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观后感

更新时间:2023-08-01 05:1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00 多年前, 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用智慧、 勇气和汗水开拓了连接亚欧非大陆各文明的人文、 贸易交流通路, 与沿线各国人民共同铸就了辉煌的古丝绸之路。 千百年来, "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已深深融入到中华民族的灵魂与血液中,成为了中国参与全球政治、 经济、 文化等交流活动的重要依托。

海上丝绸之路是指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交往的海上通道。海上丝绸之路是由当时东西海洋间一系列港口网点组成的国际贸易网。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 形成主因是中国南方沿海山多平原少且内部往来不易, 地方诸侯也需海外资源交易以维持统治, 东南沿海可以借助夏冬季风助航更增加了海路的方便性, 因此古代中国沿海很多地方都有此项交流。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是 2013 年 10 月 习近平总书记访问东盟时提出的战略构想。 中国海上丝绸之路自秦汉时期开通以来, 一直是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而东南亚地区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和组成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历史, 着眼于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十周年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 为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的合作, 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 为双方乃至本地区人民的福祉而提出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 同时,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在世界格局发生复杂变化的当前, 主动创造合作、 和平、 和谐的对外合作环境的有力手段, 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的机遇和外部环境。

从国内角度看,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是中国深化改革, 产业升级的一个强大驱动力。同时, 通过开辟这一通道, 人才、 技术、 资金等市场要素的交流渠道将得到更大拓展, 将大大弥补中国在创新意识和某些领域的短板不足, 从而为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导的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突破点。

从国际角度看, 打造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虽存在一些风险和挑战, 但沿线国家加强与中国合作是大势所趋。 实施策略将从现有区域合作机制着手, 把这些国家和地区串联起来,搭建战略平台, 携手重现海上丝绸之路繁荣, 促进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共同富强。 不仅保证了中国的国际战略安全, 并能让沿线国家和中国互惠互利共赢

从主要意义看:

一、 构建和平稳定周边环境的战略举措。

周边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首要。 共建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 是在新形势下继续高举和平、 发展、 合作、 共赢的旗帜, 坚定不移地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的战略选择。 它将成为中国与东盟之间开拓新的合作领域、 深化互利合作的战略契合点, 有利于搁置争议、 增进共识、 合作共赢, 推动构建和平稳定、 繁荣共进的周边环境。

二、 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途径。

中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全球范围内市场、技术、资源等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一些发达国家试图通过制订新的国际区域经贸安排继续主导世界经济发展。 共建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是新形势下应对挑战、 用开放倒逼改革的重要途径。

三、 拓展经济发展空间的深远谋划。

当前, 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在新起点上科学谋划经济发展, 对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十分重要。 共建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不仅有助于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在港口航运、 海洋能源、 经济贸易、 科技创新、 生态环境、 人文交流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而且对促进区域繁荣、 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将大大拓展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空间, 为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 促进沿线国家共同繁荣的历史选择。

海上丝绸之路自秦汉兴起以来, 就是联通东西方的重要交通走廊、 推动商业贸易繁荣发展的黄金路线。 中国和东盟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由贸易区, 中国连续 4 年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 东盟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通过共建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大力推动自贸区升级版建设, 促进政策沟通、 道路联通、 贸易畅通、 货币流通、 民心相通, 这已成为沿线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

风起扬帆正当时, 四海同心逐新梦。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 中国愿意与沿线国家一道, 和衷共济、 相向而行, 再现古丝绸之路曾经的荣耀与辉煌, 共同铸就团结、 发展、 繁荣、 文明的希望之梦。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do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