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韵学课件

更新时间:2024-03-22 03:5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音 韵 学 基 础

一、音韵学常识

掌握国际音标的基本知识,如与拼音字母写法的区别、读音、语音特征等。 二、音韵学基本概念 掌握、理解重要的概念。

三、中古音概说(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中古汉语的声、韵、调系统及其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演变规律。 四、诗律(重点、难点) 掌握律诗平仄的有关内容 五、上古音概说(重点)

重点掌握上古汉语的韵部系统和声母研究成果 参考书目

唐作藩《音韵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王力《汉语音韵》中华书局1980

王力《汉语语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罗常培《汉语音韵学导论》中华书局1982 李方桂《上古音研究》商务印书馆1982

丁声树 李 荣《古今字音对照手册》中华书局1981 殷焕先《反切释要》山东人民出版社 1979 殷焕先、董绍克《实用音韵学》齐鲁书社 1990

一、音韵学常识

音韵学也称声韵学,它是研究汉语各个历史时期声、韵、调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传统学问。相当于语音学中的一个部门,可以称为汉语历史语音学。

传统音韵学一般分为四个部门,即今音学、古音学、北音学和等韵学。 今音学是研究中古时期汉语声、韵、调系统的一门学问; 古音学是研究上古时期汉语声、韵、调系统的一门学问; 北音学是研究近古时期汉语声、韵、调系统的学问。

等韵学是用“等”的概念分析汉语韵母及声韵配合规律的一门学问,它通过韵图的形式展示某一历史时期的声、韵、调系统。

等韵图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声、韵配合表

汉语语音发展史分期:

分期 时间 代表音系 上古音 先秦两汉 《诗经》音系 中古音 六朝到唐宋 《切韵》音系

近古音 元明清 《中原音韵》音系 现代音 “五四”以后 普通话音系

1

《国际音标》:见附表。 注意掌握:

1、国际音标与拼音字母写法上的区别。 2、读音

3、语音特征

舌面元音舌位图:

子夜歌

子夜久难明,喜报东方亮。此日笙歌颂太平,众口齐欢唱。 二、音韵学的基本概念

(一)声方面的术语 1、声纽:

即声母。又称音纽或纽。大概古人以为声母是一个字音的枢纽,所以将它称作声纽。

2、 字母:声母的代表字。

相传是唐末一个叫守温的和尚根据当时汉语声母的实际创制的,共有三十个,每个字母代表的声母就是它自身的声母。

到了宋初,有人根据当时的语音实际,对这三十个字母的次序及取字进行了整理,增补了六个字母,即成了三十六个字母。

这三十六字母大致体现了唐末宋初汉语的声母系统。

2

牙音 舌音 舌上 唇音 轻唇 齿音 正齿 喉音 半舌音 半齿音 齿头 重唇 舌头 全清 见 端 知 帮 非 精 照 影 次清 溪 透 徹 滂 敷 清 穿 全浊 群 定 澄 並 奉 从 床 次浊 疑 泥 娘 明 微 喻 来 日 清 心 审 晓 浊 邪 禅 匣 从前,有一个人,名叫知彻澄娘,读了几年书,中了精清从心邪,深感肺腑风味(非敷奉微),做了端透定尼(泥),整天参些照穿床审禅,也弄不清帮滂并明,师父对她晓匣影喻,她却依然见溪群疑,师父无奈,叹道:不学点音韵学,来日怎能参透佛学呀。

3

(二)韵方面的术语

韵母:对韵头、韵腹、韵尾三个音素的总称。 韵:指把韵腹和韵尾相同的字归在一起的单位。 韵部:韵的归类单位,一般不区别声调。

韵摄:韵摄是传统音韵学关于韵的最大单位,只要韵尾相同、韵腹相近就可归为一摄。

韵类:本来指韵书中反切下字的分类,不仅区别韵头,而且区别声调,是关于韵的最小的概念。

韵目:韵书里韵的标目,即韵的代表字。 简单表示

韵类: 韵头+韵腹+韵尾+声调 韵母: 韵头+韵腹+韵尾 韵(韵目): 韵腹+韵尾+声调 韵部: 韵腹+韵尾 韵摄: 韵腹相近+韵尾 有关韵母术语的特征关系表:

4

等与呼 呼:

古代音韵学家据韵头的不同,把韵母分为开口呼和合口呼两大类: 凡韵头是[u]或主要元音是[u]的是合口呼,反之是开口呼。

注意:古汉语中的韵头只有【i】和【u】,但它们可以同时做韵头, 所以只要韵母中有【u】的都是合口呼,没有【u】的都是开口呼。 后来语音演变,清代等韵学分开、合、齐、撮四呼。(清 潘耒《类音》)

中古汉语 现汉普通话 开口呼

洪音

开口呼 细音 齐齿呼

合口呼 洪音

合口呼 细音 撮口呼

等:

音韵学家同时从韵头、韵腹两个角度对韵母进行分析,提出“等”的概念。 清·江永: “一等洪大,二等次大,三四皆细,而四尤细。”

据今人研究,“等”的差别主要体现在韵头【i】的有无和韵腹元音的音值上。 举例:

5

D 知、庄、章三组合流为[t?][t??][?]。

E 零声母的增加

隋唐时零声母只有一个“影”母,到了现代北京话中,中古的微、疑、影、余都成了零声母。

现汉普通话声母的来源

P:帮并 p?:滂并 m:明 f:帮滂并 t:端定 t?:透定 n:泥疑 l:来

k:见群 k?:溪群 x:晓 匣 (今开合呼)

精从 清从 心邪 ? ?? 溪群 ?

见群 邪 晓匣(今齐撮呼)

知澄 彻澄 崇生 t? 庄崇 t?? 初崇 ?

章禅 昌船 船书禅 禅

? 疑 余

精从 清从 心邪 ? ?? 邪 s 庄崇 初崇 生

明 (否定词、与黑暗有关概念) 日 (柔弱、软弱的概念) ? 疑

影(黑暗、忧郁的概念) 余 3、中古韵母研究 1)《广韵》韵母系统

11

2)平水韵

3)中古到现代韵母系统的演变 1)《广韵》韵母系统: 206个韵目,142个韵母。

2)平水韵

平水韵泛指各种将《广韵》206韵的“同用”韵归并为107或106韵的韵,也称“诗韵”。

1039年,宋祁、郑戬、贾昌朝等奉诏刊修《广韵》,定名《集韵》,合并窄韵13。 1227年,王文郁《新刊韵略》,分106韵。

1252年,江北平水刘渊《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分107韵。

中唐之后,“平水韵”是古代文人作诗用韵的标准,在文化史上的作用和影响较大。许多工具书如《佩文韵府》、《经籍纂诂》等都是按《平水韵》106韵的顺序排列的。

“平水韵”的收字可参看教材P1078-1079《诗韵常用字表》。

3)中古到现代韵母系统的演变

无论从韵头、韵腹还是韵尾来看,总的趋势是合流归并,从复杂到简单。 具体来说:

A 入声韵尾(-p –t –k)的消失

12

B 闭口韵尾(-m)的消失

观察并思考:

广州话的辅音韵尾与普通话韵尾的对应规律是什么?

4、中古声调研究 1)中古声调系统

2)中古到现代声调系统的演变 3)从普通话推断古入声字的方法

1)中古声调系统 平、上、去、入

齐梁时代始有“平上去入”之名,又分“平、仄”两类。

2)中古到现代声调系统的演变

A 平分阴阳

规律:清声母字变阴平,浊声母字变阳平。 B 浊上变去,即上声的浊声母字变去声。 C 入派四声

规律:次浊声母变去声,全浊声母变阳平,清声母字无规律地分化到四声中。

“清” 多 “阴”, “浊” 多 “阳”,

“上”中 “清”与 “次浊” 仍为“上”, “全浊” “去”声藏。 “去” 不变, “入” 全变,

“入” 中 “次浊” 为“去” “全浊” “阳”,

13

“清”母四声藏。 用图表表示:

根据上面的知识,总结现代汉语普通话四声的来源 阴平:

平声的清声母字(全部) 入声的清声母字(部分) 阳平:

平声的浊声母字(全部) 入声的全浊声母字(全部) 入声的清声母字(部分)

上声:

上声的清声母字(全部) 上声的次浊声母字(全部) 入声的清声母字(部分) 去声:

去声(全部)

上声的全浊声母字(全部) 入声的次浊声母字(全部) 入声的清声母字(部分)

3)从普通话推断古入声字的方法

常用的古入声字有500多个,其中将近一半读去声,将近三分之一读阳平,百分之十五左右读阴平,还有百分之六左右读上声。

常用的推断方法:

14

正面推断法 反面排除法 正面推断:

A 声母是不送气的塞音、塞擦音而读阳平的字,绝大多数来自古入声。 阳平的来源:

a 古平声的浊声母,其中塞音、塞擦音的浊声母清化后读送气清音。 b 古入声的全浊声母和清声母。

也就是说,阳平的塞音和塞擦音声母从古平声来的都读送气,那不送气的只能来自于入声。

例外:鼻(浊、上)该读去声。

B [ye]韵母的字,大都来自古入声。 如“虐 略 决 学 月 雀 血”等。 常用字中只有“瘸、靴”等例外。

C [uo] 韵母和卷舌声母相拼的字,来自古入声。 如“浊 桌 酌 啄 濯 戳 绰 说 硕 弱 若”等

D [?]韵母和古端组、精组声母相拼的字,来自古入声。 如:“得 德 特 忒 讷 勒 乐 则 泽 侧 策 色 瑟”等。

E [ie]韵母和古帮组、端组声母相拼的字,来自古入声。 如“别 憋 灭 蔑 跌 迭 帖 铁 捏 聂 列 劣”等。 “嗟 鞋 ”例外。

F 声母[f]、[ts]、[ts?]、[s]和[a]韵母相拼的字,来自古入声。 如:“发 法 伐 罚 扎 擦 仨 撒 飒”等。

G 一些开韵尾(包括元音韵尾和无韵尾)的有文白两读而又无意义区别的字,往往是入声字。

如:“色 泽 德 药 刻 麦 白 割 渴 剥 没 角 薄 册 落 六 ”等。 H 入声声符的谐声字大多也是入声字。如以“八 犮 白 各 月 力 穀 曷 合 出”为声符的谐声字。

合——盒 答 鸽

出——屈 拙 茁 掘 崛

排除法:

A 阳声韵的字一定不是入声字。

B 念 [ts?]、[ts??]、[s?]的字,不是入声字。

C [uai]、[uei]韵的字,基本上不是入声字。例外:“率”。 D [?]韵字不是。

15

四、诗律

一、关于古诗、近体诗与古体诗 二、近体诗的特点 1、句数 2、押韵 3、平仄 4、对仗 参考文献 王力

《诗词格律》中华书局 ,1977 《诗词格律概要》(大家小书) 北京出版社,2002 《诗词格律十讲》(大家阅读版) 商务印书馆,2002

一、关于古诗、近体诗与古体诗 1、古诗:汉魏六朝诗

乐府:官署名—配乐的歌词—后人模仿的无配乐的诗。 2、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齐梁时代,“永明体”,讲究声律。 唐代,格律诗,讲究平仄和对仗。

3、古体诗(古风):

唐以后,按照古诗的做法写的诗,不讲究平仄和对仗。

三平调(即诗句结尾连用三个平声字)是其专用形式,以区别于律诗。这些特点是区别古风和律诗的依据所在。

二、近体诗的特点 1、句数固定 律诗:八句 绝句:四句

长律:超过八句 2、押韵严格

除有的首句入韵外,都是隔句押韵。 这一点与古体诗同。 “严格”是指: 1)一般只用平声韵

2)不能“出韵”,即韵脚字必须是“平水韵”中同一韵里的字。 “平水韵”是南宋时才出现,但它反映了唐朝人作诗用韵的部类。 3、讲究平仄(律诗最本质的特点)

一般以“平平”、“仄仄”作为一个节奏单位。

16

1)近体诗平仄的规则(以五言为例):

A 同一句中,平平与仄仄相间,即平平仄仄或仄仄平平。

但近体诗是五言或七言,那么就 在平起的格式前、后各加一个平, 在仄起的格式前、后各加一个仄。

这样五言的四种基本句式: 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七言诗是在五言的格式前加两个与开头平仄相反的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B 同一联中,对句与出句平仄相对。即“对”。

C 相邻两联中,上一联对句与下一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相同。即“粘”。 以这三条规则为前提,再加上:

D 只押平声韵,即韵脚字(偶数句的最后一个字)一定是平声字。 E 首联可以入韵,也可以不入韵。 就可以确定近体诗的平仄格式。

练习

1、写出七言诗的四种基本平仄句式。

2、分别以五言诗、七言诗的四种基本句式为首句,写出一首律诗的平仄格式。

2)分析近体诗平仄格式的步骤: 第一步:确定诗中每个字的平仄。

第二步:根据“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将首句转换成基本句式,看它属于四种基本平仄格式中的那一种。

既然奇数字可平可仄,而偶数字的平仄相对固定,那就可以根据偶数字的平仄去确定奇数字的标准平仄。

如五言诗首句开头两个字为“平仄”的,则转为“仄仄”;为“仄平”的,则转为“平平”。

17

第三步:确定了首句格式后,按照前面讲过的平仄的规则,就可以推出整首诗的平仄格式。

第四步:拿诗中实际用字的平仄与推出的基本句式比较,分析是否有“一三五不论”和“拗救”情况。

练习:

写出诗的平仄谱: 杜甫《春望》《登高》

3)关于“拗救”

近体诗中有些地方平仄不能随意变更,如果违反了平仄格律,就叫“拗”,但拗了可以“救”,即在规定的地方变更一下平仄来补救。

那么,何处可平可仄,“拗救”又有哪些情况?

通常“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即奇数字可平可仄,偶数字平仄不能违反。但又不完全正确。

具体如下:

A “一三五”不能不论 第一:“平平仄仄仄平平 ”中,第五个字必须是仄,如果改为平,全句成了“平平仄仄平平平 ”,叫“三平调”,是古风中特有的句式,近体诗中绝不允许出现。

第二:“仄仄平平仄仄平”中,第三字必须是平,如改为仄,全句成了“仄仄仄平仄仄平”除了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叫“犯孤平”。

但此拗可以救,救法: 第五字由仄变平。 这样全句变成: 仄仄仄平平仄平

B “二四六”可以不分明

第一:仄仄平平平仄仄中,第五字应该用平而用了仄(拗),那么第六字要由仄变平(救)。

全句变为:

仄仄平平仄平仄

注意:a 此时第三字必须是平。

b 此格式比正格还常见,尤多用于尾联出句。

第二:“平平仄仄平平仄”中,第六字可不用平而用仄(拗),条件是对句的第五字不用仄而用平(救)。

全联原来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拗救后成了: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18

另外:

平平仄仄平平仄 中第五字拗,也可以用对句的第五字救。 原来: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拗救后: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这样,仄仄平平平仄平 中的第五字可以同时救三处拗: 一是本句第三字,即“犯孤平”。 仄仄仄平平仄平 二是出句的第五字: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三是出句的第六字: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总结:

常见的可以出现拗救的只有三种句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犯孤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对句救,即上一格式的第五字)

练习:

写出诗的平仄谱,如有拗救,请指出: 李白《送友人》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苏轼《新城道中》 陆游《夜泊水村》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4、要求对仗 1)何处对仗

19

律诗:一般中间两联对仗。

排律:除首尾两联外,一律用对仗。 绝句情况较复杂: 绝句:

A 多数截律诗的首尾两联而成,不用对仗。 B截律诗的后两联而成,则第一联对仗。 C截律诗的前两联而成,则第二联对仗。 D截律诗的中间两联而成,则全诗用对仗。 后两种情况比较少见。 2)对仗情况:

A 正格:同骈体文,即句法结构相同的语句相为对仗。 C 还有一种情况,即只要求字面相对(即词类相同),不求句法结构相同。如: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杜甫)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李商隐) C 一般总是平仄相对 避免同字相对

忌“合掌”,即一联内对句和出句完全同义。 D 近体诗特有的两种对仗: a、流水对:一联中的两句,字面相对,意思相承,即两句从意义上说是一句话。如: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

b、借对:一个词有两个以上意义,诗人在句中用的是甲义,同时借用它的乙义或丙义与另一词相对。

如: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 曲江)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杜甫 九日) 有时不是借义,而是借音。如: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 锦瑟) 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白居易 西湖留别) 练习:

下面两首诗哪一首是古体诗,哪一首是律诗?分析律诗的用韵、对仗、平仄,如有拗救,请指出。

前 出 塞 杜甫

从军十年余,能无分寸功? 众人贵苟得,欲语羞雷同。 中原有斗争,况在狄与戎? 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20

人 定 白居易

人定月胧明,香消枕簟清。 翠屏遮烛影,红袖下帘声。 坐久饮方罢,眠初梦未成。 谁家教鹦鹉,故故语相惊。

五、上古音概说

1、上古韵母系统研究 2、上古声母研究 3、上古声调研究

1、上古韵母系统研究

1)研究上古韵母系统的材料和方法。 2)古韵分部情况

3)上古韵母系统及拟音

1)研究上古韵母的材料和方法

我国传统音韵学的上古音研究从上古韵部开始,这主要缘于“叶(xié)音”。 古人临时改读某些字,以求押韵, 此为“叶音”(或“协音”)。 宋代的朱熹是“叶音说”的代表人物。 以其《诗集传》为例: 《诗·小雅·棠棣》: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是究是图,亶其然乎!” 朱熹注:“家,叶古胡反(音姑)”。

其实,诗中韵脚字“家帑图乎”均属上古鱼部,韵腹都是【a】,上古读来押韵。

明代人陈第第一次明确指出了“叶韵”说的错误,并提出了正确的历史音变观念。其《毛诗古音考·序》:

“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

21

先秦两汉时代,既无反切又无韵书,所以要想知道上古韵部有多少,无反切、韵书可利用。

前人研究上古韵部的材料和方法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以《诗经》、《楚辞》等先秦韵文为研究对象,采取系联的方法从中归纳出上古的韵部。

一个是以《说文解字》中的谐声字为研究对象,通过谐声系统去印证《诗经》的分部并扩大每一部的归字。

诗韵系联

诗歌在古代是歌唱的,每一篇都要押韵以求其和谐上口,所以只要对《诗经》的韵脚字进行系联归纳,就可以大致弄清上古韵部的状况。

具体步骤是先用系联法将《诗经》韵脚字归纳为若干组,有多少组就说明上古有多少韵部,然后对《楚辞》、《易经》等其它先秦韵文进行系联以验证《诗经》分部的正确性并扩大各部的归字。

例如:

《周南·关雎》三章: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邶风·匏有苦叶》四章: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

谐声类推

通过《诗经》等先秦韵文归纳出来的古韵部是可信的,但是由于没有将韵脚字以外的字归纳进去,而韵脚字本身又很有限,所以这样的韵部含字太少,实用性不足。

怎样才能扩大每一部的归字范围呢?

形声字的谐声系统能解决这一问题,同时谐声系统对《诗经》归部的正确性还起着印证的重要作用。

从原理上讲,凡是声符相同的字,在造字时代其读音必然是相同或相近的,否则不会采用同样的声符。

有些形声字的读音与其声符或同声符形声字的读音在中古时期有了差异,那是语音在造字时代以后发生了变化的结果。

如:寺——诗,待,時——埘,榯

“待”与其声符和其他字读音不同,就是语音变化的结果。

当谐声偏旁和《诗经》用韵发生矛盾时,古韵归字应以《诗经》用韵为根据。

22

清人段玉裁在《古韵十七部谐声表》中提出了“同谐声者必同部”的著名论断,意思是说声符相同的字必然属于同一韵部。

这一论断与事实基本上是相符的, 《诗·豳风·东山》就是极好的证明: 鹳鸣于垤,妇叹于室。

洒扫穹窒,我征聿至。

2)古韵分部情况

“前修未密,后出转精”(章炳麟《国故论衡》) 阴阳二分法:

顾炎武:10部 《音学五书》 江永:13部 《古韵标准》

段玉裁:17部 《六书音韵表》 孔广森:18部 《诗声分例》 《 诗声类》

王念孙:21部 《古韵谱》

江有诰:21部 《音学十书》 章炳麟:23部 《文始》《国故论衡》 阴阳入三分法: 戴震:9类25部 《声类表》《声韵考》 黄侃:28部 《音略》《声韵通例》 王力:《诗经》时代29部,《楚辞》时代30部 思考两个问题:

为什么各家的分部越来越细?

第一,对《诗经》韵例有不同了解。某字押韵,某处不入韵,某处换韵,大有可研究的余地。

第二,对合韵有不同看法。

合韵即临近的韵互相通押,是大家公认的事实,但还存在掌握分寸的问题。 如“母”字在《诗经》中押韵共17次,其中16次入之部,但也有一次入鱼部,显然应认为是之部字,不能因一次相通就泯灭之鱼界限。

为何有阴阳两分法和阴阳入三分法

根本分歧在于前者纯粹依照先秦韵文做客观归纳,后者则在前者基础上,再按照语音系统进行判断。

应分清韵部和韵母系统。

韵部以能互相押韵为标准,所以只依照先秦韵文作客观归纳就够了; 韵母系统必须有它的系统性,不能专凭材料。(任何语言都有它的系统性) 3)上古韵母系统及拟音

23

韵母系统见教材P540,拟音见下页。

先秦的常用字归属于哪个韵部,见教材附录三P677。

郭锡良《古代汉语》P1058有“古韵三十部常见谐声表”。

需要注意的是:

A 上古韵部名称取自《广韵》,但上古和中古所包含的字不一定是相同的。 B 古韵部阴阳入的对应关系反映的是客观语言现实。 谐声系列字的语音关系:

上古声母研究

1)研究上古声母的材料和方法 2)研究上古声母的几项重要结论

3)上古声母系统及拟音

1)研究上古声母的材料和方法

研究上古声母主要依据的是先秦两汉古籍中的异文、声训、注音、重文、通假字、联绵字等材料。

其方法一般是通过这些材料反映的事实证明中古的某些声母在上古是否存在,

24

然后从中古声母中去掉那些被证明在上古不存在的声母,剩下的便是上古的声母。

A 异文

“异文”是指上古文献中同一词的几种不同的书写形式。 如“伏羲”与“庖羲”。 B 声训

声训是指古注释家对被释词用同音词或近音词所作的训释。 如《释名·释宫室》:“房,傍也。室之两旁也。”

C 重文

重文是指古籍中重出的古今异体字。《说文解字》中除正文收了9353个小篆字外,同时又将一些异体的籀文及古文(战国时期秦国以外的六国文字)收列于小篆之下。

如:“份,文质僣(“備”之误)也。从人分声。《论语》曰:‘文质份份。’彬,古文份。……”

D 注音

注音是指古代注释家用同音字或反切为某些字所注的音。 如《说文·糸部》:“絇,纑绳絇也。从糸句声,读若鸠。” 又如《左传·成公二年》:“请曲县繁缨以朝。” 《经典释文》:“繁,步干反。”

E 谐声字

谐声字即形声字。

2)研究上古声母的几项重要结论 A 古无轻唇音(钱大昕) B 古无舌上音(钱大昕)

C 古音娘、日二纽归泥说(章太炎) D 喻三归匣、喻四归定说(曾运乾) E 照二归精说(黄侃) F 照三归端说(黄侃) A 古无轻唇音 是指三十六字母中的 “非敷奉微”这组音 在上古是不存在的。 这组音在上古

读作“帮滂並明”。 轻唇音是在唐末宋初时

从“帮滂並明”中分化出来的。

25

是清人钱大昕得出的。 B 古无舌上音

这是钱大昕所得出的又一重要结论。

所谓古无舌上音是指三十六字母中的“知彻澄娘”这组音在上古尚未产生,大约是到了六世纪时才从“端透定泥”中分化而出。

现将这两项结论的证据简述如下: a 谐声字: 非——辈 排 登——澄 橙 B 异文:

匍匐——扶服 扶伏 蒲伏 蒲服 《诗》“凡民有丧,匍(並)匐救之。”

《礼记·檀弓》引《诗》作“扶(奉)服”。 《孔子家语》引作“扶伏”。 鹦鹉——鹦 母鸟 C 注音:

郑玄《尚书大传注》:“播,读为藩。” 《说文》:“娓,顺也,读若媚。” d 声训: 《毛诗笺》:“靡,无也。” “陟,登也。” 《礼记·檀弓》:“洿其宫而猪焉。” 注:“猪,都也。南方谓都为猪。” 古反切:

悲——府眉切 长——丁丈切 《广韵》:贮——丁吕切 知吕切 卑——府移切 必移切

以上材料说明三十六字母中轻唇音和重唇音在上古只有一类,舌头和舌上音只有一类。

之所以会得出无轻唇音,无舌上音的结论,还需要对音材料和方音。 钱大昕《古无轻唇音》: “南无字读如曩谟,梵书入中国译多在东晋时,音犹近古,沙门守其旧音不改。” “今江南湖南方音读无如冒,即毛之去声。”

但他用的不多,现代的学者又从这两方面做了许多补充: 方音:

象厦门、潮州、福州等闽方言中就只有重唇音而没有轻唇音,这显然是古音的遗留。

26

吴、粤方言中,非、敷、奉母字已经分化出念轻唇,但微母字还念重唇,与明母不分。

舌头、舌上音音亦如是:

对音材料:

对音材料包括外国语里的汉字读音和汉字对译外语的读音两个方面。 前者如:

朝、日、越南语里汉字的读音: 朝:风[p?u?] 方[pa?] 文[mun] 日: 郑[te] 后者如:

梵文 buddha ,古代译音“浮屠”。

此外,一些地名的读音具有很强的稳定性,根据这些地名的读音也可以确定古无轻唇音。例如

费:旧读[pi],春秋鲁季孙氏封邑。 “费”36字母中属敷母。

阿房宫:音[? p?a? ku?],秦宫名。 “房” 36字母中属奉母。

逢泽:音[p?a? ??],古泽薮名。 “逢” 36字母中属奉母。 C 古音娘、日二纽归泥说

27

这是章太炎得出的结论。 所谓“娘、日二纽归泥”, 是指三十六字母中的 娘、日二母在上古 均读作泥母。 其证据主要有:

a “娘”归“泥”

“仲尼(娘母)”《三苍》作“仲屔(泥母)” 《夏堪碑》曰“仲泥(泥母)”,

足明尼声之字古音皆如屔泥,有泥纽,无娘纽也。 b “日”归“泥” 《白虎通·德论》、《释名》皆云:“男(泥),任(日)也。” 又曰:“南(泥)之为言任也。”

是古音“任”同”男”、”南”,本在泥纽也。 谐声字:

而(日)—耐(泥) 若(日)—诺(泥) 弱(日)—溺(泥)

人(日)—年(泥) 仁(日)—佞(泥)

注意:

章氏的“日纽归泥说”并没有得到学术界的一致公认,多数学者认为“日”与“泥”在上古是分立的。

至于娘母与泥纽的关系,多数学者认为二者在《切韵》时代尚且为一类,在上古自然为一类。

D 喻三归匣、喻四归定说 近代音韵学家 曾运乾在

《喻母古读考》 中提出来的。

所谓“喻三归匣”是指中古的“喻三”(即云母,曾氏称于)在上古读作匣母。

所谓“喻四归定”是指中古的“喻四”(即以母,曾氏称喻)在上古应读作定母。 注意:

曾氏以上两种结论的证据都是很充分的。其中“喻三归匣”说已得到学术界的一致公认。

对于“喻四归定”说,学术界的看法还不够统一。

一部分学者认为喻四在上古应当归“定”,即与“定”读成一个声母; 一部分学者则认为喻四在上古只是与定母读音接近,但还不是一个声母。

E 照二归精说

这是近代学者黄侃先生提出来的观点。

28

所谓照二(庄组)归精,是指中古的庄初崇生四母在上古读作齿头音精清从心。 黄侃对这一观点未著专文论证,只是在其《音略》中定古声母为十九纽,将中古的庄组分别与精组归为同纽。

在现代一些方言中,照二与精组的读音是完全相同的,例如关中一些方言的情况就是这样。此以商州话为例:

这种现象说明,在上古照二组归精组是完全可能的,但是黄氏的这一观点并没有得到学术界的公认,原因是黄氏对自己的观点没有作充分的论证,另外从精组分化出照二组的条件还没有找到。

F 照三归端说

这也是黄侃先生提出来的观点。

所谓照三(章组)归端,是指中古的章昌船书禅五母在上古读作舌头音端透定泥。 3)上古声母系统及拟音

王力先生总结上古声母32个,见课本544页。 汉语声母系统历史演变的基本规律 从上古到现代的演变,见下图表:

上古声调研究

29

清人基本上都认为上古有声调,但对上古声调特色及多少的看法则各有不同,主要可以分为三派:

一派以顾炎武、江永为代表,他们认为四声一贯,即四声通押。 一派以段玉裁为代表,他认为上古没有去声,只有平、上、入。 一派以王念孙、江有诰为代表,他们主张上古有平上去入四个调类,但归字与后代不同。

近代的学者

黄侃:只有平、入二声。 王力:平、入各分短长。

3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ia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