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文学史

更新时间:2023-08-18 08:20:01 阅读量: 资格考试认证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两汉文学史

第二编 秦汉文学

1、秦始皇于公元前二二一年统一了长期分裂的中国,但不到十五年就覆灭。秦在文学上几无建树,只有统一前的《吕氏春秋》、李斯的《谏逐客书》稍可称道。

2、汉是中国最强盛的封建王朝之一。汉武帝时代的中国,更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物产最丰富、国力最强盛的国家。但统治者的奢侈,对外的扩张,使人民付出了“海内虚耗,人口减半”的代价。两汉王朝后期的社会矛盾均异常激烈,各地起义暴乱不断。这个时代背景对汉文学的发展有极大影响。两汉时期的主要成就有两汉散文、汉赋、乐府诗和古诗十九首。

3、 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是两汉史传文的代表作。特别《史记》是纪传体通史的鼻祖,是中国文学最杰出的散文作品之一。两汉的政论文也相当发达,汉初的贾谊、晁错,宣帝时桓宽,东汉时的王充、仲长统都写出的政论文。 4、汉赋是一种新的文体。它主要从楚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文体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形式以主客问答为特点,韵散间用,善于铺叙。汉赋虽在内容上多为汉帝国歌功颂德,但也不乏讽谏意义。在文体上汉赋对六朝文学影响颇大。

5、两汉的乐府诗主要是底层人民的作品,多为“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风格质朴,长于叙事,其五言的形式对文人五言诗产生巨大影响。

6、东汉以后五言诗渐趋成熟,在诗史上有着重大的影响,《古诗十九首》是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 思考题:1、两汉文学的概况如何? 第一章 秦及西汉前期散文和辞赋 1、秦代文学。《吕氏春秋》的体例;《吕氏春秋》的寓言艺术;《谏逐客书》在文体学上的意义。 2、西汉的赋作家。赋体源流;骚体赋——以贾谊赋为对象;散体大赋的奠基者——枚乘及其《七发》;散体大赋的代表作家司马相如及其《子虚赋》、《上林赋》;西汉的其他赋家——东方朔、杨雄。贾谊和汉初散文。贾谊的生平;贾谊散文的三种类型;晁错的散文。

思考题:1、简述汉赋发展的三个阶段。 2、如何评价散体大赋? 第二章 司马迁和他的《史记》

1、司马迁的生平。他出生在一个历史学家的家庭,少年有家学渊源,诵古文及《尚书》、《春秋》等;青、中年时期的三次漫游增广了他的见闻,他也借机搜集了不少有关的遗事传闻,对他写作《史记》有直接帮助;开始写作《史记》“草创未就”之时遭李陵之祸,进而发愤著书,并最终完成了这部伟大的历史著作。

2、关于《史记》其书。《史记》的体例;《史记》写作的目的;《史记》的历史观。 3、《史记》人物传记的思想内容。《史记》如何选择传主;《史记》如何写传主;《史记》人物传记的思想倾向性。 4、《史记》人物传记的历史真实性与文学的艺术性。 5、《史记》人物传记的文学成就。《史记》叙事生动传神,描写富于形象性。在史实的基础上,常能通过取舍剪裁材料,突出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文章气势磅礴,又富于抒情色彩。并往往在书中借史事以舒写愤懑,倾注入自己的感慨。鲁迅先生曾盛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6、《史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思考题:1、司马迁的生平与《史记》写作的关系如何? 2、简论司马迁历史散文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 3、《史记》的论赞法和互见法如何表现 第三章 东汉的散文和辞赋 1、班固和《汉书》。《汉书》的体例;《汉书》的思想及艺术成就;《史》、《汉》比较。 2、东汉的散文。

3、东汉的辞赋。

思考题:1、如何评价《汉书》的思想及艺术成就? 2、东汉时期有何著名的散文作家及作品? 3、东汉辞赋的概况如何? 第三章 汉乐府民歌

1、关于乐府。乐府的机构及任务;乐府涵义的变迁。 2、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①表现富有阶层生活的作品;②反战作品;③表现农民与市民生活的作品;④表现爱情与家庭生活的作品。乐府民歌乃“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其作者大多身份地位不高,所以颇具有“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特征。诗中无论是写上层人的奢华,还是写下层人的窘况,均能以歌者本身的眼光去看,所以体现出鲜明的平民色彩和现实主义精神。

3、汉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和影响。题材多取资典型事件或某些场景;叙事诗的体制,富于戏剧性的独白和对话,具有一定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诗体形式自由,整散不拘,五言为主,夹以杂言;语言风格朴素自然。

思考题:1、乐府民歌的思想价值有何体现? 2、简论乐府民歌的艺术特征。

3、乐府民歌在诗体发展史上的意义如何? 第三章 五言诗的起源和发展

1、五言诗的起源。首先在汉代民歌中出现,最早的文人五言诗是班固的《咏史》,张衡、秦嘉、赵壹等都有五言诗作。五言诗比四言诗在言志状物方面更有优势,也更易于再现诗体韵律的抑扬顿挫之美。

2、《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它反映了东汉末年士人的离别相思之苦与仕途失意的苦闷感伤。它的艺术特色是长于抒情,善于用平淡而优雅的语言表达深挚的感情。

第二编 秦汉文学 第一章 秦汉散文

概述《谏逐客书》的主要特点。 一.《谏逐客书》以逐客不利于秦的统一为中心,首先铺叙历史上客卿辅助秦国并使之国富兵强的事实,以说明客卿不曾有负于秦;其次叙说

秦始皇看重外国的好玩之物,而轻视客卿的事实,论定其重物轻人的错误;最后分析纳客和逐客的利害关系指出逐客非但不利于秦的统一大业

,还会使秦国趋于危亡。结构严密。

二.文章罗列众多事实,极力铺陈,颇具纵横家法。 简述贾谊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

一. 拒实设论,理直气壮,深情恳切,是贾谊散文的重要特点之一。如《治安策》开头即说:“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 可为长太息者三。”

二. 文章铺饰排比,渲染淋漓,深得先秦纵横家说辞的风神。如《论积贮疏》是贾谊散文中的名篇。 简述晁错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

一. 切实中肯,论精识深,擅长分析,言之凿凿。如《论贵粟疏》以有力的论据,说明轻赋役以劝农功,贵粟而贱金玉对于国家发展的意义。

二. 晁错散文的另一个特点,是具有战国策士的纵横家风气,辞藻谐偶,句式铺排。如《上书言兵事》论“得地形”。 第二章 司马迁与汉代史传散文

论述《史记》描写人物的艺术特点。 一. 精巧的剪裁和安排。

两汉文学史

1.司马迁写人的剪裁和安排的手法。《史记》写人是在本人的传记中表现这个人物主要的经历和性格特征,以突出其主要特点,而其它的一些

事件和性格特点则臵入别人的传记中去描述。这个方法被称为“互见法”。如《高祖本纪》主要写刘邦起义、写他的知人善任,正面表现一代

开国帝王的神采。而他性格中狡诈、残忍、无赖的一面,则在其它人物的传记中表现。“互见法”的使用,即使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鲜明突出 ,又揭示了人物多个侧面的性格特点,使之有血有肉,形象完整。 2.在同一篇传记中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同时写出其性格的复杂性。如《李将军列传》中选取四个战役构成全文的骨架,从不同侧面描述李广

的性格和遭际,四个战役写出了李广的主要性格特征。

二.人物之间的对比衬托。如《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中,年轻气盛、好勇斗狠的项羽,与世故老成的刘邦形成鲜明的对比,对待同样的 事情,他们的言谈举止都不相同:两个人都见过秦始皇,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之也!”,刘邦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项羽的率直

卤莽,刘邦的持重刻深,宛然可见。 三.在特定的环境和场面中凸现人物特点。如《项羽本纪》的“鸿门宴”中项羽的优柔寡断,范增的阴鸷远见,刘邦的智诈狡猾,都在紧张激

烈的矛盾冲突中得到鲜明的表现。

四.出色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如《李将军列传》中杀霸陵尉的细节,令人看到李广于机智勇猛之外,还有负能使气的一面。《史记》中也

有以简单的心理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特征之处它通过人物独白、语言或是由作者直接揭露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五.以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如“彼可取而代也”率直大胆,可以想见项羽的强悍卤直;“大丈夫当如此也”,委婉曲折,写出了刘邦 的贪婪狡猾。 第三章 汉代辞赋 名词解释:骚体赋

以抒情为主,体制基本与先秦的楚辞相同,如贾谊《吊屈原赋》、《鵩鸟》、严戒《哀时命》、淮南小山《招隐士》等。 简述贾谊骚体赋的创作特点。

贾谊骚体赋作,今存有《吊屈原赋》、《鵩鸟赋》、《旱云赋》、《惜赋》残局,前散篇是代表作。

一.抒情述志、情感浓郁,是贾谊骚体赋的重要特色,如《吊屈原赋》借凭吊屈原而发述自己征途受挫、怀才不遇的幽愤,情感极为浓郁。

二.从艺术表现看,贾谊《吊屈原赋》《鵩鸟》二作都直述胸臆,议论多于形象。《旱云赋》描摹云气和大旱的情状,也很有表现力。

简述枚乘开创大赋体式的《七发》及其特点。

一.铺叙描摹,夸饰渲染的文风。如“曲江观涛”描写江涛的汹涌澎湃。

二.缺乏作者的自我真情实感。整篇作品不见抒情的语句,没有作者喜怒哀乐的表现。

三.遣词造句趋向整齐、骈偶、繁难、华丽。 四.以主客问答的形式结构全篇。

这些特点,标志着大赋这种全新的文体正式登上了汉代文坛。 简述《天子游猎赋》所代表的汉大赋的主要特点。

《天子游猎赋》采用问难的体式,整齐排偶的句式,已于楚辞不甚相同,而更大的不同表现在:

一.它丧失了真情实感。这是它与楚辞本质的不同。 二.空间的极度排比。《天子游猎赋》没有时间的纵向穿插,唯任空间的繁细铺排。

三.以直接而单纯的铺叙摹绘为主要表现手法。繁细的铺叙、夸张的摹绘,是《天子游猎赋》最主要的表现手法。以宫殿苑猎、山水品物为主 要描摹对象。 四.遣词用语更加繁难辟涩。

《天子游猎赋》上述特点,表明它的根本特色不在抒情写志,而在于文才和游戏文字。 论述杨雄大赋的创作特点 一.拓展了大赋的题材领域。 1.写祭祀,如《甘泉》、《河东》;

2.把笔触从京师移到外郡,从田猎发展到描摹都市、郡邑的繁华,如《蜀都赋》。

二.进一步加强了大赋“劝百讽一”的“劝”的色彩。杨雄的大赋几乎无讽谏。如《蜀都赋》同篇铺夸蜀郡山水之雄伟,物产之丰饶。

三.杨雄的大赋在写作上还有一些新的变化,首先是篇幅相对缩短,描摹对象集中。如《蜀都赋》专写蜀都山水雄伟,物产丰饶,《甘泉》、 《河东》专写天子祭祀。其次是“以美为讽刺”的思想表达方式。如《长杨赋》把游猎说成是练兵。

论述王褒《洞箫赋》在咏物赋发展中的地位。 《洞箫赋》以箫自况、抒发情思。《洞箫赋》在写作上有值得重视的贡献:

一.较之以前的咏物小赋,它在艺术表现上有了质的飞跃。作者以箫自况,把自己的遭遇和情感完全融入箫的描述中。

二.全文只描写乐器和音乐,从乐器的制作,到乐声的摹画,到乐用的阐述,完整而集中。作者开创了全文写音乐的先河。 三.《洞箫赋》咏物自况,融入作者浓烈的情感,其精神实质和创作倾向,与大赋有本质区别。 论述班固《两都赋》

《两都赋》以“西都宾”和“东都主人”相互夸耀辩难结构全篇,描摹西都的形胜巨丽,铺叙东都的礼乐制度之美,表达了作者尊崇礼仪制度

而排斥形胜奢华的思想。《两都赋》在汉赋的发展过程中,有些新的内涵。

一.在赋的题材和内容上,不再以田猎、山川、为主,着重写京都,尤其是铺叙京都观念。 二.在谋篇布局上它摆脱了西汉大赋通篇铺叙摹画而“曲终奏雅”的模式,极大加强了讽喻劝导的篇幅。其《东都赋》部分,全篇都是劝讽。

《两都赋》避免了西汉大赋“劝一讽百”的弊端,明确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 三.《两都赋》主客辩难、抑客扬主的基本结构,描摹夸饰的基本笔法,以及鸿篇巨制的规模都还有模仿司法相如的显著痕迹。 论述张衡在赋史上的作用和地位。

东汉赋体文学的创作,呈现为由大赋向抒情小赋的发展变化。张衡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是承前启后的作家。

一. 张衡的《二京赋》在谋篇立意上虽然基本是模仿班固《两都赋》,但有所发展,除描绘田猎、宫室等,它还把商贾游侠、辩士以及街市、

百戏等市井万象写入赋中,展示了一幅都市生活全图。《二京赋》的规模、容量和篇幅也超过了班固。可以说是汉代大赋的绝响。 二.其《归田赋》是东汉抒情小赋的开山之作。赋作抒发入世的感慨和厌倦,描写回归山水田园后悠然逍遥的生活,表达作者出世的愿望。 三.《归田赋》全篇只有四十句,形制短小;语句清丽流畅,绝无夸饰堆砌;抒写自己的怀抱和情志,个性鲜明。这些特点,都标志着汉赋创

作倾向的重大转变。 第四章 汉代诗歌

试叙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

一.倾诉生活艰难困顿和漂泊流荡的诗,如《东门行》写一个贫民,因生活无着打算挺而险。《妇病行》写丈夫丧妻,单独与两三个孩子艰难

度日,他连给孩子买食物的钱,都要向亲友求乞。

二.反映人民厌倦战争的诗。如《十五从军征》从一个老士卒的视角,揭露战争的惨无人道。这个老兵,一生征战,年老终于可以回家了,但 是已经家破人亡!这首诗,极生动鲜明地揭露了战争的残酷无情。

两汉文学史

三.讥刺达官显贵。如《鸡鸣》描写贵族富人的显贵和奢侈,颇具漫画意味。

四.抒写爱情、婚姻。如《江南》是一首极为优美的小诗,以莲叶之“莲”谐音爱怜之“怜”,在纯洁、秀美的景色中,歌唱着同样纯洁美丽 的爱情。《上邪》是爱的誓言。

总之,汉代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抒写人民切身的情事,情深意真。

试叙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 一.叙事成分相对增多。

1.在叙述和抒情中插入情节,如《东门行》写贫民男子与妻子的争论过程,《妇病行》写鳏夫向亲友求乞。再如《陌上桑》写秦罗敷与太守的

一段对话,就是理想化的情节。

2.汉乐府民歌写人物作为成功的,当属《陌上桑》。它写秦罗敷的美貌,先是描写其梳妆打扮、接着写路人见到罗敷的反应从侧面烘托,写罗

敷之美,始终没有直接、正面的描写,而罗敷之美呼之欲出。 二.汉乐府民歌抒情真挚浓郁,有直述胸臆的作品,如《东门行》;同时也善于以比兴、描写的手法抒情。如《上邪》罗列五种不可能发生的 自然现象。

三.形式和语言方面的特点。汉乐府以杂言和五言为主,是从杂言渐趋五言,对五言诗的最后定型,产生了重要作用。

汉乐府民歌的语言质朴浅白,往往使用口语,虽浅平直白,但富于表现力。

试叙《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一.言有尽而意无穷,是《古诗十九首》最鲜明的特点。如《行行重行行》,从字面看去,这诗没有难懂的字句。意思似乎就是思妇想念远方 的游子;但是它的含义和情感却异常丰厚。首先。如果把“游子”理解为游子自称,则此诗可以看成是游子之辞。而游子想念妻子与妻子想念

游子,感情内涵是不尽相同,体会也不同。其次,这诗所抒发的离别之情,是任何人都有过的情感体验。再次,诗句看似明白实际,但它的每

一句,都可以给读者留下自由联想的广阔空间。 言有尽而意无穷形成的原因:

1.抒写的情感具有普遍性,容易引起读者的联想和共鸣; 2.表达情感的方式含蓄摸棱两可。 3.使用比兴手法。

从而造成它“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色。 二.质朴自然,没有雕饰的痕迹。从情感说,《古诗十九首》感情诚挚,没有矫揉造作;从艺术表现说,它的写境用语好象都是信手拈来。如 《涉江采芙蓉》,写游子思乡思亲的感情,感情极其纯真,没有杂质。

三.描写的景物、情境非常切合,能够形成情景交融的境界。如《去者日已疏》,写时光蹉跎的悲慨和孤凄的四乡情感。

1.以白描手法,写出门所见的景象:荒凉的坟墓,悲鸣的白杨。2.比兴手法的运用,如《迢迢牵牛星》,整首诗都是写牛郎织女的传说,却把现实生活中游子思妇的离别情感也融会进去。 3.以象征手法创造圆融艺术境界,如《西北有高楼》,这首诗写楼的高美,曲的悲凉,人的孤独,其实正是作者自身及其生存状态的象征。

四.语言浅近自然,却又极为精练准确,如《行行重行行》“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写相思令人憔悴。较多使用迭字,如《青青河畔草》 《迢迢牵牛星》

试叙《古诗十九首》的时代背景及主要内容。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政治混乱。下层文士漂泊蹉跎,游宦无门。这十九首诗歌,基本是游子思妇之辞。离情别绪、人生的失意和无常之感,

是《古诗十九首》的基本情感内容。 一.离情别绪,表现为思乡和怀人。 1.游子的思乡情怀,如《涉江采芙蓉》:“还顾望旧乡,长路慢浩浩”。

2.思乡的根底,是思念家乡的亲人。如《涉江采芙蓉》写游子想念家乡的妻子,要采摘花草寄送相思。

二.思妇的闺思和愁怨,展示她们婉曲复杂的心态。这些作品可能是游子琢磨思妇的心态创作的。《迢迢牵牛星》写白昼到夜晚,思妇无心织

布,遥望星河想着牛郎织女,只是悲叹、流泪。可以想见她思念游子的深切。

三.游士对生存状态的感受。

1.有宫掖迟滞的失意,如《回车驾言迈》 2.有世态炎凉的感受,如《明月皎夜光》 3.人生的飘忽如寄。

四.还表现了汉末下层士人对人生的某些观念。游宦的挫折,人生的失意,使他们面对现实,审时度势,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他们想要摆脱 虚名的困缚。 五.《古诗十九首》的作者们并不是玩物丧志。他们背井离乡,本是要求功名,但是经历了挫折和失落后,他们有了新的认识。在种种人生的

价值取向中,他们更看中生存的价值。 总之,《古诗十九首》所抒发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是“人同有之情“

思考题:1、简述先秦两汉诗体的发展概况及《古诗十九首》在

五言诗发展中的地位。

2、如何理解《古诗十九首》的价值? 先秦两汉文学史试卷(第一套) 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30分)

1.盘古神话属于神话类型中的_______________。

2.韩愈《进学解》称其文字“佶屈聱牙”的先秦著作是《_________》。 3.一般认为,《诗经》中的风、雅、颂是以____________为划分标准的。

4.春秋时代,贵族常常在外交场合引用《诗经》来表达自己的志意,这叫做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是《诗经》中弃妇诗的代表作。 6.《诗经》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____________》。

7.《诗集传》的作者是____________。 8.“《春秋》三传”是指《公羊传》、《穀梁传》和____________。 9.战国纵横家的言行集中载录在刘向所编的《_____________》一书中。

10.战国时代,儒家和________并称“显学”。

11.早期诸子散文的文体形态为__________体和格言体。 12.“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这句话出自《_________》。 13.“我知言,我善养浩然之气”一语出自《__________》。 14.《庄子》所谓“三言”是指卮言、重言和_________。 15.《________》和《________》是《九歌》中祭祀湘水之神的作品。

16.《________》是我国最早的一首咏物诗。

17.《________》开创了中国文学史的“悲秋” 主题。 18.贾谊政论文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

19.“疾虚妄”是王充名作《_________》的基本精神。 20.汉大赋在结构上常采用______________的形式。

21.张衡的《归田赋》属于东汉辞赋中的____________类型。 22.司马迁说他编纂《史记》的宗旨,是要“究天人之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史记》的人物传记主要载录在________、________和列传中。

24.鲁迅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____________________。” 25.赵晔的《____________》是东汉杂传的代表作。 26.____________是汉代出现的一种合乐诗体。

两汉文学史

27.被刘勰誉为“五言之冠冕”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赋、比、兴 2.知人论世 3.《史记》三家注 4.《孔雀东南飞》 三、问答题(每题25分,共50分) 1.《左传》以战争描写见长,试举例分析其特色。 2.试析楚辞中“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 3.试述《史记》人物形象塑造的特色。 先秦两汉文学史试卷(第一套)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创世神话;2.《尚书》;3.音乐类型;4.赋诗言志;5.《卫风〃氓》/《邶风〃谷风》;6.《小雅〃采薇》;7.朱熹;8.《左传》;9.《战国策》;10.墨家;11.语录体;12.《论语》;13.《孟子》;14.寓言;15.《湘君》《湘夫人》;16.《橘颂》;17.《九辩》;18.过秦论;19.论衡;20.主客问答;21.抒情赋;22.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23.本纪、世家;24.无韵之离骚;25.吴越春秋;26.乐府;27.古诗十九首;

2.知人论世:知人论世是孟子提出的一种读诗的方法,后来成为我国文学评论的基本方法之一。它的意思要正确理解作品,应该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时代,才能避免主观臆断。 3.《史记》三家注:《史记》唐代以前的三家最重要的注本,分别是裴骃的《史记集解》、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和张守节的《史记正义》。 4.《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中最长的叙事诗,也是中国叙事诗的代表作。它讲述了刘兰芝和焦仲卿因受到礼教迫害而被迫分离,最终双双殉情的爱情悲剧。诗中对人物的刻画曲尽其妙:刘兰芝的贞刚、焦仲卿的温厚、焦母的霸道、刘兄的势利,无不入木三分。此外,个性化的对话和恰如其分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作者高明的叙事技巧。 三、问答题 1. 2.。

3.试述《史记》人物形象塑造的特色(要点)。 (1)《史记》首创以个人为记述单位的史体,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通过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描绘出历史的伟大与平凡;(2)善于在特定的场合和环境中间鲜明呈现人物的个性特点; (3)注重不同的家庭、教养、经历对人物性格形成的影响,恰如其分地表现人物言行;(4)洞察人性的丰富性和矛盾性,善用互见之法,多角度透视人物;(5)讴歌高贵人性的闪光,贬斥丑恶卑污的劣行,不仅是以史为鉴 先秦两汉文学史试卷(第二套) 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20分)

1.______________观念是上古神话产生的原因之一。 2.《尚书》一名的意思是_________。 3.被司马迁称为“礼义之大宗”的先秦著作是《_________》。 4.“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这句话出自《_________》。 5.关于《诗经》的编集,有所谓献诗、___________、删诗之说。

6.《诗经》中颂扬周始祖后稷的诗歌是《____________》。 7.《周礼〃春官》把风、赋、比、兴、雅、颂合称为___________。 8.《__________》被后人称为“春秋外传”。

9.《孟子〃滕文公》所指“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的人物的言行集中载录于《_____________》一书。

10.《国殇》是《九歌》中祭祀________________的作品。 11.汉大赋在结构上常采用______________的形式。

12.赵壹的《刺世嫉邪赋》属于汉赋中的____________类型。 13.司马迁说他编纂《史记》的宗旨,是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史记》的人物传记主要载录在_______、________列传中。

15.游记、碑文等体裁肇兴于_________时期。 16.____________是汉代出现的一种合乐诗体。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春秋时代,贵族常常在外交场合引用《诗经》来表达自己的志意,这叫做______________。 A、以意逆志 B、赋诗言志 C、引经据典 D、兴观群怨 2.《诗经》名句“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出自____________。

A、《郑风〃风雨》 B、《大雅〃生民》 C、《小雅〃采

薇》 D、《王风〃黍离》 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一语出自_________。 A、《易经》 B、《老子》 C、《庄子》 D、《战国策》 4.汉代传授《诗经》的四家诗是_____________。

A、齐、鲁、韩、郑 B、齐、鲁、韩、孔 C、齐、鲁、韩、毛 D、齐、鲁、韩、赵

5.先秦诸子散文中以论证详密著称的是___________。 A、《孟子》 B、《韩非子》 C、《庄子》 D、《荀子》 6.早期诸子散文的文体形态为__________和格言体。 A、碑铭体 B、语录体 C、对话体 D、论述体 7.“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句话出自_________。 A、《尚书》 B、《诗经》 C、《论语》 D、《离骚》 8.开创了中国文学史的“悲秋” 主题的作品是______。 A、《离骚》 B、《哀郢》 C、《秋声赋》 D、《九辩》 9.________是我国最早的一首咏物诗。 A、《秦风〃蒹葭》 B、《周南〃桃夭》 C、《橘颂》 D、《蚕赋》 10.“买椟还珠”的寓言出自___________。 A、《论语》 B、《庄子》 C、《孟子》 D、《韩非子》 11.先秦著作中使用寓言最多的是_________。 A、《庄子》 B、《荀子》 C、《战国策》 D、《韩非子》 12.秦相李斯的散文名篇是_________。 A、《六国论》 B、《谏逐客书》 C、《论积贮疏》 D、《非十二子》 13.从体式上说,贾谊的《鵩鸟赋》属于____________。 A、骚体赋 B、抒情赋 C、大赋 D、小赋 14.东汉赋创作的演变趋势是____________。

A、由骚体赋向大赋转变 B、由小赋向京都赋转变 C、由大赋向抒情小赋转变 D、由述志赋向咏物赋转变 15.王充名作《论衡》的基本精神是_________。

A、重农务本 B、独尊儒术 C、大一统 D、疾虚妄 16.刘熙载《艺概》论其“虽气味已是东京,然尔雅温厚”的作品是_________。 A、《汉书》 B、《论衡》 C、《潜夫论》 D、《新书》 17.“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是对_________的基本精神的评价。 A、楚辞 B、《史记》 C、汉赋 D、汉乐府 18.赵晔的____________是东汉杂传的代表作。 A、《燕丹子》 B、《吴越春秋》 C、《越绝书》 D、《西京杂记》

19.最早载录《古诗十九首》的古代典籍是_______________。 A、《汉书》 B、《宋书》 C、《文选》 D、《玉台新咏》 20.被刘勰誉为“五言之冠冕”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A、《孔雀东南飞》 B、《陌上桑》 C、《古诗十九首》 D、《江南》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诗经》分为风、雅、颂的标准及其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2.简论《左传》的叙事特色。 3.简论《孟子》的风格。 4.贾谊的政论文有什么特点? 5.《史记》的人物传记在剪裁和材料安排上有什么成就? 6.简述司马相如对汉赋的贡献。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2.试论《离骚》的风格与成就。

先秦两汉文学史试卷(第二套)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万物有灵 2、上古之书 3、春秋 4、论语 5、采诗 6、大雅〃生民 7、六诗 8、国语 9、战国策 10、阵亡将士 11、主客问答 12、抒情小赋 13、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14、本纪 世家 15、东汉 16、乐府 二、选择题 BDCCD BCDCD DBACD ADBCC 三、简答题

2.第一,文学性的剪裁和历史事件的故事化。第二,人物性格神形毕现,有立体感。第三,生动的场面描写和传神的细节描

两汉文学史

写。

4.第一,气势盛壮,情感激切,明直晓畅。第二,铺排渲染,有战国纵横家遗风。 5.第一,运用“互见法”,既使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鲜明突出,又揭示人物多侧面的性格特征,使之形象鲜明,血肉丰满。 第二,司马迁善于在同一篇传记中详略得当地安排材料,既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也写出其复杂性。

6.第一,丧失了作者的真情实感。第二,空间的极度排比。第三,以直接、单纯的铺叙描绘为主要表现手法。第四、遣词造句繁难僻涩。

四、论述题

2.一、浓烈的激情和奇幻的想象。《离骚》所表现的社会内容,所抒发的思想情感,直接根源于现实生活,而艺术表现则是想象自由驰骋,完全摆脱了现实生活的逻辑而进入想象的境界,奇幻神异。二、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离骚》是屈原自叙生平的抒情诗,高贵的出身,崇高的理想,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人格,及其异常浓烈的情感,构成了抒情主人公超凡脱俗的完美形象。三、比兴手法的拓展。《诗经》开创的比兴手法,为屈原所继承并作出了极大的拓展。《离骚》不仅运用了较《诗经》更加丰富的喻象,也不仅把片段的比兴发展为长诗中的连续应用,而且发展出喻象、喻体合一浑融的艺术手法。这种寄情于物、托物抒情的表现手法,形成了我国文学中“香草美人”的托喻传统,影响深远。四、结构、语言方面的特点。《离骚》全诗围绕诗人忠贞不渝的故国情感和追求崇高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谋篇布局,极尽开阖抑扬的变化。诗分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主要是实写,回顾历史;后一部分是虚写,表现对理想的探索。一虚一实,回环往复,抒情写志通彻淋漓。后半部分多重奇幻境界的描述,又使诗歌跌宕起伏,意境层进层新,情感得以尽情挥洒。在形式和语言方面,屈原创造了一种句式长短不一、韵散相间的新的文学形式;同时他也创构了长篇巨制。《离骚》后半的主客问答形式,对后来汉赋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双声、叠韵比比皆是,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兮”、“些”、“羌”、“只”等词语也增强了楚辞的地方特色。 先秦两汉文学史练习题 第一编 先秦文学

先秦文学包括了中国上古时期的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两个社会形态的文学思想和作品,为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文学的先声。 先秦文学最先是口头的,然后才有了文字,有了文学。例如上古歌谣和神话传说。

先秦文学不单纯是文学,它同时是历史,如《左传》等;是哲学,如老子《道德经》等;是政治思想范畴的东西,如《孟子》等。总之,是内涵很丰富的作品。因此,要了解先秦文学,必须首先了解这个时期的历史概况。不然,对某些作家、作品以及它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就不能作出正确的评价,例如屈原等。 基 本 知 识

52.“楚辞”是战国后期楚国大夫屈原开创的一种新诗体。 53.汉成帝时,刘向编集屈原、宋玉等人作品,命名为《楚辞》。东汉王逸为全书作注,名为《楚辞章句》。 简单解释题 1.上古神话

(1)神话是远古人类解释自然并希望征服自然愿望的反映。 (2)它是想像或幻想的,就是说,人类在传达这一愿望时经过了带艺术意味的加工。 2.四家诗

(1)汉代传授《诗经》的有四家,为鲁、齐、韩、毛四家诗。鲁、韩、齐三家为官学。毛诗则出现稍晚。

(2)东汉末,儒学大师郑玄为毛诗作笺,郑学大昌,毛诗独行于世。其余三家诗消亡。 3.六诗或诗六义

(1)风、雅、颂与赋、比、兴合称为诗六义。

(2)风、雅、颂为《诗经》的音乐体制,赋、比、兴为《诗经》的表现手法。 4.周诰殷盘,佶屈聱牙 这是唐代韩愈在《进学解》一文中对我国第一部历史文集《尚书》文字古奥迂涩、艰深难懂的评价。 5.微言大义(或春秋笔法)

(1)《春秋》是孔子修订的鲁国编年史。

(2)孔子以谨严的书法和微言大义,暗寓褒贬,表达他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立场和态度,宣扬他尊王、正名等思想。语言准确而简明。 6.战国策

(1)《战国策》为“春秋三传”之一,多记纵横家的言论。 (2)《战国策》记纵横家游说之辞“敷张扬厉,变本恢奇”,形成铺张辩丽、夸饰恣肆的风格。 7.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 (1)春秋末至战国初,《老子》、《论语》和《墨子》,多为语录体,辞约义丰。 (2)战国中期,《孟子》和《庄子》的说理文,长篇大论,说理畅达,文辞富赡,很多篇章形象生动,比喻、寓言迭出,行文波澜起伏,有浓厚的文学色彩。 (3)战国后期,《荀子》和《韩非子》为先秦说理文的高峰,它们论题集中,逻辑严密,文辞富丽。 8.楚辞

(1)楚辞是战国后期屈原开创的一种新诗体,代表作家为屈原、宋玉。

(2)楚辞依“兮”而咏,语句参差错落,长短不拘。以抒情、议论、描绘为主,主观抒发意味特别浓重。铺排夸饰,想像丰富。 (3)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各楚物,即在独具特色的楚地文化土壤中产生的。

(4)楚辞的产生与楚国民间“巫歌”关系紧密。 9.骚体

(1)骚即《离骚》,为屈原代表作,亦为楚辞的代表作,后世往往将楚辞体诗歌称为骚体。

(2)《离骚》为屈原自叙生平的长篇抒情诗,作于被流放江南之时。

10.《九歌》

(1)《九歌》是屈原被逐江南时,在民间祭神歌舞的基础上加工创作而成,也寄托着屈原的身世之感。

(2)《九歌》所祭之神,既有神的灵异,亦有神的“人性”,因而使作品具有浓厚的人间情味,同时屈原创造了清新凄艳,幽渺情深的艺术境界。

1.举例说明我国神话的基本特征。

(1)我国神话始终紧紧围绕人的生存这个主题,无论是战胜自然灾害,还是清除人间邪恶势力,都贯串着为人生的意义,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月等。

(2)中国神话中的英雄人物都充满着激昂的斗志和百折不回的英雄气概,无论面对的是多么巨大的自然灾害还是凶狠的残暴敌人,他们都主动积极去面对,甚而视死如归。神话中饱含着对人生的积极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

象和想像,为中国神话的特色,这三点使中国神话有着浓烈的情感并具有鲜明的形象,体现着中国初民的强烈的爱憎。 2.神话对后世文学发展有何影响?

(1)神话的艺术规则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揭示了方向。它开创的为人生的主题成为我国文学发展的主流;而神话富于情感、形象和想像的特征,也影响着后世文学的发展。

(2)丰富多彩而独具魅力的神话作品,成为后世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源泉,从诗歌散文到戏曲小说,无不得到神话的滋养。屈原、庄子、李白、李贺、苏轼到元明戏曲、明清小说都和神话有着不可割舍的血肉联系。

3.《诗经》中的社会政治诗有何内容?

(1)《诗经》中有相当多的诗篇,表达着下层人民对统治者的讥刺和对国事的批评。如《新台》讽刺卫宣公霸占儿媳的丑行;《相鼠》表现人民对贵族统治者荒淫无耻的批判;《君子于役》反映繁重徭役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伐檀》表达人民对剥削者不劳而获的愤怒。

(2)官吏对政治表达不满的诗篇有特殊的认识价值,他们或抒发

两汉文学史

忧国忧民之心,或直斥高层统治者的昏庸无道,如《小雅》中的《正月》、《十月之交》,揭露政治的昏暗,批评君王无道,奸佞得宠,导致国家混乱、人民受难的黑暗局面。

(3)《诗经》还有一些诗作,赞美尽瘁为公的执政者。 4.《诗经》中的情爱诗有何内容?

(1)《诗》有许多作品歌咏美丽多姿的爱情。一些爱情诗表白男女的悦慕,或直率、大胆而浪漫,或温文典雅,或含蓄委婉。《静女》、《蒹葭》均是代表作品。

(2)还有一些抒写婚姻生活的诗,除描写婚姻的美满外,还有表现弃妇的痛苦经历的诗,反映了以男子为中心的社会里女性在爱情和婚姻上的不平等地位,代表作有《氓》、《谷风》等。 5.《诗经》中的史诗有何艺术特色?

(1)《大雅》的五篇史诗,叙述了周人自始祖后稷出世直到武王灭商的史迹。

(2)五篇史诗并不是平铺直叙全部历史过程,而是有选择地描绘具体的事件,如公刘》和《绵》,各自记录了周民的一次大迁徙。 (3)史诗避开正面叙述,着重描写周民在迁徙中的活动和心理感受,尤其注重欢快热闹场景的刻画,折射出周民对领袖的拥戴。 (4)史诗对先祖神化,表达了周民对领袖的崇敬和爱戴,以及他们对领袖品德的要求。

6.举例说明《诗经》的文学成就。 (1)抒情与写实的统一。真实率直的抒情和情感化的叙事,是《诗经》艺术表现的重要特点。作者从自己视觉出发,感受生活,表达爱憎。“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有感而发, 不平则鸣,“我口唱我心”,绝无矫情造作,十分坦率真实,如《伐檀》、《硕鼠》、《蒹葭》、《七月》等。

(2)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方法。三种方法或铺陈写物,或以物喻物,或情物交融,其表现手法的多样性更细腻、生动地揭示了作者的思想情感,体现了诗歌作者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性。赋之手法如《七月》,比之手法如《硕鼠》,兴之手法如《蒹葭》,精彩纷呈,各具魅力。

(3)重章复沓的结构形式是《诗经》的又一大特色。所谓重章,并不是重复一遍,而是改变或替换一些字词后的复唱,这一类词义复沓的表现形式,回环往复的咏唱,既可以加强淋漓尽致的抒情效果,也使诗章之间有了层递关系,如《关睢》、《式微》、《伐檀》等。 (4)《诗经》中双声叠韵的联绵词和叠字的大量运用,构成了《诗经》语言上的一大特色,如“窈窕”、“参差”、“辗转”及“关关”、“呦呦”、“煌煌”等,使诗歌增加了韵律美,也细腻地传达了诗人曲折细微的情感和物象的活泼生动。

7.赋、比、兴的含义各是什么?请以具体作品说明之。 (1)赋是直接叙事、直接刻画描写,直言其志或直抒胸臆,如《七月》,按照月令顺序,叙述农夫一年四季辛勤繁忙的劳作。 (2)比,就是比喻。如《卫风〃硕人》用六个比喻形容庄姜的美丽。

(3)兴,就是起兴或发端,这种手法的运用只能处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的位臵,即所谓先言他物然后才咏所咏之物,一般起烘托氛围的作用。如《蒹葭》以秋景起兴,以萧瑟苍凉烘托寻觅者的心境情绪。

8.举例说明《左传》的文学特色。

(1)《左传》是先秦时期最具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首先由于它文学性的剪裁和历史事件的故事情节化,它既叙述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又善于使所传达的事件蕴涵意趣,很少看到缺乏情趣与形象的枯燥乏味的史事记述。同时在叙述史事时,常常借助于人物形象的描写。如《郑伯克段于鄢》。 (2)刻画人物性格神形毕现,有立体感。《左传》中描叙的人物大多性格鲜明,如不卑王侯、善驭战机的曹刿,机智勇敢、与敌周旋的弦高,忠心耿直、性情暴躁的先轸。《左传》不

仅写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而且还刻画人物性格的多个侧面,甚至写性格的发展,如《晋公子重耳之亡》。

(3)生动的场面描写和传神的细节描写。场面描写尤其体现在擅写战争场面,简洁生动,如《晋楚城濮之战》对双方战前谋划的叙述描写。而对人物刻画则多细节来表现其性格特征,如晋国俘虏了秦国三个将帅后又为晋襄公母亲所释放,晋军主帅先轸“不顾而唾”,写出了他的耿直急躁。 (4)《左传》还善写外交辞令,理富文美。《左传》的上述成就,

极大地影响了后世的叙事文学。 9.举例说明《战国策》的文学特色。

(1)《战国策》因多记纵横家言,其语言呈现铺张辩丽、夸饰恣肆的风格,如苏秦说秦惠王连横以争天下那段说词,排比夸饰,气势丰沛。语词排偶,辩丽宏富。

(2)纵横家游说之词,能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以情理服人,如触龙说赵太后送小儿子到齐国做人质、邹忌讽齐威王纳谏,均是从日常生活事件入手劝谏,明白达意,婉转生动,极有说服力。 (3)《战国策》摹绘人物,形貌毕肖。作者往往用寥寥几笔,或描写其形象,或摹画其言语行止,以传达人物的神貌,如“苏秦始将连横”写苏秦说秦王失败而归的颓丧潦倒神貌,写苏秦刻苦发奋和人生追求,写其嫂在苏秦功成名就后的卑微言行,一一如在目前。又如“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的奇行独特,栩栩如生,令人难忘。

(4)因为是纵横士的游说活动,为了使君主能采纳己见,纵横士的说辞中经常运用比喻和寓言,从而使文章形象生动,饶有趣味而富于文采。如“狡兔三窟”、“唇亡齿寒”、“狐假虎威”、“画蛇添足”、“惊弓之鸟”等等。

10.为什么说《庄子》的文学特色其实就是它寓言的特色?请举例说明《庄子》寓言有哪些特色?

(1)《庄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作,全书由一个接一个的寓言组成。《庄子》把深邃的思想完全融入到一个个美妙的寓言故事中去,众多形形色色、异彩纷呈的艺术形象,寄寓了他的深刻思想和深沉情感,因此它的文学特色就是它寓言的特色,即“以缪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所谓神思迭出,离奇多姿。 (2)在《庄子》所说的“寓言”、“重言”、“卮言”里,庄子塑造了众多鲜明的人物形象,如藐姑射山之神人冰清玉洁。

(3)《庄子》文章中到处充满了奇幻谲诡的想像,奇幻、夸张,变幻莫测,如其代表作《逍遥游》中的鲲,一变而为鹏,且形体之巨大,令人瞠目结舌。

(4)《庄子》中有细腻逼真的描写,如《齐物论》中写风之千变万化之声音,光怪陆离,宛如奇幻世界。

(5)《庄子》的谐趣、讥刺,在他的寓言中连珠并玉,相映成趣,如“鸱得腐鼠”、“触蛮之争”,辛辣尖刻,读之令人痛快淋漓。 11.举例说明《孟子》文章的主要特点。

(1)《孟子》文章给人最深的印象是它的雄辩色彩。它的文章,义正词严,理直气壮。同时他善设机巧、引人入彀,令对方心悦诚服;一旦对方入彀,他就纵横恣肆,步步紧逼,不给对方任何辩驳的机会。如孟子与农家学派陈相的辩论。

(2)《孟子》文章的第二个重要特点,是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说理,如《鱼我所欲也章》、《齐桓晋文之事章》等,明白恰切的比喻,使抽象的道理显而易见,也使文章形象生动。 (3)《孟子》中还有一些寓言故事,如“五十步笑百步”、“揠苗助长”等,生动传神,很形象地丰富和阐明了孟子的思想观点。 12.《离骚》主要的艺术特点。

(1)《离骚》的艺术表现主要在于将浓烈的激情和奇幻的想像融为一体,自由驰骋的想像,完全摆脱了现实生活的固有逻辑,使得诗歌的境界奇幻神奇。如《离骚》后半部写对未来道路的探索,屈原忠贞深沉的爱国情感,通过奔腾飘逸、上天入地的想像淋漓尽致地喷发出来,使之更显真挚执着、美丽感人。 (2)塑造了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离骚》是屈原自叙生平的抒情诗,高贵的出身,崇高的理想,峻洁高标的人格,构成了主人公超凡脱俗的形象。这一具象征意味的形象,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楷模,铸造了一个为美好理想而献身的高贵灵魂。

(3)《诗经》开拓的比、兴手法,为屈原所继承,而且有了很大的拓展。《离骚》博比广譬的特点,使《诗经》片断的比兴发展而成为连续使用,那种喻象、喻体各自独立的单纯比喻在《离骚》中熔铸成浑融一体的艺术境界,并使之具有了象征意义。

(4)在形式和语言方面,屈原既采用了民歌的形式,也汲取了散文的笔法,成为一种句式长短不拘、韵句散语相间的新文学形式。 13.《九歌》的艺术表现有何特点?

(1)《九歌》是屈原被逐江南时,在民间祭神歌舞的基础上加工创作而成,寄托了屈原的身世之感和规讽之意。

两汉文学史

(2)屈原在《九歌》中并非单纯歌颂不食人间烟火的神,而是把神灵人格化了,神灵的感情与凡人完全相同。如《湘君》和《湘夫人》相互爱慕追求却终于不遇;山神与相爱者约会而终不见来时心情的怨恨、伤感等复杂心态,均充满了浓烈的人间情味、寄托了屈原君臣难以遇合的悲怨,人神一体,借神抒情。

(3)《九歌》独特的题材,造就了它独特的艺术境界,人鬼空恋,神灵相思,使诗篇笼罩在凄清幽渺的环境氛围中,构成了奇特瑰丽,色彩斑斓的艺术风格。 14.《九章》独特的艺术风格。

(1)《九章》直抒胸臆,让奔放的激情直接倾泻,文笔较为朴素,如《哀郢》中“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江,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诗句纯用白描,平实朴素。

(2)写景铺叙直陈,没有夸饰浓彩,文笔平实凝重,体现了屈原的另一风格。

15《招魂》的艺术特色。

(1)结构精密完善,诗歌依据方位和事物层层铺叙渲染,以东、西、南、北和上天、幽部一上一下为序分写,结构精严。

(2)长于铺排描摹。如它写四方的可怖:食人的土著,丛丛的毒蛇,健走的大狐,九头的巨蟒……新奇怪异、穷形尽相。 16

同 步 练 习 一、单项选择题

1.《诗经》原本称《诗》或《诗三百》,( )以后才尊为“经”。 A.秦代 B.汉代 C.晋朝 D.南北朝 2.《诗经》有( )篇。

A.300篇 B.305篇 C.311篇 D.315篇 3.四家诗中惟有( )独行于世?

A.鲁诗 B.齐诗C. 毛诗 D.韩诗 4.为毛诗作笺的是( )。

A.王逸 B.郑玄 C.刘向 D.朱熹 5.采用赋写作手法的是( )。

A.《七月》 B.《伐檀》 C.《蒹葭》 D.《静女》 6.采用起兴写作手法的是( )。

A.《硕鼠》 B.《氓》 C.《蒹葭》 D.《黄鸟》 7.我国古代第一部历史文集是( )。

A.《易经》 B.《尚书》 C.《春秋》 D.《左传》 8.( )不在庄子自道的三言之列。 A.寓言 B.信言 C.重言 D.卮言 9.( )曾三为祭酒。

A.荀子 B.孟子 C. 韩非子 D.老子 10.“悲哉,秋之为气也”出自( 手。 A.欧阳修 B.曹丕 .苏轼 D.宋玉 二、多项选择题

1.使神话具备文学特性的因素是( )。

A.情感 B.艺术 C.形象D.想像E.情节F.语言 2.大雅中有五篇史诗( )。

A.《生民》B.《后稷》C.《公刘》D.《绵》E.《皇矣》F.《大明》 3.《尚书》所记基本上是( )一类的言辞。 A.誓B.命C.旨D.训E.书F.诰

4.先秦时期影响最大的学派为( )。 A.农B.儒C.名D.墨E.道F.法 5.荀子曾以( )为名作赋。 A.礼B.知C.云D.丝E.蚕F.针 6.( )不是《九歌》里的神。 A.日B.雷C.云D.河E.雨F.山 参 考 答 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2.B3.C.B5.A6.C7.B8.B9.A10.D 二、多项选择题

1.ACD.ACDEF.ABDF 4.BDEF5.ABCEF6.ACDF 第二编 秦 汉 文 学

秦汉是中国封建地主阶级集权时代的开始。秦朝很短,几乎没有文学作品。汉代史传文有了很大的发展,西汉的《史记》和东汉的《汉记》,都是彪炳千秋的传世之作。诗歌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汉乐府不仅是继《诗经》的第二个现实主义的高峰,它的五言体制,使文人学习仿效,从而开创了五言诗创作的时代。汉代有它的一代文学,那就是汉赋。从骚体赋到散体大赋到抒情言志小赋,汉赋曾经辉煌过,然而宫廷文学与生俱来的弊病使它没有产生有生命力的作品。 基 本 知 识

1.汉代散文创作的主流,就文体说是政论文;就文风说,是切中时事,朴厚无华。

2.《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组织门客集体编撰的。讲“因时变法”思想,先后使用“循表夜涉”、“刻舟求剑”、“引婴儿投江”三个寓言故事,全面表达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变法思想。 4.贾谊是汉初思想家中忧患意识最为浓厚的。《过秦论》是贾谊最负盛名的史论散文。 6.枚乘曾作《上书谏吴王》,劝说吴王不要“弃义背理”。 7.《新序》十卷和《说苑》二十卷是刘向散文的代表作。 8.王充的《论衡》八十五篇是他最重要的作品,全书以“疾虚妄”为宗旨。

9.“口则务在明言,笔则务在露文”是王充对文章的要求。 10.司马迁,字子长,陕西韩城人。写作《史记》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史记》开创了以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例写通史的范例,即纪传体通史。 11.司马谈作《论六家要旨》,推崇道家。

14.鲁迅评价《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5.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所著有《汉书》、《白虎通德论》。《汉书》中“八表”和《天文志》,由班固妹妹班昭和学者马续补作而成。 17.班固辑本为《班兰台集》。

18.《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记事年代起自高祖元年,止于王莽地皇四年,记录了西汉一代229年的历史。《汉书》具有“官史”正统严谨的史学思想。

20.东汉时除《汉书》外,还出现了一些杂史类的历史散文,以赵晔《吴越春秋》和袁康《越绝书》最为知名。 21.“赋”作为文体名称,最早见于荀子的《赋篇》。

22.枚乘对辞赋的发展作出了开拓性贡献。他的《七发》标志汉大赋的在内容和形制上的成熟。 23.汉大赋代表作家为司马相如,字长卿,成都人。代表作为《子虚赋》和《上林赋》。

24.司马相如很有抒情色彩的是他的小赋,如《长门赋》。借陈皇后废贬长门事,抒发自己的悲凉感受。 25.扬雄的《蜀都赋》,开拓了文学史上京都赋的先河。 26.刘歆的《遂初赋》是汉代“纪行赋”的开山之作。

27.东汉中期,以张衡《归田赋》为发端,赋体创作向着贴近现实人生和抒情言志的方向发展。 28.《两都赋》作者为班固,《二京赋》作者为张衡。 29.张衡的《二京赋》,可以说是汉代大赋的绝响;其《归田赋》,又是东汉抒情小赋的开山之作。

30.“宁饥寒于尧舜之荒岁兮,不饱暖于当今之丰年”,语出赵壹《刺世疾邪赋》。

31.《鹦鹉赋》的作者为祢衡。

32.魏晋后,人们把乐府演唱的诗歌称之为乐府,“乐府”又成为诗体的名称。.汉代乐府机关的职能为采集民间歌诗、组织文人制作及负责演唱等职责。宋人郭茂倩编辑《乐府诗集》。 35.汉乐府民歌有四十首左右,主要保存在《鼓吹典辞》、《相和歌辞》、《杂曲歌辞》几类中。

36.“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句出《悲歌》。

37.汉乐府对后代诗歌影响最为深远的,是那些抒写爱情、婚姻的民歌,如《江南》、《有所思》、《上邪》等。 38.汉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抒写人民切身情事,情深意真。

39.《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南朝人徐陵所编《玉台新咏》,题目是《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0.最早的五言诗是东汉班固的《咏史》诗。 41.《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为东汉末期文人的作品。 简答题

1.以《谏逐客书》为例,说明李斯散文的特点。

(1)李斯的《谏逐客书》为了让秦始皇收回逐客的命令,在奏折

两汉文学史

中罗列众多事实极力铺陈历代客卿辅助秦并使之富国强兵的事实,罗列秦始皇重外国玩好而轻视客卿的事实,论定其重物轻人的错误,敷陈谐偶,颇具纵横家风格。

(2)文章分析纳客和逐客的利害关系,着眼于秦国由此而导致的危亡,事理昭彰。

2.贾谊、晁错的散文各有什么特点?

(1)贾谊是汉初思想家中忧患意识最浓厚的,他的文章指出了当时匈奴之患、藩国之忧,政治混乱、经济失本无序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据实设论,深情恳切、理直气壮,情感激扬。如《治安策》开始的“可为痛苦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极具感染力。思想敏锐,忧患国事,文风犀利,是贾谊散文最大特点。此外,他的文章还有铺排渲染战国纵横家的遗风。

(2)晁错的散文,切实中肯,论精识深,擅长分析,与他对社会现实和朝廷的政策举措的深刻理解有密切关系。他的《论贵粟疏》即为代表作。此外,他的散文亦具战国策士的纵横风气,排比铺叙,驰骋恣肆,铿锵有力。 3.刘向《新序》、《说苑》的文学价值何在?

(1)两书都是采集群书中的逸闻琐事编撰而成,寓含劝戒训教之意,不少篇章类似后来的志人小说。《新序〃节士》中齐人宁可饿死不食嗟来之食。以简短笔墨描写人物言行,音容形貌,颇见精神。

(2)此类篇章,不再穿插于其他叙述事体之中而为独立故事,因而更具文学意味。 4.王充散文有何特点?

(1)王充散文反对虚妄而提倡实诚、反华伪而提倡实用、斥模拟而贵独创、排晦涩而申通俗。(2)王充虽倡导通俗,但并不反对把文章写得漂亮,“华而不实”、“实而不华”均是他反对的。他的《自纪篇》写得流畅生动,句式谐偶,比喻迭出。 5.结合伍子胥的故事,说说《吴越春秋》的写作特点。

(1)《吴越春秋》在记录历史中加入虚构和传说,编写曲折动人、扣人心弦的故事,例如伍子胥去楚奔吴,细致刻画了伍子胥渡江遇渔父、乞食击绵女等传说故事,非常富小说的特征。

(2)刻画人物手法细腻传神,在上叙情节中,伍子胥急于逃难而机警多疑,渔父从容优雅又极重信义,人物形象生动鲜明。 6.简述汉代辞赋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和作家作品情况。

(1)汉代第一位有成就的赋作家是贾谊,其代表作有《吊屈原赋》和《 鸟赋》,抒情述志,情感浓郁,与楚辞有明显的承继关系,二个作品都直抒胸臆,议论多于形象。

(2)枚乘对辞赋的发展作出了开拓性贡献,他的《七发》,无论内容还是形制,都标志着汉大赋的正式形成。主客问答的形式结构,铺叙描摹,夸饰渲染的风格特征,没有作者真情实感的抒发,表明汉大赋的根本特色不在抒情写志,而在于游戏文字和竞逞才情。

而以司马相如为代表的汉大赋作家完全丧失了激情,与楚辞有本质的不同。而且他们进一步加强了大赋“劝百讽一”的宫廷文学色彩,为当今帝王歌功颂德。 (3)西汉中后期,出现了一些篇幅比较短小或抒情或咏物的赋作,其代表作家有东方朔的《答客难》、《非有先生论》,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论》。其作者均为愤郁不平的才华之士,故能于弥漫的大赋作品中散发出光彩。

(4)东汉时期,尤其是东汉末,汉帝国社会混乱、政治黑暗、战祸频仍,统治阶级已无功可颂,汉大赋赖以产生的条件丧失殆尽,抒情小赋出现。赵壹的《刺世疾邪赋》、祢衡的《鹦鹉赋》,抨击时政,直抒愤激。

7.谈谈张衡在赋史上的作用和地位。

(1)东汉的张衡是赋史上承前启后的作家,他的《二京赋》是汉代大赋的绝响,其《归田赋》又是东汉抒情小赋的开山之作。 (2)《二京赋》的规模、容量都超过了前人,成为汉代京都赋的极致之作,而《归田赋》形制短小,语句清丽流畅,决无夸饰堆砌,抒写怀抱和情志,个性鲜明,标志着汉赋创作倾向的重大转变。

8.扬雄的大赋有哪些特点? (1)扬雄五篇大赋《蜀都》《甘泉》等,其铺排夸丽的风格,结构形式,较之司马相如,也有新的发展。

(2)扬雄拓展了大赋的题材领域,把笔触从京师移到了外郡,从宫苑发展到描摹都市、郡邑的繁华。

(3)加一步加强了大赋“劝百讽一”中“劝”的色彩,他的赋,全无讽谏,或者是欲谏反劝,较司马相如走得更远。 (4)扬雄的赋作篇幅相对缩短,描摹对象更集中,如《羽猎》、《长杨》二赋专写天子田猎,《甘泉》、《河东》专写天子祭祀。 9.概括抒情小赋的特点。

抒情小赋的特点:形制短小,抒写自己的情怀和对现实的看法,个性鲜明,感情真挚,语无夸饰。 10.简述“乐府”的特点。

乐府原是掌管音乐的政府机构,其职能之一是搜集整理民间诗歌。魏晋之后,人们把乐府演唱的诗歌称之为乐府,乐府又成为诗体的名称。

11.简述《古诗十九首》的性质和内容。 (1)《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编者把这些已佚作者名的五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诗非一人一时而作,为东汉文人作品。

(2)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政治混乱,下层文士漂泊蹉跎,游宦无门。《古诗十九首》产生于这个时代,表述着这个群体的离情别绪、人生失意和无常之感。 思考题

1.试析司马迁的创作心态。

(1)史官世家出身,对司马迁的一生影响甚巨,家族浓厚的文化气氛,培养了他深厚的文化素质和坚定的著史志向,“司马氏世典周史”的家族荣誉,令他甚感自豪,成为他实现其人生价值的有力支柱之一,以至后来遭受腐刑,含羞忍垢,著史成为他活下去的惟一精神支柱。

(2)司马迁对历史遗迹进行了实地考察,足迹几乎遍及全国,历史上无数名人的行为言论深深激荡着他的心灵,使他钦佩,令他崇敬,从而产生了“圣人”情结,这种“圣人”情结,使他著史的荣誉感又升华为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成为他生存的命脉所在。

(3)为替兵败而降匈奴的李陵辩护,汉武帝囚禁司马迁并施以腐刑。司马迁愤怨已极,痛苦不堪,也激发了他“发愤著书”的决心。由于这一打击,司马迁对历史本质和人生现实有了超乎常人的认识,使《史记》成为“成一家之言”的宏作。 2.试析《史记》写作人物的几个特点。

(1)精巧的剪裁和安排。这一方法主要体现在“互见法”手法的运用。史记》写人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在本人的传记中表现这个人物主要的经历和性格特征,以突出其主要性格特点和主要历史作用,而其他一些事件和性格则臵入别人的传记中去描述。这就是“互见法”,如《项羽本纪》。

(2)司马迁善于使用对比衬托方法,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有不同篇章人物之间的对比,也有一篇内人物之间对比;有并列对比,也有正反对比。如《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中,年轻气盛、好勇斗狠的项羽,与世故老成、狡诈机智的刘邦形成鲜明对比。 (3)描写紧张激烈的环境和场面,把人物臵于尖锐矛盾冲突之中去塑造,凸现人物特点,是司马迁写人艺术又一特点,如“鸿门宴”中刘邦、张良、樊哙、项羽、范增、乃至项伯,在剑拔弩张中,个个鲜明,人人出彩。又如《刺客列传》中,易水送别荆轲,气盖一世,英雄千古。

(4)《史记》中有出色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这其中包括了人物传记中插入了很多生动而饶有趣味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对揭示人物性格和命运起了重大作用,如《李斯列传》写李斯见仓鼠、厕鼠所生感慨,《淮阴侯列传》写韩信胯下之辱,《李将军列传》写李广夜猎射虎,《酷吏列传》写张汤少时审鼠等。

(5)以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通过语言描写,刻画出人物的神情风貌。如“彼可取而代也”,率直大胆,见出项羽的强悍莽直性格;“大丈夫当如此也”,委婉曲折透露出刘邦内心深藏对帝王权势的渴望。

3.以李陵和苏武传记为例,说《汉书》刻画人物笔法精细的特点。 (1)关于对李陵的描写,最精彩处在故人任立政和李陵的二次见面,任立政必须在敌人环视下向李陵叙说朝廷召归之意,李陵一见故人,对故人到来意图似有所觉但又急切想询问清楚,但单于设宴,如此场面,故只能用眼神和动作暗示,《汉书》对人物的神情和微妙心理,描写得非常细腻。

两汉文学史

(2)苏武传塑造了忠贞不渝的爱国者苏武的光辉形象。本传将匈奴逼降,苏武北海牧羝的艰难困绝描写得十分具体细致。 (3)尤其是李陵受单于之命劝降苏武一段文字,苏武之坚定忠直、李陵之语词恳切,于两人的对话中,各显本色,并透过如此真实的表述,对于两人更深一层的精神心态,使人感到真实可信。 (4)总之,《汉书》写人,还是不乏生动的描摹和细腻传神的刻画。 4以司马相如的《天子游猎赋》为例,说说汉大赋的主要特点。 (1)汉大赋代表作《天子游猎赋》,通篇看不到充满激情作者的影子以及他的喜怒哀乐,看不到作者对社会人生的切身体会,有的只是司马相如对汉天子和汉家天下所拥有宫苑、宝玩、物产、江山的赞美和歌颂,虽然在篇末有一些较明显的语句表述其讽谏之意,但“劝百讽一”,对统治者的批判显得微不足道。

(2)《天子游猎赋》不仅有着繁复的内容上的空间排比:方位的排列以铺写众多物类;而且还有形式上的排比:段落的排比、句子的排比和词藻的排比。它惟一的作用就是让作者逞耀才华和玩弄文字游戏。

(3)繁细的铺叙、夸张的摹绘,《天子游猎赋》以宫殿苑猎,山水品物为主要描摹对象。

(4)《天子游猎赋》遣词用词更加繁难僻涩。

5.汉乐府民歌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点?请联系作品分析说明。 (1)叙事成分相对增多,许多民歌都有情节,有的还描写了人物形象。如《东门行》写铤而走险的男子与妻子的对话,《战城南》中死者与乌鸦的对话,还有《上山采蘼芜》、《陌上桑》等,往往截取生活中的一个事件,真实客观地反映现实生活。

(2)汉乐府民歌抒情真挚浓郁,有直抒胸臆的作品,也有善用比兴手法来抒情。如《上邪》罗列五种不可能发生的自然现象,通篇比兴,极富表现力、感染力。在描写中抒情是汉乐府中成功运用的手法之一,《战城南》、《十五从军征》,均是在叙述和描写中,处处渗透着难以压抑的悲苦之情。

(3)汉乐府民歌在形式上突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格局,变为以五言和杂言为主,表现灵活。由于增加了一个字,音节单双的配合,使节奏和韵律又富变化。

6.试析五言诗《古诗十九首》的艺术风格。

(1)言有尽而意无穷,是《古诗十九首》最鲜明的特点。它遣词用语非常浅近明白,却涵咏不尽、意味无穷。如《行行重行行》中“努力加餐饭”,直是口语,但细加品味其含义情感,却异常丰厚。

(2)质朴自然,没有雕饰的痕迹。它的写境用语好像都是信手拈来,没有精雕细琢,而是出水芙蓉般的自然诗境。

(3)所描写的景物,情境与情思非常切合,往往形成情景交融、浑然圆融的艺术境界,无论用白描手法,还是比兴手法,均能达

到这种高妙的艺术意境,如《明月何皎皎》、《迢迢牵牛星》等。 (4)《古诗十九首》语言浅近自然,却又极为精练准确。如“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等。另外叠字较多使用亦是该诗语言的特色。如《迢迢牵牛星》用六个叠字,或写景,或描人,或叙情,无不生动传神,同时也增加了诗歌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同 步 练 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汉代散文创作的主流,就文体说是( )。 A史传文 B.政论文 C.骈体文D.论辩文 2.奠定汉大赋内容和形制的是( )。 A.扬雄B.司马相如C.东方朔D.枚乘 3.《史记》中人物传记不是( )体例。 A.本纪B.书C.世家D.列传 4.《汉书》的体制是( )。 A.编年史B.国别史C.纪传体通史 D.纪传体断代史

5.“赋”作为文体名称,最早见于( )的作品。 A.荀子B.宋玉C.贾谊D.庄子 6.《蜀都赋》的作者是( )。 A.司马相如 B.左思 C.扬雄 D.张衡 7.最早的五言诗是( )的咏史诗。 A.李陵B.曹植C.班固D.扬雄 8.《归田赋》的作者是( )。 A.张衡B.陶渊明C.鲍照D.赵壹 9.《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 )。

A.《诗品》B.《古诗源》C.《文选》D.《乐府诗集》 10.《论衡》的作者是( )。 A.晁错B.刘向C.王充D.仲长统 二、多项选择题

1.参与《汉书》写作的有( )。

A.班彪 B.班固 C.班超D.班昭E.马续F.刘歆 2.司马相如的赋作有( )。

A.《七发》 B.《子虚赋》 C.《上林赋》D.《长门赋》 E.《二京赋》 F.《鹦鹉赋》

3.属于乐府里的爱情民歌有( )。A.《上邪》B.《静女》C.《有所思》D.《蒹葭》 E.《江南》F.《标有梅》 参 考 答 案

一、单项选择题1.B2.D3.B4.D5.A6.C7.C8.A9.C10.C 二、多项选择题1.BDE2.BCD3.ACE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br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