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词鉴赏》(周兴陆)第一讲、诗以言志

更新时间:2024-03-26 18:2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节、诗以言志

如果要比较中国古代诗歌与西洋诗歌的基本差异的话,那么最概括地说,中国古代诗歌没有西方发达的史诗和叙事诗,而是以抒情诗为主,抒情诗在中国古代占绝对优势,即使是叙事诗也染上大量抒情成分。从文化分工上说,古代史官文化很发达,在春秋时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外界自然变异、社会人事、政治生活都由史官作详细的记载;而诗歌,从传说中尧时的《击壤歌》“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起,就表现出咏叹人生、讴歌生命情怀的取向。这种主体性指向,在最早的诗学命题“诗言志”中就已鲜明昭揭了。《今文尚书·尧典》曰: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言志的“志”,即思想怀抱,指主体的内心世界。“诗言志”,过去被称为“千古诗教之源”(刘毓崧《杜观察古谣谚序》),朱自清《诗言志辨》称之为“中国诗论的开山纲领”。在宇宙的道、外界的事、内在的志三者中,“诗言志”指向人类主体内在的情志,它指引着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不断地向人类心灵深处开掘,探索和表现人类丰富复杂的内心情感世界。

到了西晋,陆机《文赋》提出:“诗缘情而绮靡。”更强调诗歌的抒情性和审美特征。“缘情”说把汉人附加在“情”上的种种限制撇在一边,肯定诗歌的抒情性特征,甚至侧重于抒写悲怨之情、个人的切己之情,扩大了诗歌表现人心、人性的广度、深度,是有意义的。若联系先秦整个诗歌活动来来看,“诗言志”的“志”,还是偏向于社会性的情感,即个人关乎社会的情感。即使是纯粹的私情,也是合乎理性,与当时的社会礼法并不相违背的。唐代孔颖达视情志为一,清代纪昀则尚“言志”而斥“缘情”,各有所偏。

鉴于后文“咏物诗”、“山水诗”、“爱情诗”等专讲所论,都是情志不分的,甚至偏于“缘情”的,这一讲还是依从宋明以降关于“诗言志”的理解,着重谈表现思想抱负、人生志向的诗歌。

《左传·鲁定公四年》载,吴伐楚,逐楚王于草莽中,楚大夫申包胥到秦国请求兵援,立于庭墙痛哭不绝,绝食七天,终于感动了秦哀公,“秦哀公为之赋《无衣》,(申包胥)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

诗经·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①。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②。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9

① 泽:汗衣。

② 裳:陈子展《诗经直解》释为“戎服”(后文引陈子展语,均据此书)。

《无衣》诗旨,汉代《毛诗》解释为刺秦君好战,滥用兵。但是,从诗意和语气看,都没有讽刺的意思。汉人解诗是靠不住的。宋代谢枋得云:“《无衣》一诗,毅然以天下大义为己任,其心忠而诚,其气刚而大,其词壮而直……千载而下,闻其风,莫不兴起。”说得比较贴切。《无衣》表现的是秦国愿与楚国同仇敌忾、共同战斗的意志。这属于言志的“志”。

《左传·闵公二年》记载,卫懿公好鹤,鹤甚至乘大夫之车。这年,狄人伐卫。战争爆发时,卫国士兵抱怨懿公无道,不予抵抗,于是打了败仗。懿公死于兵乱。他的妹妹远嫁许国的许穆公,称许穆夫人。许穆夫人怜悯宗国颠覆,于是不顾许国大夫的阻拦,奔赴卫国,吊唁卫侯,作了《载驰》。

诗·鄘风·载驰

载驰载驱,归唁卫侯①。 驱马悠悠,言至于漕②。 大夫跋涉③,我心则忧。

①唁:吊失国曰唁,有慰问意。

② 言,语气词,无实义。漕,卫国的东邑。

③ 大夫跋涉,一云,卫大夫来告难于许。一云,许大夫之吊卫者。今从后说。

第一章,许穆妇人感慨:情况紧急,道路漫长,故加快车马,去慰问卫后。虽然按礼义可以派许国大夫跋涉而去吊慰,但还是不足以释解我心中的忧愁。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①。 视尔不臧,我思不远②。 既不我嘉,不能旋济。 视尔不臧,我思不閟③。

① 嘉、臧,都是“善”的意思,这里解作“以为善”。反,返回。 ② 嘉、臧:以为善,嘉许。远:忘。

③ 閟:朱熹云:闭也,止也,言思之不止也。

第二章,许穆夫人心中想,许人不嘉许我此行,又没有良策,那么,我忧国的思虑怎能抛弃!

陟彼阿丘,言采其蝱①。

10

女子善怀,亦各有行②。 许人尤之③,众稚且狂。

① 蝱,贝母也,主疗郁结之疾(朱熹)。 ② 善怀:多忧思想也(朱熹); 好动感情(陈子展)。 行,道,道理。 ③ 尤:责备,非难。

第三章,似以第三者口吻写许穆夫人与许国大夫之间的冲突。采蝱,喻忧愁之极,许穆夫人说,作为女子,好动感情,但是此行并非意气用事,也各有自己的道理主张,而许国大夫则非难她、责备她,显得又幼稚,又疯狂。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①。 控于大邦②,谁因谁极?③ 大夫君子,无我有尤④。 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① 芃芃,茂盛的样子。 ② 控:持而告之也。 ③ 因:依靠。极:至。 ④ 尤,过错、责怪。

第四章,许穆夫人感慨许国之弱小,不能拯救自己的宗国,想控告于大邦,但是又有哪国可以依靠呢?许国的大夫众人还在责备我。“不管你们有什么想法,都不如我现在急忙奔赴卫国的不错。”

这首诗抒写了许穆夫人对陷于危难中的宗国的忧思和热爱,也表现了这位女子深明大义和刚毅果断的性格。许穆夫人作为许国君的夫人,除非父母去世才可以奔丧归国,一般是不允许出境的,所以许国大夫非难她。但是宗国破灭,义当往唁,许穆夫人此举“虽不合于常经,亦天理人情之正”(王先谦语)。此诗表现的忧国之思和爱国之情,也是“诗言志”的“志”。

东晋的陶渊明,古称“隐逸诗人之宗”(钟嵘《诗品》)。在文化心灵史上,他是一种超然脱俗的隐逸人格的象征。他的大量田园诗歌是“爱丘山”本性的自然流露。梁代萧统赞陶渊明“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陶渊明集序》),就是指他高远超俗、本真醇厚的人格。他的田园诗,就是这种人格的写照。除了我们熟悉的《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等外,试看: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

11

陶渊明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 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 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 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首二句述孔子语。《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三、四句,谓孔子遗训难以企及,不过可以立志长期亲事农耕。五、六句,“欢”与“解颜”,承“长勤”,抒写农耕之乐。陶渊明《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末云:“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尚友春秋时的长沮、桀溺,以隐居为心,故而不觉得躬耕的劳苦,反而获得恢复本性的愉悦。在这种心境下,看到的平野景象,也是一片欣欣向荣。七、八句写这种景象,“交”,遇也。在冗杂的官场遇不到这远风,只有在“平畴”才能亲自感受徐徐清风。“亦”字传神,心物交汇,诗人回归自然,象佳禾得良时那样,都是顺应本性的自然。九、十句,写不去计量收成,姑且享受这农事的欣喜。“行者无问津”,用《论语》中的典故。《微子》篇: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对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陶渊明“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饮酒》其十六),他熟悉儒家学说,诗文中引用《论语》达37处,儒家的“安平乐道”是他一生的得力处。这首诗自谦不能企及孔子的遗训,其实与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相比,陶渊明更为实际,更为平民化。

陶渊明并非生来就是一个平淡人。他在《杂诗》其五中表白:“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早年他也有志向,有抱负,希望建立功业,但是在晋、宋易代的复杂政治环境中,他“有志不获骋”(《杂诗》其二),于是选择避世归隐。但是即使归隐以后,他的心境也并非一味平静。朱熹说:“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底人,如何说得这样言语出来。”(《朱子语类》卷一百四十)

咏荆轲

陶渊明

12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①。 招集百夫良②,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已③,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充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④。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⑤。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① 嬴,秦国。秦王嬴姓。 ② 百夫良,侠士中最雄峻者。 ③ 君子死知己,《史记·刺客列传》:豫让曰:“士为知己者死。” ④ “渐离”二句,《淮南子·泰族训》:“高渐离、宋意为击筑而歌于易水之上。”筑,古代的一种乐器。

⑤ “商音”二句,商音悲壮,羽音慷慨。

荆轲刺秦王事,《史记·刺客列传》、《战国策》都有详细的记载。荆轲在中国文化史上一直是豪侠的化身,许多失路的英雄只能揽荆轲以入梦,多在诗歌中咏叹他的传奇故事来曲折言志。在陶渊明之前,阮瑀《咏史》其二就是咏荆轲的,诗曰:“燕丹养勇士,荆轲为上宾。图擢尽匕首,长驱西入秦。素车驾白马,相送易水津。渐离击筑歌,悲声感路人。举坐同咨嗟,叹气若青云。”陶渊明此诗则更为著名。关于这首诗,元代刘履云:“此靖节愤宋武(刘裕)弑夺之变,思欲为晋求得如荆轲者往报焉,故为是咏。”(《选诗补注》卷五)可备一说。即使撇开史事,这首诗也是陶渊明“猛志固长在”的证明。首四句简笔叙述事情缘起,用“百夫良”和“岁暮”烘托荆轲奇士之难求。后面大段的繁笔渲染,既正面写荆轲报知遇之恩,提剑登车、义无反顾的英雄豪侠形象,又侧面写四座宾客和高渐离、宋意的慷慨悲歌,来烘托此行的豪壮,还用“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两句写苍茫萧瑟的秋景,以渲染悲壮的气氛。“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急管繁弦,惊动心魄。最后故事的结果,诗人只用“惜哉”二字轻轻略过,即使奇功不成,英雄已没,但是豪侠之气千载之后犹然回荡。

13

清人蒋熏评曰:“摹写荆轲出燕入秦,悲壮淋漓,知浔阳之隐,未尝无意奇功,奈不逢会耳,先生心事逼真如此。”这就是陶渊明的“猛志”。

古诗自谢灵运以后,声色大开,多铺写“物色”。“情必极貎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到了杜甫诗中,“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仁厚情怀和“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宏大抱负提升了他诗歌的思想境界,使杜甫诗歌超越一般的感物兴情,表现一己穷达得失的狭小局面,而抒写家国之忧、黎民之苦。宋人黄彻《(巩石)溪诗话》说“老杜似孟子”,就是指杜甫诗中的情志怀抱。 杜甫早年曾裘马轻狂,浪游齐赵。天宝六载(746),朝廷诏征天下士人,有一艺者,皆得进京就选。但是相国李林甫却玩了一个花招,所有赴考布衣,一概不予录取,上表贺“野无遗贤”。杜甫也在摒弃之列。于是杜甫逗留长安,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穷愁失志,牢骚满腹,写了一首诗奉赠给时任尚书左丞的韦济。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杜甫

纨绔不饿死①,儒冠多误身。 丈人试静听②,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 李邕求识面④,王翰愿卜邻⑤。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⑥。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① 纨绔:贵戚子弟服,代指富豪人家子弟。

② 丈人,对长者的尊称,这里是称韦济,时任尚书左丞。 ③ 观国宾:《易》:“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这里指杜甫早年由故乡贡举上京。 ④ 《旧唐书》本传:“甫少贫不自振,客齐赵间,李邕奇其才,先往见之。” ⑤ 王翰,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属山西)人,张说辅政时召为秘书正字。 ⑥ 要路津,显要的官职。古诗: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起首二句,劈空骂来。要对知心人说话时,心头的怒火就再也压抑不住了。长安城的贵族,从不考虑生计问题,而自己今日的落魄,正是儒冠所误,朝廷已经塞死了读书人出路。接下来,满心满腹的话,要对韦济细细道来。先从自己的才志说起:“读书破万卷”数句诉说自己高才已博时人眼,本想来到京师,很快就会崭露头角,得到重要官职,可以实现辅弼天子、教化庶民的宏愿。这是第一节。

14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①。 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主上顷见征,欻然欲求伸③。 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

① “行歌”句:朱鹤龄注:“言以穷困行歌,非隐沦肥遁之流也。” ② 潜悲辛,含悲苦而不忍说出。

③ “主上”句:指天宝六载,朝廷征诏天下贤才事。歘然,忽然。

第二节,诗意陡然急转,从高远的憧憬转向此刻萧索的现实。“朝扣富儿门”四句,写穷途潦倒人的凄凉生活,没有亲尝悲辛是难以下笔的。终于熬到了朝廷招考的机会,本想借此施展一番,却如大鹏折翅。命运多舛啊!这是向韦济倾诉悲苦。

甚愧丈人厚①,甚知丈人真。 每于百寮上,猥诵佳句新②。 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 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⑤。 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 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⑥。 常拟报一饭⑦,况怀辞大臣。 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① 丈人,对年长男子的敬称。这里指韦济。 ② 百寮,百官。猥,谦词。 ③ 贡公喜,《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刘孝标《广绝交论》:“王阳登则贡公喜。” ④ 原宪贫:《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卒,原宪遂亡在草泽中。子贡相卫,而结驷连骑,排藜藿入穷阎,过谢原宪。宪摄敝衣冠见子贡。子贡耻之,曰:“夫子岂病乎?”原宪曰:“吾闻之,无财者谓之贫,学道而不能行者谓之病。若宪,贫也,非病也。”子贡惭,不怿 而去,终身耻其言之过也。

⑤ 怏怏,不得志、不高兴的样子。踆(cūn)踆,行走貌。 ⑥ 清渭滨,传说吕尚辅周前曾隐居于此。 ⑦ 报一饭,《史记·范睢传》:“一饭之恩必偿。”

15

第三节,转向韦济,抒写得到韦济赏识和厚爱,心中生起的感激。韦济常在群僚面前夸奖杜甫的诗歌。有了这样一位知己在朝,杜甫心里盼望着能有进身之阶。但还是落得这个下场。怎么办?心怏怏总不是办法,所以要东入海,西去秦。“终南山”、“清渭滨”在此处并非写实,而是诗人想象之辞:如果我离开长安再去浪游,不知还会有什么希望?“尚怜”、“回首”,诗人依依惜别。古人“一饭之恩必偿”。本来,我也要报答你的知遇之恩的,可是既然没有机会,那么就放开胸怀,打消做官的念头吧。末后二句,用白鸥在万里波澜中自由自在地纵游,比喻自己要摆脱对长安官场的期望,而保持自由的本性。

在这首诗中,虽然杜甫有愤激和悲辛的话语,但是也坦然表达了自己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本志。最后的白鸥意象,也象征着诗人自由的情怀。这种志向和人格精神,提升了诗歌的主题,与一般的嗟老叹卑是不同的。

“穷年忧黎元”,是杜诗一个基本主题。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云“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白居易诗歌也同样寄寓着“兼济天下”的抱负。白居易《新制布裘》云:“??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穏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都是以伊尹(商汤之良臣)自任,一夫不获,引为余辜。后人在杜甫和白居易之间不免有所轩轾,其实,他们以生民为念的本怀是相同的。当然,文人的话有时不可当真,韩愈《谢郑群赠簟》诗云:“侧身甘寝百疾愈,却愿天日长炎曦”,不过是夸张地表达自己的得到凉席的高兴,难道真的是因为自己得了凉席而希望永远是大暑天!

如果说杜甫、白居易诗中“言志”多表现为民胞物与、兼济天下的仁厚情怀,那么,宋诗“言志”,相对来说内敛了许多,不是要改变世界,而是要改变自己,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诗,在宋代理学家那里,成为道学气象的一种诗意呈现。

秋日偶成

程颢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幻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这首诗的内涵与二程哲学上的“安于义命”论是一致的,挺立的是孟子所谓浩然之气、伟丈夫的人格。这种人格精神在今天依然是有意义的,程颢此诗可誉之为

16

“浩然之气”歌,值得今天的读者铭记在心,时常涵咏,以提升人生境界。

历代的一些循吏清官,爱民如子,辅时及物,他们的诗歌是政治生活的一部分,记载着他们的政治抱负或具体的惠民善政。南宋末年,江万里做官于江西吉安太守,创办白鹭洲书院。他作过一首《劝农诗》,印发给广大老百姓。

劝农诗

江万里

农岂犹需我劝农,且从此意卜年丰。 喜闻布谷声声急,莫为催科处处穷。 父老来前吾语汝:官民相近古遗风。 欲知太守乐其乐,乐在田家欢笑中。

江万里是古代勤政、廉政的地方清官的典型。他在诗中咏怀,“去国离家路八千,平生不受半文钱”;“万里为官彻底清,舟中行止甚分明”。《劝农诗》中表现的官民相亲的官风民风,今天看来都很值得留恋。这是古代文化中可贵的精神遗产。

再看晚清的林则徐,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八月,林则徐因禁烟失败,遭投降派陷害,被遣戍伊犁,途中作《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林则徐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二句,林则徐时常吟诵,不绝于口。这是心忧社稷、情关民生的仁人志士的怀抱。诗歌因为有着这样伟大的人格精神矗立其间,才伟大而不朽。

顾炎武说:“一为文人,便无足观。”诗歌不应该是文字的游戏,不应该仅仅吟咏风花雪月,即使在今天鼓吹纯文学的时代,诗歌也应该有超越诗歌本身的更高追求。中国古代的“诗言志”传统,将个人与时代紧密联系起来,一己之心与天地之心联系起来,抒发民胞物与、悲天悯人之怀。古人说:“诗者,天地之心也。”所谓“天地”,就是千千万万的人;天地之心,就是广大社会民众的呼声。诗人应该有这种“大我”情怀,“言”天下人之“志”。

17

1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bc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