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脉络下传统建筑的场所精神-2019年文档

更新时间:2023-12-28 10:3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历史脉络下传统建筑的场所精神

1、我国传统建筑在保护上的独特性

为什么要研究传统建筑?这个问题很多人已经给出了答案,对传统建筑的保护,以及对传统建筑的传承与发展,是研究传统建筑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我们保护的是什么?在现代建筑中,我们所传承的又是什么?关于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神似”与“形似”的讨论由来已久,而关于我们所讨论的“神”却没有通用性的阐述。

而在这个问题上,西方国家的经验或许并不适宜被直接拿来运用。与西方的建筑相比,我国的古建筑有其特殊性:首先,与西方大体量的独立建筑不同,中国的古建筑往往并没有巨大的尺度,而是以聚落的形式出现;其次,从材料上看,木构建筑本身就更加显现时间的变化,因此具有更浓的“人”的意味,而非如许多西方建筑,着重表现“神性”的永恒。由于自身特点,中国古建筑在当代的使用上,有较大的局限性,改造难度较大,并且要求定期修复或替换构件,因此,“保护与保存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对我们就更加重要了。

2、为什么要从现象学的角度探讨传统建筑保护

在《传统的本质》中,作者列出了传统建筑的十三个特点。这些特点乃是作者通过自己的感观体验所作出的总结。作者运用梅洛-庞蒂的现象学思想,通过身体与建筑的互动,描述传统建

筑给人的整体感受和其基本结构。但文章并不以保护或继承传统的建筑为方向,在最后,作者也总结到“今天的建筑设计也只能由今天的生活现实所决定”。

但在今天,当我们试图寻找“生活现实的本质”,我们会发现这种本质,往往隐藏于我们所直接感受到场景之下。如海德格尔所说,事物的本质意义开始于关系的发生之时,或者说,它的意义来自于“在之中”的状态,即只有我们将建筑还原于最本质的场景之中,它的本质特性才能得以显现。那么,若是我们要保护、或是以最适宜当今现状的方式继承传统建筑,就要寻找到过去与现在的,那个建筑“被需求”的场景。因此不难看出,我们所需要了解的或许不仅仅是,传统建筑的特征是什么,而是为什么这样的特征会出现,或者更确切的说,在历史建筑被建造时,是怎样的场所,“需要”它们具有这样的特性?这个“怎样的场所”包括,场所中的物及其属性以及场所的结构,即舒尔茨所说,场所的精神。

保护和保存场所精神意味着以新的历史脉络将场所的本质具体化,当我们以此为出发点看待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我们所需要明确的是场所精神的本质,以及新旧历史脉络的变化。笔者将主要运用海德格尔、舒尔茨所阐述的存在主义现象学的方法,通过传统建筑的现状和发展脉络探究其场所精神,试图发掘我们所要保存的本质内涵。 3、关于场所的精神

首先,要讨论场所的精神,我们要明确“场所”的定义。舒尔茨在对于场所的讨论中,继承了海德格尔世界域的概念。他将场所描述为“具有物质的本质、形态、质感及颜色的具体的物质组成的一个整体”,而场所的结构,即由场所中作为节点、路径、区域等物所决定的,场所中物的聚集方式。简单的说,场所即是物以及物之间联系的总和。

这样的场所又被分为自然的场所与人为的场所。这里的自然场所,指的是完全没有人类介入前的,这一地区的最初始状态,也就是,建筑第一次“被需要”的场所。而人为的场所,最初起源于人对自然场所和自身在这样场所中的存在方式的理解的具体表现,即这个场所表现人们“栖居的方式”。

将人为场所与自然发生关系主要有三种方式:首先人要使自然结构更加精确,即将自然的结构形象化;其次,人必须对既有情境加以补充,补足其欠缺;最后,人将自己对自然的理解象征化,使其从目前的情境中解放出来,可以成为更复杂的情境要素。值得特别提出的是,除了提出人为场所是原有场所的具体化和补充外,作者也强调了建筑物的形象化,象征化与集结作用同时使环境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建筑物的目的是将原有环境变成新的场所,即揭露潜伏在环境中的意义。

我们研究场所精神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若我们要为自己的存在寻找到一个立足点,就必须有辨别方向的能力,必须知晓自己身在何处同时得以在环境中认同自己,也就是说,我们必须

知道自己与场所是怎样的关联。这也就是我们在场所中对于“方向感”与“认同感”的需求。其中方向感可以由节点、路径等构成的空间结构中获得,而认同感则来源于环境中的明确客体,这个客体可以是自然的物,如特定的光线、空气中的气味或是风吹过树叶时的沙沙声;同时这样的认同也可能来源于墙面的色彩,铺地的方式等人为的事物。由此可以看出,传统建筑中的意象,诉说了我们与场所的本质联系,因此也会激发出深层的认同感。 4、中国传统建筑生发的自然场所

要探索传统建筑的场所精神,我们也应先了解当时人对自然环境的理解。在场所中,自然环境蕴含着气氛或特性,成为了塑造行为或事件的一个背景。这样的体验传统的文学作品中以意象―意境的方式展现出来,其中透露出当时人们对自然场所的理解。以李清照的《忆王孙》为例: 帝里春晚,重门深院。 草绿阶前,暮天雁断。 楼上远信谁传?恨绵绵。

多情自是多沾惹,难拚舍,又是寒食也。 秋千巷陌人静,皎月初斜,浸梨花。

李词中的顺序较特殊颇有意趣,词中对于建筑物的描写多是点到为止,“重门深院”、“巷陌”,“楼”数词而已,而整个环境的气氛和空间感则多由自然意象来表现。首句“帝里春晚”到“绿草阶前”,“春”的大场景的交代到“绿草”这样具

体的小景物的描写,使空间在十几字中从整个皇城拉近到阶前的春草。而下一句的“暮天雁断”,又将暮天、飞雁纳入意境之中。两句之中并未提到“远近”,对自然关注的变化造成了空间的两次缩放。而同样在这两句中,场所的方向感也有了明确的显示。从整个城市,到重门,到院落,到阶前,空间的结构在路径和节点中明晰。月光照到梨花上,视点也移到街巷和自然环境中,月光的意象模糊了空间的边界,也使最初的方向感消散。 具有特征的意象,使寒食、春、巷陌不仅仅是时间或地点的概念,而都成为场所的元素之一。空间的推移伴随着之前所提到的方向感和边界的变化,导致了场所的认同感的变化,陌生与疏离感在词的后半段渐渐显现。

可以说,传统建筑一直体现着一种诗意的栖居模式,这是因为我们的祖先在理解并提炼自然的方面独到而颇有趣味。当我们能辨认组成我们环境的物所透露的事时,我们才能诗意的居住。 5、以徽州民居为例的场所精神探究

这样理解与提炼自然的建筑特征,不但从巢居、穴居的最原始建筑形式,一直延续到近代以前,也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也散发出不一样的光彩。苏州古典园林、福建土楼,川藏地区的羌寨,不同的建筑形式,都是对当地自然场所的精神提炼后,加以补充而形成的人为场所。这里,笔者将以家乡民居徽派建筑为例,分析徽州地区的自然意境,和由此生发的人为场所精神。 徽派村落多位于黄山及其支脉周边,其间山脉与河流交织,

划分出一片片河谷、盆地。“徽之为郡,在山岭川谷崎岖之中……自睦至歙,皆鸟道萦纡。”环山的环境特征使自然场所具有包被的特色,地景的起伏使自然场所的方向性较为名确。明确的方向性,清晰的边界,水平层面上的凝聚,这样的空间特征即是当地人为场所的起源。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fn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