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单元检测题

更新时间:2023-10-27 03:3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下列几种情况,系统的机械能守恒的是( )

A.一颗弹丸在光滑的碗内做复杂的曲线运动[图(a)] B.运动员在蹦床上越跳越高[图(b)]

C.图(c)中小车上放一木块,小车的左侧有弹簧与墙壁相连,小车在左右振动时,木块相对于小车无滑动(车轮与地面摩擦不计) D.图(c)中小车振动时,木块相对小车有滑动

2.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在高为h 的箱子底面以速度v

匀速运动,以箱子顶面为参考平面,不计箱子厚度,小球此时的机械能为( )

1mv22B.mghA. 12C.mv?mgh21D.mv2?mgh23.如图所示,mA=2mB,不计摩擦阻力,A物体自H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且B物体始终在水平台面上.若以地面为零势能面,当物体A的动能与其势能相等时,物体A距地面的高度是( )

A.

HH2H4H B. C. D. 5355

4.(2011·济南高一检测)一质量为m的物体,以g的加速度减速上升h高度,不计空气阻力,则( )

13

A.物体的机械能不变 B.物体的动能减小mgh C.物体的机械能增加

132mgh D.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mgh 35.如图左下所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轨道ABCD,其A点与圆心等高,D点为最高点,DB为竖直线,AE为水平面,今使小球自A点正上方某处由静止释放,且从A处进入圆轨道运动,只要适当调节释放点的高度,总能保证小球最终通过最高点D(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则小球通过D点后( ) A.一定会落到水平面AE上 B.一定不会落到水平面AE上 C.一定会再次落到圆轨道上 D.可能会再次落到圆轨道上

6利用传感器和计算机可以测量快速变化的力,如右上图所示是用这种方法获得的弹性绳中拉力F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实验时,把小球举高到绳子的悬点O处,然后让小球自由下落.从图象所提供的信息,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1时刻小球速度最大 B.t2时刻小球动能最大 C.t2时刻小球势能最大 D.t2时刻绳子最长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20分,要有必要的文字叙述)

7.(8分)如图所示,一玩溜冰的小孩(可视作质点)的质量m=30 kg,他在左侧平台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做平抛运动,恰能无碰撞地从A点沿圆弧切线进入光滑竖直圆弧轨道,并沿轨道下滑.A、B为圆弧轨道的两端点,其连线水平,与平台的高度差h=0.8 m.已知圆弧轨道的半径R=1.0 m,对应的圆心角θ=106°,sin53°=0.8,cos53°=0.6,g取10 m/s,求

2

(1)小孩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2)小孩运动到圆弧轨道最低点O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8.(2011·临沂高一检测)(12分)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环形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从与半圆环相吻合的光滑斜轨上高h=3R处,先后释放A、B两小球,A球的质量为2m,B球的质量为m,当A球运动到圆环最高点时,B球恰好运动到圆环最低点,如图所示.求:

(1)此时A、B球的速度大小vA、vB;

(2)这时A、B两球对圆环作用力的合力大小和方向.

平抛类:

9.如图,将物体以10 m/s的水平速度抛出,物体飞行一段时间后,垂直撞上倾角θ=30°的斜面,则物体在空中的飞行时间为多少?(g=10 m/s2).

10.如图所示,从倾角为θ的斜面顶点A将一小球以v0初速水平抛出,小球落在斜面上B点,求:(1)AB的长度?(2)小球落在B点时的速度为多少?

竖直面的圆周运动类:

11. 轻杆长L?05.kg的小球。小球在杆的带动下,绕水平.m,杆的一端固定着质量m?01轴O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C时速度为2ms。 g?10ms。则此时小球对细杆的作用力大小为多少?方向呢?

12. 小球的质量为m,在竖直放置的光滑圆环轨道的顶端,具有水平速度V时,小球恰能通过圆环顶端,如图所示,现将小球在顶端速度加大到2V,则小球运动到圆环顶端时,对圆环压力的大小为多少

13.当汽车通过拱桥顶点的速度为10ms时,车对桥顶的压力为车重的

23,如果要使汽车4在粗糙的桥面行驶至桥顶时,不受摩擦力作用,则汽车通过桥顶的速度为多大?

皮带轮传送类:

14、一平直传送带以2m/s的速率匀速运行,传送带把A处的白粉块送到B处,AB间距离10米,如果粉块与传送带μ为0.5,则:(1)粉块从A到B的时间是多少?(2)粉块在皮带上留下的白色擦痕长度为多少?(3)要让粉块能在最短时间内从A到B,传送带的速率应多少?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C.A选项中弹丸只受重力与支持力,支持力不做功,只有重力做功,所以机械能守恒.B选项中运动员做功,其机械能越来越大.C选项中只有弹力做功,机械能守恒.D选项中有滑动摩擦力做功,所以机械能不守恒.

2.【解析】选C.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之和,此时,小球的动能为Ek?能为Ep=-mgh,所以小球的机械能为E?1mv2,其重力势21mv2?mgh. 23.【解析】选B.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设物体A的动能与其势能相等时,物体A距地面的高度是h,A的速度为v.

则有:mAgh=mAv,化简得v=2gh

从开始到距地面的高度为h的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为: ΔEp=mAg(H-h)=2mBg(H-h)

增加的动能为:?Ek=(mA+mB)v=1222

12212?3mB?2gh=3mBgh,由ΔEp=ΔEk得h=H. 254.【解析】选B、C、D.设物体受到的向上的拉力为F.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121F合=F-mg=-mg,所以F=mg.动能的增加量等于合外力所做的功-mgh;机

3332械能的增加量等于拉力所做的功mgh,重力势能增加了mgh,故B、C、D正确,A错误.

35.【解析】选A.小球在轨道内做圆周运动,通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为gr,离开轨道后小球做平抛运动,当竖直方向下落r时,水平方向的位移最小是gr?球只要能通过最高点D,就一定能落到水平面AE上.

2r=2r,所以小g6.【解析】选D.小球自由下落的过程中,t1时刻绳子的拉力为零,此时速度不是最大,动能也不是最大,最大速度的时刻应是绳子拉力和重力相等时,即在t1、t2之间某一时刻,t2时刻绳子的拉力最大,此时速度为零,动能也为零,绳子的弹性势能最大,而小球的势能不是最大,而是最小,t2时刻绳子拉力最大,绳子最长.

7.【解析】(1)由于小孩无碰撞进入圆弧轨道,即小孩落到A点时速度方向沿A点切线方向,则tan53?=vyv0?gt, v0

又h=gt2,联立以上两式解得v0=3 m/s.

(2)设小孩到最低点的速度为v,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1211mv2-mv02=mg[h+R(1-cos53?)] 22v2在最低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N-mg=m

R联立解得FN=1 290 N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孩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1 290 N. 答案:(1)3 m/s (2)1 290 N

8.【解析】(1)对A分析:从斜轨最高点到半圆环形轨道最高点,机械能守恒,有

12mg(3R-2R)=?2mvA2.

2解得vA=2gR.

对B分析:从斜轨最高点到半圆环形轨道最低点,机械能守恒,有3mgR=mvB,解得

122vB=6gR. (2)设半圆环形轨道对A、B的作用力分别为FNA、FNB,FNA方向竖直向下,FNB方向竖直向上.

2mvA2mvB22mg=,FNB-mg=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NA+.

RR解得FNA=2mg,FNB=7mg.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

得A、B对圆环的压力分别为:FNA′=2mg,FNB′=7mg,

FNA′方向竖直向上,FNB′方向竖直向下,所以合力F=5mg,方向竖直向下. 答案:(1)2gR 6gR (2)5mg 方向竖直向下 独具【方法技巧】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能定理的比较

1.应用范围: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是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动能定理无条件限制. 2.物理意义:其他力(重力、弹力以外)所做的功是机械能变化的量度;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是动能变化的量度.

3.关注角度:机械能守恒定律关注守恒的条件和始末状态机械能的形式及大小;动能定理关注动能的变化及改变动能的方式(合外力做功情况).

9.3

10.解:(1)设AB=L,将小球运动的位移分解,如图所示.

由图得:Lcosθ=v0t v0ttanθ

2v0tan?1=gt2 解得:t=

g22v0tan? L=

gcos?

2 (2)B点速度分解如右

图所示.vy=gt=2v0tanθ 所以vB=

v0?vy22=v0

12?4tan2?tanα=2tanθ,即方向与v0成角α=arctan2tanθ.

11.0.2N 向下 (当mg=mv2/L, v≈2.24m/s>2m/s,所以杆对小球的是支持力,∴mg-N=mv2/L N=0.2N,根据牛三定律,球对杆作用力为F=0.2N,方向向下 12、3mg

13、20m/s

14.(1)5.2s (2)0.4m (3) 10m/s (1)a=μg v=at1 t1=0.4s S1=v2/2a=0.4m t2=SAB/v=4.8s

(2)粉块停止滑动时皮带位移S2=vt1=0.8m

S=S2-S1=0.4m

(3)粉块A运动到B时一直处于加速状态,用时最短 V2=2aSAB v=10m/s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fn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