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时代与创新教育

更新时间:2024-05-26 00:2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知识经济时代与创新教育

中国教师(TeacherCN.COM)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倡导网络文化,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果我们的文章涉及或侵犯您的有关权益,请即时与我们联系,请注明网址及文章,我们会即时处理或删除,感谢您的合作!

2003年底,中共中央召开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2004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会议认为:\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仍是当今国际格局演

变的两个主要趋势\。\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方面世界各国都在面临新的挑战\。在知识经济风起云涌的二十一世纪,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以致于对于人才的渴求越来越强烈。人类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 一、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特征就是知识不断创新,高新技术迅速产业化。知识经济是以高新技术为支柱,以智力资源为依托的可持续性发展经济。在激烈的经济竞争中,世界各国都越来越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科技知识以经济发展中上升到绝对的优势位置。在知识经济时代,掌握知识越多的人,获得的工资报酬也越多;拥有更多知识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机遇也越大;拥有更多知识和信息的国家,其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也越快。实践证明,哪个国家知识生产水平信息传播快,科技成果运用广,这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就强。知识经济正是西方发达国家充分认识到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提出来的。它是和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对应的一种经济形态,其最重要的特征是可以把知识作为资本来发展经济。在知识经济中,知识是成功致富的最重要资源。在农业经济时代,人们致富的资料主要靠对土地面积的控制;在工业经济时代,人们致富的资源主要靠对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等的控制;到了知识经济时代,致富的资源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知识和信息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直接资源和内驱动力。我国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为我国\十五\期间的跨越式发展描绘了一幅宏伟的发展蓝图。八大高新技术到2010年后将全面超过传统产业的产值。八大高新技术是: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科学技术.新材料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海洋科学技术.有益于环境的高新科学技术.管理(软科学)科学技术。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就是当今靠知识致富的全球首富,微软公司没有高大的厂房、没有堆积如山的原料和产品储备,只有软盘和软盘中储存的知识。该公司自1975年创立以来,在短短的二十余年间创造了世界奇迹,比尔·盖茨的成功启示我们,知识是创造财富的一种更为重要的资源,谁掌握了知识和信息,

谁就能拥有整个世界。

1:在知识经济中,知识成为独立的生产要素,发挥着更大的效益

传统的西方经济学认为,生产要素局限于资本、劳动力、原材料等,知识只是起到辅助作用。而知识经济理论认为,知识的投资较比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会产出更高的收益率,它能极大的促进生产方式、流通方式、服务方式的改善,从而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独立的生产要素,以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形式加入生产过程中,而终端输出的具体的、有形的产品和服务,其带来的经济收益成倍递增,极大的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知识经济中,高技术产业成为支柱产业, 知识经济在生产中以高技术产业为首要支柱,而高技术产业又以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科技为重要的资源依托。这些高技术行业的兴起,不但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群,还带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越来越大。几个值得深思的数据:a:据2002年统计美国80%以上的岗位是脑力劳动、b:美日在前苏联解体后从独联体挖走专家9万多人、c:西欧一家电子公司200万美元的高薪想挖美国科技超导大规模集成电路专家、结果以3000万美元买走所在的企业、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主要成员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有一半以上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生产的、美国的因特网使美国的经济增长35%以上、e:美国《商业周刊》去年底发表文章表明,美国目前出现的\新经济\即知识经济,其主要动力是信息技术革命和商业全球化浪潮。美国面临新的技术革命和新的经济浪潮提出了新的国民教育纲领:八岁儿童能读会写,13岁儿童上网获取知识,18岁以上青年都要接受大学教育,成年人要接受终身教育, 2、我国发展知识经济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困境

我国发展知识经济的有利条件。首先,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为我国发展知识经济奠定了良好基础。经历了20年的经济改革,我国宏观经济体制已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我国主要生产资料和消费品出现了供求基本平衡或供大于求的格局,企业市场环境由卖方市场为买方市场,并呈现出\后工业经济\的特征。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以年均9.4%的速度增长。2003年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2004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9.7%。预计本世纪前20年还要保持年均7.2%的增速。经过20年的高速增长,使我国从一个经济落后的穷国逐步发展成为经济大国。展望21世纪,经受了东南亚金融危机严峻考验的中国,将成为世界经济未来发展重心。

其次,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为我国发展知识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80年代以来,随着世

界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西方国家相继建立了信息高速公路,大量的知识和信息传入中国,使我国的信息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我国企业经营越来越由依靠体力向依靠智力转变。在这一进程中,人力资源发生了质的变化,\工业产权\等无形资产,成为企业越来越重要的资产,\知识型企业\、\计算机企业\和\虚拟企业\等新的企业形态开始出现。信息与知识逐步成为与人力、资金并列的企业战略资源。2003年底信息产业部人事司颁布了《全国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实施意见》,宣布将于2004年1月1日起正式启动\全国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工程\。 工程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建立2000个信息技术人才教育培训站,200个信息技术人才教育培训基地,20个信息技术教育资源研发中心和教师培训中心,并计划在5年内培训5万名高级信息技术人才,50万名中级信息技术人才和500万名初级信息技术人才。我国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中国加快步入知识经济时代起到了带动作用。

我国发展知识经济所面临的困境。知识经济的兴起,将对人们现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对中国这个刚刚步入市场经济的国家来说,其发展必将受到诸多方面不利因素的制约。第一,一些发达国家,出于自身利益或某种历史原因,在与中国的高科技交往中,往往采取敌视态度。为抑制中国的发展,美国利用\人权\等借口,严格控制其高科技成果的对华出口;日本由于与中国有较深的历史结怨,总担心中国强大会对其不利,想方设法从技术上控制中国。在这种国际关系背景下,中国的知识引进困难重重,阻碍了中国高科技的发展;第二,我国目前整体科技知识水平较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对引进发达国家技术的吸收能力和吸收速度受一定影响。高科技人员相对不足,而懂技术又懂创新的科技人员就更少。缺乏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必将影响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第三,高技术应用的直接后果是劳动力需求的相对减少,而中国的基本国情恰恰是人口多,底子薄。人口多是指每年有1500万人口汇入就业大军;底子薄是指我国的经济实力还远不如发达国家强,需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迎头赶上。这种既要发展高科技又要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的矛盾,正是知识对中国国情的挑战;第四,知识信息技术的生产和应用,加大了对知识资源需求,而相对缩小了对原材料、劳动力资源的需求,使中国原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得不到发挥。日前出版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4》向公众透露,2001年我国综合现代化水平比2000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在108个国家中排名第60位,比2000年上升1位,比1990年上升26位。专家指出,以知识化和信息化为主要特点的第二次现代化在我国发展极不均衡。从整个国家来说,我国尚未进入第二次现代化,但一些二次现代化的要素已经传入我国。2001年,衡量我国第二次现代化的4类指标发展不均衡,生活质量指数已经达到世界平均

水平,但知识创新水平和高收入国家有较大差距。 3、对发展我国知识经济的对策思考

实现高技术产业化,为发展知识经济储备动力源。知识经济的核心是高技术产业化。壮大国家的经济实力,不能只靠尖端科技,而是要靠高技术产业化。高技术产业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支柱产业,国家应统一布局发展规划,发挥我国53个国家级和60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优势,选定综合开发项目使之形成产业化。按目前我国工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及社会知识化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在全国范围内发展知识其条件尚不具备,但在北京、上海、武汉和广州等大城市,已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充分条件,我国应先在这些科技含量较高的城市建成高技术开发区,以带动全国发展。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化,是我国发展知识经济的根本出路。实现高技术产业化离不开知识性人才,知识的获取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全党办教育、全民办教育,办大教育、大办教育。那麽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的教育如何发展将是教育领域一项新的研究课题。 二 、知识经济与创新教育

在2003年底国务院召开的人才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重点要抓好四个方面:第一,着眼于人才总量的增长和人才素质的提高,大力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要树立大教育、大培训观念,在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基础上,重点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着力提高人的创新能力,加大对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投入,优先发展科学教育事业,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促进人才总量同国家发展的目标相适应,人才结构同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需求相适应,人才培养机制同各类人才成长的特点相适应,人才素质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相适应。要注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各类人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在实践中完善自己、在竞争中提高自己、在奋斗中充实自己。第二,坚持改革创新,完善人才工作的体制和机制。人才工作的活力取决于体制和机制。完善人才工作的体制和机制,对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深化人才工作的体制改革,必须遵循人才资源开发规律,坚持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改革取向,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才工作体制和机制。要坚持把是否有利于促进人才的成长,是否有利于促进人才的创新活动,是否有利于促进人才工作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作为深化人才工作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破除那些不合时宜、束缚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观念、做法和体制,推动人才工作体制和机制的全面创新。要进一步完善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相衔接的教育体系,

完善继续教育和培养制度,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知识经济关键是人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21世纪以高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这就要求中国教育必须要以崭新的姿态迎接21世纪的挑战,走改革创新之路。2004年3月30日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这是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蓝图,凝聚了重要战略机遇期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和行动方向。简要归纳起来,就是坚持“一个宗旨”、实现“三大任务”和贯彻“八字方针”。坚持一个宗旨,就是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教育系统坚定不移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人为本,努力促进人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根本立足点,也为教育界和全国人民所瞩目。实现三大任务,是党的十六大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一是构建体系,构建比较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也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二是培养人才,造就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三是知识贡献,促进教育同科技和经济、同文化和社会的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知识贡献。通过实施《行动计划》,我们要为实现三大任务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的基础。贯彻八字方针,就是“巩固、深化、提高、发展”。一是巩固成果,我们要充分总结1998—2002年《面向21世纪教育行动振兴计划》实施以来教育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宝贵经验;二是深化改革,这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我们必须坚持整体配套、重点推进;三是提高质量。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在加快发展的同时,我们要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四是持续发展。发展是硬道理,我们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力以赴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的持续健康协调快速发展。。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对人才的要求,既要有技术开发和运用能力,更要有知识和技术的创新能力,发展知识经济一定要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只靠引进和模仿国外的高技术产业项目,是谈不上发展知识经济的。因此,我们要造就和培养一批高素质、有能力,而且能将创新能力运用到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中去的人,为发展知识经济奠定坚实基础。

1:树立创新的教育思想和现代化教育观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教育如何创新我们教育工作者都必须从观念上来一个根本转变,进一步解放思想,首先要做到\四全\四全\。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到全部学校;面向全体学生;贯彻于青少年成长的全过程。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次要确立\四个观点\。即:破除把教育当产业来办的

观念,确立教育是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观点;破除教育是消费性事业的观点,树立教育投入是生产投入,教育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观点;破除教育是单纯传授知识的观点,树立教育负担着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双重任务的观点;破除教育由政府包揽、国家包办的观点,树立教育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的事业,必须实行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形成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观点。第三,要转变\四个观念\。一是转变中小学为升学服务,为建立教育\金字塔\服务的目标观,树立中小学教育为提高国民素质服务,为培养合格公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目标观;二是转变只有升学的人能成才,考上大学的人是人才的人才观,一位学者说过:\教育本身在于有教无类,重视每一个人才\。给学生以分门别类的\因材施教\。通过教师的教育、引导,把学生培养成为多方面、多层次、多规格的人才。使每个受教育者都走上充分发展的轨道上来。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大人才观\。三是转变以考试分数、升学率作为唯一衡量学生、教师和学校的教育质量观,树立各种基本素质全面提高,个性特长充分发展为标准的教育综合评价质量观。四是转变重\尖子\学生轻一般学生、重知识轻能力、重书本轻实际、重灌输轻启发、重死记轻思考、重讲授轻自学、重接受轻创造、重课类轻课外的以书本、课堂、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与培养个性、特长相统一,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课内课外相统一的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现代教学观。把素质教育贯穿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真正使教育成为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阵地,成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人才的重要摇篮。 2:建立创新的教育,教学体系和办学模式

从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四有\新人出发、充分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形成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的合理发展的观念。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大胆改革现行的应试教育制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能体现以下几点:一是全面性,使每一个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缺一不可;二是全体性,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群体素质德提高和个性的发展,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事;三是全过程性,包括教学、考试、招生、评价等各个环节,都要符合教育教学管理规律;四是全方位性,学校、家庭、社会与各部门的行为要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素质教育氛围;五是基础性,在打好科学文化、技术技能、思想品德与身体素质基础的中小学段凡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拔苗助长等做法都是反对之列;六是发展与创造性,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机械的死读书、读死书。在实

际工作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一是分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应有地、充分地发展,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得到同样的发展,要承认差别,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基础得到不同的相应发展,使差生向中等生发展,中等生向优等生发展,优等生向尖子生发展,不歧视\差生\,也不压制优生,是因材施教,差别性教育。如要求差生掌握教学大纲、教科书的基本内容;中等生掌握教学大纲教材全部内容;优生(尖子生)可以高出(加深、加广)教学大纲、教材。二是小班教学。传统的大班,可以同时教授较多学生,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视同仁\、\拉平取齐\,即牺牲了差生,也压制了优生的缺陷。小班制不仅可以克服大班的弊病,更好地分层教学,而且还可以利用\剩余时间\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充分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三是转变差生。可以说\理直气壮的培优,满腔热血地补差\,逐步形成:优生教育---精英教育---劳动力的教育---公民教育的创新教育发展轨迹。 3:考试制度的改革与评价体系的创新

要正确认识考试的作用,不能把考试作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分界线。素质教育也需要用考试作为检测教育质量和反馈教育信息的手段之一。邓小平同志指出:\考试是检查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不能轻易否定考试的作用\,\但也不能迷信考试,把它当作检查学校效果唯一方法\。要认真研究、试验、改进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使他的作用完善起来。考试制度要改革,要完善,要建立一套科学、可信的教育检查评价体系。当前,探索考试制度的改革途径,有以下几种:第一,改革小学评分制度,用等级评价代替百分制,即实行分项考试+特长评价+鼓励性评语。第二,取消小升初考试,实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第三,改革初中升高中考试办法,目前高中阶段教育还未普及,初中升高中仍有选拔任务,仍需实行统考,但考试科目形式上有大的改革,如开卷考试,只考语、数、外等,进行招生指标定向分配、保送选优、职教分流等方法的改革。避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第四,高考制度的改革。取消会考,改革考试内容,\三加X\,变一年一考为一年两考,下放考试权,各招生院校自主考试,教考分离,学生到招生部门招考等,目前都在探索阶段。在\应试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教育评价是一种片面的单一的评价,这是一个\指挥棒\问题。社会、家长评价学校的唯一标准就是一个升学率,社会向学校要升学率,校长向教师升学率,教师向学生要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什么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成了一句空话。21世纪的教育必须改革。如我们评价一个学生,不应再停留再这个学生是否\听话\,\顺从\。我们反而要鼓励和支持那些学习上\爱钻牛角尖\和\爱耍小聪明\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敢于尝试,敢于标新立异,不怕失败,并容易形成不断开拓创新的

学习品质,他们能创造性完成学习任务。我们要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学生,教师必须有创新品质,那些教死书、死教书,整天泡在考试大纲和教科书的教师将逐步受到轻视和淘汰。要彻底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那些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活跃学生思维,启发思维,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个性的乐园,所以,一个学校办的好坏;应该看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高低。 4:建立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

办好一所学校首先是选好一位校长。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校长的价值观、质量观,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工作和教师行为,校长的管理能力决定着党的教育方针在学校贯彻的好坏,教育改革的成败。\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必须选拔优秀人才当校长,要加强对校长的培训,特别是当前新课程的改革培训。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他们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管理学校能力。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实践性,教师素质的高底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因此我们要提高教师素质。首先要把好入口关,保证新增教师素质;二是开展在职培训,实行终生教育;三是在教学中提高教师素质,开展课堂练兵;四是加强教学研究活动,提高教师创新能力;五是建立激励机制,促进教师不断进取。 现阶段,应首先抓好\师德\教育。 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重要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制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诚信教育,落实中小学德育大纲、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程,促进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切实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加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教育,提高法制教育和国防教育的实效。加强各级各类学校的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当前教师队伍总体是好的,绝大多数教师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以自己的的言行为学生,为社会作出了良好的榜样,但在市场经济冲击下,教师队伍也面临新情况、新问题。一些教师把知识当作商品,把纯洁的师生关系变成金钱关系,乱收费、乱罚款,工作讲价钱,责任心不强等方面极大的损害了教师的形象,引起全社会关注。因此,要求中小学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第一,思想品德素质,即教师必须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心理性格、行为情操等方面作学生的表率;第二,知识能力素质,现代教师必须具备扎实、宽厚、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和组织表达、教研创新等方面的能力。第三,必须具备多种综合能力素质,它主要包括,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情感教育能力,善于扮

演\多重角色\教学多面手能力、驾驭全局能力、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一句话、就是教学创新能力。第四,必须具备身心审美素质、教师必须具备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审美情操。 5:加强制度创新和依法治教

遵循“从严治教,规范管理”的原则,加强学校制度建设,逐步形成“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社会监督”的机制。建设“精简、高效”的学校管理机构,完善校务公开制度,深化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 修订《义务教育法》、《教育法》、《教师法》、《高等教育法》和《学位条例》,适时起草《学校法》、《教育考试法》、《教育投入法》和《终身学习法》,研究制定有关教育行政法规,全面清理、修订教育部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适时制定符合实践需要的部门规章,积极推动各地制定配套性的教育法规、规章,力争用五至十年的时间形成较为完善的中国特色教育法律法规体系。 三 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为发展知识经济提供法律保障

知识经济、创新教育都需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文件来加以保护。教育已制定了有关法律法规。要坚定不移的贯彻执行。在知识经济中的信息产业、网络与数字化产业、电子软件产业等高科技产业,由于其知识含量大,经济价值高,市场效益好,因此,极容易被复制和盗版。为了保护知识产权,应建立一套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如\专利法\、\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登记法\、\电子网络登记与网络安全法\、\电子出版物登记与管理法\、\商标法\等法律制度,给知识经济以特殊的法律保护,以保证高技术产业的顺利、高速发展。在人才保护方面2004年河北省省委、省政府以省委冀字(2004)1号批转了《关于政法机关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良好的环境的决定》的文件。应该说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四 构建国家创新体系,为发展知识经济提供良好的运行机制和政策指导

为使我国跨入知识经济时代的步伐更坚定,更稳健,应在积极探索分析国际经济发展形势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的国情,提出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的整体创新思路,以保证知识经济发展的高效化和有序化。前不久,中科院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向中央和国务院提交了一份题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报告。报告明确了国家创新体系的系统结构和主要功能:新体系分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四大系统,国立科研机构以知识创新为主,企业以技术创新和知识应用为主,高等院校以知识传递和高素质人才培养为主,政府部门主要对创新活动实行宏观调控,以提供政策指导和协调服务。创新体系的总体目标,是在2010年前后,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创新运行体制,使中国创新实力达到

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提高中国知识经济占整个国民经济的比例。通过提高国家整体创新能力,使中国科技的国际竞争力进入世界前10名。 创新教育浅论学科教育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0-18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我们的邻国日本问鼎2002年度诺贝尔奖时,人们不禁沉思:彼小国都能得奖,我泱泱大国何以堪?怅恨之余,人们再一次将焦点转向我国的创新体制,再一次审视和批判我国的现行教育,再一次对创新教育发出了强烈的呼唤! 创新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固然需要创新,而当社会跨进知识经济、信息时代时就更离不开创新。江泽民同志曾深刻地指出:“知识经济的灵魂是知识的创新。”现在知识信息的老化加速,其更新周期大为缩短。据测算,知识的陈旧周期在18世纪为80年至90年,19世纪到20世纪初为30年,20世纪50年代为15年,80年代则缩短为5至10年,进入21世纪,更新周期更短。这就意味着知识信息的创新能力较之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而这一切都依赖于创新人才。要是一个民族兴盛,国家富强,没有创新教育所孕育的创新人才行吗? 现在的教育重“工具性”而轻“人文性”,不太尊重和弘扬人的个性。反而对学生的个性持一种漠视和压抑的趋势。人一生下来就用好奇的眼睛注视着这个陌生的世界,与生俱来就有一种好奇、求知的欲望。亚里斯多德在《行而上学》说:“求知是人的本性。”人们并不满足对已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人类的最高本性可以说是创新。德国人类学家兰德曼说:“如果人有某种不可改变的东西的话,那么这个东西就是人的创新本性。”哲学家卡西尔在《人论》中把创新作为“我们人类世界与自然界的天然分界线”。人类正因为其创新本能,文明的长河方能源远流长,多彩的文明形态方能各尽其妍,灿烂的文化方能交相辉映。人呼唤创新,创新呼唤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 其三,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素质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也明确提出了提高全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更是鲜明的提出:“现代社会要求公

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由此可见,创新教育是教育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创新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创造性人才,创造性人才的标志是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

创新源于问题。苹果为什么会落地?牛顿因之而又“万有引力”的发现;湖水滚沸,是什么力量冲开壶盖?瓦特因之发明蒸汽机;人生、老、病、死,谁能解脱?释伽牟尼因之创立了佛教。浩瀚而神秘的宇宙从哪里来,又将往何处去?英国科学家史蒂芬.霍金因之创立了量子宇宙论,成为继爱因斯坦以来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可见,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设问题情境是多么的重要。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课堂教学”就是一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本方法,曾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 教师首先要参照《课程标准》,制定教育目标;其次,设置能体现和达到目标的相关问题;三、思考与问题关联的背景,提出材料供学生探究;四、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去解决问题。 在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必须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时空,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2、给学生以心理安全的氛围,他们才敢于面对创新可能带来的错误和失败的风险;3、尊重学生的个性、人格,鼓励他们作出有个性的表述,有创意的表述。即使他们提出的问题或所作出的解答又悖“常理”也要肯定其价值,切不可伤害孩子们自尊心和探究之心。 二、创设开放性的教法

我们现在流行的教法说到底还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死记硬背,机械练习就是其典型的表现。这种“接受”学习,内容以定论形式直接呈现,学生沦为知识的容器,考试的机械,严重窒息、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作为教师,感到“罪不可恕”;作为家长,我想大声的呐喊:“救救孩子!”12

要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必须形成以“发现”学习为主要标识的开放性教法。发现学习的内容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创新习惯得以养成,创新思维得以培养,创新能力得以形成。就教师而言,应以“启发式”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1、减少讲述法的比重,多运用“问题法”,它能唤起注意,活跃思维,学生有质疑的机会,有辩论的余地。2、多运用“讨论法”,它具有独特的教学价值,对扭转当前学生被动接受,墨守成规,以教师的讲解和书本结论为准绳的思维定势具有极好的推动作用。“讨论法”能充分发展学生评论和批判的精神,而我们的社会正渴求这种具有批判精神和批判勇气的人。试问,没有对前人思想、学术的批判,能有新的思想、新的学术的产生吗?。这两种教法都是把问题作为教学的起点,又作为教学的归宿,这样就能有效地使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就学生而言,应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能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的

主体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合作学习则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社会交往能力;探究学习对能力的发展、情感的体验、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价值。总之,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由重知识的传授转变为重能力的培养,由教师“独唱”转变为师生“合唱”;学生要转变学习观念,由接受学习转变为发现学习,由“听中学”转变为“做中学”。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有创新的活力,才能有创新的教师,才能有创新的学生。 三、重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要培养创新性人才,一方面要重视智力因素——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注意:1、要肯定学生发表新颖独特的见解的价值,鼓励学生别具匠心的构思、自出心裁的表达,这里面往往包含着创新的因素;2、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联想和想象,如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再造性想象、创造性想象。因为联想、想象本身就是创造性思维的一部分;3、重视学生的非理性的直觉思维,黑格尔认为这是“充满敏感的观照”“在感性直接观照里同时了解到本质和概念”;4、重视发散性思维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有三个特征:变通性(随机应变,不受心理定势影响)、流畅性(反应敏捷,浮想联翩)、独特性。发散思维的特征其实就是创新思维的构成要素。

另一方面,创新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诸如动机、爱好、情感、意志、性格、气质等,既是智力获得的源泉,又是创造性人格的必备条件,而这也是我们现行教育所漠视的。美国心理学家曾收集了众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智商资料,研究表明,这些诺贝尔奖的得主大多并非高智商。我们最熟悉的一个例子是爱因斯坦,他的智商并不是很高,却提出了著名的广义相对论,为我们描绘宇宙的演化提供了正确的理论,从而成为了20世纪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由此可见,非智力因素在创造发明上的价值了。作为教育工作者,应重视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国际上研究创造性人格的专家吉尔斯特曾提出八点可作为参考。1、高度的自觉性、独特性;2、旺盛的求知欲;3、强烈的好奇心,对事物的运动有深究的动机;4、知识面广,善于观察;5、工作中讲求条理性、准确性、严格性;6、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喜好抽象思维,对智力活动和游戏有广泛的兴趣;7、富有幽默感,表现出卓越的文艺天赋;8、意志品质出众,能排除干扰,长时间专注于某个感兴趣的问题上。只要能从上述方面着眼,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就不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假以时日,自然会铸就与创新人才相适应的人格要素。

江泽民同志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这一论述,深刻地指出了教育所肩负的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重大使命。但现行教育高唱素质教育,却大搞应试教育,重工具性,轻人文性,学生仍以被动学习为主,严重窒息了学生的个性张扬,妨碍了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要扭转这种陋习,涉及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固然不少,但作为一名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自觉实践创新教育则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需的。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育“处处是创新之地,天天是创新之

时,人人是创造之人。”12

(教育.经济.管理.医学.计算机.文学.社科类)核心期刊,国家级,省级期刊,大学学报征稿,职称论文写作指导,快速发表!投稿邮箱:sccdysc@vip.163.com 咨询QQ:597400683 联系电话:13880243186(王老师)

(教育.经济.管理.医学.计算机.文学.社科类)核心期刊,国家级,省级期刊,大学学报征稿,职称论文写作指导,快速发表!投稿邮箱:sccdysc@vip.163.com 咨询QQ:597400683 联系电话:13880243186(王老师)

创新教育与教师的创新素质

[日期:2008-06-10] 来源: 作者:曲玉琴 [字体:大 中 小]

中国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 摘 要 高校要进行创新 教育 ,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根本在于教师要有创新素质。在 分析 创新教育对教师创新素质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师创新素质的几个培养途径。

关键词 创新教育 创新素质 教师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当今 时代 ,掌握知识的多少已不再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更重要的是是否具有迅速 学习 掌握知识的本领和进行创新的能力。高等学校是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 应用 的主要基地,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创新人才的培养要通过实施创新教育来实现。创新教育就是指以 现代 素质教育 理论 为指导,运用创新学理论,以创造性思维为桥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和新 方法 ,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 规律 ,并具有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 教师素质是教师在育人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的必备的职业品质,是教师职业形象育人知识与育人能力的综合反映。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人才培养离不开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决定着高等教育质量的优劣。教师只有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进行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造能力。因此,教师素质是高校进行创新教育的关键,创新是教师素质的核心。 1 创新教育对教师创新素质的要求 1.1 观念创新

更新观念是教师进行创新教育的前提,创新是以观念转变为先导。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现代教育已由封闭式教育转型为开放式教育,继承式教育转型为创新教育,职前教育转型为终身教育,整齐划一的教育转型为个性化教育。强调多元、崇尚差异、重视平等、推崇创造的教育思想成为现代教育之主导。高校教师必须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树立现代的教学理念。

1.1.1 以人为本, 发展 学生个性

以人为本,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应培养学生自我生存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并把这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教育的本质是服务”,适应学生的教育是最好

的教育。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个性差异是创造性发展的依据,没有个性难以培养创造性。因此,创新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个性发展,强调个性教育。这种人性化的教育服务,就要改变过去那种整齐划一的教育模式,从学生差异入手,尊重个性,因材施教。 1.1.2 创新教育观念

所谓创新教育,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教育模式,而是一种适应国家和 社会 发展要求的教育思想或教育理念。创新教育要求教师不能满足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而必须从知识的传授向引导创新转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应在继承教育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树立创新意识,探求创新学习的方法和途径,做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学生能力的培养者、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者。 1.1.3 终身教育观念

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早在20世纪60年代法国成人教育专家保罗·郎格朗在《论终身教育》一文中明确指出:“教育并非终止于儿童和青少年,它应伴随人的一生而持续进行。”特别是随着知识 经济 的到来,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新知识层出不穷,信息量成倍增加,学习的概念和范围扩大了。终身学习在纵向上贯穿于人的一生,在横向上又要求每个人在不同的时期通过学习与实践始终与环境发展相适应。学习不再是学生的专利,教育也不再是教师的特权。教师要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热爱学习、学会学习、终身学习,了解学科发展最新动态,不断更新知识、更新教材 内容 ,掌握新技能,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才能使学生站得高、望得远,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1.2 具有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进行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具有高度综合的 科学 文化素质和现代信息素养,具备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知识的综合化是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科学设置综合课程已成为创新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只有课程设置内容综合化,才能够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自主创新能力的教育作用。在综合化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求教师知识结构多元化、多层次化,使之善于从学科交叉、学科对比与学科渗透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同时,要求教师能从科学的系统的高度来驾驭教学内容,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 另外,教育内容的社会化和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也要求教师知识结构多元化。因而,教师既要了解 自然 科学知识,也要了解社会科学知识、人文知识及其一般方法论,向多元知识结构的方向发展。

1.3 具有娴熟的教育素质

教学是一门 艺术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教育素质的创新应体现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环境的创新上。 1.3.1 教学模式的创新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教学改革的 研究 者和实践者的教师,不仅要具备现代教学理念,还要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开放式、研究式的教学新模式,即教师通过教学研究,进行研究性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研究性的学习,将教师的研究性教学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激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学生参与知识构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达到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目的。 1.3.2 教学内容的创新

教学内容的创新是进行创新教育的基础和保证。教师首先要确立“授课而非授书”的思想。要讲好一门课程,需要教师研究许多不同版本的教材,进行对比、综合、引证,形成自己的思想,通过对前人创新知识的理解和 目前 学科前沿动态的掌握,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首先,在教学过程中以本学科重要原理和理论为重点,系统地论证和讲解其发展过程和应用价

值,以培养大学生进行科学知识原始创新的能力;其次,注重实践环节,不仅培养大学生验证理论、设计实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引导大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技能进行探索未知世界的科学训练和解决生产生活中存在 问题 的模拟科学研究,以提高大学生进行创造性科学活动的能力。在这种教学互动中,教师的创新性、稳定的教育素质也得以提高和完善中国论文联盟www.lwlm.com

1.3.3 教学 方法 多样化和教学手段 现代 化

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一项自主性的活动。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阻碍了学生的能动性和思维的 发展 ,更谈不上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的根本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创造性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即独立思考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立动手能力。这些能力的形成就要求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学 内容 、不同的学生,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之相适应。要大力提倡启发式教学,废止填鸭式;提倡民主讨论式教学,废止一言堂、满堂灌;提倡大思路教学,废止细嚼慢咽;提倡引导式 教育 ,废止保姆式、管家式的教育,以此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激发积极的思维,提高学生 分析 和判断的能力,从而有所发现和创造。中国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

此外,要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多媒体教学、 网络 化教学,扩展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激发学生 学习 的兴趣和创新激情。 1.3.4 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

创新人格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综合过程。只有在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平等、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才能以主体身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才会有创新潜能的迸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改变居高临下的习惯,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思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相互探讨,引导学生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培养 科学 精神。

1.4 具有 科技 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高校是进行科研活动的一个主要场所,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环节。高校教师承担着科学 研究 和教书育人的双重职责,科研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构成教师的科学素质,两者均不可偏废。科学的本质是创新,高校教师要由“经验型”向“研究型”和“创新型”转变,就应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以提高其创新素质。通过科学研究,使自己处于科学发展的前沿,及时了解本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通过教学研究,使自己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2 教师创新素质的培养途径

当前高校教师队伍从总体上看综合素质是好的,但由于 目前 高校教师普遍是由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创新意识还较淡漠,创新能力还有待加强。这种缺憾直接表现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如开设验证性实验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少;就知识讲知识多,教学法研究少;照本宣科多,因材施教少;主动参加和指导各类创新性比赛少;国家级的各类科研立项少;有 影响 的学术论文少等方面。因此,教师创新素质的培养刻不容缓。 2.1 建立终身学习制度

教育是超前的事业,教师既要适应教育的今天,又要面对发展的未来。“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不厌学,故能成其圣。”教师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能博采众长,接受新知,更新观念,保持敏锐的认知力,为创新提供知识的来源和动力。 师资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教师培养制度,采取经费保障、政策优惠、工作量减免等措施,为教师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和广阔的空间,促进教师终身学习,推动教师业务培训和知识更新,使教师掌握更多的新技能和新本领,适应创新教育的需要。 2.2 搭建教学和科研平台

教学和科研平台是引发教师新思想,开展创新性工作的基地。高校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和科学研究,在项目审批、经费投入、硬件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促进平台建设,为教师开展创新工作提供宽广的舞台。 2.3 建设创新性科研学术团队 在现代 社会 ,学科的交叉、融合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都决定了从事科学研究必须由个体研究向群体研究转变,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创新日渐依赖于学术团队高效的工作。“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学校应在多学科交叉和学术自由的前提下,创造条件并引导组建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学术团队。特别对能够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锻炼创新能力的各类大赛,如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机器人足球大赛、大学生 电子 设计等,学校都要高度重视,制定措施,鼓励教师以科研团队、课题组等形式开展工作。通过组合教师个体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产生能量放大效应。 2.4 建立竞争和激励机制

竞争机制是创造性思维的动力,其目的是为了营造一个有利于教师积极从事教学、科研创新活动的环境氛围,促使教师在一定的工作竞争压力下不断完善和充实自己,激发教师的综合潜力,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 文献

1 高亚东.“以德治教”与高校师德建设[J].江苏高教,2004(3)

2 郭竹英.21世纪的生存概念——终身学习必然论[J].科技情报开发与 经济 ,2001(4) 3 军建.关于高校教师综合素质的探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1) 转贴于中

创新教育论文《对“基础”与“创新”关系的重新认识》

来源: 颐和中学 时间: 2008-3-5

查看次数: 12914

对“基础”与“创新”关系的重新认识

学生的基础扎实,一直被认为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传统优势,也是以往应试教育关注的重点;而学生的创新素质薄弱,也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传统弱势,但已日益成为素质教育关注的焦点。

重视打基础,是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而且也并非应试教育所独有,素质教育同样需要重视打基础,这是基础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然而,在应试教育中,本来具有一致性的“基础”与“创新”的关系却成了一种冲突与排斥大大多于一致与互动的关系。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所以会在“基础”与“创新”的关系上发生冲突与排斥,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两种教育对“基础”与“创新”的理解有着根本性的分歧。

站在应试教育的立场上,所谓“基础”,基本上就是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即通常所说的“双基”,打基础就是使学生掌握系统、扎实、现成的基础知识和娴熟的基本技能,而其他方面似乎就不是什么基础了。至于创新,那不是基础教育所能奢望的,不是中小学生所能企及的。此外,在这种教育看来,“基础”与“创新”之间似乎也一定存在着一种天然的正相关:“基础”是“创新”的前提和条件,基础扎实必然有利于创新素质的形成。

在素质教育看来,“基础”当然首先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又远不是“基础”

的全部内涵,甚至不一定是其最重要的内涵,从现代社会和现代人发展的需求以及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尤其如此。至于创新,素质教育并不把创新素质的培养看得那么神秘和高不可攀。这一是因为素质教育中所说的创新,主要是指创新的意识、创新的勇气、创新的欲望、创新的冲动和创新的习惯,主要在于对创新过程的一种体验,而不在于对创新结果的追求或创新成果的获得;二是因为素质教育中所说的创新,主要是指个体认识论意义上的创新,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积极、主动的认知活动中去发现个体原先所不知晓的事物,并不是指要去发现人类尚不知晓的新事物,而个体自主发现自己原先所不知晓的事物在个体认识论意义上也是一种创新。

其实,对于创新,大可不必过分神秘化,即便是原始性创新,尽管这在总体上是相当艰辛、不易的,但首先在思想上也不必神秘化。这里引述一个真实的小故事,也许能部分说明这个问题:多年前,有一家已经营多年的酒店电梯不够用了,打算增设一部。于是酒店请来了建筑师和工程师研究如何增设新电梯。专家们一致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每层楼打个大洞,直接安装新电梯。方案定下来之后,两位专家坐在酒店前厅商谈工程计划。他们的谈话被一位正在扫地的清洁工听到了。清洁工对他们说:“每层楼都打个大洞,肯定会尘土飞扬,弄得乱七八糟。”工程师瞥了一眼说:“那是难免的。”清洁工又说:“我看,动工时最好把酒店关闭些日子。”工程师说:“那可不行,关门一段时间,别人还以为酒店倒闭了呢。再说,那也影响收益呀。”“我要是你们”清洁工不经意地说,“我就会把电梯装在楼的外面。”工程师和建筑师听了这话,相视片刻,不约而同地为清洁工的这一想法叫绝。于是,便有了近代建筑史上的伟大变革—把电梯装在楼外。人们经常把创新想象得太高深、太神秘、太复杂,并因此阻隔了创新,东方人尤其如此。

其实,创新,甚至是一些伟大的创新,有时并不是人们想象得那么难。翻开科技史,一些重大发明创造的获得有时带有相当大的偶然性,有的甚至是歪打正着。在这里,发明创造者的创新意识和相关的敏感性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创新思维在本质上是非常规思维,而突破常规的意识和勇气往往是非常规思维的重要条件,是逃离思维陷阱的重要前提。下面这个小故事无论是否真实,也许能说明这一点:从前,有个国王在大臣们的陪同下,来到御花园散步。国王瞧着面前的水池,忽然心血来潮,问身边的大臣:“这水池里共有几桶水?”众臣一听面面相觑,全答不上来。国王发旨:“给你们三天考虑,回答上来重赏,回答不上来重罚!”眨眼三天到了,大臣们仍一筹莫展。就在此时,一个小孩走向宫殿,声称自己知道池塘里有多少桶水。国王命令那些战战兢兢的大臣带小孩去看池塘。小孩却笑道:“不用看了,这个问题太容易了!”国王乐了“哦,那你就说说吧。”孩子眨了眨眼说:“这要看那是怎样的桶。如果和水池一般大,那池里就有一桶水;如果桶只有水池的一半大,那池里就有两桶水;如果桶只有水池的三分之一大,那池里就有三桶水,如果??”“行了,完全正确!”国王重赏了这个小孩。大臣们为什么解不开国王的问题呢?就在于他们全掉进了常规思维的陷阱,被思维定势所困,越思考就越陷得深,越不能自拔。而那个小孩并没受到人们常规思维的限制,撇开了池塘里水的多少,而从桶的大小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一下子就迎刃而解。这说明,跳出思维陷阱进行非常规思维,有时只需换一种思维方式或换一个思维角度。我们中国人做许多事情总爱自己吓自己,喜欢把事情神秘化,总认为这也不可能,那也不可能,事情哪有那么容易啊?事情还没开始做,就自己把自己吓得退缩了。对于中国人来说,或许最缺乏的还不是创新的能力,而是创新的意识、勇气、欲望、冲动以及相关的人格,总之,最缺乏的可能是一种创新的精神。在基础教育中,尽管我们很难指望中小学生能真正创新出什么来,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何况我们所说的创新主要还是指个体认识论意义上的创新。有了这种认识,我们恐怕就不会把“创新”排除在基础教育之外了,就不会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排除在“打基础”之外了。

应试教育在“基础扎实”方面也走人了许多误区。首先,对“基础”的理解过于片面和狭隘,即把“基础”基本限定在“双基”上;第二,对所谓“扎实”的度把握失当,即误以为基础越扎实越好;第三,对“基础扎实”与创新素质培养之间关系的认识存有偏颇,误认为基础扎实与创新素质培养之间存在着天然的正相关,殊不知,如果二者关系把握不当,也会出现负相关,基础如果扎实过度,就可能会对创新素质产生抑制和排斥。

有学者对我国传统教育所谓基础扎实作过深刻反思,认为我国教育是“赢在起点,输在终点”,或者说是赢在“基础”,输在“创新”。“赢在起点,输在终点”的说法很有启发性,但还有必要作一点复杂性分析。输在终点的教育是否真正赢在了起点上?恐怕未必。既然我国教育培养的人创新素质严重不足,最终缺乏发展后劲,就说明他们的基础并不真正全面和扎实,起码就创新人才的培养而言基础是不扎实的,所谓扎实,过多地陷人到了片面的“双基”方面,这种所谓的扎实,不仅不能对人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什么后劲,反而更多的是抑制。

太重“基础扎实”(“双基”意义上的),势必导致迷信权威和思维定势,很容易使学生淹没在“双基”的本本主义汪洋大海中,造成学生盲目服从、思想僵化;太重“基础扎实”,势必导致教学的机械重复和训练的模式化,造成学生负担过重、兴趣丧失;太重“基础扎实”,势必导致评价的一元化和结论的标准化,造成学生过于趋同、从众、死记硬背和谨小慎微,形成某些诸如过于患得患失的“小家子”人格。以上种种,都会造成学生主体性的萎缩、个性的沦失和自信心消解。这样的“基础扎实”,总体上讲是得不偿失,对创新精神的培养具有巨大的排斥性。在我们的教育中有许多不可理喻的做法:一个字一次要重复写十遍甚至数十遍;同样题目的作文要间或性地写若干次直至成型和模式化;成排成行的口算题要无数次地反复练习直至能脱口而出;解释“灰溜溜”、说出“瓮”字的第七划是点还是折,诸如此类,不一而足。难道我们不觉得这样的训练多少有些无聊吗?花大量时间和精力追求这样的“基础扎实”究竟有多少意义和价值?对这样的“基础扎实”,我们有什么理由引以为豪和自以为是?然而,在应试教育中,这些不可理喻的东西都很好理解,因为这些东西对应付死记硬背的大容量的考试很有用处。

许多人都认为,中国教育重基础、轻创造,美国教育重创造、轻基础,因而中国学生基础扎实而创造力低下,美国学生创造力旺盛而基础薄弱。这话有一定道理,但似乎又简单化了些。这里有一个问题必须搞清楚,即什么叫“基础”?我们所理解和所重视的基础主要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这方面,中国教育无疑是有极大优势的。但也不能笼统地说美国教育就不重基础,只不过它对“基础”或对基础的重点有不同的理解罢了。美国教育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确有所忽视,这也正是他们要有所加强的,但美国教育非常重视大胆尝试、实践动手、独立思考、判断选择、个人见解、自主建构以及自信心、个性、兴趣、交往和科学精神与科学世界观等方面的态度和能力的培养,这些难道就不是基础吗?当然也是基础,而且是更重要的基础,这也正是我国正在推进的素质教育所要力图追求的。此外,美国教育在“基础”方面还十分重视个性化,即尽量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为不同学生提供不尽相同的基础。畅销书《哈佛女孩刘亦婷》的作者刘亦婷根据她平时的观察和了解,归纳了中美中小学生素质八个方面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中美教育对“基础”的不同理解。这八个方面的差异是:(1)身体素质对比,美国学生占较大优势;(2)独立工作能力对比,美国的多数学生胜过我国学生;(3)基础知识对比,我国学生超过美国学生;(4)团队精神对比,我国学生不如美国学生;(5)主动性与首创精神对比,美国学生大都比我国学生强;(6)人际交往能力对比,美国学生比我国学生强;(7)动手能力对比,美国学生强;(8)刻苦精神对比,我国学生与美国学生差不多。笔者认为,上述美国学生比中国学生强的那些素质,当然也是属于“打基础”的范畴。由于对“基础”有很不相同的理解,中美教育所赋予学生的特质就很不相同。杨振宁在中国科协2000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的题为《中国

的文化和科学技术》的演讲中,通过对比美国学生与亚洲学生之间的不同,说明了美国与亚洲在文化和教育上的差别。他指出,美国的中学生在考试中是比不过亚洲学生的,他们常常只能考倒数的名次,但也有人开玩笑说,恰恰是美国学生考倒数的名次,才成就了美国创新的氛围和新经济的发展(这句“玩笑话”十分耐人寻味)。杨振宁概括说:美国学生兴趣广泛,亚洲学生则往往钻人狭窄的专业;美国学生东跑西跑,亚洲学生按部就班;美国学生活力充沛,亚洲学生安安静静;美国文化培养学生勇敢,亚洲文化则训练学生胆怯;美国学生有自信心,亚洲学生则没有自信心;美国学生傲慢,亚洲学生谦逊......即便在学科教学方面,由于教学目标的片面性,中国中小学生的基础在某些相当重要的方面也是远远谈不上扎实的。据有关人士透露,在第二次国际教育成就评价中,中国初中生科学成绩测试平均百分正确率在参加测试的20个国家和地区中仅居第13位。为什么在这一测试中中国学生的成绩不是人们想象的数一数二?原因就在于这一测试的指标不仅包括科学知识,而且包括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其他方面的科学综合素质。

我国科学教育对学生掌握科学基本知识方面虽然是比较有效的,但由于在很大程度上把科学教育等同于了科学知识的教学,严重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与情感、科学精神、科学意识的教育,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科学实质和科学意义的教育,忽视了科学与社会、技术、生活的关系的教育,忽视了学生对科学的过程与方法的体验与认识,忽视了学科内部和学科之间的综合与联系,因而在学生科学素质的发展上造成了诸多重大缺陷。

看来,问题不在于要不要重视“基础”,而在于我们更需要什么样的基础,以及如何把握“基础扎实”的度。“基础”,要有利于现代人和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有利于人的创造力的解放,有利于人的潜能的开发和生命力的激活,有利于人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

关于小学创新教育的意见

创新是21世纪突出的根本的特征,也是本世纪对人才素质的核心要求。此外,创新还是人的主体性的突出标志,是人的高层次发展的必然。江泽民总书记也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做为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着实大胆地进行创新尝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一、优化师生关系,营造创新氛围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我们也常常有这样的感觉:人在轻松自由的状态下想象更丰富,创新自然也就孕育而生了;相反,心理上到压抑,恐惧或紧张,则很难有所创造。所以,必须优化师生关系,创设一种轻松、愉快、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也是进行创新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前提。这就要求教师放下架子,把自己与学生融为一体,理解学生的感情,跟上学生的思路,把学生看作是共同解决问题的伙伴。大家经常交流、共同合作,解学生之愁,排学生之忧,喜恕哀乐尽在其中。课堂上,不以师道尊严来威慑学生,而是充分尊重他们,特别是对与已不同、与众不同的学生更应采取尊重、宽容、鼓励的态度,建立真正民主平等的关系,同时也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和主张,鼓励学生大胆地争论和尝试等等,对其中有价值的、有创意的,要给予一定的赞赏。心理学家托兰斯说:“我们要想促进创造力,就需要提供一个友善的有奖赏的环境,以便使之在其中繁荣发展”。看来,优化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创新氛围是刻不容缓哪!

二、质疑问难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开端和有途径

在课堂教学中提倡质疑问难,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开端和有效径。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既说明了发现疑问的重要性,也鼓励人们质疑问难。韩愈

在《师说》中视“解惑”与“传道”、“授业”并重,足见古代为师者是非常重视学生的提问的。古人尚已认识,作为当代的我们不更应该认识并执行吗?但审视现代的阅读教学,让学生质疑问难有几例?他们或认为学生太小,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或是担心学生提问会乱自己的教学思路,使原定的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或是小学生提出稀奇古怪的问题,会令自己手足无措等等。这些都不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思想观点,他们剥夺了学生质疑问难的权力,也就扼杀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因此是弊大于利,所以, 我们必须尽快确立科学的学生主体观和课堂开放观,积极启发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在其中学到知识,发展思维,增强求知欲望、阅读能力,锻炼培养创造能力。 三、创造 文化空间,让学生学会选择,走出人生的最佳路径

对于学生的发展,文化空间的创设是很重要的,有时这种文化空间就是创造性的外物化。杨振宁博士回顾自己的求学经历,以为自己人文素养的形成很重要是得益于随机性阅读,这种随机性阅读其实就是选择性学习,是以具体的时间为背景的。所以,对学生的发展,文化空间的创设是也是必要的,而如果教师用题战术、加班加点把学生 的生活空间、生命空间都填满了,实质上他是在胡乱之中把自己也填进去了,他的自我发展、自我提升,他的生命力,他的创造力也可能就被自己统统扼杀了,使自己成为扼学生灵气和活力的殉葬品。创设文化空间,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让学生在主动的自由的心境下去选择、去学习、去探觅、去发展,找到他成长的最佳路径。这肯定是一种科学的策略。 四、积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大胆创新

实践性原则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一条基本原则,知识是创新的基础,而知识如果不与实践结合,就谈不上知识的应用与创新,更无从培养能力。陶行知先生说:“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新是孙子。”这形象的比喻,生动而又深刻地表明了创新现知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我们在教学中还是应该注重搞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组织学生走出去,参观工厂、野炊、远足;组织各种比赛,(如演讲比赛、辩论赛、知识竞赛,成立文学社、编班报、编演课本剧等)。提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园地和舞台。

论教师的创新教育

www.chinaqking.com 期刊门户-中国期刊网2009-2-25来源:《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08年12期供稿文/魏潮流

[导读]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和解决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和解决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而要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关键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一.教师创新教育能力的重要性

21世纪世界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而要培养创新人才,关键在教师。要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我们广大的教师应当不遗余力地探索、研究适合社会发展、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行之有效的创新教育体系。教师在创新方面要成为学生的表率,应当比学生有更强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具备教育创新能力,逐渐由教书匠向教育家位移。一个不具备创新教育能力的教师,肯定会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或多或少地、不自觉地压抑、扼杀学生的创造性。

教师的创新教育能力是教师综合教育素质的核心。合格教师的基本素质包括哪些内容?从我国师范教育及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等情况来看,教师素质似乎仅仅包括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两大方面。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包括与本专业有关的学科知识及教育学、心理学、师德规范等条件性知识,基本技能是指诸如普通话、粉笔字、钢笔字、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等。师范教育及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基本上围绕以上的两个方面。这可能与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有关,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似乎具备以上两方面素质,就完全可以胜任教育工作。以这种素质武装起来的教师,最多只是一种知识传授型的教师,是我们常说的“教书匠”之类。这类教师不可能培养出具备创新精神的人才,因此应该将创新教育能力作为教师素质的核心。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除了注重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更新外,更要强调培养教师的自我反思精神,使教师能够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并不断加以改进。

二、教师创新教育能力的培养

要敢想敢做,敢想,就是要改变自身的思维定势,要与自己的思维习惯作斗争,同僵化的思维方式作斗争,挣脱传统的固定的枷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良好思维品质。不仅要进行求同思维,还要进行求异思维,变换思维的角度;横向、纵向、正面、反面、侧面,多角度积极思考探索,刻意追求与众不同的见解,锻炼思维方法,培养思维的批判性、独特性,使思维逐渐敏锐起来。敢做,就是要积极参加创新实践,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和别人的想法与做法付诸实施,表现出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敢想敢做是魄力,更是胆识。创新能力的培养还要结合教育科研进行。课题的确立、科学的研究、结果的归纳实施这个过程,你始终处在积极的思索之中,在寻求一种全新的改变现状的途径,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如今活跃在教坛上的名家无一不是有鲜明的教学个性,有新颖独到之处,他们也无一不是教研方面的行家里手,这就是明证。教师的教学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最根本的还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理论学习只是观念上的掌握,教学管理只是提供现实的土壤和环境条件,创新型教师的真正构建是在教师自身的活生生的教学活动中实现的。脱离了现实的教学活动的锻炼,创新型教师的培养只能是空中楼阁。学习了理论和别人的经验,为自己的运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由于每一个教师的背景不同,已有教学经验不同,每一个教师面对的学生也不同,所以别人的经验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照抄照搬,具体的运用还要靠教师个人的不断研究与实践。边研究、边实践,一方面可以检验所学理论和经验的正确性、有效性,增强自信心;另一方面又可以发现许多问题,督促自己不断学习,不断钻研,不断探索,找到应用的正确道路和具体操作方法。

三、学校要为创新型教师的成长创造条件,促进教师创新素质的发展和提高 学校要以科学的教学管理培养创新型的教师,教学管理主要是在制度上激发和强化教师的教学动力,为教师教学创新提供、创设现实的条件和保障,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至关重要。

1、允许、鼓励和帮助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允许是指教师提供一种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鼓励是指学校管理者应对创造性表现的教师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积极强化;帮助是指学校管理应利用一切条件为教师提供有关创造的新的理论、成果、技术和方法等信息,经常组织参观学习、讨论交流、专家指导等使教师开阔视野,拓宽思路。

2、完善学校评估体系,注重创新教育能力考查。学校的教育评估体系是对教师

教学成果的 检验,同时评估体系所选择的标准又是对某种教育思想和方法的肯定,对教师的教学起着很强的诱导和强化作用。所以注重评价体系中教师创造性工作成效的权重、导向、奖励,使之形成人人争创新的氛围。例如:教师创新教育能力考查的教育评估体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完善,一是完善基本的教学考试形式和内容,如客观的考试,问题情景考试和论文体考试等;二是重视专门的创造性活动中的表现。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也是教师职业的中心任务。根据教育学、心理学及学科教学的有关规律,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是教师创新教育能力的核心。教师的这种创造性教学能力不仅决定着教师教的效益,也决定着学生学习的质量的高低,同时也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起着表率和示范作用。

教学艺术在小学数学创新教育中的几点尝试

作者:汪萍 来源:郧西县城关镇春桥小学 进入【网民心声】

教学艺术在小学数学创新教育中的几点尝试

郧西县城关镇春桥小学 汪萍

在小学数学创新教育中,教学艺术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如何应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启发性的问题,在生活实际中产生的有趣数学题,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层次鲜明,形式多样的习题设计,新型的评价等,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其抱着好奇心走进学校的小学生,愉快的走进数学王国,自觉地去探讨其中的奥秘,产生更多的好奇,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培养出创新人才。

一、“爱”是教学艺术的精髓

通过教学艺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使我体会最深的是“爱”是教学艺术的精髓。正如人们所说,如今教学已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思想碰撞、交流共鸣的过程。我们要让学生自由、愉快的学习,教师就要把知识和智慧的阳光像太阳一样撒向每一个孩子,在他们心目中切实建立起可亲可爱可敬的形象,使他们感悟到教师像妈妈一样“慈祥”,他们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表现出异常积极地学习热情。

当我们体会到“爱”是教学艺术的精髓,我们就会发现每一个孩子的优点,而你欣赏孩子的优点,这优点就可能成为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记得在一次数学课上,一位经常迟到、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在小组探讨“?? 5+7”的想法时,悄悄地跟我说:“老师我想发言,但说错了你可别笑话我!”当时我很震惊,一年级的孩子竟然有这么多的顾虑。我投给他非常信任的眼光,说了声:“老师相信你!”汇报时他果然举起了小手,我第一个叫了他,他说:“把7分成5和2,5加5得10,10再加2得12;我还想到:12可以分成5和7,所以5+7=12;还可以把7凑成10。”信任给了他勇气。我让全班同学鼓掌表扬了他:“姚金生你真棒!棒!棒!棒!”这一节课他掩饰不住心头的喜悦,总是笑眯眯的。下了课他对我说:“老师我还想说。”从那以后,经常课上能听到他“说”,他再也不迟到了,学习成绩很快赶上来了。前一段时间,流感特别厉害,一个生病的个体户的孩子给我打电话,电话里我说:“老师特别想你,你治好病后快来上学。”结果孩子的病没彻底好就急着上学了,长病期间在家坚持学习,上学考试成绩比没病期间还好。“爱”不仅能鼓舞孩子,也能增加家长的信心。为了便于和家长沟通,我建立了家长、教师联系簿,一年级刚开学没多久收到了一位家长的联系簿,上面写到:老师:今天看到孩子的考试成绩非常生气,我把她揍了一顿,请老师帮助想想办法。接到家长信,我便在联系薄上写到:请家长不要着急,孩子刚入学,还不入门,没适应学校的生活,请耐下性子,教会孩子学习。家长接到信后,增加了教育孩子的耐心和信心,孩子进步很快,家长也很高兴,见面后非常感激老师。教学艺术的研究,使我体会到:在和孩子

的交往中,我们给他们一个微笑,一个轻轻的抚摸,一句赞美的话都将是对孩子心灵的启迪。我坚信孙云晓教授一句话: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不是训出来的。“爱”使我们师生互相尊重;“爱”使每个学生树立起学习信心,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教育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现代教育不仅要培养具有健全理性的人,还要培养情感健康的人。

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讲求教学艺术。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讲求教学艺术,这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艺术的应用的关键一环。 1、创设课堂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情境教学就是执教者有目的地为了学生的有效学习及全面发展创设最佳环境和最佳场合的教学。在教学中,我们采用了温故导课、激情导课、设疑导课、悬念导课等导课艺术,教学中不断设置教学艺术高潮,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以使学生达到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积极状态。正如李如密教授所讲:“处于教学艺术高潮中,学生对教师教学的反应是敏感而强烈的:或是因急于想知道而凝神思虑;或是为领悟到知识内蕴的情理而激动自豪??此时学生的整个意识处于异常“觉醒”和高度兴奋状态,富于创造的情感和成功的体验,“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活动的自豪感”,体验到“知识、智力生活是他的一种道德尊严。”★创设情境,是使学生身心得到和谐发展和主动发展。实质上是人为优化了的环境,是促使学生能动地活动于其中的环境。通过学生自身的感悟、操作、体验、探究、发现,得到充分的主动的发展。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谓课上得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有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到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类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德国民主主义教育家第斯多惠(名言是:“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只有生气才能产生生气;死气只能从死气而来。所以你要尽可能多地使自己习惯于蓬勃的生气!”★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始终注意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一年级刚认识“1”时,我故意说:“看来“1”是在数中最小的一个,在什么情况下都是最小的了。”同学们一下子静下来,一会,有一个同学突然站起来说:“比赛中,第一名最大!”这时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了,有的说:“电风扇的一档最大;有的说家里有好几个孩子,老一最大;;还有的说考试得第一名最大等。再如在学习面积单位的进率时,一上课用电脑课件展示小白兔家地面面积,小老虎说是:“20平方米。”小狗说:“2000平方分米”到底谁说的对?教师为学生设下了悬念,学生众说纷纭,各持己见,为了验证,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探讨,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了,经过测量、操作、对比、归纳,终于找到了答案。我们经常采用“一题多解”、“猜想”、“联想”、“发散思维”、“推理”、“操作”、“观察”、“讨论”等数学活动。教学中经常用到的语言是“你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吗”“你还能想到什么?”“你有独特的

见解吗?”“你能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吗?”“你能行!”等启发、诱导和鼓励,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不同见解、质疑,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地展开思维和解决问题。同时教学中我们还注重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设置悬念,组织各种游戏,孩子们不止想获取结果,而且总想研究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总是提出那么多的为什么。这样的教学,培育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2、创设现实生活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斯托利亚尔在《数学教育学》中明确指出:“数学教育是数学活动的教育”,也就是思维活动的教育。现代教学论主张:“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皮亚杰认为:“数学的抽象乃是属于操作性质的”、“它的发生发展要连续不断的一系列的阶段。而其最初的来源又是十分具体的行动”。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在活动中自己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强化感性认识,突破教学难点。如一年级刚接触应用题,不了解应用题的含义,我便用数学活动课去解决。让学生带玩具,带水果。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用带来的东西编应用题,学生通过观察理解,自己解答,甚至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题都出来了,学生也能解答。再带他们到市场亲自实践。通过活动课,学生知道了应用题来自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最后学生将自己带来的食品洗净高高兴兴地吃掉了,并声称把应用题吃到肚子里了。后来再碰到应用题他们会自觉扮演其中的角色,主动分析、探讨。学生体会到应用题不只是书本的题,而是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应用题也不在是一年级数学教学的难点了。我为把孩子们从几十平方米的课堂引向社会大课堂而感到自豪,为教会他们学习方法而感到高兴。为学生的探索提供了丰富的现实生活的经验基础,学生兴趣盎然,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3、创设儿歌的“情境”,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儿童的思维是艺术的、形象的、饱含情感的。儿歌深受低年级学生的喜爱,因为它的文字简练,通俗易懂,具体形象,朗朗上口,便于记忆,能使儿童的思维活动在最佳心态下进行。我在教学生认识1-9时,把它编成下面的儿歌:“1”像小棍地上插,“2”像小鸭水中游,“3”像耳朵右边挂,“4”像小旗呼啦啦,“5”像金钩挂衣裳,“6”像哨子口中吹,“7”像镰刀手中拿,“8”像葫芦腰中挂,“9”像蝌蚪找妈妈。孩子们下课边玩、边说,很快记住了新学的数字。利用儿歌创设的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数学的趣味性,解除了学生的身心疲劳,达到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三、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教学艺术的魅力。

教学手段的更新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文字、声音、静态图像、动态影像的综合优势,优化了课堂教学,创设了愉悦的学习环境,激发了学生学

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巩固了学生的注意力和理解能力,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等,克服了传统教学手段的可操作性和操作过程连续性较差的弱点,能连续、直观、形象地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澳的算理通俗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教师结合精心设置的画面,引导学生产生疑问,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发现、探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开发学生智力,从而达到使学生获取知识的目的。同时优化练习设计,加大课堂练习容量,提高课堂效率,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真正体现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越性,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的重点和化解难点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四、改革评价方法,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孩子,如果从未品尝过学习劳动的欢乐,从未体验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的不幸。”★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使每个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过程中,产生获得更大成功的愿望,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理想的发展,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而这种成功的体验在评价中最容易得到。评价的目的从某种程度讲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学习能力与潜力。

要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就要从研究孩子自身的特点出发,现在的孩子个个喜欢表扬渴望成功。而我们来看对孩子评价的方式:以前的“百分制”一清二楚地把孩子分成“一二三??”这种评价方式使大部分孩子的收获是“我不行”。后来演用的“等级制”把孩子分成了“优、良、及格、不及格”,虽说淡化了分数,但实际上是一种把孩子分为四等的结论式评价。这两种评价方式对发展中的孩子来说极不公平,负面刺激大,让许多孩子看不到自己的闪光点,没有成功感只有失落感,甚至把一些孩子的创新意识无情地抹杀了,不利孩子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因此我们对孩子的评价应由“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向“创造适合于儿童的教育”转化。结合目前教育状况,我们创设了把学生分类型评价的办法,即把每一个学生按综合表现及学科学习情况划型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是对学生一种全面性评价。从纵的方面看,让每个孩子都能看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从横向上看,划型无好坏之分,带有一定的模糊性、动态性,负面刺激小,重在评价孩子的发展势态,有利孩子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也便于教师挖掘每个学生的发展潜能。

1、学科评价采用学型制

依据大纲把所考查内容分为基础知识(A)、计算(B)、操作(C)、应用(D)、创新(E)、

兴趣(F)方法(G)、习惯(H)八项指标对学生进行考查,若多项指标都合格者,则他的学型为“ABCDEFG”型,同样在每生学型中哪一项是强项,在哪一项上面画一“????? ”,若哪一项最有潜力,可在此项上画一“☆”,若哪一项目前不是很好,却有潜力,可在此项下面画一“????? ”,表示该项有弹性,该生有能力提高。

这种评价方式便于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也便于最大限度地发展。

2、平常的评价,实行“等价交换”。

平时的考试,我们的命题是:“看谁最棒;”“比一比;”“赛一赛;”“我能行;”“我最细心;”“我能拿第一一”等等。把平时容易出错的题,刻成64开的小卷子,课前5分钟测一测,优秀的插一面小红旗(光荣榜贴在墙上),五面小红旗换一张喜报,隔一段时间换换喜报的形式。这样的评价适合儿童的需要,使儿童的心理达到了最高兴奋点,为了得到优异的成绩,他们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学生从原来的害怕测试,到现在的主动要求测试,他们看到老师拿卷子进教室会高兴的欢呼。

通过教学艺术在小学数学课中的应用,使我感到成功是:我的学生们喜欢我,喜欢数学,热爱数学。他们都能全身心的、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课堂上,不仅能看到我和孩子们思想的交流,还不时迸发出创造、智慧的火花。

发现问题——中学数学实施创新教育的切入点

[日期:2008-09-21] 来源: 作者:佚名 [字体:大 中 小]

我与学生探讨过一个简单而有趣的 问题 :?ABC的顶点A在定圆M上运动,B、C固定,求?ABC的外心O的轨迹。大家进行了各种猜测,猜圆的多。用《几何画板》一做,发现是线段。再仔细想一想,应在“意料之中”(BC的中垂线上)。当拖动点C,使C在圆内时,是直线。同学们谨慎起来,不再说话。有一个胆大的学生说,三种情况都有:当B、C在圆外时,轨迹是线段;当B、C中有一个在圆外、一个在圆内时,轨迹是直线;当B、

C都在圆内时,轨迹是射线。这就对了吗?把点B、C都放在圆外,但线段BC与圆相交,这时轨迹成为两条射线,……

4、教师编制“开放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的意识

目前 在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的问题主要是 计算 题、一些常规的 应用 题和填充题等。这种常规的数学问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问题组织良好,答案只有正确与不正确(包括不完整)两种,并且正确的答案是唯一的,而且,这类问题给出的条件往往是都用得着的而且只用一次,这就是封闭性问题(closed problem)。但为了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中必须包括开放性的问题(open-ended question)。所谓的“开放性”可以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结果开放,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结果,第二, 方法 开放,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第三,条件开放,对一个命题保留其结论,隐去其条件,而去寻找其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通过这种有意识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 学习 中模仿变更命题的条件、变更命题的结论来发现新的问题、解决新的问题。

2000年的高 考试 题中就多处出现了这种开放性的命题。如理工类第(18)题,如图(图略),已知平行六面体∠

的底面ABCD是菱形,且∠

=

(1) (1) 证明:⊥;

(2) (2) 假定面角α—BD—β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记面为α,面为⊥β,求二

(3) (3) 当的值为多少时,能使⊥平面?请给出证明。

第(3)问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如果按常规给出的值,来求证⊥平面的

话,学生解决这一题的难度会小一些,现在改成让学生寻找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学生感到有困难,江苏省本小题的得分仅为0.4分。

因此在今后的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精心编制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5、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是关键

作为教师不仅要“释疑、解惑”,而且要启思、设疑、引而不发。

创新人才的产生,需要十分自由、宽松地探讨问题的环境。要鼓励大胆质疑,保护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学生提出的问题大多数是幼稚、无价值的,甚至是荒唐的,教师要耐心地倾听、认真解答,让每一个学生都认识到,即使他们的问题看起来荒诞可笑,或者远离现实,也值得表达、研讨,与人分享。有人将之称为“去除思想的车闸”。然后再逐渐引导学生掌握提出有价值问题的正确方法。

教师由于经验丰富,涉猎较广,而且善于表达,有时在解答学生的问题时,往往会十分“圆润”、“妥贴”地将学生的疑虑化解,其实并未真正解决问题。学生出于对教师的崇拜,在这种似是而非的回答面前,往往中止了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究,一些颇有价值的问题就此被束之高阁。教师一定要尊重并认真思考学生的提问,不能让“问题(思考)”止于自己。教师还要善于捕捉学生提出的有创新价值的问题,甚至是自己失察之处,与学生共同研讨和思考。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j8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