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定性研究方法整理

更新时间:2024-05-10 10:0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概述 1.1 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

一.方法论背景

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作为两种不同的方法论在经验研究中也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探求知识的方法,前者是科学主义的,后者是自然主义的。量化研究方法和质性研究方法则是这两种方法论最集中的体现。长期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在而形成的实证研究范式在社会学研究中占主流地位。由于受自然科学量化研究范式的影响,实证主义者认为只有客观的、实证的和量化的研究才是科学的,有价值的。社会学的发展也离不开量化的测量和分析。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则受到实证主义思想和统计规律性思想的影响,在其著作《自杀论》中,通过分析犯罪统计学提供的统计资料,最终展示了自杀现象中类似于自然科学的规律性。

然而,由于社会科学不仅研究可观察的现实(客观事件),而且也研究主观现实,因此,社会研究的客观性和确质性远远不如自然科学。正是由于社会研究受到其特定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制约,再加上实证研究范式本身的缺陷,社会研究者不可能完全依赖这种研究范式来达到对社会的全面理解。20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研究者开始对实证研究范式的缺陷进行批评,并逐步发展出更具人文主义色彩的解释范式。

解释范式就是一种质性研究范式,其发展主要受到西方现象学、诠释学、批判理论、民俗方法论、符号互动论等思想和理论的影响,同时也部分吸取了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从本体论上看,质性研究范式假定人类行为是一种有.意义的行动,它可以通过人的意识和情感作用来完成一切认知.。同时,人的行动也是社会取向的,“我”毕竟要走向“他人”。因此,人不仅通过自我来追求意义,同时也必须通过他人来赋予世界意义。换句话说,主体不是封闭性的自我系统,而是走向社会的“存在”,是以“相互主体性”来构建这个世界。从认识论上看,它强调知识的形成和发展并非只受知识内在理性原则的限制或是纯粹由理性推论而来,它是由主体的意识作用在日常生活世界不断与其他的人或事物的接触中,来建立可供沟通的知识。即知识的形成是经由“协商”的过程而来。

因此,人们应从相互主体的立场,交换彼此的砚点,并用来诠释行为的意义,进而建立日常生活中共识的规则或知识。

二.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的比较

以归纳逻辑为主的质性研究方法中重视在自然的情境下,通过人际互动来诠释研究现象的意义。因此,质性研究是一种从整体出发对社会现象进行全面建构和深度理解的过程。质性研究强调研究者必须在自然情境中通过与研究对象密切的互动,通过一种或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所研究的社会现象或行为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解释。以演绎逻辑为主的量化研究主要运用标准化的测量工具讲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通过数字表现,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因此,量化研究是一种对事物进行量化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提出的理论假设的研究方法,它有一套完备的操作技术:抽样方法、资料收集方法、数学统计方法等。质性研究好量化研究的主要区别可以归纳为下表:

比较内容 主要概念 质性研究 量化研究 意义、常识、情境定义、日常生活、了解、过程、变量、操作定义、信度、效度、假设、实际的研究目的、社会建构 有关理论 符号互动论、常人方法学、现象学、人种学、批判理论 研究目标 研究设计 深入理解社会现象 开展的、弹性的、一般的、设计基于直觉,指出可能进行的程序 研究资料 统计显著性、复制验证 结构功能论、实在论、行为主义、系统理论 确定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 结构化的、预定的、正式的、特定的、设计是操作程序的计划 叙述的、个人文件、田野记录、照片、个人言语、量化的、可量化的编码、计数、测量、正式文件和其他资料 操作型变量、统计的 大量的、分成抽样、精确的、随机抽样、控制外在变量 样本 小量的、不作代表性抽样、“理论抽样”、滚雪球抽样 研究方法 观察、概览各种文献、参与观察、开放性的访谈 实验、调查、结构化的访问与观察、资料以分组方式提问 与研究对象的关系 研究工具 资料分析 同理、强调信任、平等、深入接触 有界限的、短期关系、保持距离、不介入 录音机、研究者本身 持续进行的、模式、主题、概念、分析的归纳、持续比较法 测量汇编、问卷、索引、计算机、量表 演绎的、资料搜集完成后进行分析、统计 使用文本取向的问题 耗时、归纳资料的困难、信度、未标准化的程序、控制干扰变量、物化、研究者介入所造研究大团体较为困难 成的干扰、效度问题

1.2 质性研究概述

一.质性研究的含义

由于质性研究方法尚未有完全属于自己的理论。范式和方法,同时又受到多种思潮、理论和方法的影响,因此,质性研究方法出现了非常复杂的情况,有关质性研究的定义也众说纷纭。纽曼认为:“质性研究是一种避免数字、重视社会事实的诠释。”斯特劳斯对质性研究的过程和策略做了这样的说明:“质性研究的目的不在于验证或推论,而是在探索深奥、抽象的经验世界之意义,所以研究过程非常重视被研究者的参与及观点之融合;同时,质性研究对于研究结果不重视数学和统计的分析程序,而是强调借由各种资料手机方式,完整且全面地收集相关资料,并对研究结果做深入的诠释”。

总的来讲,质性研究是在自然的情境下从整体的高度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度探究和诠释的过程。它要求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要融入被研究对象的经验世界中,深入体会被研究者的感受和看法,并从被研究者的立场来诠释这些经验和现象的意义。由于人类社会高度的异质性和动态性,社会现象往往因为不同的时空、文化和社会背景而具有不同的意义。因此,研究者在进行质性研究的过程中,必须充分理解社会现象的不确质性,对研究对象要有高度的敏锐性,通过与被研究对象的密切互动,对社会现象或行为进行全面、深入的解释。

二.质性研究的特征

与量化研究方法相比较,质性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以理解作为认识论的原则。质性研究的目的在于对研究对象的个人经验和意义进行解释性的理解,进而理解研究对象的观点、社会情境以及与社会情境相关的社会规律。研究者只有理解研究对象的思想、感情、价值观,才能真正理解他们对自己行为和环境的解释,进而才能理解他们的外显行为。

2.强调整体主义和情境主义。质性研究在了解社会现象时倾向于把现象放在当时发生的具体场景或社会网络中去考察,并试图对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整体的了解。整体主义和情境主义的目的是借助对现象整个背景的了解去解释现象。

3.重视参与者的个别经验。质性研究特别重视参与者个别经验的特殊性。一是因

为每个参与者都有特殊性,研究结果无法被复制或被进一步退轮到相似的情境的对象,二是因为对社会现实的了解,必须以生活于其中的个人的特殊经验以及感受为基础。虽然研究者可以对社会现实做出解释,但是只有基本掌握了参与者的个人解释,才能真正弄清楚参与者行为的动机。

4.强调研究的动态发展过程。质性研究者认为社会生活是动态的发展的,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活动。因此质性研究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不可能一次定终身。在实际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应该采取“即时性策略”,而不是按照事先设计好的固定方案行事。 5.以文本形式呈现资料。研究者所收集的资料最终都要以文本的形式加以呈现,研究者要经过资料转录的过程,才能进入资料分析的阶段。在资料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中,研究者必须放空自我,让自己和资料不断进行对话,让资料与理论进行对话,再从参与者的立场来解读资料语境的意义。

6.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具有反思性。在质性研究中,对社会现象的研究这一行为本身会影响现象的变化。研究者是他们所研究的世界的一部分,研究者与研究对象是密不可分的。事实上,研究者是无法做到“客观性”“中立性”的,因此,研究者自身可能对研究过程产生影响。这就要求研究者必须具有反思性,不仅清楚地认识整个研究过程,把握好与研究对象的关系。

7.研究者使用多面的、反复的和同步的复杂推理。虽然推理大多是归纳性的,但事实上归纳和推理都在起作用。思考的过程同样是反复的,总是从数据收集与分析到问题的重构周而复始地循环往复。收集、分析和补写s数据也是同步进行的。

三.质性研究理论取向

虽然质性研究主要遵循“解释主义”的传统,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并不是所有质性研究者都按照这一理论行事。质性研究发源于许多不同的理论流派和学科传统,因此研究者在理论取向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比较而言,绝大部分研究者重视解释主义的传统,强调对研究现象进行解释学理解,关注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主体间性和视域融合。同时,一些研究者也继承了自然主义的传统,假设人们的行为有其内在联系,人们对自己的行为的动机和意义十分清楚,如果采取严谨的方法,可以对当事人的行为和意义解释获得“真实”“可靠”的了解。此外,一些研究者还意识到政治、文化、性别和社会阶层对研究的影响,注意研究中的权力关系以及研究对知识建构和社会改革的重要作用。

第二章 实地研究法

实地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常见的方法之一,以直接、生动和深入的特点在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实地研究法是指不带有理论假设而直接深入到社会生活中,采用观察、访问等方法去收集基本信息或原始资料,然后依靠研究者本人的的理解和抽象概括,从第一手资料中得出特殊性结论的方法。风笑天在《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将实地研究解释为:一种深入到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非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质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现象的社会研究方式。

实地研究法是处于方法论和具体的方法技术之间的一种基本研究方式,它规定了资料的类型,既包括收集资料的途径和方法,又包括分析资料的手段和技术。实地研究法收集的资料通常是质性资料,采取的收集资料的方法主要是参与观察、无结构式访问,分析资料的方法使用的是质性分析的方法。在社会学中,又有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的区分,分别体现了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方法论传统。实地研究属于质性研究的知识探求方法,这种方法注重对少数个案的深人理解,有时也被指责为主观色彩较浓。 早期的实地研究多用于文化人类学领域,称为田野工作或实地参与观察法,是文化人类学最具特色的研究法。它与“民族志研究’或“民族志”一起构成人类学家收集资料的有效方式。文化人类学家提出的具有一定程度可能性的理论都来自于将观察与假设结合在一起的归纳过程,而这种归纳只能由社会人类学家在田野来完成。研究者必须做好准备,到他将要研究的人民或民族中生活几年,与这些人建立尽可能密切的关系。 无论是社会学还是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实地研究的方法都旨在进行描述分析和建构理论,而非检验理论。其基本的逻辑结构是研究者在确定了研究的问题或现象后,不带任何假设进入现象或对象所生活的背景中,收集各种资料,在对资料进行初步分析和归纳之后,又开始进一步的观察和进一步的归纳。通过多次循环,逐步达到对现象和过程的理论概括和解释。

2.1 参与观察法

对社会现象的研究同对自然现象的研究一样,都离不开观察,观察法可以说是一切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按照观察中研究者所处的位置或扮演的角色,可以把观察法区分

过程。研究者要想了解都市变迁过程中的各种社会问题的意义,就必须将其置于生态脉络中加以了解,才能还原其意义。米德就主张研究者应通过观察和访谈,深入了解社会生活现状,并通过综合归纳的方式,对社会问题给于深入解释。

3.其他相关学科领域

历史研究以第一手资料的运用为主,研究强调这些历史素材的系统性,并要严格区分一手和二手资料。历史个案研究主张研究一个现象需从事长期研究,并必须从整体的观点来描述和分析特殊现象。

心理学个案研究将焦点放在一个整体上。心理学家的研究对教育影响通常比较直接。

二.个案研究的含义和特点 1.含义

个案研究是以一个典型事例或人物为具体研究对象,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以了解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从而为解决更一般的问题提供经验。由于个案研究一般是对研究对象一些典型特征作全面而深入的考察与分析,其过程与解剖麻雀相似,因此也叫“解剖麻雀法”。同时,由于个案研究产长需要追溯研究对象的背景资料,了解发展变化的具体过程,因此又称“个案历史研究法”。个案研究的基本逻辑是:研究者在确定了研究的问题或现象后,不带任何假设地进入到现象发生的场景中,参与研究对象的生话,去观察现象发生的过程,或者通过深入访谈收集各种质性资料,井以此来进行分析和归纳,揭示现象发生的原因,逐步归纳出理论命题。所以,个案研究不仅仅只是一个研究方法,也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有助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

2.个案研究的特点

个案研究经常被看作是自然主义的、描述性的经验探究,主要在真实的生活脉络里,探究个案当时的现象,当现象与脉络间联结不清楚时,个案研究运用技术性处理,依赖各种收集而来的证据从中汇整,这是获得真相所必需的手段,也是个案研究主要的逻辑设计特征。个案研究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独特性。个案研究重视每个研究对象的独有的特质。研究对象往住是个人、事件、团体、家庭、社会等社会单元,这种对象具有单一性、独特性。个案研究的主要目的不趁是由个体推论总体,而是要深入、细致地描绘一个具体的事物的全貌和具体的社会过程。通过对个别.案例的研究揭示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

2)整体性。个案研究针对某些组织作广泛、详细审视的叙述,从较为完整的情境脉络中充分掌握研究的现象。同时,个案研究的主要研究目的不是案例之间或现象之间的相互比较,而是对研究对象进行通盘的了解。

3)全面性。即对个案多方位、多维度、多层面的研究。从空间上说,要研究个案生活环境的一切因素;从时间上,要研究个案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可以静态分析,也可以动态分析。

4)深人性。个案研究主要是运用全方位的研究策略,针对单一研究对象,透过多重方式来进行有关研究现象或行动意义的研究,所以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不仅要深入探究研究对象复杂的生活面,还要进一步深入了解其内在的信念和行动的互动关系。

5)描述性。个案研究是多描述,少判断的。对于研究结果的呈现多采用充分描述的方式,对研究现象的意义也多用描述,而不是统计数据来呈现现象意义。

6)自然性。个案研究与其他的研究方法的一个很大的不同,在于研究者可以进入研究对象的生活环境,在没有试验设计和控制,及不影晌研究对象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通过丰富的资料和描述过程再现研究对象的生活经验。 7)启发性。个案的结果是不能对总体进行推论的,但是这并不是说个案研究没有意义。相反个案研究的结果可以让调查者质性地认识更多的个案甚至总体,具有启发惫义,甚至可以发展出新的理念并成为构建理论的基础。

三.个案研究的评价 (一)研究的优点

1.个案研究来自于人们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研究者可以通过充分的描述过程形象地展示个案,因此看起来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和说服力,也更容易被接受。这是量化的统计方法无法做到的,因此个案研究成果可以更好地发展理论,也可以与行动联系起来,从中得到见解还有助于改变实践。

2.个案研究以个案为研究对象,常使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收集资料,因此可得到以较完整的资料,从而可以了解个案问题的原因,及其相关因素。

3.个案研究具有突发的优点,即研究者在收集资料和观察特殊现象时可以改变个案研究的重点,制定新的研究主题,并且研究者可以有弹性地决策个案资料的形式、数量、来源、收集的程序,或收集的方法。

4.个案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对个案进行深入的了解,深入性是个案研究的特征之一,也是其优点之一。

5. 个案研完全在自然情境下展开,研究中研究者和个案产生互动,会促使个案反思,进而更了解事物背后的意义,而且个案研究让研究者更加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因此不论是研究进行中还是结果呈现时,对个案本身具有价值。

(二)个案研究的局限性

1.个案研究存在信任配合的问题。为取得个案的信任和配合,要求研究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综合知识水平、人际交往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走进个案对象的心灵,研究其态度、感受和价值观。但是,与个案的过度亲密可能会影响到研究的客观性。

2.确定与个案有关的因素是比较困难的。个案问题的内部原因错综复杂,个案研究通常收集许多与个案有关的资料,但确定与个案有关的资料并不容易。

3.个案研究容易存在主观偏差。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研究者先入为主的观念影响个案资料重要性的分配,难免避重就轻,未能对症下药,而且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也会影响研究者解释资料的方式;二是研究者比较容易倾向于研究符合本身预期效果的个案,从而造成问题确定的偏颇。

4.个案研究的时间耗费与资料呈现之清晰度不成比例。个案研究耗时多,得到的是大量无法清晰阅读和理解的资料。

5.个案研究的普遍性和推广性较差,难以科学地类推。由于个案研究讨论的是个案的特殊性,因此无法将研究结果推论至研究以外之其他个案,这是个案研究最大的缺点。个案研究需要花大量时间去搜集资料,查明事实,却得不到整体概貌和集体规律,个案研究仅集中于个体,样本缺乏代表性,且通常以特殊、反常、非代表性的个体为对象,其结果无法推论到其他个案上。又因为个案研究的对象多数是带有特殊性,且不具有代表性的个体,使得研究所获得的资科较难找到可供参考的标准,因而影响个案研究的推

广性。

6.个案研究的资料收集需要人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是要全面性的,因此研究者要收集齐全之资料,是必须要花许多时间、心力方能收集到。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有的研究者就大而化之了,对于资料的收集并没有尽心尽力。

7.个案研究存在调查伦理的问题。个案调查以个案利益最大化为考察依据,但研究过程在实际执行上可能会造成对个案某种程度的伤害。

第三章 民族志

民族志是一种描述群体及其文化的艺术与科学。民族志研究方法植根于人类学研究和跨文化研究。从广义上讲,民族志研究包括了对特定群体的社会和文化生活的所有研究。民族志研究方法并不是收集数据的具体方法,相反,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进行民族志研究。民族志着眼于提供一个整体的观点和视角,对特定社会文化环境中产生的信念、态度、价值观、角色和规范进行理解和解释。

3.1 民族志研究的渊源和发展

一.民族志研究的起源

民族志一词是英文ethnography的汉译,又被译为“人种志”“田野究和“田野民族志”。\的词根\来自希腊文,指“一个民族”、“一群人”或“一个文化群体”。\作为前级与\

合并成\后,便成了人类学中一个主要的分支,即“描绘人类学”。把关于异地人群的所见所闻写给同自己一样的人阅读,这种著述被归为“民族志”,它是对人以及人的文化进行详细地、动态地、情境化描绘的一种方法,探究的是特定文化中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这种方法要求研究者长期与当地人生活在一起,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获得对当地人及其文化的理解。目前,“民族志”已经成为质性研究中一种主要的研究方法。

具体而言,民族志研究方法,指的是有人类学专业背景的各种民族志。它奠基于20世纪初叶,一般认为英国功能主义大师马林诺夫斯基提炼出一套以.参与观察“、为

主要内容的“科学方法”,以此被训练出来的专业人类学学者,从事田野作业撰写的民族志,被称之为“现代民族志”或“科学民族志”、“传统民族志”。自20世纪中叶以来,尽管人类学不断变革发展,民族志的样态翻新,理念以至方法也不断被反思,但民族志(方法)的基本内容仍保留至今。由马林诺夫斯基所开创的科学民族志,是一种体现功能主义人类学或科学人类学把田野工作、理论或主体、民族志等三要素结合的范式,它包含着这样一些基本的原则:第一,选择特定的社区;第二,进行至少一年的现场调查;第三,能够使用当地语言;第四,先从本士的观点参与体验,但最终要达成对对象的客观认识。

二.民族志研究发展的三个时代

第一个时代的民族志研究是自发性的、随意性的和业余性的。有文字而又重文献的民族大都有自已的文化特色的民族志,这些民族志大都建立在猜想、想象的阶段。并非由专业的人士写作而成,更多的是道听途说,并无从具体加以考证。爱德华.泰勒在撰写《原始文化》的时候,感觉到翔实资料的欠缺以及科学获取资料的重要性,于是,他积极参与编撰了《人类学笔记和问询》一书,主要为那些往来于英国殖民地的各种人士业余写作民族志报告提供阅查和写作大纲,以便新兴的人类学知识群体能够有信息更丰富的民族志资料可用。这是人类学从业余时代走向专业化时代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业余的人类学主动指导业余的民族志,就开始了人类学把民族志建构为自己的方法的奠基工作。先有民族志很久之后才有人类学,但是由经过训练的人类学者来撰写民族志,民族志的发展放进人了一个新时代,也就是通过学科规范支撑起的“科学性”的时代。民族志发展的第三个时代是从反思以“科学”自我期许的人类学家的知识生产过程开始的。知识创新的批判精神在现象学哲学、解释学、后现代主义思潮渗入实地调查的经验研究方法之后,在20世纪60年代末和20世纪70年代催生了人类学的反思意识。人类学家对于自己的学术活动作为一种具有政治经济的动因和后果的社会实践的反思和批判是从人类学与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欧洲中心主义的密切却被忽视的联系开始的。民族志研被置于反思性的审视维度之中,产生了影响深远的诸多对民族志研究的反思著作。

三.民族志研究的特点

较至于此前的非专业人员撰写的民族志,“科学人类学的民族志”即“现代民族志”

和真实性也有差异。

2.历史。亲历者叙述的必须是历史,不是亲历者叙述的任何事情都可以被称为口述史。

3.叙述。有两种叙述方式:口述和笔述,都应该包括在内。当事人口述,别人记录整理,这种方式是主要方式。还有的是把口头流传的史实记录下来。当事人自己用笔写下亲身经历。

二.口述史的发展

作为一种独立的科学方法,具有现代意义的口述史学大约在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产生,六七十年代在欧洲和其他许多国家得到广泛利用。作为现代意义的口述史学是通过有计划的访谈和录音技术,获取某一个特定问题的第一手的口述资料,然后再经过筛选和比照、分析和辨伪,进行历史研究的方法及其成果。

学术意义上口述史是由美国现代史学家艾伦·芮文斯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他通过访谈笔录方式搜集了美国普通民众的大量述回忆资料,并以此为基础,于1948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建立了一个口述史档案馆。1966年9月在加利福尼亚州举办了美国口述史学第一次大会;在随后的一年里,在纽约召开的第二次大会.上,正式成立美国口述历史协会,会员遍布全美及海外各地。到1980年,美国口述历史协会制定出了口述史的学术规范和评价标准,至此,口述历史有了一套

被学术界普遍认同的“游戏规则”。对美国口述历史学未来的发展形晌最大的是美国总统口述历史项目,整理了对每任总统卸任后进行的访谈的资料,相应地设立了总统图书馆。这一项目扩大了口述史学在美的影响。

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口述史学出现了“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倾向,长期以来没有受到重视的黑人史、移民史、劳工史和妇女史等研究活动活跃起来。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口述史学研究的范围更为广泛,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倾城—社会史、政治史、企业史、部落史、婚姻史、性史、文化史、科学史、妇女史、儿童生活史、体育史。军事史和建筑史等。

三.口述史的基本操作过程

阶段 一.访谈前准备 内容 1.准备工作; 2.选择主题; 3.确定研究类型; 4.发展初步的概念; 5.注重语言使用。 二.访谈时 1.重视访谈时的互动关系; 2.仔细倾听受访者的语言; 3.避免其他人在场; 4.相关资料的收集。 三.访谈结束后 1.资料的整理与求证; 2.转录; 3.将口语转化为文字; 4.资料的诠释。 四.口述史面临的质疑 (一)真实性和客观性的质疑

“口述史往往只是一个个圈套,陈述者已经按照自己的想象和主观意愿重新组合、编排、过滤了历史。”口述史的真实性或客观性主要受到三个方面的质疑:

1.口述者的记忆偏差和失真不可避免。“历史的当事人和‘过来人’并不意味着就是完整历史最佳的解释者”,因为要看口述者“是否真诚地、毫无保留地讲述历史”,口述者作为目击者、见证人,“他们有没有出现事过境迁的记忆模糊?有没有凄风苦雨之后的自我升华?甚至有没有狡黔的睚眦必报?给人性打上人性弱点的烙印??”,“陈述者有说出‘真实’历史的权利,也有制造历史‘真空’的可能”。

2.对口述者而言,的确存在一个记忆如何运作以及是否可靠的问题。他们在回忆的过程中,无论主观上是多么趋向于再现历史真实,但在容观上受记忆规律的制约,受个人情绪、情感以及后来经历的影响,回忆在很大程度上存在残缺、变形的可能性。

3.访谈者的客观性立场值得怀疑。在很大程度存在着访谈者被口述者牵着鼻子走的危险。尤其是当口述者生动地回忆叙述感情色彩浓厚的历史事件时,访谈者由于同情、悲悯等感情冲击而失去应有的立场。正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访谈者在与口述者的双向互动交谈中,不可避免地产生惰感反应。但这并不构成怀疑的理由。因为,一般的访谈者都有周密的访谈纲要,有访谈人自己的理论思路指引,访谈者可以对谈话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避免口述者完全成为感情的宣泄者,并且在访谈之后还将通过自己的后

期整理对访问稿进行加工。

(二)准确性的质疑

除了真实性问题以外,口述史还存在“不准确”的局限性。口述来自受访者的记忆和理解,而人们的记忆会出错,理解也会出现偏差。口述、谈话是即时性的,说出来的内容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其话语有时不全面、不稳定、情绪化,甚至是不准确的;与之相反的另一种情况是,当受访者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说出来的资料也可能具有欺骗性。因此,我们应该在二者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使得收集的资料尽量客观真实地反映受访者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的真实状况。这种“不准确”的原因有很多,但其自身的缺陷是不可避免的。口述史的主要来源方式就是当事人的口头叙述,作为表达方式,这种方式的不足导致了口述史的局限性。

第六章 叙事分析

一.叙事分析的含义 1.叙事

叙事是一种质性研究的方法,有人认为这样的一种研究方法是受建构主义的启迪,也有人认为是受现象学的影响或者是对经验主义本质的质疑。从建构主义的角度看,它假设人类并没有直接的管道进入一个单一的且可获得全部的“真的真实”,尽管其客观存在,但人类尽全力去探索他所能理解的世界,这个“世界”仅仅是由许多人类所建构或感知的“建构真实”所组成的。

人类所面对的开放性论题并非真实地存在,而是我们如何理解它,于是,个人所经历的社会或行为真实,均被视为个人心理上所建构的“多元真实”。人类用自己在特殊的自然、社会、心理和文化脉络中所建构的概念去主动理解自己所经历的情境。在意义理解中,人类依据层出不穷的崭新经验,不断尝试并修正或建构。叙事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

产生的,它具体是指应用故事以描述人类经验和行动的探究行动。由于人们通过其所叙说的故事,来为其生活赋予意义,因此要研究人们如何建构其生活经验的意义,叙事研究应该是最恰当的研究方式。

叙事包括故事和情节,二者都包含事件,但在情节中事件依据有秩序的序列来加以安排和连结,例如多种认同角色怎么排列,在这里还涉及角色丛、情节、场域、情景等概念。叙事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是组织,还可以是一个国家。不同叙事主体所采用方式不同,但叙事中总带有他们的“影子”,无论叙事主体是有意或无意,它都不能做到完全的“真实”,换句话说,它可能是对经验的建构或再建构,尤其是文学和电影。

2.何谓叙事研究

叙事研究被作为一门学科而重视起来是在20世纪60年代,在结构主义大背景下,同时受形式主义影响才得以正式确立。它研究所有形式叙事中的共同叙事特征和个体差异特征,旨在描述控制叙事(及叙事过程)中与叙事相关的规则系统。

范式是叙事研究涉及的比较重要的因素。有两种叙事范式:以故事为对象的研究层面和以话语为对象的研究层面。

(1)以故事为对象的研究层面。形式主义区分了叙事作品中的“情节”和“故事”,大致相当于叙事学中区分的话语和故事。早期叙事学家在结构主义的影响下,选择“故事”作为叙事学的研究对象。为了发现结构或描写结构,叙事学研究者将叙事现象分解成组件,然后努力确定它们的功能和相互关系。这一定义带有浓厚的结构功能主义色彩,其重心在于确定叙事中的行为,然后描写行为的功能和序列关系,以便从中找到支配叙事的结构。

(2)以话语为对象的研究层面,以故事为对象的范式只能在故事层面进行叙事研究,存在很多缺陷,尤其不能解释同样一组行动可以用不同方法来叙述这一事实。于是,叙事学家开始关注叙事的话语层面,即故事的表述方式主要包括叙事时态、时间、语态、人物描写、人物话语表达方式。

二.叙事的构成

叙事的构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场域或情境脉络、人物、事件和情节。

1.场域。场域也叫情境脉络,是指叙事或行动发生的地方,包括物理环境、社会文

化情境和时间位置。社会文化情景是指人物属性(种族、社会阶级、性

别等)环境、社会规范、价值理念和宗教信仰等。对时间位置的描述则是叙事的历史脉络,涉及叙事者如何理解事件中的人、事、物的意义,并且包含研究者和参与者之间的关系。这些场域对于了解人物的行动、观点和感受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2.人物。人物是指与叙事事件有关的人们,这些人的故事和行动常被用于建 构故事。叙事中的主要人物是叙事者本身,而“支持人物”则是那些可能影响主要人物的思考、感受和行动的重要他人;二者之问的关系也是研究者分析的重点。

3.事件。事件是指过去的特定时空中发生的事,常常具有时间的序列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开展或终结,有其前因后果、开始结束、主要事件以及影响。

4.情节。情节是指人类生活经验中许多事件和行动构成的整体性结构;在叙 事中,许多过去发生的事件与现在的行动相关联,重新组织成为具有内部一致性的整体故事,借以解释事件中的各个元素,并为整体叙事赋予意义。人们可以根据情节和叙事结构来理解、解释事件和生活经验之间的关系。

三.叙事分析的程序

Riessman ( 1993 )提供了一个由叙事来研究人类经验的程序,包括专注于经验、述说经验、誊写经验、分析经验和阅读经验。

1.专注于经验。在叙事访谈中,受访者需要有意识地反思、记忆、观察,找出经验的特株意象或片段,而专注于经验的经历依赖叙事者从经验的整体内涵中加以选择。

2.述说经验。在会话式的叙事访谈中,受访者以所有可能的表达形式,再现过去所发生的、具有时间序列的事件;受访者描述事件发生的场域、有关的人物/开展的情节,并以聆听者可理解的方式来组织事件。

3. 转录或誊写经验。当访谈录音转录成文本时,以文本作为经验的再现是不完整的、部分的、选择性的,因为由录音转换成文字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诊释的历程,不同的转录方式和不同的人转录出的结果不是完全一样的,其中转录的文本眼可能会隐含有研究者的意识形态和立场。

4.分析经验。面对大量的文本资料,分析者必须决定究竟要将分析重点放在叙事的形式、情节组织、表征风格、生活片段还是主要事件上,而不同的分析重 点也会创造出对访谈叙事文本的不同诠释。

5.阅读经验。当经验被撰写成报告之后,尤其是在发表以后,就会面对着不同读者的评论,接受读者的不同观点,以建构对其意义的完整诠释。任何研究发现从研究主题到采用方法,再到报告的形式,都是特定时空下权力关系的运作。

第七章 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是一种通过收集和分析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来探讨和分析各种社会行为、社会关系以及其他社会现象的研究方式。

7.1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是对内容进行客观的、系统的、量性的描述和分析,是为模式、主题、倾向识别的目的而针对某个题材内容进行详细而系统的审视。内容分析是通过人们文流的形式来进行的,包括书籍、报纸、杂志、诗词、歌曲、绘画、演讲、信件、电视、电影、艺术、录像和谈话笔录等。内容分折综合了诸多学科领域,如心理学、杜会学、历史学、艺术、教育学、新闻学、政治学等。内容分析法也是一种高度结构化的方法,其主旨在于把一种用言语表示而非数量表示的文献转化成数量表示的资料,其结果一般采用与调查资料相同的方式进行描述。

一.内容分析法的历史和现状 (一)内容分析法的历史

内容分析法是对文献内容进行客观、系统、量性分析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19世纪美国报业崛起,内容分析广泛用于传播领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美国学者H.D.拉斯维尔等人组织了一项名为“战时通讯研究”的工作,以德国公开出版的报纸为分析对象,获取许多军政机密的情报,这项工作不仅使内容分析法显示出明显的实际效果,而且在方法上取得了一套模式。

20世纪初期,内容祈法广泛应用于新闻界,主要目的在于评估公众热点及市场状况。但新闻业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广泛地影响公众。于是,量化的报纸分析,主要用于考察报纸的客观性。后来,通过主观分类,对词与短语的测量扩展到广播事业。紧接着内容分析运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信息分析中,如笔记、电视、艺术、音乐、文学等,希望了解杜会和文化的历史趋势。后来由于电子媒介的介人,以及社会科学中实际考察方法的出现,使内容分析法不断完善。但是二战之前,内容分析法被认为是一种为了验证科学假设或批判新闻事业,而使用媒介交流收集数据的方法。

二战期间,内容分析法在“宣传机构分析”中得到了大规模应用。由于要分析大量的手写材料,而且许多任务要不断反复进行,使得计算机成为内容分析的得力工具。二战以后,新闻传播学、政治学、图书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与军事情报机构一起,对内容分析方法进行了多学科研究,使其应用范围大为拓展。

(二)内容分析法的研究现状

1.国外内容分析法研究概况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内容分析法在国外已经得到迅速的认同和广泛的应用。国外内容分析法的研究主要有两种: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理论研究主要是介绍内容分析法的缘起、定义、作用,探讨实施步骤、优化方法等;应用研究主要围绕某一研究课题,实际运用改方法进行论证。由于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实践性比较强的研究方法,主要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应用性研究相对比较多。另外,内容分析法在各学科的应用方式和角度也有所不同,新闻传播学是通过掌握大量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来进行应用研究;图情人员在应用内容分析法时很注重发展理论。 2.我国内容分析法研究现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对内容分析法的研究也日益增多,逐渐得到广泛的重视。我国对内容分析法的研究和应用学科也比较多,如传播学、图书馆学和情报学、心理学、教育科学、社会学等。而且,研究视角也是各不相同:新闻传播学既关注社会现实,又进行理论研究,各类主题均有涉及;图情专业人员发挥信息优势,追踪研究动态,对引入和介绍内容分析方法的研究较多;社会学、心理学虽性研究不多,但注重实用性,大多运用内容分析法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我国对内容分析法的研究可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个方面,但总体来说,研

究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尤其是应用研究,与国外相比,还缺少详细的案例研究。另外,在我国各学科的专著中,内容分析法还只是作为某章节或简单段落介绍,还没有对内容分析法的专门研究,内容分析法还处在不断完善和推广的阶段。

二.内容分析法的类型和特征

内容分析法不仅是一种主要的文献资料分析方法.也是一种独立的、完整的科学研究方法,它注重客观、系统与量化是各学科普追认同的。换言之,内容分析法是一种注重客观、系统与量性的独立、完整的文献资料分析方法,是一种融合质与量的科学研究方法。

(一)内容分析法的类型

内容分析是一种以量性为主的分析过程,但并不是一种纯粹的“量性分析”,它是一种“质”和“量”并行的研究方法。传统视点认为,内容分析是将质性研究资料转化为量性研究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内容分析可以分为量性内容分析和质性内容分析。20世纪中期以前,量性内容分析占主导地位,客观地统汁各种不同概念或行为的颇次。近年来,日益重视质性内容分析,即不只是重视分析频次,而且诠释数据的潜在意义。

量性内容分析的目标在于将文本的、非量性的文献转化为量的数据。其内容分析的结果常用频次或百分比列表呈现。因此,内容分析有肋于使用正式假设,使用科学方法抽样,以统计汇集数据和进行分析。在内容分析法中的应用,量性分析是内容分析的主流,优点是科学化、精确化、客观中立,具有信度;缺点是太重视文字符号出现的频率数字,无法了解符号暗示字面之外的含义,有效度较差。

质性内容分析的文本具有极高价值。在内容分析法应用中,质性分析技术影响力比量性影响力弱,优点是可了解文件背后的背景、动机和目的,探讨深层意义,真实性和效度较强;缺点是不严密、不精确,主观涉入研究情境,其信度较弱。

权变关系分析,有些学者采用量性内容分析手段计算文件资料,采用质性内容分析手段产生推论,从而将量性手段和质性手段结合了起来。因此,形成一种综合分析的方式,以使内容分析更加客观和科学。

(二)内容分析法的特征

1.分析内容的客观性。所谓客观性是指对资料诠释、编码时并不是全凭研究者的解释,而要先制定一致的、系统的规则和分析类目表,并据此进行判断和记录内容,然后根据客观事实再做出分析描述,如此才能确保在不同时间,由不同人员做出的结果是一致的。

2.分析过程的系统性。这是指内容的判断、记录、分析过程是以特定的表格形式,按一定的程序进行的。因为有了系统化的编码规则,才能确保研究的信度。

3.分析结果的数量性。内容分析法的持色就是将质性资料转变为量性的形式。内容分析的结果可用数宇表达,并能用某种数学关系来表示。另外,内容分析法可以借助计算机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这样做既提高了量性程度,也为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研究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4.传播内容的明显化。内容分析法渊起于传播学,它着重探讨传播内容的意义及其影响,而忽略潜在的涵义。被分析的对象应该是以任何形态被保存下来,并具有传播价值的内容。

三.内容分析法的评价 (一)内容分析法的优点

1.内容分析法的客观性和标准化程度高。因为它是以研究对象标准化和数量化的方式进行记录、资料统计和分析。

2.可对内容分析的结论可进行对比。无论是对历史文献的分析还是对统计资料的分析,主要是依据原有的文献内容,利用理性的力量进行主观的分析和概括,这徉很难进行对比。而内容分析其标准化和客观化的特征,研究者可以根据一定的标准将自己的研究结论同别人的结沦进行比较。

3.内容分析可以用于总体很大的文献研究。内容分析不仅结合了抽象的调查方法,还利用统计软件进行资料分析,在对总体很大的研究中可以节约成本。

此外,时间和金钱上相当经济。相对于调查法而言,内容分析法不需要特殊装备,也不用大批专业人员。

(二)内容分析法的主要缺点

1.内容分析法对象只限于已形成的资料,没有纪录的就无法成为研究的对象。 2.内容分析法适用于具有能重复操作、感官明显、意义明显、可以直接理解的内容,适用的范围比较广,但是对不具备这些特点的、潜在的、深层的内容不适用,这样难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3.由于内容分析过程从质转化为量,难免会有些出入,所以内容分折法也有信度与效度的缺点。

四.内容分析法的过程

内容分析法的一般过程可以分为:确定研究目标、内容抽样、设计分析维度体系、量性结果与评价记录、信度分析和结果描述五个环节。

五.内容分析法的应用 (一)内容分析法的应用模式

1.特征分析。即通过对某一对象和不同问题,或在不同场合显示出来的内容资料进行内容分析。把不同的样本的量性结果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稳定的、突出的因素,从而可以判定这一对象的特征。

2.发展分析。即通过对某一对象,在同一类问题的不同时期内显示的内容资料进行分析,并把这些不同样本的量性结果加以比较,从而找到发生变化的因素,以判断这一对象在某一类问题上的发展趋势。

3.比较分析。即通过对同一中心问题,但对象或来源不同的样本内容进行分析,并把这些来自不同对象的样本的量性结果对比,以找到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二)内容分析法在社会学中的应用

内容分析法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包括传播学、心理学、情报学和社会学等。随着现代社会发展,信息传播工具的日益增加和信息内容的急剧扩大,内容分析法在社会学研究中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社会学研究方法中,通常存在观察法、访问法、问

主要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以来所出现的工业化、城市化、阶级分析等一些宏观的社会变迁问题有关;第二,带有明显的进化论色彩,即主张人类社会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进步的,就像生物界由低级向高级的演进一样。

但到了20世纪中叶,随着孔德和涂尔干所倡导的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主流化,社会学家开始追求社会研究的一般性和形式化,结果社会学的研究常常脱离具体的历史背景的分析,即缺乏历时分析。历史分析是按时间顺序进行研究的方法,而共时性分析是指在某一静止的时点上进行研究的方法。例如以帕森斯为代表功能主义理论者侧重于对社会系统的抽象分析,强调系统的整合和均衡,而不重视具体社会的变迁问题。他们即使谈到变迁,也只是指社会系统自身的调整变化。结构主义者也反对历史主义,强调共时态分析。他们主张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模式去寻找稳定的关系,认为历史是偶然性的和反复多变的,因而不会有稳定的模式。

然而20世纪70年代之后,社会科学研究出现了明显的“历史学转向”或朝历史化方向发展。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蒂利指出:“所谓历史化指的是将重大社会转型的研究时期向过去延伸,寻找出可以与现代变迁相类似的历史,然后再借助它们在历史上留下的文献资料,考察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及结果,并检视通则概念是否无误。”

历史社会学的兴起和历史比较法的广泛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对实证主义和功能主义的批判。新的社会科学家对功能主义的非历史主义倾向持有明显的批判态度。因此,华勒斯坦等在谈到历史社会学的兴起时说:“他们所做的工作不太具有‘科学主义’的性质,而更多偏于‘历史主义’的方向。他们严肃地对待各种特殊的历史背景,将社会变迁放在他们所讲述的故事的核心位置。他们所从事的研究工作的主旨并不是要检验、修正和制订普遍规律(如现代化的规津),而是要利用一般规则去解释各种不断变化的复杂现象或从这些一般模式出发对它们加以说明。第二,受到了马克思主义和法国年鉴学派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以后,马克思主义观点在西方又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各种新马克思主义观点纷纷出现。许多社会学家开始关注国家的性质、战争与冲突、资本主义的发展等问题。历史唯物主义也产生了更广泛的影响。此外,法国著名史学家F.布劳代尔为代表的法国年鉴学派也重新把历史方法引入他们的研究之中,社会学家的历史意识又加强了。

二.历史比较法的类型

萨达.斯考克波尔还让玛格丽特.萨默斯将历史比较法分为三种:

1.作为理论上并行论证的历史比较法。这种比较法主要用于进行理论证明,即通过对处于不同社会历史环境中的不同实例的说明,来证明一种理论或观点的普遍性。该方法关心的是理论的阐述和证明。

2.作为事物来龙去脉对照的历史比较法。这种方法把两个或多个事物放在一起,对比说明它们与某一主题或特定理论之间的关系,它强调历史事物的特殊性,分析这些独特性如何导致了特定的结果。该方法主要关注某些历史过程的特殊性,而不作一般性的概括。

3.作为宏观因果分析的历史比较法。该方法主要通过对某些重大的历史过程的比较分析,为社会发展和变迁提供因果性解释。

三.历史比较法的特点

1.历史比较是一种纵向的比较法,即以时间为基础分析社会事物或现象的异同点,以说明社会发展的过程和趋势。它适用于解释事物的变迁过程。

2.历史比较主要是一种质性分析。它强调社会结构和过程的本质属性、具体性或个别性,而非一般性和共同性。历史比较属于宏观层次的社会科学研究,其比较分析的对象多是不同国家和社会中所发生的长时段的社会变迁与问题。

第九章 扎根理论研究法

扎根理论作为一种质性研究方式,其目的在于克服理沦与资料之间长久存在的隔阂,试图在经验资料基础上建立与创新理论。一方面,扎根理论强调研究的经验性。研究者在研究时不强调理论预设,而是着重从原始资料入手,逐级归纳出抽象层次不同的概念与范畴,分析概念间的各种关联,并最终建构出具有扎根性的理论;另一方面,扎根理论也强调在研究过程中对新型理论的建构,强调从经验资料中抽象出新的理论元素,而不仅仅止于对实证资料作经验性描述。可见,扎根理论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科学

的资料分析与理论建构方法。理论建构是其最终目的,而强调扎根性是为了保证理论与现实生活的紧密关联。扎根理论特别强调运用分析、比较方法、结合归纳与演绎的交替运行,把所搜集到的原始资料缩减、转化、抽象化,使之成为概念并最挂形成理论。可见,在这一过程中理论的发现与验证是同时进行的。

一.理论渊源

(一)符号互动论的影响

符号互动论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托马斯、米德、布鲁默、和戈夫 曼等人。符号互动论认为,人们行为的基础是他们赋予物体和情境的意义,该意义是在互动中产生并不断转化的。因此,行为中包含了行为者自身的理解,而不是对外界刺激的机械反应。符号互动论对扎根理论的影响表现为以下个方面:

1.符号互动论认为,自我和社会(或他人)是不可分离的,两者之间存在着一个不断进行着的符号互动过程。自我持续地对社会进行理解与内化,确定自身行为的意义、策略与方式,然后外化为各种具体行为,从而反过来对他人与杜会产生影响。扎根理论视理论建构为一个开放的、没有绝对定论的过程,认为理论本质上都是暂时的,在新现象、新经验材料面前,需要不断地加以修正、完善。

2.符号互动论认为,意义并不存在于事物本身,而不断产生于互动过程中,这种互动过程包含着众多可能影响行为者的条件或因素。扎根理论倾向于将研究对象纳人一个多元的、相互影响的分析框架,也就特别重视经验材料的复杂性、特殊性以及因果关系的多元性;主张建立多层次概念体系,保持概念的弹性与概念间的张力,在归纳与演绎并重的前提下,时刻保持理论抽象与经验事实之间的对应性。

3.符号互动论认为,行为者的行为受其情境定义的影响。情境定义表现在行为者总是不断地试图解释所遭遇的各种情境并赋予对象以主观意义。扎根理论主张研究者在收集、分析、解释研究对象时应该换位思考、以被研究者的角度看待问题,紧密结合具体的社会情境。

(二)实用主义的影响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实用主义是美国影响最大的主流思潮之一。它

主张:1)强调行动以及行动的最终效果,把真理归结为行动的效果,即观念是否真实取决于是否能产生实际效果;2)强调知识是行动的工具;3)贬低原则与推理,强调经验的重要性;4)认为理论仅仅是一种事后总结,其价值在于是否产生效用。

陈向明曾如此归纳和总结了实用主义对扎根理论的影响:l)实用主义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分解与综合,在扎根理论中的“开放式登录”就是首先将观察或访问的资料逐字、逐行进行区分、拆解,而撰写研究报告时,则属于一种综合回归工作。2)实用主义影响下的扎根理论也表现出突出的实用性格。研究者通常在社会实际中寻找和发现问题,其研究成果也主要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扎根理论的目的不止于理论建构,而在于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3)理论在实用主义那里是第二位的、暂时的,任何理论都有待于根据客观实际进行修正,以持续产生实际效用。因此,扎根理论也特别强调对理论的不断修正,理论服从于发生变化的新现象、新材料。理论只是人们行动的工具,它为行动者所使用。

(三)建构主义的影响

从哲学角度看,建构主义来源于对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综合,主体不能通向外部世界,而只能通过利用内部构建的基本的认识原则去组织经验,从而发展知识。建构主义者(特别是激进的部分)一般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相反,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随之出现新的假设;而且,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我们并不是拿来便用,一用就灵,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另外,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不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会对这些命题有同样的理解,因为这些理解只能由个体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建构起来,这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过程。

建构主义的扎根理论尊重经验世界的第一手资料,它假设多重社会现实的相对性,认识到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共同创造,研究目的是对研究课题的意义的阐释性。扎根理论的优势就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理解经验世界的工具。我们可以从实证主义立场重新运用这些工具,形成一套强调建构主义特征的、更开放的扎根理论研究实践。我们可以将扎根理论用作理论的、启发性的方法而不是刻板的研究程序。建构主义的扎根理论认为研究者要将其置于自然的背景之中,这是质性研究不同于实证主义的方向,其基本论点包

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扎根理论不必是规则性的(事先规定好的);第二,运用扎根理论时要强调对意义的理解和解释,而不是限制它的解释性理解;第三,我们在吸取扎根理论的同时,可以提出实证主义对早期扎根理论立场的理解。

建构主义的扎根理论认为读者创造了材料,读者通过与自己的所见进行互动之后才产生了分析资料并没有提供一扇洞见现实的窗口;相反所发现的现实产生于互动过程及其临时性的、文化的和结构的背景;研究者和研究主体之间形成互动并赋予其意义,因而,观察者成为被观察的一部分而不是与后者分离;观察者的所见塑造着他或她对事物相应的界定、测量和分析。由于客观主义的扎根理论者不同意这个立场,这个关健的分析就反映在其研究的实证主义倾向上。在建构主义的扎根理论中,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是隐藏性的、不完整和非决质性的。另外,扎根理论关注的是“事件如何扎根”,即事件如何被赋予意义并在研究主体的生活在表现出来。建构主义扎根理论的学者所做的研究,是努力寻找可以解释“研究主体如何建构现实”的有利条件,然而,他们对这些有利条件的论述并没有达到“真理”的水准,不过,他们却能构造出一套假设和概念,别的研究人员可以借用这样的假设或概念来研究相似的问题或领域。

二.扎根理论的特点

1.在资料中建构理论。扎根理论注重知识的积累,认为这种积累必须基于大量客观事实基础上,在实证资料中获得实质理论,再从实质理论上升为形式理论。实证资料与形式理论之间存在着太大的跨度,而扎根法所建构的实质理论可以作为两者间的中介。因此,扎根理论认为研究应着重资料的分析的建构。

扎根理论在资料中构建理论的涵义可以概括为:1)研究前一般没有理论假设,在不断提问与发现经验材料中,直接从原始资料中提炼概念、建构理论。2)扎根理论强调研究材料的经验性与日常生活性。资料必须源于日常生活,研究是为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当然,在资料收集、整理过程中,关键在于要通过多元化的数据收集与对比,以保证资料的有效性。3)扎根理论强调理论建构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好的扎根理论研究注重实证资料的获取,以归纳为主的方式,逐步建立概念,始终保持理论与资料之间的紧密关联。4)扎根理论强调扎根性的发展概念与范畴。它为研究者提供一个如何发展概念的程序,使研究者得以立基于现实资料发展概念。

2.不断进行比较。比较是扎根理论的主要分析思路之一,在资料和理论之间不断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br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