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新课标2考试真题考点汇总

更新时间:2023-03-08 05:16:04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细胞结构:

1.(2010)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D ) A.病毒是一类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B.蓝藻细胞具有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环状 C.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 D.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都具有流动性

1.(2011)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

A.红细胞具有水溶性 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 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 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 1.【答案】C 1.(2014)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D ) ..

A.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 B.动物细胞间的黏着性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C.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 D.哺乳动物的细胞可以合成蔗糖,也可以合成乳糖

细胞观察实验:(包括质壁分离、DNA、RNA观察等)

3.(2010)若要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到质壁分离、RNA和脂肪,下列四组材料中应选择的一组是 ( C )

A.水稻胚乳和花生子叶 B.天竺葵叶和水稻胚乳 C.紫色洋葱和花生子叶 D.天竺葵叶和紫色洋葱

物质鉴定:(还原糖、脂、蛋白质、DNA)

6.(2011)下表是根据实验目的,所选用的试剂与预期的实验结果正确的是 A B C D 实验目的 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脂肪 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葡萄糖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6.【答案】A

试剂 双缩脲试剂 甲基绿 斐林试剂 吡罗红 预期的实验结果 染色体被染成紫红色 脂肪颗粒被染成紫红色 葡萄糖与甲基绿作用,生成绿色沉淀 斐林试剂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将RNA染成红色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醋酸洋红 物质运输:

4.(2011)撕取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一段时间后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此时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

A.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 B.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高,主动运输 C.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低,被动运输 D.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

4.【答案】C

4.(2014)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 ( D )

A.实验后,a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b组的高 B.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小于b组的 C.a组细胞放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ATP大于b组

D.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mol﹒L之间

1.(2015)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 培养瓶中气体 空气 氮气 空气 温度(℃) 17 17 3 离子相对吸收量(%) 100 10 28 -1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 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

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3.(2015)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 ( B ) 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 B.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

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 D.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

酶的性质:

2.(2011)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

B. 甲酶是不可能具有催化功能的RNA 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 2.【答案】B

6.(2013)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 B.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 C.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度 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

呼吸和光合作用:

2.(2010)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D ) A.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

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C.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 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

3.(2011)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

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度降低 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 C.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度降低 D.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不变 3.【答案】B

29.(9分)(2011)在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培养在CO2浓度为1%环境中的某植物迅速转移到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其叶片暗反应中C3和C5化合物微摩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下图。 回答问题:

(1)图中物质A是 ______(C3化合物、C5化合物)

(2)在CO2浓度为1%的环境中,物质B的浓度比A的低,原因是_______;将CO2浓度从1%迅速降低到0.003%后,物质B浓度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若使该植物继续处于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暗反应中C3和C5化合物浓度达到稳定时,物质A的浓度将比B的________(低、高)。

(4)CO2浓度为0.003%时,该植物光合速率最大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比CO2浓度为1%时的_______(高、低),其原因_______。

29.【答案】(1)C3化合物 (2)暗反应速率在该环境中已达到稳定,即C3和C5化合物的含量稳定,根据暗反应的特点,此时C3化合物的分子数是C5化合物的2倍

当CO2浓度突然降低时,C5化合物的合成速率不变,消耗速率却减慢,导致C5化合物积累

(3)高 (4)低 CO2浓度低时,暗反应的强度低,所需的ATP和[H]少 29.(11分)(2012)将玉米种植置于25℃、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萌发种子,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窃取胚乳烘干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结果如图所示。若只考虑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胚乳,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淀粉被水解 成 ,再通过 作用 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

(2)萌发过程中在 小时之间种子 的呼吸速率最大,在该时间段内每粒种子呼吸 消耗的平均干重为 mg。 (3)萌发过程中胚乳的部分营养物质转 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其最大转化速率 为 mg.粒.d-1。

(4)若保持实验条件不变,120小时后,

萌发种子的干重变化趋势是 ,原因是 。

(1)葡萄糖 呼吸 (2)72——96 26.6 (3)43.6 (4)下降 细胞呼吸消耗种子储存的有机物 2.(2013)关于叶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含有镁元素 B.被叶绿素吸收的光可用于光合作用 C.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不同 D.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

3.(2013)下列与微生物呼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肺炎双球菌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 B.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由拟核中的基因编码

C.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宜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D.有氧和无氧时,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物不同 6.(2014)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

A.磷酸是光反应中合成ATP所需的反应物 B.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参与 C.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的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 D.病毒核酸的复制需要宿主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能量 29.(10分) (2014)

某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CO2浓度为a时,高光强下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 ① 。CO2浓度在a~b之间时,曲线 ② 表示了净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增高而增高。

(2)CO2浓度大于c时,曲线B和C所表示的净光合速率不再增加,限制其增加的环境因素是 ③ 。

(3)当环境中CO2浓度小于a时,在图示的3种光强下,该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

量 ④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

(4)据图可推测,在温室中,若要采取提高CO2浓度的措施来提高该种植物的产量,还应该同时考虑 ⑤ 这一因素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 答案:

(1)①0 ②A、B和C (2)③光强 (3)④大于 (4)⑤光强

细胞增殖与分化:

2.(2012)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癌细胞在适宜条件时刻无限增殖 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

差别

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 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

2.(2014)同一动物个体的神经细胞与肌细胞在功能上是不同的,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B )

A.二者所处的细胞周期不同 B.二者合成的特定蛋白不同 C.二者所含有的基因组不同 D.二者核DNA的复制方式不同

减数分裂:

遗传学:

32.(13分)(2010)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花色分为白色、红色和紫色。现有4个纯合品种:l个紫色(紫)、1个红色(红)、2个白色(白甲和白乙)。用这4个品种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紫×红,Fl表现为紫,F2表现为3紫:1红;

实验2:红×白甲,Fl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白; [来源:学。科。网Z。X。X。K]

实验3:白甲×白乙,Fl表现为白,F2表现为白;

实验4:白乙×紫,Fl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白。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1)上述花色遗传所遵循的遗传定律是 。

(2)写出实验1(紫×红)的遗传图解(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遗传图解为 。

(3)为了验证花色遗传的特点,可将实验2(红×白甲)得到的F2植株自交,单株收获F2中紫花植株所结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理论上,在所有株系中有4/9的株系F3花色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 。

答案:(1)自由组合定律 (2)遗传图解为:

(3)9紫:3红:4白

32.(8分)(2011)某植物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A 、a ;B 、b ;C、 c ??),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即A_B_C_......)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现有甲、乙、丙、丁4个纯合白花品系,相互之间进行杂交,杂交组合、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

根据杂交结果回答问题:

(1)这种植物花色的遗传符合哪些遗传定律?

(2)本实验中,植物的花色受几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为什么? 32.【答案】(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基因的分离定律(或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4对 ①本实验中乙×丙和甲×丁两个杂交组合中,F2代中红色个体占全部个体的比例为81/(81+175)=81/256=(3/4)4,依据n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完全显性时,F2代中显性个体的比例是(3/4)n,可判断这两对杂交组合涉及4对等位基因 ②综合杂交组合的实验结果,可进一步判断乙×丙和甲×丁两个杂交组合中的4对等位基因相同 31.(10分)(2012)一对毛色正常的鼠交配,产下多只鼠,其中一只雄鼠的毛色异常,分析认为,鼠毛色出现异常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控制毛色基因的显隐性未知,突变只涉及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二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只涉及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假定这只雄鼠能正常生长发育,并具有生殖能力,后代可成活。为探究该鼠毛色异常的原因,用上述毛色异常的雄鼠分别与其同一窝的多只雌鼠交配,得到多窝子代。请预测结果并作出分析。 (1)如果每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 ,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 性基因突变为 性基因的直接结果,因为 。 (2)如果不同窝子代出现两种情况,一中是同一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为 ,另一种是同一窝子代全部表现为 鼠,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

(1) 1:1 隐 显 只有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才会出现新性状。 (2) 1:1 毛色正常

5.(2013)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C )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③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⑤DNA的X光衍射实验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32.(10分)(2013)已知果蝇长翅和小翅、红眼和棕眼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为了确定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以及控制它们的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表现为伴性遗传),某同学让一只雌性长翅红眼果蝇与一只雄性长翅棕眼果蝇杂交,发现子一代中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为长翅红眼:长翅棕眼:小翅红眼:小翅棕眼=3:3:1:1.

回答下列问题:

(1)在确定性状显隐性关系及其相应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时,该同学先分别分析翅长和眼色这两对性状的杂交结果,再综合得出结论。这种做法所依据的遗传学定律是 。 (2)通过上述分析,可对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其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做出多种合理的假设,其中的两种假设分别是:翅长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翅长基因和眼色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那么,除了这两种假设外,这样的假设还有 种。

(3)如果“翅长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的假设成立,则理论上,子一代长翅红眼果蝇中雌性个体所占比例为 ,子一代小翅红眼果蝇雌性个体所占比例为 ,子一代小翅红眼果蝇中雄性个体所占比例为 。 答案:(1)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或自由组合定律) (3分) (2)4种 (3分)

(3)0 1 (或100%) (每空2分,共4分) 32.(11分)(2014)

山羊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下面的系谱图表示了山羊某种性状的遗传,图中深色表示该种性状的表现者。

已知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条件下,回答下列问题:

(1)据系谱图推测,该性状为 ① (填“隐性”或“显性”)性状。

(2)假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依照Y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规律,在第Ⅲ代中表现型不符合该基因遗传规律的个体是 ② (填个体编号)。

(3)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系谱图中一定是杂合子的个体是 ③ (填

个体编号),可能是杂合子的个体是 ④ (填个体编号)。 答案:

(1)①隐性

(2)②Ⅲ—1、Ⅲ—3和Ⅲ—4

(3)③Ⅰ—2、Ⅱ—2、Ⅱ—4 ④Ⅲ—2 32.(10分)(2015)等位基因A和a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假定某女孩的基因型是XAXA或AA,其祖父的基因型是XAY或Aa,祖母的基因型是XAXa或Aa,外祖父的基因型是XAY或Aa,外祖母的基因型是XAXa或Aa。 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这对等位基因对于常染色体上,能否确定该女孩的2个显性基因A来自于祖辈4人中的具体哪两个人?为什么?

(2)如果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那么可判断该女孩两个XA中的一个必然来自于 (填“祖父”或“祖母”),判断依据是;此外,(填“能”或“不能”)确定另一个XA来自于外祖父还是外祖母。 【答案】(1)不能(1分)

女孩AA中的一个A必然来自于父亲,但因为祖父和祖母都含有A,故无法确定父传给女儿的A是来自于祖父还是祖母;另一个A必然来自于母亲,也无法确定母亲给女儿的A是来自外祖父还是外祖母。(3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2)祖母(2分)

该女孩的一个XA来自父亲,而父亲的XA来一定来自于祖母(3分) 不能(1分)

基因的复制和表达:

6.(2010)在白花豌豆品种栽培园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红花的豌豆植株,推测该红花表现型的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为了确定该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较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中( B )

A.花色基因的碱基组成 B.花色基因的DNA序列 C.细胞的DNA含量 D.细胞的RNA含量

1.(2012)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和成的( B ) A.tRNA种类不同 B.mRNA碱基序列不同

C.核糖体成分不同 D.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 1.(2013)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 B.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 C.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 D.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DNA 5.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

A.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RNA聚合酶的参与 B.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

C.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 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2015)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C ) 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 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

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 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

进化与变异:

6.(2015)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 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 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造成的 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

内环境与稳态:

4.(2010)水中氧含量随水温的升高而下降。生活在寒温带湖泊中的某动物,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与其生活的水温有关。右图中能正确表示一定温度范围内该动物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随水温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A ) A.甲 B.乙 C.丙 D.丁

3.(2014)关于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

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 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 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

神经-体液调节:

5.(2010)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适

当降低溶液S中的Na?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 ( D ) A.静息电位值减小 B.静息电位值增大 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 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

5.(2011)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

B.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C.该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

D.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5.【答案】C 3.(2012)哺乳动物因长期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B ) A.血浆渗透压降低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级减弱 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4.(2012)当人看见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C ) 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

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 30.(10分)(2012)肺牵张反射是调节呼吸的反射之一,图(a)为肺牵张反射示意图。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肺中。深吸气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脑干,抑制吸气,引起呼气。 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a、b、c、d是反射弧的 组成部分,a是 ,b是 , c是 ,d是 。

(2)人体要屏住呼吸必须受到图(a)中 的 调控。

(3)图(a)中神经元①和②之间形成的 突触(放大后的突触如图(b)所示)中, 突触小体是神经元①的 (填“轴突”、 “树突”、“细胞体”)末端膨大形成的,突触后 膜位于神经元②的 (填“轴突”、 “树突”、“细胞体”)。

(1)神经中枢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效应器

(2)大脑皮层 (3)轴突 细胞体 30.(9分)(2013)回答下列问题:

(1)清晨静脉取血测定正常人和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不足者的空腹血糖浓度。空腹时,血糖的来源是 和 。

(2)空腹抽血后,一次定量饮入高浓度葡萄糖水。喝糖水后每隔一定时间静脉取血,测定血糖浓度(整个过程中禁食、禁水,不做剧烈运动),发现正常人与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不足者血糖浓度的变化趋势都是先上升,再下降,但下降的速率不同,下降速率不同的原因

是 。

(3)胰岛 B细胞分泌的激素是在该细胞的 和 这两种细胞器中进行加工的。 答案:(1)肝糖原分解(1分) 非糖物质转化 (2分)

(2)胰岛素可促进血糖进入细胞和被利用,胰岛B细胞功能不足者胰岛素分泌不足,所以血糖浓度下降较慢 (4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3)内质网 高尔基体 (每空1分,共2分) 30.(9分)(2015)甲状腺激素是人体中的重要激素。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通常,新生儿出生后,由于所处环境温度比母体内低,甲状腺激素水平会升高。在这个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是分级调节,其中由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由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2)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包括提高的速率,使机体产热增多;影响神经系统的。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

(3)除了作用于靶细胞外,激素作用方式的特点还有(答出一点即可)。 【答案】(1)下丘脑 (1分) 垂体(1分)

(2)细胞代谢(2分) 发育和功能(2分) 几乎全身所有的细胞(1分) (3)高效(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免疫调节:

29. (2010)将同种大鼠分为A、B两组,A组大鼠除去淋巴细胞后,产生抗体的能力丧失:从B组大鼠中获得淋巴细胞并转移到A组大鼠后,发现A组大鼠能够重新获得产生抗体的能力。请回答:

(1)上述实验验可以说明___是免疫反应所需的细胞.

(2)为了证明接受了淋巴细胞的A组大鼠重新获得了产生抗体的能力,需要给A组大鼠注射___,任何检测相应的抗体。

(3)动物体内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称为____。在抗体,溶菌酶、淋巴因子和编码抗体的基因这四种物质中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是_____。在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和红细胞这三类细胞中不属于免疫细胞的____。

答案:(1)淋巴细胞(或B淋巴细胞) (2)抗原

(3)浆细胞(或效应B淋巴细胞) 编码抗体的基因 红细胞

30.(10分)(2011)回答问题:

(1)人体肝细胞可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称为蛋白A),运出细胞后进入血液。已知内质网、核糖体和高尔基体参与了蛋白A的合成或运输,则这些细胞器在蛋白A合成和运输过程中行使功能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体的胰岛细胞中________(含有、不含有)蛋白A基因 。

(2)为了研究小鼠在接受大肠杆菌碱性磷酸酶(AKP)刺激后其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

提取大肠杆菌AKP,注射到小白鼠腹腔内,进行第一次免疫。一段时间后,检测到抗体水平达到峰值。在这个过程中,_________细胞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值、分化形成的_______细胞可以产生抗体。经过一段时间后,再用大肠杆菌AKP进行第二次免疫,________可以快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抗体。上述免疫属于__________(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

30.【答案】(1)核糖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含有 (2)B 浆 记忆 特异性 4.(2013)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 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 30.(9分)(2014)

为了探究某种复方草药对某种细菌性乳腺炎的疗效是否与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有关,某研究小组将细菌性乳腺炎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草药灌胃)、空白对照组(蒸馏水灌胃)和阳性对照组(免疫增强剂A灌胃),并检测免疫指标。

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发现,实验组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这一结果至少说明该草药增强了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 ① 。

(2)研究还发现:实验组小鼠的T细胞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相近。这一结果说明:该草药可能通过提高小鼠的T细胞含量来增强其特异性免疫功能。通常,在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的作用是 ② 。

(3)在特异性免疫中,T细胞可产生 ③ 因子,受到抗原刺激的 ④ 细胞可在该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 ⑤ ,参与体液免疫过程。 答案:

(1)①机体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2)②识别并被病原体入侵的宿主细胞紧密接触,可使之裂解死亡 (3)③淋巴④B⑤抗体

5.(2015)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 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 C.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癌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

D.人体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

植物激素调节:

30.(9分) (2010)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将茎段自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处后,浸没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茎段的半边茎会向切面侧弯曲生长形成弯曲角度(a)如图甲,。与生长浓度的关系如图乙。请回答:

(1)从图乙可知,在两个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茎段半边茎生长产生的弯曲角度可以相同,请根据生长素作用的特性,解释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原因是_____。

(2)将切割后的茎段浸没在一未知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测得其半边茎的弯曲角度a1,从图乙中可查到与a1对应的两个生长素浓度,即低浓度(A)和高浓度(B)。为进一步确定待测溶液中生长素的真实浓度,有人将待测溶液稀释至原浓度的80%,另取切a1a2a?c?d割后的茎段浸没在其中,一段时间后测量半边茎的弯曲角度将得到a2。请预测a2与a1相比较的可能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____。

答案:(1)生长素的胜利作用具有双重性,最适生长素浓度产生最大?值,高于最适浓

度时有可能出现于低于最适浓度相同的弯曲生长,从而产生相同的?

(2)若?2小于?1,则该溶液的生长素浓度为A;若?2大于?1,则该溶液的生长素浓

度为B

5.(2012)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介入a、b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其原因是( D )

A.c组尖端能产生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 B.a′胚芽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

C.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D.a′胚芽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29.(10分)(2013)已知大麦在萌发过程中可以产生α-淀粉酶。用GA(赤霉素)溶液处理大麦可使其不用发芽就产生α-淀粉酶。为验证这一结论,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试管号 1 2 3 4 5 GA溶液 缓冲液 水 0 0 0.2 0.4 0.4 1 1 1 1 1 1 1 0.8 0.6 0.6 半粒种子 实验步骤 步骤1 带胚 去胚 去胚 去胚 不加种子 25℃保温24h后去除种子,在各试管中分别加入1ml淀粉液 步骤2 25℃保温10min各试管中分别加入1ml碘液,混匀后观察溶液颜色深浅 实验结果 ++ ++++ ++ + ++++ 注:实验结果中“+”越多表示颜色越深,表中液体量的单位均为mL。 回答下列问题:

(1)α-淀粉酶催化 水解可产生二塘,该二塘是 。

(2)综合分析试管1和2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反应后试管1溶液中的淀粉量比试管2中的 ,这两支试管中的淀粉量不同的原因是 。

(3)综合分析试管2、3和5的实验结果,说明在该实验中GA的作用是 。 (4)综合分析试管2、3和4的实验结果,说明 。

答案:(1)淀粉 麦芽糖 (每空1分,共2分) (2)少(1分)

带胚的种子保温后能够产生α-淀粉酶,使淀粉水解(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3)诱导种子生成α-淀粉酶 (3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4)GA浓度高对α-淀粉酶的诱导效果好 (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29.(12分)(2015)某基因的反义基因可抑制该基因的表达。为研究番茄中的X基因和Y基因对其果实成熟的影响,某研究小组以番茄的非转基因植株(A组,即对照组)、反义X基因的转基因植株(B组)和反义Y基因的转基因植株(C组)为材料进行实验。在番茄植株长出果实后的不同天数(d),分别检测各组果实的乙烯释放量(果实中乙烯含量越高,乙烯的释放量就越大),结果如下表: 组别 A B C 乙烯释放量(μL.kg.h) 20d 35d 40d 45d 0 0 0 27 9 0 17 5 0 15 2 0 -1-1回答下列问题:

(1)若在B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X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在C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Y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可推测,A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B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

(2)三组果实中,成熟最早的是组,其原因是。如果在35天时采摘A组与B组果实,在常温下储存时间较长的应是组。 【答案】(1)X基因、Y基因 (2分) X基因、Y基因和反义X基因(3分) (2)A(2分)

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该组乙烯的含量(或释放量)高于其他组(3分,其它合理也给分) B(2分)

生态系统:

31.(8分) (2010)假设a、b、c、d是一个简单生态系统中最初仅有的四个种群,其a、c、d的营养关系为a?c?d,a与b的关系如图,a是该生态系统主要的自养生物,请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a和b的种间关系是__。

(2)若d大量死亡,则一定时间内种群密度增加的种群 是____ ,种群密度减少的种群是____。

(3)若持续干旱使a大量死亡,c和d种群密度将会 。

(4)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说明该系统具有 。与热带雨林相比,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低、高)。 (5)为了调查该系统c种群的密度,捕获了5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40个个体,其中有5个带有标记,c种群的数量约为 个。

答案:(1)竞争 (2)c a (3)降低

(4)恢复力稳定性 低 (5)400

31.(12分)(2011)某岛屿栖息着狐和野兔,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后来有人登岛牧羊、捕食野兔和狐,狐也捕食羊羔。第5年,岛上狐濒临灭绝,但野兔数量大大超过人登岛前的数量。第6年,野兔种群爆发了由兔瘟热病毒引起的瘟疫,其数量骤减。回答问题:

(1)人与狐的种间关系是______ ,兔瘟热病毒与野兔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2)画出由人、羊、狐、野兔和牧草组成的食物网。

(3)人登岛后的第5年,与登岛前相比,野兔种内竞争强度________(增加、减小、不变)

(4)一般情况下,被捕食者传染病的流行程度将随捕食者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增强、减弱、不变)

31.【答案】(1)竞争和捕食 寄生 (2)如图所示 (3)增加 (4)减弱

6.(2012)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给提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 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 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 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 32.(8分)(2012)某草原上生活着鹿、兔、狼和狐等生物,雄鹿有角、雌鹿无角,通常情况下这种鹿的雌雄个体分群活动(生殖季节除外),有人提出“鹿角效应”假说解释这种同性聚群现象,即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回答下列问题: (1)该草原上的雌鹿群和雄鹿群属于 (填“不同”或“同一”)种群

(2)草、鹿、兔、狼、狐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共同形成了一个 (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

(3)为探究“鹿角效应”假说是否成立,某同学用狗(能将抛入流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来)、项圈和棍棒做了如下3组实验,甲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2个相同项圈,乙组同时抛出两个相同棍棒,丙组则同时抛出一个项圈和一个棍棒,记录每次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漂浮物的时间。若丙组平均时间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他两组,则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说。测试时要求甲、乙、丙3组抛出项圈或棍棒的距离 (填“相同” 或“不同”),本实验中项圈或棍棒相当于该草原上的 。

(1)同一 (2) 群落 (3) 小于 相同 食草动物 31.(10分)(2013)回答与草原生态系统相关的问题:

(1)草原上鼠的天敌从鼠获得的能量最终来自于 固定的能量。

(2)草原上,某种鼠的种群密度除了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外,还受该鼠种群的 、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因素的影响。

(3)用样方法调查某种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时,为避免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做到 。 (4)草原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 和 。

答案:(1)生产者 (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2)出生率 死亡率 (每空2分,共4分) (3)随机取样 (2分)

(4)垂直结构 水平结构 (每空1分,共2分) 31.(9分)(2014)

某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调查得知,该生态系统有4个营养级,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效率为10%~20%,且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一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下表所示,表中能量数值的单位相同。

种群 能量 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画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

(2)甲和乙的种间关系是 ① ;种群丁是该生态系统生物组分中的 ② 。

甲 3.56 乙 12.80 0 丙 10.3丁 0.48 戊 226.50 (3)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 ③ 、 ④ ,此外还具有信息传递等功能。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 ⑤ 和 ⑥ 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 答案:

(1) 戊↗乙↘甲→丁 ↘丙↗

(2)①捕食 ②消费者

(3)③物质循环 ④能量流动 ⑤ 生物群落 ⑥无机环境 4.(201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B ) 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 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 C.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 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31.(8分)(2015)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250km2,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乙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1000头。回答下列问题

(1)某次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550头,则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当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时,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2)若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甲种植物数量也增加,其原因是。

(3)在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这一食物链中,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

22

【答案】(1)2.2头/km(2分) 2头/km(2分)

(2)乙种动物以甲种动物为食,丙种动物数量增加导致乙种动物数量减少,从而导致甲种植物数量增加(3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3)大于(1分)

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15分

39.(2010)下列是与芳香油提取相关的问题,请回答:

(1)玫瑰精油适合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理由是玫瑰精油具有 的性质。蒸馏时收集的蒸馏液 (是、不是)纯的玫瑰精油,原因是 。

(2)当蒸馏瓶中的水和原料量一定时,蒸馏过程中,影响精油提取量的主要因素有蒸馏时间和 。当原料量等其他条件一定时,提取量随蒸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 。 (3)如果蒸馏过程中不进行冷却,则精油提取量会 ,原因是 。 (4)密封不严的瓶装玫瑰精油保存时最好存放在温度 的地方,目的是 。 (5)某植物花中精油的相对含量随花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提取精油时采摘花的最合适时间为 天左右。

(6)从薄荷叶中提取薄荷油时 (能、不能)采用从玫瑰花中提取玫瑰精油的方法,理由是 。

答案:(1)易挥发、难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 不是 玫瑰精油随水蒸气一起蒸馏出来,所得到的是油水混合物

(2)蒸馏温度 一定的时间内提取量随蒸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一定时间后提取量不再增加

(3)下降 部分精油会随水蒸气挥发而流失 (4)较低 减少挥发 (5)a

(6)能 薄荷油与玫瑰精油的化学性质相似

(2011)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回答问题:

(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 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

(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 和 。

(3)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 。

(4)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 和 。无菌技术要求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 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39. 【答案】(1)原油 选择 (2)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3)强 (4)干热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 火焰 39.(2012)为了探究6-BA和IAA对某菊花品种茎尖外植体再生丛芽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在MS培养基中加入6-BA和IAA,配制成四种培养基(见下表),灭菌后分别接种数量相同、生长状态一致、消毒后的茎尖外植体,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再生丛芽外植体的比率(m),以及再生丛芽外植体上的丛芽平均数(n),结果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植物的需求量,培养基中无机盐的元素可分为 和 两类。上述培养基中,6-BA属于 类生长调节剂。

(2)在该实验中,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

(3)从实验结果可知,诱导丛芽总数最少的培养基是 号培养基。

(4)为了诱导该菊花试管苗生根,培养基中一般不加入 (填“6-BA”或“IAA”)。 (1)大量元素 微量元素 细胞分裂素

(2)IAA的浓度 菊花再生丛芽外植体的比率和外植体上的丛芽平均数 0—0.5mg.L-1 (3)1 (4)6-BA

(2013)临床使用抗生素前,有时需要做细菌耐药实验。实验时,首先要从病人身上获取少量样本,然后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操作,以确定某致病菌对不抗生素的敏感性。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从样本中获取致病菌单菌落,可用 法或 法将样本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经过选择培养、鉴别等步骤获得。

(2)取该单菌落适当稀释,用 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在37℃培养箱中培养24h,使其均匀生长,布满平板。

(3)为了检验该致病菌对于抗生素的敏感性,将分别含有A、B、C、D四种抗生素的滤纸片均匀置于该平板上的不同位置,培养一段时间后,含A的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A ;含B的滤纸片周围没有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B ;含C的滤纸片周围透明圈比含A的小,说明 ;含D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也比含A的小,且透明圈中出现一个菌落,在排除杂菌污染的情况下,此菌落很可能是抗生素D的 。

(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为达到抗菌目的,最好应选用抗生素 。

答案:(1)划线 稀释涂布(或涂布) (每空2分,共4分) (2)涂布 (1分)

(3)敏感;不敏感; 该致病菌对C的敏感性比对A的弱; 耐药菌(每空2分,共8分) (4)A(2分)

(2014)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的分离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 ;然后,将1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 。

(2)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 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d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