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轶峰主讲《史学通论》

更新时间:2023-10-27 09:2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史学通论 赵轶峰

课程介绍

课程编码:H1S403 总学时数:60 学分:3分

教室:逸夫楼13教室 时间:每周一5、6节,单周周四5、6节

任课教师:赵轶峰 办公室:历史楼329室 助教:谢进东(史学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 王 伟(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研究生)

答疑:每周一18:00?a20:00,历史新3楼328室 课程的性质、目的和要求

大学本科文科全日制学生共同基础课

课堂讲授为主,辅以文献阅读、课程论文和复习考试等

使学生了解历史学作为一门重要知识体系的基本性质、源流梗概、体系框架、主要范畴和工作方法,为进一步从事文科各领域的深入学习和研究提供必要的基础训练。

学生需要积极参加课堂学习,阅读参考书,独立完成规定的课程论文,通过期末考试 成绩判定:课程论文(30%),期末考试(60%),课堂表现(10%)综合做出。 纪律提示

任课教师提醒所有参加本课学习者认真阅读学校有关规定,如在论文写作及考试中发现有抄袭或其他舞弊行为者,按照学校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任何情况都不构成抄袭的理由。 主要参考书目

庞卓恒等《史学概论》,高教出版社,2006年 姜义华等《史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白寿彝《中国史学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张广智《西方史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韩震主编《历史观念大学读本》,中国人大出版社,2008年 扩展阅读书目

爱德华?¤卡尔《历史是什么》(What Is History),商务印书馆,1981年 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伊格尔斯《二十世纪的历史学:从科学的客观性到后现代的挑战》,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 郭小凌《西方史学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罗凤礼《现代西方史学思潮评析》,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王晴佳《西方的历史观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金毓黻《中国史学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白寿彝主编《中国史学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蒙文通《中国史学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 王树民《中国史学史纲要》,中华书局,1997年 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钱穆《中国史学名著》,三联书店,2000年 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岳麓书社,2003年 蒋大椿《史学探渊:中国近代史学理论文编》,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方法》,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三联书店,2001年

傅斯年《史学方法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扩展阅读书目

1

杨豫、胡成《历史学的思想和方法》,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康乐、彭明辉《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 赵轶峰《学史丛录》,中华书局,2004年 《历史研究》编辑部《〈历史研究〉五十年论文选·理论与方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于沛《20世纪中华学术经典文库·历史学·史学理论卷》,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 姜义华、武克全主编《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历史学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杨念群等《新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余英时《史学、史家与时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黄进兴《后现代主义与史学研究》,三联书店,2008年

何兆武主编《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近现代西方史学著作选》,商务印书馆,1999年 第一章 历史学的基本性质和特征 一,什么是历史? 二,什么是历史学? 三,历史学的基本原则 四,历史学的学科谱系 第二章 历史学的源流 五,中国古代传统史学

六,西方古代和中世纪的史学 七,西方近代史学 八,中国现代“新史学” 九,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十,现代西方史学思潮 十一,当代中国史学趋势 第三章 历史学的基础问题 十二,历史观与历史学 十三,历史研究的“单位”

十四,历史学中的时间和空间问题 十五,社会、文明、文化的形态论 十六,历史变迁的动因和模式 十七,历史规律的特性 十八,历史分期的意义 十九,历史评价与价值观 二十,个人与历史的关系 第四章 历史研究的方法

二十一,历史学家的学养和职业品质 二十二,提出有意义的“问题” 二十三,研究素材的搜集与整理 二十三,历史研究的逻辑

二十四,历史编纂的形式和艺术 二十五,历史著述的评价

二十六,历史学发展的社会机制

第一章 历史学的基本性质和特征 一,什么是历史?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

历史是自文明产生以来人类的经历

历史是自文明产生以来人类与群体生存方式相关的重要经历

2

历史和现实关联

历史是在时间一去不复返的轴线上展开的人类活动 人类的历史活动及历史现象是有规律的 历史上的不规则现象也是历史研究的对象 二,什么是历史学? 1,一般定义

A,历史学是研究历史的学问,是关于人类过去经历的专门化的自觉认知体系

B,只有人类能够自觉地积累历史经验,能够将个体的经验转化为群体的经验并加以总结升华,这是人类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 二,什么是历史学?

C,只有当人们发明了记载历史经历和历史知识的规则,并且自觉地追求关于历史的知识的时候,历史作为一门学问才真正形成了 二,什么是历史学?

2,历史认识过程的特点与历史知识的本质

A, 历史认识是历史学家通过观察或者对历史文本、遗迹、传统等等承载历史信息的材料进行研究并用现行的文字对历史经历做出的记述、评价和解释的活动。

B,历史家的先期假定、语言、认知能力从一开始就介入历史研究,所以历史知识是历史家与历史经验复杂互动中经历史家建构起来的具有相对性的知识。

C, 历史学家一般不能直接观察他们研究的对象,必须通过包括遗物、传统、档案、记录、著作来研究,这些构成历史认识过程中的中介。

历史学中的认识中介经常是经过人为加工的,所以历史认识与自然科学认识有区别。

D, 认识主体(历史学家)——认识中介(资料)——对历史过程的复述和解释,这是历史认识过程的基本结构。

E, 历史认识是一种对于人类自身行为方式及其结果的有选择的追述与反思,它要通过历史学家在现实的知识和思想倾向基础上开始,经过必要的实证环节,达到对历史经验的复述和解说。 3,历史学是科学、艺术、文化 历史学属于人文学科

历史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又是文化内省 古代历史学以道德教训和经验总结为特征 现代历史学以科学实证主义为特征

晚近的历史学重新看待历史的科学性问题 怎样把握历史学的三重属性?

A, 历史学家的陈述常常不是百分之百的真实,但发现真实的程度仍然是衡量历史学家工作的根本尺度。

B, 历史学家发现事实的根据是可靠的证据,无论对证据本身要进行怎样复杂的批判和审定,没有证据就没有历史,没有充足的证据,就没有可靠的历史。

C, 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都需要重构,重构的效果是有差别的,历史家必须兼有科学态度和艺术修养,并且要有对于生活的感悟力。

D, 历史学中的价值认识判断服从于事实证据。

E, 历史学家研究历史常常是为了理解现实,因而历史家总是与其研究的对象有某种关联,历史学家是从长时段视角反思现实的人。 4,历史学的实用价值

A, 保持人类对以往经验的群体记忆,帮助记忆者认识自己是谁,自己的潜力与局限,自己与他者的关系,与环境的关系。

B, 提供直接的经验教训,提供认识复杂问题的知识背景,传承文化。 C, 从其他文化、文明、民族的经历中汲取使自己更明智的经验。 D, 历史学是各类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共同的基础。

3

E, 提高对于未来的预见力,但并不能准确、具体地预见未来发生的事情。 三,历史学的原则

1, 实证原则:以对于文本、遗迹等证据的原始性实证研究为基础,在最大限度了解相关人类经历的已然实际基础上进行分析、判断、解释。由此区别于各种形而上学的、先验的研究。 2, 历时性原则:把历史现象发生的时间序列关系视为理解历史的基本条件,注重因果关系。 3, 人本原则:历史学是人研究自己经验的活动,对研究对象和历史现象复杂性需有人文理解和基本尊重。

4, 自律原则:历史研究的结果应是可以用历史学的方法来评价的,它不从属于任何其他学科。 四,历史学的学科谱系 1,个人史 (biography)2,社会史 (social history) 3,文化史 (cultural history)4,专门史(specialized history) 5,地方/区域史(local or regional history) 6,国家史(the history of states)7,世界史 (world history) 8,“历史文献学”(historical bibliography and textual criticism) 9,史学学(狭义历史学,historiography) 第二章 历史学的源流 一,中国古代传统史学 1,“传统史学”概说

最具有连续性的史学传统

中国文化系统中所有知识之渊薮 上古的记注之史

《春秋》代表的历史教训资政编年 《史记》开创的纪传综合体与正史传统 《史通》展开的史学理论传统 2,传统史学著作的门类

《隋书?¤经籍志》将著录图书分为经、史、子、集4部

刘知幾分史书为六种:尚书纪言;春秋纪事;左传编年;国语以国别;史记通古纪传;汉书断代纪传。

章学诚《史籍考总目》分史籍为12类:制书、纪传、编年、史学、稗史、星历、谱谍、地理、故事、目录、传记、小说。 《四库全书》,列史部图书类目16种: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

今依体例与内容尺度,可归于9类:编年、纪传、纪事本末、典志、方志、谱谍、传记、史评、目录。

3,传统史学的5个特点 A,史官文化与史学政治化 史书起源于政府行政的纪录,纪录历史事件的人,称为“史”,是官员。“左史记言”、“右史记行”,分工纪录君臣的言行,保持国家大事纪录。由是历史成为?°王官之学,私人史学处于边缘。 金毓黻:吾国最古之史家,即为史官。盖史籍掌于史官,亦惟史官乃通于史学。故考古代之史学,应自史官始。

夏代已有史官。周代史官有“大史”、 “小史”、“内史”、“外史”、“左史”、“右史”等。 史官初由巫、瞽而来,史巫不分。《国语》中多有“瞽史”之称。司马迁:“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

王树民认为,自上古至春秋末年,?°史书以及历史知识为瞽史和史官所垄断?±,历史成为?°王官之学?±。

史官所纪录的历史,主要是政府事务纪录,帝王政治是历史编撰的框架;?°正史?±就是政治史、国家活动史、政治人物史的由官方认可的历史编篡系统。社会生活则被忽略。 历史文献积累和历史编纂工程可以大规模持续进行,积累了最系统化的国家政治知识。 历史哲学思考贫乏。

4

B,史学道德化

历史学承担得失、功过、道德评价的终极功能

孔子删定《春秋》后,史家遵循法度,隐恶扬善,外无褒贬,内有臧否;良史直书,奖功罚过,以垂永久。

青史留芳成为士大夫人生价值取向,是士大夫超越生命局限性的途径。历史家获得一种道义责任和尊严,也加重了直书困境时的心理压力。

道德评价是史学参与现实的一种途径,是有文化和社会意义的。但道德评价的尺度永远是主观的。各“正史”中的类似“忠义”、“列女”、“循吏”等,都体现史家的选择性。 史家的语言,难以保持中性。 “蒸”、“报”、“弑”、“狩”等都含褒贬之意。 道德化史学与官史学结合,使政治价值凸显于文化沉积中。 C,历史循环论

在国家历史变动的意义上注重历史的规律性 战国时代邹衍开始“五德终始”说。

司马迁 :“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 《汉书》:“天不变,道亦不变”

王夫之:“天下之生,一治一乱。帝王之兴,以治相继,奚必手相授受哉?道相承也” D,经史结合 六经《诗》、《书》、《礼》、 《乐》、《易》、 《春秋》。其中,《书》、《春秋》皆为史。经史同为传统学术思想的渊源。

王阳明: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

章学诚:六经皆史也,古人不著书,古人未尝离 事而言理,六经皆先王之政典也。 史学因此极为彰显,也成为表述经典的工具,恒在经学及上古经典精神的照耀下。 经学既然解决了人类观念的根本问题,则历史哲学思考不为史家关注。 E,编纂学发达

纪传体:纪、传、表、志综合体 典志体:专门史的一大奇观 杜佑《通典》: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典 各朝会要会典 郑樵《通志》

马端临《文献通考》 4,中国传统史学的代表作

孔子《春秋》 采各国史书而笔削之。用鲁国纪年,记载列国大事,含前722至前481年共242年事。严格按照年月日记载。记事简略,属辞比事而不乱,尊王道,重人事。近2万字。列为经书。

司马迁《太史公书》 , 即《史记》,是通史,从上古写到西汉司马迁自己所处的时代。后来的正史都采用纪传体。130篇,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将编年纪事明因果之长与专门问题叙述结合。各部分具体编排,仍各遵时间的次序,以明原委。体大思精,其综合包容能力无以取代。

班固《汉书》 与断代纪传体史书 尊儒学,继承父志而修《汉书》,私修。以西汉断代为史,纪、表、志、传,80余万言。前部分据《史记》而增补之,后部分新撰。文瞻而事详。开创《地理志》,扩展了史学的视野。后世“正史”之范例。

司马光《资治通鉴》 与政治编年通史为司马光及其助手所写,引用资料不下300种。294卷,从公元前402年写到公元959年。以治乱兴衰、生民休戚之迹为线索,为帝王治世之参考。 先有丛目,次有长编,删定之后,另作考异

杜佑《通典》与典制体的传统 将上古以来历代典制分8门类编撰,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典,200卷。

博取五经群史及汉魏六朝人文集奏疏中有裨得失者,以类相从,详而不繁,简而有要,成为通

5

自然世界既然是上帝创造的,那就只有上帝能认识,至多是在实验室里达到模糊的认识;维科认为:民族世界是由人类创造的,因而是人类能够认识的,它的面貌可以在人类心智本身的变化中来寻找。人类有共同的本性,因而有共同的起源和相似的发展路线。所有民族,都有某种宗教,都举行隆重的婚礼,都埋葬死者。这种共同性,是科学地认识历史的基础。

维科根据社会管理制度差别,把所有民族的历史分为3个阶段:神的时代,英雄时代,凡人时代。凡人时代的人如果腐化而丧失创造力,就会发生螺旋式的重演,再出现神权时代。把历史看作由低向高,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永恒的,螺旋式发展的有规律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些民族发展或者衰亡,但并不改变人类进步的总趋向。他没有摆脱宗教,但却展现出启蒙时代的乐观主义和科学精神。

法国孟德斯鸠(Montesquieu,1689-1755)《波斯人信札》、《罗马盛衰原因论》、《论法的精神》,提出了地理环境与民族秉赋关系的理论。炎热气候使人萎靡,寒冷气候使人坚韧勇敢;土地贫瘠则人民强悍,土地肥沃则人民柔弱;地域小的国家宜于共和,地域大的国家宜于专制。这种理论虽然难以应对大量例证的检验,但是却是一种从客观存在条件来解释历史运动的尝试。 伏尔泰(Voltaire,1694-1778)《路易十四时代》、《论各民族的风俗和精神》、《彼得大帝统治时代的俄国等》、《历史哲学》。特别注意社会文化,注意群体的精神风貌,不将精力放到政治名人与战争问题,奠定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基础。伏尔泰推崇科学、思想文化精英而非政治英雄。蔑视依靠暴力的征服者,把他们看作哪个时代都不少的“大名鼎鼎的坏蛋”。中世纪是黑暗的时代,到他的时代正走向光明。 卢梭(Rousseau, 1712-1778)《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社会契约论》表述了人本主义的进化历史观。最初的人处于自然状态,需要结成社会、家庭,私有制随之产生,人的感情和观念也发展起来,不平等也发生了。人固有的自我完善的倾向和竞争的潜力在外界条件作用下导致了社会进步,扩大了邪恶。冶金术和农业导致土地私有权,出现私有财产关系冲突;激烈的竞争中形成政治社会;国家,富人和穷人订立契约以实现秩序;领导者异化成为统治者;应该建立真正的契约社会。这种理论没有建立在历史实证的基础上,是历史哲学与社会理想的结合。 康德(Kant, 1724-1804)《一个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认为:

历史是在运动中有规律地前进的。人类有进入社会的倾向、各行其是的非社会倾向,相互矛盾中发展自己的能力,禀赋由粗陋趋于完美。恶、虚荣、贪婪、权力欲等对人类进步发生了积极的作用,战争具有促进融合,激发人的潜力等积极意义。

黑格尔(Hegel, 1770-1831)是理性主义历史哲学的集大成者。《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历史哲学》、《法哲学原理》至今影响人类思考。黑格尔认为:除了理性以外,没有什么现实的东西,理性是绝对的。把历史学分为3类:叙述的历史家局限于关于事实的知识,复述已经发生的事情,缺乏反思。反思的历史用抽象的观念来压缩叙述,由思想概括事实,寻求历史内在精神脉搏。哲学的历史是完善的历史,用历史理性来认识历史。所谓历史的理性就是历史的最一般规律,世界历史呈现为一个合理的过程,“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所谓合理的,并不是合乎需要的,而是具有必然性的。以自由意志为线索,把历史分为古代东方、古希腊罗马、日耳曼三个阶段。古代东方是专制君主自由的阶段,希腊罗马是公民社会部分人自由的阶段,日耳曼是意识到普遍自由的阶段。历史因而是趋向自由的,是理性自我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以否定之否定的方式实现自己。史学的任务不是在史料的基础上描述事实,而是揭示背后的必然性

他的理性是西方的,他的世界史也是欧洲中心论的,非洲黑人没有理性精神,东方的历史本身也没有进展,游牧民族也没有自己的历史。指出历史家总有先验的局限,不能摆脱用自己时代的精神去概述历史,在叙述中贯彻实用的目的。因而把历史叙述看作当下的思想。 3,科学实证主义发展

17、18世纪,自然科学突飞猛进,哥白尼、科普勒、伽利略、哈维、牛顿等科学巨人从根本上推翻了中世纪的宇宙观和世界秩序观。对于科学力量、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信心与理性主义对于事实的尊重相辅相成,形成了将历史学和人文学科自然科学化的潮流。

他们将社会看作某种特殊的物理组织,可以通过规律、法则来严格地加以描述、解释和操作。

11

有一种科学真理在握的感觉。

康德说:给我物质,我就能造出一个宇宙来。

科学主义的历史观念推动了史料挖掘、整理和考据,整个地中海地区,到处是考古挖掘的现场。 吉本(Gibbon,1737-1794)《罗马帝国衰亡史》被看作启蒙时代最伟大的历史著作。从公元180写起,到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为止。篇幅巨大,精审雅致,是注重思想创建时代出现的在历史编纂学方面显示严谨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史学著作。对基督教严厉批判,认为罗马勇武精神在基督教下消失,是灭亡的主要原因。抨击专制君主制。

焦点不在哲学观念论证,而在历史事实的叙述中表达关于罗马命运的思考。尽量利用古典时代的文献和文艺复兴以来考据学家挖掘出来的资料,旁征博引地考核史事,史料详实,一一注释出处。他提出:历史学家的职责“就是直录过去的史实以供后世的借鉴”。

德国柏林大学的兰克(Ranke L. V.,1795-1886)是这个时代科学实证主义历史学的集大成者。在近半个世纪的教学和研究中,造就了大批专业历史学家,著有《罗马和日耳曼民族史》、《十六、十七世纪南欧各民族史》、《塞尔维亚革命史》、《宗教改革时期德意志史》、《十六、十七世纪法国史》等欧洲各个民族、国家的历史。如实直书:不评判过去,不教导现在,不考虑未来,摆脱实用社会价值的左右,仅仅追求过去的真实。不试图把历史学扩大成为可以解释一切的普遍知识,坚持具体经验的立场。强调原始档案的价值,这至今是评价一项研究水准的尺度。 对包括马基雅维里在内的学者进行史料学批判,指出了他们大量的错误。创造了讨论班教学的方法。

法国商坡良(Champollion J. F.,1790-1832)开创了埃及学。自幼掌握古希腊和拉丁文,初中毕业时写出了《法老统治下的埃及史》第一卷,后来到巴黎大学学习。1821年,发现解读古埃及文字的秘密,把对埃及历史的研究置于文本记载的切实基础上,打破了希腊罗马作为人类文明起点的神话。

4,历史学家的职业化和学院体系形成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时代,历史学家成为知识分子的一种职业。大批平民知识分子可以从容从事历史研究,历史研究成为制度化和连续性的学术事业。

十五世纪以后,德国、英国许多城市陆续建立大学。大学成为古典文化和人文主义学术的中心。学者们引进、翻译、出版古典著作,搜集古代文本进行考据。以后,便在古典学术精神的影响下,研究本国自己的历史。

大学设置历史学讲座,历史课程普遍开设。学院化的历史学,与历史哲学保持距离,更接近于纯历史学和微观的历史学。 三,西方近代史学 小结

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末于欧洲兴起的历史学传统是一个新的学术范式。尽管包含许多争论与分歧,人本主义、理性权威、科学实证、历史学家职业化构成了其基本要素和总体特征。

普遍兴起的大学体系,在人文、理性、科学、自由精神指导下成为历史研究的基本社会机构。 这一研究范式以激烈鲜明的方式颠覆了西方中世纪基督教史学,奠定了现代史学研究的基本观念、方法和评价原则。

这种史学范式,伴随着西方的实力扩张,蔓延到世界范围,形成了对其他文化系统中史学传统的冲击,二十世纪的历史学,在世界范围内,基本处于西方近代史学的影响下。 到19世纪以前,西方史学传统经历了从古典、中世纪、近代三次大的范式转变;

中国史学传统可能经历了两次范式转变,王制时代的实录史学到帝制时代的道统史学。

东西方史学演变有多方面的差异,但是历史经验都愈来愈成为具有根本意义的知识,其探求和表述的方式都日益接近了科学实证精神和人本的精神。 第二章 历史学的源流 四,中国现代新史学

19世纪中国海禁大开,西学东来,在民族危机的压力下民族文化开始发生整体性改造。史学是中国知识精英理性思维的主要路线,遂有史学的大变革,奠定了一个世纪史学观念的框架。就大致阶段性言,有学者称有三次革命:

12

1,梁启超新史学主导阶段,重心是重新厘定什么是历史;

2,胡适提倡的整理国故运动及傅斯年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展的事业,重心是如何研究历史;

3,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勃兴,重心是怎样解释历史。

依思想变动的内容言,参较传统史学的一般特征,现代中国的史学观念有5个要点: 1,进化论历史观成为主流; 2,历史研究范围扩大;

3,科学实证主义研究方法普及; 4,民族国家为中心的历史学兴起; 5,马克思主义史学成为显学

这种新的史学范式之概念要素,主要来自 1,达尔文—斯宾塞的进化论;

2,兰克、杜威等客观主义、实证主义影响; 3,马克思—列宁的历史唯物主义;

4,中国民族危机和文化重建的处境激励; 5,传统史学的影响。

随着“新史学”的兴起,中国史学界在30、40年代开始,逐步提出了20世纪中国史学界所能提出的绝大多数问题,其中包括80年代以后讨论的计量史学、心态史学等等。

80年代以后,西方史学的较新潮流,如年鉴学派史学、汤因比的文明史观、克罗齐、柯林伍德的历史哲学等等,促使中国历史学界探寻进一步的变革。 1,进化论历史观在中国的兴起

中国传统历史观主流是循环论,“天不变,道亦不变”,道中尽可变化,道外则无变化。 清中叶以降,今文经学、公羊学尊《公羊》、《谷梁》二传,引发各种变通学说。《公羊》传中把历史分为“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成为政治改革的思想依据之一。龚自珍、魏源、王韬皆有类似表述,未脱离循环论,但重心在言变革。

康有为改述公羊三世说,把“据乱、升平、太平”三世与“君主专制、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相对应,论证“大同”世界为历史之必然,由此将中国历史演进并入世界历史演进过程中。

他称:“盖自据乱进化升平,升平进化为太平,进化有渐,因革有自,验之万国,莫不同风。” 严复1895年写《原强》,称道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1896年,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1903年,将斯宾塞的《社会学原理》译为《群学肆言》。 梁启超在这样的时代形成了进化论的历史观。 1902年,梁启超发表《新史学》,称: “试一翻《四库全书》,其汗牛充栋,浩如烟海者,非史学居其六七乎?上自太史公、班孟坚,下至毕秋帆、赵瓯北,以史家名者,不下数百。兹学之发达二千年于兹矣!然而陈陈相因,一丘之貉,未闻能为史界辟一新天地,而令兹学之功及于国民者。何也?”

吾推其病源有四端焉:1,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2,知有个人而不知有集体;3,知陈迹而不知有今务;4,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 由于这4个弊端,遂有两个病症:

1,“能铺叙而不能别裁”,2,“能因袭而不能创作”。

结果:“一曰难读,浩如烟海,穷年莫殚……二曰难别择……三曰无感触,虽尽读全史,而曾无有足以激励其爱国之心,团结其合群之力,以应今日之时势而立于万国者。” “吾中国史学,外貌虽极发达,而不能如欧美各国民之实受其益也,职此之由。”

这类言论在当时振聋发聩,激发扬弃旧史学的革新思潮。今推详其说,有的较为切实,有的夸大。

1,旧史学以国家事务为中心,“国家”常被当作政府(朝廷),甚至君主一人,历史遂形成少数人运作权力活动的纪录。

2,旧史注重个人,尤乏国民意识。

13

3,知陈迹而不知今务,则中国史学历来注重教训借鉴,并非不知当下作用。但厚古薄今。 4,中国传统史学中历来有载道精神,此即历史家理想,惟史家理想着眼于前代与后世的关系及史学本身尊严,不像政治家的理想更针对当下问题。

5,章学诚曾力主别裁,称郑樵《通志》“卓识明理,独见别裁”,是为“独断之学”,即对史事提出明确看法,而非记注而已。旧史家并非无别裁,惟其史观缺乏逻辑的展开而多直觉的体悟和道德的取向,所以于宏观论证贫乏。

6,通3000年史学,因袭有之,创作有之。

书多难读、难择,从学术积累意义说,并非缺陷。新史学积累有日之后,也就书多难读了。“无感触”大致为任公愤世嫉俗之语。

梁启超从进化论中看到历史观念更新的前景,鼓吹进化论不遗余力:“历史者,叙述进化之现象也……何谓进化?其变化有一定之次序,生长焉,发达焉,如生物界及人间世之现象是也。循环者,去而复来者也,止而不尽者也。凡学问之属于此类者,谓之天然学。进化者,往而不返者也,进而无极者也。凡学问之属于此类者,谓之历史学。”

“历史学者,研究时间之现象者也……就历史界以观察宇宙,则见其生长不已,进步而不知所终,故其体为不完全,且其进步又非为一直线,或尺进而寸退,或大涨而小落,其象如一螺线。明此理者,可以知历史之真相矣。”

“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也……历史所最当注意者,惟人群之事。苟其事不关系人群者,虽奇言异行,而必不足以入历史之范围也……

“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 “历史者,以过去之进化,导未来之进化者也。”

梁启超的新史学强调种群之进化而强调“民史”,力排“君史”,在重新界定历史学的职能意义上,产生了划时代的结果。他受西方科学主义影响,主张“近于客观性质的历史”,反对任情褒贬,因而特别注重研究问题的专门史。由于强烈的社会改造意识,注重当代史,“以生人本位的历史,代死人本位的历史”。保持了史家经世致用的晚近传统,将历史看作人类社会螺旋式进化的过程,奠定了中国现代史学的一般观念基础。此思想来自西方社会进化论,有社会达尔文主义色彩,种族优胜劣败说融合其中。对于史家内在的依托“经典”的取向,并未反省。对于道德评价,虽然明张鞑伐,但并未摆脱。二十世纪初,自觉以进化论观点写作历史的有夏曾佑的《中国历史教科书》,后来于1933年再版时改名为《中国古代史》。 2,历史学范围的扩大

传统史学关注以国家事务为中心,以政治行为者为主体,以王朝治乱兴衰为线索,以诸经为公理,来褒贬评价教训,并有正统的编纂法则,历史基本成为国家统治的工具。 现代史学展开伊始,就把历史的范围扩大了。

梁启超的民史观,是启蒙主义和社会学为基础的,比较抽象地强调人的群体。其历史的范围,即“社会的传记”。

梁启超以此为范围,以社会组织为经,以社会变动为纬,综合而提出中国历史研究22个方面的问题,以见历史之总的“体相”,详见氏著《中国历史研究法》。

李大钊:“历史既是整个的人类生活,既是整个的社会的变革,那么,凡是社会生活所表现的各种相,均为历史的内容所涵括。” “以经济为中心,纵着来考察社会变革。”

李大钊认为梁氏关于“历史是社会的传记”的说法不可取:“如此解释,吾人以为失之太狭。个人的生活,氏族的生活,种种社会集团的生活,民族的生活,乃至全人类的生活,都应包括在历史的范围内。”他所说的史学有“普通(广义)历史学”与“特殊历史学” 两部分。

特殊历史学中的“理论之部”即政治学、经济学、法律、伦理、宗教、文学、哲学、美术、教育等各个人文社会学本身;其历史的发展,就是特殊历史学的记述之部,政治史、经济史等等。 狭义的历史学分两部分:记述的历史包括个人史、氏族史、社会集团史、国民史、民族史、人类史;历史理论包括个人理论、氏族理论、社会集团理论、国民理论、民族理论、人类理论等。 李大钊本人专注于体系建构,未做出实践表率。他的历史学不是从作为个人的历史家而设计的,是为社会设计的。

14

如此,“新史学”迅速地拓展其视野,具有了以本民族命运为中心的世界眼光,与哲学社会科学汇流,并超越了政治史中心的传统。新方法、新材料的运用与这种史学观念的变革也相辅相成地展开。

3,科学实证研究的兴起

进化论本是随着西方科学的发展和启蒙主义思潮而兴起的。中国历史学家在进化论影响下形成的新史学自然以科学的尊严为至上的准则,是以能照见旧史学重道德、重正统、少别裁的缺点。但道德化的历史学并未如历史循环论那样被基本排除,而是转移其体位,成为新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当时思想者,不脱以史学为一切学问之总渊薮的行迹,期望于历史学的,实际大于历史学所能够承担的,如揭示人类社会之公理等。

王国维,字静庵,号观堂(1876-1927)浙江海宁人。初学哲学,后云:“哲学可信而不可爱,文学可爱而不可信”,遂笃志史学。后游学日本,钻研甲骨、金石之学。

1921年,46岁,学问大成而无声名。胡适聘请出任北大研究生院通讯导师。1925年清华研究院成立,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李济同为导师。后来史学名家,多出王、梁、陈三人之门。王国维在在史学方面的成就,主要在金石甲骨文字与上古史考证、元史、西北史地研究领域。他将甲骨学与殷商历史结合,使上古历史建立在文献与考古资料双重基础之上。

提出“二重证据法”,即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证,以直接材料与间接材料互证,以异族文献与本国旧籍互证,以外来观念与固有材料互证,为后来从事实证研究的学者建立了轨则。 王国维有“三无”论:学问无新旧,无中西,无有用无用之分。学者只应问一学之真伪是非,而不问新旧古今中西。为学不问中西,自可中西兼修并蓄,自然宏博。学问可说皆有用,亦可说皆无用,“事无大小远近,苟思之得其真,纪之得其实,极其会归,皆有裨于人类之生存福祉”。“今不获其用,后世当能用之。”他认为:

学问不问立竿见影之效,则可不避深湛幽微之思,不辞迂远繁琐之讥,方可致其曲微,成其精绝。急功近利以治学,只能及“口耳之学”,“若夫绵密之科学,深邃之哲学,伟大之文学,则固非此等学者所能有事也。”王国维认为学术不外乎科学、史学、文学:“凡记述事物而求其原因,定其理法者,谓之科学;求事物变迁之迹而明其因果者,谓之史学;至出入于二者之间而兼有玩物适情之效者,谓之文学。”其中任何一门,无不有待于其他学,亦无不有造于其他学,因此各种学问之精神,需贯通起来,而后可以生发创见。 三种学问,皆中西共有之学,彼此差异,只在广狭疏密,不可专以中西断其优劣。且中西学术已经交汇成为一个世界学术,“盛则俱盛,衰则俱衰,互相推动”,故不可分。“凡吾智之不能通,而吾心之所不能安者,虽圣贤言之,有所不信焉”。这种见,要旨在以公允、超然精神为治学根本,近于科学实证主义,远于经世教训传统。

胡适(1891-1962)将美国哲学家杜威(John Dewey)的实验主义,也称实用主义哲学与历史学的实证方法混合起来,提倡一种自然科学式的,中西方法结合的实证主义。

杜威把自然知识归结为经验,经验使人与其创造的环境的交涉,一切科学只是人整理经验和适应环境的工具。胡适称:“我的思想受两个人的影响最大:一个是赫胥黎,一个是杜威先生。赫胥黎教我怎样怀疑,教我不信任一切没有充分证据的东西。杜威先生教我怎样思想,教我处处顾到当前的问题,教我把一切学说理想都看作待证的假设,教我处处顾到思想的结果。这两个人使我明白了科学方法的性质与功用…… 胡适的口号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研究的步骤是:细心搜求事实,大胆提出假设,再细心求证。从实证的原则出发,以往关于历史的许多成见缺乏切实根据,所以胡适的方法论常表现为疑古。他主张对古史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其构造的过程。古史中的记录,在时间中如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原本平常的事情,后人添枝加叶,遂为奇事,尧、舜、禹、汤、伊尹、文王、太公望、周公故事,无不经过人为的添饰。

整理的方法是:

1,把每一件史事的种种传说,依先后次序排列起来; 2,研究这个事件在每个时代各有怎样的传说;

15

反叙述,求内省,关注非理性,认为思想受制于语言,怀疑思想的自主性,反对西方中心主义,改变“现代”思想方式。其大众形态有反文化、不可知论倾向。

后现代主义的基本背景:1,人类思想追求变化的自然倾向2,对现代社会制度、文化种种问题的反省3,非西方社会的兴起4,启蒙理性的困境 海登·怀特(Hayden White)《元历史学: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认为在历史叙述中并没有真实性的批评标准,因此历史著作和历史哲学之间并没有本质的不同。这些人各自都有自己的认识架构,历史只是他们构思的素材,目的不是铺陈历史的真相,而是抒发自己的人生观和历史观。历史叙述都是话语的虚构。语言是本质,语言所传达的内容则是由语言本身派生的;语言中的预设和隐喻是诗性的,根据文本来研究所能达到的可靠认识,不是文本记载的事情本身,是文本本身被构造的经历。历史都是解释。诗性是历史的深层结构,史学家的策略不同使之相互差别。 劳伦斯·斯通(Lawrence Stone)《叙述史学的复兴:对一种新的旧史学的反思》宣称:过去作为社会科学史学中心信仰的观念,即对过去的变化可能做出一以贯之的科学解释的观念,已经被摒弃了。历史学正在返回到关注个人经验的叙述型历史学上来。所谓后现代主义的历史学还没有形成为一个历史学的范式,是作为一种思想因素在影响历史学。被看作后现代史学的尝试构成了对一些重要历史观念的强烈冲击:强烈抨击西方中心论,因而反对那些凭借西方中心论所写的历史启蒙理性话语让位给各种人类生存方式合理的意识,历史叙述的更多地关注不同群体各自的生活经验。注重原来历史中的“他者”,形成关注下层社会的新文化史、微观史和日常生活史对于历史统一性、客观性、整体历史的可能性、历史进步的确定性等从启蒙理性延伸出来的观念在更内在的层面加以质疑,思考新的历史语境。质疑作为历史素材的文本的可依赖性。更谨慎地对待文本信息中的构造成分,在这样的基础上来追求历史学的可信赖性。后现代主义内涵的不确定性,造成人们有把一切难以归类于先前学术传统的著作标上后现代头衔的倾向。 后现代史学的困境众所公认的事实不能被看作话语建构,如纳粹的大屠杀,也不能被用喜剧、讽刺剧的策略诗化地处理。历史的解释必须以基本事实为基础。语言的相对性并不能证明历史与文学等同。

六,新时期中国史学的多元化发展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中国历史学摆脱了“史学危机”的困惑,进入多元化发展的新时期。这个时期的历史学有如下特征。 1,中国史学逐步开始国际化

《史学理论研究》长期致力于介绍和评价西方史学理论,使国内史学界大致在了解外部情况的条件下进行史学理论方面的探索,为中国史学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平台。 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海外研究丛书》,介绍相当数量的西方学者研究中国的代表著作。中华书局出版《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英文版《中国史学前沿》季刊,海外发行。

留学海外的学者日益回国,使中国的世界史研究从编译国外教材、著作,逐渐转向原创性研究。 2,社会史和区域化研究长足发展

社会史研究在30、40年代已经开始,但50年代国内取消社会学,经济、政治成为历史研究的主要对象,社会史研究成为经济关系研究的附庸。80年代以后,经济-社会史研究以厦门大学为中心持续发展,南开大学则形成了以区域社会、宗族、社会生活为主的社会史研究中心。 3,清史编纂展开

2004年开始,新编清史正式展开。这项工作使历史编纂学重新得到注重,清代历史文献的整理得到强有力的推动,清代历史问题的研究也在深入。 清史研究的档案文献得到大规模运用 有“正史”倾向

4,计算机技术改变了史学工作方式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90年代迅速普及。这对于学术研究带来两个巨大的变化。一是信息检索的便利,二是电子文本文献利用的便利。

21

5,行政评价体系推动也干扰了历史学研究

历史研究者开始得到比较充足的研究资助,使资料搜集、人力配置、成果出版条件改善。 经济管理模式被用来管理科研项目工作,高校职称评聘计量化、数字化。学者地位,取决于项目金额、文章等级、成果数量。学术研究成为学术单位相互评比,竞争单位地位的砝码。这促使历史研究者大批量推出可计量成果,而立意高远,需要多年清冷才能够完成的研究反而不多。学术腐败严重。

20世纪的最后10年直到现在,是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历史学研究的社会条件最好的时期,也是历史学新研究范式逐步确立的时期。

但迄今为止,中国历史学的观念世界仍然是传统史学、西方史学、意识形态的混合体。 第三章 历史学的基础问题 一,历史观与历史学 1,什么是历史观

历史观是人们关于历史的系统化的一般看法。

这类看法包括理论化的自觉观念和文化倾向性的半自觉或者不自觉观念。 它对历史研究形成重要影响,同时又是时代文化研究的对象。 历史观在不同知识层面存在。

在思想学术层面,作为历史哲学和方法论;史学理论就是自觉的,经过专门研究和专业化表述的的历史观。

在群体生活方式层面,作为文化、宗教意识和群体思维倾向; 在个人生存层面,作为生活意识的一部分。

历史家不但受史学理论的影响,还受时代和文化观念的影响。

历史学家需要了解自己观念的社会文化特殊性,了解其中包含的普遍预设的基础是什么。甚至需要了解自己思考历史的观念中个人经验的角色。 2,历史家的历史观

历史家知识结构的差别影响其历史观。

所有历史家需要了解哲学,本民族的文学艺术,与专业相关的至少一个相关学科,然后才是专业学科的知识。

历史家的历史观不仅受历史哲学的影响,也受大众群体意识影响,如种族主义、民族主义、实用主义、浪漫主义、宗教等。

所以,历史学家要了解自己时代和文化的特殊性。 各种形态的历史观都有预设的性质。

所以历史家在思考特定问题之先就有一系列已经确定的概念、逻辑,甚至结论倾向。历史学家对于所有预设的历史观念,要保持反思的能力。

自觉的、批判的历史观是历史家在历史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专业工作理念。 历史学家是孤独的。

一种明确表述的历史观念成为大众的常识,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所以探索历史观的学者选择了孤独的行进,不能追求当下的公众效应,不能满足于把公众知识当作专业研究的基础。 3,历史观与历史研究

现代历史学家需有更强的历史观自觉。

上古的历史学家重记述,其受历史观的影响较为间接;现代历史学家重分析和解释,受历史观的影响更为直接。

历史解释要有限度。限度的尺度是证据,逻辑和人文精神。 历史观不是历史研究的结论

历史观影响历史研究,但应作为历史研究的开放性的方法论。不能以论代史。

历史学的特殊价值在于具体地对待人类过去经历的复杂性和实际情况。历史学家凭借历史观思考、解读、叙述历史事实,但不能强事实以服从观念。 4,历史感

22

历史家对以往人类经历的洞察和感知力,透过人类生存本质对以往事物流变的理解力。 时间意识、变化意识、比较意识、本质意识、类属意识、普遍联系意识 历史感是通过学习、思考生活获得的 二,历史研究的“单位” 1,定义

历史研究的对象不同,适合运用的方法也就不同。这种差别部分上可以通过区分研究的单位来加以把握。

历史研究的单位是指一项具体研究课题所设定的必要和有效考察范围。

单位意识直接影响分析的合理性,其把握的尺度主要在于对所研究的问题与采用的概念、方法之间的关系有清楚的认识。 一,历史观与历史学

所有历史研究者实际都选取一定的单位来研究历史问题,但并没有绝对正确或者绝对错误的单位,关键在于单位界定与研究课题及研究方法是契合的。

以往的史学多是以国家为单位的。这必然导致强调国家制度、上层意志、精英角色、“宏大叙事”的倾向。国家史不等于历史,而是一种历史思考和叙述方式。

晚近的史学,批评宏大叙事,主张从下往上看历史,注重地方社会。这必然使得每项研究生动却如盲人摸象,见树木而不见森林。 二,历史研究的“单位”

历史研究课题考察的范围可大至全球性的演变,小至某一事件的一个情节,甚至一个人的一段心曲。这各有功用。

然而就历史知识的价值而言,历史研究要具有一定的公共经验性质。即使是对极其细微事项的研究,也要从中查见公共经验性的要素来。

一般地说,过于宏大的对象,很难成为有效研究的直接课题。不得不借助间接的成果,从而具有综合与理论的性质。 一,历史观与历史学

历史研究的单位是指一项具体研究课题所设定的必要和有效考察范围。它有时间、空间、系统属性三个基本维度。

历史研究需要明确界定时间范围,没有时间界定就失去了具体对象,其高明者可能成了哲学,也可能只是空论。

费正清认为,有效的研究以十年为时间跨度。这还是就国家为单位而言的。

空间维度指研究的地理覆盖范围。历史研究总以人的行迹为对象,一定有空间范围。空间范围过大,无法了解行迹的生动内容,过小,则不能查见其公共寓意。

社会史研究特备需要界定空间,而且尽量取相对小的空间,以成具体案例。

以小空间研究求大空间结论是以偏盖全,以大空间网罗做小空间判定是望文生义。 不界定空间的研究,上者为哲学,下者为梦呓。 系统属性指所研究问题做为一个整体的基本特性。

如汤因比所说,历史研究的最好单位是社会——文明,而不是国家。这是因为他要解读的是文化共同体生命力,而文化共同体并非皆由行政区划所定。

他的这种单位,不能作为政治史研究的有效单位,也不能作为社会史研究的有效单位。 二,历史研究的“单位” 2,常用研究单位的适用度 国家(刚性共同体)

人们通常以国家为单位来看问题。在此视野下,对象显示出较强组织、系统特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政府与民众、阶级分层关系等等都表现出比较明确的相互作用关系。制度和权力、权利关系成为研究问题的主要概念。 国家为单位的研究,适合民族国家的系统化分析。

但基于国家单位的研究在关于古代共同体、跨边界民族状况、宗教问题、大市场体系、区域经

23

济、国际化现象、区域社会差异性、非政府组织等问题时,有效性降低。 非国家单位的研究思路

斯宾格勒、汤因比以文化、文明为单位考察世界历史过程。 亨廷顿以文明为单位分析国际关系。

“全球史观”主张整体地去看世界史,力求把全世界作为一个单位考察。

这都是宏大研究单位的研究,其背后都依托于一种哲学或者一种专门理论。大单位研究有很强的理论性。

社会经济史学派以“区域社会”为单位来研究历史,取小于国家范围的“华北”、“江南”、松江等。 勒华拉杜里以自然村为单位研究地方社会生存方式。

小单位研究更能落实实证的过程,得出具体的关于事实的结论。 由小见大,是历史研究单位界定的有效方法。

小到可以穷尽该课题的文献,在此基础上判定事实,进而解释其在大视野下的意义。 史景迁《王氏之死》,由小见大

黄仁宇以万历十五年为轴来研究万历政治文化 小的积累,可以逐渐成为大的论说。 单位不对称问题

历史学界很多人会讨论明清时期中国变得落后于欧洲的问题。

彭慕兰、王国斌等认为说中国18世纪以前就落后于欧洲的人犯了对比对象不对称的错误,不能拿中国一个国家与欧洲比较;应拿明代江南地区与英国比较。

赵轶峰则认为彭、王过分忽略了国家体系对于区域经济的影响。他们只看到空间范围对称性而没看到系统属性对称性。 3,研究的时间跨度

中国古代史研究常使用朝代单位,称为断代史

朝代是政治周期单位,适合政治史,用于分析经济、社会、文化史意义递减。但断代史有跨问题研究整体的意义,不是没有意义

中外历史学界都使用某种类似古代、中世、近代、现代的概念来区分专业领域

这种序列,是沿着时间顺序的,同时又是概念建构的,其概念意识一般在“进化”历程意识,因而可能趋于目的论的历史。

尽量在自然顺序的意义上使用这种概念。

布罗代尔提出的3种历史时间:基本恒定的时间、长时段、短时段,是3种历史考察的时间单位,其意义是使历史学的时间和要研究的问题的性质对应起来,是一种比较清醒的时间单位意识。

4,系统组织性

指研究对象的内部系统化程度。系统化程度越强,其时间范围越清晰。

国家是系统组织性强的研究对象;文化是有序但缺乏系统组织性的研究对象。

系统性差的研究对象,要用相对的时间或者空间来界定其范围,并需避免夸大其有序性。 5,历史研究单位的把握

历史研究是社会性的事业,个人不能穷尽历史真理,所以要选择能够把握的单位对象。 把握的关键是了解自己的知识结构、兴趣,了解要研究问题的文献量。 最初的研究要小。由小而至于大。 三,历史研究中的时间和空间 1,历史学的时空概念

历史是在时间和空间中发生的,我们可以将之看作在时空双重维度构成的坐标系中由人的活动画出的曲线。所有历史研究都不能脱离时空关系界定。

历史年代学和历史地理被看做历史研究的钥匙(加历史目录学,合为“三把钥匙”)

哲学和自然科学对于时间、空间有更为本质性的界定方式,如相对论的时间是与距离、速度相关的一个函数,柏格森的时间是“绵延”——存在的根本运动性。

24

一般地说,历史学的时空概念是就人文现象而言的,是相对朴素的。时间和空间是历史展开的双维舞台。

同时,历史学要保持对自然科学和哲学时空观的关注。 2,历史时间

历史时间通常被当作自然的、均速的框架,它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常被比作河流,一去不复返。

这是人们思考历史时一般的合理方式。时间的一维属性是历史变迁意识的基础。 但是完全自然的时间在历史思维中会成为历史记述的外部形式。

时间对于不同时代的历史有不同的含义,对于上古时代,时间是相对缓慢的,对于晚近的时代,时间是快速流逝的,因而时间在历史上的意义是变化的。在政治史中,时间是紧促的,在社会史、文化史中,时间是缓慢的。

所以,历史时间不仅是外部框架,还是历史内容的要素。 时间概念与以下历史思维相关 A,连续性与断裂性;渐进与突变 B,进化还是循环。

C,一元还是多元。时间是一维的,但历史是多舞台的,所以时间一维性不决定历史演变采取统一的途径。历史的同步假设不成立。 D,文化生活的节奏。社会时间是差异的。 作为方法的时间。

布罗代尔提出3种历史时间:基本恒定的地理时间;社会机构的长时段时间;历史事件的短时段时间。

这是一种把时间作为分析方法的视角,并不是对时间本身的界定,而是对于运用时间之历史学方法的界定,是历史分析的时间而非历史存在的时间。 3,历史发展的“时间差”问题

用历史“发展”或者进化的方式看世界各国家、民族的历史,会看到其物质生活发达水平的差异,即一种发展的时间差异。 如奴隶制度,在很多地方存在到20世纪;民主制度,在古典时代已经发生,而君主制至今犹存;现代社会包括进步,也包括倒退。 怎么看待发展的差别甚至反向运动?

发展的差异可以是在文明、社会相对孤立情况下自然发生的,也可能是由竞争、战争导致的。 现代化社会的早期发展以落后共同体、地区的不发达为代价。但不发达民族肯定追求发达,从而形成发展水平的时间差异。

发展起现代技术的国家和地区在具备超过外部世界实力时,必然实行扩张,将落后的民族、地区变成殖民地,以剥削后者为条件而加速发展。

控制落后国家、地区的发达国家按照自己的需求建立世界性经济、政治体系,落后国家和地区即使实现政治独立,也将不得不加入这个体系,并充当姗姗来迟的小角色。

世界是有限的,所以后起国家不再具有先行发展的国家所曾经拥有的空间和外部条件,不能依靠对其他国家的榨取来实现自己的发展。其“落后”的节怕又造成巨大的发展需求压力,难于调适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形成发展困境。 所以,现代化的道路不能完整地模仿。

后发展国家要与先发展国家走到平行的发展水平,却不具备发达国家先前的条件,只有加入已经存在的国际框架,现代化发展会牺牲许多民族文化因素。

现代世界的许多冲突就是在这种追求发展与文化认同焦虑中形成的。

这种“发展的时间差”是现代世界历史的一个很凸显的现象,但不是前现代历史的凸显现象。 原因是,现代历史把世界联系起来,成为一个竞争的世界。

这种现象是以可比较的甚至竞争性的“发展”成为基本事实为前提的。

这种发展的时间差成为现代国际关系中支配关系和支配逻辑的背景,也是人口国际流动的一个

2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9l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