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克尔的意义治疗学的内容
更新时间:2024-07-01 12:2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弗兰克尔意义疗法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弗兰克尔的意义治疗学的内容
弗兰克尔的“意义治疗学”是一种存在分析学,其所寓于的哲学基础正是存在主义哲学。存在主义哲学特别强调人的自由意志以及人应当勇于承担责任,这一思想在“意义治疗学”中是一以贯之的。而对“存在”(存在的本质)与“虚无”(存在的虚空)的剖析,弗兰克尔也始终没有偏离存在主义的思想轨道。
一、意义的乏失:“存在的虚空”
弗兰克尔认为,“存在的虚空”是20世纪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根据在欧洲学生中的调查材料显示,有25%的人存在或多或少的“存在的虚空”。而在美国学生中则高达60%。出现这样的原因有两点,一种就是本能的放纵,另一种就是传统价值的失范:“本能冲动不告诉他应该做什么;传统也不告诉他必须做什么,很快地他就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24]所以,要么他想要做其他人所做的(顺从主义);要么他要他人做他所想要做的(极权主义)。人最终会在忧虑和厌倦的两极之间摇摆不定。
“存在的虚空”是典型的认识不到生命的意义的情形。“无意义”如同生活中的真空,无论再多、再好的事情也无法产生出意义感来。在
我们的社会中,最典型的“存在的虚空”就是“烦”。人们经常有时间去做一些他们想要做的事情,但是往往他们什么都没有做。特别是在周末或者假期,人们似乎无法决定去做些什么,形成了弗兰克尔所说“星期天神经官能症”。最终,他们会选择很消极的娱乐方式,借以打发时间。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以各式各样的伪装或面具掩饰自己内心的空虚,实际上,当人的生命意义得不到实现的时候,受到挫折的时候,他们往往会通过其他的途径加以替代,例如转化为弗洛伊德所说的快乐的原则,想吃就吃,想睡就睡,性欲放纵,过着所谓的享乐生活。或者转化为阿德勒所说的追求权力,谋求物质上的成功,或者整天浸没于没完没了的忙碌、服从,过着循规蹈矩的生活。然而,这却丝毫无法填充生命的意义,或者取代生命的意义。
弗兰克尔把那种普遍的“存在的虚空”用病理学的名词称之为“集体性神经症”,并且列举了四种情形:
(1)混世主义态度:生活没有计划性,过一天,算一天。这种态度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战争当中,人心惶惶,人们时刻担心死神会降临到他们的头上。人们只是焦急地等待着战争的结束,再伟大的远期计划已失去意义。战后,这种态度并没有消失。对战争的恐惧使人们感到生命的脆弱,害怕时间会割断他们所付出努力的事业,他们无
法忍受自己的成果的毁灭,从而放弃了一切安排和想法,选择了无所事事。
(2)宿命论态度:这也是二战客观上造成的一种不幸的结局。战时,全民上下都过着几乎军事化的生活,个体的意志必须服从国家意志的安排,个体必须自觉地牺牲自己的利益。人似乎是被驱驰着,自己在随波逐流。如果说混世主义的态度认为计划行动没有必要,那么宿命论态度则认为那简直就是不可能。不管什么时候,他感觉到自身完全是外在环境或者自己的内在的先天因素所决定了的。自己所做的无非是一种上帝已经安排好了的事情。
(3)集体性思维:人有一种安全和归属的需要,而这种需要只有他人的存在才有可能。所以,大多数人还是希望自己能够沉浸于大众之中。然而,不幸的是,萨特的那句话非常深刻地告诉我们:“他人是坟墓”。事实上,他很快就会被大众所淹没,按照大众希望的样子去塑造自己,用自己的行为和言语去表达大众的期待和看法。他的独特性,他的自由,他的责任,一切皆被抛弃。
(4)狂热主义:集体性思维忽视了人自身的人格和独特性,而狂热主义则完全忽视了他人,尤其是那些和自己想的不同的人。他凭着自己的喜好和任性随意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他始终认为自己抓住了真理之神的头发,可没有想到的是,真理之神是个秃子。他的意见只
不过是众多的大众声音中传出的一种而已。他没有能够支配自身的意见,相反,意见裹胁着他做出各种愚蠢的行为。
弗兰克尔认为,导致这种“存在的虚空”或者“存在神经症”归根结底是由于人的良知的冲突(道德冲突)。只要人能够避免良知的冲突,就能够避免“存在的虚空”,假如一个人能够听到良知的声音就可以克服“存在神经症”。
“意义不仅必须而且能够被发现,因为良心引导着人们寻找它。”[25]弗兰克尔还进一步把良知视为“意义的器官”,是一种探索隐藏于每一个情景之中惟一的特殊意义的能力。良知是“先前的本体论的理解”和“心的智慧”。良知唤醒人们对身的自由意志的认识,它呼唤着人勇敢地承担自己的责任,实现精神世界的提升。最终,引领着人走向和复归自身的存在,开掘人生的意义。
弗兰克尔把“良知”视为一种无意识的精神性的东西,而不同于弗洛伊德和其他心理学家所强调的本能的无意识的东西。良知是我们存在的核心和完整人格的源头。它使一个人在环境中实现真实的自我。同时,与康德的“良知”相比较而言,弗兰克尔的“良知”也具有康德“良知”论的直觉主义特征。不过,康德的直觉侧重于对自由的认识,而弗兰克尔的直觉则强调在存在主义情境中认识到自我与意义的关系。另外,康德的良知论带有强烈的形式主义特征,并将良知的作用
定位为“道德警察”,它的目的也在于驱使人们追求美德。而弗兰克尔的良知论避免了康德伦理学中形式主义,走向绝对责任的道义结构的僵化。并且,它也克服了把道德法则局限在单纯说教的人生观上,也避免了人生道德化的单一格局。在弗兰克尔那里,道德是意义的一种表现,而不是相反。
二、“意义治疗学”的基础:意义分析的三项原则
弗兰克尔认为,任何一种类型的治疗学理论都有一种视角,或者说一种世界观。“意义治疗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们认识到人生的意义,并且将人对意义重新定位。所以说,它必然会以一种生活的哲学作为其理论的基础,发挥价值观引导的作用。按照弗兰克尔的话来讲:“意义治疗学是建立在一种详尽的生活哲学的基础之上,更专业地讲,它是建立在具有内在联系的三个基本的理论前提的基础之上的,即:意志的自由、求意义的意志、生命的意义。”[26]。它们是认识人类存在的三项原则,亦反映了人迈向完整人格的三个基本特征:自由、责任、精神,构成我们探寻生存的目的与意义的前提。
1、意志的自由(Freedom of Will)
弗兰克尔是一个自由论者。他的自由观带有强烈的经验主义特征。他认为,意义的自由是人类的一个基本特征,它是属于人的经验直接给予的东西。他从经验主义的立场从本能、遗传和环境三个角度对自由进行了反证。首先,就本能而言,每个人都有基本的本能,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完全受我们本能驱动的。我们没有理由反对本能,也没有必要反对人们接受它。事实上,既然存在着接受它的可能,也就必然存在着拒绝它的可能。一言蔽之,人依然可以自由地作出决定;就遗传而论,遗传研究已经表明了,面对先天的遗传气质,我们的自由度还是多么得高。例如双胞胎在一致的先天气质的基础上,依然过着迥然不同的生活。一对双胞胎,一个成了狡猾的(Cuning)的罪犯,另一个成了机智的(Cuning)犯罪学家。尽管,他们都具有“Cuning”的特点,但是这种特点并不蕴涵价值,即既非善,也非恶;至于环境,并非环境成就一个人,而是万事万物依靠人的成就以及人的态度。弗洛伊德声称,人在挨饿的时候,最先想到的是如何去满足自己的本能——追求食物的冲动。而弗兰克尔则引用了一个名叫罗伯特 J.里弗顿(Robert·J·Lifton)的人对被北朝鲜战俘营关押的美军士兵的研究成果反驳了这一观点:“在这里,利他主义行为的事例并不比最原始的生存斗争的事例少”[27]。
因此,人具有自由意志,能够把握自己的命运,过着自己的具有独特性的人生:“人并不能够免于条件的约束,从本质上讲,包括生理学、
心理学和社会学方面的条件。但是他可以并且一直能够对这些条件采取一个立场,他也一直保留对这些条件选择态度的自由。”[28]他认为,人的自由意志是一种可以瞬间体验到的东西。人们使用胡塞尔的现象学还原的方法可以实现这种体验。在他看来,只有两种人是不自由的,即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宿命论的哲学家,前者幻想自己的意志和思想被别人操纵,控制,后者虽然承认我们体验自己的意志时是自由的,但是却认为这完全是一种“自欺”。
弗兰克尔虽然不同意那些宿命论哲学家的观点,但是他也承认,作为有限存在者的人,他们的自由肯定是有限度的。人无法摆脱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的客观的约束。首先,人不能自由地控制他的条件,其次个人的自由也受到命运的制约。命运有三种:一个人的内在性格(Disposition)、一个人的外在处境(Situation)以及一个人的位置(position),它是前两者的结合。性格代表人的生物命运,处境是人的社会命运,而位置则代表人的精神命运。尽管这样,由于人是唯一能反省自己,也能拒绝自己的存在体,他可以采取应对这些外在环境和内在条件的立场和态度。他不仅能够对外在的环境说“不”,也可以对自身说“不”:“他可以作出自己的判断,判断自己的行为。”[29]与自然现象不同,人的现象联结着自我意识和良知。因而,人能够超越自己,超越其生理和心理的层面,走向广阔的精神空间的开拓。
可以说,弗兰克尔的自由观,既摆脱了对自由的片面强调,夸大意志的现实作用,也摆脱了决定论的武断,彻底否定个人的自由。他的观点是自由论和决定论的调和。在强调自由的同时,不否认现实的制约因素,使自由有了坚实的支撑点,不至于流于空泛;在阐明现实的制约因素的基础上,肯定人的意志力量,不至于遁入悲观。尤其是,他的自由观与存在主义大师萨特相比,他使自由有了更为坚实的基础,使自由的选择亦有了明确的方向,即将意义作为了人生自由选择的基点。从而,摆脱了萨特自由观可能导致的那种选择的“无可无不可”的“两可”状态。
2、求意义的意志(Will to Meaning)
弗兰克尔认为,完整的人实际上包括生理、心理和精神三个部分。其中精神部分就是人追求意义的意志。在他看来,希腊字“Logos”不仅有“意义”的意思,还有“灵性”的意思,“意义治疗学”完全把人视为灵性的动物,满足人们对存在意义的渴求(Will to Meaning)。
弗兰克尔认为生命的意义是唯一的、独特的,只有人自己能够实践,也只有它获得实践才能够满足追求生命的意志。人缺少生理需要会导致身体疾病,缺少心理需要会产生人格障碍。但是如果缺少求意义的意志,不理解他存在的意义,就会产生存在挫折(Existential frustrion)
和存在神经症(Existentiak neurosis),其主要特征是人在精神上脱离自由和责任。他还区分了“存在”的三重涵义:其一,指存在本身,特别是指人类的存在方式;其二,指存在的意义;其三指在个体存在中寻求具体意义的努力,也就是他说的“求意义的意志”。
他认为,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习惯于让人们分析事物背后的“潜意识”的真实动机和行为的潜在动力,根本不考虑人的价值和尊严。按照弗洛伊德说法,他的“现实原则”只是“快乐原则”的延伸,并且服务于快乐原则。这样的结果就是,人必须时刻注意维持和修缮他的内在的平衡。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就必须批准他的冲动和满足他的本能。在弗洛伊德看来,人的目的似乎就在于释放和排解压抑,所以就应当唤醒本能和冲动。很显然,在他那里,存在和意义的世界被贬低,只是作为清除压抑的工具库。
快乐原则实际上忽略了所有的精神性的品质,它还会导致人生模式的单一化。因为,人的意志有着各种各样的目的,而快乐原则只是采取相同的形式,甚至它也根本无暇顾及通过道德的行为,还是不道德的行为加以确保。这也使得无法对一种行为与另一种行为进行区分。快乐根本无法确保人生的意义。它只是一种情绪条件,“快乐也只有它在能够让生活变得意义的时候,它才具有自身的意义。”[30]弗兰克尔指出,美国文化有一个特征,就是引导人们去追求快乐。而实际上如他所言,快乐不是强求的,快乐也需要理由:“人并不是追求快乐,
而是通过实现内在的一种既定情境中的潜在意义来寻找快乐的理由。”[31]既然如此,我们很容易明白,享乐的生活并非是“我们值得过的好生活”。(苏格拉底语)
另外,弗洛伊德所谓的追求快乐的原则实质是一种自我挫折的原则,因为人追求的快乐越多,他得到的快乐就越少。而阿德勒的追求权力只是追求意义目标的手段。实际上,追求快乐意志和追求权力意志都是实现意义的意志派生物。前者错把结果当成目的,后者错把手段当成目的。两人都错误地认为人是被动地追求。弗兰克尔认为人应当是主动的追求。他认为,把追求快乐和权力当成一种意志是不妥的。准确地说应该是驱力。因为驱力是被动的,而意志才是主动的。人必须超越他的存在,趋向和追求存在的意义。
这一点,弗兰克尔的批评是十分中肯的。有学者将达尔文的进化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以及现代社会的基因技术视为降低人类尊严的三次冲击波。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确实具有强烈的机能主义、生理主义色彩。该学说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现代文明的纠偏,从人的自然性出发批判理性主义对人的压抑和摧残,但是,它“过犹不及”,过分地强调人作为自然层面存在的生理满足和心理满足,而忽视了人在一个社会中所需要的人文关怀和灵性抚慰,最终走向对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否定。
“求意义的意志”涉及到一个人所面临的是现实状态和理想状态、存在(Existence)与本质或者说是“是”(Being)与意义之间的紧张。弗兰克尔认为,事实上,这种紧张也没有必要担心,重要的是学会“自我表达”,以实际行动实现自己的潜能。“是”(Being)与意义的紧张是无法取消的,它内在于人,对于维持精神健康是不可或缺的。从人的角度来讲,他必须具备求意义的意志,去面临意义。
面临意义,其实质也就是个“应当”的问题。意义不只是一种存在的表现,它更是一个真实的挑战。它与“是”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他认为:“意义从不和‘是’一致,它优先于‘是’。意义设置了‘是’的步履。”[32]“是”和意义,就像一个Pacemaker(定跑速的人)和Peacemaker(和事佬)前者让我们继续面临意义和价值,并支持我们寻找意义的方向,而后者只是缓解我们在面临意义所带来的负担。它缺乏一种像歌德所发出的警告的那种智慧:“如果我们把他视为是其所是,那么,我们使他变坏,如果我们把他视为应当是那样的人,那么,我们就可以帮助他成为应当可以成为的人。”[33]人最终要面临意义问题,一旦求意义的意志变成面临意义即达到成熟和发展的时期。此阶段的典型特征就是从自由走向责任。人只有实现他的责任,才能够完成个人生命之特殊意义。
实际上,“是”和“应当”是哲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探讨。自从休谟发现这个难题以来,它一直是诸家探讨不止的话题。弗兰克尔在这里进
一步肯定了两者的区别:“是”立足于当前,是事实性的,而“应当”则既立足当前又面向未来,是未然的状态。后者构成了价值学的内在依据,为寻找生命的意义明确方向。相对而言,在他那里,“应当”的道德学色彩被淡化。“应当”不再是一种无上的道德命令,而是一种人们寻求意义的内在驱动力。
“求意义的意志”是主动的,原发的,它构成实现人生责任的基础。弗兰克尔认为,自由和责任是人的两个基本特征。不过,相对而言,他更重视责任:“自由只是故事的一部分,只是真理的一半。自由只不过是整个现象的消极方面,积极方面是责任。”[34]一个不仅要对他的人生意义的实现负责任,而且还要对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良知负责。此外,信仰宗教的人还要对他信奉的神负责。
责任是什么?弗兰克尔认为:“责任是一些我们要面对,或者要避免的事情。”[35]一方面,责任的履行需要我们付出艰辛和汗水,因为责任就意味着困难。它好比是深渊,越是去想越会搞糟,结果往往草率行事。另一方面。责任也意味着选择,从微不足道的小决定到事关重大的抉择,其间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选择其一必须放弃其他。选择也意味着放弃,这也是人在选择面前犹豫不决的重要原因。但是,选择让我们知道了未来,在我们的选择过程中,我们呈现了自身的现实性。
“意义治疗学”不会向病人灌输某种信条,而是让病人自己去作出决定,理解自己的存在的责任,让病人自己获得“求意义的意志”。“在任何情形下,‘意义治疗学’把责任视为人类存在的特殊本质。”[36]所以,一个意义治疗学家没有权利有意识地影响病人如何解释自己的责任,也不能够因为病人容易犯错误,而阻挠他履行自己的责任。他说,他宁愿活在一个能够有权作出决定,即使是错误的决定的世界,而不是根本没有选择的世界。极权主义、顺从主义、集体主义贬低了人的价值,构成人的价值实现之途的绊脚石。
弗兰克尔以他的“求意义的意志”对抗弗洛伊德的“快乐的意志”和阿德勒的“求权力的意志”。他把人视为身体、心理和精神的结合体,从三元论的立场批判弗洛伊德的身心二元论以及阿德勒的一元论的立场,他将之称为他的三元论称之为“维度本体论”(Dimensional ontology)。与弗洛伊德和阿德勒相比,他的三元论更完整地把握了人性,并为人性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并且,它以精神维度为突破口,强调“求意义的意志”,突出“精神性”的地位,从而最终为挺立人性,培养健全人格奠定了基础。
3、生命的意义(Meaning of Life)
意义问题是人的本质的问题。生命意义的挑战是人的存在状态的真实表达,它最大程度上标志着人的存在的本质。不光直力行走,具有理性思维标识着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生命的意义,人怀疑自身存在的重要性,更能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只有人的身上才会出现意义问题。
生命的意义包括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对于一个人而言实在是太重要了:“意义问题以它极端的形式完全可以把一个人摧毁。”[37]一个不再爱他周围的东西的人,他会绝望地提出,他的生命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当面临这样的生存危机,又坚信生命无意义可言的是无疑是悲哀的。受那种绝对相信世界没有意义可言的人的的世界观,很难使人在逆境中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命运。
人们常常习惯于追问自己活着有什么意义,然而,不幸的结局往往是不仅没有得到人生的答案,还自寻烦恼。弗兰克尔认为,人的智慧还不足以完全洞悉世界的整体奥妙。明智的做法是,先不要理会意义问题、世界的目的以及命运的诡秘。对于依靠信仰的宗教而言,他们认为一切都是神的安排,就不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对于无神论者,虽然不可避免,但是却可以把它转化为一种适当的形式,即:我们首先要决定询问这样的问题是否是有意义的。
事实上,我们的质问必须限定为意义的一部分。宇宙的目的显然超越一切实有,这也就决定了我们也只能从超越的角度才能够把握宇宙的
整体意义。我们的心灵需要意义,但它对我们的心灵来讲,太深不可测了。他还引证了法国哲学家帕斯卡的一句话:“一根树枝无法把握一棵树的意义”。尽管人类贵为万物之精华,但是谁又敢肯定他所处的世界之外就没有一个超越世界呢?
弗兰克尔认为生命的意义具有两重性,既包括客观性也包括主观性。一方面,从客观性的角度来看,意义是发现的而不是被给予的,也不是发明的。就像一个发笑的人,并不是因为你让他笑,他就笑。而往往你因为你讲了一个笑话,他发觉可笑才笑的。意义有自身的现实性,它是我们意识所无法加以改变的。所以,“我们不是给事物贴上意义的标签,或者赋予事物以意义,而是去探测意义,我们不是发明意义,而是发现意义”[38]。
从另一方面而言,还有某种主观性存在于意义当中。每个人的生命都具有独特的意义,因为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他无法为他人所替代,他的生命亦不可重复。弗兰克尔列举了一个下象棋的例子。世界上并不存在什么最好的一步棋,它仅仅相对于某一盘棋。同样的道理,人也没有必要追求某一种抽象的生命的意义。个体的独特性决定了生命的不可重复性,也决定了每个人的生活目标和存在方式是不同的。最终,人所追求的意义也是迥然相异的。所以他提出了一个富有启发性的观点:“人不应该问他的意义是什么,相反,他应该认识到,被询问的应当是他自己。”[39]因为,“询问生命的意义”只是模糊地触
及生命,却不会具体地涉及每个人具体的存在。人不是质问者,而是被质问者,他要以个人的责任,通过对生命负责向生命作出回答。
个人责任的独特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缘于人与人之间的独特性,所以每一个人的任务都是不同的。另一方面,根据时间的变化性和空间的不可重复性,任务也会发生改变。任务具有情境的价值,它因时而异,因势而异。假如错过机会,就无法弥补。“独特性和单一性是人类存在意义的本质要素。”[40]弗兰克尔说,存在主义已经向人们表明了人的存在本质是具体的和主观的。只有凭借这些品质才能够修复现代社会中的道德责任。所以,存在主义也被称之为“召唤哲学”。它毫无疑问召唤人们在他们的生活中实现这种独特性和单一的可能性。
在他看来,意义就包含在个人对自己的生命的独特体验之中。而这种体验并不纯粹内心,脱离外在世界的。换句话说,生命的意义不可能在封闭的内心世界寻觅,而是敞开心扉,在与外在世界的沟通和融合中实现。把这称之为“人的存在的自我超越”。所以说,任何人只有承担自己生活的义务才能够发现生命的潜在意义,也只要在生活中负起责任才能够发现自身存在的本质。
人应当做些什么呢?弗兰克尔想要表达的观念很简单。当我们不知道我们的未来时,我们充满了担忧,当一切都知道时,我们会感到无望,
因为我们已经没有其他的可能性。凭借自己相当有限的知识,人不可能准确地预测自己的未来有多大的价值实现的可能性。在坚持自己的不足和贬低自身的可能性时,没有人是公正的。在此情况下,个人对知识和价值的主观性的非难实际上预设了价值和知识的客观性。对自己道德上的自我谴责也预设了自己的理想人性。实际上,人总有自己的知识背景和价值背景,只要他能够根据他所理解的价值去判断并加入到价值世界当中,他的人生就不可能是毫无意义的。
价值世界包涵了众多人们称之为价值观的东西,它源于人们对生命的不同视角。当人们发现自己的活动没有什么高度价值的时候,应当转换对到另外的一种价值观上去。他认为生命需要精神的弹性,以便它能够让人可以运用自己的努力去应对所提供的机会。因此在谈到传统以及传统价值的时候,弗兰克尔认为,尽管传统和传统价值一天一天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但是,它并不一定让我们感到丧失意义,陷入绝望之中。意义并非与传统价值不可分割。虽然,每一个社会都会竭力去形成一整套对所有人都行之有效的行为规范。但是,意义对于每一个人而言,都是独特或者各不相同的。
分析弗兰克尔的意义观,不难发现,它与萨特、加缪等存在主义者对意义的看法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在萨特等人看来,人生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可言,甚至是荒诞的。无意义,为人的自由提供了一个平台,因为,人摆脱了规范、制度等一切外在的束缚。人因为自为而自由。
萨特等人显然为了肯定自由,突出主体性,走向了对意义的否定。与萨特一样,弗兰克尔肯定作为前提的自由,即人可以自由地做决定,进行人生的选择,但是人生是具有意义的。人可以自由选择,而意义却不是自由可以设定的。而要获得意义就必须以实践、以行动在自己的独特性中发现意义、开掘意义。弗兰克尔的意义观很好地处理了主观性和客观性的关系,显然具有了一定的辩证色彩。同时,这也使他避免了像萨特等存在主义者那样走向虚无主义、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否定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甚至视人生为“荒诞”的局面。因而,也使他的“意义治疗学”更具乐观主义和实践理性的特征。
详见之刘宣文、毛华配:《意义的追索——谈弗兰克尔的意义疗法》,《青年研究》,2000年第5期
--------------------------------------------------------------------------------
-- 作者:拉啦辣腊蜡
-- 发布时间:2005-11-30 12:57:00 --
寻找生命的支点:弗兰克尔的“意义治疗学”研究
http://huketaowz.home.sunbo.net/show_hdr.php?xname=0QTA811&dname=TEDEAU0&xpos=3
--------------------------------------------------------------------------------
-- 作者:拉啦辣腊蜡
-- 发布时间:2005-11-30 13:00:00 --
弗兰克尔的人生
九死一生的集中营经历
“从奥尔维辛,我们开始知道了人能够做什么。”,这是维克多·E·弗兰克尔在他的畅销书《追寻生命的意义》一书结尾所说的话。“人能够做什么”看似简单却蕴藏着无限的奥妙。这个问题需要人一生一世去回答,有的人甚至一生一世都不会有满意的答案。集中营到底让弗兰克尔明白了“人能够做什么”呢?
1、童年及青年时代
与弗洛伊德一样,弗兰克尔也是一名犹太人,并且还是作为世界上第三大犹太输入国——奥地利的同乡。在西方历史上,犹太人以上帝的选民自居。但是,上帝并没有犒赏他们,而是继续用灾难、屈辱、痛苦去考验他们的忠诚。从耶路撒冷到奥尔维辛,几乎每寸土地都渗透着犹太人的血液,这也铸造了犹太人团结、刚强、坚定、果敢的品格。我们也完全可以从弗兰克尔身上发现这些特点。
弗兰克尔1905年3月26日诞生于维也纳的一个并不富裕的犹太家庭。父亲盖布瑞尔·弗兰克尔(Gabriel Frankl)是一个忠厚老实的公务员。他担任过政府部门的速记员,后来,还做过社会服务部的主任。母亲爱莎·弗兰克尔(Elsa Frankl)则是一名虔诚的犹太教徒.在兄弟姊妹当中,维克多·弗兰克尔看上去要早熟。甚至,他在四岁的时候就有做一名医生的愿望。
到了高中,维克多·弗兰克尔积极地加入当地的青年社会主义工人组织。对人的关注也使他把兴趣转移到了心理学。毕业论文便是一篇关于叔本华的心理分析的文章,还看刊登在《国际精神分析期刊》上。不久,他也开始了和弗洛伊德的来往。
毕业后的一年,他获得了医学的学位证书,还得以私下拜会他仰慕已久的弗洛伊德。不过,相比较而言,弗兰克尔更喜欢另一位心理学大
师——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也就在这一年,他在阿德勒担任主编的《个体心理学国际期刊》上发表《心理治疗与世界观》一文。
1928至1929年,弗兰克尔在维也纳以及其他六个城市组织了面向未成年人的免费心理咨询中心,并为大学的精神病治疗中心效力。1930年,他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并晋升为助教。1933年,他接管了一家针对自杀妇女的精神治疗病房。到了1937年,弗兰克尔则自立门户,自己开业,从事神经病症和精神病的治疗。
然而,正当他踌躇满志、大展宏图的时候,纳粹的入侵打破了他生活的宁静。弗兰克尔和他的家人多少对这种不祥的朕兆有所预感。他的姐姐移民到了澳大利亚,而他和家人也正在积极筹措办理申请到美国的签证。
但是,就当签证被批准之后,他又陷入了深深的思想斗争当中。到了美国,他的事业可以在那片新大陆上得以继续开拓,并且他的父母也可以顺理成章地成为美国移民。但是,作为一名精神病医生,他的职业良知却无法让他的灵魂承受放弃他的病人的痛苦。他说他做了一个梦:“是我经历最深层的梦。我梦见许多精神病患者排成队被带到毒气室去。一种来自心灵最深处的同情使我决定和他们在一起”[6]。
怀着凌乱的心情,他走进了维也纳市中心的圣·史蒂芬教堂。那里正在上演一场管风琴演奏会。在优美的乐声中,弗兰克尔默默地祈祷:“主呀,快给我启示吧!”回到家中,泪流满面的父亲将被摧毁的犹太教堂的一块大理石残片交给他。那是犹太圣训中的“给你的父亲和母亲带来荣誉”的第一个字母。在圣训的昭示下,弗兰克尔毅然放弃了移民美国的签证,留在了他热爱的祖国。
1942年,弗兰克尔与未婚妻举行了婚礼。同年9月,他和家人包括他的新婚妻子一起被纳粹逮捕,并被关押在波希米亚的一个集中营。他先后辗转四个集中营,被迫与家人分开,以至音信隔断。他的父亲不久就因为饥饿死于波希米亚。他的母亲和兄弟在1944年被纳粹残酷地杀害。而他朝思暮想的妻子则于纳粹投降前死于一个名叫伯根·拜尔森(Bergen-Belsen)的地方。
2、初入集中营
集中营活脱是人间的地狱。狭小的牢笼,横七竖八地躺着犯人,连翻身的地方都没有。恶劣的空气熏得人不愿张开鼻孔。他们还要忍受狱卒无礼的打骂,皮鞭随时会在他们身上落下。更可怕的是,身边不停地有人被投入焚烧炉。死亡,让他们根本无法感受到生存的希望。然而,求生的本能却驱使他们尽最大的努力保护自己。集中营是生存斗争的“试验场”:“一般来说,只有那些多年来失去所有顾忌的囚徒
才能存活下来;为了生存,他们准备采用任何手段,包括诚实的和不诚实的手段,甚至暴力、偷窃出卖朋友”[7]。
在集中营,弗兰克尔凭着他灵敏的职业嗅觉观察着周围的人和事。他发现被关到集中营的囚犯对于集中营有三个明显的情绪反映期:初入集中营阶段、适应集中营阶段、释放之后阶段。
第一阶段的典型症状是惊恐。这是囚徒从生活的常态走向集中营的非常态的不适应的一种表现。在进入集中营之前,有许多人就已经有这种惊恐的表现了,因为他们知道,集中营意味着毒气室、焚烧炉和大屠杀。而押送过程中的所闻所睹更强化了他们的恐惧意识。不过所幸的是,人们还是竭力通过幽默的手段驱逐内心的恐惧。弗兰克尔也承认,这种悲剧性的乐观主义也使很多人逃离死亡的劫难。
面对随时来临的死亡(弗兰克尔后来说,集中营的生还比例不超过1:28),人有一种本能的反应,那就是死亡会光顾别人而不会光顾自己或者推迟光顾自己。这被弗兰克尔称之为“缓刑错觉”。此种想法虽属一厢情愿,但是,至少他们可以从中获得仅有的希望,从而能够增加生存的勇气。
刚到集中营,弗兰克尔就面临了他的第一次生死考验。所有的囚犯分成两行,在一名党卫军高级军官的面前进行重新分组。他一会儿叫这
个人到左,一会儿叫那个到右。轮到弗兰克尔的时候,他竭力地挺直自己的身躯。那名党卫军军官犹豫再三还是把他分到了右边。等到晚上的时候,弗兰克尔才在内行的人口中得知,分到左边的那百分之九十的人,已经迈向了天堂的不归路。弗兰克尔这才明白那名军官弹指一挥间,他的性命就有可能“灰飞烟灭”。
孤独使他希望能够寻觅到一个知心朋友。他尝试着向一个年老的囚犯表示友好。当他向那位老大哥讲述他那本后来名之为《医生与灵魂》的手稿的价值时,得到的回应却是:“一种露齿的笑慢慢地展现在他的脸上,起先是凄惨的,然后是逗乐的、嘲讽的、侮辱的,最后,他吼出了一个词来回答我的问题,一个常常出现于集中营囚徒词汇中的词:‘狗屁!’”。[8]在集中营那九死一生的环境中,活着就是幸运,其他则是多余。囚徒们很自然有这种想法。难怪弗兰克尔的举动遭到鄙夷。他后来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在集中营中,囚犯们像赶鸭子一样被赶到一间屋子里剃发。所有的囚犯,所有的毛发被清除得一干二净。这个事件也引发了他对人生的深深感悟:“事实上,我们所拥有的只是我们赤裸裸的存在”。[9]世俗生活中的人,为名而忙,为利而争,为自身存在之外的东西叫劲。殊不知,以此却迷失了人生的方向。也许,在人一无所有的时候,对自己的人生会有一个更为深刻、更为准确的认识。
进入集中营不久,弗兰克尔对人的适应程度感到异外的惊讶。很多人站在露天顶着凛冽的寒风,全身赤裸地淋浴却没有感冒;无法刷牙,而且严重缺乏维生素,胃口照样很好;冻伤的双手在肮脏不堪的土里干活,却从不化脓。一个个的奇迹,就是他那渊博的心理学知识也无法解释。从中,也使得他在理论上更加坚信人的自由意志的强大力量。
在第一阶段,囚犯们经历了太多的冷酷,太多的心灵摧残,自杀的念头自然会有的。弗兰克尔立下誓言:决不自杀。在集中营苟活的人微乎其微,自杀已无太大的意义。死亡不是逃避的对象,而是必须面对的对象。所以,在集中营中的人惊恐归惊恐,却不害怕死亡。囚犯们也在时间的绵延中摸索着生存之道。他的一个狱友煞有经验地对他说:“如果可能,最好每天修脸。即使有玻璃片来修??,或即使用你们仅余的面包来换取修脸机会,都大大值得。”[10]这位好心人竭力游说弗兰克尔避免“末世脸”。因为,一个人一旦脸色黯淡,形容憔悴,一副病怏怏的样子,那将意味着他已经不能够胜任苦力。对于纳粹而言,这样的人也就不具备任何存在的价值了。
3、适应集中营
几天之后,经过痛苦的适应,囚犯们开始进入第二个阶段:相对冷漠阶段。弗兰克尔又称其为“情绪死亡”阶段。囚犯们在集中营遭受莫名其妙的鞭打,渐渐地他们习以为常。“每个俘虏靠这种迟钝和麻木,
很快地把自己裹进一层极为需要的保护膜里头。”[11]一个12岁的男孩被迫在雪地里站立几个钟头。冻伤的、已经变得黑死的趾头被医生一个一个撕去,而其他的囚犯没有了厌恶、没有了恐惧,也没有了怜悯。这些受难者对彼此的同伴已经丧失了一切情感。没死的囚犯蜂拥而上瓜分死者的遗物。理由只有一个,因为他们还活着。
人的正常的情感在非正常的环境中常常被扭曲。当弗兰克尔出于同情,帮助一个抬梁木的难友时,被警卫猛击一棍,并大加谩骂。然而,就在几分钟前,这个警卫还抨击他们这群“猪猡”太缺乏友爱精神。后来,弗兰克尔深有感触地说:“最疼痛的并不是肉体(而且它既适用于成人,也适用于儿童);它是由不公正,由不彻底的不可理喻而造成的伤害”[12]。
囚犯们就这样没有尊严地活着。一日归来,总会把自己还活着当成是最大的成就。除了活着之外,他们已经不敢有太多的奢望。他们的需要已经被残酷的现实所压制。而这种压制最终使人以梦的方式从“潜意识”疏导出来。弗兰克尔永远也不能忘记那天夜里,他被一位难友的呻吟声所惊醒。那个人正在做噩梦。他最终还是没有推醒那位可怜的难友。因为他知道:“那一刻间,任何梦任何事再恐怖,也不可能比得上集中营的残酷现实”[13]。
“食物”是囚犯们平时最爱谈的话题。对于他们,这似乎可以达到“画饼充饥”的效果。一片很小的面包,却在使用上产生两种意见。一派主张立刻吃掉,这样可以避免失窃,还能够缓解饥饿的剧痛。另一派则主张分次进食,毕竟它能够给人带来希望。虽然,一小片面包无法增值,但是它在囚犯心中的地位可以增值。这一小片面包并赶不上珍馐的价值。但是在生命至关的时刻,它却显得价值重大。
除了谈“食物”外,集中营的囚犯们热衷两个话题:政治和宗教。来源不明、内容混乱的军事形势的信息,让他们的情绪大起大落。尽管有一些人丢失了希望,但依然有许多不可救药的乐天派。至于宗教,囚犯们对宗教的虔诚让人惊讶而又感动。人们忍受着饥饿与困顿,依然念念不忘祷告上帝。这也使弗兰克尔坚信:“虽然人的身体和思想由于受到压迫而处于原始状态,但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深化也是可能的”[14]。在一次押送途中,弗兰克尔想到了他那心爱的妻子。他在脑海中构筑她的形象。他感到她在向他微笑,并以表情向他示意,鼓励他好好活下去。这样的体验让他超脱了囚犯的行列而进入天使的阵容。弗兰克尔说,他第一次看到了真理,理解了爱的价值,他深深地感悟到:“人的拯救是通过爱和被爱来实现的”[15]。
集中营固然相当程度上遏制了人们的精神需要,但是人们还是想方设法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苦中作乐。集中营里面还不时地有一些业余的节目。即兴的歌唱打破了集中营生活的沉闷与乏味,而一曲小提琴
演奏则勾起了人们无限的哀思。除此而外,人们还会互相调侃以驱逐内心的郁闷。尽管,几乎就没有任何真正的快乐而言,弗兰克尔还是制作了一张《快乐明细表》聊以自慰。虽然在集中营中,快乐非常有限而又是消极的。但是,从中却反映了囚犯们对生命的热爱,也正是这份爱,让他们继续去面对那前途未卜的明天。
为了生存,在集中营中越是能够融入到集体中,不引人注意,越是安全。在这里,人的生命贱如蝼蚁,形同草芥,囚犯身上号码表达了他本人的存在。然而,当他死去之后,又会有一个人重新来填充这个号码。在狱卒眼中,死活无关紧要,反正就是一个号码。死亡时刻侵袭着囚犯们的内心世界。尽管他们不愿死去,不自由的事实却让他们感到命运力量的强悍。他们没有选择,只能以消极冷漠的态度等待命运自身做出决定。
西线战事的推进,一方面给集中营的尚存者带来了希望,另一方面也加剧了他们的生存危机。纳粹随时随地会以更残酷的手段与他们同归于尽。弗兰克尔再一次面临着生死抉择。呆在集中营的最后一天,党卫军以交换战俘为借口把集中营的绝大部分犯人骗进了死亡的陷阱。弗兰克尔也仅仅因为极其偶然的遗漏而幸免于难。从而,也能够以一位幸存者的身份向人们讲述他所见证的意义。
4、见证意义
“意义治疗学”尽管是在二战结束以后,以《追寻生命的意义》一书的畅销而闻名。但是,“意义治疗学”的思想却不是在集中营中形成的。作为一个勇于创新的心理学家,在进入集中营之前,弗兰克尔便把研究的视线转移到了寻找生命的支点。而那个支点,也正是“生命的意义”。
1926年,他在一次公开演讲中已经使用了“意义治疗”这一术语。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沃克在一篇题为《存在的焦虑与创造性的生活》一文中也称:“弗兰克尔是极有资格来谈生活意义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被囚禁在纳粹集中营里,他的思想曾受到考验。他的早期著作之一题名为《从死亡的营垒走向存在主义》,这样有些人就以为他的思想是在集中营里形成的。其实,他曾经告诉我,在他囚禁以前,自己的思想就已形成,并完成了阐发这些思想的手稿。只不过他的思想在集中营得到检验,信念也更加坚定。”[16]无论如何,九死一生的集中营生活,对弗兰克尔的思想触发还是巨大的。不仅他的一些基本思想在集中营中得到了深刻的检验,并且真实的感触让他感受到了生命意义的强大。那种亲身的体验,无疑使他的理论比其他的理论更具有说服力上的优势。
弗兰克尔一直就是一个意志自由论者。经过集中营的生活,他进一步肯定了自己的立场。按照决定论者的观点,集中营是最不适宜生存的
地方,人在这种地方决不可能存在任何的自由。固然,集中营确实存在着普遍的恐惧、冷漠以及心灵创伤等被决定的心理特征。但是,弗兰克尔观察到,人并非一点自由都没有。那些可歌可泣的事实表明:积极地面对命运,冷漠并非不能消除,烦躁也不是不能抑制。并且,优胜劣汰的标准恰恰取决于生命的意志。这也使他坚信他的基本立场:“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剥夺,惟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剥夺”[17]。
弗兰克尔的“意义治疗学”所具有的超越性质也完全得益于那一段集中营经历。在集中营中,他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弱者和善良的人,并力求在极端非人性的条件下保持自己的良知。他后来发现,并非到了集中营当中道德就失去了任何作用。他一次又一次地发现了人性的光辉:一个看守冒着被处罚的危险给他面包;一个狱卒竭力帮助他逃避酷刑;甚至一个集中营的司令官因为其善言善举,以至战后被他的囚犯所藏匿。从这些表面站在自己对立地位的“恶人”身上也能够看到这样的闪光点,不能不让弗兰克尔感到惊讶万分。“他的结论是,人的精神可以封闭起来,但它一直留在那里,成为一个人保持人性的根本源泉”[18]。这一论断始终是弗兰克尔意义治疗方法的基础。
尽管集中营的生活是相当残酷的,但是它却让弗兰克尔明白了很多。他深有感触地说:“人是发明奥斯维辛毒气室的人;然而,他还是带
着对于上帝的祈祷昂首走进毒气室的人。”[19]也就是说,人完全能够自由地作出选择,把握自己的命运!
--------------------------------------------------------------------------------
-- 作者:拉啦辣腊蜡
-- 发布时间:2005-11-30 23:24:00 --
三、意义的治疗:存在的分析
“意义治疗学”的本质上是一种存在分析方法。它与精神分析的不同之处是它站在一种更广阔的视野立足于人性问题,深入探讨人生问题,通过的人生问题的诊断,使治疗对象获得人生的意义。 精神分析的基点是“潜意识”领域,竭力向“意识”呈现人的本能的事实,而“意义治疗学”则寻求精神现实的意识。它要唤醒在本能和冲动的游离状态中的人对自身人性的重视,唤醒一个作为万物灵长所必须承担的责任,这也构成了存在分析的任务。
实际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是从非理性(比如强调本能,“潜意识”等非理性因素)的角度出发,对理性进行纠偏,而弗兰克尔则重新拿
起理性的武器,并且辅之以宗教、道德等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进行纠偏。因而,又有人将他的“意义治疗学”称为“理智信念疗法”。
1、一般的存在分析
一般的存在分析,分析的重点是一般性的人生问题,也就是还没有上升为心理问题的人生问题。它是面向社会中的一般人的,通过他们存在样式的分析,指导其获取生命的意义。
在一般的存在分析中,弗兰克尔指出了人有三种途径可以发现生命中的意义:(1)我们给予生命的(在我们的创造性工作之中);(2)我们可以从世界中获得的(在我们对价值的体验之中);(3)我们可以对无法改变的命运采取立场(在诸如不治之症等悲剧性的事实面前)。这也就是他所说的三种价值:创造的价值、体验的价值、态度的价值
首先,创造的价值就是要完成一定绩效的行为,或者我们用其他心理学家的话来讲就是获得一定的“成就感”。他认为,每一个活动中都蕴涵着一定的意义,但是,我们对意义的反应更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去,展示自我的独特性。只有认识到自己的工作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就可以完全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最终会以行动来获得意义。 工作首先应当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是个人和社会关系的一种联结,所以它必然需要意义和价值的支撑。个人的工作总是和社会贡献有关系的,并非作为一种纯粹的职业。就像弗兰克尔所认同的那样,关键不是我们占据了什么岗位,而是我们在我们的岗位上填充了多少
意义。要使一个人的日常工作变成有意义的绩效行为,他必须指向这一过程并超越自身。他工作的意义在于他能够从工作过程中得到多少乐趣,他的工作给他人和社会带来了多大的作用以及他从工作中能否体现人性的光辉和自身人格的高尚。只要是考虑了他人和社会的需要的行为,都会成为自我超越的有意义的行为。
弗兰克尔倡导人们以自己的行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做一个有用的人,但是他并不赞同实用主义的“有用即价值”的观点。他指出,这种观点导致了社会对成功的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崇拜,而忽视其他人的价值。而且,如若以此推理的话,希特勒1939年下令屠杀老人、智力低下以及残疾人的行动无疑是正确的。光环永远属于少数人,而大多数人则被冷落在一边。然而,“由于世界处于一种糟糕的状态,除非每个人尽力去做最好的,否则所有的事情将还会变得更坏”[41]。 其次,体验的价值,即体验那些丰富和提高人性的价值,诸如对世界之真、之善,之美的价值。同时,弗兰克尔显然吸收了同时代的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高峰体验”的观念。他说:“生命的伟大可以通过伟大的时刻(哪怕是很短暂的时刻)来衡量,就像山的高度不是取决于一座座小山头,而是最高峰一样。”[42]弗兰克尔认为,爱是具有最高价值的人类体验,也是理解一个人性的最核心的方法。爱,让人能够发现对方身上的本质和特征,甚至是潜能。爱,也能够让自己把握好人生的方向标,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爱,也使世界的价值和意义之门得以打开,让人充分体现生命的价值。
就爱情而言,人作为爱者和被爱者的体验分为三个层次;第一种就是具有最原始的,最本能的、最表面化特征的“性爱”,它从人的身体表面诱发性驱力,直接作用于人的身体;第二种是“情爱”,它比“性爱”更高级,超越了生理层面的吸引,而进入心理层面的依恋。不过,第一层次,只是指向性对象的身体,而没有超越。而第二层次,只是停留心理上的寄托,还达不到穿越另一个人的核心。这有第三层次的态度,即只有爱情本身才可以做到。爱情是情爱的深化,它达到了主体对象之间在精神上的沟通和融合。
真正的爱情是以精神为基础的,它也保证了爱情的永恒性。身体的外表是暂时的,人的心理也是会发生变化的。所以,性的快乐是短暂的,而心理上的迷恋也就无法维持太久。唯有互相契合的精神活动,才是永恒不朽的。真爱不会因为被爱的一方的死亡,而宣告爱情的死亡。它的本质是超越时空,永不枯萎的。
爱与性是不同的。性虽然是表达爱的方式,而且也仅仅作为表达爱的方式的时候,才是正当的、合理的。虽然,在两性之间的爱情中,爱是最基本的,但是它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没有性,爱照样存在。当性的满足成为不可能的时候,爱也并不会立即消失或者减少。 游戏爱情者往往只依恋对象的身体,所以必然会轻易喜欢一个人,或者很多人,也会迅速转向其他对象。因为,他只是看到外表,却没有把握对象的深层精神。而真正追求的爱情的人,必然会以对精神高度重视,并以时间去实现互相之间精神的交融。这种精神的交流往往具有排他性,所以真爱本身是一夫一妻制的内在决定因素。如果说,爱
情是一种内部的结合,那么婚姻则是一种外部的结合。而达到婚姻的这种外部结合,就需要双方必须承担各自的责任,互相忠诚。 显然,弗兰克尔基本上认同传统的婚恋观,把一夫一妻制作为两性发展的顶点、性教育的目标,也作为性伦理学的重要理念。特别是他对爱和性的区分,在某种意义上强化了人们对真爱的认识。同时,他还基于社会现实的反省,极力批判“性放纵”现象,引导人们正确地对待婚姻、对待爱情、对待人生。
最后,就是态度的价值,就是人们在面对不可改变的事实面前,意义具有改变态度的自由,它具有深刻的价值。他认为,只要一个人认识到他有义务实现自己的价值,哪怕是态度的价值,这种责任就可以延续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不管现实性的价值实现的可能性多么渺小,他总是可以凭借态度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维护自身的尊严。
弗兰克尔称,人的存在构成了三重悲剧:(1)痛苦;(2)内疚;(3)死亡。弗兰克尔认为他谈痛苦,主要涉及到的是经受痛苦的问题,而内疚和死亡则是讲人必定会犯错误与终有一死的双重事实。实际上,人生活在任何情况下,即使是最悲惨的情况下都具有潜在的意义。人都可以以“悲剧性的乐观主义”的精神创造性地把生活消极性转化积极性的一面。因为,在这方面,人具有三种潜力:(1)把痛苦转化为成就;(2)从内疚之中获得完善自我的机会;(3)从生命的短暂性中获得采取负责任的行为的动力。
第一,就痛苦而言,虽然,痛苦不是人所追求的,但是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存在痛苦。毕竟人生在世,祸福寿夭,非人力所能够克服。但是,
正在阅读:
弗兰克尔的意义治疗学的内容07-01
《宏观经济学》考试大纲06-11
声明:本手册内容版权归北京大学教务部所有 未经允许06-27
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01-29
石油大学--《微观经济学》在线考试(主观题)答案-301-05
广告策划与创意第七章1(共12章)07-26
鬼武者图文流程功略01-27
1.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05-24
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及实施方案投稿五篇08-23
教师培养规划05-12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弗兰
- 克尔
- 治疗学
- 意义
-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