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更新时间:2023-11-08 15:3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贸易与行政学院 版权归赵泽红所有
社会学原理
第一编 微观社会论
第一章 人的社会化 本章重点:
1.社会化的涵义
2.社会化的基本类型; 3.社会化的主要内容。 本章目的:
把握现代社会对人的社会化的要求。 1、大学毕业生“自我包装”现象分析
北京地区大学毕业生用于联系就业上的费用已达到人均费用2300元。其中服装费800元、通讯购置费500元,交通费500元、自荐书制作费400元、摄影费100元。上述费用中,用于自我包装的费用有服装费、自荐书制作费和摄影费,共计1300元。随着就业竞争的激烈,这一费用还将逐年攀升。
? 社会化贯穿人的一生。而大学毕业是一个人处于从学生转化为社会职业者的临界
点,人的社会化处于加速期。
? 社会化有客观强制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特征,毕业生主动满足社会中某些用人单位
的期待,是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 社会化的最终目的是达到个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过分追求“自我包装”,对个
人及社会均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第一节 社会化的涵义及特点 一、社会化的涵义
社会化,是指个体学习基本知识、生活技能和群体规范等社会文化,适应社会生活和承担社会角色并积极作用社会、创造新的社会文化的过程。
它是人的个性心理与共有行为协调发展的过程,是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 二、社会化的特点
1、客观强制性与主观能动性。
? 个体不可避免地接受社会化。 ? 个体有目的的、自觉的社会化。 2.阶段性与终身性
? 阶段性:不同年龄段的社会化具有不同特征。 ? 终身性:社会化贯穿于人的一生。 3.独特的个性与普遍的共性
? 个性:在生理遗传、特殊环境下形成的独特性格与气质。 ? 共性:一定社会、时代、文化形成的群体共同特征。 第二节、个体社会化的外在条件
家庭 学校 文化 传媒 职业 同事 第三节、社会化的主要内容 一、社会化的类型
1. 基本社会化(婴儿——青少年时期)
个体学习交际语言、基本生活技能,培养认识能力,掌握行为规范,建立感情联系,
第 1 页 共 29 页 周红修改
贸易与行政学院 版权归赵泽红所有
确立道德及价值判断的标准,学习将要承担的社会角色,为进入社会做各种准备并初步形成自我个性的特质。
基本特征:个体更多的是被动接受。 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家庭、学校。 关于“社会化”的理论
? [奥]弗洛伊德的“人格平衡发展”论:“本我”处于潜意识中,受享乐原则支配;“自
我”在现实环境中形成,受现实原则支配;“超我”在道德内化中形成,受理想原则支配,社会化就是三者的相互作用。
? [美]埃里克森的“同一性危机”论:处于青春期(12—18岁)的青少年开始学习和
认识各种社会角色,容易产生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角色混淆。
? [美]波普诺的“独立、依附冲突”论:在青春期,年轻人在情感上开始与父母保持
独立,在经济上却维系着依附关系,这种冲突往往使他们陷入强烈的烦恼之中。
2、发展社会化(成年以后的社会化)
? 为满足自我需要和适应社会文化环境,进一步接受社会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同
时在不断积累生活经验、创造新文化的过程中接受更新的价值观和社会行为模式,进行创新性的学习,承担新的责任、义务和角色。 ? 主要特征:被动接受与主动创造相结合。 ? 社会化的主要场所:职业环境。 3、再社会化(特殊形式的社会化)
? 个体的生活环境或承担的社会角色发生剧变时,为适应变化,个体的生活习惯、行
为准则、价值观念等需要做出重大调整,进行新的学习的过程。 ? 基本形式:主动再社会化;强制性再社会化。 ? 主要特征:社会化过程更集中、更紧张。 ? 主要社会化场所:新的社会环境。 4、反社会化(不完全社会化)
? 与主流文化背离的社会文化对个体所产生的影响。 ? 基本形式:进步的反社会化;倒退的反社会化。 ? 基本特征:对主流文化的反叛。
? 主要社会化场所:社会环境中的社会文化。 5、反向社会化(逆向社会化)
? 这是一种受教育者反过来向施教者传递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文化反哺现象”。 ? 主要特征:受教育者在某些方面的社会化达到成熟程度,并开始发挥扩散效应。 ? 主要社会化场所:代际之间。 二、社会化的主要内容 1、传授基本生活技能
? “生存体验”是大学生多种形式的社会化实践之一,值得肯定。
? 基本生活技能包括基本生存能力和职业技能两个方面,它是“社会人”的起码条件。
“生存体验”只是其中之一,达不到“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 职业技能是个体在社会上立足、发展的主要手段,大学生的“生存体验”靠的是知
识、智慧、能力。
2、完善自我观念
对“走自己的路,不管别人说什么”的分析:
? 正确:前提是自己的理想、信念、做法是对的,而别人的话只是骚言杂语,是对坚
持自我信念的干扰。
第 2 页 共 29 页 周红修改
贸易与行政学院 版权归赵泽红所有
? 错误:衡量自己的理想、信念、做法正确与否,不能仅仅从自我出发,还要从与他
人的关系出发,通过他人的反应来评价自己的行为。
库利的“镜中我”说:
? “正象我们从镜中观察自己的脸、手和衣着一样,我们也从他人的思想中认识我们
的面貌、风格、目标、行为、特征等。”
? 自我发展有三个阶段:一是观察自己在他人目前的行为方式;二是领悟别人对自己
行为的判断;三是基于对他人反应的理解来评价自己的行为。 ? 这是自我发展理论中的“社会互动”观。 这说明:
? 自我完善包括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对自我与他人关系的正确认识两个方面,它是“社
会化”的重要内涵;
? 个体独立人格、自我意识的形成,不仅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其自我控制功能也有利
于社会的发展。
3、传递社会文化
? 社会文化主要包括社会价值观念、社会行为规范两方面基本内容,它是“社会化”
的深化;
? 社会文化对个体来说具有选择性,也有约束性和强制性;
? 社会文化对社会成员具有凝聚、整合作用,对人类文明具有传承作用,它更多地体
现了社会化的共性特征。
4、培养合格的社会角色
? 社会角色的形成主要包括满足个体自我发展、满足社会期待两个方面,它是“社会
化”的最终结果;
? 各种社会角色有不同的角色规范,角色的多重性给个体社会化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 第四节 当代中国“社会化”的新趋势 一、社会化的空间逐步扩大
? 空间扩大表现为教育途径多样化、社会文化及价值观念多元化,个人择业自由化等; ? 它使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更具有选择性、更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 其结果是带来个体发展模式的个性化、多元化。 二、社会化的终身性特征更加突出
? 终身社会化逐渐形成一种社会机制,并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 ? 更新知识、更新观念、不断完善自我成为现代人的自觉追求; ? 其结果是成为个体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3、新的“社会化”体验不断涌现
? 具体表现为“野外生存体验”、“黑屋体验”、“他人生活体验”、“网恋”等,这与传
统社会化有很大差异;
? 它体现了社会化内容的丰富性,完整性;
? 其结果是个体在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态度、社会人际关系等方面认识与体验
的深化。
本章复习题:
1.为什么说人的社会化具有独特的个性与普遍的共性。 2.用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人的社会化现象。(教材p109-110) 3.试论当代中国人的社会化的新趋势。
第 3 页 共 29 页 周红修改
贸易与行政学院 版权归赵泽红所有
第二章 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的基本规律
? 规律一:
个体对角色的理解和社会对角色的期待往往存在差距,导致社会角色的不协调性,角色能力的提高就是要不断矫正角色行为的偏差。
? 规律二:
经济变量越大,社会流动越加速,角色转换频率也就越快,相应,个体的社会角色压力也越大。
第一节 社会角色概述 一、社会角色的本质 社会角色,是个体依据社会期待和主观能力,在与社会的互动中所表现出的一种与其地位相符合的行为模式。 对其本质可从三个方面把握:
第一、社会角色是客观和主观的统一体
? 客观,即社会对个体行为的期待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行为规范。
? 主观,即一个人的角色行为有时建立在他对于该角色理解的基础之上,具有相当大
的主观能动性。
? 社会角色的实际效果是社会客观期待和个体主观表演的综合表现。 第二、社会角色与社会地位互为表里
? 所谓表,即社会角色所表现出来的言谈、举止、行为,乃至于服饰、生活习惯,这
在社会学中称之为角色扮演。
? 所谓里,即角色扮演在很大程度上受他所处的社会地位的制约。
? 地位约束着角色的扮演,角色扮演则显示或暗示着地位,二者互为依存。 第三、社会角色是社会网络的联结点
? 在一个社会中,某个社会角色总是与其他社会角色联系在一起的,这种相互依存,
互为补充的角色在社会学中被称为“角色集”(角色丛)。 ? 角色集有两种情况:
一是多种角色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他就体现了多种社会关系。
二是不同角色的群体因特定关系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一个社会小环境。 二、角色类型
1、从角色获得的方式,可分为先赋角色 与自致角色
? 先赋角色,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即角色扮演者无须
经过努力就可以获得的角色。
? 自致角色也称为成就角色,指主要靠个人努力进入某一社会领域后获得的角色。 2、从人们承担角色时的心理状态,可分为自觉角色与不自觉角色
? 自觉角色,指角色承担者明确意识到个人所扮演角色的行为模式,有充分的心理准
备,能够恰当地行使该角色的权利,并使自己的角色表演符合社会期待。
? 不自觉角色,指角色承担者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充当这一角色,而只是按照自己
的习惯方式去做。
3、从角色行为规范性程度,可分为规定型角色与开放型角色
? 规定型角色,指社会对有些角色的权利、义务规定明确而具体,人们充当这类角色
第 4 页 共 29 页 周红修改
贸易与行政学院 版权归赵泽红所有
时要受到比较严格的制约。(军人、警察、法官、公务员等)
? 开放型角色,指社会对其行为规范没有明确、严格限制,其行为模式宽松而开放。 (父母、夫妻、朋友、同学等)
4、从角色存在的形式,可分为理想角色与实践角色
? 理想角色,是社会对某种角色的最大期待以及最高的行为规范。 (先进人物、模范人物、英雄人物等)
? 实践角色,是角色扮演者根据自身对角色的理解及社会的一般角色期待,所表现出
来的实际行为。
(符合社会行为规范的一般人物) 第二节 角色行为的失调与矫正 一、角色冲突
即在角色之间或内部发生矛盾、对立,致使角色扮演不能顺利进行。 角色冲突有两类:
? 不同角色承担者之间的冲突; ? 角色承担者自身内的冲突。 1.不同角色承担者之间的冲突与矫正 以婆媳关系为例:
? 是谁夺走了我的爱?(加强持续性的协调、沟通)为什么不是我理想中的人?(降
低各自的角色期待)为什么心里烦她又老是见到她?(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
2.角色承担者自身内的冲突与矫正 问题:
你认为在现代社会中,男性最突出的角色冲突是什么?女性最突出的角色冲突又是什么?
? 男性:角色目标与自我实践角色的冲突;
(角色目标的设计不能仅仅以他人为参照,角色目标应分为终期性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 女性:职业角色与家庭角色的冲突。 (这是角色集最典型的冲突,保持各种角色的平衡是困难的,需分析什么是首属角色,以其为主,兼顾其他角色。) 二、角色不清
? 角色不清,是指角色扮演者对自身的角色行为规范认识不清,或社会制订的角色规
范不统一而引起的角色矛盾。
? 角色不清在社会经济、文化急剧变化时期表现得尤为突出。 1.个体对角色认识不清引起的 角色混乱及矫正 梅耶(David Mayer)格林伯格(H.M.Greenberg)
营销职业角色最基本的品质在于两个方面: 内驱力:达到销售目标的强烈欲望 主体 感同力:从顾客角度考虑问题 客体
2.社会对角色的规定不清引起的角色混乱及矫正
当顺应社会发展的新角色出现,或传统角色有了新的时代要求时,社会对其权利与义务还未做出及时、明确的规定,导致新角色难以适应。 三、角色中断
角色中断,指承担某种角色的人因主、客观原因,使本应当继续扮演下去的角色出现突发性的中途间断
例证:父女关系断,十年两茫茫
第 5 页 共 29 页 周红修改
正在阅读:
社会学11-08
将企业营造成“和谐大家庭”12-25
分级服务 WO最精彩主持词06-18
自然意趣 - 中国山水画欣赏 - 图文03-29
基于VHDL的电子密码锁09-11
初中寒假日记大全02-07
我真纠结作文700字06-19
2006年高考江苏卷英语试题及参考答案06-24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催化原理作业
- 普通心理学网络作业(答案)
- ysk-36-6单相电容运转异步电动机的设计—-毕业论文设计
- 仪器分析题目及答案
-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28章 失业)
- 工程造价管理选择题复习题
- 喷涂机器人操作手册 - 图文
- 大工13秋《建筑材料》辅导资料五
- 新版冀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教案(2018新教材)
- 厂级安全培训考试题:考试题(含答案)
- 卫生监督技能竞赛试题(职业)
- soundforge的使用说明
- 作物育种总论试题及答案
- 旅游专业《旅游概论》第四章试题有答案
- 2014年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 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统计基础知识
- 高分子防水卷材施工方案
- 园林地被植物在长沙绿地中的应用
- 钢筋混凝土和砌体工程分册 -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