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考试整理

更新时间:2023-09-30 02:2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城市设计基本概念

1.1 城市设计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Physical Environment 城市形体(体形、物质)环境 Built Environment 城市建成环境 Urban Design 城市设计 Urban Planning 城市规划

City Design Civic Design Regional & City Planning

Landscape Design & Planning 景观设计与规划 Landscape Architecture 景观建筑学 Architectural Design

建筑设计

衔接环节,承上启下地从城市空间总体构图引导项目设计 城市开发的市场机制缺陷:外部效应、公共设施、价值准则等 城市开发的公共干预: 1、金融政策

2、物质建设:公共领域的开发设计 3、行政管理:非公共领域的开发控制

城市设计: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城市开发管理

1.2 城市设计的定义

1.形体环境论:三维角度对城市形体环境的设计或对城市公共环境的设计 K.Lynch:“城市设计专门研究城市环境的可能形式”市区设计(City Design)

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形环境所进行的设计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城市环境形态所作的各种合理处理和艺术安排 2.建筑论:对城市空间秩序的创造,大规模的建筑设计或建筑学的扩展

沙里宁:城市设计是按三维空间的要求考虑建筑及空间,而城市规划是二维空间,两者均是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有秩序的生活环境。

F.Gibberd:城市设计主要是研究空间的构成和特征。最基本的特征是将不同的物体联合,按功能和美学原则组织,使之成为一个新的设计。

3.规划论:城市规划的一个分支、阶段,城市规划的深化或具体化

G.Crane:城市设计就是研究城市组织结构中各主要要素相互关系的那一级的设计。

实践上,并不能作为与建筑、风景建筑及城市规划截然分开的一种设计: 从成果看,作为前两者的一部分来实践;从程序看,作为后者的一部分

4.管理论:政府职能的一部分,城市公共政策,运用法律手段对城市的综合控制 J.Barnett:城市设计是“设计城市而不是设计建筑”(designing cities without designing buildings) 不仅仅是一种形体空间的设计,而且是一个城市塑造的过程,是一个开放的公共决策程序 H.Shirvani:“城市设计寻求制定一个政策性框架”,与“城市物质开发的管理有关”,该政策框架是组成城市开发政策的真实的三向度物质设计指南 5.全过程论:城市设计贯穿城市建设的全过程

1.3 城市设计的特征

1.空间特性——公共空间

“非任何人所有”的土地,每个人所有的土地,即建筑物之间的空间

狭义,供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广义,扩大到公共设施用地的空间 是人们进行日常活动和因变化而产生最强烈情感的环境尺度,是城市设计活动的尺度

只是在政府改善环境的战略提出以后,“建筑物之间的空间”才受到人们的关注

2.时间特性——长时间

城市设计关系到很长时间尺度的环境变化(15-20年) 更接近于而且需要规划的技术而不是建筑的技术 城市设计师必须从历史的眼光来看待环境,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具有发展与限制的阶段序列概念,将生活演变和一代人的时间跨度的变化联系起来 认识并表现环境的“场所感”,从作为经济、社会和政治力量反应的人的活动和建设形式来了解现有情况的演变,而不是因为特别的注目而选择大胆漂亮的建筑物 3.设计核心——人和环境的关系 城市设计所考虑的尺度是个别用户、居民和他们的亲密社会组群能被识别的尺度 理解现有的人—环境关系以及拟议的变化可能对这些关系发生影响的方式 发展敏锐的洞察力

4.多顾主:

城市设计过程几乎总是涉及许多明显的和较不明显的顾主,包括政府机构、开发商和使用者 公共场所的设计必须与周围相关的房主和使用者协商,多功能开发项目涉及许多代表不同利益的顾主,改变或控制场所的自然形态和建筑形式要参照各个部门的不同要求

城市设计师应该是一名精明能干的协商者、调停者,以及某种意义上的鼓动者或促成者 5.多专业:

行为科学、自然科学、经济科学、法律科学

城市设计师的专长在于了解其它学科的局限,并在几个学科之间建立沟通和联系以形成一个不同专业的共同工作关系。

6.指导性 城市设计师的首要职责是指导各阶段的环境开发活动以达到理想的目标

城市设计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设计功底,还应具备表达和实现理想目标的能力

1.4 城市设计的总目标 优化城市环境质量:

城市形体环境,影响城市形态的社会的、经济的、生态的、政治的、法律的和美学的力量 城市生活环境,生活舒适性、市民认同感、情趣交融的场所、适应社区公共生活、环境的公平性

1.5 城市设计的工作范畴

广义:任何地域规模的天然地形的形态改变或土地开发

狭义:通常,行人或人体的尺度,如郊区、商业中心、大学、公园、林荫道、自然环境、新区、旧城、工业区、低收入者居住区等

1.6 城市设计的基本原则 以人为设计中心 美国建筑师学会编,《城市设计——城镇的建筑》“Urban Design:The Arehitecture of Towns and Cities”:

-人和环境的感觉联系-把未来视作过去的延伸-尊重自然

2. 现代城市设计原理

2.1 城市设计的要素

Hamid Shirvani, 八大类:

1.建筑形式与体量 (Form and Bulk) 2.土地使用 3.开放空间

(Land Use) (Open Space)

4.使用活动(支持)(Activity/Acting Support) 5.交通与停车 (Transportation and Parking) 6.保护与改造 (Preservation and Conservation) 7.标识

(Signage)

8.步行街(区) (Pedestrian Way)

1.建筑形式与体量

形式:风格、色彩、材料、质感 体量:高低、大小、形状

建筑形态特征: -与气候、日照、风向、地形地貌、开放空间关系密切 -支持城市功能运转

-表达特定环境和历史文化特点的美学含义 -与人们的社会和生活活动行为相关

-具有文化的延续性和空间关系的相对稳定性 整体大于局部:有机建筑群体 城市设计原则:

-建筑的完整性和积极的环境影响

-与特定的地段环境文脉、社会背景相协调 -形成整体的环境特色

-城市建设实施的可操作性

城市设计成果: 设计导则(Guidelines)

弹性、动态、阶段性的形态开发框架,如:条件高度、山形主导轮廓(旧金山) 城市设计目的:把环境关系设计问题控制在建筑设计本身能有效解决的范围内

2.土地使用

城市设计主要考虑四方面:

——合理的开发强度和土地使用的经济性 ——保护自然形体要素与生态环境条件 ——有利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 ——交通及人口密度的控制 城市设计趋势:综合化

-时空结合:通过混合使用、功能兼容,以促进城市空间24小时保持活力

-竖向发展:地上、地面、地下综合开发,以建筑综合体的方式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3.开放空间

构成:-城市建筑实体以外存在的开敞空间体,包括自然的(山林农田、河湖水体、绿地等)

和人工的(城市广场、道路、庭院等)

-以绿色空间为主体

特性: 开放性/可达性/大众性/功能性 功能: -提供公共活动场所,提高城市生活环境品质

-维护改善生态环境

-有机组织城市空间和人的行为

-改善交通,便利运输,提高城市防灾能力

城市开放空间结构体系:连续性/边缘/连接/绿楔/焦点

设计新增内容:对公众开放的建筑物公共大厅、中庭、室内街道、室内广场、建筑灰空间等 设计发展趋势:

-占地比例日益增大,注重与开发的协调 -注重公众可达,内容多样性和文化性 -注重环境品质

4.使用活动

活动分类,按活动对形体环境条件与质量的依赖程度: 1.必要活动 2.选择活动:在天气、时间条件一定时 3.社交活动:在公共空间一定社交距离内(≦100米) 空间距离分类,以确定公共空间尺寸和布置环境家具:

1.公共距离:>3.75米 2.社交距离:1.3~3.75米 3.个人距离:0.45~1.3米 4.亲切距离:<0.45米

城市设计原则: -提供合适的步行空间,考虑活动产生的功能要素

5.交通与停车 ——城市交通

城市交通作用:决定城市布局形态和城市活动效率

城市交通问题:结构性失调,交通方式与交通条件不适应

理想解决途径:先调整城市(交通)结构,与城市规划密切配合,再进行道路本身的设计 ——道路视觉景观

促进道路成为积极的环境视觉要素:

-对多余的视觉要素的屏隔和景观处理 -道路所要求的开发高度和建筑红线

-考虑各种环境刺激因素对行为活动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保障行为与功能要素之间可能或暗示的活动连续性 -组织多种相关的活动和功能,连接成为行为节点

城市设计目的:组织积极的活动参与,即与设计者原本的设计初衷相近和相吻合的参与活动

-林荫道和植物 -强化道路中所能看到的自然景观

有助于驾驶员识别方位感和环境的清晰性:

-沿道路提供强化环境特征的景观

-街道小品与照明构成的街景的交织 -城市整体道路设计中的景观体系和标志物的视觉参考 -因街景、土地使用而形成的道路等级 ——停车

停车对环境质量的直接作用: -对城市形体结构的视觉形态产生负面影响 -促进中心商业区的发展

城市设计目的:提供足够的且视觉干扰最小的停车场地 城市设计途径:

6.保护与改造 主要目标:

-保护城市的地方文化

-保护城市的景观特色

-保护城市演变的历史连续性

-在时间维度上建立“综合停车”规划 -集中式停车

-城市或城市某人流汇集区外围的边缘停车 -在城市核心区限定停车数量和时间

-多种停车方式,如:多层停车库,地下停车库

保护与改造的内容: -历史建筑 -历史街道环境、历史区和名城、历史性景观特色 -地方性风俗民情 城市设计原则: -原真性、整体性、可读性、可持续性

-注重社会价值

7.标识

标识的类型:-功能标识 -商业广告 标识的发展:形象、图片为主→文字为主

标识的意义:-直接用途 -间接信息

城市设计的引导作用:环境视觉管理,即管理控制和规范标志的设计和设置 城市设计的引导原则: -根据从交通工具上人们能保证获得的“可读性”(Legiblity)来规定标志的大小

-同时实现标志直接和间接意义的交流,并与所在外部空间环境协调 -符号字母的可视性(地点、标准、材料、安排) -符号字母的可读性(字型、间隔) -以不同的铭牌底色区别城市不同地段

实例:明尼阿波利斯,1969,街道铭牌城市设计

8.步行街区

性质:城市开放空间的一个特殊分支,城市步行系统的重要组成

类型:-Full Mall(完全步行街)-Transit Mall(公交步行街)-Semi mall(准步行街) 设计趋势:对购物条件的关注转向对交往条件的关注 设计要点: 整体连续性/人性化/类型选择/细部设计

2.2 城市设计过程和类型

2.2.1 城市设计过程

六阶段:链式结构、循环往复、反馈机制;设计技能和管理技能交互使用

1.调查

资料收集:询问调查法:走访、问卷调查

—城市历史发展过程和城市总体规划情况:土地利用、人口

—地段环境的经济社会方面的情况:如开发潜力、购买力、对各类商业空间需求等 现场踏勘:观察调查法:交通、使用者行为调查;视觉调查:如城市意象调查

—设计地段及周围相关环境的物质形态:如交通、自然系统和地形、居住区商业区分布 —地方风俗习惯、建筑风格与特色:如环境特征、空间模式

2.分析

功能分析: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活动之间关系以及它们与流通系统(城市交通)之间的关系 空间景观分析: 城市形态类型学分析、空间等级和序列等 使用活动分析: 使用频率、使用者构成、吸引点、空间感受等 开发与保护分析:识别硬地区和软地区 3.综合:设计生成 4.评价

确定评价体系和内容: ——设计问题是否准确

——设计构想是否合理,即解决问题的程度如何 ——各项控制指标是否符合城市规划要求

——实施计划是否可行,即方案实施的难易程度如何

参与者:多种类型,如政府官员、专业技术人员、开发商的行政技术论证会;公众参与的听证会、表决活动等

5.实施

制定实施的财政和建设政策:分阶段研究详细的开发计划,进行土地利用控制和资金支出控制 目的:“筑巢引鸟”,以控制土地价格,调控开发方向和模式 6.维护

城市设计的后续管理工作

可依靠城市居民参与完成,有助于“社区”意识形成,创造环境多样性和地区特色。 如:Community Architecture,80年代在英国兴起的社会运动,包括社区规划、社区设计、社区发展、社区技术协助等

2.2.2 城市设计的类型

五种分类方法:

1.程序类型:即按其产品被实施(生产和建设)的过程分

总体式(Total)

——由一个团队控制整个项目

——现代主义的设计范式,流行于传统城市和20世纪中期 ——特点:外观的统一性,且经常是轮廓清晰的形式

——包括广泛的产品类型:新城镇、各种性质的城市片区、新郊区、住宅开发、校园和历史遗迹复兴等

总体发包式(All-of-a-piece)

——由一个团队创建一个总体概念规划,并为规划范围内的独立开发项目编制任务书,这些项目由不同的企业及其建筑师完成

——当前最流行的设计范式,可同时获得统一性和多样性

——涵盖全部的产品类型:新城镇、新片区和城市重建方案,如SEASIDE海滨城 逐段顺序式(Piece-by-piece) ——在分区规划法令、奖励和惩罚机制的限制下产生的预定计划,令各种特定的活动进入到某个区域内,以引导开发方向

——公共政策、管理工具,例如奖励性的设计导则

嵌入式(Plug-in)

——建设用于促进发展的基础设施元素

——城市触媒:具有明显的社会和/或经济目的,在实现社会目标的同时也强烈认识到提供支持的物质环境的重要性。 ——常见案例:城市道路连接系统

2.产品类型:即按工程产品(设计对象)的功能特征和活动类型分 城市总体空间设计、城市开发区设计、城市中心设计、城市广场设计、城市干道和商业街设计、城市居住区设计、城市园林绿地设计、城市地下空间设计、城市旧区保护与更新设计、大学校园及科技研究园设计、博览中心设计等 Jon.Lang,四大类: ——新城镇

——多种类型的城市片区(新建和重建的)

——基础设施元素:步行天桥系统、地铁线系统等

——市内各种独立项目:钟塔、纪念碑、艺术作品和奇特的物体

K.Lynch,三大类: City or Regional Design(城市或区域设计) ——多个客户、不明确的计划

——部分地进行控制,以及持续的变化

——例如:区域土地利用政策、新城建设、旧城更新改造保护等 System Design(系统设计) ——考虑一系列在功能上有联系的项目的形体,它们可以进行细分,并可由一个机构进行建设或管理

——无法形成一个完全达成目标的环境

——例如:一个高速道路网、一个城市灯光系统、一系列标准化的标志等 Project Design(项目设计) ——在某一特定地段上的形体创造

——一般有确定的客户、具体的计划、可预见的完成时间以及对形态重要方面的有效控制 ——例如:住宅项目、购物中心、公园等

3.范式类型:即根据设计基于的主要范式分

新古典主义(New-classicism) 始于城市美化运动,巴洛克风格 现代主义(Modernism): ——经验主义(Empiricism)以有机规划为特征,面向街道 ——理性主义(Rationalism)以垂直线条为特征,背对街道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 ——新经验主义(Neo-empiricism)如:新城市主义

——新理性主义(Neo-rationalism)如:解构主义

4.范围类型:即按其研究对象的空间层次和设计范围分 通常,三种:

整体城市设计——区域和城市级的城市设计 局部城市设计——分区级的城市设计 ——地段级的城市设计

5.成果类型: 即按其设计成果表达方式和控制作用分 政策过程型:通过景观政策进行社会-环境协调 控制确定型:通过设计导则进行设计控制 工程设计型:通过具体方案进行环境塑造

课堂作业:

(城市级) (分区级) (地段级)

2.3 城市设计的成果

按表达方式划分: 1.城市设计政策Policy

2.城市设计导则Urban Design Guideline

3.城市设计规划Urban Design Plan

1.城市设计政策

内容:——有关城市设计目标、构思、空间结构、原则、条例等内容的总体描述 ——设计实施、维护管理及投资程序中的规章条例 性质:行动框架、设计策略

研究:J.Barnett,1974 “Urban Design as Public Policy” 特点:-灵活性 -现实可行性 -与现行规划法规和运行体制结合

-特有形式——维护程序 如:“艺术百分之一原则”

1970,旧金山城市总体设计: 城市的格局(需求、目标、基本原理、政策)、城市保护、主要的新建筑开发、邻里环境

2.城市设计导则(准则)

城市设计最基本的、最有特色的成果形式 内容:对城市某特定地段、某特定的设计要素(如建筑、天际线、街景、广场、外部空间等) 或全城的城市建设提出整体的综合设计要求

意义:——保证城市环境在微观层次上的质量,包括设计质量、开发实施的环境品质和空间整体性

——作为开发设计的评价和审查标准(如设计评审、契约条款等),控制不同的机构和民间开发者的城市开发活动 构成:

(1)导则的用途和目标

(2)较小和次要的问题分类 (3)应用可行性 (4)范例

3.城市设计规划

内容:城市设计政策法令的三度描述,表达未来城市空间可能出现的形体 形式:图示性总平面、设计概念、设计意向、模型等

意义:积极的现实意义,可读性好,交流性好

趋势:导向现实行动和过程,强调规划和过程的双重性,包括实施政策的措施手段、目的和可行性研究,如:美国丹佛中心区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设计成果, 规划设计+城市设计行动计划(Acting Plan)

2.4 城市设计的目标

1.理想目标:

-稳定性和一般性:即城市设计总目标“改进人的空间环境质量,从而改进人的生活环境质量”

-共享性和远期性:绿色城市、田园城市 -可淘汰或转化

2.具体目标(设计原则):-近期性 -可操作性 H.Shirvani,1988,最基本的四类具体目标:

(1)功能的目标:

—通常城市和政府机构规定,与经济活动相关联的要求, —如:土地利用、公共空间设置、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等 (2)美学目标: 与环境质量问题共存 统一、确定/对比、变化 (3)变化问题: 提出对应变化的策略

—三种形式的变化:局部改善、扩建改造、永久性变化 —两条原则:为灵活性而设计、松弛适配

(4)为其他人而设计:实践伦理、价值观,委托人——设计者——使用者

2.5 城市设计的评价标准

1.定量目标(标准):技术取向者,强调功能和效率,主要为具体描述三度形体的量度 2.定性目标(标准):艺术和社会公平取向者,有关美观、心理感受、舒适等定性原则 ——K·林奇,1974《不列颠百科全书》“城市设计”条目, 九项标准:

(1)Environmental stress(环境容量强度) (2)Behavioral support(行为支持) (3)Identity(密度) (4)Diversity(多样性) (5)Legibility(可识别性) (6)Meaning(意义)

(7)Development(成长)

(8)Perceptual engagement(环境对感知的约束) (9)Constraints(限制条件)

——1971年,旧金山城市设计十项原则,属功能性: 1.舒适 2.视觉的趣味性 3.活动

4.清晰和便利 5.独特性 6.空间的确定性 7.视景标准 8.多样性/对比 9.协调 10.尺度和格局

——1977年,美国城市系统研究和工程公司(USR&E), 主要用于评价城市视觉环境的质量标准,可操作性更强:

1.与环境相适应 2.表达可识别性 3.可入性与方位

4.行为的支持

5.视景 6.自然要素 7.视觉舒适 8.维护 ——1981年,K·林奇,七项标准: 五项“实施维度”(Performance Dimension):1.活力;2.感觉;3.适合;4.可入性;5.驾驭 两项“衍生准则”(Meta-criteria):1.效率;2.公正 ——H.Shirvani:综合,六项标准 ①可达性; ②和谐一致; ④可识别性; ⑤感觉;

③视景

⑥适居性(Livablity)

3.城市与城市设计的发展

3.1 古代的城市与城市设计

此阶段城市环境建设主要以二种方式进行:

——自下而上,有机生长:城市环境是在历史岁月中自发演变、发展或是由不同时期不同设计的不断叠加、融合而成。例如:古希腊早期和欧洲中世纪的大部分小城市

——自上而下,规划建设:城市环境是有计划地按一定意图或模式建造起来的,其设计意图要受地理条件、社会经济结构、历史传统及决策人、规划者的影响。例如:古罗马和中国大部分都城、州县行政中心 主要特点:

1.顺应自然环境,强调对环境的利用、结合 2.重视神灵空间或政权氛围的塑造

由于这一时期技术发展薄弱,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受限,故设计思想都不是基于以人为中心的原则,并且比较偏重于城市整体形态的设计和城市平面形体的刻画

一、古希腊:

1.城市观念和特点

古希腊的城市设计思想源于有限的感觉:即任何东西应是有限的大小,是人可以理解和加工 城市、建筑设计反映了古希腊对有限性的强调:

—永远不企图以城市和建筑去压倒大自然 —利用城市和建筑表现大自然本身之优美

—大自然作为组成城市的要素 —城市建设追求同自然环境的协调

城市建筑及细部以人体为标准,赋予自然风景人情味,城市和建筑设计体现人的“尺度”。 设计重视视觉感受,追求空间构图和谐和视觉联系。

2.城市模式

晚期殖民时期,港口城市得以发展,普遍采用希波丹姆斯模式。大多是由一系列矩形街区和小空间组成的,城市由内向外发展,以陡峻的山坡或河岸结束。

代表:公元前五世纪,法学家Hippodamus规划的港口城市米列(Miletus)布局重视实用和因地制宜

“希波丹姆斯城市模式”(Hippodamus): 方格网式的街道系统,城市中心布置由公共建筑群体围合的公共活动广场(agora) 3.城市公共空间 卫城(Acropolis):卫城的建筑是经过了人们长时期的步行观察、思考和实践的结果。 ——各建筑物之间具有非常有限的视觉联系,而没有几何轴线的关系。考虑远处及近处的观赏,构成活泼多变的城市景观。

——利用自然地形,各建筑物处于空间的关键位置上,如同一系列有目的的雕塑,它们是周围空间的尺度标准,是空间之间的连接物。如:神庙既是人们公共活动的场所,又成为建筑空间视觉中心

广场(Agora):注重人体尺度,结合地形设置,不规则形 ——经验一:建筑围合,形成封闭的活动空间

——经验二:广场既是空间又是场地,在广场上不停地有人群活动、谈话和演出,详细了解市民是怎样真正利用它的 ——经验三:组织城市空间的灵活性,允许周围的建筑物有所变化,各建筑物在尺度上协调,

统一便能维持

二、古罗马

1.城市观念和特点 因军事扩张和技术进步,城市设计主导思想是突出体现政治和军事力量,体现政治力量和组织性

利用一组比例关系,以使建筑本身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达到协调,而无需人的尺度。 ——依据比例的法则,一个柱子的大小即可决定建筑的其它所有要素的大小,比例系统中基本的长、宽、高的量称为“模数”

——罗马人在建筑中通常选择大模数以达到具有征服力的崇高感,而在城市中选择另一类模数以使城市的各个部分相互发生关系 2.城市模式

罗马城市模数是城市的基本型,即以军事政府要求的整个街道形式为基础 军营城市重视街道布局,区分主要和次要街道,两条主要街道以直角相交时称作“轴”(cardo)和“节”(decumanus),并将城市分为四个区。 街道系统是组织建筑物的骨架

——公共集会场、剧院、竞技场和市场等,最初都是作为附属于街道的因素处理,以后才发展成纪念性的设计观念。 ——公共建筑体量巨型化,干道入口及交叉口布置雄伟的凯旋门 是维特鲁威撰写《建筑十书》的基础

——是古罗马城市设计和城市建设的总结,将罗马的建筑经验与城市设计联系起来

——包括许多非常实际的理论,如城市用地选择、广场设计、建筑物朝向、街道的布置与常年风向的关系、与公共建筑位置的关系等,尤其表现在从军事防御出发而设计的城市模式 ——该思想极大地影响了以后文艺复兴的建筑师们,并形成了一种模式理想城市(ideal cities) 3.城市公共空间

共和广场和帝国广场(Republican Forum & Imperial Forum)

——共和广场:采用封闭的城市空间设计手法,把建筑物组成空间

——帝国广场: *采用轴线对称,多层次布置建筑群,组成封闭的建筑空间,以突出秩序性和纪念性,强调城市的壮丽

*广场由方形、直线形和半圆形的规整空间组成,每个空间均有柱廊连接。建筑实体附属于广场空间

*广场型式的教科书,其设计观念影响了后来的文艺复兴时期的设计广场

三、欧洲中世纪 1、城市观念和特点

早期部分城市以(自然)农业经济为基础,城市规模很小,多是自发而形成,经过几个世纪建设逐步形成的

城镇是农业管理区的中心,从城镇到农业区的边界只有半日行程,城镇的范围主要决定于周围土地所能提供食、宿以及维持自给自足的人口能力。 部分城镇早先多是军事要塞。由于军事防御和获得狭长街景的要求,城市常常选择在自然风景中的重要位置

例如:法国,卡卡松城(Carcassonne),圣米歇尔山城(Mont S.Michel) 城市的基本形式要素是互相影响和具有恒久作用的,景观变化可能很大,但不同时期、不同

性质和不同风格的建筑,在设计者的有意识配合下保持相互协调,创造了宜人的最佳尺度,给人以非常统一而美丽的印象,即“完整的形象”,被E.培根称为“直觉的设计”

城市小和具有人的尺度的连续性,城市是亲切的,明确的造型感,丰富而细致的听觉、视觉效果;城市环境虽然广旷,但是美好、朴素而清洁 C.西特的著作《城市建设艺术》:关于中世纪城市景观的研究,引起人们对城市美学、城市规划、设计原则等问题的广泛兴趣 2、城市模式 城市设计要素包括:住宅和花园、广场、教堂、公共建筑和街道

中世纪早期,城市中最突出的建筑物是城堡、教堂或修道院,多位于城市中心,成为城市视觉焦点;公元11世纪,城市文明再次在欧洲出现,市政厅成为核心建筑物。 ——平面各异的生活广场,是城市公共生活中心

——中心常建造市政厅、修道院和教堂,并以教堂钟楼作为城市建筑制高点

——城市街道结合地形建造,狭窄的街道与开阔的广场空间形成对比,构成丰富多变的城市景观

3、城市公共空间

广场形态不规则、平面自由,围合严密,宜人尺度,是城市核心、公共生活中心

威尼斯,圣马可广场(Venice, Piazza and Piazzetta San Marco) 广场是在无预先设计、规划的情况下自然演变形成的,830年已初步形成,到16世纪才最终完成

——圣马可广场本身造型的演变,说明该时期的空间设计是一种自觉的过程,是经过一系列针对使广场完美的“痛苦的决定”后的结果

——广场是各种连结空间的连锁,其伟大正显示于这些空间相互发生关系时 ——市民对广场的认同,是个人生活体验与城市整体生活观念的交融结果

锡耶纳,坎波广场(Siena,Campo) 佛罗伦萨,西格诺利亚广场

四、古代中国

1.城市观念

中国的城市和园林建设在世界城市环境建设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阴阳五行和堪舆学

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繁荣的城市建设活动及思想,当时的典籍大多都有对城市建设的论述: 《周礼》: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进入都城建设规划

《管子》:从城市功能出发,因地制宜,与自然环境和谐

“因天材,就地利, 故城郭不必中规矩, 道路不必中准绳”

《商君书》:古代区域城镇关系研究 2.城市模式

《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中国古代城市中最有影响力的典型格局

形成中国都城建设的规划形制,影响了从汉长安起一直到明清北京的都城建设

都城强调分清主次尊卑,与儒家礼制思想相一致,突出了封建帝王至高无上、君临王下的气势与威严这一设计主题

唐长安城:总人口近百万,中轴线对称格局,规整的方格路网,居住分布坊里制,东西两处市肆

元大都:三套方城,宫城居中,轴线对称,左祖右社,前朝后市,阴阳五行

明清北京城:内城南移,突出中轴线,皇城前东西两侧各设太庙和社稷,城外设天地日月四

坛,内城南侧正阳门外新商业市肆,城内各处各类集市,人口近百万 北京故宫设计特点:

——平面严谨布局,分区明确

——重要建筑群采用南北中轴线对称的布局手法

——六海园林水系与之相陪衬,使规整中见自然,严肃中有活泼

E·培根在其著作《城市设计》中的评价: ——这座城市深深地谨守着今日已不存在的仪式规则和宗教观念

——可能是唯一能按比例放大,且每个比例无论范围如何都能紧密成为整体设计的城市 ——主要的调节器是空间和色彩,以墙面决定空间区域,为大小体量不同的建筑建立了

调和且统一的环境。最接近西方表达纪念性城市设计的原则如主要体量,在此都完全缺乏。

3.2 文艺复兴至近代城市与城市设计

一、城市观念与特点:E·培根称为“自我中心的设计”

14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思想的解放和技术的进步,城市与建筑设计恢复发展了古典传统: ——在建筑外形上,讲究整齐、统一与条理性; ——在空间上,以理性严谨的方法来表现单一自足的建筑,与环境往往有一定的分离 17-18世纪,始于罗马的巴洛克建筑传遍欧洲和美洲, 巴洛克建筑风格反映在城市设计、园林风景设计上:

强调运动感和景深,运用对称、均衡、韵律等轴线构图原则,利用几何图案和大尺度构成开阔宏伟的纪念性景观(壮丽风格)

17世纪后半叶法国,路易十四执政,绝对君权时期,法国古典主义建筑设计: ——追求抽象的对称和协调,体现有秩序、有组织、永恒的王权至上的要求; ——强调轴线和主从关系,在平面上是中央广场,立面是中央穹顶,统率其它部分 文艺复兴时期,城市环境建设主要集中于某一地区或地段改建,尤其是广场建筑群和园林的设计建设有力地改变了城市空间结构,并以世俗建筑代替宗教建筑而成为城市的主要景象;随着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改建的范围扩大到整座城市

二、设计师的变化 1、人才培养

1536年,佛罗伦萨创建第一所建筑学院,由帕拉提奥将古代建筑总结为五种柱式作为规范在课程中传授给学生

法国巴黎美术学院组成:

——开创工作室制度对后期影响很大 ——根据皇家建设需要为出发点

——反映了该阶段建筑学发展的特点,即艺术性的强调,以建筑艺术为重点进行人才培养 2、社会地位

建筑成为艺术的门类之一,设计师成为艺术家,从工匠中脱离出来,很少或不再直接参与到实际建设中

城市设计变成了政治控制的工具,规划设计师给政府提供方案,由政府进行操作,一次到位地用强权来保证执行

三、城市公共空间

1、文艺复兴广场:表达人文主义价值观,构图完整性,运用透视原理、比例法则

罗马,市政广场(Campidoglio广场建筑群),米开朗基罗设计,“继起者的原则”(E·培根) 2、巴洛克广场:动态的空间造型,大量运用雕塑、广场小品,注重视觉艺术效果 罗马,波波罗广场Piazza Del Popolo (人民广场),三支道系统,在三条放射道路交叉点设置对景(方尖碑)手法

罗马,圣彼得广场,伯尼尼设计

罗马,西班牙广场,伯尼尼设计大台阶,138级,三段 罗马,Navona广场,封闭式,伯尼尼设计喷泉雕塑

3、古典主义广场:端庄典雅的纪念性构图,手法严谨,广场中多布置主体标志物

巴黎,旺道姆广场(路易十四广场) 巴黎,协和广场(路易十五广场)

四、巴洛克式园林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形式源于巨大的狩猎公园:

在森林中开辟出长而直的空间,形成两侧有列树的交叉道路和圆形交叉点

勒诺特(Andre Le Notre)——维康宫(Vaux Le Vicomte) ——凡尔赛宫花园(1670—1710) 凡尔赛宫花园,面积670公顷

中轴线长3公里,从宫殿中心一直通向地平线,次轴及所有道路均作对称放射布置 在交叉点设对景、花圃、水池、树木、喷泉、亭等,设计追求几何形态,并点缀雕像 “goose foot”(鹅掌)从城市伸出三条主要道路在宫殿前汇合,约为50°角

五、城市模式

1、理想城市(ideal cities) 阿尔伯蒂《建筑》,设计的理想城市: —追求城市路网的几何构图,街道由城市中心向外辐射的星形平面

—在城市中心布置教堂、王宫或城堡

菲拉雷特(Filarette),斯福尔津达方案 斯卡莫奇,设计的理想城市:

—发展了有利于防御的多边形城墙;

—内部划分为商业、手工业等特殊分区;

—因放射形的锐角难以设计房屋,格栅型街道的矩形理想城市出现 2、巴洛克式

古典主义的首都城市,重视城市干道骨架和城市建筑空间构图: ——以遍布整个城市的一系列聚集点为基点设计圆形广场,之间利用放射状街道网连接 ——聚集点的分布与地形起伏相辉映

——关注主要大道的景观设计,制造街道对景 ——公共空间作为纪念性物体的背景

——戏剧性效果,纪念性的、公共的城市意象

巴洛克式元素:直的街道、对角线、三支道系统、林荫大道、统一性和连续界面、街道深远处的对景、标志物和纪念性物体、仪式性轴线

罗马的改建: 16世纪末,罗马教皇Sixtus IV采用了建筑师Fontana提出的街道系统设计:

——高的方尖碑标志出城市中的关键地点——街道连接中心地点,并在视觉上加强

此设计结构使得空间中的点可成为强大的设计力量,从混乱中引领出次序,并在建筑之间形成张力,在城市中建立一个强烈的视觉系统

伦敦改建: 1666年大火灾后,雷恩Christopher Wren方案:

市中心设椭圆形广场,广场正中为交易所,周围建筑有邮局、税务署、保险公园,并且与泰晤士河岸的船埠直接相通,河埠区则由四条放射形道路直接联系大半个城市

因方案要求激烈地改变私人土地所有权而未被官方采纳,但其布局形态得到随后资本主义城市发展的肯定

华盛顿规划: 1791,美国独立,法国朗方(La Enfant)的构想:

——巧妙利用地形,设计纵横两条轴线,城市与区域的动力因素即河流会合 ——主轴东西向,以国会为中心;南北轴线以白宫为重点;轴线交叉点上建方尖塔 1902,McMillan委员会在朗方的规划基础上修改:

林肯纪念堂挡住了国会沿河流的视野,杰费逊纪念堂遮住白宫俯视河流的视线

布局形式充分反映了其设计主题:体现美国独立后的国体,即自由、民主、独立的资产阶级国家和三权分立的政体

巴黎改建 17-18世纪(路易十四、十五时期),城市建设轴线结构渐渐形成:

勒诺特,杜乐丽(Tuileries)花园的轴线向西延伸,平行塞纳河从卢浮宫向西远远进入乡村中,成为近代巴黎设计主轴线,包括:香榭里大道(Champs Elysees)、二十世纪,跨越此古老轴线,新中心德方斯La Defense

巴黎设计成长的中央骨干仍是塞纳河,一系列垂直河道延伸的副轴线,包括艾菲尔铁塔所在的the Champale de Mars等

1793年,J.L.David领导编制“巴黎艺术家规划”

——提供了新街道、上下水、市场及其它设施,强调穿过拥挤市区的宽阔交通道路 ——规划把法国园林设计的原则应用于城市,保存了艺术上的优点,受到拿破仑一世的

支持 ——规划的突出成就是公众的游乐场所:香榭里大街和凯旋门的建设、沿着Loavre河修建的有拱门立面的、高度规则的住宅

1853-1868年,豪斯曼Haussmann依据David的“巴黎艺术家规划”运用行政权力推行了城市改建,对其后设计和建设实践影响极大:

集中力量修建了一些新林荫大道,并沿着林荫道拆除了旧住宅,种植树木,修建了统一的住宅;对中心区进行大规模改建,重点在罗浮宫一段,以香榭里舍大道为东西主轴,串接纪念柱和雕塑的广场,将道路、绿地、水面、林荫带和纪念性建筑组成一个连续的整体;干道宽度和两侧建筑物高度及立面设计有严格的比例规定,强调立面形式统一

3.3 现代(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城市与城市设计的发展

一、城市发展特点

1、因技术的发展,城市扩张表现为不仅在平面上蔓延,而且在空中竖向上发展

2、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中,受现代建筑和技术主义(功能主义)思想的影响,强调功能分区,注重理性,主张有秩序地建设

3、建设内容除了大量的居民住宅和公共建筑外,还包括了大型市政工程的兴建,如现代化

的立体交通体系、航空港的建设

4、在城市景观美化方面取得规划成就,以及城市公园的规划与建设

二、近现代城市设计的启蒙 1、西特(Camilo Sitte):

奥地利建筑工程美术学院院长,最早把城市设计引入建筑教育 1889年,《城市建设艺术》,批评了当时城市设计、规划中盛行的形式主义刻板模式,从大量中世纪欧洲城镇实例中总结了中世纪城市空间艺术的有机和谐特点,力求从城市美学和艺术的角度解决当时大城市的环境、卫生和社会问题 2、沙里宁(Eliel Saarinen):

创办密执安州匡溪艺术学院(Crambrook Academy of Art),设立建筑与城市设计系,融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绘画、雕刻、园林、工艺设计于一体的体形环境设计学院,力图通过城市设计教育把建筑与城市问题联系起来,其教育思想和办学模式影响极为深远 1943,《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着重论述了城市的有机分散、城市设计和体形环境三方面理论。重视“体形环境”,大到城市,小到工艺品,都是体形环境的一部分,都要讲求体形秩序(form order)

三、城市景观

18世纪后,英国公园运动,将乡村风景庄园引入城市中,出现围绕城市公园布置联列式住宅的布局方式,住宅坐落在不规则的自然景色中。约翰?纳什J.Nash,伦敦摄政街规划 19世纪,城市公园和公共绿地的建设 代表:1859年,奥姆斯塔特(F.L.Olmsted),设计纽约中央公园 城市美化运动(City Beautiful Movement):1893—1908年,以1893年芝加哥博览会为起点,至1909年美国召开第一次全国城市规划会议 芝加哥博览会总建筑师丹尼尔?伯纳姆(D.Burnham),提倡以林荫大道、广场、公共建筑为核心的宏伟壮丽的城市整体设计,对城市空间和市政建筑进行全面美化和改进,展示了城市总体规划设计的巨大潜力

四、城市模式和现代城市规划理论 1、城市空间分散发展 E.霍华德,“田园城”(Garden City) 1898,《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

1902,《明日的田园城市》“Garden City of Tomorrow” 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的先驱,现代城市规划的开端

基于社会改良的理想,直接从空想社会主义出发建构其体系,论述过程中更多体现人文的关怀和对社会经济的关注

主张保持城乡平衡,采取发展小城市的方针

对当时伦敦市人口拥挤、建筑密集及居住区卫生环境严重恶化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了城市与乡村关系、城市结构、城市经济、城市环境及城市形态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

三磁力图解,城乡结合模式

通过在大城市周围建设一系列规模较小的城市来吸引大城市的人口,从而解决大城市的拥挤和不卫生状况

田园城市(garden city):

——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其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

过这一限度; ——四周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委员会受托 包括城市和乡村两部分 城市规模为3.2万人,2400公顷。其中城市居住3万人,城市用地400公顷,占总用地1/6 ;农村居住2千人,农业用地2000公顷

城区平面呈圆形,中央为公园,六条主干道从中心向外辐射,城市各功能区环状分布,从内向外依次为公园、公共建筑、住宅与花园、工厂仓库及铁路

田园城市群:当城市规模达到3万人以上时,则要新建设一个城市,形成城市群;若干个田园城市围绕着中心城市(人口规模为5.8万),田园城市群总人口25万人;城市之间是作为永久性保护绿地的农业用地,并借助快速交通工具(铁路)联系

卫星城和新城

1920年代,恩温提出卫星城理论

1924,阿姆斯特丹,国际城市会议,提出建设卫星城是防止大城市过大的一个重要方法 1944年,大伦敦规划中的伦敦周围八座新城(第一代新城,如哈罗新城等)的规划构想,开启了延续20多年的“新城运动”

卫星城强化了与中心城市(母城)的依赖关系,强调中心城的疏解;新城(new town)更强调其相对独立性

赖特的广亩城市,1932,Broadacre City,影响了美国战后郊区发展 随着汽车和电力工业的发展,分散(包括住所和就业岗位)将成为未来城市规划的原则 推崇前工业文明的生活方式:每个独户家庭的四周有一英亩土地,生产供自己消费的食物;用汽车作交通工具,居住区之间有超级公路连接,公共设施沿着公路布置,加油站设在为整个地区服务的商业中心内。

堪培拉(Canberra) 澳大利亚首都,1911,国际规划竞赛,W.Griffin(格里芬)方案中选 田园式的、自然风貌与人工建筑群体和谐一体的现代化都市

2、城市空间集中发展

勒.柯布西埃,现代城市 城市规划观:技术功能、高密度、不同建筑形式、高效交通

现代建筑运动的重要人物,从建筑师的角度出发,对建筑和工程的内容更关心,希望通过物质空间的改造来改造整个社会

——反对居民迁往郊区分散居住,高度利用技术成就对大城市结构进行重组,在人口进一步集中的基础上在城市内部解决大城市拥挤问题

——市中心进行彻底改造,建设超高层摩天楼,提高大城市中心区建筑密度,从而降低中心区周围的建筑密度,并进行现代化的分层分级的交通组织 柯布西埃的现代城市设想

1922年发表《明日的城市》,一个300万人口城市,中心区为摩天大楼,外围为多层连续板式住宅组成的环形居住带,最外围为花园住宅

从功能和理性角度出发,提高市中心密度,改善交通,提供充足的绿地、空间和阳光,全面改造城市地区;特别强调大城市交通运输的重要性,规划立体交通体系

1931年发表《光明城》,城市必须集中,高层高密度,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建筑地面架空,垂直的花园城市

倡导成立“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该协会在1933年雅典年会上发表的《雅典宪章》

即《城市计划大纲》主要内容:

——专门讨论了现代城市建设和城市规划问题。结合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因素,科学地分析城市功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城市规划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重视城市四大功能: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并以居住为第一功能。强调城市功能分区,强调自然环境(阳光、空气、绿化)对人的重要性

开创了理性考虑城市发展规划的思路,冲击了传统的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奠定了现代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理论基础

C.A.佩里,“邻里单位”理论(Neighborhood Unit) 1929年正式提出,适应了现代城市由于机动交通发展带来的规划结构变化,要求在较大范围内统一规划居住区,使每个邻里单位成为居住区组成的“细胞”

——邻里内部设小学及其它一些为居民服务的日常使用的公共建筑及设施 ——住宅布置较多考虑朝向及间距,不同阶层的居民混合居住

——邻里内外部道路有一定分工,小学、托幼不穿越交通道路,以此控制邻里单位规模

昌迪加尔(Changdigh) 印度旁遮普新省会,行政中心区,L.柯布西埃设计,1951年

巴西利亚(Brasilia) 巴西新首都,1956年,国际规划竞赛,Lucio Costa方案当选,Oscar Niemeyer总建筑师 城市布局就像一架巨大的喷气式飞机,两条呈“十”字型的中轴大街构成了飞机的主框架 整座城市沿垂直的两轴铺开:向机翼南北延伸的公路轴和沿机身东西延伸的纪念碑轴 ——东西向的主轴大街是机身,东端为机头,有三权广场、议会、总统府和最高法院,象征整个国家的神经中枢。机身前部是18座对称的政府各部办公大楼

——南北向主轴大街则是飞机的两翼,长约20公里,是主要交通干线,现代化的立体公路,两侧为11个超级小区(6层高带电梯的公寓,底层架空为公共空间)

3.4 当代(20世纪60年代~今)城市与城市设计

一、城市发展特点

1、城市再开发:由城市更新、城市重建到城市复兴 1950s-1960s,urban renewal

1970s-1990s, urban regeneration 1980s-今,urban renaissance

2、注重历史、文脉的延续和环境保护:扭转原先的规划、建设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的无力局面

3、注重公众的权利:强调以人为中心的设计、建设出发点,积极促进公众参与到城市环境建设中

二、现代城市设计教育的发展

1960年代,导致现代城市设计兴起的两个主要因素之一,是针对设计者的职业教育产生了变化

教育背景:分工细化、建设过程日益复杂、设计思维模式差异等 ——1960s后,建筑学在高科技的发展影响下向强调单体设计的精深发展

——1950、60s,西方现代城市规划进入学科发展的盛期,规划系“通才”化后从建筑系中独立出来,从原先的与建筑联系密切的物质性规划、设计扩展到注重城市管理的“规划行为过程”及大众、生态等被规划的因素

现代城市设计学诞生标志:

1956年,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召开首届城市设计会议 1960年,哈佛大学开设研究生城市设计学位课 美国的城市设计教育 1、三种模式:

跨越型(建筑系和城市规划系之间),如麻省理工学院 包容型(纳入建筑学院中),如哈佛大学 独立型(与建筑学、城市规划并列),宾夕法尼亚大学 2、五类培养计划:

建筑学硕士重点在城市设计: 城市规划硕士重点在城市设计 园林建筑学硕士重点在城市设计; 建筑学和城市规划联合培养计划

独立的城市设计或环境设计硕士学位

3、教学计划侧重务实,强调学以致用、与社会各部门合作

三、现代城市设计实践的发展

1960年代,导致现代城市设计兴起的两个主要因素之一是建设实践,以弥补都市更新工程拆迁太多,造成毫无场所和社区感的荒芜城市景观等种种不足

美国“城市更新计划” ——1949年住宅法案,目的是通过大规模的贫民窟清除活动来振兴日趋枯萎的城市中心地区

——1954年修正案,要求减少用“推土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并且邀请当地的居民参与完善和执行城市更新项目

——1974年终止。综合开发规划中的建筑物或者是空地取代了当地居民所居住的地带,同时城市更新将贫民窟中的居民赶向了城市的其他地区或者郊区,事实上加剧了城市更新计划原来想解决的社会问题

美国圣路易斯Pruitt-Igoe住宅区,1951年设计建造,1972年爆破拆除

住区设计

新城市主义(New Urbanism),1980年后,反对美国郊区无序蔓延 两原则:—可步行的社区 —多样化 两重点:—强大的社区中心 两模式:

—人的尺度

DPZ夫妇,TND(Traditional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海滨城(Seaside) P.Calthorpe, 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巴西,库里蒂巴,快速公交系统,BRT 新加坡 “住者有其屋”政策

中心商业区设计

美国,1954年大规模改造后,城市更新分化成两个方向:一是集中在修缮和改造现有的住宅区;二是复兴城市的中心商业区

旧金山吉拉德Girardelli广场 费城中心区更新

法国,巴黎,德方斯新中心区(La Defence),1958-1988 法国,里尔新中心,1988,“Euralille”一期,库哈斯(Rem Koolhaas)设计

所有功能都集中在一个巨大的三角形的建筑基座内,把该项工程的主要建筑:里尔欧洲火车站、商业中心、城市公园、里尔会演中心串联在一条大轴线上,大量人流在此巨大的城市设施中穿流不息

“Delirious New York” 曼哈顿:“外表与行为的分离”,现代大都市生活是不定性的无序的“拥塞文化”,其最大的特点是不稳定性 英国,伦敦Canary码头再开发,1985-今,商业实用主义 法国巴黎,拉维莱特公园(Parc de la Villette),工业用地再开发,“都市化、快乐和体验”

1983-1997,屈米(B.Tschumi),解构主义设计

政策性城市设计

美国,1960年代为解决大规模环境的特色和质量问题,许多城市都相继进行和编制了超出诸如土地使用和交通等传统规划内容的城市设计研究和方案

——1967年纽约市规划局首先设立城市设计小组,研究和管理纽约市的城市设计 ——1970年代初,纽约与旧金山相继提出了城市设计研究报告,并加以实施

旧金山总体城市设计(1970)城市形态格局 香港城市设计导则(2001)区域高度轮廓(以新镇为例) 英国的地块规划要点

四、现代城市设计理论的发展

1960s以后,城市空间景观的创作过程理性化,开始引入行为、心理、社会、生态等多学科理论,尤其“环境—行为研究”科学的形成与发展,给城市设计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不再局限于传统视觉艺术的范围,着重以“人、社会、文化、环境”作为城市设计的评价标准,将设计目标提高到优化城市环境质量的高度 三方面理论贡献:

——城市认识

——城市分析,如林奇《城市意象》、卡伦《城镇景观》 ——城市设计手法,如培根《城市设计》、新城市主义、J.Barnett“urban design as public policy”、韦恩·奥图和唐·洛干的城市触媒理论、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和《街道的美学》

城市认识

小组10(“Team X”) ——“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连续流:城市与城市的所有因素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城市结构与形式美应反映在变化的过程中

——纵向场所层次结构:住宅—街道—地区—城市,强调通过已形成的城市场所分析,进行文化的和人性的城市设计,即尊重城市文脉及人们认知城市过程中的形象特征,如建筑符号、城市符号、场所等

——史密森夫妇“Cluster City”,相对固定的场所 1961,J.雅各布,《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Jane.Jacob,The Life and Death of American Big Cities ——城市多元化是城市生命力、活泼和安全之源

——街道是城市中最富活力的器官和最重要的公共场所

街道=交通功能+三变量(安全、教育、交往)

——恢复街道和街区多样性活力的四条件:

①土地混合使用 ②街道短且多转角 ③不同年代和条件的建筑混合 ④人流往返频繁

1965,C.亚历山大《城市并非树形》C.Alexander, The City is Not A Tree ——比较了人造城市和自然形成的城市的特点,树形和半网络结构是这两类城市结构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所在

——城市应是半网络结构,充满复杂多样的联系和具有人性,是设计师无法控制和设计出来 1972,R.文丘里,《向拉维加斯学习》 R.Venturi, learning from las vegas: the forgotten symbolism of architectural form ——后现代主义城市设计:重视小场所、装修和立面、建筑符号的设计 ——路线型街区开发(strip development),商业性的 ——less is a bore;反空间的;新奇热闹

五、现代城市设计的不足

M·索斯沃斯,美国1972—1989年70个城市设计方案调查

理论:探索似不如以前活跃 理论和实践存在较大差距,实践往往缺乏明晰的理论指导盲目的,设计方案无法清楚地表达出“什么是一个好的城市”以及“城市形式将会有什么可能变化”。 实践:理论基础薄弱 ——分析和问题的确定过程常缺乏系统性,过于主观

——方案制定中公众的参与不多,并有减少的趋势 ——在“什么是城市所独具、特有的内容”方面比较忽视,设计手法“千篇一律”,影响其设计的真正目标实现

1987,雅各布斯、阿普亚德,《走向城市设计的宣言》 现代城市设计问题:居住环境恶劣、巨型化与失控、大规模私有化与公共生活的丧失、离心式分裂等

城市生活目标:可居性、识别性与控制感、获取机遇想象力和快乐、真实性与意义、社区和公共生活、城市自力更生、为所有人的环境等

五项物质特征:可居的街道和邻里、最小密度、活动一体化、限定空间的人工环境、不同建筑和空间的混合布置

4. 城市设计设计技能

4.1 城市形态和空间分析

特伦西克,《寻找失落的空间》 1、图底理论:赋予虚实以结构

2、联系理论:建立各部之联系

3、场所理论:回应人性需求和各自环境的独特文脉要素

4.1.1 图底分析 一、概念

基于建筑体量作为实体(图)和开敞空间作为虚体(底)所占用地比例关系的研究 基础:任何城市的形体环境都具有类似格式塔心理学中“图形与背景”的关系 通常,建筑物为图,空间为底

目的:通过分析建筑实体与开放空间的联系来理解城市形态

——通过增减或变更格局的空间几何形式来阐述空间联系 ——建立一种不同尺度的、单独封闭且彼此有序相关的空间等级秩序,明确城市或某一

地段范围的城市空间结构

二、代表性研究

Nolli,1748,罗马地图(Nolli Map),墙、柱和其它实体涂黑,外部空间涂白 建筑物覆盖密度明显大于外部空间:

——公共开敞空间易获“完形”(Configuration) ——建筑实体形成“城市袋形界面”(urban poche) ——外部公共空间连续性 两种空间概念:

——传统城市空间:积极的空、物化的空间,外部空间图象化,图底关系可以反转 ——现代城市空间:非包容性的空,建筑物纯图象化,图底关系不能反转

当城市主导空间形态为垂直方向而非水平方向构成时,无法形成连贯的城市外部空间

三、理论要点

理论核心:基于对城市建筑实体与空间虚体的控制和组织 城市建筑实体的类型:三种

——纪念性建筑或公共建筑,最重要、城市肌理中心 ——城市街区的空间领域

——有导向或边界作用的建筑,非重复的并具有特定的形式,通常线形布局 城市空间虚体的类型:具有不同的开敞和围合程度,五种

——门厅空间,从私人领域到公共领域的重要过渡或通道,安全性 ——街区中的空地

——主要街道和广场形成的网络

——公园和花园

——线形开场空间系统,通常与河流、滨水区和湿地等主要水系联系在一起 实体虚体之间的联系由以下要素所决定:

建筑的形状和位置、地段要素的设计(植物、围墙)以及交通路线 六种基本组合类型:

——网格型——折角型——曲线型——放射型——轴线型——有机型

华盛顿:垂直/斜交复合型

四、理论应用

图底分析:描绘虚实关系的图形工具

明确城市空间结构和秩序的二维抽象的平面视图 揭示了作为空间虚实组合方式的各种城市形态 适用:

界定城市肌理的纹理和形式、发现空间秩序的问题 提供旧城更新改造和步行街设计原则:

吸取历史上城镇形态的精华,创造积极空间,空间由建筑形体围合塑造而成 运用水平向的建筑群,并使建筑大于外部空间的覆盖率,形成一种“合理的密集”

不足:会导向静态和二维的空间概念,泛空间化

4.1.2 联系分析

一、概念:研究城市形体环境中各构成元素之间的“线”性关系

——物质线——心理线——行为线

基础:空间力线(参数)对驾驭外部空间格局具有先决条件;作用类似于五线谱,为设计提供一种“空间基准”

二、理论要点

强调联系和动态性,把交通流线的动态性作为形成城市形态的动力 重点置于系统而非图底理论的空间图示,运动系统和基础设施的效率比限定室外空间的格局更重要

槙文彦 《集合形态的调查研究》

——连接是城市室外空间最重要的特点,是一种设计时组织建筑和空间的控制性构思 ——三种城市空间类型:群组形态、构图形态、巨硕形态

群组形态(group form)

建筑物沿骨架空间元素即公共开放空间体系逐渐地累积聚集,其联系自然而有机,如历史小城镇;空间连接是作为一个有机生长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自然形成的;具有材料连续统一、对地形巧妙呼应、对人体尺度的尊重和由建筑、墙、入口和尖塔所界定的空间序列等优点;城市空间从室内分离出来,单个建筑可增减而不改变基本结构

构图形态(compositional form) 典型的功能主义规划手法,如昌迪加;由二维平面构成的抽象构图中的独立而简洁的建筑组成,相对独立的物体位置和形状产生相互作用的张力;空间连接是隐含而不明显的,连接要素是静止、规则的;建筑自身比开敞空间的周边更重要

巨硕形态(megaform)

结构组织被连接在一个线形构架上,如以高速道路网为形态发生器的空间,该形态的实验在1950-1960年代尤其盛行;各个独立部分被整合进一个更大的层级分明、开放式且互相联系的系统框架中,在简单的基础设施上有效组织各种功能并节约投资;其紧凑结构围合了覆盖的内部空间,其周边是明确界定的,但又与外部空间无关,以一个非人性尺度的巨大空间来创造一个自身的环境

三、代表性研究

丹下健三,城市轴,实验作品:东京1960 跨东京湾海上发展、多中心、开放式线形城市结构(城市轴)

—— 城市轴上构建锁状交通系统,以环为基本单元,每环交通可自成体系,使城市保持着向多向分段发展的可能性

——环环相连构成城市轴上的交通大动脉,塔状的“中核”系统包容了所有竖向交通和各种设施动脉锁状交通系统

区域规划公司,曼哈顿:三维格网,高层之间建立水平连接 Peter Cook,1964,嵌入式城市(Plug-in City):

—连接成为联系水平和垂直交通的一种非空间布局手段 —忽略城市空间的传统社会功能以及外部景观的重要性

四、理论应用

1、视觉秩序分析

发展:文艺复兴时期至20世纪上半叶,罗马改建、巴黎、华盛顿、堪培拉、巴西利亚、北京故宫等 观点:设计者可以直接驾驭和创造城市环境要素间的视觉关系,注重城市空间和体验的艺术质量 实践:

——由来已久,精英至上主义,受政治家、建筑师及规划师青睐,受美学教育且习惯于用艺术品来观照城市

——易于满足政治变革形势的需要,成为特定政体在物质空间表达上的中介 2、同时运动系统

E.N.Bacon《城市设计》,费城中心区更新,1940s-1970s 观点:同时运动系统,设计结构 强调通过有力的空间廊道来连接重要的建筑和公共空间,同时这些链接系统应当与城市设计结合以彰显整体结构

城市范围内的连接作为:

——恢复城市连贯性

——向城市发展方向引导城市新区开发 ——有效刺激投资

适用:大尺度的城市规划设计领域线形结构在创造有效连接方面很重要,对创造完整城市形态中有重要意义

不足:低估空间界定的重要性,一般都缺乏有形且有用的室外开放空间

4.1.3 场所分析 一、理论要点

理论核心:对物质空间人文特色的理解

“空间”——是有边界的或是不同事物之间具有联系内涵的有意义的虚体

“场所”——当空间被赋予从文化或区域环境中提炼出来的文脉意义时成为场所 诺伯格-舒尔茨,《场所精神》

场所理论结合环境的独特形式和内在细节给予物质空间更多丰富内容,是对包括历史和时间要素在内的文脉的回应,增强了新的设计与现状条件之间的适应性 加入人的需求和文化、历史及自然环境等考虑因素

强调使用者的社会文化价值及其视觉感受和个人对相关公共环境的驾驭,与空间的水平围合和连接的原则同等重要

反对功能主义者从外部把抽象设计强加给城市的倾向

二、代表性研究 1、参与式规划:

文脉主义城市设计

厄斯金Ralph Erskine,英国纽卡斯尔拜克社区 关注有机秩序,尝试与本土和有机系统呼应,与地方场所中人和空间环境的呼应 2、空间类型分析:

L.Kier,建筑街区与公共空间的连接,三种类型 R.Kier,1975,城市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三种类型:方形、圆形和三角形

——变换方式:插入、分解、附加、贯穿、重合、变形

克里尔,新古典主义设计 关注用形式上的手法来使新建筑与现状连接,理想化公共空间的理性主义城市设计 复兴古典构成手法,包括对称、透视等

代表作品:卢森堡重建方案,1978,古典社会具有永恒的价值和结构 3、序列视景分析:

库伦(G.Cullen),1961,The Concise Townscape 城市空间体验的整体是由与运动和速度相关联的多视点景观印象复合而成,非简单叠加,城镇景观是空间意识的连续统;理解空间←看+运动穿过,所体验+希望体验

分析过程:

①在待分析的城市空间中,选择一组运动的视点,一些固定的视点和适当的路线(人们集中的路线)

②在平面图上标上箭头,注明视点位置,记录视景实况 分析重点:穿过空间的序列流动性,空间艺术和构成方式 记录手段:拍摄序列照片/勾画透视草图/作视锥分析/电脑模拟 4、认知意象分析:

凯文?林奇(K.Lynch),The Image of the City,1960 分析基础:

①城市空间结构不只是凭客观物质形象和标准,还要凭人的主观感受来判定 ②借助于认知心理学和格式塔心理学,运用认知地图和意象概念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结果直接建立在居民对城市空间形态的认知图式综合上 分析过程:

——默画城市草图:路线型和鸟瞰型,使意象(心理现象)外显成为可以研究的认知地图 ——访谈或书面描述 ——现场勘察

理论要点:

①环境意象的三组成部分:个性(identity)、结构(structure)、意义(meaning) ②环境意象的形成要求: ——可识别性(Legibility):前提、保证,要求城市环境结构清晰、个性鲜明 ——意象性(Imaginability):能为不同层次和个性的人所共同接受的公众意象 城市意象五要素(城市意象元素的形态类型) *路径(Path):习惯或顺其移动的路线,特性/方向/延续/交叉

边界(Edge):非路的线性要素

片区(District):性质同一或相似的面状要素,进入内部体验 *节点(Node):战略要点、区域中心,主题/特征/空间力场 *地标(Landmark):点状要素,无须进入,体验外部空间的参考物, 应用:

——小城市或大城市中某一地段的空间形态结构研究

——大型公共建筑室内设计,例如博物馆观众观赏流线的空间设计 ——组织居民参与设计,进行实证调查和案例研究

4.1.4 分析技术

语义级差法(SD法):环境评价的双级形容词量表 电脑分析技术:环境模拟和优化 问卷调查

空间注记分析

4.2 典型城市公共空间设计

4.2.1 城市中心区设计

城市中心是城市居民社会生活集中的地方

一、城市中心的演变

古代:以政治、宗教活动为主,附带部分商业活动

如中国古代,依托皇宫、府衙或交通便利的码头发展中心 现代:趋向平民化,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 如英美等国,工业化时期、郊区化时期、中心复兴时期 发展趋势:

中心性、高价性、聚集性、流通性、可达性 中心商业区(downtown)

——各种商业活动集中的地方,以零售商业为主体,以及与它相配套的餐饮、旅宿、文化、娱乐服务、金融贸易、管理行业等 ——城市居民和外来人口经济活动、文化娱乐活动及社会活动最频繁集中的地方,最能反映城市活力、文化、建筑风貌和城市特色的地方 ——有大量商业和服务业用房,建筑分布,两基本形式:

*沿街发展(strip)

*占用整个街坊发展(block)

中心(央)商务区(CBD,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城市中商务活动集中的地区,以金融、贸易及管理为主,是城市经济、金融、商业、文化及娱乐活动的集中地,为城市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和就业场所

——一般只出现在工业与商业经济基础强大,商务和金融活动量大,在国际商贸和金融流通中有重要地位的大城市

——一般位于城市在历史上成形的城市中心地段,并经过商业贸易与经济高度发展阶段才能形成

——CBD职能构成:商务为主,辅以信息服务、生活服务、社会服务、行政管理和居住职能等

二、城市中心的意义

满足功能要求

满足精神和心理需求

满足城市形象要求:城市的标识性地区

三、城市中心的类型

按城市功能分:行政中心、经济中心、生活中心、文化中心等 按城市规模分: 市中心、分区中心、居住区中心等

四、城市中心的布局

各级中心的分布、性质、内容、规模、用地组织与布置

布局应满足居民活动不同层次的需要,如使用频率、服务半径(范围)、服务内容 中心位置选择原则 ——利用原有基础

——良好的区位(交通条件)

——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近远期结合

——考虑城市设计的要求 中心范围界定原则 ——国外:常以行政管理区或天然界限划分,如曼哈顿中心区

其中:CBD指数法:高度指数(CBHI≥1)面积指数(CBII≥50%) 硬核:CBHI≥4,CBII≥80%

——国内:多以道路内环线等具有明显地理特征的界线来界,如:南京以明城墙为界

五、城市中心的交通组织

中心区规模很大时,可划定步行区

核心区以步行为主,有便捷的公共交通联系 疏解与中心活动无关的车行交通(过境交通)

——开辟与中心主干道平行的交通性道路 ——在中心干道上架设高架路 ——市中心外围开辟环行道路

——控制车辆的通行时间和方向 中心区四周布置足够的停车设施 发展立体交通:步行天桥或隧道

六、城市中心的空间组织 空间组织原则

1、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 2、遵循“有机整体”的原则 3、坚持“连续性”的原则

运用轴线法则:主轴线、次轴线

统一考虑、协调组织空间环境的各要素

兼顾功能与审美要求:整体性、综合性、可达性(可接近性)、可识别性

七、实例:

1.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中央商务区 2.柏林政府区:行政中心区 3.柏林波茨坦广场:中心商业区过渡到中央商务区

4.2.2 城市广场设计 一、城市广场的演变

古希腊:最初用于议政和市场,是人们进行户外活动和社交的“城市的起居室”,其特性、位置是松散和不固定的

古罗马:广场使用功能逐步由集会、市场扩大到宗教、礼仪、纪念和娱乐等,并开始固定为某些公共建筑前附属的外部场地

中世纪:作为城市“心脏”,在高度密实的城市中心区创造出具有视觉、空间和尺度连续性的公共空间,形成与城市整体互为依存的城市公共中心广场雏型

巴洛克时期:最大程度上与城市道路联成一体,广场不再单独依附于某一建筑物,而成为整个道路网和城市动态空间序列的一部分

现代城市广场:城市广场作为开放空间,其使用进贴近人的生活,包括市政、商业广场等城市主要广场,以及较大的建筑庭院、建筑之间的开阔地等,例如:洛克菲勒中心广场;后现代: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和日本筑波广场

二、城市广场的定义 城市居民社会生活的中心,周围常分布着行政、文化、娱乐、商业及其它公共建筑 J.B.Jackson:将人群吸引到一起进行静态休闲活动的城市空间形式

K.Lynch:——位于高度城市化区域的核心部分,被有意识地作为活动焦点 ——通常经过铺装,被高密度的构筑物围合,有街道环绕或与其连通,具有可吸引人群和便于聚会的要素

王珂等编著,《城市广场设计》:为满足多种城市社会生活需要建设的,以建筑、道路、山水、地形等围合,由多种软、硬质景观构成的,采用步行交通手段,具有一定的主题思想和规模的节点型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

——城市社会生活包括政治、文化、商业、休憩等多种活动

——主题思想指表现城市风貌和文化内涵,及城市景观环境等多重目的 ——节点型指城市空间中的核型空间形态

五方面基本限定:场所、内容、构成、使用方式和意境

三、城市广场的类型:按广场的主要功能性质分

市民广场(civic square):

多设于市中心,通常为市中心广场;四周布置市政府等行政管理办公建筑,或图书馆、文化宫、博物馆、展览馆等公共建筑(行政广场、文化广场);平时供市民休息、游览,节日举行集会活动;与城市干道良好衔接,能容纳疏导车行和人行交通;运用轴线手法或自由空间构图布置建筑;以朝南最理想

商业广场:设于人流最集中处,纳入步行商业街及步行商业区系统 交通广场:两类:

——道路交叉口扩大,疏导交汇产生的不同流向的交通 ——交通集散广场,如体育场、交通枢纽站前广场

良好组织人流、车流、货流关系;广场上建筑造型富有表现力,丰富城市面貌

纪念广场、宗教广场:

——为纪念有历史意义的事件和人物,为衬托重要建筑物或作为建筑物组成部分布置的广场 ——特别重视广场的比例尺度、空间构图及观赏视线、视角的要求 生活广场:

——与居民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

——一般设于居住区、小区或街坊内,面积较小 ——布置各种活动设施,布置较多绿地

四、城市广场的设计

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对广场的布局分布作出安排 1、广场的空间构成 尺度与规模:

——受活动内容、结构布局、视觉关系、光照条件、空间围合、周边建筑等诸多因素共同制约,并与相邻空间的对比衬托有关

——包括用地形状、各边长度尺寸比、广场大小与周围建筑体量比、广场各组成部分比例关系等

*西特:广场尺寸为周边主要建筑高度的1倍到2倍之间 *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采用20~25米的模数

*林奇:广场不大于450英尺,40英尺亲切,80英尺宜人 界面:——要素:建筑、树木、柱廊、有高差的地形等

——连续性

——开口位置和大小

形式:平面型、下沉式、上升式 2、广场的使用 ——空间划分:划分不同领域,以适应不同年龄、兴趣、文化层次的人们开展多种活动。应有一个集中的大空间占主导地位,小空间划分适当,不宜琐碎,且与大空间有联系

——边界效应:广场四周边界是公共活动的密集区和环境依托点,人们滞留其间,形成一定的场所感,活动事件都是从此开始并向中心部分扩展 3、广场的交通流线组织 ——广场与城市道路的连接 ——广场内部活动流线组织 4. 广场的地面铺装与绿化

——满足功能要求(面积、宽度、承载力) ——适宜的排水坡度,保证安全性

——划分网格或图案,以增强尺度感和引导性 ——材料色彩、网格图案与广场建筑结合 ——考虑地下管沟的埋设

——防广场草坪热,考虑人的尺度、娱乐活动、日常维护、开发及维护资金 多功能高效化、多层次方向、生态化、地方特色、文化内涵

5、广场小品与环境设施 小品:尺度、色彩、光影、造型、细部设计、位置等,如设置坐凳,在空间亲切宜人,具有良好的视野条件并且有一定的安全感和防护性的地段要比设在大庭广众之下更受欢迎 雕塑:常为主题标志物,要有好的创意,美的形式,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艺术品。 两大趋势:一是远距离“瞭望型”的大型标志物,以其醒目的色彩、造型、质感、肌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dd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