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思考题及答案01

更新时间:2024-01-18 21:4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思考题 1

释 名

1、说出菩提的体性、分类及比喻。

答:菩提体性分为二:一是断菩提,心中已将烦恼障和所知障无余净除;二是证菩提,现证如所有和尽所有一切诸法。

菩提分类:分法、报、化三身。从难以测度而甚深功德方面,安立为法身;从具足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无量功德而广大的方面,安立为报身;从普应一切众生根机而行利他,因而是大自性的方面,安立为化身。

菩提比喻:智慧光明的证德,比喻为日轮;二障清净的断德,比喻为离云虚空。《宝性论》中宣说了九种比喻,即:莲花中显露的佛身;远离蜂群的蜂蜜;脱离皮壳的果实等。

2、解释道次第的涵义。

答:按照《现观庄严论》,“道”,指甚深道与广大道;“次第”,指深广二道在资粮、加行、见、修四道中的修行次第。

按照《入行论》,“道”,指菩萨行所依的菩提心,及依于此心所发起的六度万行,也即是愿行二种菩提心。“次第”,指内心安住不放逸之后修习布施、持戒等。

按照《道炬论》及本论观点,“道”,即三士道,包括共下士道,共中士道及不共上士道;“次第”,指在具足共下、共中二道次第的前提下,修习不共上士道。

以下士道为例,亲近善知识是修习佛法的基础,只有如理地

思考题 2

依止且德善知识,才能趣入佛法,因此是第一步,然后趣入佛法后,应思惟睱满人身难得,以此才能策励自心,勤行精进,修习正法,所修即是三士道。

如果不脱离恶趣,就没有修学佛法的机会,更不能出离生死,成就菩提,因此应先修下士道。

在修下士道中,如果贪著现世五欲,就不能对后世安乐生起猛得希求,也不能对恶趣苦生起真实怖畏,因此,应首先思惟人身无常,恶趣痛苦,才能由此怖畏恶趣。由怖畏恶趣的心推动,才能至心皈依三宝,深信佛所说的因果道理,由此遮止恶行,行持十善,才能远离恶趣。

3、以理成立本论所诠的深广智慧是道,并说出道的比喻。 答:《道炬论》和《广论》中所说的甚深和广大智慧,乃为正道,因为它是达到果地菩提的现证。

依于世俗中无误取舍的广大智慧及胜义中现证空性的甚深智慧,决定能现证无上菩提,因此安立是“道”。

道的比喻:能够到达城市的大路,是道的比喻。《俱舍论》云:“道义云何?谓涅槃之路,乘此能往涅槃城故。”三士道是从凡夫地出发最终到达佛地的完整道路,因此称为菩提道。

4、以理成立本论所诠的道次第决定,并说出次第决定的比喻。 答:三士道所摄的一切诸道皆需要遵照次第渐次修心而产生,前前为因,后后为果的缘故。

比喻:树有根、茎、枝、叶、花、果六位,需要依次而生,

思考题 3

以根为因才能生茎,以茎为因才能生枝等,如是,三士道中,以前前修心为因,方能入于后后,由此成立修心次第决定。

《欧罗尼自在王经》中讲述了一个善巧净治摩尼宝的大师的比喻,与此类似,欲证得远离一切垢染的断菩提,应当按照次第首先遣除粗垢,之后消除细垢,最后除尽极细垢。有从粗到细除垢的过程。

结合三士道来说,首先应遣除耽著现世的颠倒心,才能以后世为重,为求得后世义利,而精勤取舍因果,趣入十善业道;接道,要遣除耽著轮回盛事的乐执,才能发起出离心,趣入解脱道;再接着,要遣除唯求一己解脱的发心,才能发菩提心,趣入菩萨行;最后要遣除人我执和法我执,才能获利大乘解脱。总之,要依次遣除从粗到细的执著垢染,由此成立修行有决定的次第。

5、从多方面解释“广”的涵义。

答:一是本论由于能诠的教理极为丰富,故所诠义极为广博,从初发心开始终至成佛之间的修行次第无不具备,故称为“广“。

二是本论所化根机极为广泛,普被下、中、上三根,故称“广论”。

三是本论从始至终每一科的法义,都首先以正理证成,再广引经论加以证明;对有疑惑之处,再运用容易理解的譬喻加以启发,遣除各类邪见;又引述喝当派祖师的语录,显发其中义理;最后总结全科要义。以广博而精细的方式,层层递进,逐步演绎,相对省略了破立及教证等的《略论》,可称本论为“广”。

思考题 4

1、敬礼尊重妙音!

(1)解释“尊重”和“妙音”的涵义。

造论支分

答:尊重:姑如或上师,有无上和沉重二义。从功德方面说,成为一切众生中的无与伦比者,故称为“尊”;具有广大功德,贪嗔等烦恼不可动摇,故称为“重”。

妙音:曼殊廓喀,即文殊师利菩萨,代表智慧。“妙”指断德自性身,由于除尽了二障习气粗涩,故称为“妙”;由于从智慧法身中流现妙音,故以“音”表示智慧法身。或解释为:“妙”指断德自性身和智慧法身,“音”指听闻便能开启智慧的悦意之音。

(2)何故宗喀巴大师在造论一开始敬礼文殊本尊?

答:文殊师利菩萨是宗大师生生世世形影不离的本尊,在一切显密佛法的关要方面,宗大师都是在文殊菩萨前谛听教授而断除增益的;又因文殊师利菩萨代表智慧,因此首先归敬文殊本尊。

2、从因、作用及体性三方面解释如下颂义。

俱胝圆满妙善所生身,成满无边众生希愿语, 如实观见无余所知意,于是释迦尊主稽首礼。

答:前三句分别顶礼释迦牟尼佛的身语意,主要从因方面赞

思考题 5

叹佛身,从作用方面赞叹佛语,从体性方面赞叹佛意。

因:“俱胝圆满妙善所生身”,是赞叹佛身的因行圆满,佛身是圆满集聚无量微妙善行而生,故极微妙。《无垢称经》说:“诸友伴,如来身者,从百福生,从一切善法生,从无量善道生。”

作用:“成满无边众生希愿语”,是赞叹佛语作用圆满,佛以一音说法,众生普能获得与自己的根机相应的领解,因此称佛音为“令一切根机满足音”。无边众生依止佛陀圆音,能现前成就增上生,究竟获利决定胜。

体性:“如实观见无余所知意”,是赞叹佛意体性圆满,“无余所知”即一切如所有义和尽所有义。由于断尽了烦恼障和所知障,佛心无著无碍,普能照见一切所知,因此佛意是无余观见所知的体性。

3、按照以下颂文回答问题:

今勤瑜伽多寡闻,广闻不善于修要, 观视佛语多片眼,复乏理辨教义力, 故离智者欢喜道,圆满教要胜教授, 见已释此大车道,故我心意遍勇喜。

(1)在宗喀巴大师时代,修行人存在的四种过失是哪些?

答:一是寡闻盲修;二是多闻不善修要;三是片面了解佛法;四是缺乏以理辨别教义的能力。

(2)“圆满教要胜教授的智者欢喜之道”是指什么?何故

说它是圆满、教要、殊胜教授?

思考题 16

绝不会以不能引导至成佛的小乘法而为引导。因此,佛的本怀是是欲将一切众生安立在自己所安住的十力等地位中。

二是佛知众生有种种意乐,深心所著,因此就随顺众生的根性而宣说三乘道法,随机相应引导,而这一切是为了使众生获得一佛乘的一切种智。

因此,一切权实教法都是引导众生成佛的方便。

(2)在论文“虽起谤法总有多门,前说此门极为重大”中

所说的“此门”是指哪一门?

答:指“执著佛语中一类是成佛方便,另一类是成佛障碍”这一门是极为重大的,应当励力断除。

(3)为何说谤法罪业超过五无间罪?

答:造作五无间罪是因为心里没有正法,而谤法是听闻正法却去谤毁正法,能使自他众生对正法的信心造成障碍,由于众生可能因未听闻正法而造成五无间罪等一切罪行。因此谤法罪业极重。

(4)《大乘庄严经论》中说:“虽恒处地狱,不障大菩提,

若起自利心,是大菩提障。”而本论却说小乘法为成佛的方便,二者是否相违?为什么?

答:一、如一个有钱人到要到北京,发心坐拖拉机去,则是一大障碍,因为他完全有能力和有钱乘飞机快速抵达北京,而拖拉机则可能需要很长时间。同样,菩萨堕地狱并不障碍成就大菩提,而菩萨发小乘心堕入小乘道,则极大延缓了成

思考题 17

佛的时间,对成就大菩提构成障碍。又比如,一个穷人因无钱选择坐汽车去,虽时间缓慢但还是能够到达北京。同样,对小乘种性者宣说小乘法,也是接引他成佛的方便。总之,《大乘庄严经论》此偈的意思是,菩萨如果发小乘心,则成佛费时久远,相比之下,菩萨堕入地狱尚不至于耽误这样长的时间。因此,菩萨入小乘法是成佛障碍,而对小乘种性者宣说小乘法,则是成佛方便。

二、一切佛语,无论真实说、方便说、直接说、间接说,都是针对时机引导众生入佛地的方便。

三、由于佛知众生有种种意乐,深心所著,因此就随顺众生本有的根性而宣说三乘道法,随机相应引导,而这一切都是为使众生获利一佛乘一切种智,因此,释迦佛的一切权实教法都是为了众生成佛的方便。

(5)若分别大乘为殊胜乘、小乘是低劣乘,是否成为谤法

恶业?为什么?

答:不是谤法。

一、实际上就有这样的差别,如理如实分辨并不是谤法。 二、《密宗道次第广论》中说:“然而,由于所化有胜劣的缘故,方便也有圆不圆满,道也有缓慢速疾等差别是合理的,因此,引入佛道的支分之道(声闻道)与大乘道有所不同。”可见大小乘本有胜劣的差别。

三、如儿童读书,虽然没有发起成办大人事业的愿心,但

思考题 18

他所学的知识,也是引导趣入成人事业的方便。

(6)为何说本论教授具有极大恶行自行消灭的殊胜性?

答:就好比关闭煤气的阀门,就能息灭火焰一样。“火焰”比喻谤法,“阀门”比喻谤法因由,即将佛语执著为一类是成佛方便,一类是成佛障碍。修学道次第获利相应后,就会对于“一切圣教彼此无违,一切圣言均为教授”的道理生起定解,由此就关闭了谤法的阀门,令谤法恶行自行消灭。

如何讲闻

1、从闻法能成就戒定慧三学的角度,解释如下颂义:

由闻知诸法,由闻遮诸恶, 由闻断无义,由闻得涅槃。

答:由听闻业果,就了知什么是不善的身、语、意业,这些不善业会感得何种苦果,由此就能遮止身口意造恶;由听闻苦谛,就能了知生死纯是苦性,断除耽著全无实义的三有盛事;由听闻菩提心,能遮止自利为重的心念;或者,由听闻空性,能遮止耽著人我、法我的戏论。总之,由听闻正法,调整身心,就能遮除粗分和细分的散乱,摄心安住,而开发智慧;发起了智慧,就能断除执著证得涅槃。因此,闻法能成就戒定慧的殊胜利益。

这一颂,前一、二句可对应戒学,第三句可对应定学,第四

思考题 19

句可对应慧学。

2、说出以下颂中比喻所表达的意义。

如入善覆蔽,黑暗障室内, 纵然有众色,具眼亦莫见。 如具眼有灯,则能见诸色。

答:对见色而言,眼目是因,光明是助缘,以有因无缘故,具眼亦不见众色。若具眼者以灯光为助缘,就能明见诸色法的形状颜色等。如是,虽然在世间获是了人身,具有了智慧,但没有听闻正法,全然不知善恶诸法,即虽有智慧的因,但没有听闻正法作助缘,纵然有智慧也不能了知诸法。

众生的性情是随缘可变的,所缘境对内心的影响极大。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也,由白象听闻佛法而不愿杀人,由近屠宰场而性情凶残可知,连低等的旁生都能由听闻佛法而发起善心,何况万物之灵的人类,恒时听闻正法,岂能不改善自心。

3、如何作五种想(珍宝想、眼目想、光明想、大胜利想、无罪想)而正听闻?

答:1、常人看见满地瓦砾会毫不在意,弃而不顾,而看见遍地奇珍会生大欢喜心,珍爱执持。人身难得,佛陀难遇,把佛法作珍宝想,以极珍惜的心受持每一句法义,常常这样想,单由闻法就能产生无量功德。

2、由前世种下的善要,今生俱生就有的智慧叫俱生慧。如果能坚持听闻正法,俱生慧就会时时增长;远离正法,已有的

思考题 20

智慧就会逐渐消失,因此,应当把闻法视为眼目,一日不离。

3、听闻圣法能逐渐开启了达甚深义和广大义的慧眼。不听闻正法,眼光就始终短浅、狭隘,只能看见表面的现象和眼前极小范围的事;而通过听闻正法,就能开启了达深广义的智慧眼,能见到甚深离戏的空性和广大的缘起显现。因此,听闻正法如同光明,照了万法。

4、“涅槃”指断德究竟,灭一切过;“菩提”指证德究竟,满一切德。由听闻正法,渐次引生智慧,断除人法二执,至究竟时,则现前涅槃菩提,因此具极大利益。听闻正法能使人究竟觉悟成佛,世间没有比这更具大义的事。能如是作大胜利想,则会对闻法充满欢喜。从此,不必勉强就能从内心喜乐听法。因此,由如理思惟就能有效转变心态。

5、听闻正法得相应时,内心清净,远离非理杂念,是得止的安乐;遣除迷惑,内心明了而欢喜,是得观的安乐。当然,这只是相似的说法。实际上,由听闻正法,按照所闻的法义如理作意,将获利寂止和胜观的安乐。因此,应当对听闻正法作无罪想,也就是要思惟“闻法体性清净,毫无垢染”。

什么是有罪呢?比如,听闻世间邪说,引生邪见,是观的违品;听靡靡之间,贪嗔散乱,是止的违品。都有罪垢,如果不缘正法而缘邪法,当下就为罪所染。明见此理后,应尽量不接触染缘声色,一心只缘佛法。

4、如何按照《菩萨地》所说而正听闻?

思考题 21

答:按《菩萨地》所说,无颠倒而听闻,即应当心无杂染及不作意法师五处。

一、内心远离高举:由傲慢心引起的邪行,导致颠倒闻法。。 1、应时听闻:提前准备、身心稳重、按时听闻。 2、发起恭敬:身语意发起恭敬,远离轻慢。

3、发起承事:行为上发起承事正法和法师。以奴仆心,殷勤侍奉师长。

4、不应愤恚:不应嗔恚法和法师。

5、随顺正行:按照法师所说,随顺法师的心意而行。 6、不求过失:不寻求法师的过失。

二、远离轻蔑杂染:包括四相。应行方面,具足两种恭敬;应遮方面,具足两种不轻。

1、极敬重正法:一切利乐从法生,法是我慧命父母。 2、极敬重法师:即想“父母生养我生身,法师生育我法身,饶益我生生世世,恩德无量。”由内心感恩,而敬重法师。即使法师与自己平等或不如自己,也不应生轻慢心,而应恒守恭敬。

3、轻法:如想:我是上根利智,听闻低法没有意义;或我已通达,不必再听等。这是错误的,应一律遮止。

4、轻法师:如想:认为法师不如自己,或表达能力差等。这是错误的,应一律遮止。

三、不应作意法师五处:

1、于坏戒不作异意:不应作意法师为破戒者、不守律仪者,

思考题 22

而不随彼听法。

2、于坏族不作异意:不应作意法师种性卑贱,而不随彼听法。

3、于坏色不作异意:不应作意法师形貌丑陋,而不随彼听法。

4、于坏文不作异意:不应作意法师不善辞藻,而不随彼听法。

5、于坏美不作异意:不应作意法师语言粗恶、心怀忿恚、不以和美语言宣说正法,而不随彼听法。

若菩萨智慧微劣,对法师生嫌弃心、鄙视心,而不从法师听闻,则会退失智慧。

5、解释颂义:

处极低劣座,发起调伏德, 以具笑目视,如饮甘露雨, 起敬专至诚,善净无垢意, 如病听医言,起承事闻法。

答:听法时,坐在低劣的位臵上;心态方面,发起调伏之德,调柔温和;神态方面,以欢喜的眼神瞻视法师,如饮甘露般,汲取妙发精化。发起恭敬、至诚、专一之心,意乐清净无染,如同患者聆听医生嘱咐,发起承事,听闻正法。

6、何为法器三过?具体说明。

答:1、覆器不入过:身体虽在讲堂,讲法的声音却不入耳

思考题 23

根。

2、秽器不净过:声音虽入耳根,但内心有颠倒执著,或内心不清净,有求名求利,寻过失的颠倒发心。

3、漏器不住过:虽然远离不入、不净二过,但在听闻时,所听的文义不能记持。以忘念等失坏,法义不能住留于心。

7、为何说“善谛听闻,意思念之”是三过的对治? 答:1、“善听”对治不入过:万缘放下,一心听闻,句句入耳,是为善听。由专注一心的听闻,对治昏沉、散乱或看书、闲谈等过。闻法时禁止做其他行为,如数念珠等。

2、“谛听”对治不净过:谛听就是指真实的听闻,包括正确的发心和领受,也就是为了佛法、为了利他而闻法,听法没有错误理解和颠倒执著。要求每次闻法时有良好的动机,不求现世名闻利养,不求后世人天福报,只为“为种有情愿成佛”而发心摄持闻法。听法时无有偏执,正确地领会法义。

3、“善思念之”对治不住过:指善加思惟忆念法义,铭记于心。可行方法是:做笔记,反复温习,时常思惟,忆念法义,与善友切磋研讨。

8、解释《菩萨地》所说:“希于遍知,专注属耳,意善敬住,以一切心思惟听闻。”的涵义,并说明其为何是三过的对治?

答:一、“希于遍知”:按《瑜伽师地论》所说,以求悟解心而听闻正法。“求悟解心”,即寻求领悟法义的心。

二、“专注属耳”:即专心聆听,句句入耳,如乐迷一心倾听

思考题 24

优美的旋律一样。

三、“意善敬住”:即远离杂念,心住恭敬。如同亲在佛前听法,或孝子听母慈训,丝毫不敢怠慢,即是“敬住”。由心住恭敬,能对治发心、行为不正及颠倒执著等。

四、“以一切心思惟听闻”:“一切心”即全心全意。一心专注于所听闻的法义上,数数思惟。经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对所闻的法义,全心投入思惟,便会由生转熟,由熟开解。如果学一个丢一个,或半生不熟,则很难开智慧。因此,要“惟精惟一”,不要“三心二意”。

以上,“希于遍知,专属于耳”是“不入”的对治,“意善敬住”是“不净”的对治,“一切心思惟”是“不住”的对治。

9、从哪一角度说闻法者是病人?如何是于自身安住如病想?

答:遭受一般疾病尚且难受,何况我们受“百过病”,即贪、嗔、痴等八万四千烦恼所逼恼,令心时时受苦难受,因此闻法者是病人。

贪嗔等烦恼病长时间反复发作,引发苦恼。因苦,果也苦。 10、如何是于法师安住如医想?如何是于教诫作药品想? 答:如同身患癌症,不及时施治便会死亡,此时求生心切,会四处寻求良医医治。如遇上良医则会发大欢喜心,为求治病,对医生言听计从,恭敬承事。对宣说正法的善知识,也应当如是寻求,一定要制伏心中的我慢,亲近善知识要像病人亲近医生一

思考题 25

样,心恒时无懈怠。

要像病人对药师所配制的药品发起大珍爱样,对法师所说的教授及教诫,见为重要后,需要从多方面努力,珍爱执持,切莫由忘念等门使其失坏。

11、从正反面阐述闻法时于自己做病人想极为切要。 答:如果把自己想像成病人,则其余“于法师作良医想”等都能依此而发起。如不作病人想,便不会为寻求断烦恼而修教授义,变成只喜爱多闻,如同病人求得医生开药后,不服药却只受所配的药品,终究不能医治疾病。

12、如何是殷重修?如何是于殷重修起疗病想?

答:善知识教诫何者应行,就切实去实行;教诫何者应止,就应认真去遮止。对任何应取和应舍的方面,都应当谨遵教授,如实行持,这就是“殷重修”。

要行持“殷重修”,就必须首先了解;而要了解,就必须首先听闻。听闻之后,才能知道哪些应做和不应做,才能如法行持。因此,对所闻的法义,应随分随力去行持,这是极关键的。

13、依据《听闻集》所说,阐述学人闻法达到圆满的标准。 答:听闻广博且善护净戒,具足二种德,即闻法达到圆满。 14、解释颂义:

(1) 若喜圣者所说法,身语如之起正行,

是等具忍友伴喜,根护得闻知彼岸。

答:若欢喜圣者所说的妙法,身体和语言遵照妙法如实奉行,

思考题 26

则是具忍的人(能将妙法忍可于心并坚决贯彻执行的人),他的修行将受诸友伴所欢喜。善护六根便是获利了听闻和了知的彼岸,即闻与知得到了实际。

(2) 如有处居观戏场,谈说其余勇士德,

自己失坏殷重修,此是爱著言说过。

答:如同看戏时,台下的观众谈论台上勇士的功德,自己却丝毫不惧,如是,自己失坏于殷重修习,就是由于爱著空谈造成的。所以,不要只做佛法的评论家,而应做菩提道的实行者。

15、什么是于如来所住善士想?什么是于正法理起久住想? 答:“于如来所安住善士想者”,即随念世尊是常说圣法的法师,而发起恭敬。我等身处末世,不能亲见世尊,今有幸听闻佛法,应当像世尊亲自说法一样,对这位说法师,发起恭敬。

“于正法理起久住想者”,即思惟自己应当如何听闻,才能令世尊的教法久住于世。佛法久住依赖讲闻,学人以身作则,如法听闻,就能带动他人听闻正轨,由此能令正法久住世间。无人遵守闻法规矩,则正法就逐渐隐没。另外,佛法久住世间依赖佛子的住持,按正轨受持佛法,则能令佛法传续不断不失品质或变异。

16、如何从自身做起而令正法久住?

答:对佛的圣法要有责任心,全力护持佛法,要发起这样的心:愿我的如理听闻,能令佛法兴盛十方;愿我受持于心,不令圣法失坏。如同祖宗的家业传到我手上,不能令家业毁在我手中

思考题 27

一样。佛弟子应如护持家业一样护持如来家业,尽力使佛陀的正法久住于世。

17、如何是“正为抉择自身而闻法”?为什么应当“正为抉择自身而闻法”?

答:在听闻时应以法为镜,向内对照自己,抉择自己和检点自己。

如同想知道自己脸是否干净,唯一的方法是照镜子。在听法时,务必以抉择自心为唯一目的。如果自己行为有什么过失而在法镜中显现,心中生起痛恼,则应当趋向正法,遣除此过,修习功德。

18、具足何种条件的说法才有大利益?

答:一是发心清净;二是传讲内容清净。传法不能有私心,必须契合教理。为得名利而传法,实际上是贩卖佛法,把神圣佛法当作了世间八法。

如果能不顾及名闻利养等染污事,而为众生说法,则有极大利益。

19、解释《劝发增上意乐经》所说的二十种法施利益。 答:一、等流果

1、成就念:演说正法能成就于法明记不忘的正念。 2、成就胜慧:演说正法能使自心趣入殊胜正道。

3、成就觉慧:演说正法能使自心生起觉悟。缘起不可思议,契合正理传授正法,便能成就觉悟。

思考题 28

4、成就坚固:演说正法能令心力坚固而住持善根。 5、成就智慧:演说正法能增长智慧。

6、随顺证达出世间慧:演说正法能获利出世间慧。《大乘庄严经论》说,演说正法,能成就妙观察智。

二、离第果

7、贪欲微劣:贪欲少则知足。 8、嗔恚微劣:嗔恚少则慈悲。 9、愚痴微劣:愚痴少则具足正见。

10、魔罗于彼不得其便:由于远离三毒,常得清净,外魔不能乘隙干扰。

三、增上果

11、诸世尊而为护念:演说正法能令十方诸佛护念加持。 12、诸非人等于彼守护:能得天龙八部等前来守护。 13、诸天于彼助发威德:诸天助发法师威德,令法师容色光泽,具足威仪。

14、诸怨敌等不能得便:怨家债主等没有机会扰乱。 15、其诸亲爱终不破离:有摄受力,亲友眷属终不破离,能得善友喜爱。

16、言教威重:言教极有份量,听者敬重不敢违越。 17、其人当得无所怖畏:法师能无所害怕畏惧。 18、得多喜悦:能得诸多法喜,内心安详。 19、智者称赞:为智者称扬赞叹,美名远扬。

思考题 29

四、异熟果

20、其行法施是所堪念:演说正法能感念圆满的异熟果。 20、解答有关说法意乐和加行的问题:

(1)法师说法时应安住哪五种想?应断除哪六种过?

答:安住五想:1、于自起医想;2、于法起药想;3、于闻法者起病人想;4、于如来所起善士想;5、于正法理起久住想。

断除六过:

1、恐他高胜嫉妒:恐怕他人胜过自己的嫉妒。 2、推延懈怠:拖延说法的懈怠。

3、数数宣说所生疲厌:数数宣说正法身心劳累所生的疲厌。 4、赞自功德举他过失:说法时赞叹自己功德,而说他人过失。

5、于法悭吝:有吝法之心,说法时对法义有所隐藏而不肯说。

6、顾著财物谓衣食等:说法者有贪著财物供养的染污心。

(2)法师说法时应做哪些加行?

答:1、说法加行:沐浴、著鲜净衣、于清洁悦意处安坐、诵持伏魔真言。

2、演说正法加行:以和悦的表情,具足审定义理的比喻、理由及教证,而开演讲解。

3、远离嫉妒,不要隐而不说,应当具说实义、悦耳、入心的语言,具足精进。

思考题 30

4、内心开朗,具足慈心,精勤修法。

5、具足演说的善巧,擅于运用比喻、公案、表示等,令听者喜闻。

6、对利养无希求心,无贪求心。

7、为利世间而说法,恒时愿自己与众生一同成佛道。 21、于何等境应说法,于何等境不应说法?

答:1、未祈请时,不应说法。虽祈请也应观察请法者是否为法器。若知是法器,即使未祈请,也可以宣说。

2、立者不应为坐者说法,坐者不应为卧者说法,坐于低处不应为高处说法,不应法师使用低劣资具而弟子用优质资具。

3、后行者不应为前行者说法,在路边者不应为路中者说法,不应为覆头者、抄衣者、双抄者、抱肩者、抱项者说法。

4、不应为头上有帽等、乘车者或手执杖、兵器、伞等物的人说法。

22、说明讲闻完结时法师与学人共作的轨理。 答:应共回向。

23、依于道次第的讲轨讲闻,将获得何种利益?反之将产生何种过患?

答:利益:1、往昔所造对法及法师的不恭敬等一切业障,都能得以清净,并能截断此罪业的相续,而不使新造。2、讲者和听者在相续上成为饶益。

过患:不如法行持,正法反成恶趣因。

思考题 31

亲近善知识

1、以教理成立“住性数取趣,应亲善知识。”解释“住性”和“善知识”的涵义。

答:“住性”:所谓种性,是指安住种性的补特伽罗具有种子法,由于现有种子,在遇上殊胜助缘时,但有势力、能力得证涅槃。

“善知识”:《法华文句》云:“闻名为知,见性为识,是人益我菩提之道。”

2、在道次第传授中所要求的善知识是指哪种善知识? 答:在三士道(学佛次第,分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的所有道中能渐次引导,此后将学人导入大乘佛道的士夫。善知识可分为传戒师和教授师两种。

3、为什么善知识需具足“调伏”、“静”、“近静”三种德相? 答:自未调伏而调伏他人,无有是处。因此,作为能调伏他人的善知识,须先调伏自相续。但如果只是粗略修,在相续中只有虚假的证德之名,则对他人毫无益处。因此,必须具有顺全佛所教授的相续之法,如此则决定是戒定慧三种宝学,因此,《庄严经论》中首先说到善知识应先具有“调伏”等三种德相。

4、解释“调伏”、“寂静”、“近静”所表达的涵义。 答:“调伏”:指尸罗学或戒学。《大乘义章》云:“言尸罗者,此名清凉,亦名为戒。三业炎炎,焚烧行人,事等如烧,戒能

思考题 32

防息,故名清凉。”

“寂静”:指对善行与恶行的所有应作、应禁之处,由其依止念与正知,而令心发起内寂静而住的定学。唯有依止念与正知,方能寂静内心烦恼散乱,以外在之法难得寂静。

“近静”:指依止心已堪能的奢摩他(即“止”)观察抉择真实义而发起的慧学。

5、解释颂义:

心马常驰奔,恒励终难制, 百利针顺衔,即此别解脱。

答:心马昼夜奔驰,即使恒时恒力,也很难驯服,而堪能调伏心马的百利针顺衔(指具有一百支锐利铁针的衔),即是此别解脱戒。

“别解脱”:戒法的别名,因受戒能使身口意的恶业,分别解脱,故名“别解脱”。如《义林章》云:别别防非,名之为别,戒即解脱,解脱恶故。

6、“通达实性”和“近寂静”有何差别?

答:“近寂静”是调伏自相续的三学证德之一,即由观察抉择真实义而发起的慧学。

“通达实性”是具有成就圣教的功德。是殊胜慧学,特指证悟的智慧。指通达法无我空性,或者以现证真实为主。如果不具足证悟的智慧,由教理通达真实性也可以。

7、为何学人所依止的善知识应具有“德增上”这一德相?

思考题 33

答:至尊麦彭仁波切说:“所依止的人在持戒、多闻等功德方面胜过自己,如是依止,方能增长善根。如果依止与自己平行或不及的人,则必要性不大。”《论语》亦云:“毋友不如己者。”因此,需要是一种功德比自己增上的善知识。

8、(1)为什么善知识应具的摄他功德都只围绕说法方面安立?

答:因为说法是根本的利他。

(2)按照四谛解释颂义:

诸佛非以水洗罪,非以手除众生苦, 非移自证于余者,示法性谛令解脱。

答:诸佛不是以水洗除众生罪(而是为众生演说集谛),也不是以手拔除众生苦(而是为众生演说苦谛),也不是将自己的证悟转移给他人(而是为众生演说灭谛),诸佛唯一是由开示法性真谛,由令众生解脱(即为众生演说道谛)。因此,除了为众生演说无错谬的正道而摄受之外,并没有以水洗罪等事。

(3)解释《大乘庄严经论》颂中“善巧说”、“悲愍”、“具

精勤”及“远离厌患”的涵义。

答:“善巧说”:指对如何引导学人的次第已获善巧,而能将法义巧妙地送入学人所化心中。

“悲愍”:指说法的等起清净(动机清净),不顾虑利养、恭敬等,唯一由慈悲策动而说。

“具精勤”:指对于利他之事勇悍坚固,任何困难都无法

思考题 34

动摇,毫无怯弱、懈怠。

“远离厌患”:指数数说法而不疲厌,能安忍说法的辛劳。 9、如何划分上中下三种种类的善知识?

答:修行解脱的善知识,是能够究竟学人一切希欲的根本,因此应当励力寻求具足德相的善知识。但由时节因缘,具全功德的善知识很难得,因此,列出上等善知识的十六种德相,并依此划分上中下三类善知识,便于抉择区分。 10、(1)什么是正直、具慧和希求?

答:“正住”:指不堕党类。如果堕入党类偏执,则会被偏执覆障,见不到善知识及法的功德,由此不能获利善说妙义。

“具慧”:指具备拣择善说真实道与恶说相似道的慧力,才能舍弃无坚实的品类而获取坚实。即能如法取舍,离过修德。

“希求”:对法有希求,愿求无上法。如只像画中的听法者,无动于衷,内心根本不能趣入,则仍非法器。

(2)为何能依止的学者需具足正住、具慧、希求三种德相?

答:修学的学者若不具足德相,则会学无所成,空耗一生。有如在坏器中倒入牛乳,漏失而无留存。 11、善知识仲敦巴和桑朴瓦的依师方式,以何种为好? 答:依善知识仲敦巴的依师轨理为善妙,因为在尚未修好自心时,容易见师长过失而退失信心,因此依止师长以少为好。

12、论述华严九心各自的体相。此九心可归纳为哪四类? 答:一、九心:

思考题 35

1、如孝子心:舍弃自己自在,随善知识意愿而行。 2、如金刚心:对善知识的亲爱之情如金刚般坚固。 3、如大地心:如大地般荷负善知识的一切事业而无疲厌。 4、如铁围山心:不论生起何种苦恼,绝不为其所动。 5、如仆使心:承事师长期间,无论事情是否体面,都不分别而认真成办的善心。

6、如除秽人心:完全断除一切慢心及优越感,在师长前自居低下。

7、如乘心:对师长交付的重任,无论多么艰难,都能欢喜受持。

8、如犬心:被师长贬抑或责骂时,不怀愤怨。

9、如舟船心:无论来回奔走多少遍,只要是师长的事情,都不会感到厌烦。

二、归为四类:1、如孝子心;2、如金刚心;3、如大地心;4、及荷担之后如何行(即华严其余六心:如铁围山心、如仆使心、如除秽人心、如乘心、如犬心、如舟船心)。

13、何故说修持信心极为重要?

答:《宝炬陀罗尼经》说:信心是一切修行的前导,犹如母亲,出生、守护、增长一切功德。

1、能遣除疑惑,度脱生老病死四种瀑流。 2、安住在信心中,身心安乐。

3、信心无有浊秽(即疑烦恼),能令心水清净。

思考题 36

4、信心能使心远离傲慢,恭敬建立在信心之上,信心是是生起恭敬的根本。

5、信心是最胜妙的宝藏和双足,又如妙手,是摄持万善的根本。

6、信心是能行到佛地的最胜车乘。

无论证德的最初生起、中间持续安住及后来的增长,都必须依赖信心。

观察五根五力(五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五力: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的安立次第,是以“信”为首。即依于信心而生精进,依于精进而生不忘失教言的正念,依于正念而生系心一缘的禅定,依于禅定而生如实了知法性的智慧。

特别地,欲求从自相续中生起道的证德,对上师生起净信极为关键,因为一切证德的生起都依赖上师的加持,而欲使上师的加持自心,又依赖于自己的信心。

14、为什么应对阿阇黎做佛想?

答:为遮除寻过之心,发起念德之心,一定要观师为佛。 1、佛陀为调伏各类众生,而在十方世界任运示现化身。这其中善知识就是佛的化身之一,因此需观师为佛。

2、要想将上师的全部加持转化为力量,必须尝试开启自己最大的恭敬心。如此观师为佛,像佛一般的教法才能够从上师的智慧心来到你身心。如果仅将上师视作普通人而不视作佛,那么

思考题 37

完美的加持永远不会出现,即使最伟大的教法,你也不能接受。

15、特意执取师长的功德而思惟能起到何种利益?

答:能遮除信心的障品,即使见到师长的少许过失,也因内心坚固执取师长的功德的势力,而不成为信心的障碍。

16、“随念善知识的恩德”有何必要? 答:发起对善知识的敬重心。 17、说出以加行亲近善知识的总原则。 答:修师所喜,断除不喜。 1、供献财物 2、身语承事 3、如教修行

18、以理成立需以供献财物、身语承事、如教修行三种方式亲近善知识。

答:一、供献财物:恒时供养上师,如同恒时供养一切诸佛,这是极为殊胜的福德资粮,由积聚资粮而获利成就。就如在四季都能生长庄稼的肥沃良田中,应当尽量播下种子。

二、身语承事:包括为师长洗浴、擦拭、按摩、侍病等一切身体应做之事(身承事),及如实称赞师长功德或为师长传话等一切语言所做之事(语承事)。承事善知识如同承事诸佛,将产生极多福德。

三、如教修行:对善知识所赐的教授遵行不违,这是亲近师长的最主要加行。

思考题 38

19、如果师长将学人引入非理或吩咐作违背三种律仪之事,学人应如何处理?

答:按《毗奈耶经》和《宝云经》所说,对师长所教非理之事和与三乘戒相违之事,不应当依从而行。

但不应当以此为理由,对师长不敬、轻视、指责而毁谤等,如《事师五十品》所说:如果以理不能遵行,应当向师长启白不能遵行的理由。也就是应当婉言辞谢,而不能随行非理。

20、按本论所说,论述亲近善知识的利益。 答:1、近诸佛位; 2、诸佛欢喜;

3、终不缺离大善知识; 4、不堕恶趣;

5、恶业烦恼悉不能胜;

6、终不违菩萨所行,于菩萨行具正念故,功德资粮渐渐增长;

7、悉能成办现前究竟一切利义;

8、承事师长故,意乐、加行悉获善业,作自他利,资粮圆满。

以上依师利益出自《华严经》和《不可思议秘密经》。 21、按本论所说,论述不如法依止善知识的过患。

答:一、今生来生损之过患:如已拜为善知识而不如法地依止,则现世中将遭受疾病、非人等损恼,来世将堕恶趣,经无量

思考题 39

时,受无量苦。

二、未生不生、已生退失之过患:以不如法依止善知识的罪障,未生的功德不得生起,已生的功德将逐渐退失。

三、亲近恶知识及恶友之过患。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9x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