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教育

更新时间:2023-11-14 04:3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亟需大力普及死亡教育

摘要:生是什么?死是什么?这些不经意的问题,如今不能再不“经意”了。校园频现的花季少年自杀现象已经引起我们多少次心灵的震撼。我们不禁扪心自问:他们从教育中理解了生、理解了死吗?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功利思想浓重,它在客观上更多是在培养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导致学生在有关生命意义的问题上总是处在朦胧状态。

关键词:死亡教育;生死观

我国开展系统的死亡教育仍是一块处女地, 至今还没有一部权威性的死亡学著作。不少人之所以对死亡有恐惧、神秘感, 主要是对死亡知识缺乏了解。人们头脑中的死亡概念大都停留在“ 人死后, 魂还在, 今世的恩,来世也会报答” 等上辈人流传下来的意念中, 且根深蒂固。封建余素的影响, 导致一部分人对死亡世界的猜想、模仿, 甚至达到顶礼膜拜的地步。一旦遭遇天灾人祸或发生有悖常理的现象时, 便把希望寄托在烧香拜佛上,祈求上苍的保佑。为了寻求这种“保护” , 他们甚至不惜以人间“悲剧” 为代价。有些党政领导干部竟然也迷失方向, 大搞封建迷信活动, 其影响相当恶劣。且不说见诸报端的企业搬家请巫婆, 选址盖房要风水先生一类奇闻, 佛堂竟然也能建在某个烈士陵园内。

曾听到这么二句话:人无论高低贵贱, 最后都会集中到一处—殡仪馆。近年来, 国家投人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发展殡葬事业。各地殡仪馆建设得犹如花园一般, 从事殡葬行业的职工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都有大幅改善提高。但是, 我们不得不苦涩地面对这样的现

实所有的殡仪馆只有建在荒郊才不会激起周围居民的公愤, 从事殡葬工作的职工忍受着巨大的社会、家庭的压力。我们的报刊杂志对殡葬这一特殊的行业报导甚少, 有关死亡的科普书籍更是少得可怜, 倒是大量的八卦风水充斥着大街小巷的书摊。没有形成强大的舆论攻势, 又如何引起人们的关注与兴趣, 并进而对这一行业的理解与支持呢?带着虔诚的心态因袭古老的传统, 怀着敬畏的心情聆听老辈人神秘的传说, 面对现实的死亡是那样的陌生, 所有的这一切让人们怎能不“偏见” 呢?

历代哲人不仅从理论方面对死亡进行了系统阐释,而且在实践方面也创造了流传千古的典范,如苏格拉第、布鲁纳等以他们自己的生命丰富了死亡的内涵。基督教或天主教,更是以死亡问题为核心构建起来的宗教,使西方人能更坦然地讨论死亡问题,从“死”的思考悟出“生”的理性,从死亡教育推展到生命教育。应该说,在西方文化背景中讨论生死问题更为轻松。在不远以前,大多数西方国家都还把安乐死看成谋杀或犯罪,但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修正法律,使安乐死不再被视为犯罪(少数国家已做到了这一点),表明西方文化在生死问题上,.越来越注重质量。“安乐死”意味无痛苦地、幸福地死,肯定生命存在的质比量更有价值。生命的质就是指生命的尊严,当人丧失生存能力,只为活而活着时,延长的只是人的肉体生命,人也就失去了生的尊严,丧失了生存的意义,不如采取文明的死亡抉择,安详而有尊严地结束生命。安乐死的实施表明西方人在逐渐地树立起一种新的生命观,即质量与价值相统一的生命观,这也是人的理性升

华和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

反观西方人的生死观,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观与西方悲剧文化相比,具有更多乐观情绪,对死亡采取回避态度,这与儒文化重生轻死的传统有关。美国文学家艾略特把死亡教育和性教育看成是同等重要的大事,而中国传统对此两者都讳莫若深,认为性是肮脏的、死是不吉利的,这使得生死教育的开展在我国尤为艰难。但是死亡每天都在发生,学校中的极端自残也时有发生,自杀轻生,杀人,糟蹋自己。可以看见,我们的青少年在处理死亡的问题上是多么的不成熟,不理智。

西方国家,不仅就死亡问题进行认真研究,而且在逐步开展和普及死亡教育。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起,一方面在公众中开办讲座,一方面在各级学校开设课程,讲授有关死亡问题。通过这些教育,公民和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探讨了死亡的生理过程、自杀原因及预防、安乐死、死的权力以及丧葬礼仪、丧事开支计划等有关知识。1977年,((死亡教育》杂志在美国创刊。与此同时,德国实施了“死的准备教育”,还出版了专业教材,引导人们以坦然明智的态度去面对死神挑战;英国则计划为年龄达到11岁的在学儿童开设与死亡有关的课程,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体验到与遭遇损失和生活方式突变有关联的复杂心情,并学会在各种非常情况下把握对情绪的控制度。经验表明,国外死亡教育不仅在改变人们对死亡的态度和防止自杀方面,而且在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获得较高的生存品质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由于传统文化回避死亡问题,生死教育还是我国教育的一个盲区。

然而近来,频频发生的校园自杀事件或其它自毁行为暴露出我国广大青少年学生并未真,正地理解生与死,生死教育也宜尽早进行,这是我们从中西方文化中生死观的比较及西方相关教育实践的考察中得到的重要启示。就目前我们国家的“生死教育”在部分发达的东南地带,“生死教育”已经渐渐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些学校,社会服务机构也渐渐的推广起“生死教育”。在广州,部分的小学或者高中,也有了相关的教育,如模拟写遗书等,部分的大学纷纷也开设“生死教育”这么门课程。然而生死教育的开展对于整个中国的来说,其普及率是远远的不足。一些偏远的不发达的地区,生死教育基本为零,而这些地区也恰恰是青少年心理问题出现的高发的地区,如留守儿童等。因此,中国的“生死教育”还处于一个很低级的阶段,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

那么,西方的“死亡教育”模式对于我们,是否有借鉴的意义呢? 我们知道,在西方人的文化中,他们可以很自然地讨论死亡,不会引起明显的心理冲突,也不会有教唆自杀的嫌疑。在中国文化传统中,谈论死总会或多或少引起心理冲突、带有恐惧感,给人一种不吉祥的感觉。这种差异就造成我们开展生死教育不像西方国家那样容易,西方国家进行生死教育可以直接面对死亡,探讨死亡,死亡教育可以直接进入中小学课程体系。而在我国,还必须考虑到传统文化的禁忌,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承受力,更多地从生的方面去揭示生的意义、死的意义,让学生从生的方面去理解生死的自然过程。因此,固然西方的“死亡教育”已有一定的成熟模式,但是,我觉得我们要根据我们国

家的具体情况,来展开我们的“生死教育”。“生死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摸索的过程。

人们对死亡的体认是千差万别的,不可能像做数学题一样期待有千篇一律的结果,所以,教育的目的和唯一可做的事情即是引导人们改变观念,进人对死亡有知的境界.同时,参照性的资料信息介绍也是必要的。有了对死亡的知觉,不论对他死还是我死都可有备无患,不至于一遇死亡二字便精神大决堤,不知何去何从。在这个意义上讲,混沌教育原则应是死亡教育的立足点。死亡不是不祥,死亡是一个自然过程的必经点,对它的认知则是人生的课题,是提升生命质量的一剂补药。只有对生命本身高度的肯定和重视才能健康地领悟死亡的意义;也只有体验到死亡的真实意义后才能更有效地升华生者的生命价值和生活质量,医学行为也才可能在最广泛的含义中摆脱纯粹生物行 为,使之成为仁学

铲除封建毒瘤, 树社会新风, 让丧葬事业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是我们一直努力的目标。仅仅依靠殡葬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它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和帮助。要大力普及死亡教育, 让人们真正地了解死亡世界, 改变心中陈旧的观念, 对死亡不再恐慌、神秘。

参考文献

[1] 郑小江.现代人十太生死问题探析[J]社会科学.1999 [2] 陈君.论死亡教育的重要性.1999

[3]宋晔.一个亟待关注的课题—死亡教育.200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g4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