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戈夫曼拟剧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更新时间:2023-11-05 21:11:02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社会学理论学期论文

简述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郭爽 20101031222

2012/5/29

简述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20101031222 郭爽

【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对戈夫曼拟剧理论思想的理解,从拟剧理论的视角出发,分析社会上访谈节目热度高和拟剧理论和社会污名问题之间的关系,并讨论由于污名问题对个人社会交往产生影响,从而成为社会问题 【关键词】 拟剧理论 污名 访谈节目 印象管理 前台后台

人们经常说人生如戏,每个人在都在医生中扮演着角色,世界是一个大舞台,我们都在按照自己的角色表演一出戏,直到我们离开。早在17世纪,大文豪莎士比亚就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分将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互动就描述了出来,到20世纪的许多社会学家将关注放到研究人们社会互动中去,而其中戈夫曼更是将喜剧的理论创新的运用到符号互动论之中,系统的提出拟剧理论。

一、理论概述

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全面阐述了拟剧理论的思想,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关注的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运用符号预先设计或展示在他人面前的形象,即如何利用符号进行表演,并使表演取得良好效果,其研究重点在“互动”,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在互相直接见面的时候,一个人与另一个人行动的交互影响。” 他认为人与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相互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表演。我们每一个人就像演员一样,在某种特定的场景下,按照一定的角色要求在舞台上表演给观众看。在整个表演过程中,我们总是尽量地使自己的行为接近我们想要呈现给观众的那个角色,观众看到的是那个表现出来的角色而不是演员本身。当表演结束,演员回到后台以后他的真实面目才展现出来, 演员才又恢复其本来的自我。而后台是观众所看不到的地方,用于分隔舞台与后台的屏幕把通过表演展现出来的世界与真实的现实世界隔离开来,

社会好比一个舞台,人们的社会行为就是社会表演,人们在互动过程中按一定的常规程序(即剧本)扮演自己的多种角色,表演中人们都试图控制自己留给他人的印象,通过言语、姿态等表现来使他人形成自己所希望的印象(称为“印象管理”);为了实现印象管理,人们运用一些手段(外部设施和个人的装扮)装点门面。这里我们分析他的理论可以分为三部分:戏剧分析,印象管理和污名。 1.戏剧分析

在戏剧中,剧本、舞台、表演者与观众是不可缺少的因素,而戈夫曼用戏剧来类比人生,那么对应地,在社会生活这个大舞台上也存在着类似的组成因素:

这里的剧本就是社会生活本身;表演者就是个体或群体,包括荣辱与共的同伴或相互竞争的对手;导演是决策者等等;观众,可以是周围真实存在并进入情境中的人,也可以是表演者想象中存在的人。

表演区域:表演有两个区域:前台与后台。前台倾向于被选择,而不是由演员创造的。当行动者扮演某种既定的社会角色时,通常会发现,一种特定的前台已经设计好了。后台与前台是相对的。如果有观众闯人后台,那后台就会变成前台,也即成为另一场不同演出的前台。

剧本期望:指社会规范对各种社会位置上的角色的限定。对于个人来说,还要受到其他个人的期望的影响。其他个人的期望分为其他演员的期望与观众的期望。 2.印象管理

戈夫曼认为“我们是为了在他人心中塑造一个自己所希望的印象而表演” 印象管理是如何在他人心中塑造一个自己所希望的印象的过程。或者说当人们观察他们时,他们应如何表现自己。戈夫曼认为印象管理共有四种策略: (1)理想化表演。这种策略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掩饰。“表演者会掩盖或部分地掩盖与他自己理想的形象不一致的活动、事实和动机”,以便集中展示自己理想化的形象。

(2)误解表演。富人装穷,流氓扮绅士都是误解表演的例子。

(3)神秘化表演。与互动方保持一定距离,使对方产生一种崇敬心理的表演称之为“神秘化表演”。 (4)补救表演。 3.污名

“污名”:“当一个陌生人出现在我们面前时,马上就有迹象表明他具有一种属性,这种属性使他可能成为一种与众不同的人,成为一种不大值得羡慕的人——总而言之,一种坏透了的,或一种非常危险的人,或一种非常懦弱的人。他就是这样在我们心目中从一个没有缺陷的、正常的人贬低为一个有污点、被轻视的人。这样一种属性就是污名。”一个人本身是否有缺陷或者有污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人在一定的社会群体和交往关系中被其他人视为是有缺陷、有污点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有三类人容易产生污名: 1.生理上缺陷的人 2.品质上有缺陷的人

3.来自不受欢迎阶层或群体的人

二、社会现象分析

(一)访谈节目热

近年来中国传媒行业大发展,涌现了一批大受观众朋友欢迎的欢迎的综艺娱乐节目,不乏一些港台节目,例如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我爱记歌词,康熙来了,大学生了没,其中访谈节目以其新鲜的内容大受观众欢迎,访谈类节目是当今电视节目形态的重要一种,在内地比较出名的访谈类节目有鲁豫主持的《鲁豫有约》 朱军主持的《艺术人生》,杨澜的《天下女人》,《杨澜访谈录》,李静的《超级访问》和《静距离》。各大电视台也纷纷推出类似的节目,尤其是台湾综艺访谈节目《康熙来了》,以其麻辣的作风受到两岸各地很多观众的喜欢,

运用拟剧理论说明《康熙来了》等访谈节目大受欢迎的原因:其实在访谈节目中很大程度上使得明星的后台行为前台化,访谈节目所展示的明星的日常生活,看到明星下了舞台后的个人生活甚至对明星的隐私和很多个人问题也大胆提及一定程度上也是满足明星粉丝的满足,从内地的访谈节目来看,极少访谈类节目会去揭露丑闻,明星所塑造出来的形象也是正面的,只有个别的回去尝试。从这个层面上说,有些访谈类节目应该属于前台行为, 属于展示明星的特定表演。但是个别干预大胆揭露,干预大胆言辞的的节目就会更受欢迎,例如《非诚勿扰》,《康熙来了》。

另一方面,很多效应并不是明星自身内在性格就是那样,很多情况下我们看到的明星是他自己理想化的形象,那些不利于自身的东西他们会努力掩盖起来,充分符合戈夫曼印象管理理论中理想化表演的策略

2008年天涯社区率先传出艳照门事件的照片,内地,香港舆论一片哗然,抛开艳照门事件背后的社会伦理道德。单单分析其中涉及到的明星,被曝出的第一个明星是阿娇, Twins组合之一,先前阿娇的形象是作为玉女形象大力宣传的,粉丝也大多数是欣赏她们的清纯造型。但艳照门事件发生后,对于阿娇形象,大多数观众心中是震惊。2009年,日本著名女明星酒井法子涉嫌吸毒、满文军也以同样的罪名被逮捕。可见,观众心中的明星形象很大程度上是明星自己的理想化表演。当然,对于很多明星来说, 他们在公共场所的理想化表演也属于误解表演,其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获得社会的尊重。暂且不对这种行为做任何评价。 (二)社会污名化

在我国社会,被贴上污名的人群有很多,如同性恋,同时一些患有某些疾病的患者也容易被贴上污名,如艾滋病,糖尿病,癫痫,精神病患者,乙肝等等,甚至无论在西方还是中国,污名到达了一种制度化的过程,有美国学者以低教育程度群体遭遇的困境为例解释了这个问题。“特定阶层和特定种族承担了受教育水平低的责任,而其背后的教育不平等,乃至更广泛的社会不平等却被隐匿起来。社会歧视、 社会不平等被结构性的因素加以强化。“当教育不平等在一个重视教

育价值的社会中被制度化了,缺少教育的人被污名化的环境就被建立起来。源于社会不平等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的不平等,以及教育所获内容的不同,导致了教育接受程度的差别,而这种差别,经过教育系统的制度化作用、经过重视教育资历的社会环境的强化,得以凸显。系统性的问题经由制度化、合理化的过程,便表现为由特定群体个人特征导致的问题。”1在中国以乙肝病为例,曾经因为歧视污名发生的周一超案的悲剧,中国乙肝病人开始走上了去污名化的道路,戈夫曼认为在人际交往中,有污名的人会利用各种表演方法技巧,把由于这种境遇所受到的伤害和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乙肝患者通过自己不断努力促使国家立法,国家部委连续发文件,提醒大众不要歧视乙肝患者,他们还通过自己的行动积极改变自己的形象,为公众树立良好自强的形象,其实对于被污名化的人群,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但是在戈夫曼的理论中,他将拟剧理论和污名联系起来,也对去污名化提出了可行的建议,其实我认为想要去污名化不只是被污名群体个人努力塑造良好的形象,进行成功的印象管理,同时我们这些观众的想法对于去污名化的过程是重要的,所以我们也需要宽容平等的态度来对待他们。

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和污名理论,对于现代社会的影响不可忽视,污名已经成为各领域学者关注的问题,也是学者研究的热点,戈夫曼将戏剧舞台的特有语言引入社会学,用戏剧语言来分析日常生活中人们的互动、交往,认为世界就是个大舞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都是在演戏。这是他对微观社会学传统研究视角的一大突破。戈夫曼的戏剧分析理论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并对社会科学诸多学科具有很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许青霞,《康熙来了》中拟剧理论的分析,中华人文论丛,第二卷第一期 2.Gaylene Becker and Regina Arnold: Stigma as a Socialand Cultural Construct,in Stephen C. Ainlay, GayleneBecker, and Lerita M. Coleman ed.: The Dilemma ofDifference: A Multidisciplinary View of Stigma [C] . NewYork: Plenum Press, 1986.

3.王林岚,《污名化与去污名化——以乙肝病毒携带者为个案》,社科纵横,2011年9月总地26卷第九期

4.胡荣林本,影响公民对污名对象态度的诸因素分析,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五期

5.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1

Gaylene Becker and Regina Arnold: Stigma as a Socialand Cultural Construct,in Stephen C. Ainlay, GayleneBecker, and Lerita M. Coleman ed.: The Dilemma ofDifference: A Multidisciplinary View of Stigma [C] . NewYork: Plenum Press, 1986.

6.戈夫曼《污名:对受损身份的管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er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