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新课标文科综合卷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09-23 15:51:01 阅读量: IT计算机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4年新课标文科综合Ⅰ卷·地理部分试题官方分析

一、试题述评

地理试题的整体设计,延续了“平稳变化,注重联系实际”的一贯风格;突显了“多视角重内涵,多层次重逻辑”的测试特点。实现了“选拔性”能力立意的考核目标,即在测评理念与课程理念高度融合中,为广大考生创建了学以致用的地理思维展示平台,引导考生运用地理学科独特的视角,关注时代、分析现象、思考现实、明辨事理。同时,考虑了不同考区考生的实际差异,试卷结构设置合理,试题区分度恰当,试题的难度较去年略有提升。

1.I卷选择题:知地明理,视野开阔,构思精巧,视角独特

选择题依托4组主题鲜明、内容鲜活的材料,通过简明的图像、图表,使图文有机结合,使信息表述形式情境鲜活。每组题目的考核目标十分明确,学科特点与思维逻辑性十分突出。1-3题以“太阳能光热电站建设”背景为资料,既引导了考生关注“太阳能光热电站”新能源的利用,又通过图文材料思考“在那儿适宜建”“建后可能会带来的影响”“假设在回归线上电站塔高与塔高正午影长的比值会怎样变化”三个不同层次的问题,使地理学科“知地明理”所需的形象、想象、抽象的思维力得到了良好的考查与区分。同时,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与主题内容达到了很好的融合;4-6题审视了“兰新铁路修建”,通过中与外、过去与现在,表明所经路段必须考虑当地的地域特点;7--9题关注了环境变化,以“某地大气氮沉降环境下的植被实验”为背景信息,通过表格数据分析,明确变化特点与趋势;10、11题关注了人口变化,通过“美国移民人数的变化”的二维坐标图,在明确移民人口数量与移民占总人口比重的二者关系的基础上,分析该国人口增长特征。今年的选择题也很好地融入了文化多元素,使考生认识问题的视野更加开阔。另外,1-11题的排布难度、结构合理,能力要求有层次、有梯度,使选择题所应有的题型功能与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

2.Ⅱ卷必考题:立足区域,中外结合,综合分析,探究问题

36题,以“文一图一问”的题目结构和图文结合的形式,围绕“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冬春季多风沙”主题,分层次分步骤地探索“高原荒漠化”问题。从探讨“沙源”(就地起沙)到“成因分析”,从“危害影响”到“措施防治”,呈现出一条清晰的探究思路。不难看出此大题的设计很巧妙地渗透了地理研究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37题,以“沙特阿拉伯磷酸盐工业建设”为背景资料,并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设计了包括四个层次问题在内的分析性及开放性题目。很好地考查了考生基于区域资源开发和建设的地理区位条件分析与阐述等学习能力,尤其是开放性的第3问,为考生用地理学的不同视角对比分析、表达不同见解提供了空间。试题设问灵活开放,不仅利于维护考试的公平性,同时对新课程地理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3.Ⅱ卷选考题:测向明确,联系实际,活学活用,延展智慧

42、43、44三道选考题,分别结合“青海湖观鸟为主题的深度游”“2013年4月川西芦山地震后多发次生灾害”“我国一些坡耕地上的切沟”三组现实性的图文材料,突出了选修课课程标准重点要求的内容,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发展、关注现实问题,强调了问题的解答需要生活常识与地理技能的支持及地理理性思维的进一步延展。其中,42题具有鲜活的现实意义。

二、试题分析

太阳能光热电站(图1)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1---3~,0_。

1.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A.柴达木盆地B.黄土高原C.山东半岛D.东南丘陵 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

A.提升地表温度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C.误伤途经飞鸟D.提高作物产量

3.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与塔高的比值为P,则 A.春、秋分日P=O B.夏至日P=1 C.全年P<1 D.冬至日P>1 【答案】1.A2.C3.D

【分析】本组试题以太阳能光热电站为背景,从多个角度设计试题,考查考生对地理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同时也考查考生从背景材料提取地理信息,进行合理的想象、归纳、推理与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生具备一定的基础地理知识是正确完成本组试题的前提和保证,如区域地理背景知识、地球运动及其效应等。本组试题难度中等偏易。

本组试题文字材料介绍了太阳能光热电站的基本工作原理,图1提供了太阳能光热电站远景和聚焦太阳能的反光板照片。这些图文资料为考生进行合理分析与推理提供了基本的背景知识。

本组试题将太阳能光热电站选址、建成后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和问题、高塔影长的变化为考查线索,巧妙地将区域地理、人类活动及其环境影响、太阳高度与辐射强度及其年变化等知识串联了起来。本组试题材料和设问紧密联系,重点突出了人地关系的互动过程和相互影响、制约、协调的机理。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开发和利用新能源逐渐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的开发和利用已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人类一直梦想着剃用太阳能来代替煤炭、石油等不可更新资源。然而,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太阳能完全取代传统能源还有很长的路

要走。尽管如此,世界各国不断进行着对太阳能开发利用的试验与探索,为实现人类的美好愿望,即实现全球资源、环境、人口的可持续发展不断积累着经验和知识。

当今世界人类开发利用太阳能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着,一种是通过太阳能光伏技术转换太阳能进行发电或收集热量,另一种就是通过太阳能光热电站来进行光一热一电的转化。

太阳能光热电站通过很多块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位于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锅炉水沸腾产生蒸气,驱动发电机发电。

目前,已经有一些国家进行了太阳能光热电站的试验。建立太阳能光热电站比较早的国家有西班牙等。西班牙已经拥有好几座太阳能光热电站,如该国南部已建有太阳能光热电站Andusol、Solnava和Ex—tresol等。这些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光热电站(每座电站装机容量为150兆瓦)。

2014年2月l3日,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光热发电厂伊万帕(Ivan—pah)开始运行并正式投入商用。伊万帕(Ivanpah)位于距拉斯维加斯西南方45千米处的莫哈维沙漠里。这里常年有充足的阳光,靠近送电的运输线。该发电站采用30多万面由电脑控制的镜子(每面大概有车库门大)把太阳光反射到近130米高的塔顶的锅炉。太阳能给锅炉管道里的水加热,产生的水蒸汽带动涡轮发电。

专家认为,想复制伊万帕(Ivanpah)的发电规模,几乎是不可能的,莫哈维沙漠全年日光充足,可以实现不间断发电,而在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很难找到光照足、土地面积大的空闲地方。

不过这样的能源电厂带来的并不都是积极的结果。美国能源信息局的数据显示,传统煤电厂每百万度的发电成本为100美元,而这种太阳热能电的成本大约需要261美元。

第1题,以我国若修建太阳能光热电站,从资源条件看如何选址进行设问。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十分有限。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进一

步升级改造,私家车拥有量的不断提高,能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通过开发水电、风电和太阳能光伏电站等来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的局面。尽管目前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成本较高,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这种类型的电站也完全有可能成为一种很好的清洁能源的来源。因此,考虑进行太阳能光热电站的选址等,并进行简单的小规模的试验,显得非常必要和紧迫。

太阳能光热电站的选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前所述,充足的光照与丰富的热能、大面积的空地,接近输电线路等都是必需的。不同地理区域,自然人文地理环境差异显著,优势条件各不相同,因此,很难对不同地区的太阳能光热电站选址条件进行比较。本小题把设问限定在“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几个地区,这样就把大面积空地、接近输电线路等因素排除在外,而只对“资源条件”这一相对“单一”的因素进行比较。因此,太阳能光热电站的“资源条件”主要是考虑区域全年太阳辐射能的强弱。

从本小题备选的4个区域看,东南丘陵纬度位置最低,而柴达木盆地、黄土高原、山东半岛几乎处于同一纬度。因而,东南丘陵全年获得的太阳辐射理论值是最多的。东南丘陵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季,气候湿润,全年多阴雨天,因此,该区域全年实际获得的太阳辐射值大打折扣,低于纬度较高但多晴天的区域,如黄土高原、柴达木盆地。根据这些信息,考生很容易判断D为错误选项。

山东半岛、黄土高原、柴达木盆地三个区域纬度位置接近,全年获得的太阳辐射理论值差别不大。但从气候条件看,山东半岛属于湿润地区,黄土高原属于半湿润区,柴达木盆地属于干旱地区。由于阴雨天数的不同,使得纬度位置接近的三地全年获得的太阳辐射值差异显著,山东半岛少于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又低于柴达木盆地。因此,B、C选项也是错误的。只有A是正确答案。

柴达木盆地地处青藏高原内部,湿热的季风由于距离遥远且受地形阻挡,难以影响到这

里,所以,该区域全年多晴天。再加上柴达木盆地地处高海拔区域使得其太阳辐射得到加强。综合这些条件,柴达木盆地几乎成为我国获得年太阳辐射最多的区域。如果只从资源条件比较看,柴达木盆地这些优越的资源条件,使其成为我国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区域之一。

前面的分析也表明,太阳能光热电站的选址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如大面积的空地,特别是接近输电线、接近电力消费市场等也是非常必要的。柴达木盆地大面积空地这个条件是完全满足的,但由于其地处内陆,输电和电站修建、运行、维护等的费用较高。这些条件在正式的太阳能光热电站选址和试验时也是必须要考虑的。由于本小题把这些条件都排除了,只要求考生从资源条件进行单因素分析,因此,考生可以完全不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这里补充介绍这些背景知识目的只是拓展思路和知识领域。

本小题难度值为0.62。

第2题,要求考生对太阳能光热电站的修建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合理的推理和判断。本题综合考查考生的地理素养和灵活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考生根据文字材料和图1可知,太阳能光热电站的主体结构包括两大部分,即反光板和高塔。反光板用来聚焦太阳能,高塔用来把聚集到这里的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热能通过蒸汽动能驱动发电机,最终转化为电能。从太阳能光热电站的结构可以初步估计其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

太阳能光热电站占地面积大,电站的修建对生态格局进行了分割与破碎化。因此,对于生存于其附近的野生动物等的栖息地构成一定的威胁。伊万帕山谷(IvanpahValley)生活着一种濒临灭绝的沙漠龟,这些行动缓慢的沙漠爬行动物能够在没有水的情况下生存一年,甚至更长时间,寿命长达80年。这种沙漠龟常穴居于地下以保持凉爽。然而,已经证实它们无法抵御人类活动的侵袭。根据美国内政部2011年5月公布的一项评估结果显示,伊万帕(Ivanpah)太阳能光热电站威胁超过3000只濒危沙漠龟的生存环境,至少700只幼龟

可能死亡。在伊万帕(Ivanpah)项目的规划阶段,基于生态保护方面的考虑,Bright—Source削减了10%的项目总产能,把原规划的7个集热塔降低到3个,从而降低了12%的生态足迹。据估算,BrightSource已经为保护这种稀有陆龟花费了大约2200万美元,并且还将花费大约3400万美元帮助这些稀有物种恢复栖息地,购买28.5公顷的土地建设陆龟专属保护区,这相当于该电站建设用地面积的2倍。

反光板聚焦太阳能过程中带来的环境影响主要包括强光刺激高空飞行员的眼睛等;聚焦热能过程中可能带来空中一定区域的高温灼伤过往生物;强烈的大面积太阳光反射会使鸟类等误以为是湖泊,或反光板反射影像误导鸟类等错误地判断为是实景物体。

高塔高度达100米以上,途经的鸟类等也会误撞于高塔。 考生通过图文资料,结合地理背景知识可以推知,太阳能光热电站

反光板有很大的阴影,不仅不会提升地表温度,反而会在夏季明显地降低地表温度,因此A选项是错误的。结合常识,考生可以推知太阳能光热电站的建立与农作物产量没有必然联系,D选项很容易地被排除。本小题最难抉择的就是B选项和C选项。考生结合日常知识和有关GPS基本含义推知,飞机飞行高度远远高于太阳能光热电站高塔的高度,飞机电子导航与定位一般都是通过GPS卫星和地面控制中心来完成的。因此,太阳能光热电站只是把太阳光聚焦于100多米高的位置,不会对高空电磁辐射进行干扰和改变,这样就不会干扰飞机电子导航,由此推知B为错误选项。考生根据图文资料进行合理推理后,会很快判断出C选项太阳能光热电站会误伤途经飞鸟为正确答案。

2013年BrightSource能源公司的文件表明,伊万帕(Ivanpah)在测试阶段的几个月里,发电站有一些鸟儿的尸体。联邦的生物学家发现这些死鸟都有被烧焦的羽毛。目前就这些鸟儿的死亡原因有几种解释,,足鸟儿误撞高塔后死亡;二是途经伊万帕(Ivanpah)。的鸟儿把反光板反射的自然景色误当做实物或把如此大规模的反光板误当做湖泊水面,飞过去

栖息或觅食时受伤死亡;三是途经飞鸟直接飞人太阳光聚焦区,镜子所反射的太阳光能使塔周围的温度达到538℃,途经这里的鸟儿都被烧焦。其中第三种原因被人们质疑最多,有人认为太阳光聚焦区的气温不会很高。

本小题难度值为O.443。

第3题很巧妙地把太阳能光热电站高塔影长与地球运动知识结合了起来,充分体现出地理科学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理论指导作用和实用性。

太阳能光热电站的选址建设要考虑诸多自然、人文地理因素。由于地球运动而形成的太阳能在全球分布的不均衡,使得太阳能光热电站的选址地域性明显。太阳能光热电站高塔达100多米,其影长直接影Ⅱ向反光板的反射效果。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于地球上特殊点位太阳高度的变化及其应用。考生只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合理判断,是比较容易地完成本题的。

考生首先以本题假定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为思考原点,然后分析其高塔正午影长与塔高的比值为P,其中的关键因子是高塔正午影长,即太阳高度为白昼最高时的高塔影长。春、秋分日太阳位于赤道上空,此时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高塔影长小于塔高,因此P<1,A选项错误。夏至日太阳位于北回归线上空,此时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高塔影长为O,因此P=O,B选项错误。综合这两种情形的分析也可以推知C选项是错误的。冬至日太阳位于南回归线上空,此时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为43°08’,由于43°08’<46°52’,高塔影长大于塔高,因此P>1,D为正确选项。

本小题难度值为O.474。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2所示。读图2,完成4--.6题。

4.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B.聚落C.耕地D.地形

5.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A.线路过长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D.工程量过大

6.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A.地形分布B.绿洲分布C.河流分布D.沙漠分布 【答案】4.D5.B6.B

【分析】本串题以兰新铁路吐鲁番段为事实基础,以课标要求“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交通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形态和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为依托,以“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为指导,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分析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的能力、判断和推理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山区交通线路的选择一般需要因循以下原则。第一,工程量最小,即尽可能减少桥梁和隧道的长度,降低建设投资。第二,占用耕地最少。我国耕地宝贵,保护耕地,尽可能少点用耕地,是我国交通选线的普遍原则。第三,连接主要城镇和聚落。交通建设首先是为了满足沿线对运输的需求,主要城镇和聚落对运输的需求量较大。第四,避开或有效防治自然灾

害,如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以及洪水灾害等。第五,线路最短。线路越短,投资越少。第六,方便且安全通行。例如坡度和弯曲度不能太大,否则通行则有危险。通常对不同标准和不同类型的线路都有明确的标准。于是,山区沿河谷阶地或山麓等高线布置交通线因工程量小、方便通行、连接主要城镇和聚落等优势,广受推崇。

在具体选线时,需要综合考虑上述原则。例如,在山区若求线路最短,可能会增加桥梁、隧道,从而加大工程量;若连接主要城镇和聚落,可能占用耕地较多等。另外,由于经济水平和技术水平的差异,考虑的主要原则可能就有差异。例如,我国以前技术水平较低,经济落后,交通建设尽可能减少工程量;现在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大大提高,更多地考虑快速、安全通行,所以工程量因素相对地退居次要地位。

兰新铁路是20世纪5O年代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修建的,线路选择主要是由苏联专家完成的。可能因为苏联专家不了解吐鲁番段的城镇分布状况,在不考虑该区域城镇分布的情况下,选择沿天山等高线布线,应是极为科学的。但是,吐鲁番市和鄯善县是该区域最大的城镇,也是沿线运输需求最大的聚落。当兰新铁路建成后,吐鲁番市和鄯善县离铁路过远,经铁路的客运和货运都极其不方便,从而成为兰新铁路

吐鲁番段的最大问题。

本串题以上述分析为背景,提供兰新铁路吐鲁番段区域简图,显示该区域地形、铁路、城镇的分布,递进式设计3道选择题,引导学生以探究的思路,逐步分析兰新铁路吐鲁番段选线存在的核心问题。

第4题要求推测外国专家在该区域进行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图中没有绘出河流,但根据地形可以判断,河流应自天山向南流,与铁路线垂直,所以A选项错误。图中绘出的吐鲁番和鄯善县应是本区域最大的聚落,据比例尺可大致判断它们离铁路的距离都在20千米以上,比较远,很显然不是考虑的主导因素,所以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这

里的耕地主要分布在绿洲,绿洲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的洪(冲)积扇的扇缘地带。由地图可知,铁路穿过的地带为山麓地带,再继续向盆地才是绿洲;或城镇分布在绿洲,由城镇位置判断绿洲位置。所以,选项C错误。认真观察地图发现,铁路的延伸方向与天山1OOO米等高线几乎平行,由此可以判断铁路几乎沿着等高线延伸,所以铁路选线是考虑的主导因素应是地形,D选项正确。可见,当时的苏联专家在此处选线有机械的唯科学论的倾向。

本小题难度值为O.921。

科学的未必是合理的。实际上,当兰新铁路建成后,其在吐鲁番段的选线不合理就已显现。第5题题干以我国专家的名义指出兰新铁路在此处选线“不合理”,让考生根据图示内容和所学知识,进行推测,在’四个选项中选项“不合理”的理由。由图可知,此区域天山基本上呈东西走向,铁路沿山麓等高线布置,线路最短,工程量最小,所以,A、D两选项不成立。此处为干旱区,降水少,河流以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为主,且山麓地带相对于绿洲地势较高,所以C选项“易受洪水威胁”不成立。运用比例尺量算吐鲁番市到火车站的直线距离应大于20千米,鄯善县也如此,由常识可知这样的距离是比较大的,所以,B选项“距城镇过远”的理由成立。实际上,因地形坡度原因,兰新铁路为吐鲁番市和鄯善县没计的火车站——七泉湖站和鄯善站,都位于城镇的东北方向。铁路建成后,专门修建了由七泉湖站到吐鲁番市的公路,并编号为新疆区道(同省道)202。

本小题难度值为O.655。

通常,区域内主要交通线的布局和变化,对主要聚落分布和聚落形态的影响很大,这在我国东部地区有石家庄和正定县城等很多生动的案例。但在新疆,在图示区域,兰新铁路是区域与外界联系的主要交通线,虽然其选线不合理,但经过了50多年,该铁路对区域内的主要城镇的分布几乎没有影响,这又成为反面的典型案例。第6题据此让考生推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题目从该区域各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出发,以“该区域城镇分布受控于”什

么因素设问,即明确影响该区域城镇分布的直接因素。我们不妨理清该区域各地理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地形控制河流和地下水出露位置,河流和地下水出露位置控制绿洲的分布,绿洲控制了城镇的分布,而沙漠分布主要受控于地形。由此分析可知,B选项正确。

本小题难度值为O.447。

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表1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n据此完成7--9题。

7.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①生物量提高②生物量降低 ③植株密度改变④植被分布改变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8.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A.植株数量B.总生物量 C.地上生物量D.地下生物量

9.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

C.灌木植物繁茂、草本植物萎缩 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 【答案】7.A8.D9.D

【分析】自然界中,存在着大气氮沉降。在雷电的作用下,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随大气降水进人生态系统,是为自然的大气氮沉降。热带雨林地区雷暴多,大气氮沉降较丰富,自然的大气氮沉降对提高养分贫乏的砖红壤的氮素、保证植物生长有重要作用。

由于大量燃烧煤、石油等含氮化石燃料,加之含氮化肥的挥发,大气中以固体微粒(PM2.5)形式漂浮的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并向生态系统沉降,被称为大气氮沉降问题。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饱和后直接沉降,称为大气干沉降;含氮化合物作为凝结核,随降水降落,称为大气湿沉降。大气氮沉降问题主要发生在中纬地区,对生态系统有重要的影响,例如,大气氮沉降能导致湖泊等生态系统的富营养化。大气氮沉降问题已成为继大气碳变化之后的新的全球变化问题。

目前,中纬地区已超过热带雨林地区成为大气氮沉降量最多的区域,并形成北美、西欧、东亚3个大气氮沉降中心区。近年来,我国大气氮沉降量增加迅速,沿海地区已成为全球大气氮沉降量最多的区域之一。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特别是沉降量增长,大气氮沉降对生态系统的危害可能逐步表现出来。

大气氮沉降对陆生天然生态系统的生态作用研究刚刚起步。某课题

组选择长白山苔原带,按上海的大气氮沉降量进行实验模拟。长白山苔原带位于垂直带1700米~2100米,自然的大气氮沉降和人为的大气氮沉降均较低;植被组成简单,建群种为低矮灌木,如牛皮杜鹃、笃斯越橘,伴生有草本植物,如苔草、小叶章。灌木、草本植物均为多年生,越冬时,灌木植物叶片脱落、草本植物地上部分死亡。选择植株数量、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作为观测指标,以喷洒形式模拟大气湿沉降。实验进行了四年,通过分析

植株数量、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的变化,寻求植被变化特点和趋势。表中所给出的植株数量、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为相对值,均为2009年数值的倍数。地上生物量为地表以上植物体(含茎、叶)的干重。地下生物量为地表以下植物体(含地下茎、根)的干重。

本组考题通过提供资料,展示新近发现的人类对自然的影响,强化科学研究精神。重点考查数据分析能力、地理变化趋势判定能力。要求考生在数据过程分析中,实现递推,对大气氮沉降问题的认识逐步提升。通过第7题,了解到大气氮沉降能促进各种植物生长,但不同种类的植物对大气氮沉降响应不同,有的种类对大气氮沉降敏感,氮素促进生长作用强,例如,草本植物,也有的植物对大气氮沉降不敏感,氮素促进生长作用弱,例如灌木植物;通过第8题,分析出大气氮沉降导致生物间竞争加剧。通过第9题,确定生物间竞争将导致氮敏感物种取代氮非敏感物种。例如,本题中,草本植物取代灌木植物成为建群种,植被组成将发生彻底改变,其实质为苔原植被草甸化。

第7题中,根据数表,灌木植物植株数量不变、草本植物植株数量增加,总植株数量增加,植株密度改变;灌木植物地上生物量增加明显、地下生物量后期略有下降,草本植物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猛增,总生物量增加。因此,A答案正确。

本小题难度值为O.632。

第8题考查的重点是此消彼长竞争,由于灌木、草本两类植物的观测指标中,只有地下生物量出现了相反的变化趋势,因此,D答案正确。

本小题难度值为O.784。

第9题中,由于实验区的灌木、草本植物均为多年生,越冬时,灌木植物叶片脱落、草本植物地上部分死亡,春季灌木植物发叶、草本植物

萌发。因此植物地上部分竞争并不强烈。主要体现为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地下部分的竞争。正是由于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地下部分竞争中草本植物获胜,因此,植被未来变化趋势

是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因此,D选项正确。

本小题难度值为O.82。

图3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图3,完成1()~11题。

1O.图4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征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1.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 A.1910-1930年B.1930-1950年 C.1950-1970年D.1970-1990年

【答案】10.A11.C

【分析】本组试题以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图为背景信息,考查考生对于人口地理基本概念的理解与灵活运用,也考查厂考生对于世界人口分布,特别是借助几个人口大国基本人口数量等背景知识进行推理与判断的能力。当然,从所给图文数据进行信息推理的能力也是本组试题的考查目标。

考生读懂图4曲线的含义并能从一些有效的信息进行合理推理是顺利完成本组试题的前提和基础。如果考生按照数学方法全部计算一遍所求目标数据,肯定可以正确完成本组试题的选择,但其消耗的时间是比较多的。当然,这也不是本组试题考查的目标与初衷。具有良好的人口地理背景知识的学生,会很快从繁杂的图文信息中提炼出分析判断的依据。

考生只需观测图4中该国2010年移民人数约为4000万,占总人口的13%左右这个信息,马上可以估计出该国2010年总人口为3亿左右。结合考生对世界主要人口大国人口总数的背景知识,可以马上判断出该国为美国。当然,移民比例大也是进行判断的依据之一。判断出该国为美国后,考生就会非常轻松地结合所学知识和图文信息完成本组试题的选择。

第1O题,要求考生从所给4个人口增长曲线中,判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征的是哪一个。考生如果已经知道所给材料为美国,则结合备选图形形状会很快判断出A选项为正确的。即使考生没有从图中信息分析出该国是美国,但结合人口地理基础知识和一些常识也会很快判断出正确选项。

从备选的4个人口增长曲线中可以看出,图形③的曲线形状和图4中移民人数曲线相似,再结合图4中移民人数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可以判断其是错误选项,即排除了C选项。图形②④曲线也不符合一般意义的国家人口增长规律,这样就很快排除了B、D选项。当然,考生如能简单地找到该国1900年与2010年之间的任意一年,特别是对中间区段的数据简单估计一下,就会判断出只有A选项是正确的。

本小题难度值为O.168。

第11题,本题要求考生判断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该国某年总人口减去移民人数就是该国的原居住人口,该国两个时段原居住人口之差即为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考生完全没有必要通过计算这些不同时段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来进行比较获得正确答案。

考生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获得本题正确的解题思路。

考生如果已经判断出该国为美国,再结合一些美国人口增长的背景知识可以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人口出现了快速增长的一个阶段,即1950~1970年被称为“婴儿潮”时期。这样就能很快地判断出C为正确选项。当然,这部分知识也不是地理教学必须要求考生掌握的。这里需要强调,文史知识的综合灵活运用能力是十分必要的,考生一定要明白“知识都是相通的”这个基本道理。

考生没有判断出该国为哪个国家,通过阅读分析图4中曲线也可以很快做出正确选择。从图4可以看出,该国移民总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趋势非常接近,这样就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时段移民总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细微变化,来得出正确答案。图4中只有1910~1930年和1950-1970年两个时段该国移民人数变化比较平缓,但移民人数占总人口比例快速减少。说明在这两个时段该国机械增长人口所占比例减少快,反推出这些时段人口自然增长数量多。由于1910~1930年移民人数所占比例远远高于1950-1970年,可以判断1910~

1930年该国总人数比1950-1970年少得多。A、B、D选项都被排除后,考生就可以合理推出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1950—1970年。

本小题难度值为O.361。

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6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 (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 (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 (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

【答案要点】(1)多条河流在此注人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

(2)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

(3)(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

肩);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运行列车安全。

(4)(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

(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

(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但本小题满分不超过6分。若所提措施不符合当地实际,如植树造林,不得分。)

【分析】本题以青藏高原风沙灾害及其防治为案例,重点考查考生知识获取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风沙危害一直是困扰沙区道路建设和安全运营的主要因素。在交通沿线沙害防治方面,我国学者从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尤其是包兰铁路沙坡头段和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沿线的防护体系,已成为沙害成功治理的典范。2007年建成通车的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全长1142千米,是世界上最高、受地质灾害威胁严重的铁路之一,其中风沙灾害是重要的灾害之一。据调查,青藏铁路沙害路段约200余千米,其中严重地段43千米,主要分布在沱沱河、五道梁、秀水河及错那湖等地。

第(1)小题要求考生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文字材料已经告诉考生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从图中可以看出错那湖东北部沿岸与图中其他区域的差异是这里有几条河流人湖,地形平坦,铁路线附近正好位于河流人湖口附近,河流带来泥沙由于流速降低在此沉积。但泥沙是否能被大风吹动,还要取决于泥沙是否暴露于地表,以及泥沙的水分状况、地表植被覆盖状况等。材料中说图中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此地河流补给方式主要是夏季降水和冰雪融水,冬春季节河流水位和湖泊水位均较低,河滩和湖滩大面积出露,加之冬季干燥多风,河滩和湖滩表面干燥,这便是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

第(2)小题要求考生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风沙活动两个基本条件是丰富的沙源和强大的风力,材料中已经说明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从图中可以看出铁路之西为宽阔的湖面,地面粗糙率低,加上铁路东部的几条河流所在的河谷具有一定的风洞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大风条件。

在强风和沙源均具备的情况下,地表覆盖状况是影响是否起沙或者起沙强度的主要因素(这也是后面防治措施着重考虑的因素),材料中的“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便是提醒考生注意地面状况,也就是冬春季节寒冷、干燥,地表缺少植被(草)。

第(3)小题要求考生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题目中特别提到铁路及运行列车,因此考生答题也要从这两方面考虑。风沙活动的基本过程就是侵蚀和堆积:当风力加强时,将地面物质吹起形成风蚀;当风沙流饱和时,风力减弱或近地面粗糙度发生变化便可发/丰堆积。普通铁路的基本结构是钢轨铺在枕木上,枕木铺在碎石路基卜,碎石路基再铺在地面上,这样可以将火车的重量均匀分散到地面。铁路路基的高度大于风沙流集中的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青藏铁路在多年冻土段由于考虑保护多年冻土,铁路路基通常达到0.8~1米),加之碎石路基本身的粗糙度较大,很易形成堆积(饱和风沙流过境时),填埋路基和钢轨;反之如果是非饱和风沙流过境,则很容易造成破坏,磨蚀路基、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风沙活动也会干扰正在运行的列车,影响行车安全。

第(4)小题要求考生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提出防治措施。铁路风沙灾害的防治,要点在于阻断风沙流到达铁路(或者铁路附近),主要包括阻沙措施和固沙措施两方面。对于从较远处吹来的风沙流,在铁路两侧设高立式(高度在1~2米)沙障(如阻沙墙,或阻沙栅栏等),沙障可降低风速,使风沙流中的沙粒发生沉降,阻止风沙流到达铁路。高立式沙障影响范围可达其自身高度的10~20倍。对于铁路附近的沙,则主要采取固沙措施,固沙措施有可以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可以采用覆盖方法阻断地面的沙和空中的风接触,覆盖物可以多种多样,当地就地取材多使用碎石或鹅卵石;另一方面是降低近地面(20~30厘米)风速(使之低于起沙风速),一般采用半隐蔽式格状沙障(多采用1×1米格局),高度20~30厘米,材质可以多种多样,比如草方格、尼龙方格、水泥方格、碎石方格等。包兰铁路沙坡头段采用的是草方格,考生应该在中学阶段有所接触。青藏铁路就地取材,多采用

旬自驾前往图8所示区域(湖面高程3196米),进行以观鸟为主题的深度游。

指出为应对旅游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他们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并说明理由o 【答案要点】海拔较高(3000米以上),氧气含量偏低,需带氧气袋(瓶)、抗缺氧药品等;气压偏低,水的沸点低,需带高压锅等;空气较稀薄,太阳辐射强,需带防晒物品;气温偏低,昼夜温差大,需备防寒衣物;此时该区域多大风,需备防风帐篷等。

【分析】“深度游”是指旅游者通过徒步、自驾等方式,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获得深刻体验的旅游活动。与传统的观光性旅游不同,它必须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深入到某项主题旅游之中去,对某项专题或某一目的地进行深入的观察与了解。深度游要求旅游者做大量的调查和攻略后,通过旅游去触碰文化、感悟历史、探寻神秘、增长阅历、调养性情、提升境界。旅游者在深度旅游中,不仅能放松心情,还有新的体验。从最初的多地到一地深度,从走马观花到各类特色主题旅游,游客的目的性越来越明确。

青海湖面积为4635平方千米,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湖内平均水深19.15米,年平均气温在1℃-3℃,年日照3040小时,湖区分布着大面积的草原和40条大小河流,中国第一个鸟类自然保护区鸟岛自然保护区就位于青海湖内。鸟岛自然保护区由鸟岛、沙岛、海心山等岛屿组成,保护区1977年建立,1922年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册”。每年5--9月,1O万多只斑头雁、天鹅、绿头鸭、鱼鸥、鸬鹚等从南方飞到此地繁殖,几个岛屿上挤

满了铺窝营巢的鸟。青海湖湖滩上的禾本科、豆科、蓼科和莎草科等草类是鸟类良好的食物,著名的湟鱼成为鸥和鸬鹚的主要饵料;加之与陆地相隔,可避开兽类天敌的侵袭,因此这里成为鸟类理想的栖息地。

本题首先给出深度游的概念,进而创设情境,“有3位旅游者结伴拟于4月下旬自驾前往图8所示区域(湖面高程3196米),进行以观鸟为主题的深度游”。提出为应对旅游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指出他们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并说明理由这一问题。综合考查考生根据图文资料,快速提取信息、空间定位的能力,以及对旅游地理中出游前的准备、旅游安全等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情况。根据文字材料可提取4月下旬、自驾、观鸟这些关键词,再根据图示区域的地理位置、山峰等信息可得出该区域地处高海拔地区,氧气含量偏低,气压偏低,太阳辐射强,气温偏低,昼夜温差大,四月多大风等信息。由此,针对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需带氧气袋(瓶)、抗缺氧药品、高压锅、防晒物品、防寒衣物、防风帐篷等生活用品。

本题也在提醒考生开展深度游项目时,出游前的准备要充分,同时要注意旅游安全。以本题为例,出游前的资料准备包括收集该地的地形、气候、交通等基础地理信息;收集鸟类的种类、数量、栖息地、习性、观测点等相关信息;出游前生活必备品准备包括GPS、防寒衣物、防晒霜、太阳镜、氧气瓶、抗缺氧药品、高压锅等。旅游安全方面,因地处高海拔地区,空气较稀薄,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等自然条件的差异,所以要注意缺氧、防紫外线辐射、防寒等,量力而行,最好确定适应高原缺氧环境下的活动方式。

本题难度值为O.455。 43.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9所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2013年4月2()日,这里发生了7.O级强烈地震。2013年4月21日夜24日.震区出现多次降雨。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发生

了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

说明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

【答案要点】图示区域(地处断裂带)岩石破碎,山高、坡陡、谷深,强烈地震造成震区岩体松动、破裂,形成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降雨致滑坡、崩塌加剧,引发泥石流。

【分析】图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龙门山断裂带,地形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大部分地区被河流切割成山地。震区海拔高差可达4000米,山区半数以上地形坡度超过30。。地形破碎,交通不便。由于媒体的宣传,教师和学生对2008年汶川地震本身及其造成的次生地质灾害并不陌生。汶川地震震级大、烈度高,强烈地震造成震区山体松动,地质条件进一步恶化,大量松散物质使得灾害体抗剪强度大大降低,极易触发次生地质灾害。震区为降雨丰富区域,2013年4月21日夜至24日,对震区出现的多次降雨的研究表明,强震后地质灾害的降雨触发阈值将显著降低,导致震区次生地质灾害风险加剧。本试题以此为背景信息,以2013年4月20日庐山强烈地震及其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为素材,主要考查考生读图获取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推导区域地理环境与自然灾害之间因果关系的能力。

本试题要求考生回答地震后图示区域次生地质灾害的原因。首先,考生应调动有关地震、降雨会引发哪些地质灾害的相关知识,这是正确回答该问题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再去提取与这些次生地质灾害相关的信息,通过因果关系的分析、推理,进而得出结论。根据文字资料给出的“图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发生了7.O级强烈地震”的已

知条件,可以推演出“图示区域地处断裂带,因而岩石破碎、松散物质大量增加”,由于发生了强烈地震,会造成“震区岩体松

动、破裂”等结论;通过读图提取有关图示区域地形方面的信息,能够总结出这里的地形具有“山高、坡陡、谷深”的特征;利用“震区出现多次降雨”的已知条件,得出震区震后的多次降雨会导致滑坡、崩塌加剧,引发泥石流的结论。

本题难度值为O.646。 44.环境保护

坡耕地上的切沟由流水侵蚀而成。图1O为切沟景观。

指出切沟对坡耕地的危害,并提出防治措施。

【答案要点】危害:切沟分割土地,损坏耕地,妨碍耕作,(严重时可阻断交通);加大土壤侵蚀量(切沟形成后,水流集中,冲刷能力增强,水土流失加剧)。

防治措施:调整耕作方式,防止水流集中(如等高耕作、间作、修地埂等);修建引水排水设施(如修建排水沟等);(在水流集中区域)设置障碍(如草地,灌丛等);在切沟中修建拦水坝(谷坊);切沟填埋。

(答对1项措施得2分,答对其中3项即可得6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但本部分满分不超过6分。)

【分析】本题以土壤侵蚀中的切沟侵蚀为例,考查考生知识获取能力(观察能力)、分

析判断能力,以及对相关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

材料为一坡耕地上流水形成的切沟照片,要求考生指出切沟对坡耕地的危害,并提出防治措施。照片取自我国东北黑土区的黑龙江省九三农垦分局鹤山农场,从照片中呵以看出,这里坡耕地坡度不大,根据照片远景生长的树木(农田防护林)可以判断切沟的深度在O.5~1米,细心的考生可以看出坡耕地是垄作的,垄的走向差不多垂直于切沟,垄沟至切沟边戛然而止,这提供了两方面的信息,一是耕作方向与切沟大角度相交,二是切沟的形成在起垄之后,换句话说,现在切沟所在位置的土被流水冲走了。至此可以总结出切沟的危害主要方面是切割土地(损坏耕地),妨碍耕作。如果能想象到如此平整的土地可能采用大型农业机械进行耕作,还可以回答到严重时可以阻断农业机械交通。形成如此深的切沟,切沟所在位置的土壤(包括表层的土壤及其下母质)均被冲走,其侵蚀量显然比仅冲走表面土壤大得多。

关于防治措施,主要考查考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对相关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防治措施自然包括防和治两个方面。考生首先想到的应该是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防,即如何防止切沟的产生。考生根据相关知识可以分析得到切沟的形成需要在坡耕地上形成集中的水流,当水流的破坏能力超过土壤的抵抗能力时,便会冲刷土壤形成切沟,因此预防切沟的产生应从防止集中水流冲刷着手。等高耕作、问作、修地埂等措施可以增加渗透,延迟降水向下坡流动,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水流集中。修建排水沟渠将集中到一定程度的水流引走,也可以防止耕地被集中水流冲刷形成切沟。此外在水流集中区域设置障碍(如草地,灌丛等)可以增加地面粗糙度,降低水流速度,防止耕地被集中水流冲刷成沟。对已经形成的切沟,其治理首先考虑的是切沟不要继续发育扩大,即可在沟中修建多道梯级拦水坝,阻挡水流,减缓水流速度,使流水中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掩埋切沟也是一种治理切沟的措施,但在掩埋时要考虑掩埋使用的材料,不能破坏切沟周边的土地,同时还要防止在原地再次形成切沟。

本题难度值为O.543。

碎石方格。

材料中特别注明图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这里树木无法生长,因此答植树造林不符合当地实际情况,不得分。

本题难度值为O.34。

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21世纪初.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位置见图7)。初期开采的矿石运往乙地加工。2013年,该国在甲地附近筹建磷酸盐工业城,使其成为集开采、加工于一体的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n

(1)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 (2)分析在甲地附近建设磷酸盐工业城需要克服的不利地理条件。

(3)在甲地或乙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都会造成污染。有观点认为“与乙地相比,甲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造成的污染危害较轻”。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通过对甲、乙两地的对比分析,阐述理由。

【答案要点】(1)沙特阿拉伯(靠近亚洲、非洲、欧洲市场)濒临海洋,产品运输方便;磷酸盐矿品位高,储量大,易开采;油气资源丰富,能源成本低;资金雄厚。

(2)高温干燥,淡水资源短缺,施工环境差;地处偏远地区,人口稀少,劳动力缺乏;

地区开发历史短,工业与基础设施薄弱。

(3)赞同:甲地人口少,未利用土地多,能容纳更多污染物;乙地人口多,经济活动密集,对污染更敏感;位于港口,容易污染海洋等。

反对:甲地生态环境更脆弱(水资源短缺,植被稀少,易沙漠化);乙地环境保护设施较完备,污染物处理技术较成熟。

(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但本小题满分不超过6分。所述理由需支持所持立场,否则不得分。)

【分析】本题为综合性试题,在给定图文资料基础上,分别从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区域地理、环境地理等角度,综合考查考生的地理信息阅读、分析、提取的能力,同时考查考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与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内容全面,涉及面广,对考生的地理综合能力有一定要求,也涉及了从不同角度看待地理环境效应等问题。

本题图文资料以沙特阿拉伯为区域背景,以该国筹建磷酸盐工业城,使其成为集开采、加工于一体的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为主线。地图资料全面提供了沙特阿拉伯的地理位置、城市分布、沙漠分布、磷酸盐工业城位置、主要油田和途经磷酸盐工业城的输油管道、港口与磷酸盐工业城之间的铁路交通等信息。

磷酸盐矿经加工后生产出主产品磷肥和食品、洗涤剂、饲料等下游产品,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目前,世界磷酸盐生产加工业主要在美国、中国、摩洛哥等国。2001年4月,沙特阿拉伯矿业公司(Maaden)宣布,沙特北部(杰拉米德AlJalamid附近)发现一个地下储量为4亿吨和地表面积为18平方千米的居世界首位的优质磷酸盐矿区。该公司负责人表示,矿区地层结构易于开采,而且储量丰富,如果该矿区投入实际生产线,沙特就将成为世界第三大磷酸盐生产国。之后几年,沙特阿拉伯从这里开采的磷酸盐矿石通过铁路运往沿海的大型化工企业进行加工销售。

2013年5月,沙特阿拉伯矿业公司(Maaden)与美国美盛公司(Mosaic)和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签署协议,就合作建设沙特沙玛尔(AlShamal)磷酸盐工业城达成共识。据悉,沙玛尔工业城预计投资70亿美元,三方占股分别为60%、25%和15%,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磷酸盐基地。

沙玛尔工业城位于沙特北部,由于远离城市和油气富集,该地区目前没有任何重工业,属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沙特阿拉伯希望凭借低廉的燃料成本和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充分发挥本国磷酸盐产业利润空间较大的优势,将沙玛尔工业城发展成为全球磷酸盐产业的枢纽,并借此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带动沙特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根据沙特矿业公司的计划,沙玛尔工业城将于2016年建成投产,届时年产量将达到1600万吨,其中包括300万吨磷肥。

但是也应看到,尽管沙玛尔工业城孕育着巨大的商机和发展潜力,但仍然面临许多风险和挑战。首先,沙玛尔工业城地理位置偏远,这意味着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相对而言会较高,同时项目建设期间材料、物资和劳动力的调配运输也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建成之后还要解决如何在这样偏远的地区实现一个大型综合工业城的运营以及产品如何营销的问题。此外,预计工业城建成后的1O年时间内将创造2万个就业岗位,其中大部分是专业技术岗位,如何在当地寻找和吸引一大批具备较高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的人才将成为一个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沙特整体缺少专业人才的大背景下,沙特矿业公司计划与沙特职业技能培训公司合作,在沙玛尔工业城内设立专门的职业培训中心,在2016年之前为相关技术岗位培养人才。此外,沙特矿业公司还计划为沙特北部地区的学校提供资助,以提高当地学生的学术和科研水平,为工业城的研发中心输送人才,推动在磷酸盐产品开发领域的研究。

第(1)小题要求考生“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考生以图7为基础,结合区域地理背景知识,可以很容易地概括出“沙特阿拉伯地理位置适中,

靠近亚洲、非洲、欧洲市场,,这样的结论。中东地区地处欧、亚、非交界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近年来,中东地区的一些国家依靠优越的地理,充分发挥世界中转基地的角色,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迪拜航空港的建设。

当然,即使考生没有归纳概括出这些要点也不影响下面的作答。

考生只要认真阅读图7信息,可以发现沙特阿拉伯东临波斯湾,西临红海,这样就可以概括出“沙特阿拉伯濒临海洋,产品运输方便”。结合文字资料“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通过归纳概括后得出“磷酸盐矿品位高,储量大,易开采”是其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最主要优势条件之一的结论。考生通过综合图7中大量油田密集分布于波斯湾附近以及沙特阿拉伯的区域地理信息,进行简单推理后就可以全面地概括出,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也包括“油气资源丰富,能源成本低;资金雄厚”的结论。

第(2)小题要求考生“分析在甲地附近建设磷酸盐工业城需要克服的不利地理条件”。考生结合图7沙特阿拉伯地理位置、沙漠分布等信息,简单综合运用区域地理和气象气候等基础知识,就可以看出在甲地附近建设磷酸盐工业城,首先面对的不利自然条件就是“高温干燥,淡水资源短缺,施工环境差”。结合文字信息“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与图7中城市的分布,可以看出在甲地附近建设磷酸盐工业城,面对的人文地理约束为“地处偏远地区,人口稀少,劳动力缺乏”。最后结合文字信息“21世纪初,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初期开采的矿石运往乙地加工”,综合其他图文信息和区域地理知识,经过合理推理后很容易地得到,在甲地附近建设磷酸盐工业城,“地区开发历史短,工业与基础设施薄弱”也是其不利条件。

第(3)小题是一个开放性试题。本题首先明确了一个观点,即不管在甲地还是乙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都会造成环境污染。然后把磷酸盐矿石加工厂选址中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问

题提炼了出来,考查考生从不同角度全面地认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当然,考生在作答时只需要就一种观点进行阐述就可以了。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是一个动态演化过程。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任何改变都会引起环境的反馈。经过时间的积累与沉淀,人地系统达到新的平衡。为了实现人地关系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科学地分析人类生产、生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挖掘其作用机理及其内涵,更好地指导我们的生产、生活实践。

本小题首先表明一种观点,认为“与乙地相比,甲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造成的污染危害较轻”。然后要求考生对“是否赞同这种观点”做出选择,并通过对甲、乙两地的对比分析,阐述理由。

考生如果选择赞同这种观点,则通过图文信息资料和前面的分析归纳,很容易看出,甲地地广人稀,人口较少,因此其“未利用土地多”,即广阔的空间能容纳更多的矿物废渣等,环境容量相对较大;而乙地为位于波斯湾的港口,油田、城市、人口、交通网分布密集,人类活动频繁,“经济活动密集”,推理得出轻微的环境污染也会带来更大的损失,因此乙地“对污染更敏感”;同时,乙地“位于港口”,磷酸盐工业废物有“污染海洋”的风险。

考生如果选择反对这种观点,则通过图文信息资料和甲、乙两地的开发历史和现状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甲地由于地处内陆,淡水资源更加短缺,植被稀少,沙漠广布,其“生态环境更脆弱”;乙地开发程度高,开发历史久,人口、经济活动密集,工业基础等比较完善,综合推理后可以看出,“乙地环境保护设施较完备,污染物处理技术较成熟”。

本题难度值为O.457。 42.旅游地理

近年来,一种不同于传统观光游的“深度游”悄然兴起。深度游是指旅游者通过徒步、自驾等方式,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获得深刻体验的旅游活动。有3位旅游者结伴拟于4月下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9z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