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省舟山市中考语文试卷及试卷解析

更新时间:2024-05-26 04:3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7年浙江省舟山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语文知识积累(21分)

1.(3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中国古典诗词凝聚了大量美好、文(yǎ) 和高贵的文字。朗读这些动人的文字,可以帮助我们寻(sù) 根源,能够让我们 疲(bèi) 的心灵得到放松,可以帮助我们远离低俗和粗鄙,(dǐ) 达宁静和悠远的 境界。

2.(3分)古诗文名句默写。

经典诗文能增添生活的诗意。仲春时节,郊外踏青,看到青梅丝柳的美景,我们会联想起南

唐诗人冯延巳的“ , ”;重阳佳节,院中漫步,闻到菊花的幽幽清香,我们 联想起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 , ”。

经典诗文能赋予前行的力量。学习上碰到困难时,《论语》中孔子的语录“ , ”给我们思考与启发;生活中遭遇挫折时,唐朝诗人杜甫的名句“ , ”会令我们重新振作。

3.(3分)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界中许多美好的事物常常被赋予特定的情感,根据下面的情境,在横线上各填上一种事物的名称。

初秋,好朋友要离开家乡到国外求学,送行路上,晓依顺手折下路边的 ,以表达惜别之意。过了一个月,朋友给晓依发来一封邮件,邮件里画了 ,表达了她的思乡之情。 4.(3分)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第1页(共48页)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范进中举”是吴敬梓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精彩片段,胡屠户、张乡绅等态度的变 化反映了当时社会趋炎附势的众生相。

B.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经历了“三起三落”,由一个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的车夫,变成了好占 便宜、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C.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在其喜剧作品《威尼斯商人》中塑造了一个贪婪、阴险的吝啬鬼形象﹣﹣葛朗台。

D.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中,阿廖沙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逐 渐成长为坚强勇敢、充满爱心的人。

(2)读名著要读懂内容、读出感悟。请仿照下面演示文稿中的示例,完成相关任务。(每组二选 一,各 60 字左右)

二、现代文阅读(27分) 5.(17分)(一)

搭车记

小时候,黎鸣最大的愿望就是当一名警察。每当在电影里看到警察说“我是警察”时,他觉得忒威风。几年后,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夙愿,分到市公安局当了一名警察。

黎鸣家在两百里之外的农村。回家时,先从市长途汽车站坐车到县长途汽车站,然后再坐通 乡镇的公共汽车,到镇上下了车,再步行三公里才到家。从

第2页(共48页)

市内到县里,车十分钟一趟,很方便,但从县里到镇上,就比较麻烦了,有时,两个小时也发不了一趟车。

黎鸣开始试着搭车,是在上班一年之后。这一天,他站在回家的路口,学着港台片上警察的样子,拦住一辆面包车,然后出示了警官证说,我是警察,想搭你的车。司机打量了一下他全身的警服,并没看他的证件,就痛快地说,上来吧。

上车后,通过交谈,才知道司机是黎鸣家所在的镇街上的,在镇政府旁边开了一家饭馆,每隔几天开车去县城买一次菜。到了镇上后,司机主动说,你离家还远,我送你吧。从镇上到村里三公里的路程,步行需要半个小时,而坐车,五分钟就到家门口了,省了他以前的步行之苦。

第一次搭车,黎鸣觉出了搭车的好处,方便快捷,省时省力。自此,每次回家,他都在县城搭车,而且每次都能如愿。这更使他感觉到了当警察的优越性。

后来,黎鸣又从市内开始搭车了,从市里搭到县里,再从县里搭到镇上。运气好的时候,还 能直接从市里搭到镇上。他搭的每一辆车,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把他送到家门口。

黎鸣对工作也很努力,几年后,被提拔为户政科副科长。秋天的一个周六上午,黎鸣又站到了作为交通枢纽的路边上,想搭车回家。一辆黑色的轿车缓缓驶过来,他招了招手,轿车在他面前停下了。车停下后,黎鸣才看清, 这是一辆 2.8 排量的“奥迪 A6”。他迟疑地放下了手,因为坐这种车的,不是领导,就是大老板,他以前可从不搭这么高档的车。车窗玻璃缓缓下降,司机探出头问他,有事吗?

黎鸣说,我……想搭个车。这是他搭车以来第一次说得这么迟疑。 去哪里?黎鸣说出了他所在的那个县那个镇的名称。 司机说,我这车去省城,不顺路。 好好!那你快走吧!黎鸣竟然有了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这时,从车内传出一个浑厚的男人的声音,上来吧,搭一段也行呀。

黎鸣一想,去省城虽然不顺路,但从最近的路段下车,离他所在的镇也只有十几公里了,应该能搭到车。就拉开车门上了车。

后排坐着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微胖,两个鬓角已经泛白。

第3页(共48页)

男人主动问,小伙子,在哪工作呀?

黎鸣掏出警官证,递给男人说,我在市公安局,这是我的证件。 男人看了看他的证件,还给了他。

静了片刻,男人又问,小伙子,经常回家吗?黎鸣说,每周都回。 经常搭车?黎鸣点了点头。

那,你为什么不坐客车呢?黎鸣说,要倒好几次车,不方便。 你每周都回家干什么? 看我的母亲。 你母亲一个人在家? 是的。

那为什么不接来一起住?

那得等分了房子,我现在还住着集体宿舍。 男人再也没有说话。

到了该停车的时候,男人说,别停了,还有时间,把他送回家。 黎鸣说,这怎么好意思?男人说,这有什么?举手之劳

一直到了黎鸣的家门口,黎鸣下了车,对男人说,真的谢谢您了! 男人说,这是应该的,你是为人民服务的,我是为你服务的。 这句话把黎鸣扔进了雾谷。但很快,黎鸣就把这件事情忘掉了。 一天早上,刚上班,局长一个电话把黎鸣召到办公室。 局长问,你是不是搭过省公安厅马厅长的车?

黎鸣愣了一下后,马上明白过来,感觉要大祸临头了。因为,根据纪律,非公务行为,是不允许利用职务之便随便搭车的。

一瞬间,他的汗就下来了。他胆怯地看着局长问,我……我是不是……给你惹麻烦了?

局长“哼”了一声说,瞧你这点儿胆,搭车时的胆儿哪去了? 他羞愧地低下了头。

好了,没什么事。局长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马厅长是和我一起开会时顺便提起的,他表扬了

你,说你孝顺,每周两天的休班时间都不去休闲娱乐,而跑到农村去看望你

第4页(共48页)

的母亲,现在的年轻 人,很少有这样的了…… 从此,黎鸣再也没有搭过车。 ○小说●情节梳理

(选自小小说集《玉米的馨香》,有删改。作者邢庆杰)

(1)小说具体描述了黎鸣两次搭车的情形,请阅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内容。

搭车经过 第一次 黎鸣工作一年后,学港台片上警察 的样子,在县里回家路口搭车,面包车 司机将其送到了家门口。 第二次 ② ○小说●语言品味

(2)结合语境,品读下面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5 分)

①回家时,先从市长途汽车站坐车到县长途汽车站,然后再坐通乡镇的公共汽车,....到镇上下了车,再步行三公里才到家。(结合加点词语分析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②男人说,这是应该的,你是为人民服务的,我是为你服务的。(这句话有何意味?) ○小说●写法探究

(3)小说详细描述了黎鸣第一次搭车的情景,这样写有何作用? ○小说●内容评价

(4)文中马厅长、公安局长没有对黎鸣的违纪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你是否认同他们的做法?请结合 文本和生活经验,陈述观点和理由。 6.(10分)(二)

300 亿件快递的背后

外包装塑料袋、纸箱、填充物、商品自带包装……当一件快递送到手上时,

第5页(共48页)

心理变化 姑且试试﹣① 迟疑﹣如释重负﹣疑惑不解

网购者照例要拆 开这些“厚重”的包装,一样都不会少。一位网店商家曾吐露心声,虽然这样的包装费钱、费力,但为了商品的运输安全,在包装上我们不敢怠慢,而且还得“宁多勿少”。尤其是当下生鲜、家具 等种类的物品都已经进入了消费者的网络购物车,商家对这些易碎易坏物品更是加倍包装,有时 包装物重量甚至远超商品本身。

而相关数据表明,2016 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达 313.5 亿件。如图是《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 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国家邮政局 2016 年 10 月发布)中的统计数据。

如果按照每件快递需要 0.2 公斤包装材料估算,2016 年全年新增的快递包装垃圾重达 600 多 万吨。空气囊、塑料袋等包装物,其主要原料为聚氯乙烯,这一物质埋在土里,需要上百年才能 降解。每吨废纸能回炉生产 0.8 吨再生好纸,如果纸箱用一次就扔掉,那么 1 吨纸箱回收后只能再生产 0.8 吨新纸箱,产生的 0.2 吨缺口,只能依靠伐木来补充。同时在生产过程中,还要消耗煤、电等能源,对水、大气等环境造成新的污染。 然而,面对如此天量的快递包装物,目前除对快递运单的保管、存放与回收(销毁)有明确规 定外,针对快递包装的其他部分均没有统一规定要求,任由企业或消费者自行处理。绿色包装成本相对较高是一大掣肘。“我相信绿色、环保的材料,是每一家物流公司都希望去做的。但是,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是成本。”菜鸟网络 CEO 童文红说,“我们做过分析,一只不可 降解的塑料袋是 8 分钱,一只可

第6页(共48页)

降解的塑料袋价格是它的 4 至 5 倍。谁来为这些环保材料埋单?”目前胶带、包装箱、编织袋等七大类包装物的回收与再利用情况并不理想。

2016 年 12 月 23日,记者在成都对消费者进行了随机采访。“撕下来的透明胶带一点用处也没有,塑料包装袋也特别脏,不赶紧扔掉,难道还要留着?”刚拿了快递的小张说,只要是小件包裹,他都是上楼前就撕开包装,把包装扔掉。另一名网购者小李则表示,如果包装的纸箱干净完整,一般会用来装东西,但塑料包装、填 充物和透明胶带,就直接扔了。“如果在家里,爸妈会把废纸箱攒起来卖掉,但我们这代人没这 习惯,肯定就扔了。”这两位受访者对快递包装的处理方式,问题的解决需要消费者、电商商家、包装企业等全产业链上各主体共同努力。 对于消费者来说,首先,_______;其次,_____;第三,_____. 对于电商商家而言,则需要在源头做好适度包装,并尽可能使用可回收、容易分解或能重复

使用的包装材料。据半月谈记者了解,有一家卖母婴产品的网店为获得买家“包装严密”的好评,每个月使用近万米的胶带包装。减少快递垃圾,是电商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对于包装企业来说,必须要守住诚信经营的底线。如今一些外包装存在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 问题。“毒害料”用于快递包装后再进入回收,只可能导致恶性循环。

(节选自《半月谈》2017 年第 2 期,有改动。作者张璇 吴帅帅)

(1)下列对文本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邮政局 2016 年 10 月发布的“2015 年全国快递业包装物大数据”,主要说明我国快递业发 展迅猛,获利巨大。

B.加点的“掣肘”一词,在文中是指绿色包装成本相对较高,阻碍了快递公司对绿色、环保的 包装材料的使用。

C.目前包装物的回收与再利用情况并不理想,是因为产业链上各主体如政府部门、电商商家、包装企业等都存在问题。

D.文章举卖母婴产品的网店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商家虽生意繁忙,但仍为消费者着想,诚实 经营,严密包装。

(2)依据文本信息推断文中空缺处省略的内容,并用简洁的语言补写出来。(60

第7页(共48页)

字左右)

(3)文章取题为“300 亿件快递的背后”是想要告诉我们什么?请结合全文进行探究。

三、古诗文阅读(20分) 7.(5分)(一)

送人之荆门 明?浦源

长江风扬布帆轻,西入荆门感客情。 三国已亡遗旧垒,几家犹在住荒城。 云边路绕巴山色,树里河流汉水声。 此去郢①中应有赋,千秋白雪②待君赓③。

(选自《明清诗赏析》)

【注释】①郢(yǐnɡ):春秋战国时楚国国都,此处借指朋友去的地方,即荆门。②白雪:也称“阳春”“阳春 白雪”,古代楚国歌曲名,也用以比喻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③赓(ɡēnɡ):继续。

(1)诗歌的颔联和颈联分别从 、 两个方面来表现荆门的特点。 (2)此诗尾联与李白《送友人》诗中的尾联所抒发的情怀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8.(15分)(二)

范石湖使北

淳熙中,范至能使北,孝宗令口奏金主,谓河南乃宋朝陵寝所在,愿反侵地。至能奏曰:“兹 事至重,须与宰相商量,臣乞以圣意谕之,议定乃行。”上首肯,既而宰相力以为未可,而圣意坚 不回。至能遂自为一书,述圣语。至虏庭,纳之袖中。既跪进国书,伏地不起。时金主乃葛王也,性宽慈,传宣问使人何故不起。至能徐出袖中书,奏曰:“臣来时,大宋皇帝别有圣旨,难载

第8页(共48页)

国书,令臣口奏。臣今谨以书述,乞赐圣览。”书既上,殿上观者皆失色。至能犹伏地。再传宣曰:“书 词已见,使人可就馆。”至能再拜而退。虏中群臣咸不平议羁留使人而虏主不可。至能将回,又奏 曰:“口奏之事,乞于国书中明报,仍先宣示,庶使臣不堕欺罔之罪。”虏主许之。报书云:“口奏 之说,殊骇观听,事须审处,邦乃孚休。”既还,上甚嘉其不辱命。由是超擢,以至大用。

(选自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注释】①范石湖:即范成大(公元 1126﹣1193 年),字至能(致能),自号此山居士,又号石湖居士,世称范石湖。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愿反侵地 .③至能徐出袖中书 .⑤使人可就馆 .

②时金主乃葛王也 .④再传宣曰 .⑥虏主许之 .

(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虏 中 群 臣 咸 不 平 议 羁 留 使 人 而 虏 主 不 可。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至能遂自为一书,述圣语。 ②既还,上甚嘉其不辱命。

(4)同样是出使,范成大使北,始终“伏地不起”;唐雎使秦,最终“挺剑而起”。你怎样看待他们 的行为?请简要分析。

四、语言运用(47分)

9.(7分)请你根据下面谈话内容,给市盐务管理局写一封为食盐配上健康说明的建议书。

要求:内容简明,语言得体,150 字左右。

胡爷爷:唉!现在超市里盐的品种真多,都搞不灵清买哪种盐好了。 关奶奶:是呀。我家老头子甲状腺不太好,也勿晓得该吃哪一种,就怕吃错了对健康不利。 董爷爷:嗯,要是盐也能像药品一样,在包装上有一些健康方面的说明内容就好喽。

第9页(共48页)

10.(40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在回忆研制核潜艇经历时说:潜艇的重心和重量直接关系它的不沉性,所以要求特别苛刻,当时我们没有高科技手段控制,就想了个“土办法”﹣﹣在船台入口处摆了 个磅秤,只要拿进船台的不管是什么都要过秤并记录在案;同样的,施工过程中拿出船台的任何 东西也要称一称……几年来天天如此。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自选。(3)不得抄袭、套作。(4)文中不得出

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卷面书写(3 分)根据相关内容书写评定,要求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

第10页(共48页)

2017年浙江省舟山市中考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语文知识积累(21分)

1.(3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中国古典诗词凝聚了大量美好、文(yǎ) 雅 和高贵的文字。朗读这些动人的文字,可以帮助我们寻(sù) 溯 根源,能够让我们 疲(bèi) 惫 的心灵得到放松,可以帮助我们远离低俗和粗鄙,(dǐ) 抵 达宁静和悠远的 境界。

【考点】16:根据拼音写字词.

【分析】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对于课文中出现的一些重点词要准确辨别读音,并能结合语境使用恰当。此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的读音书写。

【解答】“文雅”不要写作“文鸦”;“寻溯”不要写作“寻塑”;“疲惫”不要写作“疲备”;“抵达”不要写作“低达”。 答案:雅 溯 惫 抵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的拼音拼读能力和重点字词的书写,需要学生平时读课文时,养成细心观察,积累的好习惯。 2.(3分)古诗文名句默写。

经典诗文能增添生活的诗意。仲春时节,郊外踏青,看到青梅丝柳的美景,我们会联想起南

唐诗人冯延巳的“ 青梅如豆柳如眉 , 日长蝴蝶飞 ”;重阳佳节,院中漫步,闻到菊花的幽幽清香,我们 联想起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 东篱把酒黄昏后 , 有暗香盈袖 ”。

经典诗文能赋予前行的力量。学习上碰到困难时,《论语》中孔子的语录“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给我们思考与启发;生活中遭遇挫折时,唐朝诗人杜甫的名句“ 会当凌绝顶 , 一览众山小 ”会令我们重新振作。 【考点】EF:名篇名句默写.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古诗文的背诵、默写,能熟练的背诵并准确的默写,不出

第11页(共48页)

现错别字。对于一些理解性的背诵默写的诗句要理解原句,还要知道句子的象征意义,延伸意义,知道用于哪种意境之中。 【解答】答案: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重点词:蝴蝶)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重点词: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重点词:罔、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重点词:凌)

【点评】做好本题要考熟练地背诵,积累,还要注意字形不出现错别字,一些经典名句要深刻理解。

3.(3分)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界中许多美好的事物常常被赋予特定的情感,根据下面的情境,在横线上各填上一种事物的名称。

初秋,好朋友要离开家乡到国外求学,送行路上,晓依顺手折下路边的 柳枝 ,以表达惜别之意。过了一个月,朋友给晓依发来一封邮件,邮件里画了 月亮、鸿雁 ,表达了她的思乡之情。 【考点】E2:诗歌意象分析.

【分析】本题了解诗歌中常见意象,根据意象在诗歌中的含义,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解答。

【解答】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古典诗歌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有些事物成了古代诗人常用的意象,这些意象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有的审美情趣,不了解这些意象,读起诗来可能会不知所云。 ①月:思念的代名词。

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诗中的月亮不再是纯客观的事物,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诗人的思乡情借月悄然而出!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忆舍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等诗句,大体上也是这样的感情。

②鸿雁:抒写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第12页(共48页)

《汉书?苏武传》载,匈奴单于欺骗汉使者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汉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雁,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鸿雁”“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音讯。如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诗人有时简为一个“雁”字,如李清照的《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和她的《声声慢》“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等。 ③柳:离别怀人的伤感。

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惯,加上“柳”与“留”谐音,所以提到柳,多与送别有关。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诗经》中经典的情景交融的离别名句;李白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一曲折柳歌,竟然勾起了人们的故园之情,由此可见“柳”非同一般;宋人柳永《雨霖铃》“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集中了一系列极易触动离愁的意象,创造了一个凄清冷落的怀人境界。 答案:

柳枝(杨柳、柳条) 月亮、鸿雁(大雁、雁)

【点评】意象是诗歌艺术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基本单位。“意”即主观情感,“象”即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意象即为融入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诗歌中的景物形象就是含有“意”的“象”,就是“意象”。 4.(3分)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C

第13页(共48页)

A.“范进中举”是吴敬梓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精彩片段,胡屠户、张乡绅等态度的变 化反映了当时社会趋炎附势的众生相。

B.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经历了“三起三落”,由一个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的车夫,变成了好占 便宜、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C.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在其喜剧作品《威尼斯商人》中塑造了一个贪婪、阴险的吝啬鬼形象﹣﹣葛朗台。

D.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中,阿廖沙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逐 渐成长为坚强勇敢、充满爱心的人。

(2)读名著要读懂内容、读出感悟。请仿照下面演示文稿中的示例,完成相关任务。(每组二选 一,各 60 字左右) 【考点】F4:名著综合;F5:文学常识.

【分析】名著填写和选择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多,即有文学文化常识,也有作品主题、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写作特色类,还有对作品的品读、分析等。解答这类题,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经典情节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这样就能轻松地选择正确答案。 【解答】(1)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把握。

A.正确;B.正确;C.《威尼斯商人》中塑造了一个贪婪、阴险的吝啬鬼形象﹣﹣夏洛克;D.正确。故选:C。

(2)本题考查名著内容和感悟的把握,根据示例完成内容和感悟的相关任务。 答案: (1)C (2)(4 分) 读懂内容:

示例 1:我选(2),巴尔沃(博)亚违抗了王室命令,为得到宽恕,踏上寻找“黄金国”的 探险之旅。结果他首先发现了太平洋。

或:为躲避债务,巴尔沃亚把出逃也当成一次探险,结果他首先发现了太平洋。而这探险被 后世证明为“不朽的事业”。示例

2:我选(3),十月革命前夕,列宁冒着风险乘封闭的列车潜回俄国,之后发动了十月 革命。摧毁了一个帝国,改变了整个世界。读出感悟:

第14页(共48页)

示例 1:我选(5),有时一瞬间能决定历史走向。格鲁希一瞬间的误判(固守成命),导致 拿破仑兵败滑铁卢,改变了他自己、拿破仑的命运,也改变了世界。或:贻误紧要关头的那一刹那(错过机缘),就无法成为命运的主人。我为格鲁希一分钟的 错误决定扼腕叹息。∕在重要事情上不能犯错,这以后,无论用怎样的言辞和行动都无法弥补。 格鲁希未及时回援,导致拿破仑兵败,其后虽工作出色,总让人觉得遗憾。∕命运始终垂青有准 备的头脑。格鲁希固守成命,失去机会没能成就辉煌,而布吕歇尔却及时醒悟,增援惠灵顿,夺得 战争胜利。

示例 2:我选(6),人应该正确理智对待自己的生命与精力,使它们更有意义。苏特尔(祖 特尔)后半生时间均花费在打官司上,有点可惜。

或:苏特尔站在了所有人的对立面,触犯太多人的财产利益,即使得到法律支持,也不会有 好结果。∕苏特尔是个悲剧英雄。虽然他没能要回属于他的工厂等财产,但我觉得他的坚持不懈 与执著令人敬佩。

【点评】名著的考查是综合性学习中常见的种题型。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一定要注意这方面的积累,可以用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时时阅读,会对答题有帮助。

二、现代文阅读(27分) 5.(17分)(一)

搭车记

小时候,黎鸣最大的愿望就是当一名警察。每当在电影里看到警察说“我是警察”时,他觉得忒威风。几年后,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夙愿,分到市公安局当了一名警察。

黎鸣家在两百里之外的农村。回家时,先从市长途汽车站坐车到县长途汽车站,然后再坐通 乡镇的公共汽车,到镇上下了车,再步行三公里才到家。从市内到县里,车十分钟一趟,很方便,但从县里到镇上,就比较麻烦了,有时,两个小时也发不了一趟车。

黎鸣开始试着搭车,是在上班一年之后。这一天,他站在回家的路口,学着港台片上警察的样子,拦住一辆面包车,然后出示了警官证说,我是警察,

第15页(共48页)

想搭你的车。司机打量了一下他全身的警服,并没看他的证件,就痛快地说,上来吧。

上车后,通过交谈,才知道司机是黎鸣家所在的镇街上的,在镇政府旁边开了一家饭馆,每隔几天开车去县城买一次菜。到了镇上后,司机主动说,你离家还远,我送你吧。从镇上到村里三公里的路程,步行需要半个小时,而坐车,五分钟就到家门口了,省了他以前的步行之苦。

第一次搭车,黎鸣觉出了搭车的好处,方便快捷,省时省力。自此,每次回家,他都在县城搭车,而且每次都能如愿。这更使他感觉到了当警察的优越性。

后来,黎鸣又从市内开始搭车了,从市里搭到县里,再从县里搭到镇上。运气好的时候,还 能直接从市里搭到镇上。他搭的每一辆车,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把他送到家门口。

黎鸣对工作也很努力,几年后,被提拔为户政科副科长。秋天的一个周六上午,黎鸣又站到了作为交通枢纽的路边上,想搭车回家。一辆黑色的轿车缓缓驶过来,他招了招手,轿车在他面前停下了。车停下后,黎鸣才看清, 这是一辆 2.8 排量的“奥迪 A6”。他迟疑地放下了手,因为坐这种车的,不是领导,就是大老板,他以前可从不搭这么高档的车。车窗玻璃缓缓下降,司机探出头问他,有事吗?

黎鸣说,我……想搭个车。这是他搭车以来第一次说得这么迟疑。 去哪里?黎鸣说出了他所在的那个县那个镇的名称。 司机说,我这车去省城,不顺路。 好好!那你快走吧!黎鸣竟然有了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这时,从车内传出一个浑厚的男人的声音,上来吧,搭一段也行呀。

黎鸣一想,去省城虽然不顺路,但从最近的路段下车,离他所在的镇也只有十几公里了,应该能搭到车。就拉开车门上了车。

后排坐着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微胖,两个鬓角已经泛白。 男人主动问,小伙子,在哪工作呀?

黎鸣掏出警官证,递给男人说,我在市公安局,这是我的证件。 男人看了看他的证件,还给了他。

静了片刻,男人又问,小伙子,经常回家吗?黎鸣说,每周都回。

第16页(共48页)

经常搭车?黎鸣点了点头。

那,你为什么不坐客车呢?黎鸣说,要倒好几次车,不方便。 你每周都回家干什么? 看我的母亲。 你母亲一个人在家? 是的。

那为什么不接来一起住?

那得等分了房子,我现在还住着集体宿舍。 男人再也没有说话。

到了该停车的时候,男人说,别停了,还有时间,把他送回家。 黎鸣说,这怎么好意思?男人说,这有什么?举手之劳

一直到了黎鸣的家门口,黎鸣下了车,对男人说,真的谢谢您了! 男人说,这是应该的,你是为人民服务的,我是为你服务的。 这句话把黎鸣扔进了雾谷。但很快,黎鸣就把这件事情忘掉了。 一天早上,刚上班,局长一个电话把黎鸣召到办公室。 局长问,你是不是搭过省公安厅马厅长的车?

黎鸣愣了一下后,马上明白过来,感觉要大祸临头了。因为,根据纪律,非公务行为,是不允许利用职务之便随便搭车的。

一瞬间,他的汗就下来了。他胆怯地看着局长问,我……我是不是……给你惹麻烦了?

局长“哼”了一声说,瞧你这点儿胆,搭车时的胆儿哪去了? 他羞愧地低下了头。

好了,没什么事。局长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马厅长是和我一起开会时顺便提起的,他表扬了

你,说你孝顺,每周两天的休班时间都不去休闲娱乐,而跑到农村去看望你的母亲,现在的年轻 人,很少有这样的了…… 从此,黎鸣再也没有搭过车。 ○小说●情节梳理

(选自小小说集《玉米的馨香》,有删改。作者邢庆杰)

第17页(共48页)

(1)小说具体描述了黎鸣两次搭车的情形,请阅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内容。

搭车经过 第一次 黎鸣工作一年后,学港台片上警察 的样子,在县里回家路口搭车,面包车 司机将其送到了家门口。 第二次 ② 黎鸣成为副科长后,在市里交通枢纽的路边搭车,搭上了公安厅长的车;他们将其送到了家。 ○小说●语言品味

(2)结合语境,品读下面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5 分)

①回家时,先从市长途汽车站坐车到县长途汽车站,然后再坐通乡镇的公共汽车,....到镇上下了车,再步行三公里才到家。(结合加点词语分析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②男人说,这是应该的,你是为人民服务的,我是为你服务的。(这句话有何意味?) ○小说●写法探究

(3)小说详细描述了黎鸣第一次搭车的情景,这样写有何作用? ○小说●内容评价

(4)文中马厅长、公安局长没有对黎鸣的违纪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你是否认同他们的做法?请结合 文本和生活经验,陈述观点和理由。 【考点】9E:小说阅读综合.

心理变化 姑且试试﹣① 感到便捷 迟疑﹣如释重负﹣疑惑不解 【分析】这篇小说以“搭车”为主线,写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开头到“分到市公安局当了一名警察”),写黎鸣小时就向往着做警察,终于实现了愿望;第二部分(“黎鸣家在两百里之外的农村”到“几

第18页(共48页)

乎无一例外地都把他送到家门口”),写黎鸣的家住在偏僻的农村,为了省却倒车的麻烦,他利用职务之便搭车;第三部分(“黎鸣对工作也很努力”到“黎鸣就把这件事情忘掉了”),写黎鸣又一次搭车,遇到了一辆高档车,车主愿意让他搭车,并在了解了他搭车的目的后将他送到了家;第四部分(“一天早上”到结尾),写黎鸣后来知道那辆坐在高档车里的人是省公安厅厅长,他得知马厅长夸奖他以后,却再也没有搭过车。

【解答】(1)本题考查人物情感的梳理及内容的概括。解答此题第一问,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从文中找出人物心理描写的语句,从中筛选出恰当的词语作答。黎鸣在第一次搭车时,心情是由姑且试试,到搭车成功后“觉出了搭车的好处”。第二问,找出文中描写两次搭车的相应段落,用简洁的语句描述即可。第二次搭车是黎鸣成为副科长后,开始从市里交通枢纽的路边搭车,他无意中搭上了公安厅长的车;厅长一路交谈,并将他送到了家。 (2)①本题考查词句的赏析。解答此题关键要结合词语所处的语境,弄清这个词句的表述对象,然后综合词义与表达效果这两方面因素进行揣摩。从句子内容来看,加点词语写出了黎鸣回家路途的遥远,正因为如此,他才会利用职权搭车,为下文情节的发生作铺垫。 ②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不能仅停留在句子的表层意思,要结合下文内容及主旨来深入分析。从后文内容来看,马厅长对黎鸣的搭车行为并不赞同,因为他毕竟是在利用警察的职权,但他并没有明说,反说“你是为人民服务的,我是为你服务的”,以此来含蓄提醒黎鸣自己行为的错误,表现了马厅长说话的幽默,具有一个领导的艺术。

(3)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可从结构与内容两方面来考虑。从内容上看,详写第一次搭车,表现黎鸣搭车的方便与快捷,正是这一次搭车的成功,让他尝到甜头,才有了下一次,以及更多甚至搭上了厅长的车。从结构上看,为下文的情节展开作铺垫,让后面的情节真实可信。

(4)本题考查阅读感悟的表达。完成阅读观点的表述题,要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并结合生活实际阐述理由。注意表述流畅,语言要简洁明了,最好能做到有创意的表达。比如我认同这种作法。可以从黎鸣搭车的目的,厅长的话语,以及结尾处的情节来作为阐述的理由。如果不认同,那可以结合你对警

第19页(共48页)

察职业的认识来谈。 答案:

(1)①感到便捷;②黎鸣成为副科长后,在市里交通枢纽的路边搭车,搭上了公安厅长的车;他们将其送到了家。

(2)①答案示例:加点词语一方面写出了黎鸣回家路途 遥远,另一方面也是为后文作铺垫。

②答案示例:表现了马厅长说话的幽默与含蓄。提醒黎鸣“为人民服务”应当是工作的宗旨,委婉批评了黎鸣利用警察身 份搭车的违纪行为。

(3)①意在通过对黎鸣第一次搭车过程的具体描述,表明黎鸣以警察身份搭 车非常顺利,显 得真实可信;②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写他后来一直利用警察身份搭车以至发展到碰巧搭上了 马厅长的车等)作了铺垫,使得下文情节发展(马局长约谈黎鸣事件),顺理成章。

(4)答案示例:例 1:认同。一是因为黎鸣是个优秀的青年,为人诚实,懂礼貌;孝顺母亲,工作出色;二是黎鸣 的违规行为并不严重,通过对他的约谈、警示,黎鸣已经认识到错误,不必再处分。事实证明“黎 鸣从此再也没有搭过车”。这样人性化处理,体现了领导者的通情达理、体察民情,起到了保护、鞭策作用。 例 2:不认同。一方面,原则、制度必须遵守,人情不能超越法纪。因人而异的处理会导致不公。 另一方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果因为情节轻微而不加以重视,就有可能会使 一些违纪者产生 侥幸心理,进而一犯再犯,最终走到无法挽救的地步。文中黎鸣起先在县城搭车,后来逐渐发展 到从市内开始搭车即是明证。

【点评】本题中第(2)题考查了句子的含义。解答句子含义可以入手的角度有:(1)句子中的关键词。关键词,是在句子中起关键作用、核心作用的词语。从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入手,通过替换词语的方法来把握语境意义,从而把握句子的含义。(2)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写文章时,为了突显中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常常会采用含义深远的句子点明、突出或深化主题,使某些句子意在言外,达到含蓄委婉,耐人寻味的效果。对其深层含义的把握,应从探究作者的写作目的入手,结合中心思想来分析,进而领会句子的含义。 6.(10分)(二)

第20页(共48页)

300 亿件快递的背后

外包装塑料袋、纸箱、填充物、商品自带包装……当一件快递送到手上时,网购者照例要拆 开这些“厚重”的包装,一样都不会少。一位网店商家曾吐露心声,虽然这样的包装费钱、费力,但为了商品的运输安全,在包装上我们不敢怠慢,而且还得“宁多勿少”。尤其是当下生鲜、家具 等种类的物品都已经进入了消费者的网络购物车,商家对这些易碎易坏物品更是加倍包装,有时 包装物重量甚至远超商品本身。

而相关数据表明,2016 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达 313.5 亿件。如图是《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 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国家邮政局 2016 年 10 月发布)中的统计数据。

如果按照每件快递需要 0.2 公斤包装材料估算,2016 年全年新增的快递包装垃圾重达 600 多 万吨。空气囊、塑料袋等包装物,其主要原料为聚氯乙烯,这一物质埋在土里,需要上百年才能 降解。每吨废纸能回炉生产 0.8 吨再生好纸,如果纸箱用一次就扔掉,那么 1 吨纸箱回收后只能再生产 0.8 吨新纸箱,产生的 0.2 吨缺口,只能依靠伐木来补充。同时在生产过程中,还要消耗煤、电等能源,对水、大气等环境造成新的污染。 然而,面对如此天量的快递包装物,目前除对快递运单的保管、存放与回收(销毁)有明确规 定外,针对快递包装的其他部分均没有统一规定要求,任由企业或消费者自行处理。绿色包装成本相对较高是一大掣肘。“我相信绿色、环保的材料,是每

第21页(共48页)

一家物流公司都希望去做的。但是,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是成本。”菜鸟网络 CEO 童文红说,“我们做过分析,一只不可 降解的塑料袋是 8 分钱,一只可降解的塑料袋价格是它的 4 至 5 倍。谁来为这些环保材料埋单?”目前胶带、包装箱、编织袋等七大类包装物的回收与再利用情况并不理想。

2016 年 12 月 23日,记者在成都对消费者进行了随机采访。“撕下来的透明胶带一点用处也没有,塑料包装袋也特别脏,不赶紧扔掉,难道还要留着?”刚拿了快递的小张说,只要是小件包裹,他都是上楼前就撕开包装,把包装扔掉。另一名网购者小李则表示,如果包装的纸箱干净完整,一般会用来装东西,但塑料包装、填 充物和透明胶带,就直接扔了。“如果在家里,爸妈会把废纸箱攒起来卖掉,但我们这代人没这 习惯,肯定就扔了。”这两位受访者对快递包装的处理方式,问题的解决需要消费者、电商商家、包装企业等全产业链上各主体共同努力。 对于消费者来说,首先,_______;其次,_____;第三,_____. 对于电商商家而言,则需要在源头做好适度包装,并尽可能使用可回收、容易分解或能重复

使用的包装材料。据半月谈记者了解,有一家卖母婴产品的网店为获得买家“包装严密”的好评,每个月使用近万米的胶带包装。减少快递垃圾,是电商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对于包装企业来说,必须要守住诚信经营的底线。如今一些外包装存在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 问题。“毒害料”用于快递包装后再进入回收,只可能导致恶性循环。

(节选自《半月谈》2017 年第 2 期,有改动。作者张璇 吴帅帅)

(1)下列对文本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B

A.国家邮政局 2016 年 10 月发布的“2015 年全国快递业包装物大数据”,主要说明我国快递业发 展迅猛,获利巨大。

B.加点的“掣肘”一词,在文中是指绿色包装成本相对较高,阻碍了快递公司对绿色、环保的 包装材料的使用。

C.目前包装物的回收与再利用情况并不理想,是因为产业链上各主体如政府部门、电商商家、包装企业等都存在问题。

D.文章举卖母婴产品的网店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商家虽生意繁忙,但仍为消

第22页(共48页)

费者着想,诚实 经营,严密包装。

(2)依据文本信息推断文中空缺处省略的内容,并用简洁的语言补写出来。(60 字左右)

(3)文章取题为“300 亿件快递的背后”是想要告诉我们什么?请结合全文进行探究。

【考点】A7:说明文阅读综合.

【分析】文章讲述了我国快递业蓬勃发展,带来海量垃圾和污染,快递包装回收不尽人意,相应法规相对滞后,被随意丢弃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为了减少快递包装的污染需要消费者、电商商家、包装企业等全产业链上各主体共同努力。如今一些外包装存在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问题,更需引起注意。

【解答】(1)本题考查整体感知说明文后辨析和信息筛选的能力。回答问题时,要按照“确定区间﹣﹣抓关键词﹣﹣抓关键句﹣﹣整合比较”的过程,把选项和原文逐个对比。

A:国家邮政局 2016 年 10 月发布的“2015 年全国快递业包装物大数据”,主要说明我国快递业发展迅猛,带来海量垃圾和污染,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不是说获利巨大。所以A项错误; B:正确;

C:目前包装物的回收与再利用情况并不理想,是因为产业链上消费者、电商商家、包装企业等都存在问题,政府部门不是产业链上的主体。所以C项错误; D:文章举卖母婴产品的网店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减少快递垃圾,是电商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诚实 经营,不过度包装。所以D项错误; 故选;B

(2)本题是对文章空缺内容的补写。要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进行解答。文章讲述的是由快递包装造成的垃圾,已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文章列举了两个消费者在收到快递后都快递包装包装的处理方式,一般是直接扔掉,那么作为消费怎样怎样做才能不让快递包装,不对环境造成污染,不浪费资源,文中需要填写的就是这方面的内容。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解答。示例:不要过分追求商品“包装严密”;不要随手乱

第23页(共48页)

扔包装垃圾;自觉将包装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3)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掌握。需在对文本有清楚的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即可。快递业迅速成长后产生的大量累积的垃圾。快递包装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题目含蓄表达出作者的担忧,希望引起读者对上述问题的注意和思考。 答案: (1)B

(2)不要过分追求商品“包装严密”;不要随手乱扔包装垃圾;自觉将包装垃圾进行分类处 理。

(3)答案示例:快递过度包装带来极大的资源浪费;快递业高歌猛进带来海量垃 圾和污染;快递包装如何“瘦身”和有效回收利用,已成为亟待解决的新问题。题目含蓄表达出作者的担忧,希望引起读者对上述问题的注意和思考。 【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材料的分析能力。做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了解材料内容,在此基础上作出分析,可运用提取中心法得出答案。

三、古诗文阅读(20分) 7.(5分)(一)

送人之荆门 明?浦源

长江风扬布帆轻,西入荆门感客情。 三国已亡遗旧垒,几家犹在住荒城。 云边路绕巴山色,树里河流汉水声。 此去郢①中应有赋,千秋白雪②待君赓③。

(选自《明清诗赏析》)

【注释】①郢(yǐnɡ):春秋战国时楚国国都,此处借指朋友去的地方,即荆门。②白雪:也称“阳春”“阳春 白雪”,古代楚国歌曲名,也用以比喻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③赓(ɡēnɡ):继续。

第24页(共48页)

(1)诗歌的颔联和颈联分别从 历史兴亡 、 自然风光 两个方面来表现荆门的特点。

(2)此诗尾联与李白《送友人》诗中的尾联所抒发的情怀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考点】EI:送别离别诗.

【分析】由题意可知,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送别友人,心中有不舍之意,但想到友人将来的生活,又感动安慰。本诗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安慰期盼(鼓励、乐观、祝愿)之情。

【解答】(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根据诗歌的内容可知,本诗第一联介绍写诗的缘起。第二联追念历史遗迹,第三联写送别之地的自然风光,最后一联通过想象“客人”未来 生活,表达安慰期盼(鼓励、乐观、祝愿)之情。据此分析可作答。

(2)本题考查赏析作者的感情。李诗最后一句为“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是用马都不舍不忍离别,更不要说人了来表现了自己的惜别之情,而本诗最后两句为作者想象友人将来的生活,表达了安慰期盼(鼓励、乐观、祝愿)之情。据此分析可作答。 答案:

(1)历史兴亡(人文遗迹)、自然风光(山水奇丽)

(2)答案示例:李诗借马鸣犹作别离之声,来表达惜别之情;此诗通过想象“客人”未来 生活,表达安慰期盼(鼓励、乐观、祝愿)之情。(二)(15分)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8.(15分)(二)

范石湖①使北

淳熙中,范至能使北,孝宗令口奏金主,谓河南乃宋朝陵寝所在,愿反侵地。至能奏曰:“兹 事至重,须与宰相商量,臣乞以圣意谕之,议定乃行。”上首肯,既而宰相力以为未可,而圣意坚 不回。至能遂自为一书,述圣语。至虏庭,纳之袖中。既跪进国书,伏地不起。时金主乃葛王也,性宽慈,传宣问

第25页(共48页)

使人何故不起。至能徐出袖中书,奏曰:“臣来时,大宋皇帝别有圣旨,难载国书,令臣口奏。臣今谨以书述,乞赐圣览。”书既上,殿上观者皆失色。至能犹伏地。再传宣曰:“书 词已见,使人可就馆。”至能再拜而退。虏中群臣咸不平议羁留使人而虏主不可。至能将回,又奏 曰:“口奏之事,乞于国书中明报,仍先宣示,庶使臣不堕欺罔之罪。”虏主许之。报书云:“口奏 之说,殊骇观听,事须审处,邦乃孚休。”既还,上甚嘉其不辱命。由是超擢,以至大用。

(选自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注释】①范石湖:即范成大(公元 1126﹣1193 年),字至能(致能),自号此山居士,又号石湖居士,世称范石湖。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愿反侵地 .③至能徐出袖中书 .⑤使人可就馆 .

②时金主乃葛王也 .④再传宣曰 .⑥虏主许之 .

(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虏 中 群 臣 咸 不 平 议 羁 留 使 人 而 虏 主 不 可。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至能遂自为一书,述圣语。 ②既还,上甚嘉其不辱命。

(4)同样是出使,范成大使北,始终“伏地不起”;唐雎使秦,最终“挺剑而起”。你怎样看待他们 的行为?请简要分析。 【考点】DB:课外文言文阅读.

【分析】参考译文:隆兴年间,范成大出使金国,宋孝宗命令他口头奏请金主。说河南是宋朝埋葬先帝的地方,希望能把侵略的地方归还。范成大上奏说:“这件事很重大,必须与宰相商量,我请求将皇帝的意思一起写在国书中再去。”皇帝开始答应了,不久宰相坚决认为不可,而皇帝的意思坚决不写。到金国燕山行宫后,范成大秘密地草拟奏章,具体论述接受国书的仪式,把它放入怀中。范成大跪着晋现国书,伏在地上不起来。当时金主是葛王,性情宽厚仁慈,问他为什么不起来。范成大慢慢从袖子里拿出了国书,奏说:“我来时,

第26页(共48页)

大宋的皇帝另有圣旨,难以写进国书,让我口奏。我现在用书面来讲述,请求金主看一看。”国书呈上,宫殿上的大臣们都失了色。范成大仍然伏地不起。金主再次说:“国书已经看过了,可以到馆驿休息。”范成大拜了两拜退下了。金国的群臣都愤愤不平,议论着扣留范成大,而金主没有允许。范成大将要回去,又奏说:“口奏的事情,在国书中已经很明确,仍要先宣告,希望自己没有欺瞒之罪。”金主答应了他。回书说:“口奏 之说,殊骇观听,事须审处,邦乃孚休。”(范成大)回来以后,皇上对他不辱使命大加赞赏。因此重用了他。

【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①句意:希望能把略去的地方归还。反:通“返”,归还; ②句意:当时金主是葛王。乃:是;

③句意:范成大慢慢从袖子里拿出了国书。徐:慢慢地; ④句意:第二次传话宣布说。传:传话; ⑤句意:使臣可以到馆中休息。就:靠近;

⑥句意:金主答应了他。之:代词,代指范成大。

(2)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根据句意来划分:

句意:金国的群臣都愤愤不平,议论着扣留范成大,而金主没有允许。 (3)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有:为:写

句意:范成大于是自己写了一封信,把皇上的话写在上面。 ②重点词有:嘉:赞赏

第27页(共48页)

句意:(范成大)回来以后,皇上对他不辱使命大加赞赏。

(4)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内容分析。两人出使的结果是一样,都是不辱使命,但采取的方式不同。

答案:(1)①通“返”,归还 ②是 ③慢慢地 ④传话⑤靠近 ⑥代词,代指范成大 (2 )虏中群臣咸不平/议羁留使人/而虏主不可。

(3)①范成大于是自己写了一封信,把皇上的话写在上面。 ②(范成大)回来以后,皇上对他不辱使命大加赞赏。

(4)答案示例:两人都具有勇敢、镇定和自信的性格,都是忠肝义胆(具有爱国情怀),都是英雄,都不辱使命。只是因为时势不同,任务各异,所以采取的方式方法不同而已。 【点评】“之”的用法:

①臣乞以圣意谕之(之:代词)

②吾欲之南海,何如?(之:往,到…去) ③水陆草木之花(之:的)

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⑤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之:补充音节) ⑥何陋之有(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四、语言运用(47分)

9.(7分)请你根据下面谈话内容,给市盐务管理局写一封为食盐配上健康说明的建议书。

要求:内容简明,语言得体,150 字左右。

胡爷爷:唉!现在超市里盐的品种真多,都搞不灵清买哪种盐好了。 关奶奶:是呀。我家老头子甲状腺不太好,也勿晓得该吃哪一种,就怕吃错了对健康不利。 董爷爷:嗯,要是盐也能像药品一样,在包装上有一些健康方面的说明内容就好喽。 【考点】J3:公文类.

【分析】此题考查建议书的撰写。

第28页(共48页)

【解答】建议书的一般格式: 1、标题

2、称呼(顶格写,比如XXX您好)

3、正文 (步骤:(1)写清楚存在的问题。(2)说明问题产生的原因。(3)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4、结尾

5、落款(署名在上,日期在下) 答案:

给食盐配上健康说明的建议 尊敬的市盐务管理局领导:

您好!最近,我听到小区老人们在谈论,市场上食盐品种很多,但有些食盐包装上没有健康

说明,都在为不知如何选择而烦恼。

因此我建议,给每袋食盐都配上健康说明,标明食盐的功能、对健康产生的影响、适宜人群、

注意事项等内容,这样,老百姓就能获得更多信息,根据需要,正确选择。请您在百忙之中考虑 采纳我的建议。 祝您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建议人:×××

2017 年 6 月 20 日 【点评】建议书的一般格式: 1、标题

2、称呼(顶格写,比如XXX您好)

3、正文 (步骤:(1)写清楚存在的问题。(2)说明问题产生的原因。(3)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4、结尾

第29页(共48页)

5、落款(署名在上,日期在下)

10.(40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在回忆研制核潜艇经历时说:潜艇的重心和重量直接关系它的不沉性,所以要求特别苛刻,当时我们没有高科技手段控制,就想了个“土办法”﹣﹣在船台入口处摆了 个磅秤,只要拿进船台的不管是什么都要过秤并记录在案;同样的,施工过程中拿出船台的任何 东西也要称一称……几年来天天如此。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自选。(3)不得抄袭、套作。(4)文中不得出

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卷面书写(3 分)根据相关内容书写评定,要求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 【考点】L4:材料作文.

【分析】【审题立意】审题时,一定会抓住关键字词,如“天天”“如此”。什么是“如此”,就是材料中的“只要拿进船台的不管是什么,都要过秤并记录在案,同样的,施工过程中拿出船台的任何东西也要称一称”,这样,才能保证潜艇的不沉性,在此信息里,学生通过阅读,一定会明白,这就我们说的细节,这就是平时所说的认真。什么是“天天”,就是每一天,没有间断的时刻,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坚持不懈与执著,因此,本则材料的主题可以是“只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及认真的工作态度,才能做好事情”。

【精心构思】例如,我们可以围绕主题组织材料;可以采用举例子、对比的写法,列举日常生活中的事实,或者叙述自身经历并有自己的理解与感悟皆可。或者叙述自身经历的事情,从而说明“坚持不懈与执著的精神,才会成功”这一主题。

【写作手法】在文体上,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写成议论文。如果写成记叙文,注意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如果写成议论文,注意使用恰当的议论方法。 【解答】范文:

坚持不懈的我

第30页(共48页)

物的演变发展的,用时间顺序;说明建筑物的,用空间顺序;介绍高科技产品或说明事物间的联系的,用逻辑顺序。

5.说明语言,为了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说明文中常用一些表示修饰和限制的词语或短语。

6.作答联系实际类题目时,一般不要求统一答案,只需能结合文本中的内容,然后根据题目中的要求,有创意的表达即可。

4.课外文言文阅读 【课标要求】

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常见题型】

1.常见文言实词的意思; 2.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文言句子的断句停顿; 4.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 5.内容主旨的理解与分析; 6.不同文本的比较阅读; 7.文本内容的拓展延伸。 【方法技巧】 1.词语解释题

这是典型的“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题目。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2.断句停顿题

文言语句断句的基本方法:

①弄通文意断句。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如果想当然地断下去,就容易发生错断。通读全文,搞清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

第36页(共48页)

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

②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③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3.句子翻译题。

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二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臵、状语后臵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 4.内容理解题。

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5.开放性理解题的解题方法。

第一类的解题方法﹣﹣说说对文中人物的评价、观点或看法。解题时,首先应该读懂文章,弄清文章的人物究竟是怎样的人,作者对他的基本态度是什么,是肯定还是否定,是赞赏还是批评等问题。

第二类解题方法﹣﹣结合自身或现实,谈谈读后的启示或收获。在中考中,重点是考查从作品中获得人生观、世界观、美好品德、某种精神方面的启示或收获。

①读原文,看文章是赞美或宣扬哪一种人生观、世界观、品质、精神。②作出判断。

5.诗歌意象分析 【考点解读】

“意象”一词,很早就出现在我国古代典籍中。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中就有“窥意象而运斤”一语。意象,简单地说,就是诗人心中的物象;意象

第37页(共48页)

是主观情理和客观形象的融合,是意和象的融合,简言之,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意象是一个个表意的典型物象,是主观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具体的。 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许多古诗名句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贾岛《忆江上吴处士》)”、“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其中的意象,都是自然意象。

有时,诗中所咏叹的社会事物,所刻画的人物形象,所描绘的生活场景,所铺陈的社会生活情节和史实,也是用来寄托情思的,这便也是意象。即相对于物象的事象,相对于自然意象的社会意象。

考查意象的角度主要有:1、考查意象的内涵;2、考查意象的作用;3、考查意象的特点。这些角度或单一考查或综合考查。 【常见题型与解题思路】 一、常见题型

1.这首诗写了什么样的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说一说这首诗中意象的特点。

3.诗人通过诗中某意象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4.诗中某意象有什么作用? 5.分析某意象的内涵。 二、解题思路

分析诗歌意象要根据诗歌描绘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并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意象作用: 1.营造气氛; 2.设置背景或环境; 3.塑造意境; 4.奠定情感基调; 5.借景抒情;

6.衬托(人物性格、品质;以景衬境、以景衬情) 7.诗歌线索。

第38页(共48页)

三、常见意象

1.送别类(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杨柳、长亭、驿路、南浦、寒蝉、行舟、酒。

2.愁苦类(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梧桐、芭蕉、芳草、流水、杜鹃、猿啼、风霜、飞雪、苦雨、酒。

3.思乡类(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月亮、鸿雁、莼羹鲈脍、双鲤、羌笛、蟋蟀、捣衣、行舟。

4.抒怀类(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梅花、菊花、松柏、幽兰、蝉、翠竹、黍离、冰雪、草木、乌鸦。

5.爱情类(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红豆、连理枝、比翼鸟。

6.战争类(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投笔、长城、楼兰、请缨、柳营、羌笛。

7.闲适类(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五柳、东篱、三径、渔樵、山林。 四、答题步骤

1.找出诗中描绘的意象;

2.分析意象的基本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或内涵; 3.指出描绘意象的作用或效果。 五、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第39页(共48页)

6.名篇名句默写 【课标要求】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考点详解】

古诗文名句默写是中考常考题型,一般以填空或是选择的形式出现,以填空形式居多。以填空形式出现时,有两种形式,一是补充前句或后句,一是理解性默写,给出某个名句的意义或是内含,要求学生写出相应诗句。前者难度较小,后者难度较大。 【方法技巧】

对于中考考试说明中古诗文考查范围中涉及到的古诗文,需要熟记,并对其中的关键语句进行重点分析,深刻理解这些语句中包含的人物感情,人生哲理,思想内涵。在作答时,一定要保证书写的正确,对于句子中的易错字要重点识记。有必要把常考名句整理成册,时时记诵。

7.送别离别诗 【考点解读】

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汉族诗歌。著名的代表人物有李白,王维,王昌龄等。送别诗抒写离别情绪,是分离时迸发的情感火花。 送别空间:长亭、渡口、南浦、灞陵、古道 一、送别意象:

1.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离愁别绪﹣﹣游子思妇、好友相别

杨花,暮春时节,漫天飞舞,飘飘洒洒,给人一种飘忽不定、漂泊不归的感觉,最容易勾起离别者的愁绪。

2.杨柳(柳、杨)﹣﹣“柳”者,“留”也,柳枝依依﹣﹣缠绵悱恻,离愁别绪﹣﹣送别怀人

“柳”者,“留”也,“柳”“留”二音相谐,因而“折柳”相留,表示情真意切的惜别之情。古人取其义表示眷恋不舍,以柳相留,故有“折柳赠别”的习俗。 3.大雁(雁、飞鸿)﹣﹣雁姿雄壮,春秋迁徙,鸿雁传书﹣﹣雄浑悲壮,思乡

第40页(共48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88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