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复习要点A

更新时间:2023-03-29 06:39:01 阅读量: 建筑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题型:

填空、单选、多选、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一)人体的解剖方位

人体方位的确定是基于标准姿势,即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拢、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 方位术语

1上与下 (头侧与尾侧) :对部位高低关系的描述。头部在上,足在下。 2 前与后 (腹侧与背侧) :凡距身体腹面近者为前,距背面近者为后。

3 内侧与外侧 (区别:内与外) :是对各部位与正中面相对距离的位置关系的描述,距人体正中矢状面近者为内侧,

远离正中矢状面者为外侧。

4 内与外 : 是表示与空腔相互位置关系的描述,近内腔者为内,远内腔者为外。

5 近侧(端)与远侧(端) :常用于对四肢的描述,凡距肢体根部近者为近侧,远离肢体根部者为远侧。 6 深与浅 : 是对与皮肤表面相对距离关系的描述。即离皮肤表面近者为浅,远者为深。 解剖面

1 矢状面: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的切面。正中矢状面 2 冠状面:身体分为前后两部的切面。

3 水平面或横切面:身体分为上下两部的切面。

(二)细胞膜与五类组织

1、细胞膜结构与组成

a.液态镶嵌模型:以脂质双分子层作为细胞膜的基本骨

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分子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 b.膜脂:生物膜上脂类的统称。磷脂、糖脂、胆固醇 双嗜性分子—亲水性头部(外)、疏水性尾部(内) c.膜蛋白:受体、载体、通道、酶 表(外)在蛋白 20%~30%

嵌入蛋白(内在蛋白/整合蛋白) 70%~80%,两性分子 含有亲水性和疏水性氨基酸

d.膜糖类:结合形成糖蛋白和糖脂—细胞抗原性的分子基础 e.细胞膜特点:不对称性、流动性

2、五类组织

(1)上皮、结缔、软骨与骨、肌、神经 上皮组织:细胞多而密(少间质),无血管—代谢依赖于深层的结缔组织,丰富的神经末梢—感受刺激 具有极性 一些特殊结构 游离面:朝向体表或腔面 微绒毛、纤毛 基底面:借基面与深层的结缔组织相连 质膜内褶 被覆上皮:覆盖与人体外表或衬帖于体内管、腔、囊的腔面。保护

腺上皮: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以腺上皮为主构成的器官—腺。外分泌腺(导管排出) 内(释放入血)

结缔组织:一般指固有结缔组织,细胞量少类多,散在间质中,无极性分布;细胞间质(分纤维和基质)多;不直接

与外界环境接触,又称内环境;都由间充质分化形成(胚胎时期间充质可分化为结缔组织、血管内皮、平滑肌纤维),具有支持、保护、营养、 防御、连接、修复 疏松结缔组织(蜂窝组织):连接、支持、防御、修复

细胞: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脂肪细胞、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 间质:多种纤维(胶原、弹性、网状等)和基质

致密结缔组织:主要成分为纤维,细胞和基质很少。支持、连接

脂肪组织:大量脂肪细胞聚集,被疏松结缔组织分割为脂肪小叶。白(黄色)色:化学能。棕色:婴儿热能 网状组织:网状细胞、网状纤维和基质。淋巴组织、淋巴器官和造血器官的基本组成成分。 软骨:软骨组织和软骨膜,较硬,略有弹性,胚胎早起主要支架成分,支持、保护

软骨组织:固态结缔组织,软骨细胞、基质、纤维。能形成纤维和基质 软骨膜:致密结缔组织

骨组织:坚硬,细胞和钙化的细胞外骨基质,

骨基质:胶原纤维—韧性,无机盐(羟基磷灰石结晶)—坚硬,骨板 骨组织的细胞:骨祖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和破骨细胞 肌组织:肌细胞(肌纤维),细胞间少量结缔组织 针对肌细胞——肌膜、肌质、肌质网 结构功能分类:骨骼肌(横纹肌)、心肌、平滑肌 骨骼肌为随意肌,心肌和平滑肌为不随意肌

神经组织:

神经细胞(神经元)

1. 神经细胞的基本构造

胞体 :尼氏体、神经原纤维 突起 :树突、轴突 胞体:

(1)细胞膜是可兴奋膜,有接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膜蛋白主要形成离子通道和受体等。 (2)细胞质:

①尼氏体Nissl bodies 聚集在核的附近,多呈块状。电镜下,尼氏体是由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构成,它可合成蛋白质。尼氏体对神经递质和神经分泌的形成以及执行神经元的功能都是很重要的。树突内有尼氏体,而轴突内无尼氏体。

②神经原纤维 包括神经丝和微管两种。光镜下的银染切片,可见分布于细胞质内的交织成网状的棕黑色的神经原纤维,并且伸入树突和轴突中。对神经元有支持的作用,并且与胞体内蛋白质、化学递质和离子等的运输有关。 (3)细胞核有一个,大而圆的核,居中央。 树突

表面是细胞膜,内有细胞质,在树突的分支上常见许多棘状的小突起称树突棘(dendritic spine)。 树突棘是神经元之间形成突触的主要部位。树突的主要功能是接受刺激将信息传入细胞体。 轴突

每个神经元只有一个轴突。轴丘和轴突的轴质(或轴浆)内没有尼氏体和高尔基复合体。轴突一般比树突细,全长直径较均一,有侧支呈直角分出。轴突的主要功能是传导神经冲动。神经冲动传导是在轴膜上进行的。 2. 神经元分类

按形态: 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多极神经元

按功能和兴奋传导方向: 感觉神经元(传入) 运动神经元(传出) 联络神经元(中间) 胆碱能神经元 单胺能神经元 氨基酸能神经元 肽能神经元

神经胶质细胞

与神经元数目之比约为10:1~50:1。 A、中枢神经系统的胶质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能分泌神经营养因子,维持神经元的生存及其功能活动 少突胶质细胞:形成中枢神经系统的髓鞘 小胶质细胞:具有吞噬能力的胶质细胞 室管膜细胞:产生脑脊液的功能 B、周围神经系统的胶质细胞

施万细胞:参与周围神经系统中神经纤维的构成 卫星细胞:包裹神经节内的神经元的胞体

神经纤维

由神经元的长轴突或长树突及包在它外面的神经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施万细胞又叫神经膜细胞)构成 有髓纤维: 神经元长突起 + 神经膜 + 髓鞘 无髓纤维: 神经元长突起 + 神经膜

(三)细胞的基本功能

一,静息电位:在细胞没有受到外来刺激的情况下,在细胞膜的内外两侧存在着电位差,膜内电位低于膜外电位

极化:静息电位存在时,膜两侧所保持的内负外正的状态成为极化。 超极化:向负值增大的方向变化

去极化:向负值减小的方面变化,超过0的部分成为超射。

复极化:先发生去极化,又向原来的极化状态回复的过程。

产生:在静息状态下,细胞内钾浓度高于细胞外,安静时膜对钾的通透性较大,故钾外流聚于膜外,带负电的蛋白不能外流而滞于膜内, 使膜外带正电,膜内带负电。

二,动作电位:当细胞受到刺激时膜电位所经历的快速而可逆的倒转和复原成为动作电位。

锋电位:膜电位短促而尖锐的脉冲样变化

后电位:恢复静息电位以前,还要经历一些微小而缓慢的波动

产生:上升:当细胞受到刺激(达到阈电位)→细胞膜上少量Na+通道激活而开放→Na+顺浓度差少量内流→膜内外电位差↓→局部电位→当膜内电位变化到阈电位时→Na+通道大量开放→Na+顺电化学差和膜内负电位的吸引→再生式内流→膜内负电位减小到零并变为正电位

下降:Na+通道关→Na+内流停+同时K+通道激活而开放→K+顺浓度差和膜内正电位的吸引→K+迅速外流→膜内电位迅速下降,恢复到RP水平 特点:(1)不衰减性传导(2)全或无的特征(3)存在不应期

三,细胞的局部兴奋或局部反应:阈下刺激引起的低于阈电位的去极化(即局部电位),

特点:(1)不具有“全或无”现象。(2)电紧张方式扩布。(3)具有总和效应:时间性和空间性总和。。 四,影响动作电位传导的因素:(1)细胞直径的大小(2)动作电位去极化的幅度(3)有髓神经比无髓神经传导的快 五,细胞一次兴奋后兴奋性的周期变化

1、 绝对不应期:细胞兴奋发森当时及兴奋后一段时期,此时细胞完全没有兴奋性

2、 相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后的一段时期,细胞兴奋性有所恢复,部分Na+通道恢复到静息态。刺激加大会引起

兴奋

3、 超强期:相对不应期后细胞兴奋性略高于一般水平。此时膜电位更靠近阈电位。 4、 低常期:对应细胞超极化电位,Na+通道恢复,但电位远离阈电位。 六,神经—肌接头

结构:接头前膜(神经纤维末梢,内有囊泡和线粒体,囊泡中有乙酰胆碱递质)

接头间隙(少许细胞外液,便于递质扩散)

接头后膜(终板膜,多褶皱,多乙酰胆碱受体—N2型ACh受体阳离子通道,有水解乙酰胆碱的胆碱酯酶) 特征:单向传递、时间延搁、易受环境因素和药物的影响 七,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八,骨骼肌细微结构

粗肌丝分子组成:肌球蛋(凝)白分子多聚体,一对重链(缠绕—尾部)两对轻链(与重链分开的氨基末端构成头部。 尾部平行排列构成主干,球形头部露出——连接的横桥;水解ATP,供能。

细肌丝分子组成:肌动蛋白:球形分子,聚合,两条相互缠绕的螺旋状结构,主干,有肌球蛋白结合位点

原肌球蛋白:由两条台联相互缠绕而成的双螺旋长杆状分子,与肌动蛋白螺旋结构伴行。

安静时,遮盖肌动蛋白上与肌球蛋白横桥头部结合的位点,收缩是,扭动,暴露。

肌钙蛋白:球形分子,T(连接)、I(抑制)、C(结合Ca2+)三个亚单位

九,骨骼肌收缩机制:

1, 兴奋收缩偶联以膜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肌肉收缩过程通过某种中介性过程把两者联系起来,这一过程

称为兴奋-收缩耦联 2, 兴奋收缩偶联的过程:(1)横管系统将动作电位传至肌细胞的深部(2)终末池(肌浆网)中的Ca2+ 释放

入胞浆(3)胞浆[Ca2+] 升高(4)Ca2+和肌钙蛋白结合,触发肌丝滑行,肌肉收缩 3, 肌丝的滑行过程:(1)终池膜上的钙通道开放终池内的Ca2+进入肌浆(2)Ca2+与肌钙蛋白结合肌钙蛋白的

构型(3)原肌球蛋白位移,暴露细肌丝上的结合位点(4)横桥与结合位点合,分解ATP释放能量(5)横桥摆动牵拉细肌丝朝肌节中央滑行(6)肌节缩短=肌细胞收缩

(四)运动系统结构与功能 1.骨

按位置分:颅骨 躯干骨 附肢骨 按形态分:长骨 短骨 扁骨 不规则骨

长骨:主要分布于四肢 长管状(分为一体两端) 骨干:内有髓腔,容纳骨髓。骺: 有关节软骨,构成关节面。干骺端:青少年时骺软骨,透明,成年时骨化,遗留为骺线。

短骨:分布于腕和跗部,一般立方形,能承受较大压力,连接牢固,主要其支持作用。 扁骨:位于颅、胸、盆部,常成腔,支持,保护重要器官。

不规则骨:如椎骨,形状不规则,有些有含气的腔,称为含气骨,如上颌骨等。 2,椎骨(成年时24块)

幼年时颈椎7胸椎12腰椎5骶椎5(成年时变成一块骶骨)尾椎3-4(成年时变成一块尾骨) 椎骨的一般形态:锥体 椎弓 突起 前体后弓中为孔,加上七突是椎骨。

前体:椎体,位于椎骨的前方正中,呈短圆柱状。表面为薄层骨密质, 内部为骨松质。

后弓:椎弓 ,是附在椎体后方两侧的弓状骨板。可分为两部分 (1椎弓根:与椎体相连的较细部分。有椎上下切迹。2椎弓板:椎弓后部的板状结构。)

中为孔:椎孔 ,相邻椎骨的椎上、下切迹围成的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椎管:所有分离椎骨的椎孔叠连起来,围成的骨性管腔,其内容纳有脊髓和脊神经根等。

七突 :棘突(双侧椎弓板在后正中线汇合而成)一个, 横突(发自椎弓根与椎弓板的连结处)一对 , 上、下关节突(发自椎弓根与椎弓 板的连结处)各一对。 颈、胸、腰椎形态比较表:

脊柱的整体观和运动 (1)、组成:由24块分离椎骨、1块骶骨和1块尾骨,借椎间盘、韧带和关节连结而成。(2)、整体观:脊柱的后面棘突在背部正中形成纵嵴,其两侧有纵行的脊柱沟。侧面观察有四个生理性弯曲:颈、腰曲突向前,胸、骶曲突向后。相邻上、下两椎弓根之间有23对椎间孔。(3)、功能 支持体重、保护脊髓和运动。 3, 脑颅骨(8块)

顶骨2、颞骨2、额骨1、筛骨1、枕骨1、蝶骨1

4、骨连结及其解剖结构

5、骨骼肌

形态分类:长肌,短肌,扁(阔)肌,轮匝肌 主要肌群:躯干肌、头颈肌、四肢肌

躯干肌:背肌、腹肌、膈、胸肌、会阴肌

膈:阔肌,周边肌性部,中央腱膜—中央健,胸腹腔之间,三孔:主动脉、食管、腔静脉。 主要呼吸肌,吸气,收缩,中心腱下降,呼气反之。 头颈肌:面肌(表情肌)、咀嚼肌

上肢肌:上肢带肌、臂肌、前臂肌、手肌 下肢肌:骻肌、大腿肌、小腿肌、足肌 膈肌

膈为向上膨隆呈窟窿状的扁阔约肌,成为胸腔的底和腹腔的顶。膈的周边是肌性部,中央为腱膜,称中心腱。

膈上有三个裂孔或孔:1主动脉裂孔:第12胸椎水平,有主动脉、胸导管通过。2、食管裂孔:第10 胸椎水平,有食管、迷走神经通过,为肌性裂孔。3、腔静脉孔:第8胸椎水平,有下腔静脉通过。

膈为主要呼吸肌,收缩时中心腱下降,以扩大胸腔容积,引起吸气;舒张时,中心腱上升至原位,胸腔容积减小,引起呼气。膈与腹肌同时收缩,则能怎加腹压,有协助排便,分娩,及呕吐等功能。

6、几个“最”

最大最复杂的关节:膝关节 最长的骨骼肌:缝匠肌

最有力、体积最大的骨骼肌:股四头肌 最大扁肌:背阔肌

(五)血液的组成及功能

一、理化特性

1、体液:动物细胞内、外液体统称为体液 。( 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

2、内环境:细胞外液构成了机体生存的内环境,以区别机体生存的外环境。

3、稳态:正常机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总是在一定生理范围内变动,这种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意义: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先决条件。

4、血量:机体中血液的总量称为血量,是血浆量和血细胞的总和(循环/贮存)。 5、血细胞比容:细胞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6、粘滞性:流动的液体由于其内部颗粒间的摩擦力表现出粘滞性。一般已血液或血浆与纯水比较的相对粘滞性作为他们的粘滞性(又称粘度)。

7、血浆渗透压是指液体流动阻力的大小。其高低主要取决于血液中血细胞的数量和血浆的成分。通常其值是水的3.5—5.5倍。

血浆晶体渗透压:指的是由血浆中的晶体物质(主要是电解质,其次为尿素和葡萄糖)决定的血浆渗透压。血浆晶体渗透压在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和机能方面起重要作用。

血浆胶体渗透压:指的是由有血浆蛋白(主要是白蛋白)产生一小部分血浆渗透压。胶体渗透压直接影响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的水交换,对维持正常血量具有重要作用。

8、血浆的酸碱平衡:正常人血浆的pH为7.35~7.45,平均为7.45。血浆中主要缓冲对时NaHCO3/H2CO3,此外,还有血浆中的蛋白质钠盐/蛋白质和Na2HPO4/NaH2PO4等,以及红细胞的内的血红(氧合)蛋白钾盐/血红蛋白,K2HPO4/KH2PO4,KHCO3/H2CO3等。 二、红细胞 1、生理特性

1) 可塑变形性:RBC在循环中,可挤过口径比它小的毛细血管和血窦孔隙。

A. 变形能力∝ 1/RBC内粘度 B. 变形能力∝S/V(S:表面积;V:体积)S/V↑→变形能力↑ C.RBC膜的弹性或粘度:弹性降低或粘度升高→变形↓

2)红细胞渗透脆性: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性。

渗透性溶血:置于低渗溶液中的红细胞,水分会过多的进入红细胞,引起红细胞膨胀;当进一部降低盐溶液的浓度时,部分红细胞膜将由于过度膨胀而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这种现象称为渗透性溶血。 3)红细胞悬浮稳定性:正常红细胞能相对稳定的悬浮在细胞浆中而不易下沉的特性。

红细胞沉降率(血沉):把掺有一定抗凝剂的血液,静置于一根细长玻璃棒中,观察一定时间内红细胞在血浆中的沉降距离,即为红细胞沉降率(ESR)。男为:2—8mm/h,女为:2—10mm/h。它是临床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影响因素:白蛋白 ESR 球蛋白、纤维蛋白 ESR

2、生理功能: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三、血小板 生理特性

粘附:血小板与非血小板表面的粘着,止血的开始。 聚集:血小板彼此粘着的现象。 释放(分泌):血小板受刺激后将贮存在致密体、α-颗粒或溶酶体内的物质排除的现象。粘附、聚集、释放几乎同时 收缩:血小板的收缩蛋白,外形改变、伪足形成、血块回缩等都与收缩功能有关, 吸附:血小板表面可衣服血浆中多种凝血因子。 四、 ABO血型

1.) ABO血型系统由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A和凝集原B决定。 A型:红细胞膜上只含凝集原A B型:红细胞膜上只含凝集原B

AB型:同时存在A和B两种凝集原

O型:既不存在凝集原A也不存在凝集原B

2.) 检测方法:根据有无凝集现象检测——交叉配血

(六)循环系统

1、

体循环:动脉血自左心室流入主动脉。静各级动脉分支到达全身各部的毛细血管而与组织液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形成静脉血经各级静脉最后由上下腔静脉和冠状窦流回右心芳的循环。

肺循环:经体循环的的静脉血从右心房流入右心室,心室收缩时,其从右心室流入肺动脉干,经其分支至肺泡壁的毛细血管网进行气体交换,最后形成动脉血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 2、

心的结构:似倒置的圆锥体,可分为一尖、一底,两面、两缘及三沟。 一尖: 心尖 一底: 心底

两面:胸肋面(前上面) 膈 面(后下面) 两缘 左缘 右缘 三沟 冠状沟:(房室交点) 前室间沟:( 胸肋面) 后室间沟:(膈 面)

心腔的结构:心有四个腔,左、右心房之间有房间隔,左、右心室之间有室间隔,故左右半心不相通,但在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左心房与左心室之间均借房室口相通。

右心房:分前部(固有心房)、后部(腔静脉窦),二者以界沟或界嵴为界。固有心房:有梳状肌、右心耳。腔静脉窦内3个入口: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冠状窦口, 一个出口是右房室口。 房间隔下部有卵圆窝,卵圆窝缘,主动脉隆凸

右心室:以室上嵴为界分流入道和流出道。流入道(窦部):有右房室口、三尖瓣、乳头肌、腱索、隔缘肉柱(节制索)。 流出道(漏斗部、肺动脉圆锥):有肺动脉口、肺动脉瓣。

左心房:分前、后两部 前部:有左心耳 后部:

四个入口:左肺上、下静脉口、右肺上、下静脉口。一个出口:左

房室口

左心室:分流入道和流出道。 流入道(窦部):有左房室口、二尖瓣、乳头肌、腱索、二尖瓣复合体。 流出道(主动脉前庭):有主动脉口、主动脉瓣、主动脉窦、左右冠状动脉的开口

心壁:心内膜(内皮、内皮下层、心内膜下层)、心肌膜、心外膜

心传导系统位于心壁内,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构成,能产生兴奋和传递冲动。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及其分支。

窦房结:心节律性活动的起搏点,位于上腔静脉口附近右心房壁的心外膜下。窦房结发出冲动,传至心房肌,使心房

肌收缩,同时向下传至房室结。功能特点:自律性高,60~100次/分心脏的起搏点。

房室结:位于房室隔内下部右侧心内膜下,Koch三角,结的下端续为房室束。

房室束:房室束于室间隔上部分为左、右束支,分别沿室间隔左、右侧心内膜下向下走行,并在心内膜深面交织成浦

肯野纤维网,分布于右心室肌。

右束支:呈圆柱形,细长而分叉晚。左束支:呈扁带状,短而分叉早。功能特点:缺乏自律性,传导速度快。 传导路径: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左、右束支→心内膜下支(浦肯野纤维网)→心室肌细胞。 3、

血管的分类:

动脉:是运送血液离开心的血管,从心室出发后,反复分支,越分越细,最后移行于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是连于动、静脉末梢之间的细小血管,管径约8-10μm,相互吻合成网

1.弹性贮器血管(主动脉、肺动脉主干及其发出的最大分支)管壁厚,弹性纤维多,扩展性强,可承受较大压力 2.分配血管(从弹性贮器血管至小动脉前的分支管道)

3. 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小动脉和微动脉,弹性纤维少,平滑肌多,影响局部血流量) 4. 交换血管(指真毛细血管,管壁由单层内皮细胞构成)

5. 毛细血管括约肌(真毛细血管起始部常有平滑肌环绕指一些血管床中小动脉和小静脉之间的直接联系)

静脉 运送血液回流到心的血管,毛细血管的血液首先进入微静脉,微静脉因管径小,对血流也产生一定的阻力,起舒缩可影响毛细血管前阻力和毛细血管后阻力的比值,从而改变毛细血管压和体液在血管内和组织间隙内的分配情况。静脉的特点是: 1、腔大壁薄; 2、管壁内有静脉瓣; 3、可分为浅静脉和深静脉

主动脉的一级分支名称: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 体循环的静脉包括上腔静脉系、下腔静脉系和心静脉系。

上腔静脉系:组成:上腔静脉及其属支 (1、上腔静脉 2、无名静脉 3、头颈部的静脉 4、锁骨下静脉 5、上肢的静脉 6、胸部的静脉) (浅静脉有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深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

收纳范围:膈之上,心除外(头、颈部、胸部和上肢的静脉血)。 下腔静脉系

组成:由下腔静脉及其属支组成(1、下腔静脉 2、髂总静脉3、下肢的静脉 4、盆部的静脉 5、腹部的静脉 肛门静脉)

收纳范围:膈以下(腹部、盆部和下肢的静脉血)。 4、淋巴系统

淋巴系统组成:由淋巴管道、淋巴器官、淋巴组织组成。 淋巴管道: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淋巴导管 淋巴器官:淋巴结、脾、胸腺 5、

a.心肌细胞的类型:

1.工作细胞:有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无自律性(心室肌cell 心房肌cell)

2.构成心脏特殊传导系统的细胞:有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无收缩性(窦房结细胞、浦肯野细胞、房室交界细胞房结区、结系区细胞,结区细胞无自律性) b.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静息电位:工作细胞在静息状态下膜两侧呈极化状态,:膜内电位比膜外电位低约负90mV。这主要是静息状态下肌膜主要对K+的通透性较高,而对其他离子的通透性很低,因此,静息电位形成主要原因是K+顺其浓度由膜内向膜外扩散的结果。

动作电位:

0期: 1期: 2期: 3期: 刺激 快Na+通道失活 O期去极达-40mV时 慢Ca2+通道失活 ↓ + ↓ +

RP↓ 激活Ito通道 已激活慢Ca2+通道 IK 通道通透性↑ ↓ ↓ ↓ ↓

阈电位 K+一过性外流 激活IK 通道 K+再生式外流 ↓ ↓ ↓ ↓

激活快Na+通道、快速复极化 Ca2+缓慢内流 与K+外流处于平衡状态 快速复极化至RP水平

↓ ↓ Na+再生式内流 缓慢复极化 ↓

Na+平衡电位

(0期) (1期) (2期=平台期) (3期)

4期:因膜内[Na+]和[Ca2+] 升高,而膜外[K+]升高→激活离子泵→泵出Na+和Ca2+,泵入K+→恢复正常离子分布。 c.心肌兴奋性变化与平常细胞兴奋性变化的比较

快反应自律细胞的动作电位

d.快、慢反应心肌细胞AP的特征比较

快反应AP 慢反应AP

①AP波形分5个期: ①AP波形分3个期: 0、1、2、3、4期 0、3、4期 ②电位幅度高 ②电位幅度低 ③0期去极速度快 ③0期去极速度慢

④0期主要与Na+内流有关 ④0期主要与Ca2+内流有关 ⑤具有快、慢通道 ⑤只有慢通道 (以快通道为主)

⑥RP大:-85mv~-90mv ⑥RP小:-85mv~-90mv ⑦Rp稳定(普通心肌细胞)⑦Rp不稳定(自律细胞) 不稳定(自律细胞)

⑧通道阻断剂:河豚毒 ⑧通道阻断剂:Mn2+、异搏定 e.影响电生理特性(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收缩性)的因素

(1)兴奋性:(1.)静息电位水平

RP↑→距阈电位远→需刺激阈值↑→兴奋性↓ RP↓→距阈电位近→需刺激阈值↓→兴奋性↑ (2.)阈电位水平

上移→RP距阈电位远→需刺激阈值↑→兴奋性↓ 下移→RP距阈电位近→需刺激阈值↓→兴奋性↑ (2)离子通道的性状

离子通道所处的机能状态,是决定兴奋性正常、低下和丧失的主要因素,而通道处于何种状态则取决于当时的膜电位

以及有关的时间进程。

完全备用 → 失 活 → 刚复活 → 渐复活 → 基本备用 ‖ ‖ ‖ ‖ ‖ 产生AP 绝对不应期 局部反应期 相对不应期 超常期 ‖ ‖ ‖ ‖ 兴奋性正常 兴奋性无 兴奋性低 兴奋性高 (3)自动节律

概念:心脏在离体和脱离神经支配下,仍能自动地产生节律性兴奋和收缩的特性。 起源:心内特殊传导系统(房室结的结区除外),其自律性窦房结>房室交界>心室内传导组织。窦房结为正常起搏点,其它组织为潜在起搏点。)

①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

a.自动去极化速快→达到阈电位的时间短→自律性高。 b.自动去极化速慢→达到阈电位的时间长→自律性低。 ②最大复极电位水平

最大复极电位水平小→距阈电位近→自动去极化达到阈电位的时间短→自律性高。 最大复极电位水平大→距阈电位远→自动去极化达到阈电位的时间长→自律性低。 ③阈电位水平

在上述因素不变的前提下: 阈电位水平

下移 上移 ↓ ↓ 最大复极电位与阈电位 距离近 距离远

↓ ↓ 自动去极化达到阈电位 时间短 时间长 ↓ ↓ 自律性高 自律性低 (4)传导性 ①细胞的直径

直径粗大→胞内电阻小→传导速度快 直径细小→胞内电阻大→传导速度慢

(但在同一心肌细胞, 兴奋传导快慢主要受局部电流形成和邻近部位膜兴奋性的影响 ②.0期去极化的速度和幅度

0期 0期 与邻旁间 产生局 RP距 新AP 传导 速度 幅度 → 的电位差 → 部电流 → 阈电位→ 产生 → 速度 快 高 大 大 近 易 快 慢 低 小 小 远 不易 慢 ③.邻旁部位细胞膜的兴奋性

心肌细胞的兴奋传导是沿着细胞膜的兴奋扩散的过程,只有邻近未兴奋部位膜的兴奋性正常,兴奋才能正常地传导通过。

(5)收缩性

a.前负荷的影响

∵前负荷→肌节初长度→横桥联结数→收缩力

∴V回流量↑(其它因素不变)→前负荷↑→收缩力↑ b.后负荷的影响

如离体心脏实验:在前负荷固定的条件下,逐渐增加后负荷, 则心肌收缩力越来越大。 c.缺氧和酸中毒

缺氧和酸中毒→[H+]↑→H+与Ca2+竟争性地与原凝蛋白结合↑→心缩力↓ d.交感神经或儿茶酚胺

交感神经或儿茶酚胺能激活心肌细胞膜上的β型肾上腺素能受体,促进膜的钙通道开放,加速Ca2+内流,并促进肌质网终末池释放贮存的Ca2+和促进ATP释放供能,兴奋-收缩耦联加强,心缩力增强。

e.迷走神经或乙酰胆碱

迷走神经或乙酰胆碱能激活心肌细胞膜上的M型胆碱能受体,增加膜对K+的通透性和抑制钙通道开放, Ca2+内流减少,心缩力减弱。 6、

心动周期: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称心动周期 心脏的泵血过程的每一个时相的名称: 1.心室收缩期:(1)等容收缩期、(2)快速射血期:(3)减慢射血期 2.心室舒张期:(1)等容舒张期 (2)快速充盈期 (3)减慢充盈期 7、

每搏输出量:一侧心室每次搏出的血量(70ml) 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心舒张末期容积

心率正常值:健康成年人在安静的状态下,心率的平均水平为每分钟75次(正常范围为每分钟60-100次) 血压正常值:

⑴ 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SP):心室收缩中期主动脉血压的最高值。13.3-16kPa ⑵ 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DP):心室舒张末期主动脉血压的最低值。8.0-10.6kPa ⑶ 脉压(Pulse pressure):SBP-DBP, 4.0-5.kPa ⑷ 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一个心动周期中每一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13.3kPa

9、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影 响 因 素 静脉回流量 体循环平均压↑ ↑ 心缩力(心泵)↑ ↑ 骨骼肌收缩(肌泵)↑ ↑ 呼吸运动(呼吸泵)↑ ↑ 体位:卧→立 ↓ (头部回流↑下肢回流↓) (头部回流↑下肢回流↓) (头部回流↓下肢回流↑) 9、

微循环的组成: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通毛细血管、动-静脉吻合支和微静脉 微循环三条通路与功能:迂回通路、直捷通路、动-静脉短路 10、

组织液形成公式: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影响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因素

主要因素 生成量 回流量 例 症 毛细血管压↑ ↑ ↓ 炎症、充血性心功 静脉压↑ ↑ ↓ 不全等所致的水舯 血浆胶体 ↑ ↓ 营养不良、肾炎等 渗透压↓ 血浆蛋白↓所致水舯 淋巴 ↑ ↓ 丝虫病、癌症等 回流受阻 使受阻部位远端水肿 毛细血管 ↑ ↓ 烫伤、细菌感染 通透性↑ 所致的局部水舯

(七)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一、呼吸过程的组成

①外呼吸:指在肺部实现的外环境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 ②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依靠血液循环来完成;

③内呼吸:细胞通过组织液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也称组织气体交换。 二、呼吸道组成

鼻、咽、喉、气管、主支气管、肺内各级支气管 三、鼻的解剖

鼻由外鼻、鼻旁窦和鼻腔三部分组成。

①外鼻位于面的中部,分为鼻根、鼻背、鼻尖、鼻翼等部。鼻背的深面有鼻骨,鼻尖和鼻翼的深面有鼻软骨。 外鼻表面由皮肤覆盖,鼻尖和鼻背处皮肤较厚,富含皮脂腺和汗腺,容易发生鼻疖和痤疮。 ②鼻腔由骨和软骨的表面覆以粘膜或皮肤构成,以鼻中隔为界分为左、右鼻腔。 鼻前庭与固有鼻腔交界处——鼻阈 鼻腔的粘膜:嗅部+呼吸部

鼻腔外侧壁自上而下有三个鼻甲突向鼻腔,分别称上,中,下鼻甲,各鼻甲下方裂隙称上,中,下鼻道 ③鼻旁窦由骨性的鼻旁窦衬以粘膜而成,共四对,即额窦、筛窦、蝶窦、上颌窦 四、肺的解剖

肺约呈圆锥状,具有一尖一底、两面和三缘。

左肺被肺裂分为上叶和下叶,右肺分为上、中和下叶。 五、左右支气管特点

六、肺通气原理及其动力、阻力 七、肺通气功能的概念 潮气量(TV):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量。平静呼吸400~600ml 余气量(RV):最大呼气末尚存留于肺内不能在呼出的气量。正常人1000~1500ml,哮喘和肺气肿,增加 肺活量:尽力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是潮气量、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之和。

无效腔和肺泡通气量:每次呼吸吸入的气体,总有一部分留在鼻、咽、喉、器官、支气管等呼吸道内,这部分呼吸道

无气体交换的功能,故称这部分空腔为解剖无效腔。

每次吸气真正到达肺泡的新鲜气体量为潮气量减去次无效腔铜梁,是真正有效的通气量,成为肺泡通气量。 十、影响肺换气的因素

①呼吸膜的厚度;②呼吸膜的面积;③通气/血流比值

(八)消化系统

一、消化道组成和组织学构造

上消化道:口、咽、食管、胃和十二指肠

下消化道:空肠、回肠、大肠(至肛门)

消化管的组成:口腔:牙(最坚硬) 舌 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 咽: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共用通道 分为鼻咽、口咽、喉咽三部分

食管:三个狭窄部:起始处、左支气管跨越食管前方处、膈的食管裂孔处 食管癌 胃:入口—贲门 出口—幽门 左缘—胃大弯 右缘—胃小弯 小肠:十二指肠(最短)、空肠和回肠二者都由肠系膜连于腹后壁,区别空肠粗、厚、皱襞密、血管多 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 消化管壁组织学构造(除口与咽外)

1. 粘膜层:上皮、固有层 口腔、咽、是到、肛门处—复层扁平上皮,保护;其他,吸收。内分泌细胞 2. 粘膜下层:疏松结缔组织,内有血管、淋巴管、神经丛。 3. 肌层:咽、食管上段和肛门处为骨骼肌,其余平滑肌

4. 外膜:分纤维膜(薄层结缔组织,食管、大肠末端)和浆膜(薄层结缔组织和间皮) 二、

1.胃腺分类

2.胃液成分和作用

纯净的胃液pH0.9-1.5, 无色液体,包括无机物(HCl、Na、K、Cl等)和有机物(粘蛋白、消化酶等) (1) 盐酸, 也称胃酸

盐酸的分泌机制:H来源代谢水, H-K,ATP酶转运, (2)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

主要来源主细胞, 其次是泌酸腺颈粘液细胞、贲门腺和幽门腺的粘液细胞、十二指肠近端的腺体。

(3)粘液和碳酸氢盐

分泌粘液细胞:胃粘膜上皮细胞、泌酸腺颈粘液细胞、贲门腺、幽门腺 粘液的主要成分:糖蛋白

粘液-碳酸氢盐屏障(mucus-bicarbonate barrier:胃粘膜表面粘液和碳酸氢盐共同形成的一道生理性屏障, 可有效保护胃粘膜。特点:粘度大,表面pH为2.0,上皮细胞面为7.0。 (4)内因子(intrinsic factor): 分泌:壁细胞 成分:糖蛋白

作用:促进VB12的吸收 3.胃液分泌的调节

三、胰液的成分和作用

胰液是无色、无臭液体,PH为7.8~8.4,等渗。 阳离子:Na+、K+ 阴离子:HCO3-、Cl-

胰酶由腺泡细胞分泌, 主要有:

(1)碳水化合物水解酶:胰淀粉酶(pancreatic amylase), 是一种 -淀粉酶, 消化产物为糊精、麦芽糖、麦芽寡糖, 最适PH为6.7~7.0

(2)脂类水解酶: 胰脂肪酶(lipase), 可分解为甘油三酯、甘油一酯和甘油, 最适PH为7.5~8.5。 胰脂肪酶只有在胰腺分泌的辅脂酶(colipase)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

(3)蛋白水解酶:主要有胰蛋白酶(trypsin)和糜蛋白酶(chymotrypsin) 作用:将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多肽和氨基酸 四、胆汁的成分和作用 颜色:

肝细胞胆汁(肝胆汁):金黄色或桔棕色, PH约7.4

胆囊胆汁:颜色变深, PH约6.8, 胆汁颜色由胆色素的种类和浓度决定。 成分:无机物有水、Na+、K+、Ca2+、HCO3-、; 有机物有胆汁酸、胆色素、脂肪酸、胆固醇、卵磷脂和粘蛋白。 胆汁中没有消化酶, 胆汁酸与甘氨酸结合形成的钠盐或钾盐称为胆盐(bile salt)。 作用:

(1)胆汁中的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等可作为乳化剂, 减小脂肪表面张力, 使脂肪裂解为直径为3~10um的脂肪微滴, 分散在肠腔内, 增加胰脂肪酶的作用面积, 使其分解脂肪的作用加速。

(2)胆盐达到一定浓度可聚合形成微胶粒(micelle),肠腔中脂肪的分解产物, 如脂肪酸、甘油一酯等均可掺入到微胶粒中, 形成水溶性复合物(混合微胶粒)。 促进脂肪的消化吸收。 (3)胆汁通过促进脂肪分解产物的吸收, 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五、小肠液的成分与作用 六、小肠对物质的吸收 1、小肠的结构特点 2、脂肪的吸收

形式∶甘油、脂肪酸、甘油一酯 方式∶主动转运

影响因素∶胆盐中、短链脂肪酸吸收后入血长链脂肪酸吸收后入淋巴

(九)能量代谢与体温

一、基础代谢率的定义

基础代谢:机体在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基础代谢率(BMR):指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即在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 二、体温调节 1..调定点

在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分布较多的热敏神经元和少量冷敏神经元。通过对PO/AH加温或冷却(局部脑温变动0.1℃)的研究发现:

加温PO/AH → PO/AH的热敏N元+ → 散热反应↑产热反应↓ 冷却PO/AH → PO/AH的冷敏N元+ → 散热反应↓产热反应↑ 说明:PO/AH中的某些温敏N元能感受局部脑温的变化。

2.体温调节基本过程

(十)泌尿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一、泌尿系统基本组成 二、肾

形态 肾是实质性器官,左、右各一。可分为上、下两端,内、外侧缘和前、后两面。 断面结构

肾门:肾的内侧缘中部凹陷处,是肾动、静脉,神经,淋巴管和肾盂出入的部位。 肾蒂:进出肾门的肾动、静脉,神经,淋巴管和肾盂被结缔组织包裹形成的结构

肾窦:肾门深入到肾实质之间的较大腔隙。内有肾动、静脉的主要分支和属支、肾小盏、肾大盏、肾盂、脂肪组织等。 肾区(脊肋角):在竖脊肌的外侧缘与第12肋之间的区域。

三、肾单位组织学构造与肾血管特点

四、肾小球滤过膜 1.组成

①毛细血管内皮(窗孔) ②基膜(网孔)

③肾小囊脏层 (裂孔膜之孔)

机械屏障:由滤过膜的三层组织各种孔、裂构成。 电荷屏障:由各层含有带负电荷的糖蛋白构成。 2.滤过屏障的通透性特征:

①机械屏障决定了溶质分子的半径不同,通透性不同: ②静电屏障决定了溶质分子所带电荷的不同,通透性不同。 (四)影响滤过的因素 1.滤过膜

机械屏障作用↓→血尿

(如:肾炎时因免疫反应蛋白分解酶的释放导致滤过膜孔、裂增大)

⑴通透性

静电屏障作用↓→蛋白尿

(如:肾炎时带负电荷的糖蛋白减少或消失)

⑵面积 正常时肾小球都活动滤过面积=1.5m2

急性肾炎→毛细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滤过面积↓→GFR↓→尿量↓

2.有效滤过压

∵构成决定滤过的因素,也是影响滤过的因素

∴构成因素中的任一因素发生变化,均会影响GFR。 3.肾小球血浆流量

RPF快→COP↑速慢→滤过平衡位置近出球A端→GFR↑;反之则GFR↓。 影响滤过的因素

五、重吸收与分泌

1、近曲小管中的物质转运 (1)Na+的重吸收

1.Na+重吸收机制:

⑴近曲小管前半段:主动过程。

①管腔膜:Ⅰ.Na+分别与葡萄糖、氨基酸、HCO3-、PO43-、等同向耦联转运; Ⅱ. Na+与H+逆向耦联转运。 ②管周膜:Na+-K+泵。 ⑵后半段:被动过程。

∵Cl-顺浓度差经紧密连接处重吸收→管两侧电位差→Na+顺电位差经紧密连接处重吸收。 (2)H2O的重吸收

●重吸收机制:被动过程(渗透作用)。 ●重吸收途径:①细胞旁路; ②H2O通道。 ●重吸收特点:

①类同Na+,具球-管平衡现象,即重吸收量始终为滤过量的65~70%(后述)。

②重吸收量不随机体的需要而被调节,故近曲小管水的重吸收量对终尿量的影响不大,而终尿量主要取决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量。 2、髓袢的Na+、H2O重吸收 3、远曲小管的Na+、H2O重吸收

逆流倍增作用(counter-current multiplication):降支中的溶质浓度逐渐升高,而升支中的溶质浓度逐渐降低,导致两管从顶端至底端之间形成明显的梯度,即为由逆流系统所产生。

六、球-管平衡 1.概念:

指近曲小管对溶质、水的重吸收量与肾小球滤过量之间保持一定的平衡关系的现象。 实验证明,无论GFR↑or 重吸收量/滤过量≈65~70% 2.机制:

除与近曲小管对Na+、H2O重吸收的泵-漏现象有关外,主要与管周毛细血管压和胶体渗透压的改变有关。 3.意义:

使尿中排出的溶质和水不会因GFR的增减而出现大幅度的变动。

(十一)特殊感觉器官的解剖和生理

一、视器(眼) (一)结构 1、 眼球壁

外膜 (纤维膜)坚韧的纤维结缔组织支持保护眼球,自前向后分为两部分: 角膜 :占前1/6,无色、透明,无血管,有丰富感觉神经末梢,具折光能力 巩膜 :占后5/6 乳白色、不透明、有巩膜静脉窦 中膜(血管膜)

虹膜:瞳孔、虹膜角膜角(前房角)、 瞳孔括约肌,瞳孔开大肌、前房、后房 睫状体:睫状环、睫状突、睫状肌, 能产生房水,睫状小带

脉络膜:占后2/3,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 营养视网膜 吸收散射光 内膜(视网膜)

盲部 虹膜部、睫状体部 视部 脉络膜部

外层 色素上皮层 内层 接受光线刺激

视网膜组织结构:自外向内由四层细胞组成: (1)色素上皮层

(2)视细胞层: 视锥细胞、视杆细胞 (3)双极细胞 (4)节细胞

临床病变:视网膜脱落 2、眼球内容物

1)房水及房水循环

(二)折光系统

1、瞳孔调节 正常人的瞳孔直径变动在1.5~8.0mm之间。 ① 瞳孔近反射:

当视近物时, 除发生晶状体的调节外,还反射性的引起双侧瞳孔缩小。

瞳孔近反射通路:与晶状体调节的反射通路相似,不同之处为效应器(瞳孔括约肌收缩,瞳孔缩小)。 瞳孔近反射意义:瞳孔缩小后,可减少折光系统的球面像差和色像差, 使视网膜成像更为清晰。 ②瞳孔对光反射:

概念:瞳孔的大小还随光照强度而变化,强光下瞳孔缩小,弱光下瞳孔扩大,称为瞳孔对光反射。 特点:具有双侧效应(互感性对光反射),即不仅光照侧瞳孔缩小,而且对侧瞳孔也缩小。 潜伏期较长;有适应现象 意义:

①调节光入眼量:强光时缩小,保护视网膜;弱光时散大,增加视敏度; ②减少球面像差和色像差;

③协助诊断:通过观察缩瞳的程度、速度和双侧效应等,帮助判断中枢神经系统病变部位、全身麻醉的深度和病情危重程度。 2、晶状体

(三)两种感光细胞的比较:

视锥细胞 视杆细胞 结构上:

分 布 视网膜黄斑部 视网膜周边部

联系方式 视锥:双极:节细胞=1:1:1 视杆:双极:节细胞=多:少:1 (呈单线式,分辨力强) (呈聚合式,分辨力弱) 感光色素 有感红、绿、蓝光色素3种 只有视紫红质1种 (不同的视蛋白 + 视黄醛) (视蛋白 + 视黄醛) 生理功能:

适宜刺激 强光 弱光 光敏感度 低(强光→兴奋) 高(弱光→兴奋) 分 辨 力 强(分辨微细结构) 弱(分辨粗大轮廓) 专司视觉 明视觉 + 色觉 暗视觉 + 黑白觉 视 力 强 弱

二、听-位 觉 器 官——耳 (一)结构

中耳 组成:鼓室、咽鼓管、乳突窦、乳突小房

鼓室 (一)鼓室六壁:外侧壁——鼓膜 松弛部:上1/4部分

紧张部:下3/4部分 鼓膜脐 光锥

上壁——鼓室盖部

(二)鼓室内的结构 三块听小骨:锤骨、砧骨、镫骨

两块小肌肉:鼓膜张肌、镫骨肌

一支神经: 鼓索神经 咽鼓管 咽鼓管咽口 、咽鼓管鼓室口

内耳 骨迷路 (1)前庭

(2)骨半规管 前骨半规管

外骨半规管 后骨半规管

(3)耳蜗蜗轴

蜗螺旋管、蜗顶、蜗底、骨螺旋板 膜迷路

(1)椭圆囊和球囊:椭圆囊斑 球囊斑

椭圆囊球囊管

(2)膜半规管 膜壶腹:壶腹嵴—位觉感受器

内耳耳蜗的结构特点: 内耳耳蜗形似蜗牛壳,其骨性管道约21/2 转,蜗管腔被前庭膜和基底膜分隔为三个腔:前庭阶、

蜗管和鼓阶。

①前庭阶和鼓阶: 在蜗顶部以蜗孔使二阶相互沟通,其内充满外淋巴。 ②蜗管:是个盲管,管内充满内淋巴。

③内淋巴:[Na+]很低,[K+]很高。其原因与蜗管外侧壁的血管纹细胞膜上的Na+泵: 泵K+入内淋巴量>泵Na+回内淋巴量有关。

④基底膜:由辐射状纤维丝(20000~3000根)构成,其宽度愈近蜗底部愈窄,愈近蜗顶部愈宽;每一听丝上有一个螺

旋器(科蒂器)。

⑤螺旋器:由内、外毛细胞、支持细胞及盖膜等构成。

每个毛细胞的顶部都有数百条排列整齐的听毛,有些较长的听毛埋置于盖膜中。螺旋器浸浴在内淋巴

中。

(二)平衡觉:位置与名称

(十二)神经系统

在中枢神经内,神经元胞体和树突聚集形成的结构,颜色灰暗,称为灰质; 神经纤维集中处色泽亮白,称为白质. 大、小脑表层的灰质称皮质。大、小脑灰质下的白质称髓质。 大、小脑表层的灰质称皮质。大、小脑灰质下的白质称髓质。 一、脊髓 内部结构

白 质 中央管 灰 质

灰质前、后连合(中央灰质) 后角:后角固有核

灰质 前角:前角运动神经元,前角内、外侧核 中间带:在脊髓全长有中间内侧核, 在 T1-L3中间外侧核(侧角), 在S2-4中间带外部有骶副交感核 前角内: 运动神经元 后角内: 感觉神经元 侧角内: 交感节前神 经元 骶段:副交感节前 神经元

二、脑干

(1) 脑干的位置:位于颅底内面的斜坡上,下接脊髓,上连间脑。 (2) 脑干基本组成

(3) 脑干的内部结构:

脑神经核 灰质:大小不等的团块 ---神经核

非脑神经核 白质:大都是脊髓纤维束的延续 网状结构

三、背侧丘脑和下丘脑:主要神经核 四、脑

1、基本组成 2、大脑

白质:联络纤维 连合纤维 投射纤维

联络纤维:弓状纤维和长纤维钩束,上纵束,下纵束,扣带

连合纤维:胼胝体,穹窿和穹窿连合,前连合 投射纤维:内囊

五、内脏神经:基本概念 六、脊神经:神经丛等

七、脑神经:十二对脑神经名称

八、突触传递 1、分类

经典的突触传递 1.轴-体 2.轴-树 3.轴-轴

①突触前膜 ②突触间隙 ③突触后膜 2、特点

九、反射中枢活动一般规律 1、中枢神经元联系方式 2、兴奋在中枢传导的特点 3、中枢抑制

1、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后膜的膜电位在递质作用下发生超极化改变,使该突触后神经元对其它刺激的兴奋性下降,这种电位变化称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突触后抑制分类

⑴ 传入侧支性抑制 协调不同中枢的活动 ⑵ 回返性抑制 使活动及时终止(同步化) 2、突触前抑制 ⑴结构基础:

轴2-轴1-胞3串联突触。 ⑵概念:

通过改变突触前膜(轴1)电位使突触后N元兴奋性降低的抑制称为突触前抑制。 十、丘脑核团分类 十一、牵涉痛

十二、脊休克基本概念 十三、去干脑僵直

十四、Parkinson和Huntington的主要病因(见躯体运动的基底神经节部分) 十五、睡眠时相

(十三)内分泌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1、激素作用的一般特点 1. 信息传递作用 2. 相对特异性

3. 高效能生物放大作用(细胞内酶促放大作用) 4. 相互作用

①协同: 不同激素发挥同样生理效应 ②拮抗: 不同激素发挥相反生理效应

③允许: 某种激素的存在可增强另一激素的生理效应 2、下丘脑-垂体-靶腺轴调节(第三节)

3、肾上腺皮质: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性激素 髓质: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4、两种垂体后叶素的名称与作用:血管升压素+催产素

5、生长激素缺乏的后果

(十四)生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1、生殖管道、腺体

男性 女性

2、男性生精功能:睾丸生精细胞与支持细胞的功能 3、女性月经周期:子宫内膜、激素和卵巢的变化 月经周期中生殖系统的变化 1. 增生期(卵泡期):卵泡快速生长 雌激素作用,子宫内膜增厚:内膜细胞增生;腺体增生;血管增生、变粗,以保

证内膜腺体的血供

2. 分泌期(黄体期):卵巢黄体形成 孕激素作用,子宫内膜继续增厚:内膜细胞体积增加;腺体大量分泌含糖原的粘

蛋白;血管弯曲,血流量升高。

意义:为受精卵的着床准备了条件

3. 月经期 如果未受精,则腺体变性、萎缩、干涸→子宫内膜处于衰竭状态,子宫内膜血管痉挛造成内膜缺血、坏死

→剥落、出血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bun.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