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背景XX公司发展战略研究1

更新时间:2023-12-21 20:2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DJ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专业:

学生: 指导老师:

摘 要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3研究的文献综述 1.4研究范围与论文结构.

2. 产业转移现状、趋势及对DJ公司影响

2.1DJ公司简介

2.2产业转移状况及其发展趋势

2.3产业转移对DJ公司经营的影响及启示 3.DJ公司内外环境的实证考察

3.1DJ公司宏观环境PEST分析

3.2DJ公司行业环境的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3.3DJ公司经营的内部环境分析 3.4公司竞争环境的SWOT分析

4.产业转移背景下DJ公司战略目标和战略选择

4.1适应产业转移,公司发展战略的定位 4.2DJ公司发展战略目标 4.3DJ公司发展战略选择 5.1DJ公司战略实施 5.2DJ公司战略实施保障 6.研究结论及进一步展望

6.1研究结论 6.2进一步展望

5.适应产业转移,DJ公司战略的实施及其保障

1.绪论 1.1研究背景

一个企业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需要对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经营环境科学认真的分析,制定适合本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并进行有效的实施,使企业走上健康、快速的发展之路。缺乏企业发展战略性规划,企业的发展是盲目的,甚至可能是要失败的。所以,一份科学的发展规划,对于一个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现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根本上取决于企业是否可以有效地将各种资源转化为社会所需的产品和服务。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可以在这个转化中获得成功,国内外都有很多成功和失败的案例,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已经意识到正确的企业战略和有效的战略管理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是至关重要。

美国邓恩·布拉德斯特里特公司经过对美国企业的长期观察后,总结出了六条致使企业破产的原因,其中有多条原因均涉及到战略问题,如“企业高层领导不了解自己企业的目的和竞争优势,不了解企业的经营原则,因而决策变化无常”、“主管人员不了解企业的经营环境,缺乏战略远见”、“企业主管思想僵化,缺乏随环境变化而变化的战略灵活性”、“企业资源分配不当造成财务危机”。可见,企业战略管理的状况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存亡。

深受产业转移影响,DJ公司目前的经营思路以及经营方式不能适应环境变化,重新规划企业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对目前宏观经济、政策以及产业转移状况、结合公司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制定出公司科学有效的总体战略和业务发展战略,从而提高竞争能力,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地位。进行本文研究,有助于公司更好的适应外部环境变化。

随着产业转移,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步伐加快,市场格局由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公司面临的是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发展的限制不再是生产能力的问题,而是适应市场竞争能力的问题,企业的经营风险正在不断加剧。除了面临产业转移外,公司还面临我国宏观的政治、法律、经济、科技、文化和地理等间接环境因素的影响。如何深入细致地分析这些因素,在这些因素影响下,企业有哪些机遇和威胁,如何把握机遇、回避威胁,所有这些都是公司发展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问题。

本文在介绍企业发展战略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结合DJ公司内外环境来探讨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及其实施,目的是通过本文研究来进一步提升公司整体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也为其他企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2. 产业转移现状、趋势及对DJ公司影响

2.1 DJ公司简介

DJ公司成立于1954年,是一家商贸公司。计划经济时期主营百货、针织品、纺织品、五金、交电、化工、装饰材料;物资储存、汽车配件、建材、棉麻批发兼零售、农副产品收购等业务,拥有职工三百多人,多年超额完成指标任务。公司在计划经济时期无需考虑过多的产品购、销问题。故形成了经营方式单一,思想过于保守的经营方式。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转变向市场经济,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快速发展,公司原来依靠低素质人力资源来发展的低附加值和劳动密集型来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低成本的优势和比较利益也越来越少。公司的经营方式与思路已不能适应市场。公司在经营项目及购、销渠道等多处环节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自92年实行外汇并轨后,公司各项经营项目已基本停滞,效益日益下降,逐年亏损。目前公司正在进行改制,现有职工200多名,并积极寻求合作开发项目。

2.2产业转移状况及其发展趋势

在产业转移背景下,笔者认为,DJ公司竞争优势的获得主要依靠公司发展规划的选择及其制定。一个正确、可操作的发展规划是公司健康有序运行和良性发展的迫切需要。公司发展规划必须是建立在企业资源配置、经营范围选择及决策基础之上。公司发展战略的研究是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在产业转移背景下,DJ公司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必须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原因在于:

(1)公司发展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

从企业战略管理的角度对公司发展进行总结和分析,就可以对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原因及其存在的问题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一方面,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及战略优势是哪些?企业的战略优势能保持多久?另一方面,我们也注意到,当前行业竞争激烈,公司未来发展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进行企业战略管理,既有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又可以为同行业企业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

(2)抓住市场机会,需要制定企业发展战略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企业作为自主经营的主体,不可避免地经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刺激和冲击。对DJ公司来说,只有从总体上把握自己的经营方向和目标,抓住市场中的机遇,及时获得企业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并使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才能使企业成为未来市场的主导者。

(3)产业转移和竞争的加剧,需要进行企业战略管理 产业转移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也是DJ公司需要进行战略管理的直接原因。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学发现或者发明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周期缩短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多层次和多样化的发展,使得产品更新的速度加快,如果一个企业没有长远的发展战略,就难以应对产业转移以及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现代企业发展的实践证明,现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企业是否能够紧紧把握它所赖以生存的环境的变化,是否适应产业转移。 2.3产业转移对DJ公司经营的影响及启示

本文从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出发,从产业转移入手,来分析企业现状和内、外部环境,对公司的发展战略进行分析和选择。在分析上使用了PEST分析法和波特的五种力量模型竞争分析方法、业务的波士顿

矩阵分析以及SWOT矩阵等工具。在充分分析国家宏观环境及公司行业

环境基础上,结合DJ公司自身的实际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对企业发展目标及发展战略及实施策略进行研究。

三、理论综述

(一)产业转移理论

产业转移向来就是“进”与“退”的统一体。一方面,即将一些新兴产业和有发展前景的产业引进来;另一方面,要退出去,即将一些落后的传统产业淘汰掉和转移出去。产业转移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的变化引起的产业在一国内部或国家间的转移活动,是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途径。同时需要指出的是产业转移即有区域国家内部也有区域国家之间的产业转移,本文研究的是一个国家内的产业转移,因此它是地区间的产业转移。

(二)企业发展战略基本理论

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安德鲁斯认为,企业总体战略是一种决策模

式,它决定和揭示企业的目的和目标,提出实现目的的重大方针与计划,确定企业应该从事的经营业务,明确企业的经济类型与人文组织类型,以及决定企业应对员工、顾客和社会作出的经济与非经济的贡献。美国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教授是企业战略传统定义的典型代表。在他的《竞争战略》(1980)一书中将战略定义为“战略是公司为之奋斗的一些终点与公司为达到它们而寻求的途径的结合物”。波特强调企业战略的一方面属性--计划性、全局性和整体性。综合企业战略的多种定义,企业战略是企业以未来为基点,为寻求和维持持久竞争优

势而做出的有关全局的重大筹划和谋略。归纳起来,企业战略具有以下五个特点:全局性、长期性、适应性、创新性、竞争性。企业战略理论的本质就是由企业外部环境、使命目标、内部实力这三个核心假设构成的,对于这三个方面的核心假设,既需要符合实际、相互匹配,更需要动态调整、适时修正,以形成上下共识、积极投入、灵活适应的企业生态。

从过程来看,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战略的制定、战略的实施和战略的评价与控制:(1)战略规划与制定。企业是一个为环境服务的组织,只有当环境、战略模式和组织协调一致时,企业才能够健康发展。在制定企业的战略时,必须对企业的环境和组织本身进行分析,根据环境、组织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发展战略。其制定过程一般如下: 确定组织的使命; 制定组织的方针和长期目标;根据SWOT分析,确定实现组织目标的战略;(2)战略实施。企业在战略方针制定后,其战略管理重点就转移到战略的实施。所谓的战略实施是指如何将制定的战略付诸实施。战略实施的重点和方法包括战略决策管理、战略变革管理、战略激励管理。(3)战略评价与控制。组织环境是动态变化的,战略本身也会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同时战略实施又是一个颇为庞大的系统工程。因此,战略管理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并不断调整的过程。建立完善的评价控制体系,不仅可以保证企业战略的实施,还可以降低战略本身不完善和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战略控制就是将经过信息反馈回来的实际战略实施成效与预定的战略目标进行比较,检测二者偏离程度,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纠

正,以达到战略目标的完成。(4)战略修订。战略修订是在战略执行过程中产生的实际结果同预定目标有明显差距时采取对战略方案的修改,提高企业战略的连续性、主动性和适应性。

战略修订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企业环境分析 企业使命 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识别企业也战略 战略修订 企业战略方案评价与选择 企业战略实施与保 障体系 企业战略控制

3.DJ公司内外环境的实证考察

本文从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出发,从分析企业现状和内、外部环境入手,对公司的发展战略进行分析和选择。在分析上使用了PESTE分析法和波特的五种力量模型竞争分析方法、以及SWOT矩阵和波士顿咨询集团矩阵(BCG)等工具。

3.1DJ公司宏观环境PEST分析

宏观环境是影响企业战略选择的最终根源,它包括自然、社会、文化、技术、法律、外交、经济等多项要素。战略管理者认为应把宏观环境分析的重点放在战略性的关键要素上,即着重于那些关键的、值得做出反应的变化因素上,于是诞生了PEST(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技术环境)分析法。它关注的四项要素是企业成功的主要决定因素。PEST分析法已成为企业进行宏观分析的常用方法。本文在分析DJ公司的宏观环境时采用了该方法。

3.2DJ公司行业环境的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迈克尔·波特提出了“五力”分析模型,他认为许多行业结构因素影响着竞争强度和行业获利性,一个行业中的竞争,远不止在原有竞争对手中进行,而是存在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即潜在的加入者、替代品的威胁、购买者讨价还价能力、供应者讨价还价能力以及现有竞争者之间的抗衡,这五种基本竞争力量的状况及其综合强度,决定着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决定着行业中获得利润的最终潜力。本文在分析公司的行业环境时采用了该方法。

3、SWOT分析

SWOT分析是一种对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分析,在分析时,应把所有的内部因素(包括公司的优势和劣势)都集中在一起,然后用外部的力量来对这些因素进行评估。这些外部力量包括机会和威胁,它们是由于竞争力量或企业环境中的趋势所造成的。这些

因素的平衡决定了公司应做什么以及什么时候去做。SWOT是基于企业自身的实力,对比竞争对手,并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影响可能对企业带来的机会与企业面临的挑战,进而制定企业最佳战略的方法。本文在分析公司的内外环境时采用了该方法。

4、波士顿咨询集团矩阵(BCG)

波士顿矩阵(BCG Matrix) 又称市场增长率—相对市场份额矩阵、波士顿咨询集团法、四象限分析法、产品系列结构管理法等。 波士顿矩阵是由美国大型商业咨询公司—波士顿咨询集团(Boston Consulting Group)首创的一种规划企业产品组合的方法。问题的关键在于要解决如何使企业的产品品种及其结构适合市场需求的变化,只有这样企业的生产才有意义。同时,如何将企业有限的资源有效地分配到合理的产品结构中去,以保证企业收益,是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能否取胜的关键。本文分析公司的业务组合时就是使用了波士顿咨询集团矩阵分析法。

六、本文研究进展

本文研究的实施过程及进程表如下:

200 年 月——200 年 月,阅读产业转移、企业战略有关方面的书籍和文章,找出具有研究意义的内容,经过筛选,确定研究方向,与导师商议,拟定论文题目,并开始针对所研究的问题搜集资料。

200 年 月——200 年 月,继续资料的搜集工作,同时认真研读,开始开题报告的写作,列出论文写作大纲,并在此基础上完成

论文初稿。

200 年 月——200 年 月,完成开题报告,在导师的指导下,修改论文初稿,并最终定稿,完成论文。

200 年 月——现在,最终定稿,校正论文格式,完成论文,装订,提交并准备论文答辩。 七、目前已经阅读的文献

[1]〔美〕杰弗里梅洛:《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中国时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8月版。

[2] 朱煜编译:《经营战略》,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年版。 [3] W.沃纳.伯克﹝美﹞:《组织变革理论和实践》,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

[4] 汤姆森﹝美﹞:《战略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 王璞:《战略管理咨询实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1月版。 [6] 迈克尔.波特(美):《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 [7] 王璞主编:《组织结构设计咨询实务》,中信出版社,2003年6月版。

[8] 李永强、饶健等:《公司战略管理理论与实务》,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苗乐:《如何进行战略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版。 (二)论文类文献

[1]卢根鑫:《试论产业转移的经济动因及其效应》,载于《学术季刊》,

2004年第四期。

[2]陈建军:《中国现阶段产业区域转移的实证研究》,载于《管理世界》,2005年第6期。

[3] 郑燕伟:《产业转移理论初探》,载于《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3期。

[4]庞娟:《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载于《理论与改革》,2005年第3期。

[5]郑小玲:《中国企业的发展战略》,载于《企业管理》,2005年第9期。

[6]王维、孙海涛:《我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模式的比较分析》,载于《经济师》,2004年第6期。

[7] 李业等:《企业战略转移的理论探讨》,载于《经营管理》,2005年第6期。

[8]蓝海林:《核心专长的分析和确认》,载于《企业管理》,2005年第4期。

[9]杜纲等:《培育企业的核心能力》,载于《经营与管理》,2005年第2期。

[10]吴建南:《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载于《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年第1期。

[11]陈清泰:《经济转型中的人力资源开发》,载于《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5年第7期。

[12]王秉安、甘健胜:《SWOT营销战略分析模型》,载于《系统工程

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12期。

[13]钮振德、潘军、谭立静:《SWOT类方法分析的理性能化思路》,载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 [14]曾庆学、龚敏:《试论企业战略理论的演变与新发展》,载于《商业研究》,2000年第8期。

[15]袁觅康:《战略联盟与企业发展》,载于《经济师》,2004年第6期

[16]MichaelE.Porter.CompetitiveStrategy[M].NewYork:TheFreePress, 1980.

[17]MilesR.E&SnowC.C. Organizational Strategy Structureand Process [M].NewYork:McGraw-Hill, 1998.

[18]Teece,D.J.Pisano,GandShuen,A.DynamicCapa-bilities.MJ.1997。

[19]Grant Roert M. ContemPrary Strategy Analysis Blackwell Publisher Inc,199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a8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