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临床表现及用药

更新时间:2023-08-26 04:3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糖尿病的临床用药

糖尿病的临床用药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 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导致的以慢性血糖水平

增高为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导致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以及水和电解质代谢的紊乱。

糖尿病患病率显著提高,在发展中国家表现更为突出。据WHO估计,全球目前糖尿病患者已超过1.9亿,到 2025年将增加到3亿。 糖尿病人数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发病率最高的是南太 平洋岛国瑙鲁,50岁以上的人群几乎2个人就有1人患 糖尿病。 我国糖尿病发病率由来已久 ,0.67%(80年)上升至 3.6%(96年),中国现有糖尿病患者估计约9700万。我 国DM患病率还会继续增加。

糖尿病的分型根据1997年ADA建议,分为4个类型:

1型糖尿病(T1DM) 2型糖尿病(T2DM) 特殊类型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GDM)

一、 1型糖尿病 该型病情重、发病急、有酮症倾向;年龄主要是幼 年及青少年,较瘦小。患者胰岛B细胞破坏引起胰岛 素绝对缺乏。

1. 免疫介导糖尿病本型是由于胰腺B细胞发生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反应损

伤而引起。自身免疫反应标志有:

胰岛细胞自身抗体(ICA)

胰岛素自身抗体(IAA)

谷氨酸脱羧酶自身抗体(GAD) 约85~90%的病例有一种或几种自身抗体阳性。

2. 特发性糖尿病

较少见,具有1型糖尿病表现而无明显病因学发现,始终没有自身免疫反应的证据,胰岛素缺乏的表现 明显,可频发酮症酸中毒。

二、 2型糖尿病(占90%以上) 此类患者病情较轻,起病缓慢,肥胖者较多。

主要原因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本型较少发生酮症酸中毒。有较强的遗传易感性。 对磺脲类口服降糖药有效。

三、 特殊类型糖尿病 1. B细胞功能遗传性缺陷 2. 胰岛素作用遗传性缺陷 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与受体缺陷有关。

3. 胰腺外分泌疾病如胰腺炎等引起的高血糖状态。

4.

内分泌疾病

如肢端肥大症、柯兴综合症、甲亢等,可引起继

发性糖尿病。

四、妊娠期糖尿病(GDM) 指妊娠期间发现的糖尿病或糖耐量减退,已知有糖

尿病又合并妊娠者不包括在内。在怀孕的24-28周进行OGTT试验,符合糖尿病或糖耐量减退诊断标 准者即诊断为妊娠糖尿病。 在妊娠结束后6周按血糖水平再评估。 糖尿病

空腹血糖过高(IFG) 糖耐量减低(IGT) 正常血糖

病因和发病机制一、1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的发生应具备: 易感基因和环境因素 在易感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诱发胰岛B细 胞自身免疫引起胰岛B细胞损伤。 在环境因素中病毒感染是重要因素,病毒感染可直接 损伤胰岛组织引起糖尿病,也诱发自身免疫

反应导致 糖尿病。

环境因素

病毒感染(柯萨奇) 某些食物(牛奶)、化学制剂

1 型 糖 尿 病

遗传因素

HLAII类基因-DR3和DR4

免疫紊乱

胰岛B细胞免疫性损害 GAD、ICA、IAA等(+)

1型糖尿病

胰岛B细胞进行性广泛破 坏达90%以上至完全丧失

二 、2型糖尿病 1、遗传因素

2型糖尿病具有更强的遗传倾向(较1型更明显)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比无家族史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为

后者的3~40倍。糖尿病患者遗传给下一代的不是病的本身,而是遗传 易发生糖尿病的体质。 单卵双生共显率(90~100%)

2、环境因素 (1)肥胖 肥胖常常是糖尿病的早期状态,是重要的诱发因 素,特别是中心型肥胖,是决定糖尿病危险因素的一个

重要原因。(2)饮食

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脂、高热量、食物摄入的增加、营养过剩,成为糖尿病的发生因素。

3. 体力活动减少 西方化的生活方式,上班路上缺乏体力活动,上班 期间有自动化设施,业余时间看电视,家务劳动半 自动化。

4. 应激状态随着社会发展人们承受的 应激机会增多,易使人

情绪紧张、波动,造成心理压力。

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两个紧密相关的机制高胰岛素血症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不足

慢性高血糖症

只作用于胰岛素抵抗

只作用于胰岛素不足

餐后高血糖

ß细胞功能衰竭 高胰岛素血症 体重增加

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正 常

重 点 年龄(岁)20

遗传

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

环境

30

4050

糖尿病基因 糖尿病相关基因

2型糖尿病

肥胖 饮食 活动

60

临床表现糖尿病可以表现为“三多一少”。

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1型糖尿病患者三多一少症状明显。 2型糖尿病患者起病缓慢,症状相对较轻甚至缺少症 状。有的仅表现为乏力,有的出现并发症后促使其

就诊,如视物模糊、牙周炎、皮肤感染等。

1、2型糖尿病的鉴别

1型糖尿病 起病年龄 起病方式 症状 急性并发症 青少年发病<30岁 多急剧,少数缓起 常典型,消瘦 自发性酮症倾向 微血管病变为主 低下或缺乏 多阳性

2型糖尿病 成人发病,>40岁 缓慢而隐袭 不典型或无症状,肥胖 酮症倾向小,可有高渗性 大血管病变为主 峰值延迟或不足 常为阴性 生存不依赖胰岛素,

昏迷

慢性并发症 胰岛素及C肽 自身抗体

胰岛素治疗反应 依赖外源性胰岛素

应用

生存,对胰岛素敏感

时对胰岛素抵抗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e4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