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青春期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与解决措施

更新时间:2023-05-31 23:3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初中生青春期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与解决措施

作者:李国萍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09年第04期

一、当代初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初中学生心理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问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竞争与求稳的冲突等等。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与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从环境因素看,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人产生了紧迫感和压力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凡此种种,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初中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初中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

1. 客观方面

与小学比,初中时期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1)学习的内容、任务、方法发生了变化。与小学相比,中学科目多、考试多、作业多,复习量大,学生往往对这种变化了的学习生活,不知道如何适应。

(2)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小学生是在家长和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呵护下成长的,而初中部分新生在中学需要寄读,日常生活全要自理,这对那些平时习惯于依靠父母、家庭的人来说,确实是个难题。这种变化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

(3)人际关系较小学时代要复杂。大部分新生在小学时期居住非常集中,都是从小在一块儿的伙伴;班主任一任数年,天天相见。跨进中学,周围的许多人来自不同学校,素昧平生,语言、习俗各不相同,面对生疏的环境容易产生孤独感。

2. 主观方面

一是盲目自满与自我陶醉。因为考取了重点中学,老师表扬,同学羡慕,亲友夸奖,父母庆贺,部分学生在这种自我陶醉中渐渐松懈了斗志,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二是失望与失宠感。有的学生曾是小学的尖子,是家庭与学校的重点保护对象,进入重点中学因学习不能拔尖儿一下子不受重视了,就会产生失宠感。

三是松气情绪与歇脚心理。有的同学认为考上重点初中就是迈进了重点高中的门槛,心理上得到了满足,竞争的气势也有所减弱,便产生了“松口气,歇歇脚”的心理,

四是畏首畏尾。因为环境变化而瞻前顾后畏缩不前,整日除了学习之外,无所事事,生活单一,有碍个性发展。

二、初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措施

人的心理素质不是天生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与训练,教育对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1. 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

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困惑,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迅速适应外界环境。

2. 开展初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

现与预防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现状,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根据调查情况进行分析,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得到具体的心理健康指导。

3. 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

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既是学校心理教育实施的途径,也是各科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只要注重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就能够把人类历史形成的知识、经验、技能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即内化成学生的思想观点、人生价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在他们身上持久扎根。

4. 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心理素质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高低。因此,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dy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