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者网络理论新
更新时间:2023-12-25 21:1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行动者网络理论
一:三个代表性人物介绍
1、米歇尔·卡龙(Michel Callon):
2、约翰·劳(John law):
3、布鲁诺·拉图尔(Bruno Latour):
二:行动者网络理论(ANT)提出的背景
1、从知识社会学到科学知识社会学
知识社会学的基本思想可以从曼海姆的两本著作《知识社会学问题》、《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得到,即:知识经常形成一种社会历史过程,既能巩固现存的啊社会秩序,又能推动社会变迁,知识无法脱离社会现实存在,有其社会根源并且受到社会的制约。也就是说1、知识的产生和发展并非由其内在逻辑决定,而是由社会存在决定。2、社会存在不仅决定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还直接影响知识的形式和内容。但这个理论的问题是把自然知识和科学知识与文化知识对立起来。进而导致以莫顿为代表的科学社会学的诞生。
2、莫顿社会学及其缺陷
严格意义的科学社会学,即由专业社会学家运用社会学的概念,方法对科学进行研究,是以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莫顿在1938年发表的《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为奠基性的著作。在批判的继承了知识社会学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莫顿为代表的科学知识社会学出现了,他的理论主要指科学的体制化气质和科学的社会组织运行两个方面。他认为:科学知识是由体制目标所规定的普遍性标准的产物,科学规范则能够保证创造系统有效的知识,社会因素(如科学家的情感、信念、偏好、科学共同体的外部环境或科学活动面对的社会现实)均不会渗透到科学的认知层面,都不会决定性的影响科学知识的生产和评价过程。
1
这个理论只对科学体制方面做了分析,而不讨论科学知识本身的社会学。也就是说,在莫顿那里,科学知识的认识内容是一个“黑箱”,莫顿把科学和技术作为一黑箱置于当时的社会-文化氛围中进行研究,但他并不像揭示此黑箱的要素及内部结构,而是侧重于从社会学功能分析的角度探讨科学和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而并没有意识到将科学内容当做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3、科学社会学的社会建构转向
鉴于莫顿的这一缺陷,科学知识社会学强调知识社会学的原理推进到科学知识生产关键部位,即与知识内容直接相关,不像莫顿,他们认为:科学知识并不是由科学家发现的客观事实组成,不是对外在自然界的客观反映和合理表述,而是由科学家在实验室制造出来再加上各种修辞手段整理出的将其说成是普遍真理的知识。一切科学知识的内容归根结底是由社会,文化因素的参与作用形成的。这种研究思路或策略被称为社会建构论。
4、拉图尔行动者网络理论
早起的拉图尔是支持科学知识社会学的思想的。日拉图尔和伍尔加合作出版的《实验室生活--科学事实的社会建构》,这里拉图尔以布鲁尔的强纲领为指导,对科学知识的生产进行微观研究。
到了80年代中期,拉图尔与同事卡龙,劳合作倡导“行动者网络理论(ANT)”,以其为研究纲领,“巴黎学派”正式成立。值此,一些英国学者和爱丁堡学派和巴斯学派指责其违背了科学知识社会学(SSK)的基本纲领。 1986年《实验室生活--科学事实的社会建构》出第二版,拉图尔将其名改成《实验室生活--科学事实的建构过程》。
1986年卡龙《行动者网络的社会学:电动车案例》一文中明确阐明了行动者网络理论,主张科学研究的意义在于发现新的行动者。
1992年,拉图尔在《社会转向之后的进一步转向》中,公开提出要抛弃布鲁尔的强纲领,指责强纲领的对称性原则实际上是不对称的,并另外提出新的对称性原则--广义相对性原则。
总之,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产生并不是偶然,莫顿学派的保守性和科学
2
知识社会学的科学之社会研究的不对称性都促使了拉图尔展开新的研究视角,新的研究方法对科学事实进行分析。从而诞生了行动者网络理论ANT。
三:行动者网络理论(ANT)
1、行动者网络理论,英文名:Actor-Network Theory。它的主要含义是:行动者网络理论是由法国社会学家M ichel Callon 和Bruno Latour提出的社会学分析方法,该基本理论研究了人与非人行动者之间相互作用并形成的异性网络,认为科学实践与其社会背景是在同一整个过程中产生,并不具有因果关系,它们相互建构、共同演进,并试图对技术的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进行整合,把技术的社会建构向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建构扩展。它的基本思想是:科学技术实践是由多种异质成分彼此联系、相互建构而形成的网络动态过程。其基本的方法论规则是:追随行动者,即从各种异质的行动者选择一个,通过追随行动者的方式,向读者展示以此行动者为中心的网络建构过程。
行动者网络,可以拆开来看,行动者和网络两个概念。
1、什么是行动者?
与之前的社会学家定义的行动者不同,拉图尔的行动者是广义的行动者,既可以指人类(actor),也可以指非人的存在或力量(actant)。此行动者的意愿需要通过代言人或是代理人来表达。但是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间必须进过磋商才能获得该对象代言人的资格。在《科学在行动》一书中,拉图尔认为科学是一个人类与非人类两者相互作用的场域,在这里,任何一方都未被赋予特别的优先权。
2、什么是网络?
网络这个词暗示了资源集中于某些地方——节点,他们彼此联系——链条与网眼,这些连接使分散的资源结成网络,并扩展到所有角落。拉图尔引用网络这个词的主要目的就是将人类行动者和非人类行动者以同等的身份并入其中,以避免传统社会学和哲学关于自然和社会、主观和客观之间的二元对立的划分。在拉图尔的思想中,自然和社会不存在根本的对立,相反,他们完全是一体的,他们都是网络中的元素,在网络中相互运动,彼此共生!
3
3、有行动者组成的网络是如何连接的呢?如何相互作用的呢?
转译:转译是连接行动者组成的网络的。行动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靠转译来完成。ANT的转译是指行动者不断努力把其他行动者的问题和兴趣用自己的语言转换出来。所有行动者都处于转译和被转译之中,意味着某一行动者的角色是通过其他行动者得到界定的。转译的成功是通过必经之点完成的,卡龙认为,转译所界定的角色作为必经之点表明的是这种角色是被转译要素的必然选择。也就是说,要获得成功的转译,就要使被转译者满意于进入网络后的转变,这种转变的实现主要通过问题化,引起兴趣,招募成员或成员注册和动员这四种方式完成。拉图尔对此作了一个很形象的解释:给我一个实验室,我能够举起世界。
4、在行动者网络影响下的科学研究活动
行动者网络理论是拉图尔及巴黎学派进行科学研究的指导纲领。在行动者网络影响下的科学研究活动主要是:A:建构科学:实验室研究 在拉图尔的《实验室生活——科学事实的社会建构》开创了科学研究的社会建构论的实践转向。他们认为科学不仅仅是一个理论知识,而更应该是实践活动的集合,是过程的集合。从而开创了科学知识社会学科学研究的实践转向。B:重塑社会:科学在行动 1986年《实验室生活——科学事实的建构过程》第二版删除了社会两字,变成《实验室生活——科学事实的建构过程》解释了,通过一个巨大的网络,行动者可以吧外部的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一并置于实验室中得以重构。C:自然与社会间对立的消解:法国的巴斯德化 ANT对科学、自然和社会构成的无缝之网并不是停留在理论陈述上,而是诉诸于经验的解说。1988年拉图尔《法国的巴斯德化》一书,拉图尔通过考察巴斯德的微生物实验室的扩展与法国社会结构之间的共生关系,向人们展示了一个行动者网络的成功建构过程。在此,拉图尔解构了科学知识与社会结构的实在性,消解了现代科学观中的自然与社会的二元对立,提出以系统的网络法则理解行动中的科学和重塑中的社会,为理解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2、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国外
4
有关巴黎学派的文献研究拉图尔本人的学术成就,是建立在巴黎学其他杰出学者的工作基础之上的。卡龙和劳关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研究都为图尔的学术成就做了奠基性的工作。
卡龙是巴黎学派的先驱人物之一。
1980年,卡龙发表了《Struggles Negotiations to define what is Problematic and what is not:the SociologyTranslation》(可译为《在斗争与磋商中界定问题:转译的社会学》)一文,这篇文章中,卡龙从法国哲学家塞莱斯(Serres)那里引入了(translation)概念,建立了初步的动态社会结构模型。
1986年,卡龙在《The Sociology of an Actor-Network:the Case of the ElecVehicle》(可译为《行动者网络的社会学——电动车案例》)一文中尝试解释 行动者网络理论(actor-network-theory)。提出了三个新概念:“行动者网(actor-network)、“行动者世界”(actor world)、“转译”(translation)。这三概念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实验室微观的与宏观的双重结构。卡龙所界定的行者网络概念中,各类行动者在结合为网络的同时了塑造了网络。这意味着他同意有科学的因素和社会的、经济的背景之区分,打破了人与非人的区别。此不管是人类还是非人类都被看作是网络中的行动者,而不应该将有生命的无生命的、个人的同组织的加以区分。因此,在卡龙那里根本就没有什么外的和内部的(即来自社会的因素和来自技术自主的逻辑要素)二元区分。
1986年,卡龙又发表了一篇颇有的争议的文章《Some Elements Sociology of Translation:Domestication of the Scallops and the Fishermen of SBrieuc Bay》(可译为《转译社会学的基本原理:圣柏鲁克湾的扇贝养殖和民》)。这篇文章中,卡龙对这个案例进行分析时试图彻底贯彻“对称性原则要求对等地看待网络中自然的“行动者”(如扇贝)与社会的“行动者”(如海学家、渔民)。这种关于不同实体间的对称性的论述,引起了学界的轰动这篇文章也成为被人评论、批判最多的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文献。
劳也是巴黎学派的开创者之一。劳的研究沿袭了卡龙的研究方法,即不 在自然与社会的二元区分。所不同的是,劳强调了在异质型网(heterogenous network)的建构中,当敌对的和偶然的力量威胁到网络的稳性时,网络的稳定
5
性是如何保持的。 1986
年,劳发表了《On the Methods of Long Distance
Control:VessNavigation and the Portuguese Route to India》(可译为《长途控制方法:葡萄到印度的海上交通》)一文。在这篇文章中,劳以15世纪葡萄牙人航海扩为案例,进一步发展了行动者网络理论。描述了行动者网络实质上是关系或过程的社会学,它是一个态的过程,它将组织、装置、设备都看成是相互用、相互影响的结果。这些因素是异质的,它们具有不确定性和充满争论的征。
拉图尔正是在吸收了卡龙和劳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结合自己独特的人学研究工作,进一步在理论和实践上发展了行动者网络理论。
有关拉图尔本人文献的研究前面关于科学的社会建构论研究和技术社会建构论研究中都涉及到了拉图尔的思想。拉图尔本人著作颇丰,除了科研究,拉图尔还进入了诸如组织研究、市场与经济研究、政治人类学、环境治学、宗教学、法律、艺术等许多社会科学领域,这里主要以介绍科学技术究方面的文献来论述他的行动者网络理论。
1979年拉图尔和伍尔加合作出版了《实验室生活——科学事实的社会建构》一书,这本书的主要观点就是认为科学事实不受自然的约束,而是被社建构的,或者由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制造的。这本科学人类学著作此后成为科知识社会学实验室研究的经典著作,也成为了社会建构论的经典著作。这部品中利用了大量的符号学和民族志方法。写作这本书的时候,行动者网络理虽然还没有被明确地提出来,但书中对实验室的微观分析、科学事实的建构析已经深深的蕴涵了行动者网络理论的理念,它迈出了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最要的第一步。
1987年,拉图尔出版了《科学在行动——怎样在社会中跟随科学家和工师》,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系统的阐释了行动者网络理论。这本书作为行动者络理论的应用范本,被巴黎学派奉为唯一的一本教科书式的作品[14]。1986年,巴黎学派的另一代表人物之一——卡龙在《The Sociology ofActor-Network:the Case of the Electric Vehicle》(可译为《行动者网络的社学:电动车案例》一文中明确阐明了行动者网络理论,主张科学研究的意义在发现新的行动者[15]。拉图尔接受卡龙的提法,将行动者网络理论应用到科学实的分析中。
6
拉图尔将科学视为一连串的行动,视为一个形成、制造结论的过程。他现,在这个过程中,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争论”和“修辞学”起着至关重的作用。他“揭发”了科学与修辞学之间的隐秘关系,从而否定了科学作“真理”的特权。最终,这个过程暂时的终点,就是此刻的科学成果,而此它就成为一个黑箱(black box)。拉图尔在他以前的实验室研究中考察的焦点是科学事实的微观构造,此 他试图将这种考察科学活动的人类学方法扩展到“科学、技术与社会”这个宏观层面上。他指出,对实验室的研究要破除“内部”与“外部”的别、“微观”水平和“宏观”水平的区别。他指出,我们通常把“实验室”义为“知识的生产场所”,而实际上知识生产活动并不局限于通常的围墙内实验室,随着知识活动的实际展开,“实验室”的构造也随之扩展。我们“追踪工作中的科学家和行动中的科学”,将研究视角转向宏观层次的科学究,导向对实验室的扩展构造、实验室在社会中的定位及其型塑社会的力量考察。通过这种考察,我们发现有一部分科学家在所谓的实验室“外部”动,同科学界、政府、生产部门、用户、传媒、公众保持着联系。一旦这些系中断,实验室内部的研究工作将陷入停顿。因此,我们不能将实验室内部外部做出完全的区分,而应该将他们纳入到网络中,用网络的概念对他们进解读。
1988年,拉图尔又出版了《The Pasteurization of France》(可译为《法国的巴斯德化》)一书,拉图尔考察了巴斯德微生物实验室的扩展与法国社会构的变迁之间的共变关系,进而展示了一个“行动者网络”是如何成功的建起来的。在这个案例中,拉图尔也明确的引入了非人的行动者,这里的“行动者不仅包括巴斯德、农夫、内科大夫、兽医,还包括母牛和微生物等。巴斯德成功在于他结成了一个强大的异质行动者网络,这个网络同时建构和重构了生物学和法国社会。通过巴斯德这个案例,拉图尔推出了如下结论:首先,“社会”在很大度上是科学活动的结果;其次,我们发现了科学力量的源泉——实验室。次,我们发现,实验室本身的构造包含了农场主、农业协会、兽医、卫生学乃至普通公众等等异质行动者。可见,知识的成功构造以成功转译相关社行动者的兴趣并赢得其支持为前提,实验室不是封闭的实验室,实验室的构必须纳入社会行动者。 拉图尔也以技术为研究对象发表了一些重要的文章,如1992年出版《Aramis,or the Love of Technology》(可译为《阿拉米斯或对技术的爱》)书。
7
这是一部才华横溢的、具有原创性和风格独特的著作,一部科幻小说般作品,这部作品中,他对法国80年代的一个高技术的自动化地铁系“ARAMIS”(Arrangement in Automated trains of Independent ModulesStation)进行了一种田野调查式的案例研究。在这个案例中,拉图尔站在宏观分析立场论述了在一个多元的技术转换系统中,包括技术本身在内的行动者如何转译和磋商并最终达成一致的。随后,1993年,在《Ethnography o'high-tech'case:About Aramis》(可译为《高技术案例的人类学研究——关于拉米斯》)一文中,拉图尔又对“ARAMIS”这个案例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括了关于“ARAMIS”论争的主要观点,突出强调了现代科学与技术中关于理、效率、生产力等概念的建构,并告诉读者,在飞跃发展的技术领域中,论是人工的系统还是自动的系统都需要我们去认真的研究,不要对机械系统自动系统过分地依赖。拉图尔的学术研究十分多元化。20年来他一直改变着研究主题和研究域,除了科学研究,拉图尔还进入了诸如组织研究、市场与经济研究、政治类学、环境政治学等许多社会科学领域。此外,他的研究进路和研究概念也断发生变化。例如,1999年,他在《On Recalling ANT》(可译为《关于取消行动者网络理论》)这篇文章中,开篇就说:“谢谢你们让我这样一个从来不(明确)使‘行动者-网络’(Actor-network)这个词的人做这次会议的主题发言”认为“行动者网络理论”这是一个可怕的表达。他说“我在这里不是要称赞动者网络理论,而是要亲手埋葬它”,他认为“行动者网络理论(这个词中四样东西都是不匹配的,包括“行动者”(actor)、“网络”(network)、“论”(theory),甚至这其中的连字符号,“我要将这四处误用作为埋葬行动者络理论的棺材的板钉”。但他后续的研究,在《重塑社会——行动者网络论导言》这部最新的对行动者网络理论的介绍作品中他又转了一个180度的弯,他说“为其它的行动者写作行动者网络理论的作品,这项工作非常适我”,他还说“我要为我在《On Recalling ANT》(可译为《关于取消行动网络理论》)这篇文章中所采取的极端立场表示道歉,那时我批判的这个表(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所有元素,甚至包括这个连字符号,但现在我要为所的这些辩护,包括这个连字符号”。在《Reassembling the Social:An Introduction to Actor-Network-Theory》译为《重塑社会——行动者网络理论导言》)这最新的一部巴黎学派的代表中,拉图尔站在一个社会学家的立场,系统的总结了他此前的思想,认真的理了行动者网络理
8
论的理论脉络,扩宽了行动者网络理论的理论视域。通过以上这几部重要的著作,拉图尔开创并发扬了巴黎学派的研究纲领掀起了行动者网络理论研究的热潮,奠定了他在科学技术研究领域的的重要位。在西方社会科学领域,他的作品被引用次数甚至比德里达还要多。正如蒂所评价的:拉图尔处于库恩掀起的学术思潮的最前沿。本文试图对拉图尔
行动者网络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并在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指导下,反身研究他科学事实建构。 国内
随着拉图尔在西方学术界知名度的提高,国内学者对他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但综观国内学者的主要研究成果,我们会发现这种引介与研究还比较初步,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研究层面的断裂上。
从刘珺珺在1990年出版的《科学社会学》一书中开始将行动者网络理论作为新技术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引介入中国学术界以来,后期的一些重要作品都是沿循着刘君君的传统没有突破。
1994年,李三虎、赵万里又发表了《技术的社会建构:新技术社会学评介》一文。在这篇文章中,将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作为新技术社会学的主要理论之一,站在技术社会学的宏观立场分析了技术的社会建构论的理论渊源和主要观点。但是对行动者网络理论本身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
之后,李三虎又发表了《当代西方建构主义研究述评》这篇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根据西蒙栋(Sismondo)所划分的“强”与“弱”的社会建构论观点,将拉图尔的实验室研究纳入强社会建构论之中而认为“行动者网络理论不再具有明显的建构主义风格”。这里他将实验室研究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截然二分显然是一种认识上的断裂。
2002年,赵万里出版了他的博士论文——《科学的社会建构——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 。在这部著作中,作者又提出这样的观点“行动者网络理论纲领并没有取消建构论的立场和方法”。这可以看作是作者对其之前观点的一个隐晦的修订,也可看出国内学者对拉图尔的思想的本真内涵的进一步迈进。
此后国内的一些学者关于拉图尔的思想进行了一些论述:如肖峰的《技术的社会形成论(SST)及其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关系》 、王汉林的《“技术的社会形
9
成”研究路线简介》 、邢怀滨和孔明安的《技术的社会建构与新技术社会学的形成》 、许良的《技术哲学》等。这些作品都是将行动者网络理论作为技术的社会建构论的三大理论之一进行平行论述,论述这三大理论与技术决定论的对立,论述其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渊源。但都是一些笼统的概括,对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的理论全貌和本质内涵尚没有给读者一个清晰的轮廓。
另外,谢周佩在《两种文化与“行动者网络理论”》一文中认为行动者网络理论试图通过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都作为建构的实践活动,来为两种文化提供一个共同的基础,为消除两种文化之间的分裂创造新的平台。曾晓强在《拉图尔科学人类学的反身性问题》一文中,探讨了科学人类学的反身性问题,即建构论如何适用于科学人类学自身的问题。贺建芹的《打开潘多拉的盒子》一文评析了拉图尔在科学研究中所采用的科学人类学的方法。他们的这些论述,都从一个侧面对拉图尔的学术思想进行了研究,丰富了国内对拉图尔的研究深度,但却不能从宏观上把握拉图尔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整体样态。
2003年,北京大学的刘阳发表了《拉图尔的理论定位》一文。在这篇文章 中,作者细致地梳理了拉图尔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渊源及其争论。驳斥了赵万里在拉图尔的学术定位上的一些误区,提出“他(拉图尔)始终是一个‘社会建构论者’”。但作者本人还是没有给出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具体样态。 在盛晓明《巴黎学派与实验室研究》及其学生曾晓强的《科学实践的人类学:考察创制中的科学》这一系列研究中,他们在前人研究成果之上更进一步,将拉图尔的科学研究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社会学研究方法结合起来,令人耳目一新。但总体来看,他们的研究没有去深入的分析行动者网络本身的理论内涵,没有具体说明一个行动者网络是如何建立起来的。他们把行动者网络理论直接当成了一个黑箱,一个工具去使用,这种做法难免有失偏颇。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国内学者对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的研究还 是非常初步的,而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显然不够的。因此,本文的写作将主要以拉图尔的个人网站及国外相关期刊索引为依托,系统的研读拉图尔的主要作品、试图厘清拉图尔的学术发展脉络,系统整合出拉图尔行动者网络理论的论点,然后在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指导下,反身研究他的科学事实建构,并尝试着对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进行评述。这既是对拉图尔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尝试性探索,又
10
是介绍当代国外知名学者学术思想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做好这项工作,将有助于历练自己的研究能力,有利于我以后的工作及学术研究。
四、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思想内容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要由法国社会学家拉图尔,卡龙和劳为核心的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巴黎学派,对实验室研究遇到的内部和外部、认识和社会、宏观和微观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验室人类学研究及法国后结构主义,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方向,即行动者网络理论(Actor-Network Theory,简称ANT)。该理论以1987年拉图尔《科学在行动:怎样在社会中追随科学家和工程师》为开端。
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实质就在于通过把科学研究的制造场地--实验室与广泛的社会背景联系起来,打破传统的人与非人,自然与社会的二元对立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力图沟通了科学知识的微观研究与科学文化的宏观社会体制之间的分野。
五、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意义
首先,拉图尔将关系思维引入到社会学的分析中。在行动者网络理论中, 拉图尔颠覆了传统的认识论观念,强调关系性的思维。在网络中将人与非人置 于同等的地位,自然与社会不再是巍然屹立认识论中的两极。要在人与非人、 自然与社会的互生的关系中寻求社会的稳定点。这一思想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共 鸣,成为20世纪后期整个哲学界的一个重要潮流。
其次,拉图尔将过程思维引入到对科学的研究中。行动者网络理论描述的 是一种动态的关系,要求我们去追随行动中的科学。科学是一连串的行动,是 形成科学、制造结论和物品的过程。强调我们对科学的研究必须以科学知识生 产者的当下活动为出发点,或者说要跟踪科学家们构造科学知识的动态过程。 这种对科学研究的过程分析,沟通了知识生产者(科学家)和生产成果(科学知 识),避免了科学研究的黑箱化。这无疑是我们理解科学事实的更先进的方 法。拉图尔对科学知识进行的人类学研究的意义就在这里。
第三,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对我们扩展科学研究的视野,明确未来科
11
学社会学的研究方向具有重大意义。行动者网络理论以雄辩的事实说明了,真 正从事科学的人们并不都坐在实验室里,相反,实验科学家的存在只是因为有 更多的人在实验室以外的其他地方从事科学。社会才是科学活动得以可能的真 正基础和深层原因。这就扩展了我们进行科学研究的视野,我们的科学研究不 能只停留在微观的实验室,而要站在社会这个大的视域下,采用宏观与微观相 结合的动态网络分析方法,充分调动网络中各种因素的积极性,促进我们的科 学研究向更深一步迈进。从而为科学与人文的辩证关系提示了新的研究视角, 并直接开辟了人类学社会学研究的强盛学术景观。
六、对行动者网络理论的看法 1、对理论本身的评价 积极:
1)、研究视角独特,方法新颖 2)、独特的研究对象
3)、将关系思维引入到科学实践的分析中 4)、过程思维引入到对科学的研究中 局限:
1)、过分强调非人因素在网络中的重要性 2)、非对称的科学 3)、变动的本体 4)、相对主义的困境
2、对别人的研究成果评价 1)、在各个领域。如奶粉事件。
七、结论
本文通过对拉图尔行动者网络理论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2
1.从对科学实验室的微观研究,到行动者网络理论视域下的科学事实分 析,拉图尔都认为科学论文是一种修辞术的产物、科学知识是磋商的结果,体 现了的建构主义特征,二者具有逻辑传承性,国内学者对二者区别对待是不合 理的。
2.拉图尔在行动者网络理论中通过广义的对称性原则消除了人与非人的 界限,将行动者的概念扩展到了自然领域,网络中既可以包括人类行动者也可 以包括非人的行动者,非人行动者的意愿可以通过代理者表达出来。 3.在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中,一个行动者网络的建构过程如下:首 先绘制此网络的脚本,界定此网络所要解决问题;然后招募相关成员,通过转 译他人的兴趣,将他们纳入到了这个网络中来;其次通过简化使被吸引的群体 保持一致,控制他们的行为;最后并置网络中的所有元素,将它们系统的整合 在一起,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由各种异质行动者组成的行动者网络。
4.行动者网络就是异质行动者建立网络,发展网络以解决特定问题的过 程,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这种动态网络的研究对象是 行动中的科学和重塑中的社会。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实质在于,通过把科学研究 的制造场地——实验室与广泛的社会背景联系起来,打破传统的人与非人、自 然与社会的二元对立的行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力图沟通了科学知识的微观研究 与科学文化的宏观社会体制之间的分野。
5.拉图尔将关系思维和过程思维的观点引入到对科学事实的分析之中, 这扩展了我们科学研究的视野,指出了未来科学社会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但 他在理论上具有反科学合理性、反方法论普遍主义、反实在论等后现代特征, 在实践中存在对非人因素过分强调、对科学进行非对称性解读等局限。
13
正在阅读:
行动者网络理论新12-25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期末复习题及答案104-16
楚雄市环城小学 - 图文05-17
假如我是数学老师作文450字06-23
福彩投注站申请流程08-19
“三保”助力旗域转型爬坡过坎08-14
碎片化的生活是必然的作文800字07-14
《嵌入式系统导论》实验指导书 - 图文12-03
多彩的晚霞作文500字07-13
古诗09-03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行动者
- 理论
- 网络
- 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 - 图文
- 关于日出日落方位和物体影子方位的判断问题
- 桂林市灌阳县2017年春季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 小学中段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指导策略研究
- 奥古斯丁神学自然法思想浅析
- 急性肾盂肾炎临床路径
- 编译原理 - 实验报告实验二 - - 语法分析(算符优先) 2
- 最新人教版中考数学二模试卷(解析版)共3套
- 新闻稿翻译 - 图文
- 聋人大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
- 007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财务成本管理》模拟试题(二)
- 柯拉尼
- 最新公司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安排
- 机器视觉检测
- 《呼兰河传》练习题及答案精品名师资料
- 高中数学第二章平面向量2.2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2.2.2向量减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学案无答案新人教A版
-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 卫星气象学复习题08
- 中美两国公路几何设计差异
- 吉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吉林省地方税务局税收规范性文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