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思想理论成果第29讲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限时训练

更新时间:2023-12-04 04:26:02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四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思想理论成果 第29讲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限时训练

选题细目表

考查知识点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毛泽东思想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基础 2、5 7 11、12 中档 1、3 6、8 10 稍难 4 9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2017·河南八校质检)“等到自强、变法、拳祸都失败了,国人然后注意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作者认为,孙中山的方案( )

A.有利于挽救清朝统治的危机 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是第一个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D.寄托了解决民族危机的新希望

解析:材料“等到自强、变法、拳祸都失败了”说明前面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和农民阶级等救国的尝试失败是国人关注孙中山主张的背景,故D项正确。

答案:D

2.(2016·华南师大附中月考)有学者认为:“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已超越了满汉他我之辩,而将重心放在抵抗帝国主义的诉求上。”下列最能反映该观点的历史事件是( )

A.同盟会的成立 C.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武昌起义 D.国民革命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从“民族主义将重心放在抵抗帝国主义的诉求上”可知民族主义具有反帝反封建的目标的,故D项正确。

答案:D

3.(2016·平顶山调研)孙中山在1913年9月“二次革命”失败后流亡日本,身处十分穷困之时,仍然相信“中国是可以实现社会主义的国度,这个国度应用来作为社会主义政府的典范”;并呼吁国际社会党执行局,协助他把中国建立成为全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材料表明( )

A.孙中山深受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影响 B.不断失败导致孙中山转向社会主义 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只是权宜之计 D.孙中山吸收世界先进思想为我所用

1

解析:材料反映出孙中山吸收社会主义思想,并关注民生,从而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体现了其思想与时俱进的特点,故D项正确。

答案:D

4.(2016·太原模拟)民国初年,孙中山说:“中国十年以后,必至有十万人以上之大资本家,此时杜渐防微,唯有提倡国家社会主义,此则兄弟提倡国家社会主义之微意也已。兄弟欲办铁路,每主张铁路国有,是国家社会主义,为民国富强之基。”其主张的意图是( )

A.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B.建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铁路交通为富强的根本 D.联合苏联推动社会革命

解析:民国初年,孙中山所说的国家社会主义是要实现他的民生主义,也就是进行的社会变革,实现社会公平,防止社会贫富分化严重,故A项正确。

答案:A

5.(2016·宝鸡三模)1924年,孙中山说:“我们现在革命,要仿效俄国那种公平办法,也要耕者有其田,才算是彻底的革命;如果耕者没有田地,每年还是要租田,那还是不彻底的革命。”这表明孙中山( )

A.十月革命影响下主张将土地无偿分配给农民 B.十月革命影响下决定节制资本以实现民生 C.受十月革命影响,主张改进民生主义

D.想仿照十月革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以实现耕者有其田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1905年的三民主义,只提出“平均地权”而不具体,1924年新三民主义中孙中山将之具体为“耕者有其田”,故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无偿分地”“节制资本”“建立无产阶级政权”,A、B、D项错误。

答案:C

6.(2016·荆门调研)1937年9月,毛泽东撰写《反对自由主义》一文,指出自由主义来源于“小资产阶级的自私自利性”,并强调在“革命队伍中不应保留它的地位。”这实际上反映出( )

A.中共强烈反对自由民主 B.民族危机促进国共合作 C.现实挤压自由主义空间 D.自由主义不符合中国需要

解析:中共是主张自由民主的,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国共合作,故B项错误;联系历史背景可知,日本侵华所致的民族危机加剧,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主义的加强,而民族

2

主义的强化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自由主义的空间,导致了自由主义的逐渐退潮而民族主义的逐步高涨,故C项正确;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答案:C

7.(2016·长沙联考)美国学者史华慈说:“在苏维埃阶段,毛泽东把全部精力用在湖南和江西农村战略方面,但他承认这是对城市无产阶级运动的辅助。当毛泽东在西北树立了精神领导权时,他的无产阶级概念已经具有新的内容。”这里的“新的内容”( )

A.属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 B.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做了准备 C.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D.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革命理论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材料信息解读能力。结合“西北”及“树立了精神领导权”可知,材料所述是描写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的成果——《新民主主义论》,故A项正确。

答案:A

8.(2016·海口调研)黄仁宇在总结国共两党十年对峙的历史博弈时说:“毛泽东的成功归功于他打破城乡之间的沟通障碍??当毛泽东的话语延伸到小村落时,被孤立在城市的国民党绝对没有机会赢得中国。”据此可推知材料( )

A.夸大了毛泽东话语的作用 B.肯定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有意抬高毛泽东的政治地位 D.认为国民党对农村统治薄弱

解析:材料“打破城乡之间的沟通障碍”“国民党绝对没有机会赢得中国”,肯定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故A项错误、B项正确;材料不存在抬高毛泽东的政治地位,故C项错误;D项观点不是材料的主旨,故D项错误。

答案:B

9.(2016·湖北稳派教育质检)毛泽东思想中不少哲学命题源于中国古代典籍,如“实事求是”见于《汉书·河间献王传》,“矛盾”来自《韩非子》,“相反相成”首见于《汉书·艺文志》。这反映了( )

A.毛泽东思想主要来自传统典籍

B.马列主义和传统文化结合产生毛泽东思想 C.马克思主义基本符合中国国情 D.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解析:材料表明毛泽东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但毛泽东思想并非主要来自传统典籍,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反映马列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故B项错误;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西方工业社会,而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并不符合中国国情,故

3

C项错误;毛泽东善于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成分来丰富自身的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故D项正确。

答案:D

10.(2016·唐山模拟)邓小平说:“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现在占整个经济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同时,发展一点个体经济,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欢迎中外合资合作,甚至欢迎外国独资到中国办厂,这些都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这一讲话( )

A.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指导思想 B.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开展 C.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D.是为九十年代初的改革开放扫除阻力

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根据材料,可知邓小平主张“建立”公有制为主体,非公有制为补充的所有制结构。由此结合所学可知是20世纪80年代初的思想、故选B项。

答案:B

11.(2016·泰安模拟)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下列属于报道这一事件的文章标题是( )

A.《标准只有一个》、《迈向科学发展的春天》 B.《要敢闯》、《扭住中心不放》

C.《必须坚持多快好省的建设方针》、《力争高速度》 D.《评“左”比右好》、《吸收无产阶级的新鲜血液》

解析:注意时间限制和事件限制“南方谈话”“1992年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要敢闯》《扭住中心不放》符合1992年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的特征,因此选B项;A项,《标准只有一个》《迈向科学发展的春天》在1978年左右,C项,D项在“文革”期间,都不符合材料,排除。

答案:B

12.如图所示,漫画《乌鸦喝水新篇》中的乌鸦可能受其前辈喝水传说的影响,耐心地往瓶中投石子,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来对照的话,这违背了(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C.教条主义

B.密切联系群众 D.经验主义

解析: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群众路线、解放思想等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图中乌鸦无视吸管存在的变化,应该属于思想僵化的表现,故选A项。

4

答案:A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2016·徐州、连云港、宿迁高三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的政治主张是共和主义,单以这一点来说,我认为就有责任从事革命。”“而且共和政治不仅因为他是政治的根本原则,适合于中国国民的需要,并且在进行革命上也是有力的。”

——宫崎滔天《三十三年之梦》

材料二 农村包围城市表面看起来很怪异,实际上却有很多精妙之处,它在当时促使中国革命的成功,在当今社会同样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

《井冈山道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材料三 他和他的同事找到了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根本转型,不论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治理结构和社会方面。在邓小平领导下出现的这种结构性转变,确实可以成为自两千多年前汉帝国形成以来,中国最根本的变化。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1)依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从事革命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思想成果。(10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村包围城市”的实践成果。如何理解其“在当今社会同样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1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富国强民”道路和“根本转型”的内涵。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三者的共同目标。(8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原因”,从材料一“我的政治主张是共和主义,单以这一点来说,我认为就有责任从事革命”,可知原因是孙中山反对专制,崇尚共和;第二小问成果,从问题要求的是思想成果,可知是孙中山的理论思想,即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第(2)问第一小问“成果”,结合“农村包围城市”的历史意义表述即可;第二小问“理解”,“在当今社会同样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意为“农村包围城市”对当今社会有重要影响,结合“农村包围城市”形成的根源、主要内容、理论特点,阐述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即可。第(3)问第一小问“内涵”,从材料三“他和他的同事找到了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可知内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根本转型”可知内涵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小问“目标”,材料一、二体现出推翻封建制度,进行民主救国斗争,材料三体现出振兴民族经济,故三者共同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答案:(1)原因:孙中山反对专制,崇尚共和。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9w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