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全生产法》中层以上管理人员试卷(含答案)

更新时间:2023-10-10 02:3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新《安全生产法》中层以上管理人员试卷

一、 单选题(每题5分)

1. 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的人是生产经营单位的(C )。

A.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 B.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人 C.主要负责人

2. 《安全生产法》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资金投入数额和比例未作具体规定,但最低要求是必须保证( C )。

A.安全宣传教育费用 B.职工防护用品费用 C.具备《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

3. 《安全生产法》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 A )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A.操作资格 B.许可 C.安全 4.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 A )、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A.危险因素 B.事故隐患 C.设备缺陷 5. 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因违法造成重大生产安全事故,从业人员依法获得工伤保险后.( D )要求生产经营单位给予赔偿的权利。

A.自动丧失 B.不得享有 C.应当放弃 D.仍然享有

6. 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 A )。

A.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 B.立即向新闻媒体披露事故信息

7. 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有根据认为不符合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设施、设备、器材,应当( A )。 A.立即责令停止使用,并在30日内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B.予以没收,并在15日内依法追究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法律责任

C.予以查封或者扣押,并应当在15日内依法作出处理决定

8. 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受到刑事处罚或者撤职处分的,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受处分之日起( A )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A。3年 B5年 C.7年 D.10年

9. 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的,该协议无效;对生产经营单位的( A )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A.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人 B.直接责任人、相关负责人 C.法定代表人、直接责任人 D.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

10. 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的涉

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 C )生产,‘并经取得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方可投入使用。

A.指定生产单位 B.委托生产单位 C.法定生产单位 D.专业生产单位

二、 多选题(每题5分)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于( )通过,现予公布,自( AD )起施行。 A.2014年8月31日 B.2014年11月1日 C.2014年9月30日 D.2014年12月1日

2.安全生产工作应当坚持( BCD )原则? A.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

B.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C.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

D.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

3.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违法行为情节严

重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社会公告,并通报( ABD )。 A.行业主管部门 B.投资主管部门 C国土资源主管部门 D.证券监督管理机构 E.有关金融机构

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 ABCD )

A.时间 B.内容 C.参加人员 D.考核结果

三、 判断题(每题5分)

( x )1.生产经营单位为节约成本可在一定范围内使

用应当淘汰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 ( v )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重大事故隐患排查

治理制度,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

四、 简答题(20分)

1.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应如何处理?

参考答案: 第四题

答: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换证据。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gz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