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120个文言实词及例句翻译

更新时间:2024-06-07 08:1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 1.爱,i

(1)名词,恩惠

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 (2)动词 ①给人恩惠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 ◆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②喜爱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韩愈《师说》) ◆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 ③怜惜,同情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左传·子鱼论战》)

◆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 ④吝惜,舍不得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 ⑤通“薆”,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邶风·静女》) ◆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3)形容词,吝啬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2.安,ān

(1)形容词 ①安全,平安 谢庄遂安。(《冯婉贞》) ◆谢庄于是就安全了。 ②安稳

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在风雨中像大山一样安稳。 ③安定,舒适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

◆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得不均匀,不担忧贫穷而担忧社会不安定。 (2)动词①安身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左传·曹刿论战》)

◆使人安身立命的衣物食品,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②安置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三国演义·失街亭》) ◆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 ③抚慰,安抚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如果刘备和(刘表的儿子及部将)那些人同心协力,上下一致,就应该加以抚慰,和他们结成同盟好友。

④使??安定 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使他们到来之后,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⑤安心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琵琶行》)

◆我调出京城做官二年来,感到坦然安心。 (3)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史记·鸿门宴》) ◆我对死尚且不躲避,一杯酒哪里值得推辞呢?

3.被,读音一:bi (1)名词,被子

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训俭示康》) ◆外面很有一些人讥笑您,(说您)就像公孙弘盖布被子一样(做假骗人)。 (2)动词 ①覆盖

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大雪飘过岭南,覆盖了南越一带好几个州。 ②遭受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论积贮疏》)

◆世上有灾年和丰年,是自然界的规律,禹、汤这样的贤君也曾遭受过。 (3)介词,表示被动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 ◆诚信却被怀疑,忠贞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恨吗? 读音二:pī,通“披” 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史记·陈涉世家》)

◆将军您亲身穿着坚固的铠甲,拿着锐利的兵器,攻打无道暴虐的秦王朝。 ②披散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史记·屈原列传》)

◆屈原来到江边,披散着头发,在水边一边走一边吟咏诗句。

4.倍,bi (1)动词 ①背向,背着

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史记·淮阴侯列传》) ◆按照兵法,(布阵时)应当右面靠着山陵,前方和左面靠着水泽。 ②违背,背叛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鸿门宴》)

◆希望您详细的(对项王)说明我是不敢背弃他的恩德的。 ③加倍

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五蠹》)

◆即使加倍赏赐,屡次的惩罚也还是不能避免祸乱。 (2)数词,一倍

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孙子·谋攻》)

◆十倍于敌就包围他们,五倍于敌就攻打他们,一倍于敌就设法分散他们的力量。 (3)量词,照原数加一次

然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治平篇》)

◆可是说到那住户和人口,就比三十年以前增加了五倍了。 (4)副词,更加,倍加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自一人在异地客居,每到佳节更加思念亲人。

5.本,běn

(1)名词 ①草木的根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希望树木长得高的,一定要使它的根扎的稳固。 ②根本,基础

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

◆如果您要实行仁政的话,那么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求得解决)呢? ③本业,常代指农业

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论积贮疏》)

◆如果督促(那些弃农经商的)百姓,叫他们回到农业上来,都从事农业生产。 ④书本,稿本,版本 今存其本不忍废。(《〈指南录〉后序》) ◆现在还保存那底稿,舍不得丢掉。 ⑤本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是无难,别具本章,狱词无易。(《狱中杂记》)

◆这没有什么困难的,另外准备一份奏章,审判书的内容并不改换。 (2)量词

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活板》) ◆如果印几十几百几千本,就非常快了。 (3)动词,推究本源,考查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

◆还是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由于人为的原因呢? (4)副词,本来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出师表》)

◆我本来是平民百姓,在南阳种地为生。

6.鄙,bǐ

(1)名词,边界,边远的地方 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蜀地的边邑有两个僧人。

(2)动词 ①以??为边界(边邑)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越过别的国家,把遥远的地方当作自己的边邑,您知道那是很难的。 ②轻视,瞧不起 孔子鄙其小器。(《训俭示康》)

◆孔子瞧不起他的器量狭小。

(3)形容词,鄙陋,见识浅,庸俗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那些做官的人见识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7.兵,bīng

(1)名词 ①兵器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过秦论》) ◆收取天下的兵器,把它们聚集到咸阳。 ②士兵

未几,敌兵果舁炮至。(《冯婉贞》) ◆不久,敌兵果真抬着炮来了。 ③军队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 ◆想不给,又担心秦国军队来攻打。 ④战争

兵旱相乘,天下大屈。(《论积贮疏》)

◆兵灾旱灾一个接一个到来,天下的财富极度匮乏。 ⑤战略战术,用兵策略 故上兵伐谋。(《谋攻》)

◆所以最好的用兵策略是攻破对方的计谋。

8.病,bng

(1)名词 ①重病 君之病在肠胃。《扁鹊见蔡桓公》 ◆您的病在肠胃之中。 ②弊病,缺点

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训俭示康》)

◆人们都笑话我固执,不大方,我不认为是毛病。 (2)动词 ①生病

今而后我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祭妹文》) ◆今后我如果再次生病,让我从哪里去叫你呢? ②使??成病态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病梅馆记》

◆以把梅弄成奇形怪状,弄成病态作为职业来求取钱财。 ③担心,忧虑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 ◆君子只担心自己无能,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 ④责备,羞辱

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训俭示康》)

◆古人把俭朴认为是美德,今人却因为俭朴而讥笑羞辱人家。 (3)形容词 ①困苦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如果我不做这个差使,早就困苦不堪了。 ②疲劳

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揠苗助长》) ◆今天我太累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

9.察,ch

(1)动词 ①观察,仔细看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我)慢慢地观察它,就(发现)山下都是石洞和石缝。 ②看清楚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齐桓晋文之事》)

◆视力足以看清楚秋天野兽身上毫毛的细梢,却看不见成车的柴草。 ③详审,考察

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赤壁之战》) ◆刚才考察众人的议论,完全是想要损害您的。 ④了解,弄清楚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一定按照情理去办。 ⑤考察后加以推荐 前太守逵察臣孝廉。(《陈情表》)

◆先前一个叫逵的太守考查并推荐我为孝廉。 (2)形容词,精明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东方朔《答客难》)

◆水清澈到了极点,就没有鱼了;人精明到了极点,就没有朋友。

10.朝,读音一:cho (1)动词,朝见,朝拜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廉颇蔺相如列传》) ◆蔺相如每当上朝时,常常假托有病(请假)。 (2)名词 ①朝廷 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于是入朝拜见威王。

②朝代,指整个王朝,也指某一皇帝的一代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当年刘备三顾茅庐,多次向诸葛亮询问天下大计,辅助两代君主,足见老臣心意。 读音二:zhāo 名词,早晨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三峡》)

◆有的时候,早上从白帝城出发,晚上就能到达江陵。

11.曾,读音一:cng

副词,表时间的过去,曾经,已经,才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白居易《忆江南》) ◆江南好,那里的风景我过去曾经很熟悉。

读音二:曾zēng

(1)名词,指与自己隔着两代的亲属 高曾之时,隙地未尽辟。(《治平篇》)

◆高祖曾祖的时代,空闲的土地还没有完全开垦出来。 (2)动词,通“增”,增加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用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忍,增长他的才干。 (3)副词,表意外,竟然,居然,简直 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可是侯生竟然没有一句话送我。

12.乘,读音一:chng (1)动词 ①驾,坐 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钟山记》) ◆独自和苏迈坐着小船来到绝壁之下。 ②升,登

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涉江》) ◆登上鄂渚回头望啊,在秋冬的寒风中叹息。 ③冒着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冒着风雪,来到泰安。 ④连接,一个接一个 兵旱相乘,天下大屈。(《论积贮疏》)

◆兵灾旱灾一个接一个到来,天下的财富极度匮乏。 (2)介词,趁着,凭借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凭借着这种有利的形势,任意割取天下的土地,划分诸侯的山河。 读音二:shng

(1)名词,一车四马的总称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过秦论》)

◆然而秦国凭借着很小的一块土地,取得了拥有万乘兵车的国势。 (2)量词,辆

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信陵君窃符救赵》) ◆就约请宾客,准备一百多辆兵车。 (3)数词,四

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殽之战》)

◆先用四张熟牛皮做礼物,又送上十二头牛来慰劳秦军。

13.诚,chng

(1)名词,诚心诚意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愚公移山》)

◆天帝被他的真诚的心意所感动,便派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这两座山。 (2)副词,表肯定,确实,的确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我确实知道自己(长得)不如徐公漂亮。 (3)连词,表假设推论,果真,如果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隆中对》)

◆如果能这样,那么,霸业就可以成功,汉室就可以中兴了。 14.除,ch

(1)名词,台阶

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苏武传》)

◆跟随皇帝到了雍棫阳宫,扶着御辇下台阶。 (2)动词 ①去掉,除去。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您)应当在天下纵横驰骋,替汉朝除去奸佞贼臣。 ②修治,清理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记》) ◆就清理了魏忠贤的废祠旧址,来安葬他们。 ③拜官授职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我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

15.辞,c (1)名词 ①诉讼的供词

狱辞无谋故者,经秋审入矜疑,即免死。(《狱中杂记》) ◆讼词中没有写明是预谋杀人或故意杀人的,经过秋审归入“矜疑”一类,就可以免去死罪。 ②言辞,文辞

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可是侯生竟然没有一句话送我。 ③托辞,借口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 ◆君子厌恶那些不说自己想要得到却要为自己找借口的人。 ④命令

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赤壁之战》)

◆近来奉了皇帝的命令讨伐有罪的人,军旗向南一指,刘琮就投降了。 ⑤一种文体

且携所著书及诗文辞稿本数册,家书一箧托焉。(《谭嗣同》)

◆并且带来他自己所撰写的书和诗文辞赋的稿件数册,一小箱家信托付给我。 (2)动词 ①告别,辞别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 ◆现在出来,没有告辞,怎么办呢? ②推辞,不接受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信陵君窃符救赵》) ◆如姬想为公子出力,就是献出生命也不会推辞。 ③计较

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

◆行大礼的人不必计较小的谦让。

16.从,读音一:cng (1)动词 ①跟随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狼》)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了下来,另一只狼仍然跟随在后面。 ②依顺,听从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听从了他的计策,幸好您也赦免了我。 ③参与,参加 弟走从军阿姨死。(《琵琶行》) ◆弟弟参军走了,养母也死去了。 ④追赶 佯北勿从。(《孙子·军争》) ◆假装败退的敌人不要追赶。 ⑤依傍,紧挨着 樊哙从良坐。《鸿门宴》) ◆樊哙紧挨着张良坐下。 (2)介词,由,自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 ◆由小山包向西走一百二十步。 读音二:zng 名词

①指堂房亲属。

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毕升死去之后,那些印版被我的侄子们得到。 ②通“纵”,南北方向,也特指合纵的盟约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过秦论》) ◆于是合纵的盟约被破坏了,(六国)又争着割地贿赂秦国。 17.殆,di

(1)形容词 ①危险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庄子·秋水》) ◆我如果不是来到了您的门前,就危险了。 ②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 (2)副词 ①表测度或不肯定。大概,恐怕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石钟山记》) ◆郦道元的所见所闻,大概和我一样。 ②表约略,几乎,接近,差不多 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燕国赵国处在其他国家几乎被秦消灭光了的时候。

18.当,读音一:dāng

(1)动词 ①两者相抵 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捕蛇者说》) ◆招募能捕到这种毒蛇的人,(用捕到的蛇)顶他应交的租税。 ②抵御,抵挡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

◆估计您的军队能够抵挡得住项王的军队吗? ③占据,把守

一夫当关,万人莫开。(《蜀道难》)

◆ 一个人把守关口,一万个人也攻不下来。 ④主持,执掌 北邀当国者相见。(《〈指南录〉后序》) ◆元军邀请主持国政的人相见。 ⑤判决,判罪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陈涉世家》)

◆你们这些人遇到大雨阻隔,全都错过了期限,错过期限就会被判处杀头的罪。 ⑥应当

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赤壁之战》)

◆各位将军官吏如有再敢说应当投降曹操的,就和这个书案一样。 (2)介词

①表处所,对着,面对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木兰辞》)

◆面对窗户梳理头发,照着镜子在额头贴上花黄。 ②表时间,值,在,正在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过秦论》) ◆在这个时候,有商鞅辅佐他。 (3)副词

①表必然,必定,一定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孔雀东南飞》)

◆过不了多久我一定回来,回来之后一定去迎娶你。 ②表时间的未来,将,将要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师表》)

◆今天将要远离了,面对表章落泪,不知道自己说的是什么了。 读音二:dng

(1)动词 ①符合 惴惴恐不当意。(《促织》)

◆心中惴惴不安,恐怕不符合(县官的)心意。 ②当作

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战国策·齐策》) ◆晚些吃饭,(粗茶淡饭)也可以当作肉食;从容不迫地步行,就可以当成坐车。 (2)形容词,适宜,恰当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采草药》) ◆按照古法采草药,多在二月和八月,这很不恰当。

19.道,do

(1)名词 ①道路 有狼当道,人立而啼。(《中山狼传》)

◆有一只狼站在路中间,像人一样直立着嚎叫。 ②途径,方法

此五者,知胜之道也。(《谋攻》) ◆这五条,是预知胜利的方法。 ③风尚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从师的风尚已经很久不能流传了。 ④思想,学说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 ⑤道理,规律

臣之所好者,道也。《庖丁解牛》) ◆我所喜欢的是(事物间的)规律。 ⑥好的政治措施和局面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

◆将军您亲身穿着坚固的铠甲,拿着锐利的兵器,攻打无道暴虐的秦王朝。 (2)动词 ①取道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从郦山下来,取道芷阳从小路行走。 ②走路,赶路

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赤壁之战》) ◆听说曹操已经向荆州(进军了),就日夜加速赶路。 ③说,讲

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哪里讲得完呢? ④通“导”,引导,疏导 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货殖列传序》) ◆所以(对于人民),最好的办法是顺其自然发展,其次是借有利的形势引导他们。

20.得,d

(1)名词 ①收获

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促织》) ◆不如自己前去寻找,希望能有万一的收获。 ②心得,体会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游褒禅山记》) ◆古人对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的观察,往往有心得。 (2)动词 ①取得,获得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在赵惠文王时,(赵国)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 ②具备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 ◆积累善行,成为美德,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经·氓》)

◆(其实)不是来换丝,而是到我这里来商量(婚事)。 ②登上(帝位)

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书·苏武传》) ◆昭帝登上帝位数年之后,匈奴同汉朝和亲。 (2)副词

①表时间的相连,相当于“立即”“就”“就要” 项伯即入见沛公。(《鸿门宴》) ◆项伯立刻进去会见沛公。

②加强肯定作用,相当于“就是”

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史记·项羽本纪》)

◆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如果一定要烹你的父亲,那么,希望能分给我一碗肉羹。 (3)连词

①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如果不幸遇到方圆二三千里的旱灾,国家用什么来救急? ②表让步,相当于“即使”“纵使”“就算是” 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促织》) ◆就算是捉到了两三只(蟋蟀),又都很差很弱,不合规格。 (4)介词,表时间、地点,相当于“当”“就在”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 ◆项王当天就留下沛公和他一起喝酒。

40.既,j

(1)动词,完了,尽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韩愈《进学解》) ◆话没有说完,在学生中就有人笑着说:“先生欺骗我啊!” (2)副词

①表时间的过去或动作的完成。已经,??以后。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过秦论》)

◆始皇死去之后,他的余威还震慑着远方异地。 ②表时间或行为承接,“不久”“一会儿”“后来”,有时“既而”连用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祭十二郎文》) ◆不久又和你到江南谋生,孤苦伶仃,我俩没有一天分开过。 ③表范围。“全”“都” 肴核既尽,杯盘狼藉。(苏轼《赤壁赋》)

◆菜肴全都吃光了,杯子盘子乱七八糟的放着。 (3)连词 ①既然 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既然让他们来了,就要让他们安心。

②既??且??,既??又??,表两种情况同时存在 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谋攻》)

◆三军既迷惑又怀疑,那么诸侯进攻的灾难就到了。

41.假,读音一:jiǎ (1)动词 ①借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因此人们多把书借给我。 ②凭借,借助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君子本性并不是和别人有什么不同,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③宽容

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荆轲刺秦王》)

◆希望您稍微宽容他一点,让他在您的面前完成他的使命。 ④给予

汉人未可假大兵权。(《谭嗣同》) ◆对汉族人不能交给太大的兵权。 (2)形容词 ①虚假,假装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才明白前面的狼假装打瞌睡,原来是为了诱敌。 ②非正式的,代理的

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项羽本纪》) ◆就和一起共同推举项羽做代理上将军。 (3)连词,相当于“如果”“假如”,多“假使”“假令”连用 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报任安书》) ◆假使我犯法被杀,如同九牛少了一毛,和蝼蚁死去有什么两样? 读音二:ji 名词,假期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孔雀东南飞》) ◆府吏听说了这个变化,就请假暂时回家。

42.间,读音一:jiān (1)名词 ①门缝,夹缝

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史记·管晏列传》) ◆他车夫的妻子从门缝偷偷的看她丈夫。 ②中间

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赤壁之战》)

◆驱使中原的士兵远途跋涉,来到这江湖沼泽之间。 ③期间

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在危难期间接受了任命。 (2)量词,房屋的最小单位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怎样才能得到千万间宽大的房子,把天下的贫寒之士都遮蔽起来,让他们都露出笑颜? 读音二:jin (1)名词 ①空隙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庖丁解牛》) ◆那关节有空隙,而刀刃却没有厚度。 ②机会

至京口,得间奔真州。(《〈指南录〉后序》) ◆到了京口,找到机会逃奔真州。 ③(不多)时间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见到蔡桓公,站立了一会儿时间。 (2)动词 ①离间

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屈原列传》)

◆谗佞小人离间他们,可以说是处境十分困难了。 ②参与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有那些当官的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其中呢? ③间隔,隔断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领着妻子儿女和同乡们来到了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就和外面的人断绝了联系。 ④夹杂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中间夹杂着噼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 (3)副词

①表时间,有时,偶然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 ◆几个月之后,时不时有人偶尔提意见。 ②表状态,从小路

从骊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从骊山下来,取道芷阳抄小路行走。 ③表情态,秘密地,悄悄地 侯生乃屏人间语曰。(《信陵君窃符救赵》) ◆侯生就屏退众人,悄悄地对信陵君说。

43.见,读音一:jin (1)动词 ①看见,看到

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见到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 ②会见

项伯即入见沛公。(《鸿门宴》) ◆项伯立刻进去会见沛公。 ③谒见,拜见 曹刿请见。(《曹刿论战》) ◆曹刿请求谒见(庄公)。

④召见,接见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王坐在章台宫召见蔺相如。 (2)名词 ①见识,见解 汝真女子之见。(《失街亭》) ◆你真是女人的见识。 ②看见的东西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游褒禅山记》) ◆进入的越深,前进就越困难,见到的景色也就越奇特。 (3)代词,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有所动作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孔雀东南飞》)

◆你既然这样惦记着我,就希望你不久前来(接我)。 (4)介词,表被动,相当于“被”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想(把宝玉)给秦国,恐怕得不到秦国补偿的城池,白白地被欺骗。 读音二:xin 动词

①引见,使??见

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荷蓧丈人》) ◆杀鸡做饭给他吃,并让自己的两个儿子来见他。 ②表现、出现、显露 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微风吹过,牧草低下身子,显露出草地上的牛羊。

44.解,读音一:jiě 动词

①剖开,特指解剖动物的肢体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庖丁解牛》) ◆庖丁替文惠君解剖牛。 ②解开,脱去

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病梅馆记》) ◆毁掉那些盆子,(把梅)全都埋到地里,解掉那些绑缚的棕绳。 ③分开

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促织》)

◆那小伙子非常惊骇,急忙把它们分开,使它们停了下来。 ④解释,解答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老师,是用来传播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的。 ⑤理解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

◆有了疑难问题不向老师请教,那些疑难问题最终也不能理解。 ⑥解救,消除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荆轲刺秦王》)

◆如果有这样一句话,既可以解除燕国的灾祸,又可以报您的仇,(您将)怎么样? 读音二:xi

动词,缓和,消减 太后之色少解。(《触龙说赵太后》)

◆太后(愤怒的)神色稍微缓和了一些。

45.就,ji 动词 ①趋,赴

臣之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知道欺骗大王的罪过应该处死,请让我走到汤锅里去。(意即“请让我受汤镬之刑”) ②靠近,接近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所以木料用墨线量过就能使它更直,金属的刀剑放到磨石上去磨就会锋利。 ③上(车、路)

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荆轲刺秦王》) ◆荆轲于是上车离去,始终没有回头。 ④赴任

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被推举为孝廉没有去,连续被官府征召也没有到任。 ⑤担任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季氏将伐颛臾》)

◆能施展才能就担任职务,不能施展才能就退下来。 ⑥成就

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信陵君窃符救赵》)

◆可是我想要成就您礼贤下士的名声,所以让您的车马长久的停留在市井中。 ⑦完成,成功

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活板》) ◆交替着使用它,很快就可以完成。

46.举,jǔ (1)动词 ①举起,抬起

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齐桓晋文之事》) ◆我的力量足以举起三千斤重的东西,却举不起一根羽毛。 ②拿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我不能拿着全吴的土地,十万军队,去被别人控制。 ③举出,提出 聊举数人以训汝。(《训俭示康》) ◆姑且列举几人来教训你。 ④举行,施行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 ◆现在逃跑是死罪,举行起义也是死罪。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826.html

Top