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完整笔记张岱年
更新时间:2023-12-31 13:4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中国文化概论笔记
张岱年
绪论
1、中国古代文化的概念 文:五色交错的纹理。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及其载体——文物典籍。 化:改变、化育。引申为通过教育使人得到改变,文明程度提高。
文化:精神领域内的文治教化。即用道德伦理、诗书礼乐来教育、改造人群。引申为统治阶级所使用的所有文治教化的设施。包括礼乐、典章制度等。 2、文化的概念 所谓文化,指人类群体在适应自然进而改造自然和改造自身的社会活动中的方式方法及其产物。就其是方式方法而言,它表现出历时动态性和共时多样性;就其是产物而言,它表现出物质性和精神性。它的核心是人的行为方式、价值体系;符号是它借以传承的载体。
z 广义文化,着眼于人与动物、社会与自然的差异,也即人类所有一切活动(物质的、精神的)及其成果——“大文化”
z 狭义文化,仅指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小文化” 3、文化的结构
两分法:物质和精神或技术体系与价值体系 三分法: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意识形态
四分法: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重点) 4、梁漱溟的学术分类
梁漱溟在其《东方学术概论》指出,人类学术无非研究三个问题: 第一, 人对物的问题。人类征服自然,产生自然科学。 第二, 人对人的问题。人与人相处,产生社会科学。 第三, 人对己的问题。人与自己的较量,产生宗教。 最后一点,我们今天在学科分类上称作人文科学 5、文化的几个特点
(1)文化的民族性和普同性
各个民族大多有自己的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审美特征、宗教信仰,等等,体现了文化的民族性。
各个不同民族有很多文化现象是共同的,发展的方向也大体相似。表明了文化的“趋同”(普同)性。
人类文化是各民族共同组成、共同发展的成果。 (2)文化的时代性和相对性
在时间上,文化是继承的,累积的,发展的,体现了文化的时代性。所以对文化的评判应该放到具体的时代中。
在空间上,不同种族文化具有自己的特点和发展阶段,体现了文化的相对性。
所以不同质文化整体之间无法进行优劣高下的比较,不能用一种文化观念作为评判另一种文化的标准。
6、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
(1)、以人文为主
以圣贤作为理想人格的典范和人生追求的目标,激励人们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操守,提高自身的人生境界,从而实现人的价值和尊严。
肯定人在天地间的崇高地位,注重人的主体精神。中国古代的学术都是指向人,指向人生。所以可以说,中国古代学术就是人学。 (2)、以“天人合一”为终极目标
把对人生的热爱推及家庭、民族、国家乃至整个人类,并进而推及宇宙万物。 7、本章思考题
z 你认为“文化”该如何定义? z “文化”和“文明”的关系怎样?
z 试用“文化具有民族性”评价“全盘西化论”
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第一节 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关系
一、地理环境是文化发生发展的自然基础
1、地理环境,包括两个主要方面: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气温、地形、地貌、水文、植被、水陆分布等等;人文地理环境:疆域、政区、民族、人口、交通、农业、牧业等等,前者是更为基础的因素。
2、地理环境是人类活动的场所和舞台 。人类的一切活动,无论是生产活动、生活活动,还是政治活动、军事活动都必须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进行。
3、地理环境是人类活动得以进行的保证 。人类的生活资料来自自然,人类劳动对象也是自然。
4、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产物。生存和发展都要受自然法则的约束。 二、地理环境的影响并非绝对、单一
1、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的影响,取决于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2、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的影响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若干中介。
3、地理环境一旦对人类产生影响,也就同时被人类所改造,成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
第二节 中国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一、内部环境
地域辽阔,回旋余地大
气候类型完备、地形地貌类型繁复 农耕地理和游牧地理界限清晰 二、周边环境
东临大海、太平洋,对古代中国人是一个未知的世界,难知的世界。与欧洲大陆面对的海洋大异其趣。
北方有戈壁、亚寒带原始森林围护 西北是沙漠、盐原、雪山横亘 西南更有高原壁立
这些既是古代中国人抵御外来侵略的屏障,也是难以逾越的交通障碍 第三节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和影响 一、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
1.由于土地、气温、雨水等条件较好,所以较早形成农业社会,使文化发展较早、较快。 2.尽管也有游牧文化和农业文化的冲突和融会,但由于农业人口始终占有数量上的多数
和文化上的优势,所以农业文化始终占主导地位。
3.由于疆域辽阔,跨纬度大,所以局部自然环境的变动,并不能影响总体的农业生产,使文化的延续有了稳固的物质基础。
4.由于受周围的地理障碍的保护,文化得以独立发展,长期延续。 二、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1、由于地形地貌繁复,地理特征多样,造成文化多样。
2、有游牧文化和农业文化的不同。农业文化中也有中原文化、吴越文化、楚文化、巴蜀文化等区别。
3、各种文化区域之间经济形态、生活方式、观念形态不同,且接受外界影响的程度也不同。
三、对开放和封闭的影响
1、相对封闭的环境,使中国文化独自完成文明发生期(与其他文明的比较)。
2、形成中国独特的表意文字、文学艺术、哲学、思维方式、社会结构,自成体系,与西方大异其趣。
3、使中华文化没有断层,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具备前后递进、陈陈相因的延续性。 4、长期隔离和文化发展水平高,造成自我中心意识。 第四节 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一、先秦的州、服制
1、五服: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夷蛮要服,戎狄荒服。 2、九州:《尚书·禹贡》:冀、豫、青、徐、荆、扬、兖、雍、梁; 二、秦汉:郡县制
1、春秋时期,各大诸侯国设县;末年,各诸侯国在边地设“郡”,面积比郡大。 2、战国时,郡下设县。
3、秦灭六国,推行郡县制,全国分为36郡,郡下辖县。 三、魏至隋:州制
1、西汉分全国为十三刺史部,又称十三部州;东汉,州成为事实上的一级行政区划。 2、三国魏正式形成三级体制。 3、隋开皇三年(583),取消郡编制,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州为郡,恢复两级编制。 四、唐宋:道(路)制 1、 唐贞观元年(627),划全国为10道;开元21年(733),分为15道(方镇)。本为监察机构,安史之乱后,逐渐成为形政机构。
2、 宋太宗时,全国设21路。本为督征、运送财赋的财政区。路下设府(州)。 3、 基本同时的辽、金则分别使用道和路。下一级基本都是府或州,再下一级是县。 五、元明清:行省制
1、魏晋时,有省的称呼,只是中央的官署名称;隋文帝时曾经设过行省;金设过行尚书省。
2、元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若干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作为朝廷中书省在外地的代理机构。平宋以后成为第一级行政区划。省下辖路,路下辖府或州,再下辖明代将省改为布政使司,分全国为两京13布政使司(俗称13省),下辖府,府下辖州,州下辖县。
3、清代基本沿袭明代,最高一级称省,只是撤销了州一级。边境地区设将军、都统、办事大臣,清末,将原来的一些将军辖区改为省。
4、 清代在省和府之间还有道,多属于监察区或军事区、经济区。
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第一节、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农耕自然经济 一、中国古代农业的进程
发祥于黄河中游流域:生产工具简陋,黄土松软
①4~5千年前:原始种植业普遍出现;两种类型;兼营家畜饲养、采集渔猎,有的还以畜牧为主。
②夏商西周:耕作区日益扩大,游牧业被挤向西北、北方。
③春秋战国:进入新阶段,铁器、牛耕的出现;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出现。战国后期,农业重心开始南移。
④秦和西汉:种植业迅速发展,出现灌溉农业区。
⑤东汉末~南北朝:农业重心南移,特别是江南,水利的兴修,北方先进技术的传入。 ⑥隋唐五代:初期南北的种植业都有发展,西北的游牧业的发展。中期后,“赋之所出,江南为多”、“苏湖熟,天下足”。
⑦五代十国:黄河流域进一步遭破坏,北方日益依赖南方。 ⑧两宋:北方人第二次大规模南迁。 二、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农业成就突出,持续而不中断 种植业为主、畜牧业比重低
劳动集约型,精耕细作,和欧洲的资本集约型不同 第二节、经济制度与经济思想
第三节、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对垒和融合
一、农耕民族的特性:追求和平与稳定;起居有衡;安土重迁;防御性。 兵农分离;包容心态
二、游牧民族的特性:天性善战争和侵略;迁徙无度;游牧文化浓厚。
第四节、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一、影响的具体表现
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力 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农耕经济的早熟性与中国文化的凝重性 二、中国文化中的若干农业文明特征
1、重入世务实,轻玄想思辩的民族精神——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李泽厚称之为实用理性) 。宗教精神不发达;对现实生命的重视;純思辩性学术不发达; 2、整体把握、直觉体悟、经验推导式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 3、天亦有情、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4、集权主义和民本主义的相反相成 5、中庸之道的处事哲学
6、安土乐天、知命知足的生活情趣
三、本章思考题
z 为什么有人说“中国文化是农业文化”?
z 中国文化所植根的农业经济形态对中国文化发生了什么影响? z 试举现实生活现象一例说明农耕自然经济的影响
第三章 中国文化的社会政治结构及政治制度 第一节、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 一、宗法制度的内容
1、嫡长子继承制。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
2、封建(封邦建国)制。帝王以爵位、土地分封给子弟叔侄及异姓之功德卓著者,为诸侯,使之在其分封的疆域内建立邦国,世袭统治。
3、宗庙祭祀制度。宗庙祭祀制度是体现“尊祖敬宗”的最好形式。
二、宗族:同一父系的人群聚而居,有着共同的土地财产、祖庙、祭祀同一祖先,甚至有共同的墓地等这样一个血缘群体。
三、“宗法”制度:指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标榜、尊崇共同祖先,维系亲情,而在宗族内部区分尊卑长幼,并规定继承秩序以及不同地位的宗族成员各自不同权力和义务的法则。
四、产生宗法制度的原因
①与世隔绝、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使血缘家族的社会组织形式长期保留下来。 ②中国的氏族社会解体不充分。 五、大宗的地位尊崇 主持祭祀。
掌管本宗的财产
掌管宗族成员的婚丧事务 对宗族成员有教导权和惩罚权
礼法上的特权。享嗣:无后必为置后;享祀:死后族人为其服齐衰三月(母、妻死后同享此礼);享禄:禄位世袭
六、丧服制:人死后宗(家)族人为其服丧的制度 衣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丧期: 斩衰三年;
齐衰有三年、一年执杖(杖期)、一年不执杖(不杖期)、三月之别。后来只分为一年、五月、三月; 大功9个月; 小功5个月; 缌麻3个月。
七、嫡长子继承制及大、小宗区分的目的
在血缘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有序的社会组织形态
王位和家族权力的继承有章可循,不致因人为的因素造成纷争、祸乱。 八、分封的两个目的
1.是落实宗法制度的一个具体措施,使血缘关系有了物质利益的基础,从而更牢靠。 2.作为保护王室的屏障。
九、周朝以前,天子五庙: G 考庙——父庙
G 王考庙——祖父庙 G 皇考庙——曾祖父庙
祀和战争),小到每一个人的吃饭、穿衣,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合都有符合自己身份的行为规范。这样就在任何场合,做任何事情,都可反映出一个人的身份,体现出君臣、父子、兄弟、夫妻在尊卑、贵贱、上下的等级差别来。共有五类,称“五礼” (吉、军、宾、嘉、凶)。礼不光是对人的,还有对神的,对鬼的。所以说,礼是为了处理人与神、人与鬼、人与人的关系而制定出来的。
5、礼乐的实质内容:亲亲 、尊尊。其主旨是“别贵贱、序尊卑”,以保证君主—家长的绝对权威。
6、礼仪成为制度:学者们都认为,礼仪成为制度,系统而又完备起来,是在西周。 7、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三、周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1.伦理道德精神成为中国文化精神中的主流; 2.儒家文化继承的就是周的礼乐文化;
3.“天命靡常,唯德是辅”、“敬天保民”形成后世的德治主义、民本主义、忧患意识 。 总结:
范文澜据此总结,夏人为“尊命文化”,殷人为“尊神文化”,周人为“尊礼文化”。
尊礼文化是对人的地位的承认,可以说是人对自我的觉醒,是文化上的提高和进步。 因为人的地位的被承认,人和神的关系就有可能作出多种多样的新解释。到春秋战国时期,这些新的解释就发生了。 第三节 轴心时代
——春秋战国时代 一、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状况 1、王室衰微,诸侯吞并
王室衰微,天子号令不行,无力阻止诸侯兼并。诸侯国由春秋初期的一百四五十个到不满 十个。诸侯国内的各阶层地位发生变化。 2、礼崩乐坏:宗法制度被破坏。 二、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化状况
1.兼并、争霸使文化得以在大范围内传播
2.大一统观念未建立,使学术有可能产生分化、裂变 3.士阶层的崛起 4.私学的兴起
5.思想领域内的民本思潮 三、士阶层的崛起
1、春秋士阶层的来源有三:
一是原来的士人。进入春秋时代,士的安定平稳的生活被破坏。一方面,生活不再有保障,除了“六艺”以外,一无所有;另一方面,他们也不再受卿大夫的控制,有了人身自由。为后来形成的“士”阶级奠定了基础。 二是原来的王公贵族中的一些衰落子弟。
三是来自于原来被统治阶层中的一些杰出人物。 2、士的群体品格(重点) 作为一个群体,士拥有专门的文化知识,以脑力劳动为特征,并且形成了一种群体品格。这些品格有 :
①博大的胸怀与开放的心态。由于他们不需依赖于某一特定的阶层,所以能有较为开阔的胸襟。他们往往能超越个人经济地位和阶级背景的狭隘限定,从社会进步、国家兴旺、民众富足的宏观规模和长远目标上思考政治人生。
②强 烈的政治参与意识。希望学而有所用,“学而优则仕”希望将自己的主张付诸实施。这是当时各家各派的共同倾向。“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论语·子路》)形成了后世的所谓”忧国忧民“思想。 ③ 以先知觉后知,以先觉觉后觉的社会责任感。孟子的一段话可以作为最好的说明:“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非予觉之,而谁也?”(《孟子·万章上》)这一点在儒家身上尤其体现得格外突出。 ④道德修养自觉。有卓立不群的“清高”意识;有超越物质欲望追求的精神追求;有自省的修养方式。 四、私学的兴起
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的丧失,不能养活原来专门从事文化活动的官员走出宫廷,走向下层或列国,推动了私家学者集团的产生。
由于是私学,受教育的对象也就打破了原来只有贵族子弟的局面,大批新兴的地主、商人也有了受教育的机会。
由于他们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参政,所以他们往往不甘静止于一地,而是浩浩荡荡,四处游说。这对于文化的传播,无疑起了极大的作用。
私学的规模也大,如孔子有弟子三千;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曾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孟子“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 五、思想领域的民本思潮
现实政治迫使人们对神和人的关系、君和民的关系进行重新解释,表现在: ①“天道远,人道迩。” ②民为贵、君为轻。(孟子) 六、先秦的诸子百家 (1)、百家:所谓“百家”,只是对当时学派众多的现象的一种概括。在众多学派中,比较重要的有儒、墨、道、法、阴阳等数家。西汉司马谈在把它们概括为六家: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并对各家作了简要的介绍和评论。 (2)、九流十家:其后刘歆将诸子归纳为儒、墨、道、名、法、阴阳、农、纵横、杂、小说等十家(见于《汉书·艺文志序》)。这主要是从学术源流方面着眼。 (3)、六家分述 (一)、醇厚的儒家 1、简述
在诸子百家中,儒家以其重血亲人伦、重现世事功、重实用理性、重道德修养而独树一帜。与其它各家相比,总特点,可用“醇厚”来概括。 继承血缘宗法时代的原始民主和原始人道的遗风,切合春秋战国时代追求社会生活安定的普遍社会心理,并且设计了易行的实践方法,因而成为时代的显学。
在后来的整个封建社会中,一直处于显学独尊的地位,而且随时代变化而变化,没有任何一种学派或学说能够取而代之。而他所创立的思想和学说,也成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主流。
2、儒学的特点
1) 天道观:认为有天命,有圣人,宣传要“畏天命,畏圣人之言”,然而又对鬼神持不可知论:“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所以要“敬鬼神而远之”(《论语·雍也》)。也就是说,要将对人事的处理放在首位。
2) 历史观:主张“法先王”,强调“信而好古”。极力维护三代的典章文物制度。但并不反对对过去的某些已不符合时代潮流的典章政令作适当的调整和改革。
3) 政治观:强调社会的稳定、和谐,并为此提出一整套可操作性很强的方式方法。给
社会中的每个人规定一个固定的位置,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行为规范。以仁义礼乐达到天下统一。反对战争。
4) 道德观:讲究爱和同情心,“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讲究尊卑长幼。追求善,人要向善行善,以不善为忧:“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
5) 价值观:以义为价值准绳。在义、利发生矛盾时,要舍利取义。义为立身之本。 3、儒学的主线:中庸
孔子认为中庸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美德。中不是中心点,而是最合适、恰当的点。 4、儒学的组成:礼乐、仁义 5、礼的核心和作用
礼的基本点是尊尊、亲亲、长长、男女有别。
礼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从积极方面来说,它承认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应有的权利,同时又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可以很好地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从消极方面说,由于它的前提是等级区分,每个人都不能逾越自己所处的等级,所以它又是不平等的。这样它就极大地限制了每个人等的主观能动精神和创造欲望。 6、乐
如果说礼是对人的行为规范的外在规定,是一个硬壳,那么乐就是对人的感情的内在感化,从感情上求得人与人的妥协中和,使人各安本分,是一种软化剂。
如果说,礼用以区别贵贱等级,是辨异的;那么乐用以缓和矛盾,是求同的。
所以,礼使人尊敬,乐使人亲爱。礼严肃形于外,乐和顺存于内。礼必须有乐相配,才不致激化矛盾。 (注意礼乐之比较) 7、仁
“仁” 在儒学体系中,涵意比较丰富,概而言之,“仁者,人也。”(《礼记·中庸》)就是做人的道理,就是人生的目的。大而言之,是爱人,是同情心。本质上说,是遵从礼,维系血缘关系。 8、义
义的本意是“宜”。就是适宜、合于礼。就根本上说,仁是讲爱人的,而爱人要有恰当的爱,就是中庸中的“权”。爱父母叫孝,爱子女叫慈,爱兄长叫悌,爱君上叫忠。这就是“义”
后来义演变为“道”——原则、纲常、节操等。 9、礼与乐对比
行为的外在规定 区别贵贱等级 辨异、使人尊敬 严肃形于外
感情的内在感化 缓和矛盾
求同、使人亲爱 和顺存于内
(二)、谨严的墨家
1、墨家:春秋战国时期与儒家并称“显学”。“世之显学,儒、墨也。”(《韩非子·显学》) 2、墨家创始人是墨翟。墨家学说的主要思想保存在《墨子》一书中。其书汉代有71篇,宋代还有63篇,宋以后则只有53篇。其中《经上》、《经下》两篇当是墨子所自作;《经说》当是墨子讲经,弟子笔录的记载。其它部分有的是弟子记录墨子的讲学内容,有的是墨家后学所记,最后合成一书。 立足于庶民阶层的学说。 3、墨子对儒家的批判从四个方面:“儒之道,足以丧天下者四焉”: 儒者不相信天鬼存在,所以“天鬼不悦”。
儒者坚持厚葬,实行父母死后三年丧,因此把人民的财富和精力都浪费了。 儒者强调音乐,同样造成财富和精力的浪费。
儒者相信前定的命运,造成懒惰,把自己委之于命运。(《墨子·公孟》) 4、墨家的特点
组织上:严密的帮会宗教团体。有较多的证据证明墨家来自游侠。其表现:生活刻苦。严密的组织纪律。 舍命行道。 实行教义,不能违反墨经。分财互助。
天道观:强调“天志”,把“天志”作为规范行为的规矩,衡量万事万物的“天下之明法”。儒家提出“命”,认为人的寿夭穷通,国的治乱安危,都由天命所定,“尊天信命远鬼神”,天命既定,下民就不可怨天尤人;而墨家则“尊天非命信鬼神”,认为上天以下民的意志为准绳,随时对贵人施行赏罚,没有不变的天命。
道德观:讲兼爱。儒家讲爱,但前提是有等差;而墨家讲爱,前提是无差别,所以要“兼相爱,交相利”。
政治观:反对战争,提出“非攻”。但和儒家的反对战争不同,要以先进的作战方法反击来犯者,而不是一律地反对战争。所以很重视城守之法。《墨子》中有二十篇专门讲城守之法。墨家也经常帮助一些国家为守城而作战。(如帮宋国防御楚国的侵犯) 知识论:注重实证。所以重视生产知识和技能。与当时所有别的诸子著作不同。 (三)、超逸的道家
1、全身避害是道家的中心问题
道家的中心问题本来是全身避害,躲开人世的危险。其基本方针就是以超然的态度对待尘世的纷争。在这一点上,它和当时各种学派截然不同。 2、道家的特点
宇宙观:认为道是万物之源
认识论:强调“有”“无”的有机统一,体现了朴素的辩证观和相对主义。 政治理想:主张无为。道家认为,宇宙运行的总规律叫做“道法自然”。
其理想的社会状况是小国寡民时代。儒家要回到西周,墨家要回到大禹时代,道家则要小国寡民时代,甚至回到黄帝时代。“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是最理想的时代 人生观:追求精神自由,不为外物所累,不为情感所累。如何做到不为感情所累?靠“理”和“理解”。所谓理,就是事物的必然性。理解,就是理解这种必然性。 3、儒、道的价值观不同
儒家体现人的价值主要是实现“内圣外王”。
道家由于主张无为,所以追求“逍遥”,在逍遥中实现精神快乐。 4、道家对士大夫影响极大
尽管在春秋战国时期,并称显学的是儒、墨,但墨家很快衰微。真正对后世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儒、道。尤其是道家的避世哲学,自适情趣,对后世的士大夫阶层影响极大。
(四)冷峻的法家
1、儒墨道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儒家、墨家、道家,都是针对当时激烈的社会矛盾,为社会或是为个人提出一个理想的境界。儒家是以血亲人伦来淡化、美化、融化社会矛盾;墨家是向统治阶级呼吁“兼爱”,以调和社会矛盾;道家是以提倡超越时代、归返人的古朴本性来逃避社会矛盾。这些方法在当时,基本都只是一些空想。 2、法家学说是政治家的学说
法家以其特有的对现实政治的深刻理解、极端的功利主义,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并被运用到现实政治中。对以后中国的统一起了主要作用。“用现代的术语说,法家所讲的是组织和领导的理论和方法。”(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3、法家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荀子。法家集大成人物韩非子。 4、法家源头——三派
1) 慎到为首,强调“势”——权力、权威;
2) 申不害为代表,强调“术”——办事、用人的方法和艺术; 3) 商鞅为首,强调“法”——法律、法制。 5、法家的特点
进化的历史观:法家提出法后王。 性恶的人性论:提出性恶说。法家的治道正是基于人性恶这样一个基础的。在他们看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赤裸裸的利害关系。
法术势综合运用的统治术。“法”就是法律、法令,首倡于李悝、商鞅。 “术”就是权术,源于申不害。君主要藏权术于心中,玩臣下于股掌,要防止臣下“蔽君之明,塞君之听,夺之政而专其令”。 “势”的发明权在慎到,他认为君主不能靠贤德,因为“贤不足以服不肖”,而“势位足以屈贤”(《慎子·威德》) 6、法家的影响
在先秦诸子百家中,没有哪一家的学说能象法家的学说这样适合于封建专制的统治。所以可以说,所有专制统治者都要用它。但由于它过于赤裸裸,所以一般统治者都不公开提倡它。尤其是汉代儒学取得独尊地位以后,统治者都是表面上遵奉儒家,而在统治术上,却又不能不用它。因此,被称做“阳儒阴法”,或是“杂王、霸道而用之”。
(五)、流转的阴阳家
1、阴阳家:阴阳的本义是日照的相背。先秦的思想家们常常用阴阳的概念表示相互矛盾、相互转化的两个方面。并常常用它来解释自然界的种种变化,把万物的起源看作是阴阳相互作用、转化的结果。所以致力于宇宙起源及其结构以及它们对社会人事的影响的研究被称作阴阳家。
2、古代方士的术数有六种:一是天文;二是历谱;三是五行;四是蓍龟;五是杂占;六是形法。
3、阴阳家学说的两个科学领域:
如果我们把阴阳家的学说中的有关自然宇宙对人事的影响脱去,那么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宇宙起源学说,一是关于宇宙结构学说。最早这是分开的两种独立的学说,前者称作阴阳说,后者称作五行说。后来两种学说综合,混成一说,所以阴阳家的学说后来又被称作“阴阳五行说”。
4、阴阳家的代表人物是稍后于孟子的邹衍 5、阴阳家的中心思想
“五德终始”说。 五行说认为,宇宙由五种互相作用因素组成:水、火、木、金、土。
五种因素相生相胜。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相互关联,形成既是时间、又是空间的五行相配说 。
熔天、地、人于一炉的宏观思维方式。邹衍的独创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如上所说的历史观,由已知的历史上推下沿,直至无限,形成历史循环论。与其相配套的是他的地理观。他先列中国的名山大川、物产风土,因而推及海外。认为中国由九州组成,也就是《尚书·禹贡》的九州,总名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又为九州之一,九州又为一州,外有小海环绕。这样的州共有九个,外有大海环绕。再往外,就是天地的边际。 6、阴阳家学说的影响
邹衍的学说固然出于臆测,但却大大扩展了人们的时间和空间概念,其气魄和眼光,可称恢弘。这种宏观的推衍式的思维方式,对中国的民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
阴阳家的学说对后世的影响,除了对思维方式的影响外,其“五行德运说”对汉代董仲舒的学说的成也起了直接的影响。 (六)、诡辩的名家
1、代表人物: 邓析——讼师
惠施——“合同异之辩”(实的相对性) 公孙龙——“白马非马”(名的绝对性)
(4)本节总结
春秋战国时期虽然时间不长,只有几百年,在中华文化发展的长河中只可算是短短的一瞬,但其地位却是关键的。中国后来二千多年的文化,正是立足于此,植根于此。把这一时期的文化现象理清,可以说,也就是把握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脉博。 第四节 大一统
——秦汉 一、制度文化的统一
制度文化的统一由秦始皇完成 2 书同文——统一文字 2 车同轨——统一轮距、道路 2 度同制——统一货币、度量衡 2 行同伦——统一伦理、律令 2 地同域——统一全国疆域 二、思想文化的统一
秦始皇的做法——焚书坑儒 三、董仲舒的“天人宇宙模式” 1、董仲舒
董仲舒是一个儒学大师,但他的儒学和先秦的儒学已经有所不同,是经过他的加工的儒学。经过他的加工,一向被看作“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的原始儒学,一变而成了“霸王道杂之”,合于新制度的儒学 。 2、董仲舒的学说
宇宙发生论 :由“天地人阴阳金木水火土”“十端”构成:“凡十端而毕,天之数也。” 人性学说:董仲舒认为,人性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性,一是情。性类似我们今天所说的本质,其中包含善,对应于天的阳;情是欲望,当然是恶的,对应于天的阴。
社会伦理学说:从原始儒家的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中选出三伦,称
为三纲。除了三纲以外,还有所谓五常:仁、义、礼、智、信。这是儒家所共同强调的五种德行。董仲舒把它们与五行结合起来。仁与东方的木合,义与西方的金合,礼与南方的火合,智与北方的水合,信与中央的土合。这样一来,就把人间的社会伦理与天地宇宙结合在一起。
政治哲学:政府的职能就是帮助人发展人性,政府的组织、职能都要以四季为范式,与四季相应,人间政治行为也与天互为感应。
历史哲学:修改了阴阳家的“五德终始说”,把“五德”改成“三统”,即朝代的更迭是按照黑统、白统、赤统的顺序进行的。夏朝正黑统,商朝正白统,周朝正赤统。周朝以后的朝代又要正黑统,如此循环不断。 3、总结
董仲舒综合了阴阳家、刑名家等先秦诸子的学说,改造了儒家,建造了一个大系统,把天地万物、社会自然全部纳入这个系统之中。而这个系统的核心就是阴阳五行。 附一:汉代文化的一些问题
汉末的奢侈之风 B、经学的建立及其分派 C、佛教的传入与道教的成立 第五节 乱世中的解放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一、总体概况
1、文化上的辉煌时代
历史学家眼中的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板荡”的时代,苦难、混乱。而文化史学家眼中,魏晋南北朝时代却是一个辉煌的时代。是一个“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时代。” 一个“自觉的时代”,“一个哲学重新解放,思想非常活跃,问题提出很多,收获甚为丰硕的时代。” “这个时代是一个突破数百年的统治意识重新寻找和建立理论思维的解放历程。” 2、思想解放的表现
1.定型于西汉中期的以经学为主干、以儒学独尊为内核的文化模式崩化瓦解取而代之的是生动活泼的文化多元走向。
2.在文化的多元中,思维空前活跃,文化的主体——人得到重视,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寻求和确定人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政治、社会的混乱引起对传统的怀疑。
思想走向:如何经世→如何保身;世界是什么→我是什么。 二、儒学的式微
表现之一:经学走向歧路。经过谶纬神学化,流于空疏虚妄,“不周世用”。一是神学化,二是繁琐破碎。 表现之二:名教危机 三、玄学的兴起
1、玄學即是研究幽深玄遠問題的學說。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
2、玄学的基本特征 2 以“三玄”为重要研究对象; 2 以辩论“有无”为中心内容; 2 以讨论宇宙的本体之学为其本质特征; 2 以解决名教与自然的关系为归宿; 3、玄学三阶段 2 初期:开始于曹魏正始(240—249)年间,代表人物何晏、王弼。以“贵无”为宗旨,以
论证“无中生有”为主要内容。清谈。言意象之辩。 2 大发展阶段:西晋元康(291—299)年间,代表人物嵇康、阮籍和“竹林七贤”,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 2 完成阶段:西晋永嘉(307—312)年间,代表人物向秀、郭象,主张“自然与名教合一。 4、与两汉儒学的区别 2 两汉儒学着眼于构建实实在在的王道秩序与名教秩序;魏晋玄学却以探求理想人格的本体为中心课题。 2 两汉儒学热衷于“天人感应”的神学宇宙论,魏晋玄学转向思辩深邃的本体论。 5、玄学对文化的影响
思辩的时代特色。对本体的思考、对无限的思考,不能依赖纯经验性的观察和繁琐的注释考证,必须运用纯粹的哲理思辩。
个人情感得到重视。魏晋人的重视意、神,使中国美学进入一种新的境界;脱离对肉欲的追求,深入到对超越感的追求。重视情感。“文学”的自觉时代。
理想人格的建构。老庄的轻人事,任自然的价值观,被魏晋人接受过来,追求一种与自然合契的美的享受。徜徉山水,寄情丘林,琴诗自乐。 四、儒、玄二学,佛、道二教的相互冲突与融合
在玄学发展中,吸收了儒学中的某些成分,如裴頠、郭象、向秀提出“自然不离名教”、“名教即是自然”、“以道合儒”等命题;出现了大量儒玄双修之士。 儒道佛三者关系: 2 儒家对道教不排斥也不调和;道教对儒家有调和无排斥。 2 儒家对佛教,排斥多于调和;佛教对于儒家,调和多于排斥。 2 佛教和道教互相排斥,不相调和。
最终推动中国文化系统产生出儒、释、道“三教调和”的理论。 第六节 开放的隆盛时代
——隋唐 一、兼容并包的文化胸怀 2 意识形态上的“三教并行”——尊道,礼佛、崇儒,三家自由辩论(李可及演参军戏的记载); 2 可以自由在文章中影射、甚至直指当代帝王:《长恨歌》、元稹《连昌宫词》、杜甫的诗; 2 社会风气的开放:婚姻的开放。 2 胡气;
二、制度文化的完善 1.兵制——府兵制
2.官制——三省六部制 3.教育、科举
三、辉煌的文化成就 2 诗歌、散文 2 乐舞 2 书(草——怀素、张旭;行——李邕、颜真卿;楷——欧、虞、颜、柳四大家;篆——李阳冰) 2 画(吴道子“吴带当风”、李思训、李昭道父子的金碧青绿山水) 第七节 雅致和世俗
——两宋
一、宋文化的总体特色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预示了两宋政治上的羸弱,也在无意中为中国文化的发展确定了方向。
唐代文化以其特有的开放、外倾、热烈、奔放被后人称之为“唐型文化”,那么宋型文化所表现出的就是封闭、内倾、精致、淡雅的特色。 哲学:自省型
文学:古文的舒徐和缓、阴柔澄定;宋词的婉约幽隽、细腻雍容;宋诗的“如纱如葛”、“思虑深沉”。
其余如瓷器、书法、绘画也都是脱略繁丽丰腴,崇尚朴素淡雅,重视意态。 二、理学 2 在两宋时期,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是理学。理学又称“道学”,它是佛、道思想渗透到儒家哲学以后出现的新儒家学说。把“理”作为宇宙最高本体,哲学思辩结构的最高范畴。 2 从南宋以后,理学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官方思想。 三、理学的核心精神 2 1.理既是宇宙又是伦理的最高范畴,从而把伦理纲常提高到“天理”的高度。 2 2.理在每个人的心中,可以通过一定途径认识到。把外在的规范转化为内在的主动欲求,相当于伦理学上的自律。 四、理学发展概况
1、理学的创始人是周敦颐(1017年~1073年)提出了关于宇宙万物起源的学说,认为宇宙的本源是太极,太极的动和静产生出阴阳,阴阳二气交互作用生成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元素,它们的互相推移转变,造就了气象万千的物质世界。 北宋对理学发展起突出作用的是二程,即程颢(1032年~1085年)、程颐(1033年~1107年)兄弟。提出“理”的概念。
2、在理学发展史上,南宋的朱熹是一个集大成的人物。朱熹(1130年~1200年),祖籍徽州婺源。他继承和发展了二程的思想,并利用了北宋思想家张载关于“气”的学说,建立了一个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他是孔子以后在中国社会影响最大的哲学家。其著述有《朱子语类》、《晦庵文集》及《朱子遗书》等。 五、理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礼治秩序重建。
尊卑长幼之序被看作是天理。最终形成中国人的“主奴根性”。 尤其对中国妇女的迫害格外严重。
2.“内圣”经世路线的高扬。
随着君权的日益强化,士人们认识到要实现儒家政治理想,也要用一种关心心灵修养的学说来教化统治者,直至皇帝本人。政治也从属道德,政治与道德合为一体。造成了学风的空疏,由于把人生意义的追求指向内在的完善和超越,因而鄙视事功,脱离现实。 3.理想人格的建树。
任何事物都是相反相成的。“内圣”固然有其消极的一面,但也有其积极的一面,这就是对中国人尤其是士人的道德人格建树的积极影响。 主要体现为:①孔颜乐处的无我;②民胞物与的胸怀;③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浩然正气。
第八节 沉暮与开新
——明清 一、生产关系发生变化 2 农民所有制普遍发展,庶民中小地主力量增长,屯田向私有和民田转化。传统地权占
有形式发生变更 2 租佃关系上出现自由租佃,永佃制、押租制发展,雇工关系封建性雇工向自由雇工过渡,封建依附关系松懈 2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进入晚期 二、文化专制 2 程朱理学被推上至尊 2 文网深密,大兴文字狱 三、早期启蒙思想 2 王阳明的“心学”,主体意识的突出 2 明末的解放:徐渭、李贽,情和性的苏醒。 2 晚明的实学:徐光启、颜元 2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对君权的怀疑和否定,君权需要制约。
四、古典文化的总结 2 图书典籍的整理:《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 2 科技集成:李时珍《本草纲目》、潘季驯《河防一览》、徐光启《农政全书》宋应星《天工开物》、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2 学术文化:乾嘉学派的“朴学”或曰“汉学”。代表人物:戴震、惠栋、钱大昕、段玉裁、王念孙、汪中、阮元等 五、本章思考题 2 请简要叙述一下旧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 2 岑仲勉曰:\世界上没有血统很纯粹的民族。民族既非单元,文化也就不会单元。反过来,文化越灿烂,民族的血统似乎越复杂。\(《西周社会制度问题》)试论述之。 2 夏、商、周三代所酝酿而成的民族文化精神(中国文化的基本人格)何在? 2 请简要论述周代的礼乐文化。 2 \士\阶层是怎样出现的?通过两千年的发展,他们形成了什么样的群体品格? 2 简要叙述先秦儒学的基本内涵。 2 墨家学派有什么主要特征? 2 今人论述秦汉的历史成就,往往归结为两端,曰:帝国的统一和文化的一统。试论述之。 2 旧史所谓“五胡”是哪五个民族? 2 试请评价北魏孝文帝改革。 2 为什么说唐代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高峰? 2 今人常谓唐、宋文化有不同的形态与特质。请论述之。
第五章 中国古代的图书典籍 第一节 古代典籍的形态演变 一、书籍的形态
z 文字载体(书写材料):纸张出现之前,形式多样。树叶、泥版、腊版、羊皮。中国古代的甲骨、铜器、石头,等等都曾经是书写材料。 z 编联方式:不同的材料,编联方式不同。 二、中国古代书籍的三大形态(下面分述) z 简牍制度 z 卷轴制度
正在阅读:
中国文化概论完整笔记张岱年12-31
游戏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报告07-22
英汉对比论文06-26
三明市清流县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2 Part A同步练习06-06
2009秋江苏省计算机二级C语言试题与答案(笔试)06-05
中国大陆林木遗传育种学科1949_2003年的研究历程08-28
不必优秀,只要良好11-03
五指兄弟争功记作文600字06-17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张岱年
- 中国
- 概论
- 完整
- 笔记
- 文化
- 初中英语短语汇总
- SmartRF flash programmer手册(中文本)
- 固定资产分类折旧年限表(新)
- 2017年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与解析答案
- 高考物理 - 《近代物理》典型例题复习
- 外省进冀施工企业单项投标备案办理流程
- 东南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屏障系统管理制度
- 2015年5月北京地区成人本科学士学位英语统一考试真题及答案
- 关于关于现有社会保障制度下农民工的尴
- 2010分子生物学课程期末考试-I,II答案
- 逻辑推理总结全
- 部编本人教二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 教学设计
- 最新“爱如此美丽”主题团课活动策划书-精品
- 2014年学生管理工作总结
- 张掖二中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一英语
- 电工证有几种类型,快来看看你属于哪一种? - 图文
- 山东理工大学科研奖励办法
- 深基坑支护专项方案
- 2019年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I)
- 可操作材料的有效投放提升幼儿数学领域核心经验 -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