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培优教案:36《伶官传序》

更新时间:2024-03-28 02:5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伶官传序》《石钟山记》

一.[基础知识] (一)读准下列字的读音

燕王(yān) 雠(chóu) 俳(pái) 汾(f?n) ...

度曲(dù) 蠡(lǐ) 硿 (kōng) 栖(qī) ...磔(zh?) 罅(xià) 澎(p?ng) 噌(chēng) ....夜泊(bó) .

(二)理解下列词语

1.人事:人为之事,人力。用现代语说就是人为的因素。

2.世言:晋王以三矢赐庄宗之事,正史并无记载,所以,不用“史载”而 用“世言”。有世人传说的意思。

3.誓天:对天发誓。 4.函梁君臣之首:函,用匣子装。 .

5.余固笑而不信也:固,本来,引申为“自然”。 .

6.斧斤:义同但微殊。“凡用斫物者,皆曰斧;斫木之斧,则谓之斤。”

(三)欧阳修和他的《伶官传序》

欧阳修(1007 ~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北宋文学革新运动的领导人物。

《伶官传序》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它是为被后唐庄宗宠幸的伶人敬新磨、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作的合传。此诸人乱政败国,使后唐上下离心离德,以致于亡国。《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伶官传》所作的序文。

(四)苏轼和他的《石钟山记》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其散文、诗、词、书法都独具风格,自成一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北宋名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开宋代诗歌的新风气;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为豪放词的创始人。

《石钟山记》是苏轼的一篇游记,其重点不在于描摹景物,而在于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缘由。

二.[学习指导] 问:《伶官传序》中,为什么要为“难登大雅之堂”的伶官作传? 答:欧阳修写《新五代史》,为皇帝左右的戏曲演员立传,主要目的是总结 历史的教训,因为这些人中的大多数“败国乱政”,可以为后世戒。

问:本文名曰“传序”,这与赠序、书序一类文章相同吗? 答:与赠序、书序不同,“传序”实质上是史论的一个品种,内容是分析后唐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原因,这是本文的重点。

问:文中是怎样叙述后唐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

答:李存勖接受其父晋王的遗命,凭着矢志复仇的决心和意志,终于得到了天下,然而由于此后庄宗宠幸伶人,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终于导致身死灭国的下场。

问:作者通过对后唐盛衰过程的具体分析得出了什么结论?这个结论说明了什么问题?作者的用意又何在?

答:通过分析,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和“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结论。这个结论说明国家兴衰不由天命而取决于“人事”。作者的用意在于告诫当时北宋王朝的执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力戒骄奢,居安思危,励精图治。

问:《石钟山记》中记述前人有关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有哪几种说法?作者对这些说法持什么态度?

答:关于石钟山的命名,前人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李渤扣石发声说,一是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因以为名。作者对李渤的看法持批驳态度,对郦道元的看法补充说明。

问:作者通过实地考察,认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是什么?并由此引发出一个什么道理?

答:“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作者由此引发出一个道理,即凡事必须目见耳闻,不可主观臆断。

问:作者认为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是什么?

答:第一,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第二,渔工水师是知道的,但是“不能言”即指不能很好地用语言表达出来或用文字记载下来。

三.[解题精析] 1.《石钟山记》的第二段,作者描绘了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 景,用意何在?

分析:《石钟山记》是一篇带有考辨性质的游记,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一般游记,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都是以景物描写为主,寄情于景,借景抒情,以情景交融的手法,寄情于景,借景抒情,以情景交融的手法来表达思想感情。本文的景物描写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十分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它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打下伏笔。

2.《石钟山记》中三次写到作者的“笑”,请简要说明这三次“笑”的含义。 分析:这三次“笑”的含义各不同。第一次是在小僧于乱石间扣之时,作者“固笑而不信”,意思是不以为然;第二次是作者找到石钟山命名缘由之后“因笑谓迈曰”,其意为得意的笑;第三次是在文章最后点明写作意图时“笑李渤之陋”,意为讥笑。

四.[巩固提高]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桴(fú)止响腾 山上栖鹘(gǔ) ..B.铿(kēng)然有声 至莫(mù)夜月明 ..

C.钟磬(xīn) 汝识(zhì)之乎 ..D.硿硿(kōng)焉 周景王之无射(sha) ...2.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①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②思厥先祖父 ..

③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④弟子不必不如师 ..⑤可谓智力孤危 ..⑥存亡之理 ..

⑦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

A.①④⑦ B.②⑤⑥ C.①④⑥ D.③⑤⑦ 3.下列几组多义词的义项归纳不正确的是( )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道理) .

A.理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梳理) .

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讲道理) .

齐人三鼓(战鼓) .

B.鼓 微风鼓浪(鼓动) . 噌吰如钟鼓不绝(振动) . 与尔三矢(给) .

C.与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 其所以失之者(和) . 玉斗一双,欲与亚父(赠给) .4.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来) .(2)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应当,一定) .(3)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 .(4)此三者,吾遗恨也(愤怒) .(5)及凯旋而纳之(接受) .(6)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你的) .

(7)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眼泪)

A.①②⑦ B.②③④ C.②③⑥ D.⑤⑥⑦ 5.下列译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不风浪不能鸣也。

译文:虽然大风浪也不能发生声响。 B.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译文: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 C.有大石当中流。

译文: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的中央。 D.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译文:郦道元见到的和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 6.下列加点词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的一项是( ) (1)函梁君臣之首 .(2)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3)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4)沛公军霸上 .(5)火尚足以明 .

(6)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7)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8)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

(9)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10)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A.①②④⑦ B.③⑤⑧⑩ C.③④⑥⑦ D.①④⑦⑩ 7.选出下列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 ) A.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B.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C.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D.有亭翼然临于亭上者 ..

8.与“一鼓作气”中“鼓”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师旷鼓琴 B.微风鼓浪

C.填然鼓之 D.虎鼓瑟兮鸾回车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X”)

1.“是说也,人常疑之”与“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中的两个“是”..意义相同。( )

2.“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意思是说渔夫船工虽然知道(石钟山发声的原因)却不能说话。

3.《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五代史·伶官传》作的短序。《伶官传》是一篇合传,写了敬新磨,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四个伶人。( )

4.《伶官传序》是史论,引史评史,就史论史,在真实记述史实的基础上加以客观分析评论,从中归结出发人深思的道理,告诫人们汲取历史教训,这是史论文章的目的和特点。( )

5.“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这一句子既是省略句,也是介词结构后置句。( )

(三)填空题:

1.欧阳修,字 ,号醉翁,晚年号 。他是 的奠基者,是北宋中叶 运动的倡导者,著有《 》。

2.“唐宋八大家”是指:韩愈、柳宗元、 、 、 、

、 、 。

3.作者在实地考察石钟山后,悟出的一个道理是 。(用原文回答)

(四)简答题: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1.分别写出上文中表现其“盛”和“衰”的句子。

(1)“盛” (2)“衰” 2.这段文字在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五)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如下问题。

郑善果母者,年二十而寡。性贤明,有节操,博涉书史,通晓治方。每善果出听事,母恒坐胡床,于障后察之:闻其剖断合理,归则大悦。若行事不允,或.妄瞋怒,母乃还堂,蒙被而泣,终日不食。善果伏于床前,亦不敢起。母方起谓之曰:“吾非怒汝,乃愧汝家耳。吾为汝家妇,获奉洒扫。如汝先君,忠勤之士也,....在官清恪,未尝问私,以身徇国,继之以死,吾亦望汝副其此心。汝既年小而孤,...

吾寡妇耳,有慈无威,使汝不知礼训,何可负荷忠臣之业乎?汝自童子承袭茅土,....位至方伯,岂汝身致之邪?安可不思此事而妄加瞋怒,心缘骄乐,堕于公政!”母.恒自纺绩,夜分而寐。善果曰:“儿封侯开国,位居三品,秩俸幸足,母何自勤如...是邪?”答曰:“呜呼!汝年已长,吾谓汝知天下之理,今闻此言,故犹未也。至于公事,何由济乎?今此秩俸,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也。当须散赡六姻,为.先君之惠,妻子奈何独擅其利,以为富贵哉!又丝枲(xǐ,麻)纺织,妇人之务,..

上自王后,下至大夫士妻,各有所制。若堕业者,是为骄逸。吾虽不知礼,其可自败名乎?”

1.对下列四句中加点的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若行事不允,或妄瞋怒。 允:公平 .B.在宫清恪,未尝问私。 恪:谨慎而恭敬 .C.吾亦望汝副其此心。 副:符合 .D.岂汝身致之邪? 致:导致 .

2.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如汝先君,忠勤之士也。 . 母何自勤如是邪? . 以身徇国,继之以死。 . 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也。 .

A.两个“勤”字相同,两个“徇”字不同 B.两个“勤”字相同,两个“徇”字也相同 C.两个“勤”字不同,两个“徇”字相同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a0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