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湖公园论文 2

更新时间:2023-06-07 22:52:02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更新研究与实践

——以南京玄武湖公园为例

作者:汪炎斌 雷泽鑫 文婷 杨富煜 指导老师:费文君

摘要: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公园设施陈旧,布局杂乱等多年来积累下来的众多问题越发凸显,如何协调公园与城市生活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已成为城市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公园建造的问题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问题,通过对南京玄武湖公园的更新和改造的分析,探讨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的设计与发展思路。

关键词:城市公园 景观设计 改造 发展

Abstract: During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of China,accumulatd issues about urban parks are becoming notable, including the old facilities and disordered layout. How to balance the parks and demand of modern urban life, has become the main problem faced by th urban development. The building of parks is a constantly changing and developing issue. According th instance of renovation design of Nanjing Xuanwuhu park, this article discusses some methods for explore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city comprehensive park landscape.

Keyword: urbn park landscape design reform development

一、绪论

1. 研究背景与现状

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城市“绿肺”。随着社会及城市建设的发展,传统模式的城市公园绿地面临着以下四个问题:首先,原有公园绿地由于历史原因而先天不足;第二,随着时间的延长,内部出现了衰退劣化;第三,原有绿地难以满足现代多方位的需求;第四,经营活动的大量侵入,是公园建设走向误区。

在经济快速发展,环境不断恶化的背景下,重视“老化”的综合公园的更新十分必要。传统的综合性公园具有地理位置、历史文化、推动经济、平衡生态、情感认可等五方面的优势地位。而随着时代发展,传统的城市综合性公园表现出先天不足、设施陈旧、功能衰退、环境恶化、管理落后,使其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现实需求。而现今,传统的综合性公园大多采取的现行景观更新方法,往往重短期利益、局部效益和过分强调人的需求,

片面追求人工设计,缺乏个性特色,不少地方看似更新,实为破坏,探寻科学合理的更新方法迫在眉睫。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1理论意义

“有机更新”基础理论来源于吴良镛院士的“城市有机更新”思想。将其引入城市公园绿地更新领域,通过分析现有的综合性公园面临的基本矛盾和表现,提出其更新的目标,进而深入研究各个目标的意义,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可供借鉴的综合性公园的有机更新理论。

2.2实践意义

现今的传统更新方法大多仍以实际操作为主,而且更倾向于感性经验为指导。偏重于局部空间和外部形式的重塑,缺乏对综合性公园的长远认识。因而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和传统文化的缺失。探讨城市综合性公园的更新方法,为大量亟需更新的公园提供操作范本,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项研究以南京市玄武湖公园为例。通过对玄武湖公园的文献研究、理论整理以及实践调研和问卷调查。从有机更新中的特色性发展入手。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讨论玄武湖综合公园的时代共性和场地个性的矛盾,探究玄武湖地域属性特色、硬质景观特色、场地功能特色,最后得出玄武湖综合公园更新的特色性发展规划方法,包括:特色苏醒、特色升华两个方面。

4.研究框架和流程

4.1南京玄武湖公园原有景观状况分析

4.11研究宏观——探索

城市、区域和综合性公园的关

南京市位于江苏省西南

部,长江下游,是华东地区中

心城市和重要产业城市。市中

心城区将形成“一园凝聚绿心、

一江襟带南北、两环延续格局、

五轴串联副城、十片凸显特色”

的绿地系统结构。一园,即紫

金山—玄武湖中央公园;一江,

滨江风光带;两环,明城墙风

光带及明外郭(绕城公园)—秦

淮新河—滨江风光带两大绿

环。玄武湖在南京历史上有着

重要的地位,开创了我国自然山水审美意境的先河。今天,玄武湖与东南侧的紫金山及其余脉一起构成南京古都风貌的总体格局,与周边地区的水体、山体和林木也为南京提供了重要的生态屏障.

4.12分析中观——玄武湖公园总体现状分析

玄武湖总体上是:三面城,一面山,两面城墙,可划分为五洲。山水层次简明,水面宽广,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相互交错穿插。调查发现,公园功能分区不明确,空间序列模糊,导致景点联系松散,对古树名木的忽视也使人文内涵难以体现。

4.13调查微观——具体针对园林的四要素展开分析。

玄武湖公园现有景观状况不佳,特色不够突出,内部众多场地功能形式雷同

植物景观

凝萃玄武湖的植物繁多,种类丰富。“环洲烟柳,梁洲秋菊,樱洲花海,菱洲山岚,翠洲云树”是其最突出的植物景观特色。但由于近年来的植物引种混乱,已渐失去各自特点。据调查,全园的植物相似度较高,梁洲与环洲最为突出,并且由于部分管理养护不当,部分景观无法达到预计的景观效果。

1) 水景分析 水景以静态水体为主,中间设堤、岛、桥、洲等划分水面。但静水景观略显单调,游览趣味和水面空间色彩有待加强。由于公园建设日趋商业化,众多人工设施入驻导致湖面被大量蚕食,导致视野变得局促,难以与紫金山和明城墙在尺度上得到统一。

2)建筑小品 公园内建筑小品所占比例不大,基本能满足需求。由于大量现代设施的入侵,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公园独特的自然风貌和文化底蕴。同时装饰性小品也污染严重,急需加强养护和管理。

3)地形设计 公园地势平坦,少有丘地,地形的塑造符合各功能设施的需要。调查发现,地形形式单一,对空间的界定不明确,缺乏创新性和多样性。

4.2玄武湖公园有机更新特色性发展研究

4.21 更新目标

南京玄武湖公园有机更新应侧重于加强玄武湖将山、水、城、林融于一体的特色,打造显山露水的独特景观。充分利用玄武湖公园的整体自然风貌有事和文化特色,将公园与城市有机融合起来。

4.22 更新原则

1)整体原则 从景观资源与生态系统完整性的角度出发,加强与钟山风景区的景观联系,扩大景区范围,将山、水、城、林各种景观资源整合起来,

从而更完整有效的保护玄武湖

及其周边景区的景观资源与生态环境.

2) 文化原则 充分利用玄武湖景区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尤其是六朝文化,从景观意境出发,打造出富于特色的风景名胜区.

3)开放原则 外围通过增加出入口、提供大量步行开敞空间,增强滨水景观的可达性和开放性.

4) 生态原则 构筑以自然为主的景观格局,通过绿化来加强各部分之间的廊道联系. 保护好玄武湖水体和岸线,避免大面积硬质景观对自然景观的侵占和破坏.

5)审美原则 清除现有的破坏空中和地面视觉景观效果的游乐设施,严格控制玄武湖隧道和地铁出入口的辅助设施,维护和谐的山水空间.

4.23景观特色升华

从维护自然景观风貌为出发点,公园以水体、驳岸和植被的保护为主;组织人文景观序 列,创造步移景异的观景效果.

1) 充分利用水域优势:严禁填湖造景事件的发生,维护山水相接的和谐尺度. 控制湖上游乐设施的数量,避免破坏水体的静态美

2) 景观以绿化为主:5 个岛屿以绿化为主、建筑尺度与环境和谐统一;改造有碍景观的娱乐设施,如菱洲上的餐饮设施等;环湖路上提供大面积的连续开放空间,禁止湖滨休闲康乐中心等人工设施侵占滨湖开敞空间,保持绿化景观的连续性.

3) 组织人文景观序列:利用梁洲和环洲丰富的历史景观资源,组织独特的人文景观序列:梁洲上自白苑餐厅西侧的观鱼池起,按逆时针方向,沿湖岸向北经花廊依次是览胜楼、友谊厅,西北角到达闻鸡亭;自此西折,穿过幽静的林丛到达梁洲的主体建筑———湖神庙;再往前行就是铜钩井、牡丹亭;最后到芳桥欲出梁洲,至此,沿湖构成一条环状的多变又统一的景观序列. 环洲上的郭璞墩,与米芾拜石处、喇嘛庙和诺那塔借地形之起伏、空间之开阔与封闭的对比获得抑扬顿挫的节奏感

5、总结与展望

玄武湖对南京城市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与之结下唇齿相依的关系。近年来,随着南京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玄武湖生态环境有待改善,传统景观模式亟待改造,前景面临机遇与挑战。通过对宏观、微观层面的调研,结合文献并与大量的市民进行了沟通交流,对玄武湖目前的实际使用状况作出了客观真实的评价,比较准确地把握使用者的真正需求。继而,从总体到细部探寻玄武湖景观建设问题的症结所在,更深刻认识到有机更新的特色性发展对于城市的重要性,并以此为依据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城市综合性公园要进行有机更新的特色性发展规划。一方面,以发现的眼光,保护场地特有资源,实现场地特色的苏醒;另一方面,提炼场地绿脉和文脉,进行艺术创新,实现场地特色的升华。

同时,玄武湖公园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很多城市综合公园同样面临着的问题,借此研究和探索,希望为其他城市综合公园的建设提供启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ah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