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感觉

更新时间:2023-10-31 06:2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论 感 觉

大千世界,有形有色,有静有动,有远有近。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中写道:“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道出了大自然丰富多彩的视觉景象。除了视觉景象外,还有各种声音景象。《口技》里有一段描述说“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这一段话将生活中的许多种声音都写了出来。

我们是如何认识大千世界中的这些景象的呢?我们生活的客观世界是由纷繁复杂的事物组成,我们人类是通过对这些事物的接触而认识世界的。人们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的认识就是感觉。那什么是事物的个别属性呢?举一个生活中非常简单的例子。我们面前有一个桔子,我们的眼睛看到它是黄色的、圆圆的,我们的嘴巴在吃桔子时知道它是甜的或者酸的,我们的鼻子能闻到它有一种气味,我们的手拿起桔子时感觉它有一定的温度和重量,当它掉地上时我们能听到一种声响。这些黄色、圆圆的、甜的或者酸的、气味、重量、声响就是桔子的一些个别属性。我们的感觉就是对这些个别属性的了解、把握,进而认识这个事物的。

那我们为什么能认识到事物的这些个别属性呢?简单地说,是因为事物的这些属性都是具有一定能量的,或是物理的,或是化学的。桔子的黄色是由它表面反射的一定波长的光波引起的,光波是一咱物理能量;甜或者酸是它内部的某些化学物质作用于舌头引起的,这些化学物质是化学能量;气味是它内部的某些化学物质作用于鼻子引起的,这些化学物质是一种化学能量;声响是它引起了空气的振动产生了声波引起的,声波是一种物理能量。这些能量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如眼睛、耳朵、鼻子等,便产生了感觉。可见,感觉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客观事物是人类感觉的原材料。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外界事物这些“米”,我们的大脑再精巧,也做不出一顿丰富的世界万物的“饭”来。

那我们认识这些个别属性的过程是怎样的呢?这就要从我们的感觉系统说

起了。人类的感觉系统是由感觉器官(感官)、传入神经、感觉通路和感觉中枢构成的。外界事物的刺激或能量,须通过感官进入传入神经,经过感觉通道,进入感觉中枢,才能为人为认识。人的感觉器官有眼、耳、鼻、舌、身等,这些感官动物也具有,它们都是经过上亿年的进化而形成的非常精细非常复杂的器官。感觉中枢包括脊髓、脑干网状系统、大脑皮层等神经系统。人类的神经系统不能直接加工外界输入的物理能量或化学能量,这个规律于19世纪就被德国生理学家缪勒所提出来了。外界的物理或化学能量必须经过感官的换能作用,转化为神经能量,才能为神经系统接受和识别,这个转换的过程就是感觉编码。因此可以说,我们的大脑直接加工的材料并不是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而是外界事物引起的神经冲动。

关于感觉编码的理论,最早的是缪勒提出的神经特殊能量学说,该学说认为,各种感觉神经具有自己特殊的能量,它们在性质上是互相区别的,每种感觉神经只能产生一种感觉,而不能产生另外的感觉,如视神经受到刺激产生视觉、听神经受到刺激产生听觉等。在他看来,感觉不决定于刺激物的性质,而决定于感觉神经的性质。因而他得出结论说,我们直接感觉的东西不是外界的物体,而是我们自己的神经的某种特殊状态。其实,这个观点有其合理性,它承认了大脑直接加工的是外界事物引起的神经冲动,但它否认人的感觉依赖于外物的性质,这就不符合现实了。感觉编码的特异化理论指出,不同性质的感觉是由不同的神经元来传递信息的,有些神经元传递黄色信息,有些神经元传递甜味信息,当神经神经元分别被激活时,神经系统分别解释为“黄”和“甜”。感觉编码的模块理论认为,编码是由整组神经元的激活模式引起的,黄色不仅引起某种神经元的激活,而且引起相应的一组神经元的激活,只不过某种神经元的激活程度较大,而其他神经元的激活程度较小。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在不同的感觉系统中,神经系统同时采用特异性编码和模式编码(Goldstein,1996;Rosenzweig,Leiman and Breedlove,1996)。

外界事物纷繁复杂,为了适应这种现状,人的感觉系统也不是只有一两种。人的感觉系统可细分为视、听、嗅、味、触、温、痛、动、位置和平衡10种感

觉系统。视、听感觉系统的共同特点在于可对一定距离的事物产生感觉,统称为距离感觉系统;嗅、味感觉系统均对物质的分子及其化学性质发生反应,统称为化学感觉系统;其他种感觉系统,统称为躯体感觉系统。距离、化学和躯体三大感觉系统从外周到中枢至少都要经过三个神经元的信息传递,才能在头脑中出现感觉映象[1]。陈金清以视觉为例,论述了感觉信息传递的过程。他认为:“外界物体的光刺激由视觉感受器接收后经由神经通道传入大脑,产生视觉映象,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物体光学过程、神经生理过程以及视觉心理过程。与此对应,视觉的形成也就存在着两个转换过程:即从物理的光学过程到神经的生理过程;从神经的生理过程到视觉的心理过程,最后才产生物体的感觉映象”[2]。“从物体的光学过程到神经的生理过程是通过视觉感受器的换能完成的”,“外界刺激由视网膜转换成神经脉冲后开始向中枢神经系统进行传递,直到感觉心理产生,这一过程是从神经生理到感觉心里转换的过程”。神经生理学将距离、化学和躯体三大类感觉系统称为特异感觉系统,特异性传入通路是感受器经由传入神经直达大脑皮层相应区域的通路,其机能是将携带信息的神经脉冲传入大脑皮层,产生特定的主观感觉。另外,还存在一种非特异性投射系统,非特异性传入通路是由感受器经由网状结构弥散到脑皮层各个区域的通路,其机能主要是维持或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保持大脑的清醒水平,保证大脑视觉中枢对来自特异传入通路的信息作出反应。总之,许多特异的专一感觉系统和网状非特异性投射系统,共同实现着对外部刺激或事物属性的感觉功能。

不论是距离感觉系统,还是化学感觉系统,或者是躯体感觉系统,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特性。一是这些感觉系统都有感觉阈限,即刚能引起主观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二是都有适宜刺激,在适宜刺激下感受阈限最低,即其感受性最灵敏;三是都有感觉适应,当刺激物长时间持续作用时,感受灵敏度会下降,感觉阈限增高。

感觉阈限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主观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比如一根针扎在手上,人刚刚能感觉到疼痛时针扎的强度就是痛觉的感觉阈限。与之对应,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人的绝对感受性可以用感觉阈限值来衡量,二者在数值上成反比例,也就是

说绝对感觉阈限越大,感觉性就越小;绝对感觉阈限越小,感觉性越大。绝对感觉阈限是对于一个刺激物来讲的,对于两个同类刺激物,它们的强度只有达到一定的差异,才能引起差别感觉,即人们能够觉察出它们的差别,这种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或最小可觉差 ,与之对应,人的感官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在数值上也是成反比例的,这个规律最早是由德国生理学家韦伯发现的,他认为,刺激的增量与原刺激量之间存在着某种卷第,即K=△I/I,其中△I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I为标准刺激的强度或原刺激量。K是韦伯分数,是一个常数。

感觉适宜性是由于刺激只有作用于外周某一范围时,才能引起细胞最大兴奋,这个细胞最大兴奋性的外周部位称为该神经元的感受野。当刺激刚好作用在感觉野时,引起的人的主观感受性最大;当刺激作用的部位离感受野比较远时,引起的感觉性较小。

感觉适应是人在刺激长时间持续作用时,会对刺激的感受性下降,变得不敏感。如从漆黑的电影院里走出来,要过一会才能看清周围物体,这是视觉适应中的明适应;到一个嘈杂的环境几分钟后,会觉得声音没有刚进时大了,这是听觉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嗅觉适应;我们吃一块糖时,刚入口觉得很甜,几分钟后就觉得糖不是那么甜了,这是味觉适应。感觉适应能力是有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机制有助于我们精确地感知外界的事物,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外界环境的变化幅度十分巨大,如在夜晚的星光下和白天的阳光下,亮度相差达百万倍,如果没有适应能力,人就不能在变动着的环境中精细地分析外界事物,以作出较准确的反应。

除了上述三种感觉的特性之外,不同的感觉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一是感觉对比,二是联觉。感觉对比是指感受器因接受不同刺激而产生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如一个个高的人和一个个低的人站一块,我们会觉得个高的人更高了,个低的人更低了;一个灰色的方块放在黑色背景上和放在白色背景上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放在黑色背景上显得更亮些。联觉是指对一种感官的刺激作用触发另一种感觉的现象,例如不同的颜色会给人不同的感觉,红色、黄色等暖色系会让人觉得很温暖,这是视觉中兼有温觉;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甜蜜的声音”、“冰冷的脸色”等等,也是一种联觉现象。

总之,感觉看似简单,其实其背后蕴藏着不少奥秘,并且它在人类生活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它为我们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我们借助这些外界信息,可以认识世界,了解万事万物,并调节自己的行为;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保证了人类的良好生存,如“感觉剥夺”会使人无法忍受而产生极大的痛苦;感觉提供的初级信息和原始资料是人类其他一切较高级心理现象的基础,没有感觉,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就无从产生[3]。

参考文献:

[1]沈政 林庶芝,《生理心理学》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8-29

[2]陈金清,《论感觉的形成机制》,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Nov.2003.712-718 [3]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78-12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bh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