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表格式集体备课教案苏教版
更新时间:2023-12-20 04:2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五菱宏光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2018年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格式集体备课教案(苏教版) 2018年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格式集体备课教案(苏教版) 教学内容 单式折线统计图 第2单元 课时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在提供的表格中制作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2.让学生体会统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及作用,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或预测,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乐于参与统计活动,在活动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掌握用简单的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 根据标尺确定表示数据的点。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学生事先收集有关数据。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揭示课题 1.出示例1 2.分析统计表。谈话:你能从这张统计表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3.揭示课题。教师边出示统计图边说:为了更便于分析;后来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还将这些数据绘制成了一张统计图 谈话:你知道这是一张什么统计图吗?(预测学生能说到是折线统计图,如果学生不知遭,可由教师揭示) 教师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二、合作探究 1.探究特征,感悟优点。 谈话.刚才我们在统计表中了解的信息在这张折线统计图上都能找到吗?(能) 那他们为什么还要将数据制成这样的折线统计图呢?(学生可能说到:容易分析张小楠身高的变化情况) 原来如此,你还能从这张统计图上一目了然地看到哪些信息?( 身高变化情况、各时间段内身高增长幅度)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追问;你能从图上看出哪段时间身高增长得最快哪段时间身高增长得最慢吗?请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加以指导,学生可能会说到比较相差数或看折线的上升幅度。 谈话:那你认为就分析身高增长变化的情况来说,用统计表好些还是用折线统计图好些?为什么? 估计一下张小楠13岁生日时身高大约是多少厘米,说说理由。 2.联系生活举例。. 你有没有在其他地方见过类似这样的图?(学生应该在生活中见到过折线统计图.,如病人的心电图、股票分析图等,根据学生的介绍可出示相关图片加深印象) 教师小结折线统计图的优点:不但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3.了解结构。 谈话:既然折线统计图能反映数据的变化情况,看了图,你知道一张完整的折线统计图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应该由哪些部分组成,在制作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再全班交流,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并相应介绍折线统计图各部分的名称,在介绍各部分名称时明确其作用以及画图时的注意点: (1)横轴:一般用于标明时间的前后,每个时间段都要平均分; (2)纵轴:标明数据,单位长度表示的数据大小要_致,一般最高数据比统计到的最高数据稍高一些(和条形统计图相同); (3)描点、连线:要找准数据,看清横轴、纵轴进行描点。当提供的数据与纵轴上的数据没有直接对应时,要把纵轴上相应的一小段平均分后再找点;在点与点之间连线时不能漏掉或连错。 (4)标注数据:在所描的点的上边或下边写上数据,不要写在折线上。 (5)填写制表日期。 三、完成练一练 统计身高。 谈话:除了刚才我们讨论的这些情况外,还有很多数据比较适合用折线统计图来统计分析。比如我们同学的身高情况。 课前我们一起收集了自己每学期期末时的身高情况,让我们一起来试着将它也制成折线统计图,看看我们的身高增长趋势如何。 学生独立将自己的身高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并在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的身高增长情况,再和小组内的同学进行比较,说说能从图上发现什么。 对学生意见的预设和对策: (1)每个人的身高都在增长,增长的情况各不相同,但大致的增长趋势是相同的。 (2)这份统计图和其他的统计图有明显区别,底部从0到110这一段用了折线和虚线。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表示。指导学生发现最低身高数据在110以上,省略O到110这段数据可以使110~145厘米之间的每一段放大,使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更明显,而且使统计图更美观。 比较折线统计图和统计表,你有什么想法?(折线统计图不但和统计表一样可以反映数据的多少,并且比较易于反映几年中自己身高的变化情况:持续上升,没有下降) 四、综合运用 练习四第1、4题 五、课堂总结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掌握了什么本领? 用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有什么优点?制作折线统计图时要特别注意什么? 六、作业 练习四第3题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 复式折线统计图 第2单元 课时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过程,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信息,能根据要求完成复式折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线统计图。 2、使学生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和判断、推理,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提高统计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能运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解决问题,会分析统计图中的信息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回忆铺垫 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折线统计图。(板书:折线统计图) 二、学习例2 1、出示例2统计表,你能知道些什么信息? 2、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3.指出: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便于对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讨论问题。进一步讨论:从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三、巩固练习 (一)完成“练一练” 1.学生分别看图,并根据图下的问题在小组里交流。 2.组织全班交流。 (二)完成练习四的第2、5题 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三)完成练习四的第6题 学生各自在教材上画出表示两组数据的折线。 展示学生的作业,引导互相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再让学生根据交流的情况,进一步修改或完善所画的统计图。 引导学生看图回答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和本领?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 1、阅读第27页 结合“为什么气温变化正好相反?”,学生自主阅读“你知道吗?”再交流说说理由。 2、收集从今天起一星期的本地最高气温或最低气温情况,并制成折线统计图,预测本地近阶段的气温变化情况。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 折线统计图练习 第2单元 课时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识图和用图的能力,感受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使学生在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进一步感受统计方法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价值,增强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会利用统计图里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谈话揭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复式折线统计图,谁来说说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 二、联系生活应用统计知识 1、出示P28蒜叶的生长 完成蒜瓣根须生长情况统计图。 引导学生看懂统计图的横轴和纵轴,学生独立完成后和同学交流回答问题。 2、完成蒜叶生长情况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统计图 讨论交流,注意引导学生比较两条折线中相应点的关系进行判断。 3、回顾反思 四、全课总结 引导学生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小结所学的知识。
正在阅读:
五年级数学下册表格式集体备课教案苏教版12-20
2006《计量经济学》试题(A)10-27
“两基”迎国检工作简报 第1期04-12
数字图像的色彩模式及色彩空间06-01
逻辑学练习题03-08
2016高考全国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研究04-10
心理健康问题往往是导致疾病的原因04-06
节后复工安全教育培训(桥梁)11-12
2017考研择校:农学5大牛校评价06-22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备课
- 下册
- 教案
- 集体
- 年级
- 数学
- 格式
- 苏教版
- J2EE程序设计综合实验要求
- 一位特级教师给青年教师的20条建议-精编
- 金小路竣工文件编制办法(试行) - 图文
- 金版学案高中化学专题讲座十三有机物脱水方式新人教版选修51219369
- 高中英语词块教学的实施策略探讨
- 2014二季度中国汽车品牌口碑研究报告
- 《把握思维的奥妙》练习题
- 2-氨基-5-甲基苯甲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11-学习资料大全:vb教程
- 山东省高等教育评估所成功举办2012年全国大学排行榜新闻发布会doc - 图文
- 安全作业指导书 - 图文
- Photoshop打造美丽迷人的魔幻之夜 - 图文
- 钢结构识图图集图标讲解资料
- 深入剖析数据接收过程
- “3+4+5”模式:搞定乡镇并不难
- 土石方及基坑支护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组织设计范本
- 道路改建工程施工方案完整版
- 2015十大CMS系统
- 2017年一级建造师机电实务记忆口诀
- 2012山东省专升本英语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