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矿安全生产条件论证(新规范)
更新时间:2023-12-30 13:5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新型冠状病毒推荐度:
- 相关推荐
XXXXXXXX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XXXXXXXX地下采矿工程建设项目
安全生产条件论证报告
XXXXXXXX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二O一二年九月
XXXXXXXX地下采矿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条件论证报告
前 言
XXXXXXXXXXXXXXXX区采矿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隶属XXXXXXXX矿产开发公司。XXXXXXXX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在XXXXXXXXXXXXXXXX乡XXXXXXXX,企业性质为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法人代表:XXX,注册资金100万元。营业执照注册号:XXXXXXXXXXX,有效期自2006年06月28日至2014年06月26日。公司于2009年05月06日取得了河南国土资源厅核发的采矿许可证,采矿许可证证号:xxxxxxxxxxx,有效期自2009年05月至2014年06月,生产规模为1.5万t/a。2005年05月XXXXXXXX矿产开发公司委托XXXXXXXX矿业咨询有限公司编制了《XXXXXXXX矿产开发公司XXXXXXXX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我公司按照《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和《河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规范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管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特编写《XXXXXXXX矿业有限责任公司XXXXXXXX地下采矿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条件论证报告》。
本次论证报告认为:该建设项目中存在冒顶片帮、高处坠落、中毒窒息等危险有害因素,在《安全预评价报告》中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及建议。该工程项目严格按《方案》和《安全预评价报告》提出的补充对策措施及建议进行设计,能够符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程及标准的要求,达到国家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的结论。
希望设计与建设方在以后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依据法律法规、标准及本论证报告提出的补充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切实将其落实到工程建设之中,从
I
XXXXXXXX地下采矿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条件论证报告
源头把好安全关,确保矿山建成投产后能具备安全生产条件。
在本次论证报告工作中,得到了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关心和支持,得到了企业有关人员的大力配合与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II
XXXXXXXX地下采矿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条件论证报告
目 录
第一章 安全评价目的与依据............................................................................................ - 1 - 1.1 评价对象和内容 .......................................................................................................... - 1 - 1.2 评价目的 ...................................................................................................................... - 1 - 1.3 评价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评价程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 建设项目概况........................................................................................................ - 8 - 2.1 建设单位概况 .............................................................................................................. - 8 - 2.2自然环境概况 .............................................................................................................. - 9 - 2.3地质概况 .................................................................................................................... - 10 - 2.4 建设方案概况 ............................................................................................................ - 20 - 2.5 安全管理和技术对策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 矿区周边环境与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7《方案》评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分析.............................................................................. - 23 - 3.1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 - 23 - 3.2 主要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地质灾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 - 31 - 3.4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析 ............................................................................................ - 34 - 第四章 评价单元划分及评价方法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评价单元划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评价方法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 定性定量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总平面布置单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地下矿山开拓单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提升与运输单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 通风防尘单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III
XXXXXXXX地下采矿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条件论证报告
5.5 采矿单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6 井巷支护及采空区处理单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7 爆破单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8 矿山电气单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9 供排水与防灭火单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0 职业危害防治单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1 排土场单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2 安全管理单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 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 安全对策措施建议的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 安全对策措施的基本要求和遵循的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方案》中的主要安全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4 补充的主要安全对策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5建设期间应遵循的安全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6 安全设施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 评价结论.............................................................................................................. - 38 - 7.1 综 述......................................................................................................................... - 38 - 7.2 安全预评价结论 ........................................................................................................ - 38 - 第八章 附 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九章 附 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IV
XXXXXXXX地下采矿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条件论证报告
第一章 概 述
1.1 安全生产条件论证的目的
安全生产条件论证名称为:XXXXXXXX矿业有限责任公司XXXXXXXX地下采矿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条件论证报告。本次评价范围为采矿许可证和《XXXXXXXX矿产开发公司XXXXXXXX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所划定矿区范围内设计的开采对象,开采标高范围为+850~+700m的总平面布置及周边环境,开拓系统,运输系统,矿井通风与防尘,防排水,爆破器材的存储使用和管理,排土场,防火系统,供电、通讯设备,采矿工艺,支护及采空区处理,矿山职业危害防治以及矿山安全管理等。由于矿山生产规模小,本次评价不包括选矿厂、地面炸药库的相关评价。
1.2 安全生产条件论证依据 1.2.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11.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1993.5.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05.01); (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5.01.01); (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08.01.01); (6)《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05.01); (7)《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1996.04.01);
(8)《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466号,2006.05. 10); (9)《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2004.01.01); (10)《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2009.1.24);
- 1 -
XXXXXXXX地下采矿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条件论证报告
(11)《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2004.01.13); (1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2007.04.09);
(13)《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
(14)《河南省安全生产条例》(2010.10.01)。 1.2.2 部门规章
(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安监总局令第3号,2006.1); (2)《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令第16号,2007.12.22);
(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监总局令第17号,2009.3.20);
(4)《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安监总令第20号,2009.06.08);
(5)《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安监总局令第21号,2009.06.16);
(6)《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安监总局令第22号,2009.07.01) (7)《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令第23号,2009.7.1);
(8)《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安监总局30号令,2010.5.24);
(9)《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
- 2 -
XXXXXXXX地下采矿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条件论证报告
[2004]56号);
(10)《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国发改投资[2003]1346号);
(11)《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
(12)《关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工作的意见》(安监管人字[2002]123号);
(13)《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一〔2007〕214号);
(14)《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提升系统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厅管一〔2009〕11号);
(15)《关于做好淘汰导火索、火雷管、铵梯炸药相关工作的通知》(科工爆 [2008]203);
(16)《加强中小型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安全基础工作改善安全生产条件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一〔2009〕44号);
(17)《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一〔2009〕80号);
(18)《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防治水工作的意见》(安监总管一〔2010〕75号);
(19)《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切实加强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提升运输系统安全管理严防坠罐跑车事故的通知》(安监总管一〔2010〕86号);
(20)《关于加强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安全管理防范中毒窒息事故的通知》(安监总管一〔2010〕93号);
- 3 -
XXXXXXXX地下采矿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条件论证报告
(2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在非煤矿山推广使用安全生产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一〔2009〕177号);
(22)《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切实做好防范自然灾害引发矿山生产安全事故的紧急通知》(安监总明电〔2010〕31号);
(23)《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指导意见》(安监总办〔2010〕139号);
(24)《关于在高危行业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指导意见》(安监总政法〔2009〕137号);
(25)《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安监总局,2005.09.01); (26)《河南省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办法》(豫安监管政法〔2009〕217号);
(27)《关于规范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豫安监管〔2010〕126号);
(28)《关于开展非煤矿矿山企业危险性较大的设备测检验工作的通知》(豫安监管一〔2010〕144号);
(29)《河南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2009.7.1施行);
(30)《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办法》(1997.11); (31)《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安委办》(〔2010〕17号,2010.8.27);
- 4 -
XXXXXXXX地下采矿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条件论证报告
(32)《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装使用和监督检查暂行规定的通知》(安监总管一〔2010〕168号,2010.10.09);
(33)《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发[2010]23号文件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豫政[2010]82号,2010.10.30);
(34)《河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在全省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全面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通知》(豫安监政法[2009]103号);
(35)《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安监总局令第36号,2011.2.1.施行);
(36)《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切实加强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的通知》(安监总管一[2011]108号,2011.7.30);
(37)《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金属非金属矿山建设项目安全专篇编写提纲等文书格式的通知》(安监总管一[2012]45号,2012.4.10);
(38)《河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规范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管工作的通知》(豫安监管[2012]96号,2012.6.12)。
1.2.3 标准规范
(1)《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 (2)《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 (3)《矿山安全标志》(GB14161-2008);
(4)《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2-2010); (5)《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2008); (6)《作业场所空气粉尘测定办法》(GB5748-1985);
- 5 -
XXXXXXXX地下采矿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条件论证报告
(7)《电气设备安全导则》(GB4064-1983); (8)《矿山电力设计规范》(GB50070-2009); (9)《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 (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11)《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1985);
(12)《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GB/T8196-2003);
(13)《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 (14)《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 (1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6)《噪声作业分级》(LD80-1995); (17)《高处作业分级》(GB/T3608-2008);
(18)《金属非金属矿山排土场安全生产规则》(AQ2005-2005); (19)《工业企业总平布置设计规范》(GB50187-93); (20)《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 (21)《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
(22)《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AQ2013-2008); (23)《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AQ2007.1-2006); (24)《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 地下矿山实施指南》(AQ2007.2);
(2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26)《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
- 6 -
XXXXXXXX地下采矿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条件论证报告
(27)《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2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29)《工业电雷管》(GB 8031-87); (30)《安全色》(GB2893-2008);
(31)《安全标志及使用导则》(GB2894-2008); (32)《用电安全导则》(GB/T13869-1992);
(33)《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监测监控系统建设规范》(AQ2031-2011); (34)《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人员定位系统建设规范》(AQ2032-2011); (35)《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紧急避险系统建设规范》(AQ2033-2011); (36)《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压风自救系统建设规范》(AQ2034-2011); (37)《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供水施救系统建设规范》(AQ2035-2011); (38)《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信联络系统建设规范》(AQ2036-2011)。 1.2.4技术资料
(1)《XXXXXXXX矿产开发公司XXXXXXXX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河南鸿原矿业咨询有限公司,2005年05月);
(2)《河南省XXXXXXXX矿业有限责任公司XXXXXXXX2009年资源储量动态检测报告》(XXXXXXXX地质勘查研究所,2009年12月);
(3)《河南省XXXXXXXX矿业有限责任公司XXXXXXXX2010年资源储量动态检测报告》(XXXXXXXX地质勘查研究所,2010年12月);
(4)采矿许可证(证号:C4100002009053120019164); (5)营业执照(注册号:411224100000895); (6)《河南省国土资源厅采矿权转让审批通知书》。
- 7 -
XXXXXXXX地下采矿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条件论证报告
第二章 建设项目概况
2.1 建设单位概况
XXXXXXXX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在XXXXXXXXXXXXXXXX乡XXXXXXXX,营业执照注册号:411224100000895,有效期自2006年06月28日至2014年06月26日。企业性质为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法人代表:XXXXXXXX,注册资金100万元。
XXXXXXXX成立于2005年7月,原属于XXXXXXXX矿产开发公司。该公司于2005年05月委托河南鸿原矿业咨询有限公司编制了《XXXXXXXX矿产开发公司XXXXXXXX资源开发利用方案》。2009年5月采矿权人进行了变更,即由XXXXXXXX矿业开发公司转让为XXXXXXXX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于2009年05月06日取得了采矿许可证,其采矿许可证编号为:C4100002009053120019164,有效期自2009年05月至2014年06月,生产规模为1.5万t/a,开采标高+850m~+700m,矿区面积0.0547km2。
2.2 矿区位置及周边环境
XXXXXXXX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XXXXXXXX城XXXXXXXX乡XXXXXXXX。矿区位于XXXXXXXX城西南,距离XXXXXXXX城直线距离15km,行政区划隶属XXXXXXXXXXXXXXXX乡管辖。经过XXXXXXXX城的209国道是纵贯全县的主干公路。自XXXXXXXX城沿209国道北行至川口,与310国道连接;沿209国道南行至小河口,过洛河,沿小XXXXXXXX边的乡间公路至XXXXXXXX铁铜矿区,运程30km。总之,矿区交通方便。
- 8 -
XXXXXXXX地下采矿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条件论证报告
XXXXXXXX距矿区南边界250m,小XXXXXXXX位于矿区南侧1.0km,XXXXXXXX内水质较好,可供农田灌溉。矿区东、西、北侧均为山坡,植被不完全发育。区内及周边无文物古迹、无自然保护区,不在禁止、限制开采矿产之内。
矿区西与XXXXXXXXXXXXXXXX小沙梁铜矿相连接,北与XXXXXXXX公司XXXXXXXX铁矿相邻,等。
有通讯线和从磨口乡35kV变电站引至矿区的高压线已架设,总配电室设在矿部,供电、通讯条件能得到保障。
矿区共由4个拐点圈定而成,各拐点的坐标见表2.1。
表2.1 矿区拐点坐标
点号 1 2 3 4 54坐标 X坐标 3764993.00 3764875.00 3765086.00 3765204.00 Y坐标 37489474.00 37489658.00 37489792.00 37489606.00 X坐标 3764941.953 3764823.953 3765034.953 3765152.953 80坐标 Y坐标 37489405.520 37489589.520 37489723.520 37489537.520 2.3 自然环境概况
矿区地处东秦岭伏牛山区,最高标高1072m,最低位于小XXXXXXXX,标高696m,高差376m,属于切割强烈的中山区。
河流:区内主要河流为小XXXXXXXX,属黄河水系洛河支流。小XXXXXXXX自北而南流经矿区中部,水量随季节变化较大,最大洪水量46m3/s,最小流量0.23m3/s,一般0.3m3/s,昼夜水量2万m3。水质为重碳酸钙镁型水,水质良好,具中等沉淀物,不起泡,半腐蚀性,可供工业及生活用水。
气候: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温差较大,一般气温35℃~38℃,最高达
- 9 -
XXXXXXXX地下采矿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条件论证报告
42.1℃,最低温度-17.6℃;年降水量447.7~986.4mm,平均626.6mm,多集中于7~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49%),日最大降水量为76.6mm。11月中旬开始降雪,次年二月解冻,冻结深度27cm。
区内以农业为主,地方工业不发达,农业以玉米、小麦、豆类为主,工业主要是中、小型矿业,除本区铁、铜矿之外,还有曲里铁矿,夜长坪钨钼矿、杨家湾铁铅锌矿、银家沟硫铁矿、后瑶峪铅锌矿等。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和《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本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抗震设防烈度为Ⅵ度。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附近无污染源,地表水、地下水水质基本良好。区内煤炭由外地调运,工业用电由丹江口供应,电力充足,可满足矿山生产、生活用电,矿区能源充足。
2.4 地质概况 2.4.1 矿区地质概述 1、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为亚界蓟县道口群巡检司组(Pt2x),自上而下为龙家园组(Pt2l)、巡检司组(Pt2x)和杜关组(Pt2d)。
龙家园组(Pt2l):可分为上、中、下三段,矿区西北角仅出露上段地层。
下段(Pt2l1):燧石条纹白云岩,夹数层10~90cm的鲕状白云岩,鲕似鱼子状。层内见大型波状叠层石及假蓟县叠层石。层厚120m。
中段(Pt2l2):厚层白云岩,燧石含量很少,呈条纹状,发育轻微的岩溶现象,地表呈石芽状,为质量较好地白云石矿体。本层见包心菜叠层石。
- 10 -
XXXXXXXX地下采矿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条件论证报告
层厚122m。
上段(Pt2l3):燧石条带白云岩,浅青灰色,细粒。本层底产圆形叠层石,同心圆状,内凹陷深2~5cm,密集层生。另外产棒状叠层石(聚环叠层石)。层厚156m。
巡检司组(Pt2x)主要分布在矿区北部,分三段,自下而上: 下段(Pt2x1):泥质大理岩夹千枚岩,底部为含砾白云岩,燧石呈角砾状;上部为黄褐色千枚岩,见黄铁矿星点;顶部过渡为泥质大理岩夹千枚岩、燧石条纹泥质白云岩。厚32m,与下伏地层龙家园组(Pt2l)为假整合接触。
中段(Pt2x2):燧石条带白云岩,燧石条带一般宽5~10cm,最宽达30~40cm,不太连续。厚450~500m。本层为北、西矿带接触交代的主要围岩。
上段((Pt2x3):厚层白云岩,燧石含量较少,呈大团块或不连续的燧石层。厚50~60m。
杜关组(Pt2d),零星分布于矿区东南部,可分为上、中、下三段,自上而下分别为:
上段顶部(Pt2d32):厚层白云岩。岩石呈灰黑色,普遍有方解石细脉,底部夹石英砂岩,厚2~3m,连续性较好。白云岩中普遍含泥质,沿走向相变较大。产蓟县叠层石(?)及瓦兰勿洞叠层石(?)。
上段底部(Pt2d31):钙质千枚岩与薄层石英砂岩互层。岩石呈灰白色,钙质千枚岩局部含碳质,在断层附近碳质尤为富集。薄层石英砂岩一般厚3~10cm,最厚达1m,局部变质程度较高为石英岩。本层为F3断层切割,出露厚度60~70m。
- 11 -
XXXXXXXX地下采矿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条件论证报告
中段顶部(Pt2d22):厚层白云岩。仅残留于XXXXXXXX向斜的轴部。 中段底部(Pt2d21):黄褐色钙质、泥质千枚岩夹薄层白云岩。分布于XXXXXXXX向斜轴部,厚30m。
下段(Pt2d1):燧石团块白云岩夹千枚岩透镜体。白云岩泥质含量较高且相变甚大,局部地段明显含砂、砾,其中夹薄层状白云岩。底部以不连续的千枚岩透镜体与下伏巡检司组中段顶部(Pt2d22)相分开,为整合接触。岩层厚160~180m。为南矿带接触交代的主要对象。
2、矿区构造 (1)近东西向构造:
XXXXXXXX向斜横贯矿区中部。轴向近东西,核部出露杜关组,两翼为巡检司组。南翼较陡,比翼较缓。核部次级褶曲发育。
矿区近东西向断层发育。主要有6条,特征相似。断层眼神较长,均穿越矿区。倾向为北北东,倾角较陡。多有花岗岩脉断续填充。两侧岩石具有强烈的挤压现象。
(2)北北东向构造:
均为断裂,呈15°~25°方向延伸,密集发育与花岗斑岩体南北两侧围岩中,岩体中分布较少。断裂规模较小,延伸数十米至百余米。断面西倾,倾角75°左右。
3、岩浆岩
矿区岩浆活动发育,有酸性岩浆岩体,同位素年龄测定为172Ma。岩体地表出露似一头东尾西的鱼形,长2km,沿北北东向最大宽度0.7km,面积1.05km2,勘探工程揭示,600m标高以上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内倾,
- 12 -
XXXXXXXX地下采矿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条件论证报告
呈喇叭形,600m标高以下接触带陡立呈直立筒状,其东西端并发主逆时针扭动。
岩体明显分成两个相,内部相为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边缘相为钾长花岗斑岩。它们在地形和岩石外貌上均存在着明显差异。
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灰—深灰色,微粒—显微花岗结构,主要矿物石英含量23.6%,钾长石34.7%,斜长石31.1%。斑晶含量38~50%,由钾长石及斜长石、石英、黑云母、角闪石等组成,前者构成1~4cm的巨斑。后者一般2~6mm。斜长石由中心至边缘,由中长石(An=38)递变为钠长石(An=6)基质:中心粒径0.05~0.15mm,边部0.01mm左右。岩石为微粒—显微花岗结构。
由于岩体暗色矿物有一定含量,斑晶与基质大小悬殊,膨胀收缩系数不一致,易于风化破碎,因此风化后呈负地形。
岩体自中心向边部,石英、钾长石含量逐渐增加,过渡为钾长花岗斑岩。
钾长花岗斑岩:浅肉红色和显微花岗结构—霏细结构,矿物含量石英为32.4%,钾长石55.7%,斜长石3%。斑晶含量10%~35%,以正长石和石英为主,少见斜长石和黑云母,斑晶粒径1~3mm,其中正长石呈半自形,石英融蚀呈球粒状,为高温变体β石英。基质由钾长石和石英组成,粒径0.01~0.05mm,副矿物以锆石、金红石为主。
钾长花岗斑岩环绕中心相二长花岗斑岩分布,普遍遭受后期钾化及硅化。其岩相边部石英常呈晶屑状并见白云岩,千枚岩的俘虏体。由于钾化及硅化的叠加,它在地貌上呈正地形,与中心相界限分明。
- 13 -
XXXXXXXX地下采矿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条件论证报告
本岩体最显著的特点是由中心相至边缘相酸度—碱度均逐渐明显增高,出现了典型的硅、钾外壳。这种酸、碱度的增高与岩浆的演化关系密切,同时又由于钾长石化及硅化的叠加,钾长石化的叠加,便是岩体钾质由内到外接触带大幅度增加,发生了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依次出现钾长花岗斑岩—石英正长斑岩或正长斑岩—细粒钾长石岩。而钠和钙则相应地逐渐减少。后期的硅化作用主要集中在边缘相内侧,它们常呈烟灰色石英细脉产出,使岩体的酸性边缘更加明显。
4、矿脉的围岩及围岩蚀变
矿区围岩腐蚀变强烈,形成接触交代矽卡岩带。由酸性岩浆与白云岩、大理岩接触交代成矿,具有强烈热液蚀变,类型繁多,不同蚀变叠加,分布广泛等特点。蚀变主要分布在岩体与围岩接触带周围。外接触带以镁矽卡岩化为主要蚀变,它很少超过矿体的范围。内接触带除广泛的钾化和硅化外,以不连续的钙矽卡岩分布为特征。在钙、镁矽卡岩上叠加了后期复杂的热液蚀变。
(1)镁矽卡岩化:为交代白云岩形成,矽卡岩由镁橄榄石、粒硅镁石、金云母、蛇纹石及水镁石组成。它是磁铁矿化和黄铁—黄铜矿化蚀变,以残留体形式存在于矿体中。蚀变强度由接触带向外,由强变弱。
后期叠加在镁矽卡岩之上有镁绿泥石化、白云石化、方解石化等。 (2)钙矽卡岩化:主要交代大理岩而成,主要矿物有普通辉石、透辉石、含钙铁铝榴石和方柱石,常有榍石、磷灰石、锆石、褐帘石等副矿物残留,其中钙铁铝榴石矽卡岩常出现于外接触带,呈断续分布,组成矿体顶板和夹层。
- 14 -
XXXXXXXX地下采矿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条件论证报告
钙矽卡岩化后期叠加磁铁矿和黄铁矿、黄铜矿矿化,但矿化弱,仅有小矿体。
钙矽卡岩化晚期叠加斜长石、钾长石化,其次有透闪—阳起石化、铁叶绿泥石化和黑云母化、铁叶绿泥石化等。
(3)金云母化及云母化:金云母作为镁矽卡岩的重要组成矿物,沿镁橄榄石及粒硅镁石的粒间交代,金云母化和其蚀变形成的镁叶绿泥石化是交代镁矽卡岩形成磁铁矿的特征矿物之一。
黑云母发育于岩体及钙矽卡岩中,发育于普通辉石矽卡岩中的黑云母片经常粗达数毫米,成为良好的找矿标志。
金云母化及云母化后期叠加于黑云母化之上的主要是长石化、硅化及镁叶绿泥石化。
XXXXXXXX矿区主要矿产为铁矿、铜矿、硫铁矿,产于花岗斑岩与白云岩接触带上。铜矿除产于接触带上,在矿区北东部岩体内侧形成斑岩型氧化铜矿,是目前本矿山开采的主要对象。
2.4.2 矿床地质特征 1、矿体特征
矿区内矿体埋深约0~140m,赋存标高+850~+700m;矿体规模为:220m,宽65m。矿体走向302°,倾角为31°~85°。
矿体产于钾长花岗斑岩体北侧和燧石条带白云岩接触带上,总长约900m,走向302°,中段向北东突出,略呈弧型,倾向南西,向岩体倾斜,倾角上缓下陡,平均80~85°。斑岩铜矿以58勘探线无矿地段位界将矿带分割成东西两端。矿山位于西段54-1线间。西段矿体长410m,东段矿体
- 15 -
XXXXXXXX地下采矿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条件论证报告
长100m,厚度20-85m,含矿系数0.89。矿体走向302°,微向北倾,倾角陡,平行北矿带(间距90m)产出。呈不连续板状体,延伸80-100m。地表有20-30m风化淋无矿壳,矿体分布于海拔标高750m以上。本矿脉主要有Ⅰ号斑岩铜矿体和Ⅱ号斑岩铜矿体。
表2.2 斑岩铜矿体矿体基本特征一览表
矿体 编号 Ⅰ Ⅱ 矿石类型 铜矿石 铜矿石 矿体形态 似层状 似层状 透镜状 延伸长度矿体厚度(m) 平均品埋深(m) 矿体结构 赋存标高(m) (m) 极值 平均 位(%)100 95 0~140 20~70 单层 多层 850~730 805~700 6.54~12.44 7.32 2.91~8.91 8.75 1.03 0.75 Ⅰ号铜矿体位于53-2勘探线之间,走向长340m,倾向延深80m左右,矿体厚度6.54~12.44m,平均厚度7.32m,厚度变化系数89%;Cu品位0.58~1.64%,平均品位1.03%,品位变化系数62.80%;赋存标高850~730m,延伸长度100m,走向长度370m,埋深0~60m;估算铜资源储量矿石量19.9万t,金属量1949.0t,其中铜矿石量(111b)11.3万t,金属量1150.0t,铜矿石量(333)8.6万t,金属量799.0t。
Ⅱ号铜矿体位于54-2勘探线之间,走向长310m左右,倾向延深90m左右,矿体厚度2.91~8.91m,平均厚度8.75m,厚度变化系数93%;Cu品位0.61~0.92%,平均品位0.75%,品位变化系数66.30%; 赋存标高700~805m、埋深20~70m;估算资源储量矿石量19.7万 t,消耗铜矿石量(111b)2.3万t,金属量220.8t,铜矿石量(122b)7.4万t,金属量743.3t,铜矿石量(333)10.0万t,金属量1057.4t。
2、矿石特征
矿体受后期氧化次生富集,在垂直上具有明显带型。上不氧化矿石占56%,氧化率平均64%:中部混合矿石占44%,氧化率平均18%:下不原
- 16 -
XXXXXXXX地下采矿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条件论证报告
生硫化物带不发育。
(1)氧化矿石
主要金属矿物为褐铁矿、蓝铜矿、孔雀石、磁黄铁矿、黄铁矿及少量黄铜矿,脉石矿物为石英、钾长石、斜长石及少量白云母、绿泥石等。蓝铜矿、孔雀石多呈微细小团块及薄膜状,常与褐铁矿共生。褐铁矿〔Fe3O4(OH)6〕:铁含量占50~60%,主要分布于褐铁矿矿石中,呈胶状或粒径0.02~0.5mm的微粒状集合体,与石英、玉髓及高岭石混杂组成胶状、块状褐铁矿石,少数呈细脉、网状交代磁铁矿石。在褐铁矿裂隙或边缘或空洞中,有放射状针铁矿、水针铁矿构成脉状或球粒集合体。局部地段褐铁矿有保留残余体。蓝铜矿(Cu3〔CO3〕2(OH)2):多呈薄膜状及致密小团块状分布,常与孔雀石共生。磁铁矿(Fe3O4):铁含量占55~80%,自形—半自形粒状为主,粒径0.2~0.8mm,个别达2.4mm,常呈密集浸染于粒硅镁石矽卡岩及白云岩化大理岩中,或与粒硅镁石、白云石相间呈条带状产出,但不发育。另一种磁铁矿与早期自形—半自形黄铁矿晶粒呈镶嵌结构产出,往往同时碎裂,被后期脉石充填。晚期磁铁矿呈细粒或细脉交代黄铁矿和黄铜矿。黄铁矿(FeS):主要原生金属矿物为黄铁矿、菱铁矿、磁铁矿及次生矿物褐铁矿;次要金属矿物有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白云石、铁白云石、方解石、钾长石、绢云母、高岭石等。脉石矿物为白云石、菱铁矿、方解石、石英等。早期以自形—半自形粒晶与磁铁矿共生,主要呈脉状、浸染状,粒径0.2~2mm,形成黄铁矿矿脉,磁铁矿常以残留体形式被包于黄铁矿中。晚期黄铁矿结晶程度差,呈它形细粒和细脉状,粒径0.02~0.2mm,穿于磁铁矿中,不太发育。
- 17 -
XXXXXXXX地下采矿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条件论证报告
(2)混合矿石
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辉铜矿、孔雀石、蓝铜矿及少量黄铜矿、斑铜矿、褐铁矿、辉钼矿等。矿石矿物以石英、钾长石为主,次有斜长石、锆石、金红石。辉铜矿占全铜的80%,呈薄膜状附于黄铁矿表面或交代黄铁矿、黄铜矿,少量呈细脉状或侵染状分布。辉铜矿(Cu2S):呈薄膜状附于黄铁矿表面,或交代黄铁矿、黄铜矿,少数呈细脉状或浸染状分布。石英:主要为宽3~10cm燧石条带残留体,其次以石英颗粒充填于空洞间,或呈胶状—玉髓与褐铁矿紧密堆积。
3、矿体(层)围岩和夹石特征
铁和硫铁矿体围岩主要有两种,白云岩和二长花岗斑岩、钾长花岗斑岩,局部有同生角砾状白云岩,围岩与矿体界线基本清晰,但围岩受褐铁矿和赤铁矿污染,呈暗红色,含铁很低。
底板以白云岩为主,灰色、褐灰色或退色呈白色,显微花岗変晶结构,块状构造。组成矿物主要为白云岩,其次为方解石,与原生矿是接触处常有明显的镁矽卡岩化,一般含铁5~15%,底板与矿体呈突变接触。
顶板以钾花岗斑岩为主。岩石一般由于硅化、钾化而较为坚硬,但靠近矿体则发生蚀变,以矽卡岩化、绢云母化、高岭土化及碳酸盐化为主,黄铁矿化亦较普遍,与矿体呈突变接触,一般不含矿,仅南矿带原生矿石顶板矽卡岩往往含铜0.05~0.15%。
矿体夹石以花岗斑岩为主,部分为白云岩,岩石也受到赤铁矿、褐铁矿污染,呈暗红色。
铜矿体顶、底板围岩主要为花岗斑岩。
- 18 -
XXXXXXXX地下采矿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条件论证报告
2.4.3 水文地质概况
矿内最低侵蚀基准面(小XXXXXXXX)标高700m,北矿带地下水位标高为636m,而斑岩铜矿体赋存于700m标高以上,地表水、地下水对矿床开采不会构成影响。
花岗斑岩富水性弱,虽裂隙发育,坑道内也只在雨季沿隙有滴水现象,水文地质条件稳定,属简单类型。
2.4.4 工程地质概况
矿带的围岩不同,顶板为钾长花岗斑岩,底板为白云岩。
岩石致密块状,主要成份为石英34%,钾长石56%,无暗色矿物。岩石普遍黄铁矿化和粘土岩化,黄铁矿氧化成褐铁矿或流失成空洞,粘土岩化蚀变强者性软,遇水膨胀,强度低,尤其是岩石具蒙脱石化,岩石极疏松,一碰即碎。
在700m标高以上,与矿层接触附近,有一层厚1.10m ~29.80m的质软破碎带,此带内钾长花岗斑岩普遍具强粘土岩化,岩心破碎,强度低。
致密块状花岗斑岩,抗压强度1128kg/cm2~1523kg/cm2,具弱蚀变者抗压强度248kg/cm2~503kg/cm2。
矿层底板在接触带附近岩石受构造影响,较破碎,抗压强度443kg/cm2~703kg/cm2,局部地段矿层底板为花岗斑岩,浅部不稳定。
在700m附近,矿层底板有4条破碎带,宽3.2m~26.4m,影响开采稳定性。
区域地壳较稳定,矿区工程地质条件简单。未来矿山开采引起地表沉降和塌陷的可能性不大,但易引起崩塌现象发生,矿石、废石有害组分解
- 19 -
XXXXXXXX地下采矿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条件论证报告
离可能对地表水、地下水造成污染,矿石、废石的堆放可能会引发滑坡塌方和泥石流,矿区工程地质条件中等。矿区地质环境质量中等(第二类)。
总之,700m以上岩石较破碎,且粘土岩化强烈,岩层稳定性相对较差,而深部矿层顶、底板和矿层较坚硬,稳定性较好,工程技术条件属中等偏复杂。为确保安全生产,坑口一般要搞好支护,对坑内构造破碎带或岩脉穿插部位要加强工程地质观测,必要时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
2.5 建设项目概况 2.5.1 建设项目概述
XXXXXXXX成立于2005年7月,原属于XXXXXXXX矿产开发公司。该公司于2005年05月委托XXXXXXXXXX咨询有限公司编制了《XXXXXXXX矿产开发公司XXXXXXXX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公司于2009年05月06日取得了采矿许可证,其采矿许可证编号为:C4100002009053120019164,有效期自2009年05月至2014年06月,生产规模为1.5万t/a,开采标高+850m~+700m,矿区面积0.0547km2。
2.5.2 矿区现状
该矿区属低山地区,没有集中的工业广场,PD740硐口距XXXXXXXX公路约140m,硐口西南侧有几间简易的办公生活用房。评价组人员现场勘查时该矿山处于停产状态,现场配有值班人员。PD740硐口的东侧有一间空压机房,机房东侧有一户村民居住,西南侧40m为矿石料场,南侧30m处为值班室和宿舍,北侧约25m处为山坡坡脚。从PD740平硐内有直接通往料场的铁路,道轨规格为12kg/m,轨距为600mm,采用0.75m3的侧翻矿车运输。料场地面至翻料台轨面的高度为12m。平硐西南侧有一台型号为
- 20 -
XXXXXXXX地下采矿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条件论证报告
S9-160/10的变压器。由XXXXXXXX通往PD740硐口的道路已经到达矿山运输道路标准。
从XXXXXXXX有一条简易的道路通至PD780硐口,在PD780硐口南侧20m处有一值班室,东南侧40m处有一办公室。PD780硐口后上方有一挡土墙防止山坡滑坡,挡土墙高5.5m,长35m。PD780仅作为通风井和另一个安全出口。该矿两硐口之间有简易矿区道路相通。对通往PD780的矿山道路进行局部整修,达到矿山三级运输道路标准,满足运输要求。
2.5.1 开采现状
该矿山现有2个平硐,编号分别为PD740、PD780。两硐口之间的水平距离为265m。PD740硐口位于矿区西南边界外,硐口标高740.012m,规格为2.0m×2.0m,沿北东方向掘进,掘进到240m处见到矿线,此处有一规格为2.0m×2.0m、高18m的溜矿井与758m中段相通。(758m中段现属采空区,各个入口处已用栅栏封堵,同时也对溜矿井进行了封堵)。在距硐口250m( K6点处)巷道右侧向里5m有一规格为1.5m×1.5m、角度为35°的斜巷与上水平(758m中段)相连通,斜巷内布置有行人斜梯,通往758m中段。在K13点巷道右侧向里5m处有一规格为1.5m×1.5m、角度为50°的斜巷与800m中段相连通,斜巷内布置有行人斜梯,通往758m中段。在平硐尽头K20点有一规格为2.0m×2.0m、角度为 63°的端部回风天井与780m中段相连通,斜长约60m,回风天井内布置有行人斜梯,通往PD780。平硐内通讯线路布置齐全,照明设施布置完善。
PD780硐口位于矿区东南部,硐口标高为778.307m,断面尺寸为2.2m×2.2m沿北东方向掘进。回风天井与PD780贯通处距硐口约200m。平
- 21 -
XXXXXXXX地下采矿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条件论证报告
硐再向里为采空区,入口处已用栅栏封堵。
- 22 -
XXXXXXXX地下采矿工程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 第七章 评价结论
第三章 安全生产条件论证
3.1 建设项目内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等法律法规标准,结合该矿现状,运用系统安全工程分析方法,对该工程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在该工程建设以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冒顶片帮、中毒和窒息、冒顶、放炮、火药爆炸、坍塌、透水、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触电(含雷击)、火灾、容器爆炸、其他伤害等;有害因素主要有:噪声、振动、粉尘以及自然灾害。
3.1.1 内在危险因素及其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1、火药爆炸
爆破器材装卸、储存、发放、加工的一些环节不按照安全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爆破器材质量不合格或未按规定进行及时的检验和销毁等,都可能引起炸药爆炸事故,发生爆炸事故的常见原因有:
(1)爆破器材存储点未按规范设计; (2)爆破器材未按规范、标准储存;
(3)保管员或爆破人员没有穿抗静电衣服,导致静电引爆雷管,发生意外爆炸;
(4)爆破器材未按规范、标准装运;
(5)爆破人员违章作业,或由非爆破人员进行爆破作业;
(6)企业没有建立或虽然建立但并不严格执行爆破器材的领、退制度; (7)地面爆破器材存放点未装设避雷装置;
- 23 -
XXXXXXXX地下采矿工程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 第七章 评价结论
(8)在爆破器材存放点内装设电气开关; (9)炸药、雷管混存混放混运。 2、放炮
该矿山在建设、开采过程中,爆破作业的设计和组织、炮孔装药、炮孔堵塞、起爆作业、盲残炮处理、爆破安全距离确定等某些环节不符合安全规程要求,都可能引起爆破伤害事故。发生爆破伤害事故的常见原因有:
(1)使用爆破器材人员未经安全培训取得资格证,不了解爆破器材的特性及操作规程产生误操作或使用不当导致事故。
(2)早爆:早爆是雷管或装药在预定起爆时刻之前发生的意外爆炸。引起早爆的原因:雷管受到意外冲击、存在杂散电流等。
(3)迟爆:指爆破网路在规定起爆时间以后又突然起爆,在人员进入时发生较大危险。
(4)没有依规程作业,在残眼上打孔;拒爆处理不当等;未按规定等待时间进入作业面。
(5)爆破安全距离不满足要求或装药过多导致飞石伤人。
(6)爆破时未按规定设立安全警戒、安全标志及信号,人员误入危险区。
(7)作业面距离较近时不统一放炮时间或放炮时互不通信息,作业人员未能安全躲避。装岩作业前,未检查有无残炮、盲炮和爆堆中有无残留的炸药、雷管。
(8)剩余或未使用的爆破器材乱存乱放不及时退回,造成丢失或保管不当引发事故。
- 24 -
XXXXXXXX地下采矿工程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 第七章 评价结论
3、冒顶、片帮
主要存在于井下巷道施工、采、掘过程中。因矿、岩局部稳定性差,断裂较为发育,掘进过程中的开挖造成矿岩赋存条件的变化,矿、岩体周边暴露于空气中,在爆破震荡松动、岩层水蚀、风化等因素的作用下,使矿、岩体产生应力不平衡,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冒顶、片帮等危及作业人员生命安全和设备财产安全。
受矿岩物理力学性质或者地质构造、采矿方法、爆破影响,地下矿山在开采过程中,有发生重力型、构造应力型、中间型岩爆可能,造成冒顶片帮事故发生。该矿围岩有发生强冲击地压的可能,特别是在开采中后期,由于采空区范围扩展及空区面积扩大,可能出现大规模、大范围的地压显现,造成冒顶片帮事故发生。
该建设项目上部存在采空区和废弃坑道,矿山一定要对其进行密闭处理,防治采空区塌落对下部正常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4、物体打击
主要是指立体交叉作业时无安全防护措施、作业顺序和作业位置不合理,巷道支护不牢固、安全管理不善、安全教育不足、思想麻痹、作业精力不集中、违章作业等,造成设备(物体、工具)、岩(矿)石从高处坠落,击中人体和设备造成伤害。物体打击主要存在于矿山建设与生产期间。
5、触电(含雷击)
矿山生产系统中使用的用电设备,如电动机、配电线路、电热设备、开关、熔断器、插销座、照明灯具等均有可能引起触电伤人及引发火灾。触电伤害的主要因素为电气线路、电气设备在设计安装上存在缺陷,或在
- 25 -
XXXXXXXX地下采矿工程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 第七章 评价结论
运行中缺乏必要的检修、维护;没有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或安全技术措施失效;电器设备运行管理不当,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非专业电工或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的操作失误或违章作业等。由于矿山在建设与生产期间使用大量的电气设备,因此在建设与生产期间均有发生触电事故的可能。在有雷击的地方因无避雷设施或避雷设施失效引发人身和设备安全事故。
6、火灾
主要包括雷电火灾、电器火灾、爆炸火灾、可燃物木支架火灾、柴油发电机使用的柴油及其他失火引起的火灾。在井下火灾发生时,如果主扇不能根据需要及时实现反风或消防设施不完善、消防器材不足,风流紊乱,将造成严重后果。由于矿山在建设与生产期间使用大量的电气设备,因此在建设与生产期间均有发生火灾事故的可能。
7、车辆伤害
在各类运输设备上可能发生的伤害。对工人进行必要的运输安全知识培训,保证设备安全防护装置的有效性,运输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等是控制这类事故所必要的。
8、中毒和窒息
在基建与采矿期间的井下爆破和意外的火药爆炸及井下火灾均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当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过高,通风不良时会造成作业人员中毒、窒息死亡。基建时主要表现在井下长独头巷道、溜井、电耙硐室、天井掘进时,由于通风系统不完整或通风设施、设备出现故障而造成的炮烟中毒。空压机储罐集油不及时清理,冷却系统失效时,罐内温度过高,引起罐内火灾,废气排入井下,也会导致中毒、窒息事故发生。
- 26 -
XXXXXXXX地下采矿工程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 第七章 评价结论
9、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是矿山开采中最常见的伤害之一。矿山的各种机械设备都有可能造成伤害。这些机械设备包括电机、凿岩机、空气压缩机、主(局)扇、矿车等。这些设备在运转、装卸搬运、检修过程中都有可能造成碾、碰、压、撞、倾覆、气绳与钢丝绳回摔等人身伤害和设备事故。机械伤害主要存在于基建与采矿期间。
10、高处坠落
在对回风天井、盲斜井、溜矿井施工安装作业、回采作业、卸矿、检查检修时,由于无安全防护设施或防护设施不完备或损坏、作业顺序和作业位置不合理、安全管理不善、安全教育不足、思想麻痹、作业时精力不集中、操作者失误等可能造成高处坠落伤害。
11、运输伤害
该项目采用平硐开拓和平硐+盲斜井联合开拓方案,在进行提升运输作业时,有发生提升伤害的可能,造成提升伤害的原因主要有:
1)使用非正规厂家生产的提升设备; 2)提升设备未按规定定期检验;
3)提升设备未按规定定期检查或检查未发现隐患,导致连接装置、防坠器、阻车器、制动装置、深度指示器、限速器、调绳装置、传动装置和控制设备以及各种保护装置和闭锁装置等失效;
4)提升设备操作人员缺乏相关知识、安全意识不强; 5)提升设备超载、超负荷运转或钢丝绳强度不足;
6)未设置信号系统或信号系统失灵,操作人员不清楚信号意义;
- 27 -
XXXXXXXX地下采矿工程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 第七章 评价结论
7)违章进行检修作业等。 12、坍塌
排土场下部挡墙过陡、稳定性不足或不设挡墙,汇水浸泡等,排土场都有发生坍塌的可能;工业场地和生活区的没有避开地面裂缝、沉陷等地段,工业场地建筑物也有发生坍塌的可能。
13、容器爆炸
矿山空气压缩机储气罐、工业气瓶为压力容器,在运转和使用过程中,由于不能及时将储气罐内的积存机油排出或因操作失误而引起超压或压力容器维护不良、容器本身质量及安全附件缺陷、工业(维修用的氧气、乙炔)气瓶没有遮阳措施在阳光下暴晒等原因均可能导致容器发生爆炸,这类爆炸将直接威胁到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财产安全。
14、透水
当巷道附近围岩含水丰富的地质构造或河道、水库的水通过构造断裂带进入井下时,地下涌水量会异常增大,突然与巷道或采场沟通,即发生透水事故。巷道内出现挂红、挂汗、空气突然变冷、水叫等现象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并迅速撤离现场报告矿山负责人。在汛期,连续特大暴雨有可能造成地表洪水直接淹井,或通过沿矿体裂隙或地表塌陷裂缝等渗入地下,导致井下水位上升。该建设项目上部由于存在采空区,矿山一定要严格对上部废弃坑道和采空区进行密闭,防治老硐涌水对下部生产带来危害。
15、淹溺
在井下临时水仓或地表高位水池上部检修、检查时,可能由于安全设施和管理上的缺陷,导致作业人员坠落水仓淹溺,应注意加强这方面的管
- 28 -
XXXXXXXX地下采矿工程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 第七章 评价结论
理。
16、其它伤害
工人在移动、提举、搬运、装载和存放材料、重物时发生的事故,多表现为发生挤伤、压伤、砸伤事故。产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工作方法不当、判断失误、盲目蛮干或思想不集中等。
3.1.2 内在有害因素及其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由于非煤矿山建设项目,特别是地下开采活动受作业方式、作业条件、设备、设施等条件影响,有害因素较多。根据设计方案等相关内容,依据《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结合类似采矿场的生产经验进行分析,经辨识,该矿存在以下主要有害因素:
1、粉尘危害
产生于凿岩、爆破、装卸矿(岩)作业过程中,从环境空气浓度分,以凿岩、爆破作业为最高,其中,凿岩工作中粉尘的产生是连续的而且地点分散、时间长、细尘多,难以控制;爆破工作中短时间产生大量的粉尘并伴有大量的炮烟,若无有效的通风防尘措施,不仅爆破地点空气中的粉尘含量超过国家标准,还会影响其他作业区。
氧化铜矿石粉尘中SiO2含量较高,SiO2浓度越高危害越大;粒级小于5um的呼吸性粉尘,分散度越高,对人体的危害越大,是引起尘肺病主要原因。该矿山采矿坑道岩(矿)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较高,长期接触游离状态的SiO2,可出现咳嗽、气短、胸疼、乏力等症状,甚至丧失劳动能力和死亡。长期与重金属和毒性粉尘接触,可造成慢性中毒,甚至诱发肿瘤和癌症等疾病。
- 29 -
XXXXXXXX地下采矿工程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 第七章 评价结论
2、噪声
结合该矿山实际作业方式、设备设施,噪声产生于作业的始终:凿岩、空气动力噪声、爆破瞬间、空压机工作中、矿岩(石)运输、装卸中。其中凿岩作业中产生的噪声大(90分贝以上),距人近,时间长,有害性较大;爆破产生的噪声级高,但属瞬间性,一般距人远,影响弱。噪声可引起职业性噪声耳聋或引起神经衰弱、心血管疾病及消化系统等疾病的高发,妨碍作业人员辨认各种信号,使操作人员的失误率上升,容易导致事故发生。
3、振动
结合该矿山实际作业方式以及生产过程,振动主要产生于空压机、凿岩机凿岩、爆破作业场所等。振动可直接作用于人体,也可以间接作用于人体,振动可导致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紊乱、血压升高以及各种振动病的产生。凿岩工长期使用振动工具后,可发生手与臂的触觉、痛觉及温热感觉迟钝,手部皮肤温度下降、手指发白、手臂无力、肌肉疼痛和萎缩。
经常在振源范围内作业如凿岩机、空压机房等,可引起全身振动,全身振动多为大幅度的低频振动,可引起头晕、恶心、呕吐、呼吸急促、出冷汗、下肢酸痛等症状。
振幅大又有冲击力的振动,往往造成骨、关节的脱钙、内生骨疣、变形性关节炎和无菌性骨坏死。
4、不良气候条件影响
在本矿山小区域内,不良气候条件主要有暴风雨、高温高湿、强辐射、大风、雷电、大雾、冰雹、冰冻、地震等,这些不良气候条件会使地面作业人员感到不适应,发生误操作的概率增加,导致不良后果,严重时还会
- 30 -
XXXXXXXX地下采矿工程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 第七章 评价结论
造成灼伤、中暑、雷电击伤、滑落跌伤、冻伤、路滑翻车等伤害。
3.2 地质条件对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的影响 1、矿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分析
矿区地处东秦岭伏牛山区,最高标高1072m,最低位于小XXXXXXXX,标高696m,高差376m,属于切割强烈的中山区。
矿山开采为地采,区域地壳较稳定,矿区工程地质条件简单。未来矿山开采引起地表沉降和塌陷的可能性不大,但易引起崩塌现象发生,矿石、废石有害组分解离可能对地表水、地下水造成污染,矿石、废石的堆放可能会引发滑坡塌方和泥石流,矿区工程地质条件中等。上部岩石较破碎,且粘土岩化强烈,岩层稳定性相对较差,而深部矿层顶、底板和矿层较坚硬,稳定性较好,工程技术条件属中等偏复杂。为确保安全生产,硐口一般要搞好支护,对坑内构造破碎带或岩脉穿插部位要加强工程地质观测,必要时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
矿山设有专用的排土场,排土场位于朱家沟境内,该沟上游汇水面积小,其排土场设计的位置合理,排土场设计有较为完整的安全设施(挡土场和渗水管)。可有效地预防排土场的垮塌而发生泥石流事故。
另外,据矿区以往资料查询,截止目前为止,矿区内尚未发生过大的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
因此,矿山在今后开采中只要所有的防范措施得当,其发生较大的地质灾害性事故几率很小。
2、地表水系和地下水赋存状况、地貌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矿内最低侵蚀基准面(小XXXXXXXX)标高700m,北矿带地下水位
- 31 -
XXXXXXXX地下采矿工程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 第七章 评价结论
标高为636m,而斑岩铜矿体赋存于700m标高以上,地表水、地下水对矿床开采不会构成影响。
花岗斑岩富水性弱,虽裂隙发育,坑道内也只在雨季沿隙有滴水现象,水文地质条件稳定,属简单类型。
综上所述,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属于简单类型。 矿区基岩多在山顶和沟壁裸露,无岩溶。 地表水系欠发育,地表水对矿体开采无影响。
但雨季暴雨期间,矿山要加强对矿区防洪、排水设施的安全检查,并加强对露采和井下排水日常排水工作,以预防和减少预计暴雨给矿山开采带来的危害。
根据井下的涌水量情况,矿山设计井下的排水设备和能力足以满足各系统的正常排水需要。但随着开采的逐步推荐,井下的涌水量在增加,因此,矿山应不断收集矿井的水文地质资料,及时增加排水设施。
9.6.3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对开采安全的影响 1、水文地质条件对开采安全的影响
矿山开采有露采和地采两种开采方式,但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露采的涌水严格受大气降水的影响,经计算,矿山雨季凹陷露采坑的最大涌水量为1728m3/d;雨季地采中矿井最大的涌水量为800m3/d。
以上可以看出,矿山开采不属于大水矿井,其露采坑和井下排水均设计安装了足够的排水设备,只要保障排水设施正常运转,可有效防止矿井水淹的事故发生。
2、工程地质条件对开采安全的影响
矿区直接围岩为矽卡岩,其抗压强度为26.35~78.63MPa,普氏坚固性
- 32 -
XXXXXXXX地下采矿工程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 第七章 评价结论
系数f=3~6,为半坚硬岩石,稳定性一般。另外,矿区内破碎带较宽,坚固性及稳定性均很差,当坑道揭露到断层带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注意加固和支护。
矿区工程地质条件属于较复杂型。
随着开采工作的深入,矿山将根据掘进和回采的围岩和矿体的稳固情况,选用不同的支护方式对掘进的巷道有效地进行支护。通常情况下矿山的工程地质对开采无多大的影响,工程地质情况的好坏只是影响工程施工的进度和成本。平时生产过程中应加强对现场的日常检查,如发现不良工程地质问题要及时采取相关的支护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该矿山开采过程中引起的地质灾害主要有: 1、崩塌
该矿矿床岩石坚硬,结构致密,裂隙不发育。矿体及围岩稳定性良好,无软弱夹层,工程地质条件简单。矿山开采引发地面崩塌的可能性较小。在设计中已按照规范要求,圈定了地表陷落范围,主要硐口及工业场地均布置在陷落区之外,矿山在生产过程中,应按照设计要求标定地面陷落区范围,制定禁止人员进入陷落区的措施,按照设计要求布置工程,在标定的陷落区边界设立警示标志,周围设置排水沟,防止地表洪水进入陷落区。加强地表岩体移动的日常监测,以及井下巷道的观测,应加强巡视监控,发现隐患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通过企业加强管理,可有效预防地面崩
- 33 -
XXXXXXXX地下采矿工程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 第七章 评价结论
塌所造成的危害。
2、滑坡
本矿床层位稳定。断裂构造不发育,在开采中采用封闭隔离的方法处理空区,可有效控制地压活动,地面发生滑坡的可能性不大。
3、泥石流
该矿排土场规模较小,废石主要产生于井巷掘进中,生产中的废石还要砌筑隔离空区及人工矿柱,掘进废石量有限,部分用作修路,排土场堆放废石量较小,在生产中,按照规范要求合理堆放,为保证废石场安全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减少水土流失。采取截水沟、挡土墙综合防护方案。在废石场周围开挖排水沟,进行截流和排洪,避免地表水进入废石场内浸泡、冲刷边坡,掏挖坡角;在废石场底部设置盲沟,将水引出废石场外;在排土场坡脚设置挡土墙等措施。
3.3 对矿山安全状况及周边安全环境影响的总体评价
本设计项目为地下开采建设项目,工程涉及到地下和露天开采。对外部安全环境来说,地采主要为地采引起的地表塌陷等危险因素。但地采得危险因素通过设计采取的有关措施加以控制,加上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是可以得到控制的,危险程度能够达到可接受范围。
从内部安全环境来说,矿山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集中在井下生产的各个环节当中,所发生的危害有冒顶片帮、透水、高处坠落、放炮、火药爆炸、机械伤害、车辆伤害、物体打击、火灾、中毒和窒息、触电、泥石流、边坡坍塌与滑坡、粉尘、噪声、振动等。对这些危险、有害因素的控制,可在设计环节中加以控制和预防,但不能达到彻底地消除。因此,需
- 34 -
XXXXXXXX地下采矿工程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 第七章 评价结论
要在今后生产过程中,通过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来实现矿山的安全生产。
3.4采矿方法论证
随着回采工作面的推进,逐步用充填材料充填采空区的采矿方法称为充填采矿法,充填采矿法属人工支护采矿法。在矿房或矿块中,随着回采工作面的推进,向采空区送入充填材料,以进行地压管理、控制围岩崩落和地表移动,并在形成的充填体上或在其保护下进行回采。本法适用于开采围岩不稳固的高品位、稀缺、贵重矿石的矿体;地表不允许陷落,开采条件复杂,如水体、铁路干线、主要建筑物下面的矿体和有自燃火灾危险的矿体等;也是深部开采时控制地压的有效措施。充填法的优点是适应性强,矿石回采率高,贫化率低,作业较安全,能利用工业废料,保护地表等;缺点是工艺复杂,成本高,劳动生产率和矿块生产能力都较低。
根据所用充填材料和输送方式不同,充填采矿法可分三组:①干式充填法,充填材料为专用露天采石场采出的碎石、露天矿剥离或地下矿采掘的废石等。经破碎,用机械、人工或风力输送至采场。②水力充填法,充填材料为砂、碎石、选厂尾砂或炉渣等。用管道借水力输送至采场。③胶结充填法,充填材料为水泥等胶凝材料和砂石、炉渣或尾砂等配制的浆状胶结物料,凝固后有一定强度,用管道借水力或机械输送至采场。干式充填法应用最早,它的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采矿成本高。至20世纪50年代,已逐渐为其他高效率采矿方法所取代。由于开采深度增加,环境保护要求严格,又急需降低稀缺高价矿石的损失和贫化,各国都加强了对充填新工艺的研究。50~60年代水力充填和胶结充填新工艺投入生产,克服
- 35 -
XXXXXXXX地下采矿工程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 第七章 评价结论
了干式充填的一系列缺点,使充填采矿法的应用比例逐年增加。 20世纪70年代,广泛采用自行无轨设备和斜坡道采准布置,用梯段工作面长采场或包括几个矿块的盘区回采。在回采工艺方面应用上向高分层崩矿,锚杆和金属网支护顶板(见巷道与硐室支护),低价高强度胶结充填材料等新技术,使充填采矿法得到进一步完善。水力和胶结充填法尚存在工艺复杂,渗滤废水和细泥污染井下环境,充填成本较高等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改进。根据采场结构,回采方向和回采工艺,充填采矿法又可分为上向分层充填法、下向分层充填法、壁式充填法、削壁充填法和方框支架充填法。
充填采矿使用条件:
1、开采品位较高的富矿,并且要求有比较高的回采率和比较低的贫化率,或稀有贵金属。
2、赋有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比较复杂的矿床,如: (1)水位地质条件、矿床形状比较复杂; (2)矿体埋藏较深而且地压较大; (3)矿石或者围岩有自燃发火的危险;
(4)地表或者围岩不允许有大面积沉陷或剧烈移动而需要特殊保护; (5)露天和地下同时开采。
3、适用于矿石稳固,围岩不稳固的矿床 同时考虑到充填采矿法: (1)回采工艺和充填工艺复杂;
(2)充填和采矿相互影响,如果回采作业机械化不能妥善解决,则生(3)产效率和声能能力都比较低;
- 36 -
XXXXXXXX地下采矿工程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 第七章 评价结论
(4)充填料的回采,加工、输送及其他一系列消耗使矿石成本较高; (5)劳动强度大。
根据该矿山矿体赋存的地质条件,结合上述充填法使用条件,初步确定充填法不适用于本矿山开采。同时考虑影响充填采矿法的主要因素:矿床地质条件:
1、该矿区矿体和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 2、XXXXXXXX矿区矿体产状的影响;
3、矿石品位及价值的影响:由于该矿区矿体回采率较低,矿石品位较低,如仍采用充填法进行回采,则不经济,同时效率会降低;
4、矿体赋存深度:500~600m以上时用充填法较为经济合理,该矿山赋存深度为0m~140m,采用充填采矿法不合理。
充填采矿法是一个成本较高的采矿法,仅对于高品位矿石或避免崩落的矿山才适合使用。XXXXXXXX生产能力1.5万t/a,属于小型矿山,如采用填充法进行采矿,则成本较高,劳动强度大,矿体品位较低,采矿效率降低,矿山维护困难,因此该矿山不宜采用填充法采矿。
- 37 -
XXXXXXXX地下采矿工程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 第九章 附 图
第四章 安全生产条件论证结论
4.1 综 述
XXXXXXXX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在XXXXXXXXXXXXXXXX乡XXXXXXXX,XXXXXXXX成立于2005年7月,公司于2009年05月06日取得了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4100002009053120019164,有效期自2009年05月至2014年06月,生产规模为1.5万t/a,矿区面积0.0547km2。XXXXXXXX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05年05月委托XXXXXXXXXX咨询有限公司编制了《XXXXXXXX矿产开发公司XXXXXXXX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4.2 安全生产条件论证结论
按照国家有关安全法律、法规、规程的规定,按照安全评价的工作原理,全面识别和分析了该建设项目安全生产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 38 -
正在阅读:
XXXX矿安全生产条件论证(新规范)12-30
《张枣随笔选》读后感精选10篇12-12
我真想对您说作文07-15
吴姓起名参考03-21
计算复习题10-09
ospf路由域间汇总和域外汇总11-02
2016数学花园探秘六年级初赛讲义11-05
岗位职责制度机制外部环境风险03-31
污水处理项目工程承包合同最终稿04-08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论证
- 安全生产
- 条件
- 规范
- XXXX
- 公司员工安全评价知识试题
- 桥式起重机说明书 - 图文
- 第二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正式版 - 图文
-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3课《白鹅》教学设计
- 应建防空地下室报建程序
- JZL-QEOP-15024 沟通、参与和协商控制程序
- 宝应生态新城高中景观、绿化工程情况说明及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情况-精
- 浅谈中国动画的发展方向
- 梯形屋架课程设计
- 部编本三年级上册作文教学计划
- 知识产权交易中的相关税收问题分析
- 近体诗声病
- 2018-2019学年度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 科学和思想导学案 中华书局版(1)
- 最新 尔雅生命安全与救援答案
- 中国集装箱运输半挂车通用技术标准
- 水手工艺实训大纲
- 教师个人简历写作技巧
- 中庸思想在当今现实生活里的重要作用
- 望江南,说课稿
- 2018室内装饰工程管理员(1页)精品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