中国哲学于我国城市规划实践中的观点 。

【关键词】 哲学 ; 和合 ; 中庸 ; 天人归一 ; 城市规划

一 关于哲学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是智慧的学问。人类的哲学智慧犹如生生不绝的源头活水 ,滋润和启迪着社会与文明的进步发展。中国哲学又称为中国哲学史 ,它与中国农耕社会文明是分不开的。从儒家“复礼”与“归仁”、到墨家“兼爱”与“尚同”,从道家“无为”与“自然”、到法家“变法”与“专制”等诸子百家争鸣 ,无不反映了中国哲学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哲学是人们在追求真理的实践中所取得的智慧之果 ,在千百年来形成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完整的内在逻辑体系。

二 关于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根据一定时期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有关生产力布局的要求 ,充分研究城市的自然、经济、社会和区域发展的条件 ,确定城市的性质 ,预测城市发展规模 ,选择城市用地的发展方向 ,合理利用土地 ,协调城市空间功能布局及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城市规划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 ,是保证城市合理地进行建设和城市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及其正常经营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综合性手段。城市规划工作具有综合性、政策性、地方性、实践性、长期性和经常性等特点。

三 中国哲学的精髓

中国哲学重整体、重系统。运动变化、全面联系是中国哲学的基本观点。

1和合与中庸

“和合”意味着和谐和多样性的统一。西周末 ,史伯提出“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 ,以他平他谓之和”的和而不同的观念。“和合”是事物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中庸”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 ,“中庸之为德 ,其至矣乎 !”。中不是静止不变的僵化标准 ,而是相对于过与不及而言的尺度的适当。只有中庸才是保持事物稳定性的最可靠方法。《中庸》提出了“时中”和“执两用中”的思想。“时中”表明要符合“中”必须是随时而处中。

2 天人合一,整体而有序

孟子曰:“莫之为而为者 ,天也;莫之致而致者 ,命也”《万章上》。“顺天者昌 ,逆天者亡”《离娄上》。“尽其心者 ,知其性也 ,知其性 ,则知天矣”。天人合一演变为人尽心知性知天的心《尽心上》理体验。天人合一的境界体现了终极关怀的意义。

整体既是客观对象发展变化的全局性和过程性 ,又包括主体观察感受的全面性和思维的系统化。整体思维的最大特点是它的模糊性的思维导向。有序性是与整体性密切联系的中国哲学的基本特性之一。人类的出现是自然史的继续和它的精神的体现 ,是自然演化的结果。顺序而生 ,循序而动是天人共有的规律。

3变化与发展

中国哲学的辨证思维传统突出表现在变化发展观上。《易传》提出“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无生有 ,虚生实 ,都体现了先变而后生的机制。变与常是互动的关系 ,是必然与偶然的统一。

4爱人而知天

儒家学派的思想主旨就是“爱人”与“知天”。《说文 人部》:“仁 ,亲也 ,从人从二。”

人者“爱人”,“仁者人也”。“唯天为大 ,唯尧则之” 。孔子肯定天《太伯》命 是至高无上的价值理想。他说:“天何言哉 ! 四时行焉 ,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阳货》!

四 城市规划的哲学思辩

1城市规划的中庸之道

城市规划要对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等各项要素进行统筹安排 ,使之协调发展。综合性是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特点。城市规划的实质就是协调社会社会各“部落”各利益集团 之间的关系 ,和合与中庸思想的体现应贯穿于规划的理论到实践、目标到措施的全过程。在我国现阶段社会转型期的城市规划建设中 ,规划工作者既要考虑“阳春白雪”,又要兼顾“下里巴人”,尤其应该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 ,为低收入人群提供可承受的设施、住房与服务 ,“执两”而“用中”,随时而处中。在城市空间战略发展和用地规划中 ,都要综合考虑各种自然、历史、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因素 ,合理进行生产力布局 ,达到和谐与多样性的统一。

2论道经邦,燮理阴阳

城市规划具有带行政府的部分职能的功用 ,是政府意志的法规化体现。中国哲学以“道”作为自己的根本范畴 ,天地人“三才”的实质在于阴阳、刚柔、仁义三道。论道目的在于“论道经邦 ,燮理阴阳”,在于佐君治世 ,调顺阴阳。孔子曰:“道之将行也与 ,命也;道之将废也与 ,命也。”城市规划亦应成为国家利益和政府意志的代言人 ,应该体现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利益 ,综合协调各方关系 ,理顺人、地、天的关系 ,“一阴一阳之谓道”。城市规划既是城市各种建设的战略部署 ,又是组织合理的生产、创造良好生活环境的手段 ,几乎涉及到国家经济、社会、文化有关的每个部门。特别是在城市总体规划中 ,一些重大问题的解决都必须以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为依据。中国传统哲学对中国古代城市的建设也起到了指导作用。《周礼 考工记》:“匠人营国 ,方九里 ,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轨 ,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 ,前朝后市 ,市朝一夫。”汉、唐长安城即是很好的例子 ,而南宋平江府则体现了老庄哲学的师法自然的思想。

3城市规划的动态发展观

城市规划既要解决当前建设问题 ,又要预计今后一定时期的发展以及充分估计长远的发展要求。作为指导城市建设的城市规划 ,必须根据实践的发展和外界因素的变化 ,适时地加以调整或补充 ,使城市规划逐步地、更全面、正确地反映城市发展的客观实际。

《周易》:“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易 ,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不确定性是城市规划的永恒主题 ,城市规划应为动态的过程。《周易》为六经之首 ,它涉及到自然和社会各方面的哲学思辩和智慧 ,“变”是《周易》的核心。

从无组织的原始聚居发展到村落、集镇和静态城市 ,这就是18 世纪工业革命以前人类聚居的发展过程。工业革命以后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 ,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并向城市聚集。同时 ,现代技术和现代化交通的发展为城市的扩展提供了可能。原来城市中的静态平衡被打破了 ,城市迅速突破以前的边界 ,向乡村扩展。尤其是本世纪以来 ,城市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由于第四维因素时间的重要性超过了其他三维因素 ,越来越多的三维静态城市随着第四维因素时间参与了剧烈的动态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 ,人类聚居便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动态发展时期。对于动态城市 ,用人们习惯的诸如“形态、结构、规模”等词来描述已经不够了 ,因为对它来说 ,最重要的特点是其动态变化趋势。

动态城市要求我们要用动态的发展观来进行城市规划:一是规划的过程要动态地来考察 ,二是规划的目标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地演变着。鉴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 ,城市的发展是“变动不居的”,城市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的发展方向都有必要进行分析调整 ,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数量的累积 ,甚至连城市的职能和性质都有可能发生转化 ,因此 ,应采取 动态规划的策略。随着信息社会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 ,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 ,城市发展面临的环境因子也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这就要求城市规划必须是动态的、可调整的。现行的城市

总体规划每五年修编一次就显得过于机械 ,并落后于形势 ,不能满足城市动态发展的要求。 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 ,编制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 ,在编制分规和详规的同时 ,向总体规划反馈信息 ,经过一定时间 和一定数量的信息积3 - 5 年累 ,对总规进行不断的调整完善 ,反过来又指导分详规的编制。这样就形成一个不断完善的动态规划体系。

4 温故而知新,构建文化景观生态

孔子倡导“温故而知新”,《周易》讲究“数往”以“知来”。随着现代城市的崛起 ,历史文化区一片片消失 ,代之而起的是一幢幢摩天大楼 。人类期盼着精神的回归。重新认识与构建文化景观是当下城市规划界的重要议题之一。

文化是人类群体或社会的共享成果。这些共有产物不仅仅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 ,而且包括物质对象。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 ,文化是代代相传的人们的整体生活方式。

根据城市发展规律 ,城市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子系统 ,社会价值观念、审美心理、审美时尚、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经济条件等作为构成的文化环境 ,无时不在制约着其发展方向。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 ,是推动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马克思主义认为 ,文化是人创造的 ,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 ,离开了人也就无所谓文化;但文化对于人类来说又是一种外在的力量 ,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文化虽然为人所创造、所利用 ,然而一旦它被人创造出来后 ,就会一代代传递下去 ,不为尧存 ,也不为桀亡 ,并对人类的发展过程产生着重大影响。

文化是人类通过与外在的、构成创造前提条件的环境相适应所实现的一切生活方式 ,所形成的心态和行业样式 ,以及因这些方式和样式之需所创造的产品。文化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文化一旦形成 ,又制约着人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文化与人、生态环境是彼此作用的互动关系。按广义的文化定义 ,其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两部分。前者已普遍为人们所重非物质文化视 ,勿容赘言;而后者 —精神文化 的保非物质文化护与发展则容易被人们所忽视。文化生态环境是文化生态的组成部分 ,文化生态系统是作为文化主体的人的个体和各种群体及其环境共同组成的功能整体。

文化随着人类的诞生而产生 ,文化物种论认为文化是有生命的。因而 ,保护文化的多元性和物种多样性 ,同时反映文化的时代性 进化性 ,是建设文化生态的重要内容。中国园林强调人与自然的亲和协调、相融而合 ,讲究自然意境、借景寓情 ,追求人与自然浑然一体、宛若天开的意境。这些东方自然型园林的思想精髓 ,都是根植于与之相应的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之中的。我们在进行城市的文化生态环境规划与建设时 ,就不能舍本逐末 ,只能相应地根据本土的自然、社会环境来进行。

精神文化 除包括一部分物质文明非物质文化外 ,主要是文学艺术门类和地方民风民俗等方面的内容 ,如戏剧、评书、舞蹈、音乐及其他民风民俗和节庆活动等。古典文学书籍尚在 ,而低吟浅唱的传统则几乎失传 ,不为我们大众所接受 ,已是深感曲高和寡了。那种“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吟诗也会吟”的法则也不灵了。物质文明是精神文化非物质文化的载体 ,但反过来 ,精神文化失传了 ,我们就不能理解前人的物质文明 ,因而也就不能很好地创造现代文明了。

5人本主义原则

人的一生中有超过一半的时间是在各种宅子中度过的。中国传统哲学中“爱人”与“知天”的思想在古代城市与建筑中也早有体现。由于人体的自身特征、活动规律、心理需求以及社会文化等各种相关因素 ,都对文化生态环境产生着影响: 人体尺度 ,依照人体各部尺度确定城市各部分、各要素的尺度 ,而活动范围则显然是由文化因素参与决定的。因此 ,在进行城市规划和设计时 ,也必须考虑到城市功能、性质与其自然、人文环境相结合。心理尺度 ,在建设城市文化生态环境时 ,应根据人的心理需求来进行建设。文化尺度 ,中国幅员广大 ,地域辽阔 ,民族众多。由于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与风俗习惯对城市的建设、管理产生着不可忽

视的影响 ,因此 ,必须对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倾向、道德标准、风俗习尚等加以考虑。人与人造物、环境的联系 ,离不开文化的作用 ,这些都必须凭借文化因素来起作用。

6天人合一是归处

天人之际涉及多重关系 ,其中天人合一与天人有分是哲学层面上的总括。天人合一表现为两方面:一是作为人性的赋予者与人性合一;二是天道与人道合一 ,天道是人道的前提和基础 ,人道是天道的顺承、效法和补充。天人合一的境界是儒家学者以伦理为本位来建构自己的世界图景的产物 ,体现了终极关怀的意义 ,其基点是泛道德主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由天地人三才”构成的整体 ,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命题。

城市建设是一项地方性的事业 ,城市规划要根据地方特点 ,因地制宜地编制 ,即注重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伦理。“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发展战略 ,将改变以往“以人类为中心”的伦理观念 ,转向人类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念。城市规划和建设将大力发展高效、节能、无污染的绿色城市文化。城市规划还应注重多元化、个性化和地域特色 ,顺天应时是象天法地的最高境界。

五 结语

人类的文明史同时也是人的“自由”史 ,追求自由是中国哲人的最高理想。城市规划则要通过法律、法规来协调来自自然、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自由”诉求。城市规划的基本目的是为城市建设实践服务 ,规划方案要充分反映建设实践中的问题和要求 ,要有很强的现实性。按规划进行建设是实现规划的唯一途径。我们应自觉地运用中国传统哲学于城市规划与建设中 ,以期实现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总目标 ,建设人类理想的家园。

[参考文献]

1 陈秉钊.当代城市规划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向世陵.中国哲学智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07级城市规划2010—2011第二学期城市规划思想史课程论文

哲学·道与城市规划

姓 名

学 号

指导老师

成 绩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j9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