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欣赏校本课程教材2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0-02 14:0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目 录

前 言 诗词概述……………………………………………… 1

第一课 诗经简介……………………………………………… 3

第二课 诗经《关雎》赏析…………………………………… 5

第三课 诗经《秦风·蒹葭》赏析…………………………… 7

第四课 诗经《君子于役》…………………………………… 9

第五课 诗经《木瓜》………………………………………… 11

第六课 楚辞的简介…………………………………………… 13

第七课 楚辞《渔父》赏析…………………………………… 15

第八课 《国殇》赏析………………………………………… 17

第九课 《山海经》赏析……………………………………… 19

第十课 《行行重行行》赏析………………………………… 20

第十一课 晋魏南北朝诗歌简介……………………………… 23

第十二课 唐诗概述…………………………………………… 24

第十三课 《赠汪伦》赏析…………………………………… 26

第十四课 《早发白帝城》赏析……………………………… 28

第十五课 《独坐敬亭山》赏析……………………………… 30

目 录

第十六课 《望庐山瀑布》赏析……………………………… 32

第十七课 《静夜思》赏析…………………………………… 33

第十八课 《春望》赏析……………………………………… 35

第十九课 《绝句》赏析……………………………………… 37

第二十课 《绝句二》赏析…………………………………… 39

第二十一课 宋词概述………………………………………… 41

第二十二课 《江上渔者》赏析……………………………… 43

第二十三课 《梅花》赏析…………………………………… 44

第二十四课 元曲概述………………………………………… 46

第二十五课 《天净沙·秋思》赏…………………………… 49

前言:诗词概述

中国的传统诗歌在现代,曾出现过毛泽东诗词,广为人们传诵。作为开国领袖,毛泽东诗词所洋溢的豪放个性和非凡才气,令古往今来所有帝王以及各国元首的墨宝文辞黯然失色。除了豪气干云的《沁园春-雪》之外,毛泽东还有?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这样的好诗。但是,毛泽东诗词多为抒发胸臆和酬唱之作,立意和用词有着前代文人典章的明显烙印,而且,它们并未作为一种记载和反映社会生活风貌,体验思考人生的有意图的文学创作活动。

诗词就是以文言词汇为基本词汇,以平水韵声韵体系为其基础语音,以表现高贵的人文精神与高雅的审美情趣为旨归的具有严格而稳定的韵律的文体。所谓诗词,是指主要以近体诗和律词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诗歌。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此外诗歌又可以按照不同的表现形式分为白话诗和文言诗词,在近代新月诗社很好的继承了现代诗和古体诗的关系,在自由的同时强调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按照文体背后的意识形态不同,又可分为新诗与古典诗词。 起于隋唐,流行于宋的一种文体,最早叫曲子,或曲子词,是隋唐用燕乐伴奏的一种新诗体。诗歌的一种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 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有令词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

第1页 共46页

第一课 诗经简介

简介: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也就是前1100年到前600年,约五百多年间)的诗歌305篇。原称?诗?或?诗三百?,从汉代起,儒家学者把《诗》当作经典,尊称为《诗经》,列入?五经?之首。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

作品分类:风、雅、颂 《诗经》中收录的诗据说当时都是能演唱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可分成风、雅、颂三类。风是土风、风谣,也就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

是正声雅乐,是正统的宫廷乐歌;?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祖先,祈祷赞颂神明。

早在春秋时期,《诗经》就已广泛流传。是中国几千年来贵族教育中普遍使用的文化教材。

孔子在《论语》里也有?不学《诗》,无以言?的说法,并常用《诗》来教育自己的弟子。此后,它与《书》、《礼》、《易》、《春秋》并称?五经?。

孔子以后的儒家学派人物,都把《诗》当作教本,传授不绝。虽经秦始皇焚书,但《诗》由于学者的口头传诵,得以流传下来。

实践活动:课下搜集更多有关于《诗经》的资料。

第5页 共46页

第二课 诗经《关雎》赏析

【原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

这是诗人对河边采摘荇菜的美丽姑娘的恋歌。

关关:水鸟叫声。雎(音居)鸠:水鸟,一名王雎,状类凫鹥,生有定偶,常并游。洲:河中沙洲。窈窕:美心为窈,美状为窕。淑:善,好。逑:配偶。

参差:长短不齐。荇菜:多年生水草,夏天开黄色花,嫩叶可食。流:顺水之流而取之也。 寤(音务):睡醒。寐(音妹):睡眠。 思:语助。服:思念。悠:忧思貌。辗:半转。反侧:反身,侧身。 琴:五弦或七弦乐器。瑟:二十五弦乐器。友:交好。

芼(音帽):有选择之意。钟:金属打击乐器。鼓:皮革打击乐器。

【译文】:

呱呱和呜的雎鸠,落在河中的沙洲。 苗条贞淑的女郎,正好是哥儿配偶。 长长短短金莲花,左漂右荡冲流它。 苗条贞淑的女郎,睡里梦里追求她。

第6页 共46页

追求她呵得不到,睡里梦里好苦恼。 夜漫漫呵夜漫漫,翻来覆去睡不着。 长长短短金莲花,左挑右拣采摘它。 苗条贞淑的女郎,弹琴鼓瑟敬爱她。 长长短短金莲花,左拉右扯摸捋它。 苗条贞淑的女郎,击钟打鼓娱乐她。

【赏析】: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史记〃外戚世家》曾经记述说:?《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厘降……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风》是一种用地方声调歌唱的表达男女爱情的歌谣。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此后,人们评《关雎》,皆?折中于夫子?(《史记〃孔子世家》)。

练习:背诵关雎

第7页 共46页

第三课 诗经《秦风 蒹葭》赏析

【原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注释】

蒹葭:芦苇。 苍苍:茂盛的样子。 伊人:那个人。 溯涸:逆流而上。 丛:追寻。 溯游:顺流而下。 凄凄:茂盛的样子。 晞:干。

湄:岸边。 跻(ji):登高。 坻:水中的小沙洲。 采采:茂盛的样子。 已:止,干。 涘(si):水边。 右;弯曲,迂回。 沚:水中的小沙洲。 【译文】

芦苇茂密水边长,深秋白露结成霜。 我心思念的那人,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崎岖又漫长。 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水中央。 芦苇茂盛水边长,太阳初升露未干。 我心思念的那人,就在河水那岸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险峻难攀登。

第8页 共46页

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沙洲间。 芦苇茂密水边长,太阳初升露珠滴。 我心思念的那人,就在河水岸边立。 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弯曲难走通。 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沙洲边。 【读解】

为了自己心爱的人而上下求索,不管艰难险阻,矢志不渝,这 是一种可歌可泣的坚贞和追求精神。那个?伊

人?,其实也可以看 作一种尽善尽美的境界,一种指向理想的超越。

对于真正的求索者来说,目标是一种指向。达到目标固然重 要,更重要的还是过程。人生本来就是一个过程。生存的价值和 意义,就存在于过程之中。同样,追求的价值和意义也存在于过 程之中。如果忽视过程,实际上也是忽视了追求本身。

尽善尽美的境界,无论是从理论上说,还是从实际上说,都 是不可能达到的。换句话说,尽善尽美只是一种理念,一种心灵 指向的理想。它指引我们在平庸琐屑的生命历程中向前渡过,就 像夜中照亮道的火光,迷途中的指南针一样,让我们不断地前行,追求。

写一写:根据本诗的读解和自己的感受写一篇读后感。

第9页 共46页

第四课 诗经《君子于役》赏析

【原文】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赏析】

这首诗见于《诗经〃王风》,是春秋时代的作品。它通过一个妇女对久役在外丈夫的刻骨思念,反映了战争和徭役给百姓造成的痛苦。

全诗分两章,意思和写法基本相同。第一章开头三句:?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便写出女子看不到丈夫回来的思念。其中?君子?是当时女子对丈夫的一种敬称;?于役?指丈夫行役在外;?不知其期?的?期?字,指役期,亦可指归期。两者实际上是一样的,因为服役期满便可回家,?曷至哉?的?曷?同何;?至?有两种理解,一是到了什么地方,一是回到家来。二者相比,以后说为好。联系起来看三句意为:我的丈夫外出服役去,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期满,何时才能回到家来?寥寥数语,表达出主人公对丈夫的不能自主的怀念之情。中间三句:?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转向描写山村田野傍晚的自然景色;其中?埘?(音时)是指用泥土砌成的鸡窝。

第10页 共46页

三句意为:天气快黑了,鸡儿都进了窝,牛羊也都从山上下来。主人公睹景生情,因物思人,鸡儿和牛羊都能按时进窝回圈,可是行役在外的丈夫至今还不回来。不由得产生了人不如禽兽的念头。所以接着她便喊出后两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用现在话说即为:我的丈夫服役去了,怎能叫我不想念他呢?这两句好象大水冲开闸门似的,感情一下喷发了出来,她那被压抑着的愁思,实在按奈不住了。

第二章重复地咏叹了她对丈夫的思念和渴望丈夫早日回来的心情,中间稍有变化。开头三句?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其中的?不日不月?犹言无日无月,既表示时间已经很久了,又说明役期不定,归期不明;?曷其有佸?的?佸?是聚会的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才能与他相聚会在一起呢?中间三句:?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仍然是描写傍晚景色。其中?桀?(音洁)为木橛子,即供鸡栖息的木架;?括?(音扩)是至的意思,?下括?犹言下来。三句联系起来是说:天快黑了,鸡已上了架,牛羊从山下来。最后两句:?君子于役,苟无饥渴!?其中?苟?是表示猜度,希望的付词,当?或许?、?大概?讲,意为我的丈夫外出服役,或许他没受到饥渴的折磨吧!这是思妇在惆怅中的企祝,表现了她对丈夫忧虑和关切的深情。

《君子于役》是一首抒情诗,它主要抒发妻子对久役不回丈夫的怀念和愁思。感情非常纯朴真切,艺术表现手法也极为成功。最突出的特色是它对典型环境的描写。全诗上下两章都侧重描绘了农村傍晚的黄昏景色,给读者展现出一幅鲜明的画面,在苍茫的暮霭中,一位劳动妇女倚门张望着,她在等待她的丈夫。此时此刻,她是多么想让丈夫出现在她的眼前呀!然而,她看到的却是下山的牛羊和进窝的鸡儿,这怎能不使她忧愁和怅惘呢?这里作者采用白描手法,三笔两笔

第11页 共46页

就给我们勾勒出这幅明晰的田园晚归图,极富生活气息。人们都知道在农村傍晚这个特定时间里,正是六畜进圈、田夫回家、閤家团聚的时刻,也正是离人思念亲人最殷切的时光。作者把女主人公——思妇臵入画面之中,通过热闹气氛的渲染,典型环境的衬托,极为生动地表现出她那孤独凄苦的情状。这种以情绘景、以景托表的写法,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使读者从这幅图画中可以感受到由于徭役而造成的妻离子散的辛酸,堪称是首情景交融的动人诗篇。

积累:背诵《君子于役》。

第12页 共46页

第五课 诗经《木瓜》赏析

一、原文 原文:

投我以木瓜, 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 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 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二、注释:

1.木瓜: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蔷薇科,果实长椭圆形,色黄而香,蒸煮或蜜渍后供食用。

2.琼琚(jū居):美玉,下\琼玖\、\琼瑶\

第13页 共46页

翻译:

你将木瓜投赠我, 我拿琼琚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 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 我拿琼瑶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 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李投赠我, 我拿琼玖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 珍重情意永相好。

同。 3.匪:非。

4.木桃!果名,即楂子,比木瓜小。 5.木李:果名,即榠楂,又名木梨。

三、【赏析】

《诗经〃大雅〃抑》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比较起来,《卫风 木瓜》这一篇也有从?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两词意思相同。

现代学者一般从朱熹之说,指出此诗是爱情诗。平心而论,由于诗的文本语义很简单,就使得对其主题的探寻反而可以有较大的自由度。有鉴于此,笔者倾向于在较宽泛的意义上理解本诗,将其视为一首通过赠答表达深厚情意的诗作。

知识拓展:结合本诗的思想感情谈一谈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

第14页 共46页

第六课 楚辞的简介

《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由于诗歌的形式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形成,篇中又大量引用楚地的风土物产和方言词汇,所以叫?楚辞?。《楚辞》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代表作是《离骚》,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为?骚体?。西汉末年,,刘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辑录成集。《楚辞》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不仅开启了后来的赋体,而且影响历代散文创作,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

楚辞的主要作者是屈原。他创作了《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不朽作品。在屈原的影响下,楚国又产生了宋玉、唐勒,景差等楚辞作者。现存的《楚辞》总集中,主要是屈原及宋玉的作品。

《楚辞》中屈、宋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风俗习尚以及所使用的艺术手段、浓郁的抒情风格,无不带有鲜明楚文化色彩。这是楚辞的基本特征,它

们是与中原文化交相辉映的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屈原(约前339~约前278),名平。初任楚怀王左徒、三闾大夫。因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联齐抗秦,受怀王稚子子兰及靳尚等人谮毁而革职。顷襄王时,屈原被放逐,他无力挽救楚之危亡,又无法实现政治理想,遂投汨罗江而死。《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这篇宏伟的政治抒情诗表现了作者的进步理想,为实现理想而进行的不懈斗争,和斗争中所遇到的挫折及自己的苦闷。屈原常常征引历史以抒发

第15页 共46页

的宠辱,遂有退隐林泉的念头,晚年过着?林间友?、?世外客?的闲适生活。马致远早年即参加了杂剧创作,是?贞元书会?的主要成员,与文士王伯成、李时中,艺人花李郎、红字李二都有交往,也是当时最著名的?四大家?之一。马致远从事杂剧创作的时间很长,名气也很大,有?曲状元?之誉。他的作品见于着录的有15种,今存《汉宫秋》、《荐福碑》、《岳阳楼》、《青衫泪》、《陈抟高卧》、《任风子》6种,另有《黄粱梦》,是他和几位艺人合作的。以《汉宫秋》最著名。散曲有《东篱乐府》。小令《天净沙*秋思》脍炙人口,被誉为?秋思之祖?。 三、作品风格

豪放中显其飘逸、沉郁中见通脱之风格

马致远杂剧的语言清丽,善于把比较朴实自然的语句锤炼得精致而富有表现力。曲文充满强烈的抒情性和主观性。

马致远的散曲。扩大题材领域,提高艺术意境。声调和谐优美,语言疏宕豪爽,雅俗兼备

词采清朗俊雅,而不浓艳,《太和正音谱》评为「马东篱之词,如朝阳鸣凤。其词典雅清丽,可与灵光景福两相颉颃,有振鬣长鸣万马皆瘖之意。又若神凤飞于九霄,岂可与凡鸟共语哉!宜列群英之上。 四、《译文》

枯藤缠绕的老树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 小桥旁潺潺的流水映出几户人家,

荒凉的古道上,迎着萧瑟的秋风走来一匹孤独的瘦马。 夕阳已经朝西落下,漂泊未归的游子还在天涯。

知识积累:背诵《天净沙 秋思》。

第46页 共46页

?忽闻岸上踏歌声?,?忽闻?二字表明,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声先闻,从那热情爽朗的歌声,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伦赶来送行了。

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在山村僻野,本来就没有上层社会送往迎来那套繁琐礼节,看来,李白走时,汪伦不在家中。当汪伦回来得知李白走了,立即携着酒赶到渡头饯别。不辞而别的李白固然洒脱不羁,不讲客套;踏歌欢送的汪伦,也是豪放热情,不作儿女沾巾之态。短短十四字就写出两人乐天派的性格和他们之间不拘形迹的友谊。

也许正因为两人思想性情契合,李白引为同调,很珍视汪伦的友情。情之所至,遂对着眼前风光绮丽的桃花潭水,深情地吟道: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结合此时此地,此情此景,这两句诗也如脱口而出,感情真率自然。用水流之深比譬人的感情之深,是诗家常用的写法,如说汪伦的友情真象潭水那样深呀,当然也可以,但显得一般化,还有一点?做诗?的味道。现在的写法,好象两个友人船边饯别,一个?劝君更进一杯酒?,一个?一杯一杯复一杯?。李白酒酣情浓,意态飞扬,举杯对脚下悠悠流水说道:?桃花潭水啊,别说您多么深了,可不及汪伦的友情深呢!?口头语,眼前景,自有一种天真自然之趣,隐隐使人看到大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所以,清人沈德潜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

知识积累:背诵并默写《赠汪伦》。

第26页 共46页

第十三课 《早发白帝城》

一、 诗歌内容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 轻舟已过万重山。

二、背景简介

李白因为永王李嶙事件被流放夜郎,到四川白帝城时传来被赦免的消息,诗人万分喜悦之时在返还的船途中写了此诗,抒发了重获自由的愉悦之情。 三、诗句赏析

?朝辞白帝彩云间?气势不凡,深得李白奔放之风。高高的白帝城矗立白云霞光中的形象展现眼前。一个?辞?字拟人了白帝城,传神,难怪大散文家余秋雨小时候读到这句诗时把白帝想象成一个穿着白袍的长者了,?辞?字隐含诗人对山水一贯引为知己的态度(可参看我的以前赏析李白的作品类),也表现了诗人欣喜情态。 ?千里江陵一日还?,诗人惯用夸张的艺术手法,言船行极快,反映了诗人舒畅自由的心情。

?两岸猿声啼不尽?,两岸猿声不停,平时感觉悲凉这时却没有,反而感到有些清脆了,实际上还是融情与景,诗人的愉悦心情冲淡了猿声的悲凉。

?轻舟已过万重山?,和?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写法一样,但更加显得诗人心情之轻松,一幅?轻舟?顺流直下,轻飘飘的越过?万

第27页 共46页

重山?的动态画面犹在眼帘,让人无限轻松。

全诗无一处写情,又处处含情,王国维云:?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此诗就是这样,我和物浑然一体,无法分辨了。

第28页 共46页

第十四课 《独坐敬亭山》

【内容】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注释】

1.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县北。

2.孤云:陶渊明《咏贫士诗》\孤云独无依\。朱谏注:\言我独坐之时,鸟飞云散,有若无情而不相亲者。独有敬亭之山,长相看而不相厌也\。 【释义】

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俩谁也不会觉得厌烦。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高的敬亭山了。 【背景】

这首五绝作于天宝十二载(753)秋游宣州时,距他被迫于天宝三载离开长安已有整整十年时间了。长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此诗写独坐敬亭山时的情趣,正是诗人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活写照。 【赏析】

前二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孤独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

第29页 共46页

都在厌弃诗人。?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因此,这两句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并且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诗的后二句运用拟人手法写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鸟飞云去之后,静悄悄地只剩下诗人和敬亭山了。诗人凝视着秀丽的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在一动不动地看着诗人。这使诗人很动情—世界上大概只有它还愿和我作伴吧??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感情。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锤炼的,更突出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又何足挂齿!这两句诗所创造的意境仍然是?静?的,表面看来,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实际上,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

?静?是全诗的血脉。这首平淡恬静的诗之所以如此动人,就在于诗人的思想感情与自然景物的高度融合而创造出来的?寂静?的境界,无怪乎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要夸这首诗是?传‘独坐’之神?了。

第30页 共46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cx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