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压缩机课程设计 原文

更新时间:2023-03-19 22:16:02 阅读量: 人文社科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空气压缩机 课程 设计

过程流体机械 课程设计

院系: 指导老师:

空气压缩机 课程 设计

目录

1 课程设计任务............................................................................................................ 3

1.已知数据............................................................................................................. 3 2.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 4 2 热力计算.................................................................................................................... 5

1.初步确定压力比及各级名义压力..................................................................... 5 2.初步计算各级排气温度..................................................................................... 5 3.计算各级排气系数............................................................................................. 6 4.计算各级凝析系数及抽加气系数..................................................................... 8 5.初步计算各级气缸行程容积............................................................................. 8 6.确定活塞杆直径................................................................................................. 9 7.计算各级气缸直径........................................................................................... 10 8.实际行程容积及各级名义压力....................................................................... 10 9.计算缸内实际压力........................................................................................... 12 10.计算各级实际排气温度................................................................................. 13 11.缸内最大实际气体力并核算活塞杆直径..................................................... 13 12.复算排气量..................................................................................................... 15 13.计算功率,选取电机..................................................................................... 15 14.热力计算结果数据......................................................................................... 16 3 动力计算.................................................................................................................. 18

1.第Ⅰ级缸解析法............................................................................................... 18 2.第Ⅰ级缸图解法............................................................................................... 28 3.第Ⅱ级缸解析法............................................................................................... 31 4.第Ⅱ级缸图解法............................................................................................... 40 4 零部件设计.............................................................................................................. 44

空气压缩机 课程 设计

1 课程设计任务

1.已知数据

1.1结构型式

3L-10/8空气压缩机的结构型式为二列二级双缸双作用L型压缩机 1.2工艺参数

Ⅰ级名义吸气压力:P1I=1.1大气压(绝),吸气温度T1I=20℃

Ⅱ级名义排气压力:P2II=0.9MPa(绝),吸入温度T2II=25℃

排气量(Ⅰ级吸入状态):Vd =7 m3/min

空气相对湿度: φ=0.8

1.3结构参数

活塞行程: S=2r=200mm 电机转速: n=450r/min 活塞杆直径: d=35mm

气缸直径:Ⅰ级,DI=300mm ;Ⅱ级,DII =180mm ; 相对余隙容积:α1=0.095,αII=0.098; 电动机:JR115-6 型,75KW;

电动机与压缩机的联接:三角带传动; 连杆长度:l=400mm; 运动部件质量(kg):见表2-1

空气压缩机 课程 设计

表2-1 运动部件质量

2.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

a. 热力计算:包括压力比分配,气缸直径,排气量,功率,各级排气温度,缸内实际压力等。

b.动力计算:作运动规律曲线图,计算气体力,惯性力,摩擦力,活塞力,切向力,法向力,作切向力图,求飞轮矩,分析动力平衡性能。

空气压缩机 课程 设计

2 热力计算

1.初步确定压力比及各级名义压力

(1)按等压力比分配原则确定各级压力比:

两级压缩总压力比

(2)各级名义进、排气压力如下:

P2k=P1kεk , P1(k+1)=P2k

表2-2 各级名义进、排气压力(MPa)

2.初步计算各级排气温度

按绝热过程考虑,各级排气温度可用下式求解:

介质为空气,k=1.4。

空气压缩机 课程 设计

计算结果如表2-3所示。计算结果表明排气温度T2<160℃,在允许使用范围内。

表2-3 各级名义排气温度

3.计算各级排气系数

因为压缩机工作压力不高,介质为空气,全部计算可按理想气体处理。

由排气系数的计算公式:

分别求各级的排气系数。 (1)计算容积系数:

其中,多变膨胀指数m的计算按表1-3查得: I级多变膨胀指数mI: II级多变膨胀指数mII: 则各级容积系数为:

(2)压力系数λp的选择:

空气压缩机 课程 设计

考虑到用环状阀,气阀弹簧力中等,吸气管中压力波动不大,两级压力差也不大,可选取 λpI=0.97,λpII=0.98。 (3)温度系数λT的选取:

考虑到压缩比不大,气缸有较好的水冷却,气缸尺寸及转速中等,从图1-6查得λT在0.935-0.975范围内,可选取λTI=λTII=0。96。 (4)泄漏系数λ1的计算:

用相对漏损法计算λ1:

a. 考虑气阀成批生产,质量可靠,阀弹簧力中等,选取气阀相对泄漏值VvI=VvII=0.02

b. 活塞均为双作用,有油润滑,缸径中等,压力不高。选活塞环相对泄漏值Vr1=0.005,VrII=0.006

c. 因有油润滑,压力不高,选取填料相对泄漏值VpI=0.005,VpII=0.001 由于填料为外泄漏,需在第Ⅰ级内补足,所以第Ⅰ级相对泄漏中也包括第Ⅱ级填料的外泄漏量在内,泄漏系数的计算列入表2-4。

(5)各级排气系数计算结果列入表2-5

空气压缩机 课程 设计

4.计算各级凝析系数及抽加气系数

(1)计算各级凝析系数

a. 计算在级间冷却器中有无水分凝析出来 查表1-5得水在40℃和50℃时的饱和蒸汽压:

PbI=7.375kPa (40℃) PbII=12.335kPa (50℃ )

则:

所以在级间冷却器中必然有水分凝析出来,这时φ b. 计算各级凝析系数

(2)抽加气系数μo

因级间无抽气,无加气,故 μoI=μ

oII

1II

=1。

=1

5.初步计算各级气缸行程容积

空气压缩机 课程 设计

6.确定活塞杆直径

为了计算双作用气缸缸径,必须首先确定活塞杆直径,但活塞杆直径要根据最大气体力来确定,而气体力又需根据活塞面积(气缸直径)来计算,他们是互相制约的。因此需先暂选活塞杆直径,计算气体力,然后校核活塞杆是否满足要求。

(1)计算任一级活塞总的工作面积

,(

z-同一气缸数)有:

(2)暂选活塞杆直径

根据双作用活塞面积和两侧压差估算出该空压机的最大气体力约为1.5吨左右,由附录2,暂选活塞杆直径d=35mm。

活塞杆面积

(3)非贯穿活塞杆双作用活塞面积的计算 盖侧活塞工作面积: Fg=0.5(Fk+fd) 轴侧活塞工作面积: Fz=0.5(Fk-fd) Ⅰ级:

Ⅱ级:

(4)计算活塞上所受气体力计算 a. 第一列(第Ⅰ级): 外止点:

空气压缩机 课程 设计

PI外=P1IFZI-P2IFgI

5-45-4

=1×10×710×10-3×10×720×10=-14500N

内止点:

PI内=P2IFZI-P1IFgI

5-45-4

=3×10×710×10-1×10×720×10=14100N

b. 第二列(第II级): 外止点:

PII外=P1IIFZII-P2IIFgII

5-45-4

=3×10×233×10-9×10×243×10=-14880N

内止点:

PII内=P2IIFZII-P1IIFgII

5-45-4

=9×10×233×10-3×10×243×10=13680N

由以上计算可知,第二列的气体力最大,为-14880N,约合1.5吨。由附表2可知,若选取活塞杆直径d=30mm是可以的,但考虑留有余地,取d=35mm。

7.计算各级气缸直径

(1)计算非贯穿活塞杆双作用气缸直径 根据

,有:

(2)确定各级气缸直径

根据查表1-6,将计算缸径圆整为公称直径: DI=300mm; DII=180mm

8.实际行程容积及各级名义压力

(1)计算各级实际行程容积Vh'

空气压缩机 课程 设计

非贯穿活塞杆直径双作用气缸行程容积:

(2)各级名义压力及压力比

因各级实际行程容积Vhk'与计算行程容积Vhk不同,各级名义压力及压力比必然变化。各级进、排气压力修正系数βk及βk+1分别为: a. 各级进气压力修正系数:

b. 各级排气压力修正系数:

c. 修正后各级名义压力及压力比:

P1k'=βkP1k P2k'=β

k+1

P2k

ε'=P2k'/P1k'

计算结果列入表2-6。

空气压缩机 课程 设计

9.计算缸内实际压力

缸内实际压力:

Ps=P1'(1-δs) Pd=P2'(1+δd)

由图1-10,查得δs,δd,计算各级气缸内实际压力,结果见下表。

表2-7 考虑压力损失后的缸内实际压力比

空气压缩机 课程 设计

10.计算各级实际排气温度

按k=1.4和m=1.3两种情况计算,计算结果见下表。从中可以看出,按k=1.4计算出的排气温度超过了180℃的允许范围,但实际测出的排气温度接近多变压缩m=1.3的结果,认为在允许的范围内。

表2-8 根据实际压力比求得各级实际排气温

11.缸内最大实际气体力并核算活塞杆直径

气缸直径的圆整,活塞杆直径的选取及各级吸排气压力的修正都直接影响到气体力,需重新计算如下: (1)第Ⅰ列(第Ⅰ级) a. 活塞面积 盖侧:

轴侧:

b. 压力:PSI=0.95×105Pa PdI=3.04×105Pa

空气压缩机 课程 设计

c. 气体力:

外止点:PI外=PSIFZI-PdIFgI

5-45-4

=0.95×10×697×10-3.04×10×707×10 =-14870N

内止点: PI内=PdIFZI-PSIFgI

5-45-4

=3.04×10×697×10-0.95×10×707×10 =14480N

(2)第Ⅱ列(第Ⅱ级)

a. 活塞面积 盖侧:

轴侧:FZII=FgII-fd=0.0254-9.62×10-4=244×10-4m2 b. 压力

PSII=2.7×105Pa

5

PdII=9.59×10Pa c. 气体力

外止点:PII外=PSIIFZII-PdIIFgII

=2.7×105×244×10-4-9.59×105×254×10-4 =-17800N

内止点:PII内=PdIIFZII-PdIIFgII

=9.59×105×244×10-4-2.7×105×254×10-4 =16640N

由以上计算表明,最大气体力在第Ⅱ列外止点(-17800N),约为1.8吨,没有超过活塞杆的允许值,可用。

空气压缩机 课程 设计

12.复算排气量

气缸直径圆整后,压力比发生变化,引起容积系数相应的变化。

如其它系数不变,则排气系数为:

经上述修正后的排气量为:

Vd=VhI'λI'n=0.028×0.79×450=9.96m3/min

计算结果与题目要求接近,说明所选用的气缸是合适的。

13.计算功率,选取电机

(1)计算各级指示功率

(2)整机总指示功率:

Ni=NiI+NiII=24+26.5=50.2 KW

(3)轴功率Nz:

因本机为中型压缩机,取机械效率ηm=0.92,则:

(4)所需电机功率:

因本机是三角皮带传动,取传动效率ηe=0.97,则:

空气压缩机 课程 设计

实际本机选用JR1156型三相绕线式感应电动机,功率为75KW是足够的,说明以上计算可用。

14.热力计算结果数据

(1)各级名义,实际压力及压力比见下表

表2-9 各级名义、实际压力及压力比

(2)各级实际排气温度:

T2I=409K 或 T2I=136℃ T2II=431K 或 T2II=158℃ (3)气缸直径:

DI=300mm DII=180mm

(4)气缸行程容积:

VhI'=0.028m3 VhII'=0.01m3

(5)实际排气量: Vd'=9.96m3/min

空气压缩机 课程 设计

(6)活塞上最大气体力: Pmax=PII外=-17800N (7)电动机功率: Ne=75KW

(8)活塞杆直径:d=35mm

空气压缩机 课程 设计

3 动力计算

1.第Ⅰ级缸解析法

1.1 运动计算

(1)曲柄运动状态:

r=s/2=200/2=100mm ω=2πn/60=450π/30=47.2

rω=0.1×47.2=4.72m/s

2

rω=0.1×47.22=222.8m/s2

(2)位移:

1

盖侧:Xg r

1 cos 12 k1r

轴侧:Xz S Xg

1

速度:c r (sin cos2 )

2

加速度: a r 2(cos sin2 )

每隔10s按上述计算xg,xz,c,a将结果列入表2-11,其中α是第Ⅰ列及第Ⅱ列本列的曲柄转角,两者结果一样,故共用一个表。

空气压缩机 课程 设计

1.2 气体力计算

用列表计算法作各级气缸指示图及气体力展开图。 (1) 各过程压力:

s0 P P膨胀过程: i s

s x 0i

m

进气过程: Pi=Ps

s s0

压缩过程: Pi Ps

s0 xi

m

排气过程: Pi=Pd

空气压缩机 课程 设计

本机属于中型压缩机,取m=m'=1.4,xi是活塞位移,用运动计算中各点的位移值。因本机为双作用活塞,盖侧气体力与轴侧气体力应分别列表计算。 (2)气体力:

盖侧 Pi piFg

轴侧 Pi piFz

对双作用活塞盖侧与轴侧气体力应分别计算,然后将同一转角时两侧气体力合成。

气体力符号规定:轴侧气体力使活塞杆受拉,为正;盖侧气体力使活塞杆受压,为负。

(3)将计算结果列入表中:

Ⅰ级盖侧气体力列入表2-12,Ⅰ级轴侧气体力列入表2-13,合成气体力列入表2-16。

空气压缩机 课程 设计

120o 130o 140o 150o 160o 170o 180o 190o 200o 210o 220o 230o 240o 250o 260o 270o 280o 290o 300o 310o 320o 330o 340o 350o 360o

曲柄转角

活塞位移

膨胀过程

进期过程

压缩过程

排气过程

气体力 ( kN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av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